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梯级强化练月考试题九年级语文(三)第一单元——第五单元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月考试卷
试题
名称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梯级强化练月考试题九年级语文(三)第一单元——第五单元(九年级上册 苏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梯级强化训练月考试题九年级语文(三)第一单元——第五单元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得分 考生注意: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得分 评卷人 一、积累运用(20分)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2分) dì()听cù()然鳞次zhì()比肆无jì()惮2.找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改正()(2分)绿阴
试题预览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梯级强化训练月考试题
九年级语文(三)
第一单元——第五单元
题 号 一 二 三 四 总 分
得 分
考生注意: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得 分 评卷人


一、积累运用(20分)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2分)  
dì(   )听  cù(    )然  鳞次zhì(   )比  肆无jì(   )惮
2.找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2分) 
绿阴如该  若及若离   与日俱增  纷至沓来  揠苗助长  豁然开朗
融汇贯通  分道扬镳   披坚执锐  推陈出新  一愁莫展  妄自菲薄
                                                                
3.根据提示完成下列默写(    )(10分)
①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 
②小时候,             ,              ,母亲在那头。
③请补充《岳阳楼记》中的句子:噫!微斯人,                      。
④《捕蛇者说》中揭示全文主旨的句子是:                          。
⑤《醉翁亭记》中描写早晨之景的句子是:                         。
⑥面对人生中成功的欢乐和失败的痛苦,我们应拥有“               ”
的心态.(用《岳阳楼记》中的句子)
⑦《陈涉世家》中以巧妙的比喻,充分表现了陈涉非凡的个性和远大抱负的句子是:                        ,                      !
4.下面是某同学习作中的一个片段,有两个错别字和一个病句,请找出来并帮助改正。(4分)
初中时,我对《社戏》是了解不深的。但课文里乘船观戏的插图,却给我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一条小船沿着潺潺水道,穿梭于古老而悠长的水巷。于是从那时起,梦里水乡就时时招唤着我。如今我终于来到社戏故乡,一睹她的风彩。     
(1)改正错别字:_______ 改为 _______ ;_______ 改为_______          
(2)修改病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以自己的语言,概括下面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不超过15个字)(2分)
欧盟委员会健康风险科学委员发表报告指出,如果5年内每周使用随身听5天,切每天以高音量收听音乐平均超过1个小时的话,那么百分之五至百分之十的使用者将面临永久性失聪的危险。最近几年,欧盟的随身听特别是MP3的销售量猛增,约有5000万至1亿人特别是年轻人在使用随身听,因此有必要对随身听对人体的危害进行调查并采取措施,以保护青少年不受随身听和其他类似装置的损害。
                                                                            
得 分 评卷人


二、综合性学习(4分)

6.一手漂亮的钢笔字能让人赏心悦目。写好钢笔字既是语文课的教学要求,也是同学们学习和生活的需要。为了帮助同学们了解写钢笔字的知识,提高写钢笔字的水平,班上准备开展“走进硬笔(钢笔)书法”的 主题活动。
(1)、如果同学们推荐你为本次活动的策划人,你打算设计哪些活动项目?请仿照下面的示例写出两项,并说明活动目的。(4分)
【示例】项目:硬笔(钢笔)书法比赛
目的:激发同学们参与活动的热情,促进同学们认真练字。
项目一:                   目的:
项目二:                   目的:
(2) 、为了帮助同学们明确练习硬笔(钢笔)书法的意义,营造人人参与活动的氛围,请你拟写两句内容相关、形式对称的话,作为宣传标语。(3 分)
答:
(3) 、班上的小刚同学是你的朋友,他平时不用心写钢笔字,字也写得不太好,看到你在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祝贺你说:“你的字写得太漂亮了,要是我也能写得这么漂亮,那多好啊!”你听后可以这样说:“                       ”( 3 分)
得 分 评卷人


