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中学高二I部国庆假期语文作业(一)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日常专题训练
试题
名称
淮海中学高二I部国庆假期语文作业(一)(高二必修五 苏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淮海中学高二I部国庆假期语文作业(一)班级:姓名:学号:一、基础知识(3*3=9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揣度/置之度外称职/称兄道弟薄饼/日薄西山B.扛旗/力能扛鼎行当/行云流水绰约/绰绰有余C.殉职/徇私枉法弹劾/言简意赅疏浚/日月如梭D.晦暗/诲人不倦揣摩/惴惴不安格律/恪守不渝2.
试题预览
淮海中学高二I部国庆假期语文作业(一)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基础知识(3*3=9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揣度/置之度外    称职/称兄道弟    薄饼/日薄西山
B.扛旗/力能扛鼎    行当/行云流水    绰约/绰绰有余
C.殉职/徇私枉法    弹劾/言简意赅    疏浚/日月如梭
D.晦暗/诲人不倦    揣摩/惴惴不安    格律/恪守不渝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江苏新的高考模式要求考生复习时要有全局观念,不能偏科,那种目无全牛的复习方式,使不少考生在12年的高考中吃了大亏。
B.在本届大专辩论赛决赛中,江苏大学代表队的辩手们挥洒自如,侃侃而谈,倾倒了观众,征服了评委,无可争议地获得了第一名。
C.今天的班会上,班主任让张一斌同学介绍自己助人为乐的事迹,他竟然出言无状,脸憋得通红,只说了一句话:“这是我应该做的。”
D.习总书记的讲话高屋建瓴,对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等具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京津城际铁路开通后,京津两地居民上午11时前交寄中国邮政文件类快递件,搭乘京津城际列车,当天下午6时前就能送到收件人手上。
B.日本首相福田康夫最近宣布内阁改组计划,决定对内阁职位做出大幅的调整,以挽回内阁因一系列丑闻而一路下滑。
C.今年8月1日,我国《反垄断法》正式实施,“利用市场支配地位”或者“滥用行政权力”来限制竞争的行为将从此被视为违法。
D.质量执法大队的小王,对某企业送检的一批肉制品,未按该分管局长的意见,加盖“合格”签章,以至受到停职检查的处分。
二、《陈情表》阅读训练,完成4---7题。(3*4=12分)
4.下列加点字词在文中的意思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除:免职     B.举臣秀才  秀才:科举院试考中后称秀才。
C.猥以微贱,当侍东宫   当:担任     D.形影相吊  吊:悼念。  
5.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意义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
A.微斯人,吾谁与归                    B.愿陛下矜愍愚诚,听臣微志
C.童微伺其睡,以缚背刃                D.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
6.分别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②于是辞相印不拜,以资政殿学士行
③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④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A.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也相同。           B.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相同。
C.①和②不相同,③和④相同。           D.①和②不相同,③和④也不相同。
7.对文章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第一段叙述自己的遭遇和家庭的困境,为下文请求提供依据。
B.第二段叙述自己并非没有奉诏之心,只是因为祖母病重,自己进退两难,身不由己。
C.第三段提出“圣朝以孝治天下”的大道理,再着重说明“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的情况,以说明并非欲全名节。
D.第四段陈述希望,恳请皇上满足他孝敬祖母的愿望,并表达了自己一定要“陨首”“结草”对祖母报恩的决心。
三、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完成8-10题。(3*3=9分)
左忠毅公逸事       方苞
先君子尝言,乡先辈左忠毅公视学京畿。一日,风雪严寒,从数骑出,微行入古寺。庑下一生伏案卧,文方成草。公阅毕,即解貂覆生,为掩户。叩之寺僧,则史公可法也。及试,吏呼名至史公,公瞿然注视,呈卷,即面署第一。召入,使拜夫人,曰:“吾诸儿碌碌,他日继吾志事,惟此生耳。”
及左公下厂狱,史朝夕狱门外。逆阉防伺甚严,虽家仆不得近。久之,闻左公被炮烙,旦夕且死,持五十金,涕泣谋于禁卒,卒感焉。一日,使史更敝衣,草屦,背筐,手长镵,为除不洁者,引入。微指左公处,则席地倚墙而坐,面额焦烂不可辨,左膝以下筋骨尽脱矣。史前跪抱公膝而呜咽。公辨其声,而目不可开,乃奋臂以指拨眦,目光如炬,怒曰:“庸奴!此何地也,而汝来前!国家之事糜烂至此,老夫已矣,汝复轻身而昧大义,天下事谁可支拄者?不速去,无俟奸人构陷,吾今即扑杀汝!”因摸地上刑械作投击势。史噤不敢发声,趋而出。后常流涕述其事以语人,曰:“吾师肺肝,皆铁石所铸造也。”
崇祯末,流贼张献忠出没蕲、黄、潜、桐间,史公以凤庐道奉檄守御。每有警,辄数月不就寝,使将士更休,而自坐幄幕外。择健卒十人,令二人蹲踞而背倚之,漏鼓移则番代。每寒夜起立振衣裳甲上冰霜迸落铿然有声或劝以少休公曰吾上恐负朝廷下恐愧吾师也。
史公治兵,往来桐城,必躬造左公第,候太公、太母起居,拜夫人于堂上。
余宗老涂山,左公甥也,与先君子善,谓狱中语乃亲得之于史公云。
8.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方成草           草:草稿        B.叩之寺僧           叩:问
C.趋而出             趋:小步快走    D.必躬造左公第       造 :建造   
9.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即解貂覆生,为掩户    为除不洁者      
B.叩之寺僧               久之,闻左公被炮烙
C.则史公可法也           漏鼓移则番代     
D.此何地也,而汝来前     使将士更休,而自坐幄幕外  
10.下列叙述和理解与原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
A.本文全面地记叙了左光斗的生平事迹,表现了人物的思想和品格,刻画了人物形象。 
B.左光斗微行视学,看到史可法的文章,即解貂覆生,为掩户;批阅史可法的文章,就定为第一,这都说明他非常爱惜国家人才。
C.史可法冒险去狱中探望左光斗而遭到左光斗的痛骂,这是左光斗对史可法的爱惜。
D.文章写史可法治兵,明写史可法而暗写左光斗,是侧面描写左光斗的高尚品德。
11.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不速去,无俟奸人构陷,吾今即扑杀汝!《左忠毅公逸事》(3分)
                                                                               
