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区高一语文必修三第一次月考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月考试卷
试题
名称
实验区高一语文必修三第一次月考(高一必修三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实验区高一语文(必修三)第一次月考试卷2014-3-6第Ⅰ卷(共42分)一.(21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正确的一组是()A.敕造(chì)惫懒(èi)讪讪(shà)扪参历井(shēn)B.錾银(zàn)两靥(yàn)桌帏(wéi)拗他不过(niù)C.蹙缩(cù)歆享(xīn)榫头(sǔn)吮血(shǔn)D.咨嗟(chǎ)盥沐(guà
试题预览
实验区高一语文(必修三)第一次月考试卷2014-3-6

第Ⅰ卷(共42分)
一. (21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正确的一组是(    )
A.敕造(chì) 惫懒 (bèi)  讪讪(shà)  扪参历井(shēn)
B.錾银(zàn) 两靥(yàn)  桌帏(wéi)  拗他不过(niù)
C.蹙缩(cù)  歆享(xīn)  榫头(sǔn)  吮血(shǔn)
D.咨嗟(chǎ) 盥沐(guàn) 贾人(gǔ)  间或一轮(jiàn)
2.下列词句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
A.俨然  迷罔   炮络   飞端瀑流争喧豗
B.放诞  骐骥   巉岩   巫山巫峡气潇森
C.驯熟  伶俐   踌躇   间关莺语花底滑
D.潦倒  杜撰   寒喧   空闻虎旅传霄柝
3.下列句子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茫然:失意的样子。
B.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百年:借指晚年。
C.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左迁:贬官,降职。
D.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偏僻:偏激,不端正。
4.下列句子横线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汽车朝我来时的方向驰着,我       地坐在座椅上,看着窗外,和司机聊着天。
②他近日所见的这几个三等仆妇,吃穿       ,已是不凡了,何况今至其家。
③我很      ,一见她的眼钉着我的,背上也就遭了芒刺一般,比在学校里遇到不及豫防的临时考,教师又偏是站在身旁的时候,惶急得多了。
A.舒服  费用    愕然          B.舒心   用度   愕然
C.舒服   用度   悚然          D.舒心   费用   悚然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有人编写了“冲击波”病毒攻击视窗操作系统,微软公司便在网上发布了新的软件供用户下载杀毒,真可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B.乡下的夜晚,我们或坐在树下谈笑自若,或坐在小船上引吭高歌,或在河边对月凝思。
C.春晚语言类节目中最受瞩目的赵本山小品,尽管“亮色”不少,却仍有些差强人意。
D.国画快画成时,一不留神,滴下一滩墨水,我的老师妙手回春,立刻将其点染成春天树林里的一座山。
6.下列语句中,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在路上遇到不少人,可他们都不知道前面是何处?前面是否有旅店?
B.他把汽车开得那么快,我敢从驾驶室爬到后面去吗?于是我就说:“算了吧。”
C.我已经上了年纪,不能拿棍子把鲨鱼给打死。但是,只要我有桨、有短棍、有舵把,我一定要想法去揍死它们。
D.“啊,”他说,“我照旧是个老头儿。不过我不是赤手空拳罢了”。
7.  列句子中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在张大爷住院治疗一段时间后,感到体力和思维都大不如以前了。
B.蔡校长说:“李虎对张林的批评是有充分准备的,我相信他们会处理好这件事。”
C.“低保政策”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困难群众的关爱,但要把关爱落到实处,却远不是划几条标准那么简单。
D.山东大学积极采取措施,培养新入校的大学生,力争在较短时间内解决史学界后继乏人的状况。
二、(9分)
中国人丑陋吗?
