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二中2013高一期中考试试题语文试卷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期中试卷
试题
名称
宿州二中2013高一期中考试试题语文试卷(高一必修一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宿州市2013年高一年级期中试卷第Ⅰ卷(共48分)一、基础知识(24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加点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A.契约(qiè)颓圮(pǐ)潸然泪下(shān)遒劲有力(jìng) B.淬火(cuì)火钵(ō)虎踞龙盘(jǜ)长歌当哭(dàng) C.莅临(lì)寥廓(1iáo)冉冉升起(rán)弄堂马路(1òng) D.解剖
试题预览
宿州市2013年高一年级期中试卷
第Ⅰ卷(共48分)
一、基础知识(24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加点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                              
A.契约 (qiè)   颓圮 (pǐ)      潸然泪下 (shān)     遒劲有力 (jìng)
    B.淬火 (cuì)   火钵 (bō)      虎踞龙盘 (jǜ)       长歌当哭 (dàng)
    C.莅临 (lì)    寥廓 (1iáo)     冉冉升起 (rán)       弄堂马路 (1òng)
    D.解剖 (pāo)  玉玦 (jué)      戮力同心 (1ǜ)       桀骜不驯 (jié)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3分)( )
A.坐镇 安详 民国范 千金诺 不修边辐 美轮美奂
B.厮打 贻误 绿荫场 讲意气 惘然若失 矫揉造作
C.窨井 瘟神 桐城派 储备粮 融会贯通 名副其实
D.装璜 贸然 碧螺春 露马脚 名噪华夏 劳燕纷飞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无论国际风云如何       ,我国坚持和平共处的五项基本原则不变。
②要查清国有企业目前的财政状况,防止有人借改革之机大肆     国家财产。
③         去年江水泛滥的教训,工程局组织力量加固了堤岸,采取了一系列防洪措施。
A.变幻    侵蚀    由于      B.变幻      侵吞      鉴于
C.变换    侵吞    由于       D.变换      侵蚀      鉴于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白居易在地方为官时很注意接近民众,不管是乡间农妇还是下里巴人,他都能谈得来。
B.如果台独分子对中国政府的严正声明和强烈抗议置之度外,一意孤行,他们必将自食其果
C.他在外地工作二十多年,直到今年才回到家乡,享受天伦之乐。
D.随着双边关系的改善,中俄两国终于结为秦晋之好。
5.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参谋部通知:连长、指导员马上到团部开会,其他连的干部集合部队,准备出发。
B.我要为“希望工程”贡献我的一点力量,把爱心献给贫困地区的孩子们,让他们茁壮成长。
C.一辆大轿车牵引三台拖车,组成一组“荧光彩龙灯”,“彩龙”以时速40千米的速度上下飞旋。
D.09年秋学期开学,我校在教学上采取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改进。
6.下面对教材中诗歌作品的评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雨巷》一诗,以情而言,是独自、彷徨、寂寥、愁怨;以景而言,是纸伞、雨巷、丁香、姑娘。可谓此情此景,水乳交融,幻化为一体。
