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鼓中学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二语文试卷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期末试卷
试题
名称
石鼓中学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二语文试卷(高二必修五 粤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石鼓中学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二语文试卷本卷共6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一、基础知识(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A.驰骋/聘请胸脯/黄埔墙隅/喁喁私语B.蚍蜉/纰漏靛蓝/白洋淀下载/千载难逢C.泥土/拘泥誊写/藤蔓对峙/有恃无恐D.气
试题预览
石鼓中学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语文试卷
本卷共6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基础知识(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驰骋/聘请       胸脯/黄埔        墙隅/喁喁私语
B.蚍蜉/纰漏       靛蓝/白洋淀      下载/千载难逢
C.泥土/拘泥       誊写/藤蔓        对峙/有恃无恐
D.气氛/汾阳       慑服/嗫嚅        否认/臧否人物
2.下面语段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广州珠江西堤码头勇救落水青年而壮烈牺牲的武警英雄郑益龙在面对他人危难时,毫无保留地奉献了大爱、至善。那份对道义的耿耿忠诚,是不容置喙的。从落水者跌入江中,到被郑益龙跳江抱住的瞬息之间都体现了他对救死扶伤的义无反顾的人品,我们不禁对他肃然起敬。他的事迹感动了南粤,感动了中国。随着时间的流逝,他的名字也会像其他千千万万的烈士一样,刻进人们的心底。
A.耿耿忠诚 B.不容置喙 C.义无反顾 D.肃然起敬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今年春节以来,连续出现的雾霾天气蔓延到国内多座城市。尽管不是PM2.5的主要来源,但机动车尾气排放依然成为众矢之的。
B.莫言在瑞典学院发表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演说主题是“讲故事的人”,他表示,他要用他的故事来歌颂真善美,揭露和鞭挞善恶美丑。
C.在美国,官员财产申报已经成为一种惯例,美国政府认为进行申报的目的是旨在帮助各机构发现官员职责与其个人财产利益可能存在的利益冲突。
D.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各新闻媒体全方位地践行改文风精神,报道的公信力、涉及范围和感染力显著提高,是新闻界改进新闻文风的一次成功实践。
4.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①作家应当具有明辨力,要担负起义务与责任,以审美态度去审视、选择、提炼“丑”。
②只有通过对丑恶事物的厌恶,唤起对美与善的渴望与追求的时候,丑才能有审美价值。
③审丑是新词汇,有人把它看作“审美疲劳”的产物,也有人认为它就是审美的一种表现形式。
④而审丑的泛滥,过分渲染人性的阴暗丑恶,颠覆了以往文学作品中对人性充满真善美的叙写。