                          冯骥才
  国民性是文化学最深层的问题之一。对于作家说,国民性则是一种集体性格。作家的天性是批判的,所以笔下的国民性自然是国民性的负面,即劣根性。鲁迅先生的重要成就是对中国人国民劣根性的揭示,柏杨先生在《丑陋的中国人》中所激烈批评的也是中国人国民性的负面。应该说,他们都不是进行严谨而逻辑的理性剖析,而是凭着作家的敏感与尖锐,随感式却一针见血地刺中国民性格中的痼疾。鲁迅用这种国民集体性格的元素塑造出中国小说人物画廊中前所未有的人物形象——阿Q。当然,鲁迅先生也把这种国民性批判写在他许多杂文中。柏杨则认为杂文更可以像“匕首一样”直插问题的“心脏”。故而柏杨没有将国民性写入小说。
  这使我想起从19世纪下半期到20世纪初的“传教士文学”——到中国传教的西方教士所写的见闻。传教士出于对异域文化的好奇,热衷于对中国文化形态进行描述。他们笔下中国人的劣根性是相当复杂的。有善意的批评,有文化的误解,也有轻蔑和贬损。特别是后者,与西方殖民者傲慢的心态相关。由于人们对鸦片战争以后那段屈辱的历史刻骨铭心,所以很少有人直面这些出自西方人笔下的批评。
  然而我们对自我的批评为什么也不能接受呢?是鲁迅和柏杨所言荒谬,还是揭疤揭得太狠?不狠不痛,焉能触动?其实任何国家和地域的集体性格中都有劣根。指出劣根,并不等于否定优根。应该说,揭示劣根,剪除劣根,正是要保存自己民族特有的优良的根性。我们对国民的劣根性的反省始自“五四”以。一方面由于国门打开,中西接触,两种文化不同,便有了比较。另一方面,由于在中西的碰撞中,中国一直处于弱势。有责任感的知识分子面对这种软弱与无奈,苦苦寻求解脱,一定会反观自己,追究自己之所以不强是在于自身的缘故。这便从社会观察到文化观察,从体制与观念到国民性,然而从文化视角观察与解析国民性需要非凡的眼光,用批评精神将国民性格的痼疾揭示出需要勇气。所以我一直钦佩柏杨先生的这种批评精神与勇气。尤其是这个充满自责和自警的题目——丑陋的中国人——多容易被误解呀!但是只要我们在这些激烈的自责中能够体会一位作家对民族的爱意,其所言之“丑陋”便会开始悄悄地转化。
    如今,中国正以惊人的速度走向繁荣。繁荣带的自信使我们难免内心膨胀。似乎我们不再需要自省什么“丑陋不丑陋”了。然而一个真正的文明的民族,总要不断自我批评和自我完善,不管是穷是富。为此,柏杨先生这本令人深省的书该重新放在我们的案头。
8.下列关于“传教士文学”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传教士文学”是指从19世纪下半期到20世纪初华传教士所写的见闻。
  B.西方传教士在写“传教士文学”时,对中国抱着复杂的心态。
  C.“传教士文学”在对中国文化形态进行描述时,多有批评,其中有善意的批评,有文化的误解,也有轻蔑和贬损。
  D.轻蔑和贬损的“传教士文学”与西方殖民者的心态相关。
9.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作家眼中的国民性是一种集体性格,他们更多地从批判的角度对待国民性。
  B.中国作家们对中华民族国民劣根性的批判与西方传教士的批判完全不同。
  C.中国作家对国民性的批判与近代国门打开后,在中西交往中中国处于劣势有很大关系。
  D.柏杨先生《丑陋的中国人》饱含着对民族的爱意,却又很容易被读者误解。
10.下列关于鲁迅和柏杨对“国民劣根性的揭示”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两人都凭着敏感与尖锐,一针见血地刺中国民性格中的劣根性。
  B.两人的批判都并非严谨而逻辑的理性剖析,以至于有人无法接受。 
  C.两人都有着非凡的眼光、强烈的批判性和勇气,批判得又狠又痛。
  D.柏杨主要用杂文进行批判,鲁迅在小说和杂文中都有批判的因素。
三、(1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题。
    王羲之字逸少,司徒导之从子也。羲之幼讷于言,人未之奇。及长,辩赡,以骨鲠称。尤善隶书,为古今之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深为从伯敦、导所器重。时陈留阮裕有重名,裕亦目羲之与王承、王悦为王氏三少。时太尉郗鉴使门生求女婿于导,导令就东厢遍观子弟。门生归,谓鉴曰:“王氏诸少并佳,然闻信至,咸自矜持。唯一人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鉴曰:“正此佳婿邪!”记之,乃羲之也,遂以女妻之。
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会稽有佳山水,名士多居之,谢安未仕时亦居焉。孙绰、李充等皆以文义冠世,并筑室东土与羲之同好。尝与同志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羲之自为序以申其志。