B、《再别康桥》一诗浸透着浓浓的哀愁,沉默的夏虫、康桥,烘托出一种惆怅的气氛。
C、《烛之武退秦师》选自我国第一部叙事较详细的编年体著作《左传》,作者相传是鲁国史官左丘明。《左传》是对历史著作《春秋》较为详细的叙述。
D、《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一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伟大著作。全书包括本纪、世家、列传、书和表,共一百三十篇。是二十四史之首,是一部无与伦比的百科全书。鲁迅先生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7.对沙鸥诗《新月》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新月弯弯,/像一条小船。
我乘船归去,/越过万水千山。 
花香,夜暖。/故乡正是春天。 
你睡着了么?/我在你梦中靠岸。 
A.入手擒题,诗一开始就把银钩似的一弯新月比作一条小船,使之成为诗人情感的闸门。 
    B.我乘船归去,/越过万水千山。两句写诗人以虚当实,凭借想象踏上返回故乡之路。 
    C.花香。夜暖。一句四字,就从视觉、嗅觉和触觉等方面向读者正面立体地展现了故乡春夜的迷人美景。 
    D.诗的结句情深意美,诗人借新月之船,将绵绵不尽的游子之情,洒落在故乡的土地上,洒落在故乡的梦里。   
8. “人行柳色花光里”是一副对联的上句,下列句子中能与之组成一对的一项是(     )
A. 地出灵泉润海表             B. 身在荷香水影中 
C. 杂花生树倚窗看             D. 藤长古木绕岩扉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9---11题。
科学家开出对付“贪睡”的妙方
阴沉沉的冬季往往让人们的情绪低落。看看下列一些情形:在早晨的时候,起床要费很大的劲儿;对各种社会活动不感兴趣,许多事情仅仅是动一下念头,在动手做之前就退缩了;感觉生活暗淡,情绪忧郁。如果你在冬天有这样一些情形,你可要警惕了,这说明你有可能是季节性情绪失调患者。
    美国科学家发现,这种病症的产生是由于人体的生物钟与所处地区的地方时发生了脱离。比如,在冬天,清晨日光照射量很少,人体的生理周期会由于日光量的变化而发生缓慢的改变,越来越与当地的地方时脱节。这就是为什么在冬季清晨醒来时,许多人会感觉还没睡好。而糟糕的是,大多数时候,我们不得不起床。
    从生物化学的角度看,人类的睡眠与一种叫做褪黑激素的物质密切相关。在人的间脑背面,有一个大小及形状近似豌豆的扁锥型结构,叫做松果体,它能分泌褪黑激素。在人们晚上睡觉前的几个小时,是褪黑激素大量释放的时间段,激素让我们逐渐感到睡意,上床睡觉。过一段时间之后,褪黑激素的分泌逐渐减少,到了清晨的时候,激素的分泌量最少。褪黑激素的分泌和人类眼球接收的光线也有关系,光照强烈,人体内褪黑激素的合成就会被抑制。冬季的时候日照量少,因此褪黑激素的合成就比较多,会影响人们的睡眠和其他一些生理活动。严重的时候,人体的生物钟会与当地时间逐渐脱离,生理周期被打乱,人们就成为了季节性情绪失调患者。
    怎么克服这种讨厌的症状,让我们也能在冬季情绪良好,不会贪睡呢?吃抗抑郁的药物当然是一个办法,但是却不是个好办法。既然光照减少是罪魁祸首,那么反过来,增加光照就成为治疗季节性情绪失调的妙方。科学家发现,坚持每天早晨接受30分钟光度为1万勒克斯的特定光线(其明亮程度相当于晴朗的夏季白天的亮度)照射,就会让患者的情绪走上正轨,使其错误的生理周期逐渐恢复正常。
    不过,由于不同的人的生理周期有差异,因此选择光照治疗的时间会各不相同。如果你是个早睡者,那么在清晨,接受光照治疗的时间就会提前;而如果你是个夜猫子类型的人,显然光照治疗的最佳时间就该往后推。
    光照治疗并不是让患者要对着光源看,只要能让人眼感受到环境中的合适亮度就可以了。科学家甚至专门设计出了符合亮度要求的光源盒,在季节性情绪失调患者吃早餐或读早报的时间里,就可以用这个装置照射治疗,坐在椅子上工作的时候当然也同样有效。为了充分利用时间,有一个患者把光源盒安装在她的跑步机旁边的墙壁上,这样她在进行晨练的时候,就同时进行了光照治疗。
在阴沉沉的冬季,我们一样可以如春季那样朝气蓬勃! 