②后常流涕述其事以语人,曰:“吾师肺肝,皆铁石所铸造也。《左忠毅公逸事》(3分)
                                                                               
③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陈情表》(4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①但以刘日薄西山,          ,         ,         。
②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形影相吊。
③                          ,则刘病日笃;                      ,则告诉不许。
④凡事预则立,              。《礼记》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完成15-----18题(20分)
姥姥的端午    王瀛
①十余年前的五月,姥姥忙碌完生命里最后一个端午,便匆匆离去。 
②此后每自清明夜始,随着金银花的细碎步声,临近粽香五月,便有姥姥的絮语叮咛,踱着疲惫的小脚,轻轻推门,轻轻走近,拾起床边垂落的被角,为我一掩再掩。 
③物质极度贫瘠的岁月,端午,在童年的期盼中,总是姗姗来迟。等待中长大的日子,不知何时,青苇已隔夜盈尺。端午,似一株凌虚而至的瓦楞草,无声无息落在老家的瓦房上,就在某个清晨,姥姥推醒了还在熟睡中的我们,她说,粽子熟了。烧了一夜的灶火已渐燃渐熄,大锅里还咕嘟嘟冒着些微的水泡,粽香漫过那口大锅的四周,弥漫在农家小院上空,萦绕在孩子渴望的小嘴边,飘荡在蹦跳的童歌里。 
④端午粽香,萦绕岁岁年年童谣,我们在姥姥精心赶制的一个又一个端午之后长高。姥姥一双操劳的枯手,渐渐托不住昔日蹒跚的娃儿们,当小弟也站在她身后,声渐雄浑之时,姥姥缓身回望,却已一笑白头。 
⑤姥姥的端午,从老家搬到城里,仍旧初始味道。而安逸清闲的市民生活,狭窄的蜗居,使姥姥更多地呆坐在门前,想念乡间,想念宽敞的农家小院,鸡鸣犬吠,想念清晨趟着两腿露珠,一双巧手侍弄过的黄瓜架、葡萄秧,想念老槐树阴下,几位老邻絮絮陈年旧话,农谚桑麻。姥姥似乎在那一年忽然苍老。 
⑥最后的端午,姥姥依旧忙碌,她似乎始终是这个节日大会的主持人,任何人都可以忽略和忘记这个日子,唯她不能。我们从各自的家里奔来吃粽子的时候,还丝毫没有感觉到姥姥的端午,将在这里停留。只记得姥姥唠叨了许多,关于谁该谈朋友了,谁该快点结婚了,别让姥姥这么等着。大家听着,都没有在意。 
⑦端午后几日,姥姥在一个深夜忽然丢下大堆未了的心事,匆匆撒手而去,我守在她床边仅仅一步之遥,却空着两手没留下老人家只言片语。 
⑧次年端午,凝重在无限哀思里,大家小心翼翼躲闪着,似乎稍不留意会不慎碰落太多的哀伤。谈话间,说到童年,那苇塘、蛙鸣、老家的土炕、邻家小孩憨态可掬的猫头小布鞋……小弟忽然一句“一到端午,就想起姥姥来。”大家顿住了,都不说话,大弟站到阳台,低头点起一支烟,妈妈肩头抽动,不知谁的眼泪叮咚掉在米盆里,落在一只只秀气的青粽上……姥姥赐我农家巧手,包粽的“工艺”代代相传,粽香飘进以后的日子。 
⑨端午,翠绿与寂静,蒹葭苍苍的古韵,带着一春濡湿的水气,简淡、玄远。芦丛摇曳、薄雾轻裳,青衣姗姗,不禁想起眉清目秀,淡妆行走在阡陌上的秀丽村姑,初见有股矜持的冷,一身素衣隔岸浅笑低吟,柔骨而就、甜而不腻,那种感觉在常久的凝睇里埋藏,永远都蛰伏在心灵深处不会消失。 
⑩娴静的汨罗江,从远古走来,走近几千年光阴。姥姥的端午永远是其中一尺鲜洁的水,涤荡着我生命的五月,走过多少年,芬芳多少年。  
12.第②节在全文的结构中起了哪些作用?请作出具体分析。(4分)
                                                                                