    性爱鹅,会稽有孤居姥养一鹅,善鸣,求市未能得,遂携亲友命驾就观。姥闻羲之将至,烹以待之,羲之叹惜弥日。又山阴有一道士,养群鹅,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群相送耳。”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尝至门生家,见篚几滑净,因书之,真草相半。后为其父误刮去之,门生惊懊者累日。羲之书为世所重,皆此类也。每自称:“我书比钟繇,当抗行;比张芝草,犹当雁行也。”曾与人书云:“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使人耽之若是,未必后之也。”
时骠骑将军王述少有名誉,与羲之齐名,而羲之甚轻之,由是情好不协。述先为会稽,以母丧居郡境,羲之代述,止一吊,遂不重诣。述每闻角声,谓羲之当候己,辄洒扫而待之。如此者累年,而羲之竟不顾,述深以为恨。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尤善隶书           善:擅长
  B.然闻信至           信:使者
  C.羲之书为世所重     重:看重
  D.而羲之甚轻之       轻:认为……轻浮
1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遂以女妻之   足以极视听之娱    B.然闻信至   羲之欣然写毕
C.笼鹅而归   吾尝终日而思矣    D.司徒导之从子也   尝与同志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13.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表明王羲之“率性而为”性格的一组是 (   )   
 ①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②唯一人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  ③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  ④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  ⑤及长,辩赡,以骨鲠称。  ⑥止一吊,遂不重诣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④⑥    D.④⑤⑥
14.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羲之是司徒王导的堂侄子,年幼时并没有显出什么特异之处,成人后擅长隶书,被称为古往今的佼佼者。后被太尉郗鉴相中,成为郗家的乘龙快婿。
  B.王羲之淡泊名利,性喜自然,曾与谢安等文人雅士聚集在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写下著名的《兰亭集序》以抒发自己的感受。
  C.王羲之书法精湛,不但擅长楷书和草书,而且主张学习书法应该全身心地投入。
  D.骠骑将军王述在会稽任职时,恰逢母丧,王羲之因为与之感情上有隔阂,只去吊唁了一次,就没有再去,王述对此深为怨恨。
第Ⅱ卷(共108分)
四、(22分)
15. 把下列文言文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时太尉郗鉴使门生求女婿于导,导令就东厢遍观子弟。(3分)
译文:                                                             
(2)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3分)
译文:                                                             
(3)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2分)
译文:                                                             
16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题目:(6分)
早寒有怀      孟浩然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归帆天际看。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1)从诗中哪些地方可知作者写此诗是在什么季节?(2分)
答:                                                                             
                                                                               
(2)“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中“遥隔”有什么内涵?透露出了怎样的心情?(4分)
