中考复习说明文阅读专题练习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中考知识点专题训练
试题
名称
中考复习说明文阅读专题练习(九年级总复习 苏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说明文阅读(一)说明文阅读①生活在海洋中的鱼类,也有自己的医生──—一种体态小巧,行动轻盈的小鱼。鱼医给鱼治病,不是通过用药,而是用尖尖的嘴巴为病鱼清除细菌和坏死的细胞。实际上鱼医是以病鱼身上的寄生虫为美味佳肴的。②病鱼就诊时,必须头朝下,尾巴朝上,笔直地悬浮在水中。如果是喉咙生病,那么病鱼就得乖乖
试题预览
说明文阅读
(一)说明文阅读
①生活在海洋中的鱼类,也有自己的医生──—一种体态小巧,行动轻盈的小鱼。鱼医给鱼治病,不是通过用药,而是用尖尖的嘴巴为病鱼清除细菌和坏死的细胞。实际上鱼医是以病鱼身上的寄生虫为美味佳肴的。
    ②病鱼就诊时,必须头朝下,尾巴朝上,笔直地悬浮在水中。如果是喉咙生病,那么病鱼就得乖乖地张大嘴巴让鱼医钻进嘴里去。病鱼会不会把鱼医吃掉呢?根据海洋学家的观察分析,这种事情不会发生。即使是遇上敌害,病鱼也会将鱼医吐出后再逃之夭夭。
③海洋学家试图在鱼医经常活动的水域将鱼医捉走,结果,前往求医的鱼大为减少。令人惊讶的是,鱼医失踪两周后,该水域的很多鱼都染上疾病,一些鱼的鳞、腮和鳍上开始出现脓肿。海洋学家又做了一个试验,在一些鱼池中放有鱼医,而在另一些鱼池中不放鱼医。结果,有鱼医的水池里,鱼都不生病,而在没有鱼医的水池中,疾病迅速蔓延。
    ④鱼医治病的速度快得令人难以置信。一位海洋生物学家曾连续6小时在水中观察鱼医治病,经他统计,一条鱼医在这6小时内竟医治了300条病鱼!
    ⑤海洋学家还发现,拜访鱼医的病鱼以雄鱼居多。有时,一条雄鱼一天中竟几次找不同的鱼医看病。经过观察发现,原来是雄鱼间为了争夺雌鱼,常常发生激烈的“情战”,因而负伤的机会较多。此外,海洋学家还发现,有些雄鱼根本没有负伤,也没有病,但它们仍然频繁地去找鱼医。对此他们猜想,雄鱼们可能是为了取悦雌鱼,而找鱼医为自己“美容”的。
1.下列对“鱼医给鱼治病”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鱼医给鱼治病,实际上是以病鱼身上的寄生虫为美味佳肴。
B.根据海洋学家观察分析,即使遇上敌害,病鱼吃掉鱼医的事情也不会发生。
C.鱼医治病的速度快得令人难以置信,一条鱼医6小时内可以医治300条病鱼。
D.雄鱼去找鱼医治病的唯一原因,是因为雌鱼间为了争夺雌鱼发生激战,经常负伤。
2.下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表述不够准确的一项是(    )  
A.“一位海洋生物学家曾连续6小时在水中观察鱼医治病,经他统计,一条鱼医在这6小时内竟医治了300条病鱼!”中的“竟”字是表示范围的限制。
B.“对此,他们猜想,雄鱼们可能是为了取悦雌鱼,而找鱼医为自己‘美容’的。”中的“可能”一词表估计,用得不准确。
C.“病鱼就诊时,必须头朝下,尾巴朝上,笔直地悬浮在水中。”中的“必须一词强调了病鱼就诊时采用的唯一姿势。
D.“经过观察发现,原来是雄鱼间为了争夺雌鱼,常常发生激烈的‘情战’,因而负伤的机会较多。”运用了平实的说明语言。
3.下列对本文内容、写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经海洋学家统计,一条鱼医在这6小时内竟医治了300条病鱼!”运用了列数字的方法,给人以具体、准确的印象。
B.选文第⑤段运用了举例子的方法,通过具体的、有代表性的例子来说明事物。
C.选文第③段运用了分类别的方法,让我们清楚、全面的认识事物。
D.选文中第①段的第一句运用了摹状貌的方法有助于把说明的对象说得更具体、生动。
(二)说明文阅读
空气发电技术
人们常将风力发电视为最洁净、无污染的发电技术之一,但风力发电也有它的不足,在风力微弱的情况下,风车翼片无外力推动,就会静止不动,无法发电。另外,如果联网的风车群有部分不工作,只有几台运转就可能出现过载现象。电给人们带来诸多便利,如果没有电,后果难以设想。可是,电通常只能是发多少,消耗多少,难以存储。虽有一些存储方法,但成本昂贵,难以普及。
在深夜,居民和企业用电均处于低峰,如果是核电站或热力电站,便可以将水压进位于高处的储水站,当需要用电时将水排出,推动涡轮发电机发电。那么,风力发电能否也仿照上述方式,将空气存储起来,到需要时再使用呢?德国工程技术人员找到了一种存储空气的新方法,即在地下建一座大型储气站,用空气压缩机将空气压缩,进行存储。需要时打开阀门,由高压空气推动涡轮机发电。空气排放前,如果再用燃气加热,效率将更高。
