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第三次月考试卷语文试卷
您现在位置: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试题下载
→
月考试卷
试题
名称
九年级第三次月考试卷语文试卷
(九年级上册 语文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九年级第三次月考试卷(九年级上册质量检测)一、基础知识积累(25分)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0分)(1)曾子曰:“□□□□□□□,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泰伯》)(1分)(2)□□□□□□□,上有黄鹂深树鸣。(韦应物《滁州西涧》)(1分)(3)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
试题预览
九年级第三次月考试卷(九年级上册质量检测)一、基础知识积累(25分)
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0分)
(1)曾子曰:“□□□□□□□,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泰伯》)(1分)
(2)□□□□□□□,上有黄鹂深树鸣。(韦应物《滁州西涧》)(1分)
(3)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无题》)(2分)
(4)杜甫诗“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形象地描绘了洞庭湖的壮阔之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的“□□□□□,□□□□□。”与杜诗有异曲同工之妙。(2分)
(5)把李贺《雁门太守行》默写完整。(4分)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2.根据拼音写出文段括号处应填入的词语。(4分)
(1)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wǎn zhuǎn ( )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
(2)他又在其他同乡处得知信客没有说他任何坏话,还听说从此信客已fù xián( )在家。
(3)大半辈子的fēnɡchénkǔlǚ( ),整整一条路都认识他。
(4)或者是chóngluándiézhàng( ),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
3.下列句子没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忽视母语修养会让母语中独特的文化意蕴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日渐逐步消退。
B.今年气候异常,雨水较多,我市防汛工作形势严峻,我们必须提前进行部署和研究。
C.经过全体参战人员连续5昼夜奋战,截至4月28日,巴楚县“4•23”严重暴力恐怖犯罪案件告破。
D.4月27日清晨8:02分,成都市内警报器低沉的鸣响,回荡在成都上空,为在芦山 7.0级强烈地震中遇难的同胞,致以最深切的哀悼。
4. 从下面A组中至少选用两个词语,B组中至少选用一组关联词语,写一段阐述你对人生看法的话。(80字之内)(4分)
A组:挫折 搏击 坚韧 扬鞭策马 迎难而上 一帆风顺
B组:虽然……但是…… 只有……才……
5.阅读下面的三则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
【材料一】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材料二】有关数据显示,我国消费者每年仅餐饮浪费的食物蛋白和脂肪就分别达800万吨和300万吨,每年浪费食物总量折合粮食约500亿公斤,接近全国粮食总产量的十分之一。即使保守推算,每年最少倒掉约两亿人一年的口粮。与此同时,饥饿却仍是人类的头号杀手。全球平均每年有一千万人因饥饿丧生,每六秒就有一名儿童因饥饿而死亡。
(1)从以上两则材料中我们发现的问题是:_______ ____,针对这个问题,我们的解决办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黄先生对一个叫“徐侠客”的网友发起“光盘行动”特别不理解。他认为,请客就是要让餐桌上的菜剩得越多越有面子。针对黄先生这一说法,如果你是“光盘行动”的发起者,请你写几句话劝诫黄先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共 分)
(一)文言文阅读(12分)
愚公移山 《列子》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河曲智叟亡以应/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B.而山不加增/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C.何苦而不平/苦其心志
D.以残年余力/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7、翻译句子:(2分)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译:
