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月考试卷
试题
名称
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高二必修五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2013-2014学年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二语文试题  第Ⅰ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孝与廉肖群忠  孝与廉首先是中国传统道德的两个德目。孝,就是子女善事父母亲祖的伦理义务与伦理行为的称谓。而廉则是官员克己奉公、廉洁不贪的道德义务与品德。这是分别处理家庭家族关系与国
试题预览
2013-2014学年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高二语文试题

  第Ⅰ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孝与廉
肖群忠
  孝与廉首先是中国传统道德的两个德目。孝,就是子女善事父母亲祖的伦理义务与伦理行为的称谓。而廉则是官员克己奉公、廉洁不贪的道德义务与品德。这是分别处理家庭家族关系与国家关系的两种不同的道德。孝与廉是相互支持的关系。
  第一,孝是一切道德的基础,也是廉德的基础。在中国古人看来,孝是为人第一德,是诸种道德的基础。在家能孝亲,在朝必能忠君。廉实际上是为宫之人对公共财物的道德态度,它实际上体现为对君主、国家的忠诚之德。在孝德泛化的社会条件下,认为求忠臣必出于孝子之门,人有孝德就会有别的一切道德,有孝德就必然有廉德。《孝经·诸侯章》说:“在上不骄,高而不危;制节谨度,满而不溢。高而不危,所以长守贵也;满而不溢,所以长守富也。”这里的“制节谨度,满而不溢”具有廉德内涵,也被看作是诸侯之孝,如果不具备这种廉德,不能长守富贵,是对祖先的不孝。
  第二,不辱其亲的孝道责任感使人产生清廉为官的责任意识。在中国古代,孝亲不仅是能赡养父母,而且要主身扬名,以显父母,起码也不能做辱没父母的事。中国古人的道德责任感产生于对父母亲祖的责任感,认为做了好事,成了功名能够光宗耀祖,相反做了坏事,就会辱没父母亲祖和门风家风。因此,一个守孝的人必然要在为官的过程中自觉遵守清勤慎德的为官道德,绝不能做贪赃枉法之事,受牢狱之灾辱没先祖。这种孝道责任感成了某些官员得以廉洁自律的精神动因。
  第三,廉才能保证行孝。一个人在古代中国能为官,已经是有出息有成就的人,但是权力是一种机遇也是一种风险,如果一个官员不能正确处理义利关系,在财利与权力面前不能保持清醒的头脑,既要当官又要谋财,那势必就会成为一名贪官,轻则被贬,重则受刑甚至丢命,这样肯定不能顾及父母之养,而且辱没家门家风,而成为不孝之逆子。因此,廉洁,不仅能保证官员长守富贵,一生平安,而且还能保证官员行孝,做到“大孝尊亲,其次不辱”。
  孝与廉在中国古代虽有上述一致与相互支持之处,但它毕竟是属于处理家庭私人关系与国家政治关系的两种不同道德,而且其道德主体也是两种人伦角色即孝子与廉吏,或者说前者是对为人子者的要求,后者是对为人臣或拥有一定公众权利的人的要求。在中国古代两者的统一性之所以被看重,是因为社会是一种家国同构的社会结构,在汉代实现以孝治天下的国策,孝被全面泛化,当作一切道德的代名词,似乎有了孝,人就会有一切道德。不可否认,这种思维在中国古代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客观性。
  但是,孝与廉毕竟是两种不同领域的道德,本身是有差异的,随着家国一体的传统社会结构的解体,公民社会的形成,随着传统文化与孝道影响的衰落,随着现代社会私人领域与公共领域的日益区隔,我们更要充分看到孝与廉的差异和不同,在继承优秀传统道德资源时,既要充分肯定但又不要盲目夸大孝文化在加强干部廉政与廉德建设中的作用。以为只要干部能孝其亲就必然会廉洁奉公,这种想法是简单化的,缺乏深入分析的。
   (选自2013年1月21日《光明日报》,有删节)
1.下列对于孝与廉关系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孝是廉德的基础,在孝德泛化的社会条件下,人们通常认为有孝德就必然有廉德。
 B.孝可以使人产生清廉为官的责任意识,使人们在为官时都会自觉遵守清勤慎德的为官道德。
 C.廉能保证行孝,具备廉德能保证官员长守富贵,反之则有可能辱没父母亲祖和门风家风。
 D.孝与廉在中国古代是相互支持的关系,但毕竟是两种不同领域的道德,本身是有差异的。
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孝与廉是中国传统道德的两个德目,是分别处理国家关系与家庭家族关系的两种不同道德。
 B.廉是官员克己奉公、廉洁不贪的道德义务与品德,这种廉德促成了对父母亲祖的责任感。
 C.在中国古代,一个人能为官就已经是有成就的人,就—定能够光宗耀祖,也是孝亲的表现。