                                                                              
                                                                               
13.第④节和第⑤节画线的内容分别表现了姥姥什么样的感情?(4分)
“一笑白头”:                                                                              
                                                                              
“呆坐”:                                                                     
                                                                              
14.文章的第⑨小节用了整整一段的篇幅写“淡妆行走在阡陌上的秀丽村姑”,这对刻画姥姥的形象有什么作用?(6分)
                                                                              
                                                                                   
                                                                             
                                                                             
15.这篇散文回忆姥姥,姥姥应该有很多事情可写,但只选取了过端午、包粽子一件事来写,请探究作者这样选材的好处。(6分)
                                                                                
                                                                                 
                                                                              
                                                                             
                            编制:杨金国
                                                      2013-9-26


答案
1. A  (A duó/dù  chèn/chēng  báo/bó    B káng/gāng  háng/xíng  chuò/chuò
            C xùn/xùn  hé/gāi  jùn/suō        D huì/huì  chuǎi/zhuì gé/kè)
2. D (A目无全牛就是胸有全局的意思。B挥洒自如用于写作、画画的运笔,不可用于举止风度。C出言无状:说话超越本人的身份、地位,放肆,没有礼貌。句中误作为遇事紧张,不会说话。D高屋建瓴:形容居高临下的形势。)
3. C(A主谓搭配不当。在“交寄”后加“的”,使主语变成“中国邮政文件类快递件”。B宾语残缺。在“下滑”后加“的支持率”或“的局面”等。D表意不明。小王到底有没有加盖“合格”签章,分管局长的意见到底是什么,句子的意思不明确。)
4、C,5D,6C,7D,8D,9D,10A。
11.①(你)赶快离开,不要等奸贼编造罪名来陷害,(否则,)我现在就打死你! 