三、阅读(46分)
(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7—10题。(11分)
1尽管“消费”拉动“需求”是商业社会经济的第一推动力,但是我还是认为,消费不能等同于奢侈和铺张,节约永远是一种可贵的时代精神。
2为什么要提倡节约?因为还不够富有吗,因为落后和短缺吗?这些并不是全部的理由。其实,节约不是贫穷时的捉襟见肘,也不是短缺时的窘迫与无奈。从字面讲,节约是指节制和约束,显然这是一种自觉的行为,是一种主动的追求。节约是一种美德,是一种高尚的情操。节约是对物欲而言的。人们所需求的物质,从本质上说,无非是由两部分构成,一是对自然资源的占有,一是凝结于其中的人的劳动。所以节制物欲,就是对自然的珍惜,也是对别人劳动和生命的的尊重。这难道不是一种高风亮节,不是一种美好的情操吗?
3“勤俭传家久,诗书继世长”,这是过去许多殷实人家门前常见的楹联--俭,就是节约,以“勤俭”二字示人,是对家风的讽劝,也是道德的标榜。“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以陶渊明为代表的中国古代先贤雅士之所以归隐南山,不是因为他们没有条件享受荣华,而是他们把简朴的生活方式看作是值得追求的一种人生境界。
4高尚的人们总是以简朴而更增添了人格的魅力。当年小米加步枪的共产党为什么能够战胜美式装备的国民党?除了别的原因,延安窑洞的简朴,解放军官兵的土布军装,也许更加增加了老百姓的亲和力和信任感。这一点,大概蒋介石至死也没有弄明白。即使是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节约和简朴也是有识之士信奉的一种生活哲学。拥有亿万资产的香港大富李嘉成,据说至今住的仍是30多年以前购置的一所旧房子,吃的是粗茶淡饭,穿的是旧式西装,戴的是廉价电子手表。他说:“我觉得简单的生活更令人愉快。”
5节约是一种境界,奢侈是另一种境界。最典型的大概要算《世说新语》记载的西晋武帝时石崇与王恺争豪的故事。石崇曾出任荆州刺史,生活非常奢侈。王恺是皇帝内戚。两个人都是武帝时富可敌国的豪强。石崇故意用铁如意打碎王恺价值连城的珊瑚树,再赔偿以示其富有。更有甚者他们夸富夸到以杀人为能事的地步,到了泯灭人性的程度!这些豪强当时是何等的骄横,他们大概没有想到,自己留给后人的道德形象又是何等的丑陋和恶心!
6节约是一种时代精神。节约象征着健康向上,奢侈则意味着没落。如石崇和王恺,是那个时代的代表人物。作为开国皇帝的晋武帝司马炎,早期也曾“矫以仁俭”。但灭吴后,逐渐怠惰政事,荒淫无度。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在他的身边出现王恺、石崇之辈也就不足为怪。
(选自2009年4月8日《光明网•光明观察》,有删改。作者 马德)
7.这篇文章中,作者要阐述的道理是什么?
8.从文中看,“要提倡节约”的理由有哪几点?
9.陶渊明和李嘉诚崇尚“节俭”分别反映他们怎样的生活观?各用一句话简要概括。
10.文章运用的两类不同事例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二) 阅读下文,完成11—15题。(17分)
田野上的白发
刘益善
    ①母亲50岁后,头发日渐白了。先是两鬓,后采是额前,再后来满头芦花,让我们感到心痛。
②父母都不愿离开家,家里有猪鸡水牛,有房子和责任田,上高中的小弟还要人照顾,患不治之症的父亲不能劳动,里里外外都是母亲一人操持,她头发还有不白的么?
③4月的一个晚上,我搭同事的便车回老家,想看看父母和小弟。到家时已是晚上11点多了,家里没人,门上挂了锁。奇怪,这么晚了,父母到哪去了呢?天气乍暖还寒,夜风吹过,身上有阵阵凉意。朝远处田野望去,怎么回事呀?空旷的田野上有灯火闪烁,不时有阵阵敲盆的声音传来,我信步朝田野走去。
④到了田边,我像被人使了定身法一般,呆立在夜色里。只见母亲一手提着脸盆,一手握根棒子,敲击着,发出当当的声响。母亲在田埂上蹒珊地转悠,田埂角上放着盏马灯,灯火如豆。田里是平整的秧圃,依稀可见撒下的稻种已经抽出嫩芽。母亲身上披了件破棉袄,手里不停地敲击着。我叫丁声母亲,母亲见是我,停丁下采,脸上溢着慈祥的微笑。在母亲停下的当儿,有一群黑乎乎的东西冲向秧圃。母亲一见,立刻又敲起来,那黑乎乎的便遣散而去。母亲说,今年是少有的奇怪,撒下的稻种一个晚上便被老鼠吃得精光。没有办法,大家只好日夜在田边守着。母亲告诉我,父亲被姐姐接去了,小弟住校,星期天才回,她已经在田边守了三个昼夜了。
⑤母亲和我说话,手里还在敲盆,沿着田埂蹒珊而行。我跟在她后面,心里沉沉的。母亲,您该休息了,把田退了吧!您劳作了一辈子,难道不谊享一事福么?我知道,我是劝不动母亲的,她离不开她的田野。平时我们劝她,她都说:你们不要管了,这田是不能退的,我做一天算一天,也好照料你爹和你弟。
⑥那个夜晚,我陪着母亲在田野上敲盆赶鼠。母亲的身影在田埂上晃动着,夜色里,只有母亲的白发看得清楚。夜风吹着,母亲的白发在田野上飘拂,飘拂,飘拂出我一脸泪花,飘拂出我又一段回忆。
⑦父亲病倒时,正是乡下大忙季节。母亲忍着悲痛,半夜里起来拔好秧,运到水田里。一早回家服侍父亲吃药,再赶到田里插秧。一大块白晃晃的水田里,只有母亲孤单的身影在移动。随着母亲身影的移动,水田里嫩绿的秧苗一行行地立起来,整齐匀称,像块绿色的地毯。母亲是高明的织工,织着绿色;母亲是勤劳的春蚕,吐着绿丝。