 D.有的人认为官员只要能孝顺父母就一定会廉洁奉公,这种想法夸大了孝文化的作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中国古代孝德泛化的社会条件下,孝被认为是为人第一德,一个人在家能孝亲,在朝必能忠君。
 B.中国古代那些廉吏一生清廉为官,不做贪赃枉法之事,是因为他们担心受牢狱之灾而辱没先祖。
 C.古代中国社会是一种家国同构的社会结构,所以在中国古代更看重孝与廉这两者的统一性。
 D.中国古代的孝文化作为优秀传统道德资源,对当前加强干部廉政与廉德建设可以发挥一定的作用。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陶潜,字元亮,大司马侃之曾孙也。祖茂,武昌太守。潜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
  以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资,遂抱羸疾。复为镇军、建威参军,谓亲朋曰:“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可乎?”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在县,公田悉令种秫谷,曰:“令吾常醉于酒足矣。”妻子固请种粳,乃使一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素简贵,不私事上官。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叹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义熙二年,解印去县,乃赋《归去来》。
  顷之,征著作郎,不就。既绝州郡觐谒,其乡亲张野及周旋人羊松龄、宠遵等或有酒要之,或要之共至酒坐,虽不识主人,亦欣然无忤,酣醉便反。未尝有所造诣,所之唯至田舍及庐山游观而已。
  其亲朋好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每一醉,则大适融然。又不营生业,家务悉委之儿仆。未尝有喜愠之色,惟遇酒则饮,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尝言夏月虚闲,高卧北窗之下,清风飒至,自谓羲皇上人。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张,弦徽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以宋元嘉中卒,时年六十三,所有文集并行于世。
  注释:①秫谷:可酿酒。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       堪:忍受,禁得起
  B.素简贵,不私事上官         私:暗地里
  C.既绝州郡觐谒               觐:拜见
  D.未尝有所造诣               造诣:学问技艺达到的程度
  5.下面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陶潜不受世俗羁绊的一组是
                         (3分) (    )
  ①征著作郎,不就 ②躬耕自资,遂抱羸疾 ③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 ④素简贵,不私事上官 ⑤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  ⑥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③④⑤⑥  D.②④⑤⑥
  6.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陶潜为了有隐居之资,应对年老家贫的尴尬局面,做了州祭酒,但不堪吏职,不久便自解归,躬耕自资,又得了病,执事者便让他当了彭泽县令。
  B.陶潜担任彭泽县令时,郡里派遣督邮到县里来,别人告诉他应当束好腰带去拜见督邮,他叹道,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便解印而去。
  C.文中“高卧北窗之下,清风飒至,自谓羲皇上”句与我们学过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句,都表现了陶渊明悠闲自得陶醉于自然的情态。
  D.陶渊明深谙音乐,他自己备有一张琴,每逢朋友在一起喝酒,就抚琴作乐。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5分)潜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
  