(节选自2006年10月《大科技•科学之谜》)
9.下列说法中,不属于对付“贪睡”妙方的一项是 (   )
  A、吃抗抑郁的药物。
  B、增加光照治疗季节性情绪失调。
  C、坚持每天早晨接受30分钟光度为1万勒克斯的特定光线照射。
  D、许多事情仅仅是动一下念头,在动手做之前就退缩了。
10、下列对“褪黑激素”的有关说明,错误的一项是(   )
  A、人们晚上睡觉前的几个小明,是褪黑激素大量释放的时间段
  B、褪黑激素的分泌和人类眼球接收的光线有关系
  C、光照强烈时,人体内褪黑激素的合成也不会被抑制
  D、冬季的时候日照量少,因此褪黑激素的合成就比较多
11.下面对“光照治疗”解说和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如果是个早睡者,那么在清晨接受光照治疗的时间要推迟些.
  B、每个患者选择光照治疗的时间会各不相同,要因人而异。
  C、光照治疗要让患者对着光源看才能有效。
  D、光照治疗时,要让人眼感受到环境中的最大的亮度。
三、古诗文阅读(15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2——13题。
定风波——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12.对这首词中语句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莫听”二字主观色彩强烈,有外物不值得放在心上的意思。
B. “何妨吟啸且徐行”一句显示出作者雨中前行的洒脱和从容。
C. “吹酒醒”三字间接交代作者是在带有醉意的状态下出游的。
D. “萧瑟处”在词中是指凄冷荒凉、没有生机、无人游历的地方。
13.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 上片写在风雨中行走而无畏,可见作者乐观的人生态度。
B. 下片写斜照相迎,突显了作者渴望重返政坛的勃勃雄心。
C.“风雨”语意双关,既指自然界风雨,也指人生中的坎坷。
D. 全词即景生情,写眼前景,寓心中事,谈自己的人生感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6题。
齐桓公出猎,逐鹿而走,入山谷之中,见一老公而问之曰:“是为何谷?”对曰:“为愚公之谷。”桓公曰:“何故?”对曰:“以臣名之。”桓公曰:“今视公之仪状,非愚人也,何为以公名之?”对曰:“臣请陈之:臣故畜牸牛①,生子而大,卖之而买驹。少年曰:‘牛不能生马。’遂持驹去。傍邻闻之,以臣为愚,故名此谷为愚公之谷。”桓公曰:“公诚愚矣!夫何为而与之?”桓公遂归。明日朝,以告管仲。管仲正衿再拜曰:“此夷吾②之过也。使尧在上,咎繇③为理(治),安有取人之驹者乎?若有见暴如是叟者,又必不与也。公知狱讼之不正,故与之耳。请退而修政。”孔子曰:“弟子记之,桓公霸君也,管仲贤佐也,犹有以智为愚者也,况不及桓公、管仲者也。”
——西汉•刘向《书苑》第二十卷
[注释] ①牸牛:母牛。     ②夷吾:即管仲。    ③咎繇:人名,法官。
14.下列加点词在句子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臣名之(  命名 )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有名的) 
B、臣故畜牸牛( 养 )           国无九年之蓄曰不足(积蓄)
C、公诚愚矣( 诚恳)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诚实,真诚)
D、管仲正衿再拜曰( 使……正,或:整理好)名不正则言不顺(正当、合适)
15.从全文看,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
A、桓公、管仲都认为愚公不是愚者。
B、桓公、管仲都认为愚公是愚者。
C、桓公认为愚公是愚者,而管仲认为他不是愚者。
D、桓公认为愚公不是愚者,而管仲认为他是愚者。
16.管仲“请退而修政”的原因是    (  ) 
A、夷吾之过                   B、卖之而买驹
C、为愚公之谷                 D、狱讼之不正

第Ⅱ卷 (共52分)

四、请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7.今视公之仪状,非愚人也,何为以公名之? (5分)
翻译:                                   
18.犹有以智为愚者也,况不及桓公、管仲者也。(5分)
翻译:
五、名句默写(10分)
19.(1)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2)                  ,我为鱼肉,何辞为?