70年代末,德国就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空气发电站,它的两个储气站位于地下658米和800米,储气量为31万立方米,足够供功率290兆瓦的发电机组工作3小时。美国Norton电站储气站在地下800米,储气量达900万立方米,可发电2700兆瓦,相当于两个大型核电站的峰值发电量,可满足68万户居民的两天用电。
目前,该技术除了能应用于空气电站应急发电外,也是一种获取洁净能源的办法。如果将其与风力发电机组合使用,它将开辟一条全新的提供能源的途径。一个风力发电机群加上压缩空气电站,无论从技术还是从经济角度看,均可以与油、燃气、煤或核能一比高下。如我国的内蒙地区,风力资源丰富,建造风力发电机群,加上空气电站,将有取之不尽的能源。风速高时,风力发电机群同时工作会出现电力过剩情况,这时就可以将空气压缩进地下储气站,到需要时再放出。
空气发电技术现在还少有人问津,原因是目前矿物能源的价格太低,以致人们还无需去考虑。一旦矿物能源耗尽,政府对二氧化碳排放标准严加限制,对洁净能源的需求就会骤然而升。当然,空气发电也并非是零排放,但与热力发电相比,仅是它的二十分之一,每度电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为10至15克。如果该技术能够投入使用,那么它将是生态能源领域的一项新突破。
1. 下列对“风力发电与空气发电”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风力发电靠的是自然风力,空气发电靠的是人造空气。 
B.利用风力所发的电不能存储,利用压缩空气发的电则可以存储。 
C.风力发电因受风力影响而有所不足,而空气发电可以不受风的影响而独立发电。
D.风力发电受自然条件的限制,稳定性不够;空气发电能用于应急发电,还能获取洁净能源。
2. 下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表述不够准确的一项是(    )
A.核电站或热力电站,在居民和企业用电均处于低峰时,可以将水像压缩空气一样压缩,当需要用电时将水排出,推动涡轮发电机发电。 
B.无论从技术还是从经济角度看,空气发电十分优越,它可以与油、燃气、煤或核能一比高下。 
C.风速高时,风力发电机群同时工作会出现电力过剩情况,可以用空气压缩机将空气压缩进地下储气站,到需要时再放出。 
D.空气发电技术现在还少有人问津,因为空气发电不是零排放,而政府对二氧化碳排放限制又很严。
3. 下列对本文内容、写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空气发电有取之不尽的能源,能源洁净,二氧化碳的排放是热力发电的二十分之一,可用于应急发电。
B.句子“70年代末,德国就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空气发电站,它的两个储气站位于地下658米和800米,储气量为31万立方米,足够供功率290兆瓦的发电机组工作3小时。”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C.本文运用逻辑顺序从不同的角度对空气发电技术进行解说。
D.“目前,该技术除了能应用于空气电站应急发电外,也是一种获取洁净能源的办法。如果将其与风力发电机组合使用,它将开辟一条全新的提供能源的途径。”句子中的“目前”、“ 如果”、“ 将”可有可无,可以去掉。
(三)说明文阅读
我们翘首望天,似乎高不可及,其实我们所看见的这个天,本是地的一部分----地球大气圈的低层。它的高度不过十几公里,宇宙火箭很容易就穿越了这个高度,这时再回顾地球,蓝天却已跑到我们脚下,似轻烟,似薄雾,更仿佛是一层蔚蓝色的软纱裹在地球的表面。
    大气圈看起来仿佛空若无物,实际上是壁垒森严,将地球重重包住。岂止是面纱,简直是屏障,是铜墙铁壁,对地球起着重要的保护作用。
    1976年,在我国吉林省落了一场陨石雨,成为自然界罕见的珍闻。假使没有大气,这种从天而降的陨石将会成为家常便饭,给地面造成极大毁坏。正是由于大气圈的保护,高速冲来的陨石因与大气剧烈摩擦,减慢了速度;并因摩擦产生的高热影响,绝大部分陨石在100公里的高空就化为灰尘和气体,只有极少数到达地面,而且已是强弩之末,一般情况下不会造成什么危害了。