  (2)(5分)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张,弦徽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一首元曲,完成后面的问题。
  [双调]雁儿落兼得胜令·退隐
  元·张养浩
  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山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倚杖立云沙,回首见山家。
  野鹿眠山草,山猿戏野花。云霞,我爱山无价,看时行踏,云山也爱咱。
8.这首曲子的一、二句中用了“来”“去”二字,有人说用得很好,请说说好在何处?(5分)
  
9.从这首曲子勾画的山中行乐图中可以看到诗人怎样的心境?(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 悟已往之不谏,                                  (2)                                     ,鸟倦飞而知还。
(3)                                     ,临清流而赋诗。
(4) 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                           ,去以六月息者也。
(5)                            ,                            ,此小年也。
(6)老当益壮,                                ?
(7)                                     ,秋水共长天一色。
(8)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9) 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
  
  三、文史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题。
  一个老人的问题
  [埃及]穆·阿里
  酒店快关门的时候,一个衣衫褴褛的老汉迈进门来。酒保惊奇地望着这个陌生的顾客。看上去,他是位饱经风霜的老人,满面皱纹,步履蹒跚,走起路来甚至跌跌撞撞,鼻梁上架着一副老花镜,右手拄着一根看上去已伴随他二十多年的拐棍。
  老人一屁股坐在门口的凳子上,打了个手势,请酒保过来,声音颤抖地问:“有人问起我吗?”
  酒保闹懵了,忙说:“没有啊!”
  老人抬起右手,用手指揩了一下脸上的汗水,伤感地说:“那么,请给我倒杯酒来,先生!”
  老人喝着酒,叹着气,两只眼睛忧愁地望着门口,慢慢饮完酒。随后,用拐棍支着地,哈着腰,低着头,好像寻找什么似的步出酒店。酒保目送着他,觉得他既可怜又古怪。
  十多天过去了,顾客不断光临酒店,酒保几乎忘了那可怜的老人。但一天夜里,当酒店最后一个顾客走出门时,老人的面孔又出现在门口。他一声不吭地挪进屋内,又坐在门口的凳子上,悲伤地问:“有人问起我吗?”
  酒保不安地答道:“没有!”
  老人抬起右手,用手指揩了揩脸上的汗水,像受了伤似的喃喃地说:“那么,请给我倒两杯酒来,先生!”
  老人一口一口地抿着酒,两只眼睛呆呆地凝视着门口。酒杯空了,老人用拐棍支着地,慢慢站起身,缓缓地挪动着步子,磨蹭着出了酒店大门。
  几个月过去了,老人一直未再“光临”酒店。
  一天夜里……      
  “有人问起过我吗?”
  几年过去了,酒保的答复仍是那么几个字:
  “没有!”
  老人凄惨地说:“那么,请给我拿一瓶酒来,先生!”
  酒保同情地问老人:“一瓶酒?”
  老人点点头,抬眼看了看他,好像明白了他正在故意找话说。
  酒拿来了,老人喝着,喝着,喝光了一瓶酒。酒保的眼睛始终注视着他的脸。
  老人用拐棍吃力地撑起身,向酒店大门方向挪动着步子,但一个趔趄,拐棍滑出手,他一下子跌在地上。
  他的两腿神经质地勾住一张桌子,颤颤巍巍地伸出右手,抓住桌子腿,挣扎着想站起来,但桌子倒了……
  酒保赶忙奔过来,两眼涌着泪水,哭着说:“最近好像有人问起过您,爸爸!”
  (1)小说开头人物的肖像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回答。(5分)
(2)小说标题为《一个老人的问题》,所揭示的问题也就是老人要求找的东西。作者用老人前后数次到酒店的问话:“有人问起过我吗?”来表现的,反复出现的这句话反映出老人怎样的心理状态?小说提出了什么问题?(5分)
(3)小说的结尾出人意料,这样结尾的好处是什么?(5分)
(4)从小说内容来看,酒保与老人是否是父子关系?谈谈你的看法及理由。6分)
  第Ⅱ卷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A.著名小提琴演奏家盛中国曾来哈尔滨演出,获得了成功;无独有偶,今年夏天,小提琴女演奏家俞丽娜也来哈尔滨演出,同样赢得了观众的好评。
  B.像《尤里西斯》这样在内容和表达方面不可理喻的作品,一般的读者往往对其敬而远之。
  C.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特别是连续十几年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表现,让各国经济界人士都叹为观止。
  D.他心爱的书籍,经过再三处理,还是没有地方放置,只能堆在地上或塞在床下,生活的屈辱和窘困,无出其右。
  1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    )
  A.当前一些医疗机构趋利行为严重,盲目扩大和追求经济效益,医药费用持续攀升,出现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B.如果我所管的“闲”事能给群众带来哪怕一点点的幸福和快乐时,我也很幸福,很快乐。
  C.校庆在即,学校要求全体师生注重礼仪,热情待客,以带给从全国各地回母校参加庆祝活动的校友感到宾至如归。
  D.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我国园林建筑与诗文、绘画等艺术紧密结合,形成了富有诗情画意的、在世界上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
  1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
  我国是食品生产和消费大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才能有效解决食品安全领域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切实增强消费安全感。
  ①强化执法措施,严惩违法犯罪分子
  ②食品产业涉及环节多,哪一环出现漏洞都会给食品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③创新食品安全监管机制
  ④坚决淘汰劣质企业,以震慑所有企业使之不敢越雷池半步
  ⑤保障食品安全需要生产经营者诚信自律,更需要严格的法律制度约束和有效监管
  ⑥因此,必须保持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的态势,及时消除各环节的隐患
  A.②⑥①③④⑤           B.⑤②⑥③①④
  C.⑤⑥②④③①            D.②⑤⑥①④③8.这首曲子的一、二句中用了“来”“去”二字,有人说用得很好,请说说好在何处?(5分)
  
