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灵璧一中九年级语文期末试卷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期末试卷
试题
名称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灵璧一中九年级语文期末试卷(九年级下册 部编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灵璧一中九年级语文期末试卷  温馨提示:1.本卷150分(含卷面5分),时间150分钟  2.可以随时使用《新华字典》一、语言积累运用(35分)  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10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6句)  ①春蚕到死丝方尽,。(李商隐《无题》)  ②黑云压城城欲
试题预览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
       灵璧一中九年级语文期末试卷
          温馨提示:1.本卷150分(含卷面5分),时间150分钟
                    2.可以随时使用《新华字典》
一、语言积累运用(35分)
  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0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6句)
  ①春蚕到死丝方尽,                    。(李商隐《无题》)
  ②黑云压城城欲摧,                     。(李贺《雁门太守行》)
  ③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
  ④               ,愁云惨淡万里凝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⑤                      ,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⑥天街小雨润如酥,                      (韩愈《早春呈水部十八员外》)
  ⑦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李煜《相见欢》)
  ⑧                  ,巴山夜雨涨秋池        (李商隐《夜雨寄北》)
  (2)默写杜牧的《泊秦淮》或王安石的《登飞来峰》(4分)
  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一(4)题。(9分)
  这秋风先是将汴河的水吹开层层涟漪,吹在人们脸上时也并不十分干冷,仿佛受了汴河的些许滋润似的——接着它便吹秃了原本葱茏的凤凰山,萧瑟了整座灵城的颜色——最后它做了一次深呼吸,于是这座城市的山河全都冻缩了手脚,也疑固下它的脚步。
    这时的天空呈现出它最纯粹的蓝,并非无xiá(   ),却夹杂了少许柔白,但反倒平添了几分情趣。此时的你,若是正躺在灵璧郊野枯黄的草地上,那一定是伤感的了——幸而这儿的秋雨寥寥,并不成什么气候,否则你一定是要“独chuàng(  )然而涕下”了。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涟漪(    )            无 xiá(     )  chuàng(   )然
  (2)语段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              ”,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           ”
  (3)“秋雨寥寥”“寥寥 ”的意思是           “葱茏”的意思是                 。
  画线处运用    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秋去冬来时的                    。 
  3.名著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主人公是_________ ,他在         的影响下逐步走上革命道路。在他身上凝聚着那个时代最美好的精神品质:___________精神,____________的意志和顽强奋斗的高贵品质。(4分)
  4.语文综合运用。(12分)
  某班要举行一次“安徽在我心中”的主题班会活动,目的在于让同学们了解安徽,赞美安徽,热爱安徽。如果让你来策划,请你就下列相关问题做出安排和解答。
  (1)本次班会拟打算邀请其你班的语文老师参加,请你为语文老师写一份邀请函。
    (2)下面是主持人写的一则开场白.请你帮忙解决一些问题。
