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顺初中2013年秋季双周清(第六单元)检测题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单元练习
试题
名称
富顺初中2013年秋季双周清(第六单元)检测题(八年级上册 语文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富顺初中2013年秋季双周清(第六单元)检测题一、按要求选择(每小题3分,共39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A.篁竹(huánɡ)清冽(liè) B.燕地(yàn)鸡黍(shǔ) C.丧乱(sànɡ) 藻荇(xīng) D.为坻(chí)俶尔(shū)2、下面加点词语注音及释义不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高者挂罥长林梢(
试题预览
富顺初中2013年秋季双周清(第六单元)检测题
一、按要求选择(每小题3分,共39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篁竹(huánɡ)  清冽(liè)       B.燕地(yàn)鸡黍(shǔ) 
 C. 丧乱(sànɡ) 藻荇(xīng)   D.为坻(chí)   俶尔(shū)
     2、 下面加点词语注音及释义不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高者挂罥长林梢(guà juàn, 挂住,缠绕)B.汗出浃背(jiā,湿透)
C.罍而歌者(léi ,举起酒杯)         D.丰年留客足鸡豚(tún ,鱼)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尤清冽(水清)                    B.  隶而从者(随从)
C.  念无与为乐者(想)           D 曝沙之鸟(晒太阳)
4、 下列词用法不同的是:(  )
A.闻:隔篁竹,闻水声 余闻之久矣   B. 差:参差披拂 犬牙差互
C.其:以其境过清  不可知其源   D. 许: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潭中鱼可百许头
5、下列句子、出处、朝代搭配不当的一项是:(  )
A.柳暗花明  《游山西村》     陆 游  宋朝
B.汗出浃背  《满井游记》     袁宏道  明朝
C.沉鳞竞跃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清朝
D.明灭可见  《小石潭记》     柳宗元  唐朝
6、下列有关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记承天寺夜游》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写的一篇描述承天寺月夜美景的散文。
B.《小石潭记》的作者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此文表达作者怡情山水的心境。
C.《满井游记》选自《袁中郎全集》。作者袁宏道是明代文学家。本文描述了作者早春游满井所见的景色。
D.《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佳作。结尾句“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表现了诗人为理想而献身的伟大情怀。
7、下面四句诗中,反映了我国古代民风民俗的一项是:(   )
 A.箫鼓追随春社近。                 B.巴山夜雨涨秋池。
C.  沉舟侧畔千帆过。              D  丰年留客足鸡豚。
8、下列没有使用比喻的:(  )
 A.若脱笼之鹄               B.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C.  娟然如拭。          D.麦田浅鬣寸许。
9、下面的词语的用法与例句加点词相同的一项是:( )
例: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A.于是冰皮始解,波色乍明。
B.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
C.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D.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10、对《渔家傲》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的上阕各句围绕着“异”字,写出西北边塞地区到了秋天,风景与中原不同之处。
B.“衡阳雁去无留意”写出将士们为了守边杀敌,不留意雁去南归。
C.“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写一座孤城在重重叠叠的关山里、苍茫的暮霭之中,落日余晖之下,关门紧闭,绝少人迹的情景。
D. “燕然未勒归无计”,抒发守边将士们的建功之态
11、对《游山西村》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全诗紧扣一个“游”字,描绘了优美的农村风光,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
B.一、二句写出了丰收的年景和农民热情好客的淳厚品性。
C.五、六句描绘乡村社日前热闹情景,“古风存”盛赞了他们性格的淳厚质朴。
D. 七、八句写主观心境:山西村夜晚中和景色更美,我若有时间,定在晚上乘夜色出游。
12.《浣溪沙 . 山下兰芽短浸溪》这首词,分析不当的一项(     )
A、作者写作此词时,正是在政治上失意、生活上处于逆境时,却能有这样积极的人生观,豁达的胸襟,实在难能可贵。
B、上阕写景,描绘了山下小溪边、长着矮小娇嫩的兰草、山上松间沙路洁净无尘。而黄昏时潇潇细雨中杜鹃的啼叫声,正所谓鸟鸣山更幽,更突出了画面的静谧。
C、下阕由写景转入议论,由西流的溪水,想到青春可以永驻,大可不必为日月变迁、人生衰老而叹息。恬静优美的自然景色和作者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相互映衬。
D、“休将白发唱黄鸡”,不要在老年感叹时光流逝,自伤衰老。白发,代指老年。唱黄鸡,感慨时光流逝,因黄鸡能报晓,故用它代表时光流逝。
13.翻译句子有误的一项是( )
A.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译文: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头,都像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托似的。
B.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
译文:砍倒竹子,开辟出一条路,下面看见一个小潭,潭水特别清凉。
C.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译文:庭院的地面,被积水充满,清澈透明,水中有像藻、荇似的水草交错纵横,原来那是竹子和柏树枝叶的影子。
D.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
译文:山峦被融化的雪水洗刷,秀美(的样子)像被擦拭过一般,漂亮而妩媚,就像美丽的少女洗了脸刚梳过髻鬟一样。
二、填空(每空1分,共19分)
1、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杜甫身处漏雨茅屋,还存有忧国忧民的情思。作者发出了“                  ,                      , 风雨不动安如山。”的呼喊。
2、《小石潭记》中有八个字不仅概括了潭中环境的气氛,也含蓄地表达了作者的忧伤,凄凉、愤懑的感情。这八个字是”               ,               ”。
3、陆游在《游山西村》一诗中,既描写出路途中山间水畔的优美自然风光,又道出世间事物消长变化哲理的诗句是:                ,                   。
4、《过故人庄》描写山村清幽恬静的自然风光的诗句是:             ,                 。
5、《渔家傲》一诗中描写边塞苍凉壮阔的 景色诗句是       ,                 。它化自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也被后世称为千古壮观的名句。而抒发戍边将士的思乡之情和建功之志的句子是:                 ,                  。
6、苏轼的《浣溪沙》中强调诗人虽老犹少的精神状态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的诗句是 :              ,              ,                。
7、古人写诗歌往往和酒有关系:如范仲淹的:“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孟浩然的:“                             ,                     ”陆游的:“                         ,                       ”
三、阅读(42分)
(一)小石潭记(22分)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上文选自《       》,作者     ,著名的文学家,他和韩愈、欧阳修、苏询、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的文学观点比较接近,都主张实用,反对骈体,因而并称       ;他曾被贬为永州司马,写下了有连续性的山水游记8篇,合称为《       》。(4分)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4分)
水尤清冽                      皆若空游无所依                
斗折蛇                        佁然不动                  
3、第二段主要写潭中游 鱼的静态和动态,其目的是什么?假如你是生活在小石潭里的一条鱼,你赖以生存的小石潭的水质已被污染,你的许多同伴已因此患病,请你写下你现在的感受。(4分)
答:目的:                                                        
感受:                                               
4、翻译下列句子(6分)
(1)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译:                                                                                                  
(2)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译:                                                                                                
5、作者在游小石潭时,心情发生了变化,结合你对作者的了解说说是什么原因导致他的心情变化的?如果你能与作者面对面,你打算对他说些什么?(4分)
 答:原因:                                                                              
 你的话:                                                                          
(二)比较阅读(20分)
承天寺夜游     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1、解释加点词的词义。(4分)
A晓雾将歇:(               )                   B月色入户:(                     )
C庭下如积水空明:(             )  D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
2、下列加粗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4分)
A.五色交辉(交相辉映) 遂至承天寺(于是,就)
B.夕日欲颓(坠落) 沉鳞竞跃(争相跳)
C.四时俱备(全、都)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和)
D.相与步于中庭(共同,一起)            夕日欲颓(沉下,落下)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A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B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12.简答。(8分)
A从表达方式看,两文都有紧扣景物特征的____________,也都有堪称点睛之笔的____________。(2分)
B从思想感情看,两文都表达了对自然的亲近和热爱,但作者的心绪并不同,《记承天寺夜游》的苏轼是受到贬谪的“____”人,《答谢中书书》中的陶弘景则堪称隐居的“___”人(均填摘自文中的一个字)。(2分)
C“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一句中蕴含着作者怎样微妙而复杂的思想感情(4分)
                                                                                           