   从天外向地球袭来的还有强烈的紫外线。假使没有大气,过多的紫外线将使地球上的生命无法生存,现在大气圈保护了我们。在大气圈中离开海面20--35公里这一带含臭氧较多,所谓较多,也不过占到四百万分之一左右,但这一点臭氧已足以使尤其是紫外线被吸收,才使得地球上各种生物免受过多紫外线伤害;剩下少量的到达地面,对我们来说有杀菌作用,反而变得无害而有益了。
      那些极其稀薄的为地球磁场所控制了带电粒子组成的高层大气,也有保护地球的作用,它能使宇宙中那些以高速冲向地球的粒子流偏转方向。
    地球大气圈的存在,不仅保护了我们,还是生命得以发生和发展的重要条件。假使没有大气,就没有灿烂的云霞,更没有生命的喧嚣,而将是白天酷热,夜晚严寒,天上是黑洞洞的,地下是一片荒凉。
1、下列对“大气圈”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大气圈看起来仿佛空若无物,高度不过十几公里,实际上是壁垒森严,将地球重重包住,对地球起着重要的保护作用。
B. 由于大气圈的保护,高速冲来的陨石只有极少数到达地面,而且已是强弩之末,一般情况下不会造成什么危害。
C. 大气圈能吸收从天外向地球袭来的强烈紫外线,保护了我们。 大气圈中占到四百万分之一左右的臭氧,足以使紫外线被吸收,才使得地球上各种生物免受过多紫外线伤害。
D. 假使没有大气,这种从天而降的陨石将会成为家常便饭,给地面造成极大毁坏。
2、下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表述不够准确的一项是(    )
A.穿越地球大气圈低层十几公里后,我们的脚下会是似轻烟,似薄雾的蓝天。
B. 在我国吉林省落了陨石雨,这种从天而降的陨石会成为家常便饭,给地面造成极大毁坏。
C. 大气圈中离开海面20--35公里的臭氧被紫外线吸收,不会对我们造成伤害。
D. 高速冲来的陨石因与大气剧烈摩擦产生高热,绝大部分在高空化为灰尘和气体。3、下列3.对本文内容、写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画横线句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大气圈使地球变得美丽。
B.画波浪线句子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了陨石化为灰尘和气体的高度。
C.文中“ 将”、“极大”等词语的运用,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D.本文主要说明地球大气圈的存在,对我们的生存、生活起着保护作用。
(四)说明文阅读
“绿色”浅层地温能
①你听说过“浅层地温能”吗?它是蕴藏在地表以下一定深度(一般小于200米)范围内岩土体、地下水和地表水中,一般低于25℃的热能。浅层地温能的来源以太阳辐射为主,还有一小部分来自地心热量。
    ②我们的地球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巨大的热库,它的资源量非常丰富,其内部的总热能约为地球储存的全部煤炭所蕴含能量的1.7亿倍,具有经济价值的浅层地温能大约是现在全球能源消耗总量的45万倍。据专家测算,我国地处北纬30°~42°的许多城市,地下近百米深度内,土壤中每年可采集的浅层地温能能量是目前国内发电装机容量的3750倍,地下水中每年可采集的浅层地温能能量也有2亿千瓦。 
    ③浅层地温能是一种清洁无污染的能源。这种能源的开发利用只需消耗少量的电能,就可以提取大量的能量,也不向大气排放二氧化碳等气体,对外界环境影响极小。由于浅层地温能资源无处不在,人们可以就近利用,就地取(排)热,为建筑物供暖或制冷,而地下水的水质、水量不发生任何变化。与传统能源相比,可节省大量运输、传输和存放成本。 
    ④可见,浅层地温能具有众多的优点,开发利用浅层地温能已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现在的问题是,我们该如何利用这种比人类体温还要低很多的能源呢?科技人员采用了“热泵”原理。“热泵”和“水泵”类似。大家熟悉“水泵”吧,它是一种利用管道将水从低位抽到高位的机械,只不过“热泵”传递的是热能。我们居住的室内环境和地层土壤中的温度一般情况下具有一定的温差。冬季时,我们利用热泵可以把地下的热能“抽”出来,供给室内采暖;夏季时,再把室内的热能“取”出来,排放到地下储存起来。这样,可以通过自然和人工等补给方式,保持地温能量的动态平衡,使浅层地温能得以长期循环利用。无论是冬季还是夏季,水都是传递热能的载体,被加热后以便用来储存热量。由于电流只是用来传热,而不是用来产生热,因此热泵只需消耗较少的能量便可以提供较多的能量,通常情况下热泵每消耗1000瓦的能量,就可以得到4000瓦以上的能量。