⑧我赶回家帮母亲插秧,到田边时,一块大田,母亲已插完一大半。她太累了,体力不支,已不是弯腰在田里移动,而是双膝跪在泥水里,艰难地爬行。母亲的衣裤没一处干的地方,浑身是汗渍泥水。母亲跪在田里插完一行,又插一行。我含着泪水冲到田里,喊着:妈,您不该这样拼命!
⑨母亲见是我,想站起来,努力了两次却未站起。我一把抱起母亲,感到母亲已瘦得皮包骨头。母亲脸上仍是慈祥的微笑,白发被汗水湿透了,沾在额上脸上脖予上。我为母亲拂了拂头发,一阵风吹来,白发在田野里飘拂起来。母亲说:抢季节要紧啦,这秧早插一天,就能多收一成。我没说话,把母亲进回家,就跑到田里,没命地插起秧来。我累得腰酸背痛,但一想到母亲的白发在眼前飘拂,想到母亲跪在田里的身影,便觉得不累了,腰也不酸了。我一口气插完大田的秧,哭了……
⑩母亲离开我们三年了,但我忘不了母亲的白发。她的青丝变白发,是岁月的辛劳所染。母亲的白发,装点着故乡的田野,温暖了我的心灵。
啊,母亲的白发哟,还在田野上飘拂么!
田野上的白发阅读题:
11.简要说说文中的母亲是一位什么样的母亲。(3分)
12.母亲的白发,让“我”“感到心痛”。文中叙述了哪两件让“我”心痛的事?(4分)
13.结合语境,对下列句子作简要赏析。(4分)
(1)随着母亲身影的移动,水田里嫩绿的秧苗一行行地立起来,整齐匀称,,像块绿色的地毯。
(2)她太累了,体力不支,已不是弯腰在田里移动,而是双膝跪在泥水量,艰难地爬行。
14.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①段中“后来满头芦花”一句用乡村常见的芦花来形容母亲的,白发,突出母亲头发斑白的特征,切合母亲农妇的身份。
B.③段中“空旷的田,野上有灯火闪烁,不时有阵阵敲盆的声音传来”一句看似闲笔,实则为后文的情节发展作了铺垫。
C.④段中“在母亲停下的当儿,有一群黑乎乎的东西冲向秧圃”一句,既写出了老鼠的猖獗,又侧面表现出母亲的辛劳。
D.11段中以“母亲的白发哟,还在田野上飘拂么!”一句结束全文,言有尽而意无穷,含蓄地抒发了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
15.本文着力描写母亲的白发,请简要分析“白发”在文中有哪些作用。(3分)
(三)阅读【甲】【乙】两篇选文,回答17—19题。(12分)
文言文阅读。
  [甲]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乙]陶潜,字元亮,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尝著《五柳先生传》曰:“环堵①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②也。”其自述如此,时人谓之实录。(尝)曰:“令吾常醉于酒足矣。”其亲朋好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每一醉,则大适③四融然④。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性不解音,而畜⑤素琴一张,弦徽⑥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节选自《晋书》)
[注]①环堵:四壁。多用以形容居室简陋。②晏如:安然自若的样子。③适:满足。④融然:和悦快乐的样子。⑤畜:同“蓄”。⑥弦徽:琴弦与琴徽,琴微即琴弦音位的标志。
16.解释下列加粗的词。
(1)渔人甚异之      异:__________
(2)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属:__________
(3)颖脱不羁       羁:__________
(4)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 辍:__________
17.请从[乙]文中摘录出与“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所表现的理想生活形成强烈反差的句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从[乙]文看,陶渊明的琴没有琴弦,他本人也不会抚琴,但与朋友相聚,他却“抚而和之”。他真的是在抚琴吗?结合全文看,这反映了他怎样的性格?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20--22题。(4分) 
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20.全诗思绪都围绕“_____”字来抒写。
2.“去年天气旧亭台”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暗含着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悲叹。
21.结句“小园香径独徘徊”言尽而意无穷,请略作鉴赏。
  答:
22.被称为“天然奇偶”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得 分 评卷人


