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语文第四单元形成性评价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单元练习
试题
名称
九年级(上)语文第四单元形成性评价(九年级上册 部编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九年级(上)语文第四单元形成性评价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第一部分选择题(1-5题)一、语言技能考查(15分)1.下列词语的书写和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孜(zī)孜不倦味同嚼(jué)蜡汲(jí)取匡骗B.根深蒂(dì)固狂妄(wàng)自大诘(zhé)难玄虚C.吹毛
试题预览
九年级(上)语文第四单元形成性评价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
第一部分 选择题(1-5题)
一、语言技能考查(15分)
1.下列词语的书写和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孜(zī)孜不倦       味同嚼(jué)蜡     汲(jí)取     匡骗
B.根深蒂(dì)固     狂妄(wàng)自大    诘(zhé)难    玄虚
C.吹毛求疵(cī)       文采澡(zǎo)饰     狡黠(xié)    滞碍 
D.寻章摘(zhāi)句   豁(huò)然贯通     矫(jiǎo)情   伦理
2.请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句(      )  (3分) 
A.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
B.无论是令人胆寒的险峻高山,还是清澈透明的如静湖水,都是大自然精巧绝伦的艺术品。
C.考场上面对考官的提问,他沉着冷静脱口而出,获得了考官的一致好评.
D.他们俩虽然是萍水相逢,却是一见如故。
3.请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     )  (3分)
A.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活动,使我们懂得了很多做人的道理。
B. 老板的做法真是一箭双雕,既节约了成本,又充分地利用了材料。
C. 是否能活学活用,是一个人在学习上取得成功的关键。
D. 夏天的梧桐山,真是我们纳凉避暑、休闲娱乐的好季节。
4.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中国传统礼节中人们见面时都要相互鞠躬,为什么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人不要学鹅,鹅看见人都不怕,原来鹅眼与人不一样,看出去的东西都是缩小的,那是过低估计了别人。
②.但人也不要学牛,牛看见人都怕,因为牛眼与鹅眼截然相反,看出去的东西都是放大的,那是过低估计了自己。
③.所以人既不要自卑,也不要自大,要有自信,不要迷信。
④.因为,鞠躬就是放低自己,抬高别人。
A.④①③②        B. ①④②③    C.④①②③       D. ①④③②
5.下列句子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3分)
A.宋代朱熹抽取《大学》中的《春秋》《中庸》两篇,和《论语》《孟子》编在一起,称为“四书”。
B.教育家孔子提出了“学思结合法”: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C.《大学》中提出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条目,成为南宋以后理学家基本纲领的一部分。
D.《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了吗》出自鲁迅的《朝花夕拾》。

第二部分 阅读题(6-20题)
二、现代文阅读能力考查(41分)
(一)阅读下面文段,完成6~11题。(14分)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鲁迅
①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是事实;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只希望着国联,也是事实;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
②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③如果单据这一点现象而论,自信其实是早就失掉了的。先前信“地”,信“物”,后来信“国联”,都没有相信过“自己”。假使这也算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自从对国联失望之后,便把这他信力都失掉了。
④失掉了他信力,就会疑,一个转身,也许能够只相信了自己,倒是一条新生路,但不幸的是逐渐玄虚起来了。信“地”和“物”,还是切实的东西,国联就渺茫,不过这还可以令人不久就省悟到依赖它的不可靠。一到求神拜佛,可就玄虚之至了,有益或是有害,一时就找不出分明的结果来,它可以令人更长久的麻醉着自己。
⑤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 
  ⑥“自欺”也并非现在的新东西,现在只不过日见其明显,笼罩了一切罢了。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⑦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拚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⑧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⑨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九月二十五日。
6.本问提出了一个什么观点?依据是什么?(3分)
                                                                           
7.本文是怎样论证论点的(2分)
                                                                           
                                                                           
8. 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请你根据自己的了解为第⑦段中“……的人”注解,任选两个举例。(2分)
                                                                           
                                                                           
9. 第①段里的三个副词“总”、“只”、“一味”,他们的位置能否互换?为什么?(3分)
                                                                           
                                                                           
10. 你是如何理解第⑦段中的加点字“中国人的脊梁”的?(2分)
                                                                           
                                                                           
11.自信力对一个国家很重要,对于个人也如此。关于自信的名言你知道的有多少呢?请写出两句。(2分)
                                                                           
