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淮海中学语文周练(六)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高考模拟卷
试题
名称
江苏省淮海中学语文周练(六)(高三总复习 苏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江苏省淮海中学高三年级周练(六)语文试卷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A.白癣/苔藓缜密/嗔怒惊骇/骸骨两讫/屹立B.安宁/宁可供养/口供阜盛/蚌埠 湛蓝/暂且C.造诣/肄业联袂/昧心纤毫/翩跹累赘/连累D.辍学/拾掇呜咽/拖曳浩淼/渺茫处方/处境2.下列各项中加点的
试题预览
江苏省淮海中学高三年级周练(六)
语文试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 )
A.白癣/苔藓    缜密/嗔怒     惊骇/骸骨     两讫/屹立
B.安宁/宁可    供养/口供     阜盛/蚌埠  湛蓝/暂且
C.造诣/肄业    联袂/昧心     纤毫/翩跹     累赘/连累
D.辍学/拾掇    呜咽/拖曳     浩淼/渺茫     处方/处境
2.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A.经过一天的反复考虑,总经理最后还是对老家派来的人说:“你的这个不情之请让我很为难,过两天我再答复你吧。”
B.与其他选手不同的是,在面试中,他坦然地说:“我既不擅长唱歌,也不喜欢运动;除了画画,就别无长物了。”
C.将混凝土改为价格不菲的花岗岩所带来的效果显然是不容分说的,但把好好的花基和路沿石敲碎,未免太浪费了。
D.站在青海与白海间的山脊上,一眼望去,蓝天白云让人心旷神怡,青山绿水秀色可餐 ,不由得让人感慨这真是一片世外乐土。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 )
A.网上图书能低至六折,甚至更低,根本原因在于网上书店相对实体书店而言运营的成本比较低,没有实体书店所需的高额店面费。
B.不仅灰霾会造成人群呼吸道疾病大幅上升,而且灰霾还会使大气中紫外线辐射减少,使小儿体内维生素D缺乏,致使佝偻病高发。
C.余秋雨在撰写了南京钟山风景区的碑文后,广大网民对他进行猛烈炮轰。《钟山碑文》也被骂成是“紫金山最令人作呕的一景”。
D.40多名90后学生用义卖筹集到的4374元善款买了棉袜子和水果等礼物,亲手送到“夕阳红”敬老院近200名左右的老人手中。
4、请对下面这幅漫画作简要点评,不超过50字。(6分)
 
                   ▲                          ▲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王宪,字维纲,东平人。弘治三年进士。历知阜平、滑二县。正德初,擢大理寺丞。迁右佥都御史。清理甘肃屯田。进右副都御史,巡抚辽东。以应州御寇功,荫锦衣。迁户部右侍郎,改抚陕西。入为兵部右侍郎。近畿盗起,偕太监张忠、都督朱泰捕之。武宗南征,命率户、兵、工三部郎各一人督理军储。驾旋,以中旨代王琼为兵部尚书。
世宗即位,为给事中史道劾罢。嘉靖四年,廷推邓璋及宪为三边总制,言官持不可,帝竟用宪。部将王宰、史经连败寇,玺书褒谕。吉囊数万骑渡河从石臼墩深入,宪督总兵官郑卿、杭雄、赵瑛等分据要害击之,都指挥卜云断其归路。寇至青羊岭,大败去。五日四捷,斩首三百余级,获马驼器仗无算。帝大喜,加宪太子太保。中官织花绒于陕,宪请罢之。又因九庙成,请释还议礼得罪者,颇为士大夫所称。张璁、桂萼欲用王琼为总制,乃改宪南京兵部尚书。已,入为左都御史。朔州告急,廷推宪总督宣、大。宪不肯行,曰:“我甫入中台,何见驱亟也?”给事中夏言、赵廷瑞劾宪托疾避难,复罢归。
未几,帝追念宪,召为兵部尚书。小王子入寇,条上平戎及诸边防御事宜。又请立京营分伍操练法,诸将不得藉内府供事,规避营操。帝皆嘉纳。旧制,军功论叙,有生擒、斩首、当先、殿后、奇功、头功诸等,其后滥冒日多。宪定军功袭替格,自永乐至正德,酌其轻重大小之差,胪析以上。诏著之《会典》为成式。寻兼督团营。西番诸国来贡,称王号者百余人。宪与礼臣夏言等请如成化、弘治间例,答敕止国王一人,仍限贡期、人数。议乃定。