四、作文(50分)
23.我们在学习生活中往往被一些小事所羁绊,一时间会迷失了前进的方向,忽略了事情的轻重,耗费了许多不必要的时间与精力,比如说明明知道打游戏上网不好,但有时还控制不了自己;明明知道这个题目不会做,但碍于情面不懂装懂;明明知道我们上学就应该好好学习,但由于懒惰、散漫而无所适从……
  为此凡事皆要我们分清主次,把握方向。
请以“我的人生我做主”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立意自定;②篇幅不少于600字。
③卷面整洁,书写工整。
 

 

 

 

 

 

 

 

 

 

 

 

 

 

 

 

 

 

 

 

 

 

 

 

 

 

 

 

 

 

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梯级强化训练月考试题
参考答案
一.1.谛   猝   栉   忌
2.及——即   踏——沓   汇——会  愁——筹
3.略
4. 答案(找作业答案--->>上魔方格)
(1)“招”改为“召”,“彩”改为“采”;
(2)病句修改:“却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5. 随身听对人们健康的危害
6. (1)、答案示例
  项目一:硬笔(钢笔)书法知识讲座。     目的:明确硬笔(钢笔)书法的意义,了解硬笔 (钢笔)书法的知识。
  项目二:名家硬笔(钢笔) d初中Net化学czhx.cooco.net.cn^
书法作品鉴赏。 目的:欣赏和借鉴硬笔(钢笔)书法作品,激发练字兴趣。
(2)、示例:①练好钢笔书法,传承汉字文化。 ②写漂亮字,做优秀人。
(3)、示例:谢谢你的赞扬。其实只要你用心写字。坚持练习,也能把字写好,到时候肯定比我的字更漂亮。(语言得体,表达通顺即可)
三.阅读(一)7.节约永远是一种可贵的时代精神。(选文原题为“节约应当成为时代精神”)。
8.生活还不够富有和物质短缺;要珍惜自然资源和尊重别人的劳动和生命。
9.陶渊明追求简朴的生活方式;李嘉诚信奉节约和简朴的生活哲学。或:从简单的生活中获得了精神的愉快。
10.古今结合和正反对比;有力地证明了节约和奢侈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境界
(二) 田野上的白发阅读题答案:
  选文是刘益善所写的一篇散文,考查学生的现代文综合阅读能力。试题涉及整体把握文本、概括表达、语言赏析、句意理解、综合分析等语文阅读常见考点。
  第11题概括人物形象,实际上是考查整体把握文本的能力。概括人物形象的前提要把握品读全文,防止答的不全或流于表面。答题时,可采用如下方法:找出句中能体现人物性格品质的原词;通过人物的具体事例概括出人物的品质和个性;从对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描写中整体感受人物形象的特点。然后精心组织,做到言简意赅,尽量不要重复。参考答案为:吃苦耐劳、坚强、乐观、慈祥(意思对即可)。
  第12题叙述主要内容,考查理解和概括表达的能力。解答这类题时应根据:主要人物在什么时间什么情形下做(或说)什么事(或话),最终结果怎样;当然,在答题时要视具体情况来确定,有时要素可以有所取舍。“人物”和“地点”要素可舍去,关键的要素是“什么事”。参考答案为(1)母亲深夜敲盆赶鼠(2)母亲跪在田中插秧(意思对即可)。
  第13题考查的是对重要语句的赏析。这题是属于自选角度赏析题,要求考生针对所给句子,调动品味语言方法的积累赏析句子。需要考生对考题文本的语言深入研读、推敲,体出其味,品出其妙。然后,找准品“点”。常见的如:1、结合修辞手法,品出生动美。首先要记住常见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对比、反问),并结合修辞特点和表达效果来赏析,这样才不会在答题时“舍近求远”,或者张冠李戴、隔靴搔痒。例如,上面的第3题的第一句可借助修辞手法来品味。参考答案为(1)运用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水田中的秧苗之美,赞美了母亲的劳动成果。或:“立起来”运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秧苗的动态之美。2、抓住关键词语,品出精妙美。关键词语一般指勾住自己眼睛的富有表现力的动词、形容词,往往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我们只要抓住这些关键词句进行分析和品味,就能“拨开云雾见青天”。例如上面的第二句就可抓住关键词语“跪”“艰难”进行赏析。参考答案为(2)句中“跪”、“艰难”这两个词写出母亲插秧的艰难,突出母亲此时体力不支和劳累,表现了母亲的坚强。