答:                                                                                
                                                                                
17默写。(8分)
(1)千呼万唤始出来,                              。
(2)剑阁峥嵘而崔嵬,                       ,                        。
(3)一去紫台连朔漠,                              。 
(4)丛菊两开他日泪,                              。
(5)                              ,不尽长江滚滚来。
(6)                              ,此时无声胜有声。
(7)沧海月明珠有泪,                              。
五、(8分)
18.把下面长句改成几个较短的句子,可以改变语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4分)
“博鳌亚洲论坛”是一个致力于通过区域经济的进一步整合来推进亚洲国家实现发展目标,为政府、企业及专家学者等提供一个共商经济、社会、环境及其他相关问题的高层对话平台的非政府、非营利性的国际组织。


19.仿照下面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两句话,使用比喻的修辞,句式与示例相同。(4分)
例句:我也憧憬另一种生活状态,叫做——拼搏,拼搏就像暴风雨中的海燕,任雷鸣电闪。

六、(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4题。
车 祸
铁 丁
刚拐过路口,一辆轿车迎面冲来,他就什么也不知道了。
不知过了多久,他听见有人说话:“万幸,总算醒过来了。只是体温还有点高。”又过了一会儿,他确定自己是在医院里。“恭喜您了,您的一根智慧的神经被激活了。您可能要比车祸前聪明多少倍呀!”医生见他不吱声,以为他不相信,就赶紧解释,“您可能不知道,不,您当然不知道,只有学医的人才知道,我们的大脑神经被利用的只是百分之三十。这场车祸对您来说是不幸又是万幸,您的一根神经被激活了。我不敢说您比别人聪明,起码您比原来的自己要聪明许多,多少人求之不得呀。”他不记得有什么车祸,但自己的腿上确实被纱布包裹着。又过了几天,他的伤势已基本痊愈,医生来和他谈合作搞科研的事宜,他拒绝了,稀里糊涂如梦一般的出院了。
这事不知怎么被一家报社记者知道了,采访了医院和他并登了报。随后就有几个研究所找到他希望他能配合研究,几个大公司也邀他加盟并且待遇优厚。最后环宇公司以“拿钱不干活”为条件得到了他。同事们对他是又羡慕又好奇,不断地过来请他讲车祸的故事,但慢慢地他就开始厌烦了,无所事事的郁闷。于是,他请假回老家,想换换新鲜空气。山里人更把他当做奇人看待,连说话聊天都小心谨慎地保持距离,父母和哥哥也是什么活都舍不得让他干,依然是郁闷。他只得又回到城里来,买了一套房子,用装修的忙碌打发时光。房子装好后他把父母和哥哥也接到城里来,一家人也就有了快乐的时光。然而他依然觉得空虚,他就帮企划部的几个年轻人写些广告词或帮他们编辑文案,没想到广告词一炮打响。庆功的酒宴上,小兄弟们夸他文采好,写文案屈才了,何不写点文章出出名呢?他一想也是,经过半天的构思酝酿,他写成了一篇世事杂感,没想到,一星期后文章发表了。他偷偷地高兴,也许那个医生说得对,自己真的变聪明了。从此他一发不可收拾,本市的几家报纸经常出现他的名字。因为他的文章都是抨击社会不良现象,为民请愿式的,所以很受读者欢迎。同事们、邻居们有什么牢骚话、不平事都来和他唠唠,公司的一个女大学生竟声称非他不嫁。家里人也为有他而自豪,哥哥还因他的关系做成了几笔生意。
然而不久,他的一篇文章竟引发了一起经济案,案子牵扯到环宇公司和他哥哥的公司,两家公司的业绩急转直下。公司的同事们开始有意无意地疏远他,有人劝他:“你这是何苦呢,不上班白拿钱呀。我们还靠公司吃饭呢,公司破产,我们和你都完蛋。”父母也苦口婆心地劝他,哥哥更是和他长谈了一夜。他内心很矛盾,连续十几天,他不愿出门,出门碰到熟人就感到愧疚对不起人。可他已没有退路,几天后他被解聘了。
走出公司大门的时候,他感到了几分轻松。回到家时父母不怎么跟他说话,哥哥在饭桌上摔了盘子。他简单地扒拉了几口饭,就灰溜溜地进了自己的房间,呆呆地躺在床上出神。“我是真聪明还是假聪明,是前进呢还是后退呢?……这该死的车祸!”他翻来覆去地想不明白,一夜也没有睡着。
人们很少再见到他。偶尔他会天不亮就站在路边,怔怔地望着远处的高楼出神。上班时穿的那套高级西服已经变得脏兮兮的,原来油光可鉴的头发变得零乱而炸起,一副不屈的样子。人们遇到不平的事时,还会想起他,但绝不再找他。本来嘛,有些冤屈自己忍一忍也就过去了,让他揭露出来反倒多了些麻烦。
一天,父母和哥哥的心情出奇好,说要出去玩玩。哥哥提前找好了车,还带了两大包吃的。然而他们第一次骗了他,把他送进了精神病院。医院给他诊断为“精神分裂症”,一住就是几年。
出院后没多久,他就死了,死于车祸。至于他的死因,一直就有两种说法:一种说他精神病犯了,满大街乱跑,早晚得撞死;一种说他出院后嘴里总是叨念“车祸”,怕是有意撞车,想让大脑回到从前吧!