   “八百里奔腾皖江东西横贯,七千万儿女在她的哺育下处处显生机。我们安徽可谓物华天宝:铜陵的铜,两淮的煤,水东的蜜枣,砀山的梨;北有凤阳花鼓,南有安庆黄梅。安徽更是一个                的地方:七十二峰秀丽黄山闻名遐迩,天地灵秀孕育了无数优秀儿女。吴敬梓看破封建科举著有《儒林外史》,邓稼先抛弃海外荣华成为‘两弹元勋’。有方苞、       等文化名人传扬清史,更有丁汝昌、戴安澜等民族英雄享誉中华。作为安徽人,我们无比自豪!我宣布安徽在我心中,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A.主持人请你帮她把划线句子改成能和前面一句形成对偶的句子,你应该这样改:                                                                           
  B.主持人请你帮她在文中横线上填一个符合下文内容的成语,这个成语应该用:
  c.主持人不知道安徽更多的文化名人,只想起一个,让你帮她再补充一个。你补充的文化名人是             。(文中已出现的不能使用,否则造成重复)
  D.你在看开场白时发现一个字错了,这个字是         ,应改为                。
   (3)对于本次主题班会,你筹划了哪些活动内容?(至少四项)
  二、阅读(55分)
  (一)成大事者必有静气(20分)
  陈常青
  ①“每临大事有静气。”这是晚清两代帝师翁同龢教导弟子时所言。他认为:自古贤圣之人,越是遇到惊天动地的大事、险事,越能心静如水,处变不惊。凡成大事者必有静气。
  ②何谓静气?“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通俗地讲,静气就是“能沉得住气”。历史上著名的淝水之战,东晋不足十万的兵力要抵御前秦百万虎狼之师,形势不可谓不凶险。但是,主帅谢安此时却在后方指挥所里不慌不忙下着围棋。等到前线军报传来,他只随意地看了一眼,又继续下棋。旁边的人实在忍不住了,上前询问前方战况。此时,谢安才轻描淡写地说道:“小儿辈已破敌。”毛泽东在长征途中面对万千敌军的围追堵截,泰然处之,用“静气”一次次带领红军化解危机,创造出夺占娄山关、四渡赤水等一系列辉煌战绩,在危急关头力挽狂澜于既倒。
    ③一个人的静气从哪里来?它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需要自己不断地去历练和积累。航天英雄杨利伟,在航天飞行的整个过程中,心率始终在70次左右,绝对称得上心如止水。在飞船里戴着航空手套用手持操作棒按电脑键盘,难度之大不言而喻。尤其是在万众瞩目、全球媒体关注的情况下,要保证200多次各种各样的操作实现零失误,对于常人简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杨利伟做到了,并且完成得如平时练习一样镇定从容。载誉归来时,面对记者他吐露真情:经过十几年如一日不厌其烦的刻苦训练,不断积累经验,普通人也能完成这样的操作。的确,培养静气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这个过程就如“铁杵磨针”一样充满了艰辛。
   ④有些人之所以一遇大事就惊慌失措,很大程度是因为心里没底,也就是没有驾驭大事的能力和本领。俗话说,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书籍就是精神食粮,通过读书,我们可以汲取前人的智慧,增长才干,克服本能的恐慌。所以,越是博学的人,视野越开阔,头脑越冷静。另外,还要善养正气。诸葛亮在《诫子书》中写道:“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静气要靠正气来支撑。只有正气在身,才能淡泊名利,无欲则刚,才能不为进退滋扰,做到宠辱不惊。
    ⑤生活中各种问题和矛盾错综复杂,我们常常会有一定的压力和紧迫感。越是在这种情况下,就越要“每临大事有静气”,保持轻松的心态和冷静的头脑,做到举重若轻。这样才能担重任而不急,临危难而不乱,科学地制定措施,把握好大局,处理好大事。
  (选自《中学生阅读(初中版)》)
  5.文章开头引用翁同龢的话有什么作用?(3分)
  6.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②段的两个事例(4分)
  7.作者认为怎样才能培养静气?请根据文章内容分条作答。(6分)
  8.文章摆事实,讲道理,从多方面论证了“临大事必须有静气”的道理。从你阅读过的作品中,再补充一个“临大事而有静气”的论据。(不超过80字)(3分)
  9.试分析第③自然段的论证方法及作用。(4分)
                 (二)黑暗中我们彼此为灯(20分)
    这是一个繁华的大都市,每天忙碌的人熙熙攘攘。八点三十分。装满乘客的地铁缓缓起
动,向下一个站点驶去。
  当列车行驶到两个站点中间地段时,突然一片漆黑,车也慢慢停下来。车厢里的人一下
  像炸了锅似的,乱哄哄的如同蜜蜂窝从树上落到地下。有人大声骂司机:“真是个笨蛋!”也有人说:“养你们这些人有什么用,简直是一群废物。”司机解释道:“突然停电,这是一次意外事故,我马上与调度中心联系。”司机在黑暗中摸出手机,拨完号码后没有任何信号。
  这是一次意外停电,波及全市。始料不及的人们被这突如其来的停电搞蒙了,通讯中
断,交通阻塞,整座城市近乎瘫痪。地铁里的人如同无头的苍蝇,纷纷掏出手机与外界联