⑤但对于不少中国作家而言,他们常常局限于对审丑这一形式的借用,在审丑的背后所蕴涵的对人性的深刻批判、对小人物的关怀很少。
⑥当今文学作品中的审丑应当与审美相结合,并且以审美为最终目的,只有这样,审丑才会走出欲望痛苦的泥淖,化丑为美,焕发出新的生机。
A.③①②④⑤⑥ B.①②⑤⑥④③ C.③①②⑤④⑥ D.①③②⑤④⑥
二、古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22分)
阅读下文,完成5-9题:
王审琦字仲宝,其先辽西人,后徙家洛阳。汉乾祐初,隶周祖帐下,性纯谨,甚亲任之。从平李守贞,以功署厅直左番副将。广顺中,从世宗征刘崇,力战有功,迁东西班都虞候,改铁骑都虞候,转本军右第二军都校。世宗召禁军诸校宴射苑中,审琦连中的,世宗嘉之,赏赍有加。
亲征淮南,舒州坚壁未下,诏以郭令图领刺史,命审琦及司超以精骑攻其城,一夕拔之,擒其刺史。令图既入城,审琦等遂救黄州,数日,令图为舒人所逐。审琦选轻骑衔枚夜发,信宿至城下,大败舒人,令图得复还治所。世宗围濠州,审琦率敢死士数千人拔其水砦,夺月城,濠州遂降。及攻楚州,城将陷,审琦意淮人必遁,设伏待之。少顷,城中兵果凿南门而溃,伏兵击之,斩数千级,系五千余人,献于行在。
建隆二年,出为忠正军节度。在镇八年,为政宽简。所部邑令以罪停其录事吏,幕僚白令不先咨府,请按之。审琦曰:“五代以来,诸侯强横,令宰不得专县事。今天下治平,我忝守藩维,而部内宰能斥去黠吏,诚可嘉尔,何按之有?”闻者叹服。 开宝六年,与高怀德并加同平章事。七年,卒,年五十。 
初,审琦暴疾,不能语,帝亲临视,及卒,又幸其第,哭之恸。赐中书令,追封琅琊郡王。葬日,又为废朝。 
审琦重厚有方略,尤善骑射。镇寿春,岁得租课,量入为出,未尝有所诛求。素不能饮,尝侍宴,太祖酒酣仰祝曰:“酒,天之美禄;审琦,朕布衣交也。方与朕共享富贵,何靳之不令饮邪?”祝毕顾谓审琦曰天必赐卿酒量试饮之勿惮也审琦受诏饮十杯无苦。自此侍宴常引满,及归私家即不能饮,或强饮辄病。
(选自《宋史•列传第九》,有删节)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令宰不得专县事   专:擅自
B.审琦暴疾,不能语   暴:凶残
C.今天下治平,我忝守藩维 治:治理
D.何靳之不令饮   靳:吝啬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①命审琦及司超以精骑攻其城 ②及卒,又幸其第
B.①令图为舒人所逐 ②葬日,又为废朝
C.①以功署厅直左番副将 ②所部邑令以罪停其录事吏
D.①与高怀德并加同平章事  ②方与朕共享富贵
7.下列的断句,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祝毕/顾谓审琦曰/天必赐卿酒量/试饮之/勿惮也/审琦受诏/饮十杯无苦
B.祝毕顾谓/审琦曰/天必赐卿酒/量试饮之勿惮也/审琦受诏饮/十杯无苦
C.祝毕顾谓/审琦曰/天必赐卿酒量/试饮之勿惮也/审琦受诏/饮十杯无苦
D.祝毕/顾谓审琦曰/天必赐卿酒/量试饮之/勿惮也/审琦受诏饮/十杯无苦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王审琦的祖先是辽西人,后来迁居洛阳,后汉时他隶属周祖军中,因为性格纯厚严谨,很得周祖的信任。后来又跟随周世宗征讨刘崇,立下战功。
B.审琦离京担任忠正军节度使时,幕僚请求审查越权行事的县令,审琦认为县令做得对,自己只是镇守一方的将领,不能对他进行审查。
C.皇帝亲征淮南时,因舒州城坚固没有攻下。后来审琦奉命与司超一起率领精锐骑兵一夜就攻克了,同时还擒获了舒州刺史。
D.审琦生重病不能说话,皇帝亲临探视;审琦死后,皇帝亲自到他家中,哭得很哀痛;审琦下葬那天,皇帝停止上朝,这些都表明审琦深受皇帝的关爱与器重。
9.断句和翻译。(10分)
(1)翻译下面的句子。(7分)
①世宗召禁军诸校宴射苑中,审琦连中的,世宗嘉之。(4分)