                                                                          
(二)议论文阅读能力考查(12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2~15题。
每一只小狗都有一个目标
①有一对夫妇,有两个孩子,这对夫妇决定为孩子养一只小狗。小狗抱回来以后,他们就请朋友帮忙训练这只小狗。在第一次训练前,女驯狗师问:“小狗的目标是什么?”夫妻俩面面相觑,很是意外,嘟囔着说:“一只小狗的目标?当然就是当一只狗了。”他们实在想不出狗还有什么另外的目标。女驯狗师极为严肃地摇了摇头说:“每只小狗都有一个目标。”夫妻俩商量之后,为小狗确立了一个目标:白天和孩子们一道玩,夜里看家。后来,小狗被成功地训练成了孩子的好朋友和家的守护神。这对夫妇牢牢地记住了这句话——做一只狗要有目标,更何况是做一个人。
②我们常常把别人的期待当成了自己的目标。孩童时,这几乎是顺理成章的。但是,你会渐渐地长大,无论别人的期望是怎样的美好,它也不属于你。除非有一天,你成功地在自己的心底移植了这个期望,这个期望生根发芽,长成了你的目标。那时,尽管所有的枝叶都和原来的母体一脉相承,但其实它已面目全非,它的灵魂完完全全只属于你,它被你的血脉所滋养。
③我们常常把世俗的流转当成自己的目标。这一阵子崇尚钱,你就把挣钱当成自己的目标,殊不知钱只是手段而非目标,有了钱之后,事情远远没有结束,把钱当成目标,就是把叶子当成了根。过一阵流行美丽,你就把制造美丽保存美丽当成了目标,殊不知美丽的标准有所不同,美丽是可以变化的,目标却是相对恒定的。美丽之后你还要做什么?美丽会褪色,目标却永远鲜艳。
④有人把快乐和幸福当成了终极目标,我觉得这也值得推敲。快乐并不只是单纯的快感,类乎饮食和繁殖的本能。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最长远最持久的快乐,来自于你的自我价值的体现,而毫无疑问,自我价值是从属于你的目标,一个连目标都没有的人,何谈价值呢!
⑤一株树的目标也许是雕成大厦的栋梁,也许是撑起一把绿伞送人阴凉,也许是化做无数张白纸传递知识,也许是制成一次性筷子让人大快朵颐……还有数不清的可能,我们不是树,我们不可能穷尽也不可能明白树的心思。我们是人,我们可以为自己确立一个目标,这是做人的本分之一。
⑥有一位女子曾说过,出名要趁早。我看,确立目标要趁早。
(选自《初中语文读本》,语文出版社,作者毕淑敏,有改动)
【注】大快朵颐:鼓动腮帮子大口嚼鲜美的食物。
12.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3分) 
                                                                   。
13.第⑤段除了举例论证之外,还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它有什么作用 ? ( 3分) 
                                                                   。
14.结合全文,揣摩划线句子,谈谈你的理解。( 3分) 
                                                                   。
15.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这篇文章给你的启示?( 3分) 
                                                                   。
(三)文学作品阅读能力考查(15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6~20题。
闲读梧桐
①梧桐就在我们住的那幢楼的前面,在花圃和草地的中央,在曲径通幽的那个拐弯口,整日整夜地与我们对视。 
   ②它要比别处的其他树大出许多,足有合抱之粗,如一位“伟丈夫”,向空中伸展;又像一位矜持的少女,繁茂的叶子如长发,披肩掩面,甚至遮住了整个身躯。我猜想,当初它的身边定然有许多的树苗和它并肩成长,后来,或许因为环境规划需要,被砍伐了;或许就是它本身的素质好,顽强地坚持下来。它从从容容地走过岁月的风雨,高大起来了。闲来临窗读树已成为我生活中的一部分了。 
③某日,母亲从北方来信:寒潮来了,注意保暖御寒。入夜,便加了一床被子。果然,夜半有呼风啸雨紧叩窗棂。我从酣梦里惊醒,听到那冷雨滴落空阶如原始的打击乐。于是无眠,想起家信,想起母亲说起的家谱,想起外祖父风雨如晦的际遇。外祖父是地方上知名的教育家,两袖清风,将一生献给了桑梓教育事业,放弃了几次外聘高就的机会。然而,在那史无前例的岁月里,他不愿屈从于非人的折磨,在一个冷雨的冬夜,饮恨自尽。我无缘见到他老人家,只是在小舅家读到一张黑色镜框里肃然的面容。我不敢说画师的技艺有多高,只是坚信那双眼睛是传了神的。每次站到他跟前,总有一种情思嬗传于我,冥冥之中,与我的心灵默默碰撞。