②后来史可法常常流着泪讲述这件事,告诉别人说:“我的老师的肝肺、都是铁石所铸造出来的。”
③我的辛酸悲苦,不仅蜀地的人和益、梁二州的长官所目睹明知,连天地神明也都看得清清楚楚。
12答案:以粽香为触发点,引发下文对姥姥一生种种深情美好的回忆;写姥姥的絮语,轻轻的动作,高度凝练、传神地概括了姥姥对儿孙辈呵护有加的高贵品质。
13.答案:(1)第④节画线内容中的“一笑白头”,表现了姥姥的慈爱、善良;对自己耗费毕生心血呵护儿孙辈健康成长的满足。(2)第⑤节画线内容中的“呆坐”,表现了姥姥对安闲、挤压的城市生活的不习惯;对乡间农家朴素、清静生活的怀念。
14.①用美好的想象,再现姥姥年青时的美丽形象。②从外形上衬托了姥姥的美丽,使姥姥的形象更加完整丰满。③形象地表明了姥姥的美好品质代代相传。
15.①使文章笔墨更为集中,能在有限的篇幅内生动细致地刻画出姥姥的可敬形象。②使文章的线索更为明晰,通过不同时期过端午、包粽子的事情,形象地展示了姥姥勤劳的一生。③使姥姥这个人物更具有鲜明的个性,姥姥的勤劳、善良、智慧、慈爱,全都融合在端午这个特殊的节日氛围里,化为清清的粽香,萦绕在儿孙的记忆里。④使作品更具有中华民族传统的人文气息。⑤明确传达出“端午”作为中国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在普通民众心目中根深蒂固的影响。(答出其中任意三点即可。)
译文:先父曾经说,同乡前辈左忠毅公在京都附近任学政。一天,刮风下雪特别寒冷,几个骑马的随从跟着左公外出,私行察访走进一座古庙。到了堂下小屋里见一个书生趴着桌子睡着了,文章刚成草稿。左公看完了,就脱下貂皮裘衣盖在书生身上,并给他关好门。左公向庙里的和尚了解这个书生,原来就是史可法。等到考试,吏官叫到史可法的名字,左公惊喜地注视着他,他呈上试卷,就当面批点他是第一名。又召他到内室,让他拜见了左夫人,并对夫人说:“我们的几个孩子都平庸无能,将来继承我的志向和事业的只有这个书生了。” 
等到左公被送进东厂监狱,史可法早晚守在监狱的大门外边.可恶的太监防范窥伺很严。即使左家的佣人也不能靠近。过了好久,听说左公受到炮烙酷刑,不久就要死了,史可法拿出五十两银子,哭泣着跟看守商量,看守受感动了。一天,看守让史可法换上破旧衣服,穿上草鞋,背着筐,用手拿着长锹,装做打扫脏东西的人,把史可法引进牢房。暗暗地指点左公呆的地方,左公却靠着墙坐在地上,脸和额头烫焦溃烂不能辨认,左边膝盖往下,筋骨全部脱落了。史可法走上前去跪下,抱着左公膝盖就哭泣起来。左公听出是史可法的声音,可是眼睛睁不开,于是奋力举起胳臂用手指拨开眼眶,目光像火炬一样明亮,恼怒地说:“没用的奴才!这是什么地方?可你来到我这里!国家的事情,败坏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我已经完了,你又轻视自己不明大义,天下事谁能支持呢?还不赶快离开,不要等到坏人捏造罪名来陷害你,我现在就打死你!”于是摸索地上刑具, 
做出投打的样子。史可法闭着嘴不敢出声,快步地出来。后来史可法常常流着泪讲述这件事,告诉别人说:“我的老师的肝肺、都是铁石所铸造出来的。” 
崇祯末年,张献忠在蕲春、黄冈、潜山、桐城一带活动。史可法凭着凤阳、庐州道员的身份奉命防守御敌。每次有警报,就几个月不能上床睡觉,他让士兵轮番休息,可是自己在帐篷外边坐着。挑选了强健的士卒十人, 命令二人蹲坐着用背靠着他,过了一更就轮番替换一次。每到寒冷的夜晚站立起来,抖动自己的衣裳,铠甲上的冰霜散落下来,像金属响亮的声音。有人劝他稍微休息一下,他说:”我上怕辜负朝廷,下怕愧对我的老师呀!” 
史可法指挥军队,往来于桐城。一定亲自到左公府第向太公、太母请安,并到厅堂上拜见左夫人。 
我本家的老前辈涂山,是左公的外甥,他和先父很要好,说左公在监狱里对史可法讲的话,是亲耳从史可法那里听到的。 (221.235.188.39)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苏教版 高二 必修五 日常专题训练


上一个『苏教版高二必修五期中考试模拟试卷(一)语文试卷』  下一个『淮海中学高二I部国庆假期语文作业(二)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