②部内宰能斥去黠吏,诚可嘉尔,何按之有?(3分)

(2)从文章中找出能表现审琦“重厚有方略”的两个事例。(可自己概括,也可引用原文)(3分)

(二)古诗词鉴赏(7分)
10.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7分)
城东早春
杨巨源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1)这首诗是如何表现城东的春天之“早”的,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3分)

(2)这首诗运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列举其中两种简要分析。(4分)

(三 )名篇名句默写(6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作答,多选按前3题计分)(6分)
(1)子曰:“夫仁者,       ,       。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论语》)
(2)鹤汀凫渚,                ;桂殿兰宫,                。(《滕王阁序》)
(3)此时相望不相闻,        。鸿雁长飞光不度,         。(《春江花月夜》)
(4)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声声慢》)

三、论述类文本阅读(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人肉搜索,请先搜索理性
    ①“人肉搜索”是时下中国的时髦词汇,指追踪网上人物的真实身份,公开其私人信息的网络行为。这个在中国“方兴未艾”的网络新现象也吸引了关注中国互联网论坛的西方新闻界和研究者,甚至影响到了中国人的形象。11月初的英国《卫报》发表了题为《人肉搜索引擎?牛!》的文章,对这个网络现象作了评价。作者认为“人肉搜索”引擎的参与者的愚昧是不能被忽视和原谅的。
    ②文章在介绍了去年发生的一起著名的“人肉搜索”事件之后,得出结论,认为:这种暴民效应在中国的网络上一再出现,它显示出网民们是何等容易被诱导,任何人都可能成为目标。幸运的是,迄今为止人肉搜索引擎尚未造成真正严重的伤害。
    中国目前大约有2.53亿网民,是全球网民最多的国家,其中70%年龄不足30岁。尽管网民人数仅占中国人口总数的19%,但西方新闻工作者、学者,甚至外国公关公司都很关注中国的互联网论坛,从中寻找对从时政到股市到企业并购的所有事件的评论和反应。“人肉搜索引擎”这一奇特现象被密切关注中国网络发展的外界视为“愚昧与无知”其实并不为过。
