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知识点分类练习七:诗词鉴赏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高考试卷
试题
名称
语文知识点分类练习七:诗词鉴赏(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西山大附中201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11分)少年游早行林仰霁霞散晓月犹明,疏木挂残星。山径人稀,翠萝深处,啼鸟两三声。霜华重迫驼裘冷,心共马蹄轻。十里青山,一溪流水,都做许多情。(1)、词的题目为“早行”,词人在上阕是如何表现“早”的?请作具体说明。词人写“啼鸟
试题预览
西山大附中201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11分)
少年游   早行
林仰
霁霞散晓月犹明,疏木挂残星。山径人稀,翠萝深处,啼鸟两三声。
霜华重迫驼裘冷,心共马蹄轻。十里青山,一溪流水,都做许多情。
(1)、词的题目为“早行”,词人在上阕是如何表现“早”的?请作具体说明。词人写“啼鸟两三声”,使用了什么手法?(5分)
(2)、词的下阕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境?又是如何表现的?请结合词句简要赏析。(6分)
参考答案:
(1)、(5分)诗人用“霁霞”“晓月”“残星”、行人稀少的山径和啼鸟声等意象(景物)表现早的。(3分)有以动衬静(以声衬静)的表达效果。(2分)
(2)、(6分)表现了词人轻松愉快的心境,(2分)通过“心共马蹄轻”直接写心境的轻快愉悦,(2分)也通过拟人的手法(借景抒情)青山流水皆有情,赏心悦目。(2分)
上海南汇中学201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2、阅读下面诗歌,完成第14-16趣。(8分)
水调歌头,闻采石战胜
张孝祥
雪洗虏尘静,风约楚云留。何人为写悲壮,吹角古城楼?湖海平生豪气,关塞如今风景,
剪烛看吴钩①。剩喜②然犀处③,骇浪与天浮。
    忆当年,周与谢,富春秋?小乔初嫁,香囊未解,勋业故优游。赤壁矶头落照,肥水桥
边衰草,渺渺唤人愁。我欲乘风去,击楫誓中流。
【注】①吴钩:指刀,②剩喜:甚喜,非常喜。⑦然犀处:指采石矶.
(1)、“忆当年,周与谢,富春秋”这里的“周与谢”指的是____(写出其中一个的人名即可)。(1分)
(2).对作品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A.上片反映了作者“闻捷”以后的高兴、亢奋的心情,同时又包含有悲慨情绪。
B.作者把采石鏖战的激烈战况构想成“骇浪与天浮”的画面,可见其词风豪放的一面。
C.从题目《闻采石矶战胜》可以想见词人激动的心情,同时也说明了写作本词的缘由。
D.下片由回忆古代两位北抗强敌的英雄写起,情感低沉,充斥着浓重的悲绪。
(3).画线句“借古讽今”,请就此作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
(1).(1分)周瑜、谢玄
(2).(3分)D(“情感低沉,充斥着浓重的悲绪”错)
(3).(4分)这三句借古讽今,周郎破贼的赤壁矶头,已是一片落日残照;谢玄杀敌的淝水桥边,也已变得荒芜不堪。这实际是暗写长江、淮河以北的广大失地,尚待恢复;而真正能振臂一呼、收复失地的将领却不多见,因而词人不禁触景而伤情,唤起心中无限的愁绪。他那种忧国忧民的心情,至此便跃然于纸上矣。
上海吴淞中学201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3、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0—12题。(8分)
与诸子登岘山
孟浩然①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
  羊公碑②尚在,读罢泪沾襟。
[注] ①孟浩然:40岁游京师,应进士不第,以隐士终身。此诗即隐居襄阳所作。②羊公碑:晋人羊祜镇守荆襄时,常登岘山,曾对同游者说:“自有宇宙,便有此山,由来贤者胜士登此望远如我与卿者多矣,皆湮灭无闻,使人伤悲。”羊祜颇有政绩,他死后,百姓在岘山立庙树碑,以示怀念。
(1).诗人孟浩然与_______齐名,同为唐代________诗派代表诗人,但本诗在题材上属于____________。(3分)
