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度第一学期唐山市高三语文摸底考试卷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高考模拟卷
试题
名称
2014年度第一学期唐山市高三语文摸底考试卷(高三总复习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试卷类型:A唐山市2013—2014学年度高三年级摸底考试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答题前,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
试题预览
试卷类型:A
唐山市2013—2014学年度高三年级摸底考试
语 文 试 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答题前,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女娲是中国人的共同母亲吗? 王晓冰

寻亲是人类文化和心理依恋的一个重要内容,其中对母亲的追寻可以说是所有人的一种“恋母情结”,当然,与此相应的还有寻亲中的“恋父情结”。在东西方文化中,人们都有各自共同的原始母亲,一位是女娲,一位是夏娃。然而,要把文化或文学中的共同母亲认定为现实生活中的共同母亲,则是一种从文化走向科学的行为,需要多学科的研究才能认定。
在中国文化和传说中,女娲是中国人的共同始母。女娲又称女娲娘娘,风姓,生于成纪(今甘肃秦安县),一说她的名字为风里希(或为凤里牺)。女娲首先是抟土造人,用黄土仿照自己,造就了中华民族。同时,她又是拯救中国人的女神。由于上古时代的共工怒触不周山,引发了一场特大灾难,天崩地陷,猛禽恶兽尽出,残害百姓。于是,女娲熔炼五色石来修补苍天,还杀死恶兽猛禽,让先民安康幸福。 
《风俗通义》记载,女娲替人类建立了婚姻制度,使青年男女相互婚配,繁衍后代,因此她也被视为婚姻女神。而且,传说中的女娲还制造了一种叫笙簧的乐器,于是人们又奉女娲为音乐女神。当然,还有传说认为,女娲是一位真实存在过的历史人物,主要活动于黄土高原,她的陵寝位于山西省临汾市洪洞县赵城镇东的侯村。 
现在,一些考古、历史、神话、民俗专家考察山西吉县人祖山后形成共识,认为日前在人祖山娲皇宫女娲塑像下发现的“皇帝遗骨”,可能是传说中史前“三皇时代”的“娲皇”遗骨。也就是说,女娲终于从传说走到现实生活,中华民族的共同母亲被找到了。 
专家的认定有多方面证据,但归纳起来,主要是文化的和科学的两大类证据。文化的证据是,早在1984年,娲皇宫遭到破坏时,考古工作者就在女娲塑像下发现遗骨,包以黄绫,盛于木函。“木函”墨书写道:“大明正德十五年(1520年),天火烧了金山寺,皇帝遗骨流在此,十六年上梁立木。……皇帝遗骨先人流下。”这说明,明代人的墨书记载把该人骨称为“皇帝遗骨”。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田建文等人从2011年8月13日~10月9日对人祖庙进行了抢救性整理,发现战国、汉、唐、宋、元、明、清、民国时代遗物291件(套),并在娲皇宫积土中找到人头骨、木函残片和距今2100~900年曾作祭品的动物骨头。这是中国目前发现最早祭祀女娲的考古遗迹。 
而科学的证据是,考古人员把代表“皇帝遗骨”的成人头骨送到北京大学进行C14同位素测年,结果表明,这块成人头骨距今为6200年。 
综合这些证据,一些专家认为,这块头骨就是中国人的先母女娲。然而,这一认定引起了争论,相当多的人认为证据不充分,论证不扎实。C14同位素测年只能测出一种生物或器物生活或流行的年代,但不能进行身份认定。而且,专家们也认为,在漫长的母系社会中,女娲首先是原始氏族的名号,同时也成为氏族首领的名字,不会只是一个女娲,会有一代又一代的女娲产生。木函题记中“皇帝”之说,可能是某代或最后一代女娲,是后人对母系社会首领女娲崇高地位的追称。既然是一代女娲,就不可能确认她就是中国人最原始的母亲。                            摘编自《百科知识》2012.7
1. 对文化和传说中“女娲是中国人的共同始母”的原因,陈述错误的一项是
A. 女娲造就了中华民族,同时她熔炼五色石来修补苍天,杀死恶兽猛禽,拯救中国人,让先民安康幸福。