大同兵变,宪初言首乱当诛,余宜散遣。而大学士张孚敬与总督刘源清力主用兵,宪乃不敢坚前议。源清攻城不能下,北寇又内侵,请别遣大臣御北寇,己得专攻城。宪亦议从其奏,论者多尤宪。会帝悟大同重镇,不宜破坏,乃寝其事,乱亦旋定。源清竟得罪去。居数年,宪引年归,卒。赠少保,谥康毅。
5.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帝竟用宪          竟:竟然
B.廷推宪总督宣、大         推:举荐
C.诸将不得藉内府供事        藉:凭借
D.论者多尤宪        尤:责备
6.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王宪军事才能突出的一组是( ▲ )(3分)
①以应州御寇功,荫锦衣        ②斩首三百余级,获马驼器仗无算
③请释还议礼得罪者,颇为士大夫所称      ④请立京营分伍操练法
⑤条上平戎及诸边防御事宜          ⑥宪亦议从其奏
A.①②③   B.①④⑥   C.②④⑤   D.③⑤⑥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王宪多次受到皇帝褒奖。随武宗南征,回来后升兵部尚书;大败吉囊的军队后被武宗封太子少保;再任兵部尚书,建议多被采纳,受到嘉许。
B.王宪也屡受贬斥、仕途不顺。第一次做兵部尚书,因言官的弹劾被罢免回乡;任左都御史时,夏言、赵廷瑞弹劾他托疾避难,王宪又被罢免。
C.王宪在任上做出了许多功绩。人右佥都御史时清理甘肃屯田;偕同张忠、朱泰在近畿抓捕盗贼;与夏言等确定针对西番的外交礼数,被采纳。
D.王宪也有不足之处。朔州告急,朝廷需要他时,他推托;大同发生兵变,当大学士张孚敬与总督刘源清极力主张用兵时,王宪不敢坚持己见。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又因九庙成,请释还议礼得罪者,颇为士大夫所称。(3分)
译文:                ▲                       ▲                       
(2)宪不肯行,曰:“我甫入中台,何见驱亟也?”(3分)
译文:                ▲                       ▲                       
(3)会帝悟大同重镇,不宜破坏,乃寝其事,乱亦旋定。(4分)
译文:                ▲                       ▲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9、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念奴娇
黄庭坚
八月十七日,同诸甥待月。有客孙彦立者,善吹笛,有名酒酌之。
断虹霁雨,净秋空,山染修眉新绿。桂影扶疏,谁便道,今夕清辉不足?万里青天,姮娥何处?驾此一轮玉。寒光零乱,为谁偏照醽醁?
    年少从我追游,晚凉幽径,绕张园森木。共倒金荷,家万里,难得尊前相属。老子平生,江南江北,最爱临风笛。孙郎微笑,坐来声喷霜竹。
【注】①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诗与苏轼并称“苏黄”,词与秦观齐名。但多次遭贬,最后死于西南贬所。此词写于作者谪居地处西南的戎州(今四川宜宾)。②醽醁(línglù),美酒名。 ③金荷,以金制成的荷叶杯。④老子,作者自指。⑤霜竹,指笛子。 
(1)开头三句,作者描写雨后开阔的远景,用语十分传神。请从“净”“染”中任选一词,作简要赏析。(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阕词人是怎样从主观上极写月色之美和自得其乐的骚人雅兴的,请作简要赏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下阕内容,分析词作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