(3)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                  。   
(4)她静默地远了,远了,         ,走尽这雨巷。
(5)真的猛士,                            ,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6)惨象,                      ;流言,                。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
(7)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8)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周敦颐《爱莲说》)
(9)问君能有几多愁?            。(李煜《虞美人》)
六、现代文阅读(21分)
阅读下文,完成20—23题。
囚绿记(节选)
陆 蠡
①我快活地坐在我的窗前。度过了一个月,两个月,我留恋于这片绿色。我开始了解渡越沙漠者望见绿洲的欢喜,我开始了解航海的冒险家望见海面飘来花草的茎叶的欢喜。人是在自然中生长的,绿是自然的颜色。
②我天天望着窗口常春藤的生长。看它怎样伸开柔软的卷须,攀住一根缘引它的绳索,或一茎枯枝;看它怎样舒开折叠着的嫩叶,渐渐变青,渐渐变老,我细细观赏它纤细的脉络,嫩芽,我以揠苗助长的心情,巴不得它长得快,长得茂绿。下雨的时候,我爱它淅沥的声音,婆娑的摆舞。
③忽然有一种自私的念头触动了我。我从破碎的窗口伸出手去,把两枝浆液丰富的柔条牵进我的屋子里来,叫它伸长到我的书案上,让绿色和我更接近,更亲密。我拿绿色来装饰我这简陋的房间,装饰我过于抑郁的心情。我要借绿色来比喻葱茏的爱和幸福,我要借绿色来比喻猗郁的年华。我囚住这绿色如同幽囚一只小鸟,要它为我作无声的歌唱。
④绿的枝条悬垂在我的案前了,它依旧伸长,依旧攀缘,依旧舒放,并且比在外边长得更快。我好像发现了一种“生的欢喜”,超过了任何种的喜悦。从前我有个时候,住在乡间的一所草屋里,地面是新铺的泥土,未除净的草根在我的床下茁出嫩绿的芽苗,蕈菌在地角上生长,我不忍加以剪除。后来一个友人一边说一边笑,替我拔去这些野草,我心里还引为可惜,倒怪他多事似的。
⑤可是每天在早晨,我起来观看这被幽囚的“绿友”时,它的尖端总朝着窗外的方向。甚至于一枚细叶,一茎卷须,都朝原来的方向。植物是多固执啊!它不了解我对它的爱抚,我对它的善意。我为了这永远向着阳光生长的植物不快,因为它损害了我的自尊心。可是我囚系住它,仍旧让柔弱的枝叶垂在我的案前。
⑥它渐渐失去了青苍的颜色,变成柔绿,变成嫩黄,枝条变成细瘦,变成娇弱,好像病了的孩子。我渐渐不能原谅我自己的过失,把天空底下的植物移锁到暗黑的室内;我渐渐为这病损的枝叶可怜,虽则我恼怒它的固执,无亲热,我仍旧不放走它。魔念在我心中生长了。
⑦我原是打算七月尾就回南去的。我计算着我的归期,计算这“绿囚”出牢的日子。在我离开的时候,便是它恢复自由的时候。
⑧卢沟桥事件发生了。担心我的朋友电催我赶速南归。我不得不变更我的计划,在七月中旬,不能再留连于烽烟四逼中的旧都,火车已经断了数天,我每日须得留心开车的消息。终于在一天早晨候到了。临行时我珍重地开释了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我把瘦黄的枝叶放在原来的位置上,向它致诚意的祝福,愿它繁茂苍绿。
⑨离开北平一年了。我怀念着我的圆窗和绿友。有一天,得重和它们见面的时候,会和我面生吗?