20.小说中前面有多次提到“郁闷”“空虚”,后来“走出公司大门的时候,他感到了几分轻松”。他为什么“郁闷”“空虚”?后来为什么又“轻松”?(4分)


21.文中多处运用了对比手法,请举两例例说明。(4分)


22.小说中的“同事”“邻居”“父母”“哥哥”等一系列“人们”有什么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4分)


23.小说的结尾人们猜测了他两种不同的死因,关于这两种说法,分别有什么喻义?请加以探究。(6分)
七.作文(60分)
24.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材料:有一个孩子,伸手到一个装满榛果的瓶子里,尽其所能地抓了一把榛果;当他把手收回来时,手被瓶口卡住了。他既不愿意放弃榛果,又不能把手缩回来,急得大哭。旁边一个人劝他说:“你知足些吧,只拿一半,让你的拳头缩小一些,你的手就很容易从瓶子里出来了。”
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标题自拟,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参考答案
1.C(A shàn   B yè   D jiē)
2.D(A惘  烙  湍     B萧     D暄  宵)
3.A(完全不知道的样子.)
4.C
5、A(B项谈笑自若:多指在紧张或危急情况下跟平常一样说说笑笑。应改为“说说笑笑”或“谈笑风生”。C项差强人意:指勉强过得去。应改为“不如人意”。D项妙手回春:指医术高明。不合语境。) 
6.B(A不是问句,第一个问号改为逗号,第二个问号改为句号.C短语并列不应用顿号,应该用逗号.D句号应该放在后引号前)
7.C(A缺主语    B有歧义    D动宾不搭配)
8、D (文不对题,旁及其他。)
9、B  (“完全不同”不准确,因为有些传教士笔下的批评是善意的批评。)
10、B (“有人无法接受”是因为他们批评得“又狠又痛”。)
11、D (轻:轻视,看不起。)
12、D (D项都为结构助词,的;A项介词,把/连词,;B项连词,可是/形容词词尾,……的样子;C项连词,表顺承/连词,表修饰。)
13、C ( ①是王羲之的书法特点;③是王羲之淡泊的性情;⑤是王羲之擅长辩论的特点和他的性格。) 
14 D(“王述在会稽任职时,恰逢母丧”应为“王述先前曾在会稽任职,因母亲去世,就辞职治丧”。“恨”在古代应该是遗憾的意思而不是怨恨。)
15、(1)当时,太尉郗鉴派门生见王导,想在王家子弟中选位女婿,王导让人到东边厢房里去看所有的王家子弟。
(2)用手触摸星星,甚至从它们中间穿过,仰头望天,屏住呼吸,只能用手抚胸空叹息。
(3)尽了自己的努力却不能达到的人,就可以没有悔恨了。难道谁还会讥笑他吗?