  9.从这首曲子勾画的山中行乐图中可以看到诗人怎样的心境?(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 悟已往之不谏,                                  。
(2)                                     ,鸟倦飞而知还。
(3)                                     ,临清流而赋诗。
(4) 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                           ,去以六月息者也。
(5)                            ,                            ,此小年也。
(6)老当益壮,                                ?
(7)                                     ,秋水共长天一色。
(8)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9) 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
  
  15.请按例句句式,换一个话题(主语),仿写语句,字数要与例句大致相同。(5分)
  罪恶玷污了校园的净土,混浊了城镇的空气,黯淡了乡村的蓝天,搅乱了善良人们的心灵。
  答:
  
16.筛选整合下面文字中的主要意思,拟写一条“京剧脸谱”的定义。(6分)
 要求:语言简明,条理清楚,不超过60字。
  在京剧表演中,某些男性角色的脸部常有一种特殊的彩色化装,称之为“脸谱”。根据剧情和剧中人物的需要,演员用夸张、变形等手法在脸上勾画出不同颜色、不同图案、不同纹样的脸谱,用来表明戏中人物的面容、性格等特征,使观众能观其外表,知其心胸。例如,红色脸常用象征忠义、耿直、有血性等性格,以“三国戏”里的关羽为代表;白色脸则常用来表现奸诈多疑,以“三国戏”里的曹操为代表。京剧脸谱能够丰富舞台美术色彩,强化演出效果。
答:                                                                                             
  六、写作(60分)
17.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一阵风吹来,一片叶子脱离树枝,飞向了天空。
  “我会飞了,我会飞了。”叶子边飞边喊,“我要飞上天了!”
  叶子飞呀飞,飞过了一棵棵树,飞过了一只只栖息在电线上的鸟。
  “哈哈,我飞得比你们高。”叶子得意洋洋地对鸟儿说。
  又一阵风吹过,叶子在天空中打了几个转,被吹落到一个小水坑里,随即被路过的一头牛踩进了淤泥里,不见了踪影。
  一只鸟感叹地对它的孩子说:“看到了吧,如果不依靠自己的力量,风既可以把你吹上天,也可以把你吹进烂泥潭。要飞翔,必须靠自身的力量。”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脱离材料内容和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BDBDBC   (18分)
1.B【解析】“使人们在为官时都会自觉遵守清勤慎德的为官道德”以偏概全。
2.D【解析】A项,“国家关系”与“家庭家族关系”顺序颠倒。B项,应是“孝道责任感促成廉德”。C项,“—定能够光宗耀祖”表述过于绝对。  
3.B【解析】强加因果。
  4.简析:D。 造诣:去(的地方)
  5.简析:B。(②说明清贫病弱;⑥写他做什么样的官。)
  6.简析:C。(A项“为了有隐居之资”错误;B项“解印而去”是在“义熙元年”,不是在这件事之后立即发生的;D项“陶渊明不懂乐韵”。)
  7.简析:(1)他少年时心怀高尚,知识渊博善于做文章,洒脱大方不拘谨,自得于真性情,被乡里邻居所看重。(注意:“善属,颖脱,羁,任真自得,为”等词的翻译,语意要通顺)(5分)
  (2)陶潜不懂音乐,但却备有一张琴,琴没有五音,每逢朋友在一起喝酒,就抚琴和着琴音。(注意:“解,畜,弦徽,朋酒之会,之”等词的翻译,语意要通顺)(5分)
  8.简析:这首曲子的一、二句中用了“来”“去”二字,好在既写出了山的动态,又写出了山色变化,更表现了云山的浑然一体。(5分)
  9.简析:从这首曲子勾画的山中行乐图中可以看到诗人相机而退,隐居山野的恬淡自适心情,以及静穆自守,自由自在,轻舒飘逸的气度。(6分)
    10.答案(略)
  11.简析:(1)暗示了人物的遭遇和处境,制造悬念,吸引读者。(5分)
  (2)反映出老人内心的孤独凄凉,也表达了老人对他人关爱的渴望(或老人孤独无助,渴望关爱)。(4分)小说提出了“老人需要关爱”这一问题。(2分)
 (3)①现实情节的完整性;②有助于揭示文章主旨;③引发人们思考。(6分)
  (4)二人不是父子关系。因为文中开头已经交代“酒保惊奇地望着这个陌生的顾客”,说明酒保当初并非认识老人。(3分)小说中的“老人”是一个孤独无依的人物形象,文中最后让酒保喊出了“爸爸”,是对“老人需要关爱”的一种呼唤。(或酒保被老人孤苦无依的处境和企盼有人来过问的心情所感动,因此他谎称“爸爸”来安慰老人。) (5分)
   CDB(9分)
  12.简析:C(A项“无独有偶”一般用作贬义,至少不能用于褒义;B项“不可理喻”形容人不讲道理,不是作品无法使人理解;C项的“叹为观止”意思是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句中有“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表现”这一表述,的确好得令人赞美;D项“无出其右”意为没有能胜过他(他们)的,一般指别人没法和所指的人相比。)
  13.简析:D(A项“扩大”和“效益”搭配不当;B项结构混乱,前一个分句应该去掉一个字“时”,或去掉“如果”,改为“当”;C项不能说“感到宾至如归”应该说“宾至如归的感觉”。)
  14.简析:B
  15.简析:友谊之火温暖了朋友受伤的心,照亮了迷途者前进的方向,驱散了孤独者心中的阴云,点燃了失败者新的希望。(5分)
16.简析:(6分)答案: 京剧脸谱是京剧表演中以夸张变形等手法。用不同颜色、图案、纹样在男性角色脸上勾画的用来表明面容、性格等特征的特殊彩妆。(解析:1分,要点“夸张变形等手法”;1分,要点“不同颜色、图案、纹样”;1分,要点“男性角色”;1分,要点“表明面容、性格等特征”;1分,要点“特殊彩妆”。)
  