    ③“人肉搜索”本来是网络发展的一种未来趋势,即“人工智能搜索”,你来问、我来答,搜索过程跟聊天一样,这是为了弥补搜索结果“不人性化”的缺憾。但遗憾总是有的,人工智能搜索在集体无意识的情况下出现了“暴力倾向”。由于扛起了道德诉求的大旗,“人肉搜索”极富攻击性。无论是惩戒“非道德的婚外情”,还是教训对地震大灾毫无人道主义情怀的无知女生,以及在前前后后的“铜须门”、“虐猫案”等事件中,在每一件“人肉搜索”事件的背后,人肉搜索客都认为自己是监督当下社会道德现状的“警察”,“道德饥渴”直接导致了人肉搜索客滥用“纠察职权”,乃至“暴力倾向”。但与挺起腰杆打假的王海不同,至今无人敢出面宣称自己“人肉”过谁,造成什么后果。人数众多、身份隐秘的人肉搜索客与“被人肉者”之间存在着极大的不公平性,搜索客们借着实施“道德正义”之名,实际上满足的是人人皆有的好奇心,在曝光他人隐私之时,虚拟网络中的匿名快感如火山一般喷发而出。对于搜索客们而言,“人肉搜索”的过程更像是网络游戏,而非真正的道德辩论,而对于“被人肉者”来说,所承受的却是超出了法律惩罚的正常生活的中断和被干扰。
    ④“人肉搜索”的触角已经伸向国外。今年8月,某网友在著名的“战斗在法国”论坛中发起人肉搜索贴,名为帮助某位在法留学的中国女孩认清“感情骗子”,实则为了声讨一个据说骗了很多中国女人感情的“法国知名摄影师”。这在极为重视隐私的西方国家是不可思议的行为。
    ⑤其实,从道德立场出发的人肉搜索的本性是善良的,但善良的初衷并不能为演变为近似于“私刑”的网络暴力进行辩护。道德缺憾与社会顽疾始终会存在,但以鞭挞非道德、揭露丑恶为己任的“人肉搜索”却应该首先搜索自己的底线和理智。        
12.据全文内容,以下有关“人肉搜索”的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5分)
A.是指那些追踪网上人物的真实情况,然后用言语对其进行攻击,并公开其私人信息的网络行为。
B.是指某些暴民联合起来追捕现实生活中的人,然后在网上公开这些受害者个人隐私资料的行为。
C.是指利用现代信息科技,变传统的网络信息搜索为如同聊天一样的你问我答的人性化搜索活动。
D.又被称为“人工智能搜索”,它是网络发展的一种未来趋势,不会对人们造成真正严重的伤害。
E.是指在网上提出一个问题,由网民解答,而非搜索引擎通过机器自动算法获得结果的搜索机制。
13.以下各项中,没有表现出“人肉搜索”暴力倾向的一项是(  )(3分)
A.让“被人肉者”承受超出法律的惩罚。     
B.教训一个丧失了人道主义情怀的“虐猫”女生。     
C.以鞭挞非道德、揭露社会丑恶为己任。 
D.声讨一个骗取中国女孩感情的法国知名摄影师。
14.本文前三节介绍的英国《卫报》的文章,和后三节一样,都批评了“人肉搜索”现象,它们是否重复?请说明理由。(4分)
15.南京江宁区房产管理局局长周久耕,2008年12月因对媒体发表“将查处低于成本价卖房的开发商”的不当言论后被网友人肉搜索,不断曝出其抽1500元一条的天价香烟,戴名表、开名车等问题,引起社会舆论极大关注,其本人及其家人因此受到众人的指责、谩骂,曝光了他们的家产及社会关系。他最后因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1年、没收财产人民币120万元。请你运用文中的观点,就此事作简要评析。(4分)