富顺初中2013年秋季双周清(第六单元)检测题
参考答案

一、按要求选择(每小题3分,共39分)
1.A2.D3.A4.D5.C6.B7.A.C9.C10.B11.D12.C13.C
二、填空(每空1分,共19分)
略。
三、阅读(42分)
(一)小石潭记(22分)
1、柳河东全集、 柳宗源。 唐宋八大家 、永州八记  。
2、寒冷  、依托  、像北斗星那样、  愣住的样子 。
3、目的:衬托水的清冽,说明环境幽清  感受略  。
4略。
5、作者刚开始是无忧无虑的,欣然而往的,但在环境的刺激下,作者感到了自己内心深处的忧伤、苦闷。作者因为当时谪居永州,满腹宏图大志不得施展,因而怀着一种愤懑不平的苦闷心。
(二)比较阅读(20分)
1、A、消散(或“消歇”“散去”);B、门;C、清澈、透明 ;D只是(或“只”)。
2、C.
3、略。
4、
A、描写、议论(答“抒情”也可)。
B、闲、仙。
C、它包含着作者宦海沉浮的悲凉之感和由此领悟到的人生在痛苦中又得到某些慰藉的甘味。(露出作者在贬谪中感慨深微而又随缘自适、自我排遣的特殊心境。) (61.157.144.135)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语文版 八年级 上册 单元练习


上一个『人教版八年级上第一单元试卷语文试卷』  下一个『2012~2013年第一学期七年级期中语文试卷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