④浮想联翩,伴以风雨大作,了无睡意,就独自披衣临窗。夜如墨染,顷刻间我也融入这浓稠的夜色中了。惊奇地发现,天边竟有几颗寒星眨巴着瞌睡的眼!先前原是错觉,根本就没有下雨,只有风,粗暴狂虐的北风。这时,最让我“心有戚戚”的便是不远处的那株梧桐了。只能依稀看到它黛青色的轮廓,承受着一份天边的苍凉。阵风过处,是叶叶枝枝互相簇拥颤起的呼号,时而像俄罗斯民谣,时而像若有若无的诗歌。不知怎的,外祖父的遗像又蓦然浮上眼帘,似与这株沉默的梧桐有种无法言喻的契合。不求巨臂擎天的闻达,但也有荫庇一方的坦荡。 
   ⑤次日醒来,红日满窗,竟是大晴。 
   ⑥惦念的是那一树黄叶。推开窗棂,读到的树,竟是一个显山露水的甲骨文字。没有昨日那遮天蔽日的叶子,剩下的是虬枝挺干。我的心像是被谁搁上了一块沉重的冰,无法再幻作一只鸟,向那棵树飞去了。这一夜的风呵,就凋零了满树的生命!而风又奈你其何,坠落的终要坠落,无须挽留,你还有一身傲骨与春天之前的整个冬季抗争! 
   ⑦于是,我读懂了梧桐的寂寞。不是慨叹韶华流逝的漠然,不是哀怨人潮人海中的孤寂,而是一种禅意,一种宁静和虚空的玄奥。服从自然又抗衡自然,洞悉自然又糊涂自然,任风雕雨蚀,四季轮回,日月如晦,花开花落,好一种从容淡泊的大度!不禁又感慨起外祖父的英年早逝、悲哀起他屈从天命的无奈、悲哀起那个年代里的人们。 
  ⑧又是一阵熟悉的树叶婆娑的沙沙声响,亲切地叩击着耳鼓。俯目望去,一个红衣女孩雀跃在那黄叶覆盖的小径,那模样似乎每一片叶子都在为她青春的步履伴奏。此刻,我的窗台上,扑进一阙蓬松的阳光,洒在案前昨夜未曾合上的一卷旧书上。
                 作者:孙海《青年文摘(红版)》 1994年第10期
16.整体感知。作者看到风中梧桐想起了外祖父,并感到两者之间“有种无法言喻的契合”。请结合全文谈谈梧桐与外祖父的相同点与不同点。(4分)
相同点:                                                                   不同点:                                                                   17.内容探究。第④段中,风雨中的梧桐为什么会让作者“心有戚戚焉”?(2分)
                                                                      
18.写法揣摩。第⑤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2分)
                                                                      
19.语言品析。文章中有许多句子写得很精彩,请你从文中自选一句,作简要赏析。(3分)
                                                                      
20.综合拓展。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第⑧ 段中划线句子的理解。(4分)
                                                                      
三、 名著阅读考查(4分)
21.《水浒》作者是元末明初的________。我国第一部歌颂________的长篇章回体小说。生动描述了梁山好汉们从起义到兴盛再到最终失败的全过程,表现了“________________”的主题。其中,梁山泊一百单八将聚齐之后,在山顶上树立起了一面杏黄旗,上书“_______________”四个大字,它实际上代表了这次农民起义的口号。

四、作文能力考查(40分)
22.命题作文: 微笑
朋友,你会微笑吗?微笑是一杯浓浓的咖啡,微笑是一片遮阳的绿荫,微笑是一句温暖的问候。微笑是一曲动人的音乐。微笑让我们的生活充满了温馨。请以“微笑”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否则扣分。如果不可避免,请用××代替。 (116.77.163.75)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九年级 上册 单元练习


上一个『九年级(上)语文第三单元形成性评价』  下一个『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测试题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