系,却都没有信号。有人用打火机照亮,得到片刻的安慰。女人哄着不断哇哇哭叫的孩子。
  有人说:“我好不客易找到这份工作,迟到会被炒鱿鱼的。”有人说:“我与客商约好,签一份额为三百万元的合同,失约可能会使合同泡汤的。”也有人说:“等出去了,一定要起诉地铁公司。”黑暗像一只无情的大手,捏得人喘不过气来。哭声、骂声、叹息声不绝于耳。有人说:“等一等吧,地上的人不会不管我们的。”
   突然,黑暗中传出一个女孩稚嫩的声音:“妈妈,太阳落山了!”妈妈说:“宝贝,乖,
天黑了,宝宝睡觉觉……”妈妈轻轻地哼起了摇篮曲。大家静静地听着,情绪渐渐地稳定下
来,各自想着心事。
  不知过了多长时问,一个恐怖的声音打破了可贵的安静:“我心脏病犯了,没带药,谁
  有急救药……”旁边的人就问:“谁有药?”人们开始纷纷问着,一个接一个往下传。终于有人说:“我有。”接下来就听到急急忙忙的翻找声。
   “找到了!找到了!”那人边说边把小药瓶递给挨着他的人,这人接过药瓶又传递给下一
  个人。没有人组织,药瓶却像接力棒那样被有序地传递着。“唉呀!.’一声惊叫,药瓶不知传到谁的手里时不慎掉到地上,那人急忙俯下身在地上摸,整个车厢的人都俯下身在地土摸,仿佛药瓶会在黑暗中流窜到车厢的任何一个角落。终于有人说找到了,把药瓶又传下去。有过落地的教训,接药瓶的手就格外认真。药瓶很快就传到病人手里。黑暗中,不知是谁递过一瓶水,病人吃完药安静了下来。
  不知又过去了多长时间,与外界还是没有一丝联络。有人提议往下一出站口走。立即有
人响应,有人用打火机把自己的衣服点着了照明。立即有人大声喊:“快灭掉,烟能使人窒
息!万一引起火灾一个人也别想跑掉!几个人手忙脚乱地把火扑灭了。刹那问,光明消失了,重新又回到黑暗的深渊。人们从没像今天这样憎恨黑暗,也没像今天这样渴望光明。
   这时,有一个人大声喊道:“大家手牵手跟我走!”话音刚落,人们就主动地手拉着手排成了长队。那人又问:“有没有没牵手的?”当确认都牵好手后,那人就带头向下一出站口走去。黑暗中,那带头的人不时被绊倒,但他爬起来再走,不知摔了多少跤。后边的人有条不紊地跟着,没人说话,只有脚步声。
  人们终于从黑暗的地铁中走出来了,领头的人衣服刮破了,脸和手都碰出了血,更让人
意外的是,人们发现,领头的这个人竟然是个盲人。    (郭德利,题目有改动)
10.文章选取了地铁车厢里的四个片断,展现了人们走出黑暗的经过。请你用简洁的文字概括其中两个片断的内容。(4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请你揣摩文中划线句子,并说说这句话揭示了人物怎样的心理?(2分)
    有人说:“我好不容易找到这份工作,迟到会被炒鱿鱼的。”
  12.文章将母女与其他乘客的表现进行对比,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文章结局始料不及,这样的安排有何作用?(4分)
  13.文章标题寓意深刻,你如何理解它的含义?(4分)
  14.文章是篇颇令人心动的记叙文。请你以读书笔记的形式摘录一处富有表现力的句子并作简要点评。(友情提示:点评,可品味语言,理解内容也可分析作用。)(4分)
  摘录:                                                                      
  点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鱼我所欲也》和《万事莫贵于义》,完成29-32题(15分) 
   【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选自《孟子·告子上》) 
    【乙】子墨子曰:“万事莫贵于义。今谓人曰:‘予①子②冠履③而断子之手足,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又曰:‘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天下不若身之贵也。争一言④以相杀,是贵义于其身也。故曰:万事莫贵于义也。”(选自《墨子》) 
【注释】①予:给,送②子:你,代词③履:鞋子④一言:一句话,即关系到正义与非正义的一句话 
15.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1)故患有所不辟也(      ) (2)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 
(3)今谓故不为苟得也(     ) (3)今谓人也( ) 
1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2)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 
17.【甲】文运用比喻论证来阐明观点,具体来说是用          这个比喻来阐述       
  的观点;【乙】文论证层层深入,首先论证了帽子鞋子不如手脚珍贵,其次论证了                  ,然后论证了生命不如义珍贵,最后强调了              的中心论点(4分) 
18. 【甲】【乙】两文都阐明了“义”的重要性,您认为“义”的内涵是什么?今天还有坚持的必要吗?为什么?(3分) 