四、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每组试题3小题,共15分。
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分别为“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组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组,考生任选一组作答。作答前,务必在答题卡上填涂与所选试题组相对应的信息点;信息点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
想象胡同
铁凝
少年时,由于父母去遥远的五七干校劳动,我被送至外婆家寄居,做了几年北京胡同里的孩子。
外婆家的胡同地处北京西城,胡同不长,有几个死弯。外婆的四合院是一所座北朝南的两进院子,院落不算宽敞,院门的构造却规矩齐全,大约属屋宇式院门里的中型如意门。门框上方雕着“福”“寿”的门簪,垂吊在门扇上用作敲门之用的黄铜门钹,以及迎门的青砖影壁和大门两侧各占一边的石头“抱鼓”,都有。或者,厚重的黑漆门扇上还镌刻着“总集福荫,备致嘉祥”之类的对联吧。只是当我作为寄居者走进这两扇黑漆大门时,门上的对联已换作了红纸黑字的“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
这样的对联,为当时的胡同增添着激荡的气氛。而在从前,在我更小的时候来外婆家作客,胡同里是安祥的。那时所有的院门都关闭着,人们在自家的院子里,在自家的树下过着自家的生活。
偶尔,有院门开了,那多半是哪家的女主人出门买菜或者买菜回来,于是胡同里就有了谦和热情、罗嗦而又不失利落的对话。说她们罗嗦,是因为那对话中总有无数个“您慢走”“您有功夫过来”“瞧您还惦记着”“您呐……”等等等等。说她们利落,是因为她们在对话中又很善于把句子简化,比如:“春生来雪里蕻啦。”“笔管儿有猫鱼。”
“春生”是指胡同北口的春生副食店,“笔管儿”是指挨着胡同西口的笔管胡同副食店。为了“春生”的雪里蕻和“笔管儿”的猫鱼,这一阵小小的欢腾不时为胡同增加着难以置信的快乐与祥和。
当我成为外婆家长住的小客人之后,也曾无数次地去“春生”买雪里蕻,去“笔管儿”买猫鱼,剩下零钱还可以买果丹皮和棕子糖。我也学会了说“春生”和“笔管儿”,才觉得自己真正被这条胡同所接纳。
后来,胡同更加激荡起来,这种罗嗦而利落的对话不见了。不久,又有规定让各家院门必须敞开,说若不敞开院中必有阴谋,晚上只有规定时间门方可关上。外婆的黑漆大门冲着胡同也敞开了,使人觉得这院子终日在众目睽睽之下。
那时,外婆院子的西屋住着一对没有子女的中年夫妇——崔先生和崔太太。崔先生是一个傲慢的孤僻男人,早年曾经留学日本,现任某自动化研究所的高级工程师。夫妇二人过得平和,都直呼着对方的名字相敬如宾。有一天忽然有人从敞开的院门冲入院子抓走了崔先生,从此十年无消息。而崔太太就在那天夜里疯了,可能属于幻听症。她说她听到的所有声音都是在骂她,于是她开始逃离这个四合院和这条胡同,胳膊上常挎着一只印花小包袱,鬼使神差似的。听人说那包袱里还有黄金。她一次次地逃跑,一次次地被街道的干部大妈抓回。街道干部们传递着情况说:“您是在哪儿瞧见她的?”“在‘春生’,她正掏钱买烟呢,让我一把就攥住了她的手腕儿……” 或者:“她刚出‘笔管儿’,让我发现了。”
拎着酱油瓶子的我,就在“春生”见过这样的场面——崔太太被人抓住了手腕儿。我曾经站在院里的枣树下希望崔太太逃跑成功,她是多么不该在离胡同那么近的“春生”买烟啊。
不久崔太太因肺病死在了里屋。这一切,我总觉着和院门的敞开有关。
十几年之后胡同又恢复了平静,那些院门又关闭起来,人们在自己的院子里做着自己的事情。当长大成人的我再次走进外婆的四合院时,我得知崔先生已回到院中。但回家之后他也疯了:他常常头戴白色法国盔,穿一身笔挺的黑呢中山装,手持一根楠木拐杖在胡同里游走、演说。除了作演说,他还特别喜欢在貌似悠然的行走中猛地回转身,将走在他身后的人吓那么一跳。之后,又没事人似的转过身去,继续他悠然的行走。
我曾经在夏日里一个安静的中午,穿过胡同向大街走,恰巧走在头戴法国盔的崔先生之后,便想着崔先生是否要猛然回身了。在幽深狭窄、街门紧闭的胡同里,这种猛然回身确能给后面的人以惊吓的。果然,就在我走近“笔管儿”时,离我仅两米之遥的崔先生来了一个猛然回身,于是我看见了一张黄白的略显浮肿的脸。可他并不看我,眼光绕过我,却使劲朝我的身后望去。那时我身后并无他人,只有我们的胡同和我们共同居住的那个院子。崔先生望了片刻便又返回身继续往前走了。
出人预料的是,当时我却没有受到崔先生的惊吓,只觉得那时崔先生的眼神是刹那的欣喜和欣喜之后的疑惑。他旁若无人地欣喜着自己只是向后看,然后便又疑惑着自己再转身朝前。
许多年过后,我仍然能清楚地回忆起崔先生那疾走乍停、猛向后看的神态,我也终于猜到了他驻步的缘由,那是他听见了崔太太对他那直呼其名的呼唤了吧?院门开了,崔太太站在门口告诉他,若去“笔管儿”,就顺便买些猫鱼回来。然而,崔先生很快又否定了自己,带着要演说的抱负朝前走去。
(选自《铁凝散文精品赏析》,有删节。原书题为《想像胡同》)
16.作者写了三个时期的胡同生活,它们各有什么特点?请作简要概括。(4分)