(2).对这首诗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诗首联以一种笼罩古今的豪情和笔力,既写出无限的伤感情绪,也包含积极的用世思想。
B.颈联写远眺所见,以景写情,寓有凄清冷落之意。
C.这首诗辞藻华丽,用典贴切,意蕴丰厚,韵致深婉,体现孟浩然诗古澹清远的风格。
D.这首诗歌先虚后实,先议论后写景感慨,打破了传统“触景生情”的写法。
(3).尾联中,诗人“泪沾襟”的原因是什么?(3分)
参考答案:
(1)、(3分)王维   山水田园    咏史怀古诗
(2)、(2分)C
(3)、(3分)羊公碑至今还屹立在岘山上,令人仰慕;而诗人自己空有匡世济国的愿望,却报国无门,无所作为,死后难免如羊祜所说“湮灭无闻”。想及于此,诗人不免黯然神伤。(理解诗旨离不开知人论世,故有时细读注释十分重要。本题注释就提供了两个重要信息——作者写诗时的境况、羊公碑的典故。)
四川成都外国语学校201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4.阅读下面杜甫的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倦夜    杜甫
竹凉侵卧内,野月满庭隅。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无。
暗飞萤自照,水宿鸟相呼。万事干戈里,空悲清夜徂。
(1)、诗题中的“倦”指的是什么?诗歌主要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3分)  
(2)、本诗主要运用了何种表现手法?请结合实例具体分析。(5分) 
参考答案:
(1)、 “倦”是指作者由于心忧国事,而彻夜难眠的状态。(2分)诗歌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的情感(1分)。
(2)、融情于景。(2分)全诗的前六句,貌似写夜,但仔细看,在这幅“秋夜图”中,我们除了看到绿竹、庭院、朗月、稀星、暗飞的萤、水宿的鸟,还看到了目击者诗人自己。诗中的自然景物,无一不寄托着作者的思想感情,诗人为国事而寒心,所以才“竹凉”,悲叹人民的遭遇,才对“重露成涓滴”的声音那么敏感,对政局和现实的担心,才会星是“稀星”,月是“野月”。物我为一。(4分)
浙江苍南中学201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22-23题。(6分)
听  筝   
柳中庸
抽弦促柱①听秦筝,无限秦人悲怨声。
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花情。
谁家独夜愁灯影?何处空楼思月明?
更入几重离别恨,江南歧路洛阳城。
【注】①抽弦促柱:弹奏时,以手指或鹿骨爪拨弄筝弦;缓拨叫“抽弦”,急拨叫“促柱”。
(1).这首诗题目是“听筝”,首联写的就是诗人在凝神细听。那么颔联主要运用什么艺术手法来描写音乐给听者带来的感受?请作简要分析。(2分)
(2).有人说,颈联中“独”字与“空”字堪称诗人炼字的典范,请对这两个字分别作简要赏析。(4分)
参考答案:
(1).颔联主要运用比喻(或“通感”)修辞,以视觉写听觉,化无形为有形,通过对“柳态”和“啼鸟”的描摹写出了分别后的伤感和思念(2分)
(2). “独”突出了孑然枯坐、愁对孤灯的形象,“空”表现离人远行、无所依从的情景;这两个字渲染了一种孤寂、凄清的气氛,极写了人物内心的忧郁和思念。(4分)
 
浙江绍兴一中201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6、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2题。
清平乐•检校①山园书所见
辛弃疾
连云松竹,万事从今足。拄杖东家分社肉,白酒床头②初熟。
西风梨枣山园,儿童偷把长竿。莫谴旁人惊去,老夫静处闲看。
注:①检校:核查   ②床头:指酿酒的糟架
(1).这首词从哪几个方面描写了词人“万事从今足”的心态?(2分)
(2).下片描写了一个特写镜头,请赏析其中的“偷”和“看”两个字的妙处。(4分)
参考答案:
(1).(2分)“连云松竹”,是欣赏大自然美景,写的是精神上的满足。“分肉送酒,梨枣丰收”,写物质上的满足。
(2).(4分)①一个“偷”字,写出了贪嘴孩子的天真童趣和心虚胆怯、唯恐被人发现的神情。 ②一个“看”字,既有观看之意,又有看护之意,表现了诗人对“偷”梨和枣的儿童欣赏、爱护之情。