  17. 参考高考评分细则。
  
  附译文
   陶潜(陶渊明),字元亮,是大司马陶侃的曾孙。祖父陶茂,曾任武昌太守。他少年时心怀高尚,知识渊博善于做文章,洒脱大方不拘谨,自得于真性情,被乡里邻居所看重。曾经作《五柳先生传》来形容自己。
   因为他亲人年迈家里贫穷,任用他为州祭酒。他不能忍受官吏这个职务,没几天就自己回家了。州里聘用他为主簿,不去,自己种田来养活自己,于是得了瘦弱的病。又做镇军、建威参军,对亲戚朋友说:“想做个文官,来挣些补贴家用的钱(意译)。”管这些事的人听说了,任用他为彭泽令。在县里,公田全部命令种秫谷(可酿酒),说:“让我一直醉酒就够了。”妻子和孩子坚持请求种粳米。于是命令一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米。向来简朴自爱,不谄媚长官。郡里派遣督邮到他的县,他的下属说应该束上带子(穿正装)见督邮,陶潜叹息说:“我不能为五斗米(这些俸禄)弯腰(丧失尊严),小心谨慎的为乡下的小人做事啊!”义熙二年,将印绶交还离开了彭泽县,于是作了《归去来兮辞》。
   没过多少时间,征陶潜去官府里做官,他没有去。后来他谢绝了所有州郡官的拜见。陶潜的乡亲张野及周旋人羊松龄、宠遵等人有时备了酒邀请他,有时邀请陶潜一起喝酒坐坐,虽然不认识主人,他也很高兴丝毫没有生气的样子,喝得畅快淋漓后就回家。不曾到过(游历)别的地方,只是去一些田间家舍和庐山游玩罢了。
  他的亲朋好友,有时带着酒菜前往陶潜住处,他也从不推辞不喝。每喝醉一次,就感觉很舒适。他不经营生意,家务事都委托给儿子仆人。从没有生气的时候,只是每次逢酒必喝,即使有时不喝酒,也不停止写诗咏叹。他曾经说,在夏天的月夜得空闲时,高卧在北窗之下,清风突然扑面而来,感觉自己象羲皇。陶潜不懂音乐,但却备有一张琴,琴没有五音,每逢朋友在一起喝酒,就抚琴和着琴音说:只要懂得琴中的真意所在,何必要劳烦音乐。陶潜宋元嘉年中去世,享年63,所有文集流传于人世。 (61.178.126.56)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二 必修五 月考试卷


上一个『如东中学高一语文月考试卷』  下一个『九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