B. 女娲被视为婚姻女神。《风俗通义》记载,她替人类建立了婚姻制度,使青年男女相互婚配,繁衍后代。
C. 女娲被视为音乐女神。传说中的女娲制造了一种叫笙簧的乐器,使人们在繁重的劳作之余,愉悦身心。
D. 女娲可能是真实存在的历史人物。山西吉县人祖山发现的“皇帝遗骨”,可能就是女娲(娲皇)的遗骨。
2. 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恋母情结”和“恋父情结”都是人类文化和心理依恋的一个重要内容,因而东西方文化中,都有各自的原始母亲。
B. 女娲要实现从传说走到现实生活,也就是对她的中国人共同始母的身份确认,需要用文化和科学两大类的证据来证明。
C. 考古工作者在山西吉县人祖庙发现的人头骨、木函残片和曾作祭品的动物骨头,这些都可以认定为有利的考古证据。
D. C14同位素测年结果表明,这块成人头骨距今为6200年。这为女娲成为中国人的共同始母的说法,提供了科学依据。
3.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 在文化和传说中,女娲之所以成为中国人的共同始母,是因为她承担了多重母亲的责任,做了对人类有益的事情。
B. 传说认为,在山西洪洞县的侯村有她的陵寝,考古专家却在山西吉县发现遗骨,可见传说是不能作为寻找始母依据的。
C. 对女娲是不是中国人的共同始祖的认定是严肃的,由此,考古等专家认定女娲的头骨是参考了文化和科学多方面证据。
D. 虽然一些专家认为头骨是先母女娲的头骨,但是还不能最后确切地认定这个女娲头骨就是中国人最原始的母亲的头骨。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一7题。
黄福,字如锡,昌邑人。洪武中,由太学生历金吾前卫经历。上书论国家大计。太祖奇之,超拜工部右侍郎。建文时,深见倚任。成祖列奸党二十九人,福与焉。成祖入京师,福迎附。李景隆指福奸党,福曰:“臣固应死,但目为奸党,则臣心未服。”帝置不问,复其官。已,督安南军饷。 
安南既平,郡县其地,命福以尚书掌布政、按察二司事。时远方初定,军旅未息,庶务繁剧。福随事制宜,咸有条理。上疏言:“交趾赋税轻重不一,请酌定,务从轻省。”又请:“循泸江北岸至钦州,设卫所,置驿站,以便往来。开中积盐,使商贾输粟,以广军储。官吏俸廪,仓粟不足则给以公田。”又言:“广西民馈运,陆路艰险,宜令广东海运二十万石以给。”皆报可。于是编氓籍,定赋税,兴学校,置官师。数召父老宣谕德意。
戒属吏毋苛扰,一切镇之以静,上下帖然。时群臣以细故谪交趾者众,福咸加拯恤,甄其贤者与共事,由是至者如归。镇守中官马骐怙宠虐民,福数裁抑之。骐诬福有异志。
帝察其妄,不问。仁宗即位,召还,命兼詹事,辅太子。福在交趾凡十九年。及还,交人扶携走送,号泣不忍别。 
宣德七年,帝改福官南京。明年兼掌南京兵部。英宗即位,加少保,参赞南京守备
襄城伯李隆机务。留都文臣参机务,自福始。隆用福言,政肃民安。正统五年正月卒,
年七十八。成化初,赠谥忠宣。
福丰仪修整,不妄言笑。历事六朝,多所建白。公正廉恕,素孚于人。当官不为赫
赫名,事微细无不谨,忧国忘家,老而弥笃。自奉甚约,妻子仅给衣食,所得俸禄,惟待宾客周匮乏而已。初,成祖手疏大臣十人,命解缙评之,惟于福曰:“秉心易直,确乎有守。”无少贬。                                            (节选自《明史》)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皆报可。于是编氓籍               报:上报
   B. 帝察其妄,不问                   妄:荒谬
   C. 参赞南京守备襄城伯李隆机务       赞:辅助
D. 公正廉恕,素孚于人               孚:信服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黄福“关爱百姓”的一组是(3分)
①请酌定,务从轻省                  ②使商贾输粟,以广军储
③官吏俸廪,仓粟不足则给以公田      ④宜令广东海运二十万石以给
⑤于是编氓籍,定赋税,兴学校        ⑥忧国忘家,老而弥笃
A.①②⑥       B.②③④       C.①④⑤       D.③⑤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黄福经历六朝,颇受皇帝器重。太祖越级提拔他;成祖虽把他列入奸党名列,但仍重用他;英宗时,他开起了留都的文臣参预机务的先河。