  第14题考查句意理解分析。本题用选择题考查对文章重要语句的理解和分析,扩大了覆盖面,为阅卷的公正客观提供方便。解答此类题时,一定要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也就是文章的整体,仔细体味推敲,透过语言的表象去揣摩领悟其中的深意。另外,选择题我们还应通过分析、比较、斟酌、排除的形式去选择最有把握的一个。答案为:D
  第15题是综合分析,初看是对线索的分析理解,实际上还包括人物形象特征,情感基调、文章主题等多方面的理解,是阅读分析的深层的整体理解,不能留于表面或浅尝辄止,题目的分值3分实际上暗示应多角度思考。参考答案为:“白发”是全文叙事线索;“白发”是母亲的形象特征,作者着力描写这一特征,突出了母亲的辛劳,表达出作者对母亲的心疼,对母亲的爱和怀念。(意思对即可)   
(三)答案
16.(1)对……感到诧异(2)类(3)束缚,拘束(4)停止
17.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
18.不是,他只是作出抚琴的样子。这反映了他无拘无束,本性率真,面对穷困的生活,自得其乐的性格。(意思对即可)
19.(1)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
   (2)只要懂得琴中的乐趣,何必非要(在琴上)抚出美妙的音乐呢!(意对即可)
(四)答案:
20.   独  2。天气亭台都与去年一样  物是人非,时光不再
21.   结句直接抒发寂寞和忧伤之情。“独”字突出了凄凉寂寞之感。“徘徊”将词人对美丽春天,大好年华以及美好事物的无限依恋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22.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甲】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麻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节选自《桃花源记》)
    【乙】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菇,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节选自《五柳先生传》)
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①渔人甚异之___________      ②阡陌交通____________
    ③环堵萧然___________         ④短褐穿结______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
①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陶渊明生活在政治黑暗、战乱频繁、民不聊生的时代。他笔下的“桃花源”其实并不存在。那么,陶渊明描写这一世外桃源有什么用意呢?
1.①对……感到惊异   ②交错相通   ③墙  a可圈可点组卷
④打补丁
2.①老人和小孩,都和悦幸福,自得其乐。②平时悠闲平静少说话,不去追求名利。
3.表达诗人的理想,即追求一种没有剥削压迫,没有战乱,人人劳动,和乐寓足,宁静淳朴的和谐生活环境。 (61.134.28.132)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苏教版 九年级 上册 月考试卷


上一个『2013—2014学年度九年级第一阶段练考试题语文(二)第一单元——第三单元』  下一个『2013—2014学年度九年级第一阶段练考试题语文(四)第一单元——第六单元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