17.文中画线处的句子有何作用?(5分)

18.本文题为“想像胡同”,有何用意?请谈谈你的理解。(6分)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1题。
“辽宁舰”上最后的八天七夜
——追记航空工业英模罗阳
辛阳  何勇  白天亮
这是罗阳最后的八天七夜。
11月25日,沈阳。天色阴沉,寒风凛冽。在外奔波17天。罗阳回家了。傍晚时分,汽车缓缓开进了中航工业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家属区。
车窗外,有他熟悉的温暖的家。可他,永远回不去了。
 “辽宁舰”上的八天七夜,是他和同事们,和他心爱的战机共同度过的最后一段时光。让我们走进罗阳最后的八天七夜,细说这位“航空英雄”和他执着的航空信念……
11月18日  晴  初登“辽宁舰”
带着旅途奔波的疲惫,11月18日早晨7时,罗阳乘坐直升机登上“辽宁舰”,开始执行歼-15起降飞行训练任务。
罗阳匆匆把行李放下,没有做任何整理。巨大的压力像一双无形的大手扼住了他。
他很着急。上舰后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急着询问此次海试飞机每天怎么训练,今后8天里的日程安排。
褚晓文比罗阳早登上“辽宁舰”几日,情况要比罗阳熟悉一些。他曾嘱咐罗阳,上了“辽宁舰”,最好先认认门,这里太大了。
13时30分,上午海试飞行结束。罗阳并没有按照褚晓文交代的来熟悉“辽宁舰”上的生活,而是到各个仓位,到飞机塔台,到方舱……他想要尽快地熟悉这里的工作环境。“我来得晚,第一次上船,我对船不了解。”罗阳这样对褚晓文说。褚晓文回忆说:“他很心急,希望能一下子进入到工作状态。”
11月19日至21日  晴  基建日
浩瀚的大海,一望无边。
此后的几天,舰载机——歼-15海试飞行后要接受例行检查,同时飞行人员也要进行基础的流程演练,“辽宁舰”也要进行适时的“体检”。
“辽宁舰”少了些发动机巨大的轰鸣声,安静了许多。
罗阳依旧停不下来。他想知道每一个细节。他向海军询问下一步海试飞行的工作要求,向空军询问今后对飞机制造的要求,向总设计师孙聪询问飞机试飞时还需要做哪些改进,向司令员和参谋长询问舰载机能否满足中国海军的需求。他在为下次随船海试做着准备工作。
每天晚上6时,航空例会和晚餐后,罗阳和褚晓文都要在甲板上走走。褚晓文说,罗阳能走上10到12圈,“他在思考,思考着歼-15以及沈飞和中国航空的未来”。
11月23日、24日  晴  海试日
轰鸣。震得人心中翻腾。
歼-15起落时巨大的轰鸣声牵动着“辽宁舰”上的每一个人。
罗阳看待歼-15,如同看待自己的孩子一般。每次起降,罗阳总是在距离它最近的位置。
罗阳是接替谢根华上舰的,谢根华告诉罗阳,飞机起降时产生的巨大轰鸣,可以通过张大嘴巴大声呼喊来抵消对人体的影响。
然而,每次起飞降落,罗阳都要拿出笔记本,在上面写下些什么,似乎忘记了谢根华和他所说的这些要点。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公司董事长孟军说,他是在记录飞机起降时的位置。
压力。压得人喘不过气。
舰载机——歼-15,中国国防的期盼,全世界在瞩目。歼-15海试,不能失误,更不能失败。
从飞机立项到设计、制造、飞行,罗阳都参与其中。看着自己亲自研发制造的飞机就要首飞,充满了热爱、期待,但又充满了无限担心,压力之大、责任之重,难以想象。
“只有亲身经历过的人,才能体验罗阳的巨大压力,”孟军说,“作为歼-15的研发制造者,在一旁观看、记录着舰情况可以说是提心吊胆。而歼-15起飞时巨大的轰鸣声,更是震得人心脏难以承受,但罗阳却坚持记录了任何一批次飞机的触舰、复飞等动作,他的观看点离飞机最近距离不超过20米。”
兴奋。激动得忘了病痛。
11月24日,“辽宁舰”首批舰载机全部完成航母起降飞行训练。
 “任务完成了,我很欣慰。”由于保密要求,这是罗阳上舰后打给妻子的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电话。
11月25日  阴霾  返航日
成功,离舰,鲜花。
人们在拥抱,在欢呼,在庆祝。
罗阳显得有些疲惫,他没有和身边的人拥抱,没有像他们那样激动;他只有淡淡的微笑,略带疲惫的微笑。
欢迎的人群中,谢根华在,褚晓文也在。可是他们在甲板上没有看到老罗,再往甲板下面看,看到了孟军、孙聪。褚晓文说,罗阳是最后才下来的。
褚晓文对迟迟下来的罗阳说:“辛苦了。”
舰载机——歼-15成功起飞,而罗阳却倒下了,不再起来。
送别罗阳的人说,他的遗容很安详。   
(选自2012年12月12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19.请结合文本概括航空工业英模罗阳的品质特点。(4分) 

20.简要分析文中画线句子的作用。(5分)