浙江嵊州一中201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7、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22-23题
夜书所见
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①一灯明。
 【注】①篱落:篱笆。
(1). 诗开头一句中“送”字用语巧妙,说说它的表达作用。(2分)
(2). 结尾两句诗人写儿童挑灯夜捉促织,对作者情感抒发有什么表达效果?请作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
(1). “送”字静中显动,引出“寒声”,渲染了环境的凄清幽冷,(1分)烘托羁旅者孤寂的情怀和凄凉的心境。(1分)
(2). 茫茫夜色中,闪现在篱笆间的灯火,表现了儿童欢乐愉快的情趣,这无忧无虑、活泼天真的举动与诗人悲秋的凄凉之感形成鲜明对照,以乐景写哀情(2分)更突出了诗人流寓他乡的凄苦之情及对故乡的深沉思念之情。(2分)
浙江台州中学201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8、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2题
雨过山村
王建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着中庭栀子花。
(1).品读这首田园诗的前两句,说说这山村什么样的特点?作者用哪些意象写这些特点的?(3分)
(2).根据对全诗的理解,你认为哪个字是全诗的“诗眼”,并简要陈述你的理由。(3分)
参考答案:
(1).“一两家鸡鸣”说明山村人家不多,突出了山村的幽静;(1分)
雨中的竹林、溪水、村路、板桥,写出了山村自然和谐优美的景致。(2分)
(2).“闲”。(1分)运用了反衬手法,以闲衬忙,从侧面入笔,写出了仲春时节农事繁忙的景象,充满了欢快向上的劳动生活气息。(2分)
浙江温州十校201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9、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2题。
水调歌头
叶梦得
    秋色渐将晚,霜信报黄花。小窗低户深映,微路绕欹斜。为问山翁何事,坐看流年轻度,拼却鬓双华。徙倚望沧海,天净水明霞。   
念平昔,空飘荡,遍天涯。归来三径重扫,松竹本吾家。却恨悲风时起,冉冉云间新雁,边马怨胡笳。谁似东山老,谈笑静胡沙![:]
【注】靖康之后,叶梦得随宋高宗南渡,深得高宗亲重。后高宗向金求和,梦得被调离长江前线,无所作为,于是上疏告老,隐居于湖州卞山石林谷。此词即作于其间。
(1).词的上片前四句写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作用?(2分)
(2).本词表现了诗人复杂的思想情感。请简要指出是哪几种。(4分)
参考答案:
(1).①诗人选用秋色、秋霜、黄花、房屋(小窗低户)、小路等意象,描绘出秋季来后诗人隐居之处凄美、幽僻的景象。(1分)②为后文抒发情感作铺垫。(1分)
(2).①对朝政的不满;(1分)②壮志难酬、英雄空老的感喟;(1分)③想以山水自娱,(1分)④但又无法忘怀国家的安危,时刻惦念着抗金战事的矛盾、痛苦(1分)。
浙江学军中学201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10、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2题
秋夕清泛     
[宋]武 衍
    弄月吹箫过石湖,冷香摇荡碧芙蕖。
    贪寻旧日鸥边宿,露湿船头数轴书。
[注] ①芙蕖:荷花。②鸥边:指隐居。
(1).联系全诗,说说诗中“贪”字体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2分)
 (2).说说诗的一、二句所写秋夜“清泛”的情景是怎样的?并请赏析“摇荡”一词。(4分)
参考答案:
(1)答:联系全诗看,“贪”字写出了诗人寻访旧日栖隐之所的非常迫切的心情。(1分),表现了作者对精神超脱的一种追求。(1分) 
(2)、答:冷月玲珑,湖光潋滟,小舟在碧荷丛中穿行,诗人吹着箫观赏湖上的明月,品尝着秋风送来的缕缕荷香。这两句融情于景,诗人与明月、湖光、小舟、碧荷交融在一起。(2分)“摇荡”一词不仅写出“碧芙蕖”在清波中摇曳的倩影,也把小舟的荡漾、月光的沉浮、箫声的起伏以及诗人心情的激荡一齐表现出来。(2分)