四、名篇名句默写(8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廊腰缦回,_______▲____________;(《阿房宫赋》)
(2)、_______▲____________,凌万顷之茫然。(《赤壁赋》)
(3)、吾师道也,________▲___________?(《师说》)
(4)、________▲___________,往来无白丁。(《陋室铭》)
(5)、重岩叠嶂,_______▲____________。(《三峡》)
(6)、_________▲__________,并怡然自乐。(《桃花源记》)
(7)、亲小人,远贤臣,______▲_________。(《出师表》)
(8)、子曰:“______▲_________,可以为师矣。”(《论语》)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1~14题。
草木生命        
李天斌
①在乡村,草木遍布每一个角落,像流水,从山野沟壑间一路蔓延,一直流淌到房前屋后。往往是,一抬头,一低头,你就看见了那抹嫩绿,和着风与泥土的味道,与各色野花的芬芳,在你心间弥漫;还有音乐般起伏的鸟声、虫鸣声,以及飞翔的蝴蝶与蜻蜓,它们在阳光下铺展开来,那流水,就多了几分韵致,就成了一幅画,一首诗……很多人终其一生,也走不出这份明净的诱惑。
②离开村子多年,我念念不忘的,就是乡村的草木。我曾经有二十余年,在这草木间行走。很小的时侯,父亲就给我准备了一副草木行头——竹子做成篾帽,棕叶织成蓑衣。那时候,这样的雨具是必不可少的,一副蓑衣与篾帽,是乡村的暗语和标志。听爷爷说,不单是活人需要它们,就连死去的先祖们,也离不开。我也目睹每年的清明,爷爷都要虔诚地到先祖们坟头挂上白纸,说白纸就是阴间的蓑衣篾帽,有了它们,亡魂就不会被雨淋湿。爷爷去世后,留下的就仅是这样一副雨具,一份执着的精神认知及乡村生命的朴素底色,让我永久怀想。
③到我七八岁,就索性与草木为伍了。每天,我都要割草打柴。为此,我几乎走遍了每一寸山野,即使隐秘的山路和洞穴,闭上眼也能摸到,也认下了很多草木。当我俯下身去,一手摸到它们,另一手挥动镰刀将其割下,似乎就看到有温情泛上来——柔润遍布身体的叶脉,阳光般的手指抚摸内心;有时,扒开草丛,我还会看到某把生锈的镰刀,甚至是某只面目不堪的胶鞋,于是就会怔上一阵,就会莫名地想,它们究竟是谁留下的呢?从这里走过去的,都有哪些人?一块草地,早对我暗示了什么?
④只是,在时间背后,一块草地上的生命秘密,早已遗失在风中。
⑤在乡村,草木们的生命是顽强的。沙粒之上,岩罅之间,都可以生长。通常是,某堵悬崖峭壁上,粒土不存,但一株草木或一簇草木,却在那里屹立,根须裸露、盘根错节——山风浩荡、四季更迭中,容颜不改,心向苍穹,一份坚韧与不屈让人动容。
⑥众多的草木,则深扎于泥土,风吹不掉,霜打不去。记得那时候,秋天到来时,父亲还要带我爬到坡地上,割尽草木,再放上一把火。我曾疑惑地问父亲:“烧了它们不就死了吗?”父亲说:“明年一开春,它们就发了,甚至长得更好。”父亲所言不虚,第二年,几阵春风后,我果然又看见了茂密的草木。后来读到白居易吟草的诗,就有些愤愤不平,其实这些诗句,早被父亲他们写在草木上了。
⑦不过,不知为何,在我听到的比喻中,更多说的是草木的脆弱和不堪。
⑧往往是,在乡村,一旦有人夭亡,就会有人想起草木生命的易碎,就有人会说:“人这棵草呵,咋就经不住风吹雨打呢?……”一声叹息里,生命的另一种情态显露无余。
⑨村里的很多人,他们来到了尘世上,最后离开尘世,自始至终,除村人外,没有谁知道他们。他们就像一棵草,随意地生、随意地死,生死的过程,连风也忽略了;往往是,风有一天从往年的路上经过,才发觉这个人没了。譬如就我而言,每次回村去,都会看见一些新起的坟茔,没有立碑,不见死者名讳,觉得无限陌生,一问之下,才知村里很多熟悉的人已然故去。惊奇之下,忍不住就有莫名的忧伤,如水泛滥。
⑩我也终于相信,关于一株草木,它是意蕴丰富、情态各异的。在乡村,一株草木上的生命,其实就是百态人生,坚韧与顽强,脆弱与不堪,幸与不幸,所有的场景,均在那里呈现……或可说,一株草木,即是乡村生命的全部世界了?