    ⑤浅层地温能在过去一直被人们忽视,但随着地球能源的大量消耗,能源危机日渐凸现,浅层地温能的开发利用将会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 
1.下列对“浅层地温能”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浅层地温能蕴藏在地表以下一定深度(一般小于200米)范围内岩土体、地下水和地表水中,一般低于25℃,其来源是太阳辐射。
B.浅层地温能资源量非常丰富,其内部的总热能约为地球储存的全部煤炭所蕴含能量的1.7亿倍,具有经济价值的浅层地温能大约是现在全球能源消耗总量的45万倍。
C.浅层地温能的开发利用只需消耗少量的电能,就可以提取大量的能量,也不向大气排放二氧化碳等气体,对外界环境影响极小。它是一种清洁无污染的能源。
D.浅层地温能在过去一直被人们忽视,但随着地球能源的大量消耗,能源危机日渐凸现,浅层地温能的开发利用将会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
2.下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表述不够准确的一项是(    )
A. 浅层地温能的开发利用,与传统能源相比,可节省大量运输、传输和存放成本
B.地球内部的总热能约为地球储存的全部煤炭所蕴含能量的1.7亿倍。
C.我们居住的室内环境和地层土壤中的温度通常情况下具有一定的温差。
D.热泵每消耗1000瓦的能量,就可以得到4000瓦的能量。
3.对本文内容、写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浅层地温能资源量丰富 ,可就近利用,成本低 ,清洁无污染 ,可循环利用 。
B.句子“因此热泵只需消耗较少的能量便可以提供较多的能量”。运用的说明方法是举例子。
C.“它的资源量非常丰富,其内部的总热能约为地球储存的全部煤炭所蕴含能量的1.7亿倍,具有经济价值的浅层地温能大约是现在全球能源消耗总量的45万倍。”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热库。
D.文中的“约为 ”,“据专家测算 ”,很好地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严密性、准确性。  
(五)说明文阅读
①动物和气象有着密切关系,他们的一举一动向人们揭示着气象的变化。在大气探测手段迅速发展的今天,作为先人留给我们的这些民间看天经验,仍不失为必要的参考资料。引起动物行为异常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种。
②一是缺氧引起的动物异常。在阴雨天气到来之前,往往出现天空云量增多、气压降低气温升高、湿度增大、风力变小等现象。这现象容易造成溶解水中的氧气减少,满足不了水生动物的生活需要,致使鱼虾将头浮出水面或跳出水面来呼吸氧气。因此。在群众中有“鱼起浮有雨”和“河里鱼跳,风雨之兆”等经验。同样,由于气压降低、湿度增大等使土壤中的水分增多、氧气减少,会出现“旱天蚯蚓出洞,有雨必凶”和“蚯蚓路上爬,雨水乱如麻”的现象。
③二是带电粒子变化而引起的动物异常。实验证明,带正、负电的粒子对动物的反映是不同的。正离子吸入体内可使动物烦躁不安、神经兴奋;而负离子则可使动物感到舒适、心情愉快。另外,雷雨、冰雹、大风、风暴、龙卷风、台风等天气都会产生次声波。根据研究得知,台风产生的次声波是一种周期为4~8秒、近似正弦的振动。在1 000~2 000千米处,它的声压一般有几百帕。在台风外围的强风区可以产生10赫左右的次声波。这种次声波人们是感觉不到的,但往往被一些动物所感知。
④三是动物本能的反映。例如,生在陆上、长在水中的甲鱼,每到夏秋季节上岸生蛋,一般都在夜间单独行动,但是大多数甲鱼生蛋的时期和生蛋的位置大体相近。不少地方在群众中流传着“甲鱼放蛋窝,洪水到窝边”的谚语。据说,甲鱼生蛋后一般20天左右会出现一场较大降水或河水猛涨的现象。
⑤四是天气气候变化的影响。自然天气季节的变化可引起动物的变化。例如,“群雁南飞天转暖”“雁过十八天有霜”“燕子来得早,春天回暖早”等谚语。大雁、家燕、天鹅等候鸟,每到冬天就飞向温暖的南方去越冬,一到春天再飞回北方。它们每年从繁殖地到越冬地,又从越冬地到繁殖地,行程数千千米而不迷航,都返回到原来地区。这种奇异的行为,有的说是候鸟的本能,有的说是由于候鸟具有适应空中生活的敏锐视力,并能记忆熟悉的广大范围。据说人类的视野半径为9.6千米,而飞翔在2 000米高空中鸟的视野可达100多千米。无论哪种说法都不否认,候鸟迁徙时间的迟早是由自然天气季节的变化引起的。因此在群众中广泛流传着利用候鸟的迁徙时间来判别当年天气季节变化的谚语。