21.罗阳为国家航空事业献身的事迹感人,但他英年早逝又给我们留下了遗憾。你认为应该怎样正确处理事业和生命的关系?请谈谈你的理解。(6分)


五、语言运用(本大题2小题,共12分)
22.下面的口语交际情景,在语言表述方面存在不得体的错误,请指出并加以改正。(6分)
    ①(情景一:捐赠现场)捐赠方致辞说“今天,我们公司略尽绵薄之力,希望能帮你们渡过难关,今后还有什么需要的,我们一定鼎力相助。”
    ②(情景二:同学聚会)一位同学紧紧握住老班长的手,激动地说:“班长,久仰了。特别想念你,一切都好吧?你当年惠赠的书,我至今还留着呢。”
    ③(情景三:博客留言)鄙人于30岁华诞之际,感谢各位朋友垂念;朋友们的祝福之语,如和煦春风,温馨动人!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6分)
    有人认为,2012年国庆长假高速公路大堵车是因为人们争相占免费政策的便宜,这其实是误解。节假日高速公路堵车,之前就有,而并非免费后才有的景象;出现车流扎堆儿,肯定有受免费诱惑的,但更多源于信息不对称,公路管理方对此缺乏充分的高速车流信息预警。免费,不只是免通行费的问题,而是为了消除收费站这个关键的堵点,以免费放行减少时滞、促进顺畅。可是虽然免费了,收费站却还像收费时那样拦车发卡收卡,等于没有解决问题,还因为免费把车流引向高速,加剧了拥堵。
  2012年国庆长假高速公路堵车的原因是(不超过50字):

六、写作(60分)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世界以痛吻我,要我报之以歌”,这是泰戈尔的诗句。也许唯有被痛吻过的歌者,歌声才会如此优美动听。而那些无病呻吟的歌唱,只会令人厌烦。
请以“痛与歌”为标题写一篇作文,诗歌除外,文体自定,不少于800字。
 
石鼓中学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二级语文试题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12 13
答案 D B A C D C A B BD C

1.答案:D(A.chěng/pìn,pú/ pǔ,yú;B.pí/pī,diàn,zài/ zǎi;C.ní/nì,téng,zhì/shì;D.fēn/ fén,shè/ niè,fǒu/ pǐ)
2.答案:B.不容置喙:不容许插嘴,此处应该用不容置疑。
3.答案:A(B.不合逻辑;“揭露和鞭挞…美…善” C.句式杂糅;“目的是旨在…“删掉其中一个;D.搭配不当;“涉及范围…提高”。) 
4.答案:C
5.D(A.专:独自管理 B.暴:突然 C.治:安定)
6.C(均为介词,因为。A.指示代词,这,指舒州城/人称代词,他的;B.介词,表被动,被/介词,表原因,因为;D.连词,和/介词,和。)
7.A
8.B(审琦认为“自己只是镇守一方的将领,不能对他进行审查”错。)
9.(1)①世宗召集禁军的各位校官在园苑中聚宴射箭,王审琦连续射中靶子,世宗称赞他,大加赏赐。(“宴射苑中”省略倒装准确翻译1分,“连”译为“连续”1分,“嘉”译为“赞赏、称赞”1分,句意1分。)
②辖区内县令能清除狡诈的官吏,实在应该嘉奖,有什么可以审查的呢?(“按”译为“审查、审察”1分,宾语前置准确翻译1分,句意1分。)
(2)①选轻骑衔枚夜发,信宿至城下,大败舒人;②审琦意淮人必遁,设伏待之;③岁得租课,量入为出,未尝有所诛求。(答出一点得2分,答出两点得3分,引用原文或相同意思的概括皆可。)
10.(1)诗人是通过描写初春绿色的柳枝上刚刚露出的几颗嫩黄的、颜色不均的柳芽来表现春天之早的(2分),表达了诗人对早春清新之景的喜爱之情(1分)。(第一问,联系诗歌内容具体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粤教版 高二 必修五 期末试卷


上一个『哈尔滨市2013—2014学年度高三学年第二次验收考试语文试卷』  下一个『八年级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