重庆长寿一中201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11、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①~②题,6分
初晴游沧浪亭(苏舜钦)
夜雨连明春雨生,娇云浓暖弄微晴。
帘虚日薄花竹静,时有乳鸽相对鸣。
    ①.诗歌意境上有何突出特点?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
    ②.这首诗表达技巧上很有特色,请分条简要阐明。(4分)
12、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6分)
塞路初晴        唐•雍陶
晚虹斜日塞天昏,一半山川带雨痕。
新水乱侵青草路,残烟犹傍绿杨村。
胡人羊马休南牧,汉将旌旗在北门。
行子喜闻无战伐,闲看游骑猎秋原。
    (1)此诗颈联的句意,让我们想到汉朝贾谊在《过秦论》中的一句相类似的话,它是                                  。(1分)
(2)对作品赏析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此诗写雨后初晴,但天色昏黑,作者在边塞路上的所见所感。
B.颔联写所见景色是水迹凌乱,灰烟萦绕在村庄的上空。
 C.景色虽不赏心悦目,但边关无征战的一幅秋猎图还是让人欣慰的。
D.全诗写虽旌旗犹在,但战争已无,将士们在秋日雨后清新的原野上狩猎的情景,从而写出了边界的和平和安详。
(3)联系全诗,赏析“闲看”一词的表达效果。(3分)
参考答案:
11、①.意境上突出了静的特点。(1分)表现了作者对优美大自然的热爱。(或是闲适愉快的心情)(1分)
②.表达技巧:(1)第二句运用了“弄”字,具有拟人化特点,十分精当地描绘出和风轻拂,雨云漂浮,丽日隐现的天气特征,相当传神。(2)末句写耳中所闻,描写了绿阴深处乳鸽细语的景象。以有声衬无声(或以动衬静),表现了庭院寂寂之境。(3)景中寓情(或借景抒情),通过描写“春雨”“娇云”“花竹”“乳鸽”等景物,表现诗人游沧浪亭时闲适、愉悦的心情。(答对两条得4分)
12、(1).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1分)
(2)D。(A、“昏”是相对正日下的明亮而有些斜日下的“昏暗”。如天色昏黑,与“彩虹”、“斜阳”及整个清新画面矛盾。B、“新”不仅指雨的刚下,还透出对雨水的喜爱,因它使路上的草更青了;“乱侵”是“多处流淌”的意思,写水多,与“一半”照应,“残烟”是雨后余下的云气,蓝天白云绿杨景色是很美的,是整个“秋猎图”的组成部分。C、上半句判断错了)(2分)
(3)①“闲”是反映心情悠闲美好愉悦的。(1分)②“行子”所以“闲看”,一是雨后清新的美景的感染,二是边塞和平安详狩猎图的感染,(1分)“行子”“喜闻”告诉我们,他见了“旌旗”、“汉将”,是打听过的,在得知此地边关已“无战伐”了,所以心情就彻底放松而“闲看”了。(1分)
重庆南开中学201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1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从军行
王维
吹角动行人,喧喧行人起。笳悲马嘶乱,争渡金河水。
日暮沙漠陲,战声烟尘里。尽系名王①颈,归来报天子。
【注】①名王:匈奴王。
   (1)这首诗从内容来看,属于一首          诗;从诗的题目“从军行”的“行”来看,这又属于一首     ___诗。(2分)
   (2)有人说:“《从军行》,皆军旅苦辛之辞。”你是否同意,结合全诗分析。(4分)
参考答案:
13.(1)边塞诗古体诗/乐府诗
   (2)不同意(1分)一方面,这首诗通过景物描写表现了征战的辛苦:另一方面,本诗又表现了将士们一往无前、斗志昂扬的爱国情怀。(两点答全3分)
 
安徽百校论坛2011届高三11月联考语文试题
14、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8-9题。
水调歌头•冒大风渡沙子
[南宋]李处全
落日暝云合,客子意如何。定知今日,封六巽二弄干戈。四望际天空阔,一叶凌涛掀舞,壮志未消磨。为向吴儿道,听我扣舷歌。 
我常欲,利剑戟,斩蛟鼍。胡尘未扫,指挥壮士挽天河。谁料半生忧患,成就如今老态,白发逐年多。对此貌无恐,心亦畏风波。
【注】①沙子,即沙水,今称明河。②封六巽二:封六,古代传说中的雪神;巽二,古代传说中的风神