8、愚公和“智叟”的对话是全文的核心,这里二人针锋相对,对比鲜明,智叟眼中的愚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看到一代人的力量,人在自然面前无能为力,他的“智”其实是老于世故,鼠目寸光;而愚公所看到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认为人的力量无穷,只要世代坚持移山,终能为人所平。(用原文语句填空,4分)
9、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写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愚公移山的故事,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顽强毅力。
B.河曲智叟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因而嘲笑愚公自不量力,太不聪明了。
C.文中写“太行”、“王屋”二山“高万仞”,使用夸张的手法写两山的高大,意在衬托愚公形象的高大。
D.“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既表明愚公的事业受到众人的拥护,也是为了和下文的智叟形成强烈的对比,加强了讽刺的艺术效果。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9 分)
白令海优势浮游生物种类变化巨大
葛 进
①近日,由日本海洋研究开发机构、冈山大学和九州大学的研究人员组成的一个研究小组发现,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连接北冰洋和北太平洋的白令海东部大陆架海域中优势浮游生物的种类发生了巨大变化。该研究成果被认为是全球变暖影响海洋环境的一个例证,并证明了全球变暖影响已经波及海洋生态系统的基础层级。
②白令海是鲑鱼和海蟹的优良渔场,支持这个地区出产丰富水产资源的就是浮游生物,特别是具有二氧化硅外壳的硅藻。硅藻是这一海域的浮游生物优势种,位于整个食物链的最底层。但是,1997年人们通过卫星搭载的用于监视海洋颜色变化的传感器观测时发现,在白令海东部大陆架地区,出现了另一种具有碳酸钙外壳的浮游生物球石藻的不定期大幅度暴发情况,有的年份的大暴发甚至持续几个月。
③球石藻是一种通常生活在亚热带地区盐类营养物含量低和光环境比较稳定海域的浮游生物,而在气候恶劣、盐类营养物充足的白令海海域,以往还没有观测到球石藻的大暴发。为了调查球石藻大暴发的原因,日本研究人员在白令海东部大陆架地区的12个地点采集了海底堆积物。分析结果显示,球石藻大暴发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而1976年至1977年整个北太平洋中高纬度地区曾发生过大气循环与气温的剧烈变化,包括白令海在内的北太平洋东部高纬度地区一度气温上升,球石藻开始大暴发就与此有关。
④研究人员还发现,虽然白令海海域在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也曾出现过温度上升现象,但当时并没有发生过球石藻的大暴发。此外,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白令海的北部海域也开始出现了球石藻暴发现象。
⑤研究人员认为,球石藻的暴发源于在白令海的部分海域已经形成了适合其生长的环境,即海洋表面稳定的光照条件和盐类营养物含量低,而这很可能与近年来因气候变暖引起的北冰洋海域海冰融化导致光环境发生变化有关。
⑥此外,气候变暖导致大气与海洋之间的水循环更加活跃,其结果也可能会导致包括白令海在内的亚寒带地区海洋出现低盐化现象。研究人员称,气候变暖导致海洋表面温度上升和低盐化,这妨碍了海洋表层附近的上下水层运动,这样海洋底层向表层输送盐类营养物的功能变弱,更适合贫盐类营养物环境的球石藻也就在白令海这样的地区出现了大暴发的情况。(选自《科技日报》2012年7月14日)
10.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球石藻是一种通常生活在亚热带地区盐类营养物含量丰富和光环境比较稳定海域的浮游生物。
B.白令海东部大陆架海域中优势浮游生物的种类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一研究成果,被认为可以证明全球变暖影响已经涉及海洋生态系统的基础层级。
C.白令海海域在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出现的温度上升现象,导致了球石藻的大暴发。
D.硅藻和球石藻的共同特点是它们都具有二氧化硅外壳。
11.文章第⑤段加点词语“很可能”能否去掉,为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根据文章内容,请分析研究人员认为白令海海域球石藻大暴发的原因可能是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14分)
天使儿
凌鼎年
①上天真是不公,娄城大画家商未央的儿子葵葵竟是个低能儿。葵葵16岁,智力最多
是小学三年级水平,出门一看到大红大绿的色彩就亢奋,发出让人害怕的怪叫声。
②一次,商未央参加市文联组织的采风活动,到皖南山区写生,为期半个月。临走前,
他再三叮嘱妻子,别让葵葵到外面乱跑,免得出什么意外。妻子说,放心,这孩子智商是低
了些,可从不闯祸。妻子要上班,无法时时陪葵葵,商未央买来不少玩的、吃的,一古脑儿
交给葵葵。
③商未央走后第三天,妻子来电,说葵葵用颜料在墙上画得一塌糊涂。只要葵葵不吵着
到外面去,就让他涂吧,最多浪费点颜料罢了,他无奈地说。
④当商未央携着厚厚一叠写生稿回到家时,他惊呆了。家里的白墙涂满了颜料,七彩斑
斓,色泽耀眼。猛一看,他有一种震撼的感觉,那是一种气势,一种无拘无束、自由奔放、
扑面而来、逶迤远去的气势。那色块的突兀,那色彩的流动,让人匪夷所思,耳目一新。细
看画面,似乎画了什么,又似乎什么也没画,完全没有具象。商未央作为一个专业画家,他
立时有了一种莫名的激动,这难道是葵葵画的?