⑥五是天气反常的影响。由于某时段天气出现反常可引起动物的行为异常。例如,在湖南等地广为流传着“正月青蛙叫,秧子撒两道”的谚语。它的含义是,在正月上中旬,若听到青蛙的叫声时,早稻育秧时期将有寒潮天气。由于青蛙是冷血动物,它的体温随着环境温度而变化,所以它又叫变温动物。群众的经验就是利用动物的异常行为来分析判断后期天气变化。
⑦可见,动物测天是有一定的科学道理的。            (摘自《气象知识》)
1.下列对“动物和气象的关系”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气压降低、湿度增大等使土壤中的水分增多、氧气减少,会出现“旱天蚯蚓出洞,有雨必凶”和“蚯蚓路上爬,雨水乱如麻”的现象。
B. 不少地方在群众中流传着“甲鱼放蛋窝,洪水到窝边”的谚语。据说,甲鱼生蛋后20天左右会出现一场较大降水或河水猛涨的现象。
C. “群雁南飞天转暖”“雁过十八天有霜”“燕子来得早,春天回暖早”等谚语,反应了自然天气季节的变化可引起动物的变化。
D. 在湖南等地广为流传着“正月青蛙叫,秧子撒两道”的谚语。即在正月上中旬,若听到青蛙的叫声时,早稻育秧时期将有寒潮天气。
2.下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表述不够准确的一项是(    )
A.动物和气象有着密切的关系,他们的一举一动向人们揭示着气象的变化。
B. 之所以把青蛙叫变温动物,是因为青蛙是冷血动物,它的体温随着环境温度而变化,。
C.引起动物行为异常的行为大致有五种。
D. “群雁南飞天转暖”“雁过十八天有霜”“燕子来得早,春天回暖早”这两句谚语所表现的是动物因缺氧引起的异常现象。
3. 对本文内容、写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④段中划线的“据说”不可以删去,因为删去后会影响语言表达的准确严谨。
B.本文是事理说明文,说明顺序是逻辑顺序,结构形式是“总—分—总”。
C.本文引用了许多谚语进行说明,所以本文属于生动说明文。
D. 句子“候鸟具有适应空中生活的敏锐视力,并能记忆熟悉的广大范围。据说人类的视野半径为9.6千米,而飞翔在2 000米高空中鸟的视野可达100多千米。”运用的说明方法是列数字。

参    考     答     案
(一)说明文阅读
1.D(也有雄鱼可能是为了取悦雌鱼而找鱼医为自己“美容”。)
2.C(A.“竟”表示出于意料之外;B.“可能”是用词准确的表现;D.用了生动的说明语言)
3.C(选文第③段运用了举例子/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说明了鱼医的重要作用)
(二)说明文阅读
1. D ( A项,空气发电靠的是人工压缩空气;B项,“不能存储”与原文“通常难以存储”不符,电能否存储与发电方式没有直接关系;C项空气发电实质上是储存过剩电力的一种技术,不能独立发电,必须依靠其他发电方式;D项参考文本第四自然段。)
2.C(A项,只能将水压进位于高处的储水站,不能像空气一样压缩:B项,空气发电与风力发电组合使用,才能与油、燃气、煤或核能一比高低;C项,参考第五自然段;D项,原因陈述有误。)
3. D  句子中的“目前”、“ 如果”、“ 将”可有可无,可以去掉。错。
(三)说明文阅读
1. C   说明的对象“陨石雨是 ” 2. C(是臭氧使紫外线被吸收)  3.A(对地球起保护作用)
 (四)说明文阅读
1.A   浅层地温能的来源以太阳辐射为主,还有一小部分来自地心热量。2.D   通常情况下热泵每消耗1000瓦的能量,就可以得到4000瓦以上的能量。3.
  (五)说明文阅读
1. 甲鱼生蛋后一般20天左右会出现一场较大降水或河水猛涨的现象。
2、表现的是自然天气季节的变化引起动物的变化。
3. 本文属于生动说明文,应该属平实说明文 (222.217.69.177)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苏教版 九年级 总复习 中考知识点专题训练


上一个『初中古诗阅读专题练习(江城子•密州出猎、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望岳)』  下一个『中考议论文阅读专题练习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