16.(1)作者捕捉了当时带有典型性的事物,点明季节。从诗中木落叶、雁南度和北风吹,可知写此诗时是在秋季。
(2)不仅表明他所在的地方距家乡遥远,还表明两地阻隔不能归去。透露出了作者思乡念亲的心情。
17.犹抱琵琶半遮面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独留青冢向黄昏  孤舟一系故园心
无边落木萧萧下  别有幽愁暗恨生  蓝田日暖玉生烟
18. “博鳌亚洲论坛”是一个非政府、非营利性的国际组织。(2分)它致力于通过区域经济的进一步整合来推进亚洲国家实现发展目标,为政府、企业及专家学者等提供一个共商经济、社会、环境及其他相关问题的高层对话平台。(2分)
19.我也向往一种生活状态,叫做——安详,安详就像夕阳下散步的老人,任云卷云舒。
我也憧憬另一种生活状态,叫做——奋进,奋进就像海上行驶的帆船,任浪打风吹。
20.“郁闷”“空虚”是因为对自己不劳而获现状的不满以及亲人朋友和自己有了距离,不再亲近。(2分)“轻松”是因为公司的解聘使自己得到了精神的解脱,终于能做真实的自己了。(意思对即可)(2分)
21.①经济案发前后,同事家人对他的态度形成鲜明对比。案发前,同事羡慕好奇,他很受欢迎,家人对他很好;案发后,同事们疏远他,家人的态度也冷淡。(2分)②文章开头因车祸得福和结尾因车祸而死形成对比。(若有其他答案,符合情理即可)(2分)
22.“人们”当看到 “拿钱不干活”的人时便羡慕、崇拜,甚至是阿谀奉承;(2分)但“人们”只为自己的利益着想,当触及到自己切身利益时,便疏远他,甚至落井下石,加害于人,即使是自己的亲人,也不放过。(2分)
23.第一种反映了人们对给自己带来不利的人的仇视心理;(3分)第二种暗示了主人公想做真实的自己,不想活在别人的支配下。(3分)
参考译文
    王羲之字逸少,是司徒王导的堂侄。王羲之小时候不善言谈,人们看不出他有什么过人之处。长大后,他很善于辩论,并且以性情刚劲、正直而著称。他尤其擅长隶书,为古今之冠,人们称赞他的书法笔势,认为是“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他的伯父王敦、王导都很看重他。陈留(今河南开封附近人)阮裕在当时享有盛誉,而阮裕也看重王羲之,把他和王承、王悦视为王家三位少年英才。当时,太尉郗鉴派门生见王导,想在王家子弟中选位女婿,王导让人到东边厢房里去看所有的王家子弟。门生回去后,对郗鉴说:“王家子弟个个不错,可是一听到有信使择婿的消息后,都显得拘谨不自然。只有一个人坐在东床上,敞开肚子吃东西,若无其事。”郗鉴说:“这正是我要选的佳婿。”一打听,原是王羲之,郗鉴就把女儿嫁给了他。
    羲之很喜欢服药颐养性情,不喜欢在京城,刚到浙江,便有终老于此的志向。会稽山清水秀,风景优美,名士荟萃,谢安未做官时就住在这里。(还有)孙绰、李充等人都以文章盖世,他们都在这里建有住宅,与王羲之情投意合。王羲之曾和一群好友在会稽山阴县的兰亭会集,并亲自作序申明其志。
(王羲之)生性爱鹅,会稽有一位孤老太太养了一只鹅,叫声很好听,他想买而未能得,于是就带着亲友去观看。谁知老太太听说王羲之要,竟把鹅烹煮了,准备招待他,他为此难过了一整天。当时,山阴有位道士,养了一群鹅,王羲之去观看,非常高兴,因此要买道士的鹅。道士对他说:“你若替我抄一遍《道德经》,这群鹅就全部送给你啦。”王羲之欣然拿笔,写好后,用笼子装鹅而归,一路上乐不可支。(还有一次,)他到学生家去,看见人家的竹筐矮桌洁净光滑,就在上面写起字,一半楷书,一半草书。后那位学生的父亲无意中把这些字给刮去了,那位学生懊悔了好几天。王羲之的书法在当时就很被世人看重,诸如此类的事情很多。(王羲之)常自称:“我的书法和钟繇相比,可以说不相上下;和张芝的草书相比,也如同大雁排行。”又曾经写信给人说:“东汉张芝临池学写字,池水都变成黑色,如果天下人像他那样沉迷于书法,也不一定比他差。”
    当时骠骑将军王述年轻有声誉,与王羲之齐名,但王羲之却看不起他,因此二人不和。王述先做了会稽内史,因为母亲去世,就辞职守丧,王羲之接替他的职务,只到王述家去吊唁了一次,就再也不登门。王述每次听到外面有号角声,总以为王羲之看望自己,连忙洒扫以待。这样过了一年,而王羲之竟然不,王述深为遗憾。 (111.17.162.37)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一 必修三 月考试卷


上一个『高一语文期末试卷』  下一个『2014年梅州市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查试题语文试卷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