                                         (选自《散文百家》2011年第11期)
11.全文围绕着“草木生命”来写,请梳理作者的思路。(4分)
                        ▲                   ▲                                                   
12.联系全文,解释文中划线句子。(4分)
(1)柔润遍布身体的叶脉,阳光般的手指抚摸内心。(2分)
                 ▲                         ▲                                                                                                                                                                                                                    
(2)一声叹息里,生命的另一种情态显露无余。(2分)
                  ▲                        ▲                                                                                                                                                                                                          
13.请结合全文内容分析,作者为什么会对乡村的草木念念不忘?(6分)
                   ▲                           ▲                                                
14.文中一会儿说草木生命“顽强”,一会儿又说草木“脆弱和不堪”“卑微和无语”,这样写是否矛盾?请你联系全文谈谈你对此的理解。(6分)
                     ▲                             ▲                                            
六、实用类文本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7题。
臧克家:诗比人更长寿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2004年2月5日晚8点30分,
臧克家先生在北京协和医院与世长辞,正月十五的万家灯火伴他西行。中国当代诗坛大师臧克家的《有的人》教育了几代人追求真善美,以耐人寻味而深深“烙印”在亿万国人脑海里。
臧克家从小生活在一个诗的王国,家庭的文化空气很浓。父亲和祖父都好诗,他的庶祖母给他讲《聊斋》,说《水浒》,话《西游记》……“这些故事,常引出我同情的眼泪和美好的幻想。”臧克家永久也不能磨灭这些在心上打上的深深的印记。
臧克家喜欢整天跟穷人的孩子在一起,“我同情他们,热爱他们。童年的一段乡村生活,使我认识了人间的穷愁、疾苦和贫富的悬殊。他们的纯朴、刻苦、良善深深地影响了我……我的脉管里流入了农民的血。我高兴,有人说我是‘农民诗人’。不错,我是‘泥土里的人’。”
1923年,在山东省立第一师范,臧克家接受到“五四”新文学思潮的影响。这时期,他读的新诗很多,如饥似渴地吞咽下去,也写了不少诗作。1930年,臧克家被国立青岛大学破格录取。这期间,在闻先生的指导下,他以难民、洋车夫、渔翁等一些社会底层的小人物为着笔点,创作了不少好诗。并于1933年出版了轰动一时的诗集《烙印》。朱自清评曰:“从臧克家开始,我们才有了有血有肉的以农村为题材的诗。”王统照称道:“(臧克家的出现)真像在今日的诗坛上掠过一道火光。”
臧老经历了20世纪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及建设的全部过程,入过学,作过战,随军采访,主编杂志……这种生活境地、职业的变更,令诗人有了更丰富更鲜活的生活素材,也正是这些,触发了诗人的灵感。也正是这样,他在诗中抒发一个热血诗人的沸腾之情。激情勃发的臧克家,由“农民诗人”成了“人民诗人”。
臧老的床头高高的排放着一摞摞书刊,上面少不了他的圈圈点点或评论。他历来嗜书如命,到老年却自觉心里空虚,因此更以补课的心情拼命读书。他每天用于读书的时间不少于全部活动的三分之一,孤灯夜读,思接千载,名篇佳作,会心动情,是他生活的又一大乐趣。
他不仅读,而且写。其中,不少文章文情并茂,精辟独到颇有见地。臧克家从不想自己“来日无多”,只是笔耕不辍,依旧诗涌成潮,虽在文坛已耕耘了60多年,但他那颗跳动的诗心充满活力。他从未停止过写作,就是在病魔缠身、卧床不起的情况下仍不放下手中的笔。他把写作视为与病魔斗争的一种手段,进入九秩仍坚持天天定时伏案工作。近年,他还出版了《臧克家古典诗文欣赏集》、《臧克家序跋选》、《放歌新岁月》,并主编了《毛主席诗词鉴赏》等书籍。尽管因为年长,作品数量大为减少,但诗的内涵却愈加醇厚。诗作《我》寥寥10字,却滚热发烫:“我/一团火/灼人/也将自焚。”这诗是他性格、人格的写照。2000年1月20日,在人民大会堂,中国诗歌学会授予“世纪诗翁”臧克家“中国诗人奖——终身成就奖”,如此崇高的荣誉,中国诗歌届史无前例。
诗人还有一个特别而又不特别的爱好,那便是喜爱跟孩子在一块。老先生已经走过了99个春秋,虽经历了世间沧桑,饱览了人生百态,晚年的他依然童趣不失、笑声爽朗。以前每次散步,小朋友见到了他,总是老远就“臧爷爷”喊个不停。他们的臧爷爷也乐于与他们在一起捉迷藏或踢沙包,这时候,臧老也变成了“老天真”。当小孩有什么不快的事时,也乐意哭着找臧爷爷说个痛快。这时,臧老只得边哄小孩别哭边给他们吃糖果。在孩子们中间,他成了“孩子王”,童心十足。诗人甚为关心儿童事业的发展:在“希望工程”刚开始启动时,他便长期资助甘肃武威市失学女孩常清玉;中国少年儿童活动中心破土动工,他得知后无偿捐献自己刚收到的10000元著作稿酬……
臧克家,一个与诗并就而行的名字,一个和他的诗同样光辉着的名字,像明亮的星斗,高标于中国诗坛的天空。臧克家当年为纪念鲁迅而作的《有的人》,今天,用来送别诗人自己仍是最好的挽歌:“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摘编自《大地》)
15、文章在开篇和结尾引用《有的人》中的诗句,请结合文本简析这样写的作用(6分)
                 ▲                                  ▲                          
16、文章说臧克家由“农民诗人”变成了“人民诗人”。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其转变历程。(6分)
                     ▲                              ▲                            
17、文章题目说:“诗比人更长寿。”请结合臧克家的生活经历,谈谈怎样成就卓越的艺术人生。(6分)