20.上文是围绕“绿”展开的,请理清文章的思路,用简洁的语言填空。(3分)
恋绿→(  )→(  )→(  )
21.常春藤的枝条被囚前后各有哪些外在特征?请概括说明。    (6分)
(1)被囚前:
(2)被囚后:
22.揣摩第⑤段中画线的句子,请分别谈谈其中“总”、“固执”两个词的表达效果。(6分)(1)“总”的表达效果:
(2)“固执”的表达效果:
23.文中第⑧段写到“卢沟桥事件发生了”,请结合这一背景,说说文中常春藤的寓意。(6分)答:
七.语言表达(11分)
24. 将下列句子填入横线处,使其与上文文意贯通。请写出它们的正确顺序(只写序号即可)。
人类一直面临着三种基本矛盾:人与自然的矛盾、人类社会内部的矛盾、人自身的矛盾。
答:                                     (5分)
①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皇宫——我国的故宫,其核心建筑三大殿的名称反映了这一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
②这三个殿的名称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就是追求和谐。
③化矛盾为和谐,始终是中国人的梦想与追求。
④中和殿,中庸平和,喻人世和谐。
⑤保和殿,心态和顺,身体安适,喻人的身心和谐。
⑥太和殿,天地祥瑞,喻人与自然和谐。
25、阅读下面的材料,在横线处填上合适的话。(6分)
一位老登山者说:我发现在登一座高山之前,那些显得特别兴奋的年轻人,多半到后来会爬不上去。因为他们才开始,心脏就已经跳得很快,又不知道保存体力。倒是那些看起来没什么表情,一路上很少讲话,到山顶也没特别兴奋的人,能登上一座又一座的山峰。
请分别用一句平实的话和一句形象的话揭示登山者话语中蕴含的哲理,均不超过20字。
(1)
(2)

答案
1.B
2.C解析:A.不修边幅。B.绿茵场,讲义气。D.装潢,劳燕分飞。
3. B
4.C
5.B (A.语意不明,C语意重复,D成份残缺)
6.B
7.C
8.B
9.D(根据原文可知,如有D项中的表现,则说明“你有可能是季节性情绪失调患者”。因此,D项并不是对付“贪睡”的妙方。)
10.C(C项与原文不符,肯否混淆)
11.B(A、C、D三项说法与原文不符,都犯了肯否混淆,无中生有的毛病)   
12.D解析:“萧瑟处”,是指冷落、凄凉的地方,这里特指作者刚刚走过的地方,说“没有生机,无人游历”,是主观臆测,也是不符合在文中的意思的。
13.B解析:.“渴望重返政坛”,是无中生有的。也没有什么“雄心”。
14. C 解析:公诚愚矣。确实,或:的确
15. C 
16. D 
17.今天我看你的仪表举止,不像个愚笨的人,老人家为什么起这样一个名字呢?
18. 他们尚且还有把聪明当作愚蠢的情况,更何况那些不如桓公和管仲的人呢!
19.略
20. 解析:答案依次是“囚绿、放绿、怀绿”。不排除相同意思的答案。
21. 解析:(1) 被囚前:颜色青苍(色),浆液丰富(质),枝条舒放(形)。(或:繁茂苍绿)(2)被囚后:颜色柔绿、嫩黄,枝条细瘦、娇弱。(或:枝叶瘦黄)。答案要从三个方面展开:色、质、形
22. 解析:(1)“总”的表达效果:强调绿枝条无论什么时候都向着窗外,表现了常春藤对光明和自由的执着追求。(2)“固执”的表达效果:运用拟人手法,突出了常春藤的倔强个性。
23. 解析:①用常春藤的倔强象征中国人民面临民族灾难时的坚贞不屈的品质。②表现中国人民像常春藤一样向往光明、追求自由的强烈愿望。这是主要的,但不仅仅限于此。
24. 答案:③①⑥④⑤②      (③句“化矛盾为和谐”紧承前文,宜放在首位;①句领起三大殿,应在前;②句总结观点,应在后;⑥④⑤分说三殿,其内在顺序由前文中三个基本矛盾的顺序可推知。)
25.答案示例:(1)对困难要有足够的认识,才能战胜困难。或:只有心态平和的人,才能获得成功。(2)这就是所说的“非宁静无以致远”。平静而坚毅的心是最好的登山鞋。 (36.32.116.201)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一 必修一 期中试卷


上一个『专题《广告多棱镜》练习语文试卷』  下一个『锹峪中学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二次阶段测试题九年级语文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