⑤他走进葵葵的房间时,葵葵已倒在沙发上睡着了,手里还握着画笔,衣服上斑斑点
点,脸上洋溢着无比的快乐。“我拿他一点办法也没有,家里被涂成这样,我真的很抱歉。”
妻子歉意地说。“不不,你没错,还得谢谢你呢。你没看出这些画很有灵气、很有个性吗?”
商未央的兴奋溢于言表。
⑥商未央把这些画仔细研究了一天,最后定名为《无题》,拍了照,寄给报社。记者大
感兴趣,据此写了题为《天使儿的处女作》的报道。报道的发表,使娄城的市民都知道了
这个“天使儿”就是大画家商未央家的低能儿。
⑦也许是那《无题》的照片太小,看不出名堂,娄城老百姓议论的很少是画的本身,
更多的是商未央怎么会生出这么个弱智儿子。有人说:老天就是公平,商未央名声赫赫,才
气逼人,可偏生了个傻儿子,这叫平衡,世上的好事哪能全让他占了。
⑧这一报道,引起了电视台的兴趣,电视台来了两位记者,原来他们只想拍一两分钟的
新闻片,可一见满屋满墙的画,就激动起来了,立刻改变了主意,拍起了专题片,还专门采
访了葵葵。葵葵说话颠三倒四,让记者摸不着头脑,但他一拿起画笔,那投入状、兴奋状,
很入镜。也是巧,不久就是国际助残日,电视台精心制作的《天使儿的杰作》专题片,不
但在娄城电视台播放了,还作为宣传片送到了省台,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商未央比自己取得
了成功还激动,为此,专门给报社写了篇《发现、鼓励、培养》的文章。
⑨在一片叫好声、惊叹声中,也夹杂着些许不和谐的声音。诸如这商未央也不知作了什
么孽,生了个傻儿子,如今又用傻儿子来作秀、炒作,真不要脸…… ,
⑩妻子忍不住说:“你为什么不解释呢?葵葵不是我们的亲生儿子,孩子的父母在车祸
中丧生了,你不嫌葵葵是低能儿,收养了他……”
⑩商未央止住妻子的话头:“由他们说吧,葵葵就是我们的儿子,我们的天使儿……”
(选自《短小说》2005年第8期,有删改)
13.下列对文本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第①段介绍葵葵的情况,在行文上制造悬念,为下文写他有突出的绘画天赋,画出
令人震撼的作品作铺垫。
B.第⑨段写“在一片叫好声、惊叹声中,也夹杂着些许不和谐的声音”,真实地刻画了
人们的复杂心态,反映出人性中有美善也有丑恶。
C.本文通过低能儿葵葵的绘画天赋被发现和宣传报道,在娄城引起轰动的故事,呼吁
人们要善于发现、培养低能儿的特殊才能。
D.作者在文末才揭示葵葵不是商未央的亲生儿子,出人意料的结尾,使平淡的情节陡
然掀起波澜,更能打动读者。
14.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任选一题进行分析,3分)
(1)当商未央携着厚厚一叠写生稿回到家时,他惊呆了。
(2)有人说:老天就是公平,商未央名声赫赫,才气逼人,可偏生了个傻儿子。
15.请结合文本,概括商未央的形象特点。(4分)
16.“天使儿”在文中有哪些含义?(4分)
(四)名著阅读(8分)
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
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1.为什么“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段中画线的句子体现了作者什么情感?试加以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19.写作与表达(50分)
人,最大的对手就是自己。相信自己,“天生我材必有用”;看重自己,“万紫千红总是春”;激励自己,“直挂云帆济沧海”;超越自己,“无限风光在险峰”……
请以“________自己”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请先将题目补充完整;②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除诗歌外),不得套作,不得抄袭;③字数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20. 附加题(10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4题。
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日:“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①啄其肉,蚌合
而箝②其喙③。鹬日:‘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日:‘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擒之!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攻,以敝大
众,臣恐强秦之为渔父也。愿王熟计议之也。”惠王日:“善。”乃止。 (选自《战国策》)
【注释】①鹬(yù):一种水鸟。 ②箝(qián):夹住。 ③喙(huì):嘴。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2分)
(1)赵且伐燕( ) (2)以敝大众( )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擒之。
3.请写出选文包含的一个成语,并说说它给你的启示。(2分)
4.为什么苏代能说服惠王中止出兵?(3分) (125.89.130.238)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相关试题:
语文版
九年级
上册
月考试卷
上一个『
漳州八中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  下一个『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集中检测
』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