                      ▲                             ▲                          
七、写作(70分)
18.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三条毛毛虫经过长途跋涉来到了一条河的岸边,河对面开满鲜花,它们准备到对面采食花蜜。第一条毛毛虫说:“我们应该搭一座桥,抢在别人之前尽情享受花蜜。”第二条毛毛虫说:“我们应该造一条船,会更快到达。”第三条毛毛虫说:“我觉得,还是等咱们长出翅膀再过河。”前两条毛毛虫怕错过时机,就各自按自己的计划行动。第三条毛毛虫爬上大树,找一片宽阔的绿叶,在阳光下美美地睡了两天,睁眼一看,自己已长出翅膀,化成美丽的蝴蝶。只一会儿工夫它就飞到了河对岸,享受丰盛的早餐。它到处寻找自己的两个伙伴,可怎么也找不到。后来才知道,第一个伙伴搭桥时累死了,第二个伙伴,被河水冲进了大海。
    要求: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③题目自拟;④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⑤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⑥不少于800字。


语文答题纸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总分
得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3分)            2、(3分)            3、(3分)           
4.(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5.(3分)___________  6.(3分)___________ 7.(3分)___________
8.(1)(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9.(1)(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句默写(8分)
10.(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
11.(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4分)
(1)(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18分)
15、(6分)                                                               
                                                                         
                                                                          
16.(6分)                                                                 
                                                                          
                                                                         
17.(6分)                                                                 
                                                                          
                                                                                                                                             
七、作文(70分)。















































































800










淮海中学高三一统模拟试卷答案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A】
2.【D】(秀色可餐:形容女子容貌美丽动人,也形容景色优美,让人入迷忘掉饥饿。A、不情之请:指不合情理的请求,提出请求时用的套语,是一个自谦之词。B、别无长物:意思是“除此之外,空无所有”,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穷困、节俭,指物质,非才能,属望文生义。C、不容分说:指不容人分辨解释,不容许分辨说明。)
3.【A】(B、语序不当,主语一致,关联词应该放在主语的后面;C、中途易辙,可把“余秋雨”放到“在”的后面,构成状语;D、不合逻辑,“近”和“左右”前后矛盾。)
4、这幅漫画《收费指南》厚厚一本,而《服务指南》只有薄薄一页,在现实生活中,许多职能部门不是想方设法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而是想方设法提高部门“效益”,挖空心思寻找收费的理由,这种作风必须得到彻底纠正。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5.(3分)A(竟:最终)
6.(3分)C(③的行为不能说明有才能,只能说明其为人处世的态度。⑥说的是王宪没有坚持自己的正确主张。)
7.(3分)A(错在“被武宗封为太子少保”,原文是世宗。)
8.(10分)
(1)又借九庙建成,请求宽恕召回争论大礼获罪的人,颇为士大夫所称道。(3分)
(2)王宪不肯前往,说:“我刚进入中台,为什么被驱赶得这么急迫呢?”(3分)
(3)恰值皇帝醒悟大同是重镇,不应破坏,于是就搁置其事,叛乱不久也平定了。(4分)
【参考译文】
王宪,字维纲,东平县人。弘治三年考中进士。历任阜平、滑县知县。正德初年,提升为大理寺丞。升任右佥都御史。清理甘肃屯田。进升右副都御史,辽东巡察安抚,因在应州抗御敌寇有功,荫袭锦衣。升任户部右侍郎,改任陕西巡抚。进京担任兵部右侍郎。京郊盗寇四起,与太监张忠、都督朱泰一起捕捉他们。武宗南征,命他率领户、兵、工三部郎官各一人督率管理粮秣等军需物资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苏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上一个『淮安市淮海中学周练(五)语文试卷』  下一个『资阳市高中2011级第二次高考诊断性试题语文试卷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