四、作文(55分)
    19.不要尘封你的心灵/青春的世界里/没有忧郁
    不要学着冷漠/忘了给别人/给自己/一声笑语
    不要蜷缩在书堆里/外面是花香鸟语/阳光属于你
    青春如此可贵/需要你/欣赏、创造、亮出自己
    生活如此美好/师恩、亲情、真诚的友谊/萦绕着你
    世界如此辽阔/等着你/远足、寻访、探索奥秘
    快打开/把心儿打开
    去收获——
    一份惊喜/一份感动/一种人生的美丽
  请以“把心儿打开”为题写一篇文章。可以记叙见闻、经历,谈谈体验、感受,发表见解,展开想像,抒发情感……
  要求:①文体自选(除诗歌外);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一(35分)1、略2、漪( yī )无 xiá( 暇)chuàng( 怆)然(2)“   疑视 ”,“   凝视  ”
  (3) 非常少、  形容草木青翠而茂盛。(4)拟人,灵城的变化。 
  3.保尔柯察金、朱赫来,为理想献身,钢铁般的坚强(4分)
  4(1)“XX老师:
             我们班定于明天下午4点正在本班教室举行‘安徽在我心中’主题班会,              希望你能在百忙中参加我们的班会。谢谢。
                                                            X班班委会
                                                               ×月×日
  (邀请函的形式不要过于拘泥,时间、地点和邀请对象对象明确即可。)
   (2)A七千万江淮儿女生机盎然(意思相近,宽对即可。)B人杰地灵(因前有“物华天宝”后又写了黄山,所以填“人杰地灵”。填“人才辈出”不能得分。)C陈独秀、严凤英等(只要是为人们所熟知的安徽籍文化人即可。)D“清史”应为“青史”
   (3)活动形式有:歌颂安徽的诗歌朗诵、安徽历史地理知识问答、找同学说说安徽的特产、表演颂扬安徽的歌舞、小记者现场采访对安徽的印象、谈安徽未来之畅想等。(只要是适宜于在班级开展,且符合班会主题的活动形式都可以,写满四个或以上均给满分。
  二阅读(55分)(一)(20分)5.(3分)①引出论点:凡成大事者必有静气。②作为道理论据,证明论点。③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6.①淝水之战中谢安面对胜利平心静气。②长征途中毛泽东沉着冷静屡创辉煌战绩。7.①培养静气需要不断历练和积累;②培养静气需要广泛阅读,汲取智慧,增长才干,开阔视野;③培养静气还要善养正气。8.不设统一答案。要求:课文与课外读物中的例子均可。事例必须能够表明:临大事而有静气。示例一:诸葛亮面对魏将司马懿的十五万大军兵临城下,在城楼上不慌不忙,悠然弹琴,导致魏军不敢贸然进攻,不战自退,他靠的是知己知彼、成竹在胸的静气。示例二:鲁宾逊独自一人流落到荒岛上以后没有慌张,而是用28年的时间,在荒岛上建立起自己的物质和精神的王国,他靠的是铁杵磨针一样充满艰辛的历练和积累的静气。9、文章第3段主要运用了举事例的论证方法,论证了培养静气“需要自己不断地去历练和积累”的观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二)10、①乘客在地铁里的不同表现、反应。 ②乘客完成药瓶的接力,共同帮助病人渡过难关。 ③乘客点燃衣服,渴求得到片刻光明。 ④盲人领头,大家互助,有条不紊地走出黑暗。11、.表现了人物焦躁的心理。12.①更好地突出小孩的纯真以及母亲面对困境的沉着冷静,反衬其他乘客的敏感和焦躁不安。②进一步深化文章主旨。13.黑暗中,我们都要为别人着想,发挥自己的点滴作用,相互帮助,共渡难关,我们就能走出黑暗,走向光明。14、示例:摘录:人们从没像今天这样憎恨黑暗,也没像今天这样渴望光明。 点评:这句话对比鲜明,很好地突出人们渴望光明的心理。警示人们珍惜所拥有的,不要到它失去后才后悔。
  (三)15.“辟”通“避”,躲避     是:这、这样    苟得,苟且求得,苟且取得
谓:对……说 (评分说明:每空1分,共4分) 16.(1)如果人们想要的东西没有比生命更重要的,那么,凡是一切可以保住生命的手段哪有不采用的呢?(2)送给你天下,却要你的性命,你愿意这样做吗? (评分说明:关键词翻译正确,语句通顺,意同即可每小题2分,共4分) 17.舍鱼而取熊掌 、舍生取义 、天下不如生命珍贵、  万事莫贵于义(一切事物没有比正义更可贵)(评分说明:每空1分 )18.“义”是正义,是有利于人民、民族、国家的大义(1分,答到“正义、大义”均可得1分) 任何时候,我们都应该坚持人民(国家)的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所以我们应该坚持(2分) (61.191.122.211)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九年级 下册 期末试卷


上一个『山东省济南市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下一个『2013—2014年北京市石景山区高三期末统一测试语文试卷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