(1).上片描绘了怎样的环境?有何作用?(4分)
(2).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复杂的情感?(4分)
参考答案:
(1).上片描绘出落日黄昏,阴霾满天,天际空阔,一叶小舟,在大风恶浪的冲击下,在波涛中随水流荡的恶劣环境。暗示了当时社会环境的艰险,有力地烘托出一位不畏艰险、矢志报国的壮士的形象。
(2).作者虽不畏艰险胸怀壮志,但抗战复国的抱负不能实现;虽日渐年迈,但壮心不已,无奈朝廷局势难料,国势动荡不安,让人心生愤慨和忧愤。
安徽荣达高考补习学校2011届高三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15、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8—9题。
浣溪沙•洞庭
张孝祥
行尽潇湘到洞庭。楚天阔处数峰青。旗梢不动晚波平。   
 红蓼①一湾纹缬乱,白鱼双尾玉刀明。夜凉船影浸疏星。
注:①红蓼,指生在水边的红色蓼草。
(1).这首词的上阙写了哪些景物,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4分)
(2).词的下阙使用了多种艺术手法,请举出两例作简要赏析。(4分)
(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意选做一小题)。(5分)
(1)今年欢笑复明年,       。      ,       。       ,        。
   (2)及至始皇,       。      ,       ,       ,        ,威振四海。
参考答案:
(1).答案:上阙写了辽阔的楚天、青色的山峰、平静的湖面、停泊的晚舟等景物;描绘了一幅境界开阔而又幽静的山水画面。
(2).答案:①动静结合,“明”是跃出水面之鱼,在这样的安静的环境中,静中见动。②比喻、对比,将双尾白鱼比作“玉刀”,既写出鱼的特征,也和“红蓼”形成鲜明的色彩对比,给人强烈的色彩感。③想象。停船之时是傍晚,而“夜凉船影浸疏星”一句直接转入夜景,在想象中展现出水中船影遮盖着星空倒影的优美境界。(只要任意举出两种手法即可)
安徽野寨中学2011届高三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16、读下面一首元曲,完成8-9题。
双调•夜行船
马致远
蛩吟一觉方宁贴,鸡鸣万事无休歇。争名利,何年是彻?密匝匝蚁排兵,乱纷纷蜂酿蜜,闹攘攘蝇争血。裴公绿野堂,陶令白莲社。爱秋来那些:和露摘黄花,带霜烹紫蟹,煮酒烧红叶。
注①裴公,即中唐政治家、文学家裴度,晚年淡出政坛,于京郊筑绿野堂,与白居易、刘禹锡等诗酒唱和。②陶令,即陶渊明。
(1).这首曲子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试从否定与肯定两方面加以概括。(4分)
(2).简析这首曲子两个最突出的修辞手法及其效果。(4分)
参考答案:
(1).否定(或批判、讽刺)追名逐利之徒庸庸碌碌、你争我夺的丑态,(2 分)肯定(或赞扬、歌颂)文人雅士们亲近自然、纵情诗酒的快意人生。
(2).①比喻:将名利之徒比作蚂蚁、蜜蜂、苍蝇,生动地表现了他们庸碌可悲的精神世界。
②排比:“密匝匝蚁排兵,乱纷纷蜂酿蜜,闹攘攘蝇争血”“和露摘黄花,带霜烹紫蟹,煮酒烧红叶。”两处排比使诗句一气呵成,将爱憎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③对偶:“蛩吟一觉方宁贴,鸡鸣万事无休歇”“裴公绿野堂,陶令白莲社”两处对偶,对仗工整,便于诵读记忆。(将上说排比当作“鼎足对”分析亦正确。)
④对比(或映衬、反衬):将夜晚安歇与白天忙碌相对比,将名利之徒的庸碌与高雅之士的闲静相对比,鲜明地表达了自己的爱憎好恶。
以上四点,任意答出两点给满分。(每点两分,举对例句1分,分析正确1分,只说修辞格不给分。)除此之外,答“叠词”“反问”给1分,因其并非主要修辞手法。
甘肃会宁五中2011届高三11月月考语文试题
17. 阅读下面两首诗,根据提示,完成赏析。(6分) 
           长安秋望  (唐)赵嘏                水村闲望  (宋)俞紫芝 
    云物凄清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          画桡两两枕汀沙,隔岸烟芜一望赊。 
    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翡翠闲居眠藕叶,鹭鸶别业在芦花。 
    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          溪云淡淡迷渔屋,野旆翩翩露酒家。 
    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          可惜一绷真水墨,无人写得寄京华。
  【注解】两首诗均为七言律诗,赵嘏的诗为宦游长安时所作,而俞紫芝的诗为仕宦失意后隐逸扬州时所作。翡翠:翠鸟。 
(1)两诗均按“望”字组织题材,景中寓情。赵嘏诗紧扣“秋”字,绘出了一幅深秋拂晓图:云雾飘游,残星寥落,归雁横天,长笛悠怨,红莲凋谢,显出一派凄迷清冷的意境,表现了诗人内心孤寂伤感的愁思。而俞紫芝的 诗                                                                             (2)两诗分别以议论和感叹的笔触抒写了诗人内心的情怀,点明诗歌主旨。赵嘏诗中“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是说家乡鲈鱼的风味此时正美,我不回去享用,却囚徒似的留在这是非之地的京城,所为何来?借典故抒写了诗人思念故园、毅然归隐的心情。俞紫芝诗中                                                                             
参考答案:
(1)紧扣“闲”字,绘出了一幅深秋水村图:画船静泊沙滩,隔岸衰草迷蒙,翠鸟闲居荷叶之下,鹭鸶栖息于芦花丛中,溪云淡淡,渔屋迷茫,酒旗招展,显出一派沉寂安宁朦胧的意境,表现了作者悠然闲适的心绪。 
(2)“可惜一绷真水墨,无人写得寄京华”,是说可惜这一幅栩栩如生的水墨画,没有人写了寄到京华去,用对比表达了诗人鄙弃混浊官场,寄情山水,与世无争的情怀。 
广东五云中学2011届高三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18.阅读下面两首杜甫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春日忆李白          天末怀李白③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①。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②。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④ 。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注】①庾开府、鲍参军:即南北朝诗人庾信、鲍照。  ②当时杜甫、李白分别处于渭北与江东。③诗作时李白被流放之夜郎,途中遇赦还之湖南,杜甫因赋诗怀念他。 ④魑魅:传说中山林里能害人的怪物。
⑴从两诗的诗题“忆”、“怀”来看,两诗在抒情上有什么异同?(3分)
⑵两首诗在写法上有何相似之处,这些手法有什么作用,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
18.⑴⑴答,两首诗都表达了对李白的思念之情,但《春日忆李白》重在表达作者对李白的钦佩,《天末怀李白》通过“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表达对李白的的关注和悲愤。(3分)
⑵⑵答,两诗都运用了写景抒情的写法。其中《春日忆李白》中的“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表达了诗人对李白的思念之情;《天末怀李白》中的“凉风起天末”则渲染了秋天悲凉的气氛,也暗示了李白处于命运的秋天,正经历着颠沛流离的人生。(3分)
广西南宁二中2011届高三11月月考语文试题
19.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落  梅
(宋)刘克庄
一片能教一断肠,可堪平砌更堆墙。
飘如迁客来过岭,坠似骚人去赴湘。
乱点莓苔①多莫数,偶粘衣袖久犹香。
东风谬掌花权柄,却忌孤高不主张。
   【注】①莓苔,苔藓植物,生长在阴湿的地方。
(1)“乱点莓苔多莫数,偶粘衣袖久犹香”与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中“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有异曲同工之妙。淆结合诗句,简要分析它们的“同工”之处。(4分)
(2)本诗后两句采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什么感情?请作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
20.(1)两句畴表面上都写丫梅花的不幸遭遇,“零落成泥”,寂寞凄凉,(1分)赞美梅花虽遭不幸但香气经久不灭。(11分)实际上托物言:基;(1分)赞美的不只是梅花,更是那些烈然遭迁谪放逐但仍坚守志节的迂客骚人。(1分)
(2)采用比喻手法。(1分)把胡乱使用对百花生杀予夺的权力的“东风”比作历史上和现实中的执掌权柄者,(1分)巧妙而又曲折地把矛头指向历史和现实中的一切嫉贤妒能、打击人才的当权者,(1分)寄托自己仕途不遇的感慨以及对这种不尊重人才现缘的强烈不满。(1分)
贵州余庆中学2011届高三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2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任选诗后一题回答。(8分)
送沈子福之江东   王维
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唯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注]罟师:这里指船夫。临圻:今江苏省南京市东北。
   (1)这首诗的体裁是什么?王维与哪位诗人被并称为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诗人?这首诗的前两句包含了哪三重意思?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王维的诗,语言生动凝练,描写细致传神,意境清幽淡远,被宋代哪位作家誉为“诗中有画”?前人评论这首诗的三、四句说:“工于比喻,善于言情。”你同意吗?试结合全诗赏析。
答:
参考答案:
21.(1)七言绝句或“七绝”孟浩然 前两句诗包含了三重意思:渡头的杨柳,是行客途中看到的春景;“行客稀”,点染出旅途中寂寞的环境气氛,这是行者的感受,也是送行者临歧念远的离情;“向临圻”,表明由江北到江南的行程。这样,把离人惆怅的无边春色和黯然销魂的别情离思完全融合在一起了。
   (2)苏轼 同意。诗人展开奇妙的联想,将人的情感比作自然界的春色,使景与情妙合无间,即景寓情,不着痕迹。不但写出了彼此深厚的友情,而且将惜别时微妙的,难以捕捉的抽象感情极其生动地表达出来,成为可见可触的形象,使人真觉得相思之情充溢于江南江北,可谓“工于比喻,善于言情”。(如有不同意前人评论者,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海南洋浦中学2011届高三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22、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新     晴    
     刘 攽
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余。
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1).这是一首夏日即景诗,找出诗中富于季节特征的意象,并结合全诗,简要说明诗歌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境。(5分)
(2).“偷开门户又翻书”一句中的“偷”字在《宋诗别裁》中为“径”字,你认为哪一个字好?请简要说明理由。(6分)
参考答案:
(1).答:诗中富于季节特征的意象有“青苔”、“绿树”、“南风”。夏日初晴之后,昼梦之余,人的情绪通常是爽朗的、愉悦的;四周一片静谧,吹开大门、拂动书页的夏风显得那样友好。这一切都表现了诗人恬适宁静的心境。
(2).答:“偷”字好,可以显示南风的诙谐,仿佛有意要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语文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试卷


上一个『语文知识点分类练习六:名句名篇』  下一个『语文知识点分类练习八:文言文阅读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