   B. 黄福为政有方,处理政事有条不紊。安南初定,事务繁杂,他因事制宜,编制户籍、制定赋税、兴办学校,向父老宣讲皇帝的恩德和旨意。
C. 黄福为人正直,爱憎分明。他对被贬到交阯的官员加以拯救和周济,并且和他们共事。而对侍宠欺压百姓的马骐,黄福则多次压制他。
D. 黄福为官清廉,不事家产。他自己的生活非常俭约,家资仅够妻子儿女衣食,所得的俸禄,只用于接待宾客和周济贫困的人罢了。
7.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戒属吏毋苛扰,一切镇之以静,上下帖然。(5分)
译文:                                                                   
(2)事微细无不谨,忧国忘家,老而弥笃。(5分)
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南安军① (宋)文天祥
梅花②南北路, 风雨湿征衣。
出岭同谁出?  归乡如不归!
山河千古在,  城郭一时非。
  饥死真吾志,   梦中行采薇③。
【注】①诗人被俘押解北上,途经家乡江西南安军,曾绝食。②梅花,指梅岭即大庾岭。 ③商亡,伯夷、叔齐不食周粟,逃进首阳山,采薇充饥,最后饿死。
8.请简要说明诗人“归乡如不归”的原因。(5分)
                                                                           
                                                                           
9.第三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每句1分,共6分)
(1)_________,此时无声胜有声。__________,铁骑突出刀枪鸣。(白居易《琵琶行》)
(2)古之圣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                      (韩愈《师说》)
(3)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怜白发生!                 (辛弃疾《破阵子》)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作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的题号涂黑。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黄土地的困惑  王承磊

爹在电话里一遍遍絮叨着农村的好形势,好政策。好像农村的土地里到处埋着好多的金子。爹的话像挠痒痒的挠子撩拨着海子的心。 
“海子,外面的工不好打,干脆回家种地吧。”爹的语气坚定中带些催促。 
“爹,我不想种地,种地有啥好,起早贪黑的,一年到头没个安宁。” 海子说这话时带着商量的口气,“爹,我在这边也给你找了个活儿,在工地上看门,一个月六百。” 
电话线像根抻直的绳子,一头是爹,一头是海子。渐渐的,海子感觉有些力不从心了。 
爹的劲头很足:“我不去,混小子,你出去打工几年了,家里也没见你挣几分钱回来,你也老大不小了,该找个媳妇了……” 
这句话点了海子的穴,爹用一根细细的电话线把儿子从几千里外的地方拽回了家。 
海子向老板辞职,说要回家种地。老板很痛快地答应了,算清了钱。老板留了话,什么时候想回来,随时欢迎。老板看中的是海子的诚实和肯干。 
其实,海子在那里也挣不到多少钱,除去吃喝拉撒,所剩无几。但对于没有文凭的民工来说,能按时发钱,不拖不欠就不错了。 
爹让海子回去就是想有个帮手,种地可是力气活,爹上年纪了,身体不怎么壮实了,眼看着地里的希望却心有余而力不足了。 
海子扛着铺盖卷儿回家的时候正是秋天。农村的秋天就是地里淘金的日子,像城里开工资的月底,一年的血汗全押在这个时候开盘。 
海子和爹起早贪黑,泥里土里忙活了个把月,院子里就像女人怀孕的肚子——鼓鼓的,有了希望。 
雨,常在晚上淋湿庄户人的心。当一阵劈哩啪啦的响声鼓荡着耳膜时,海子早就筋疲力尽地打着响鼾进入了梦乡。 
院子里响起爹一个人扯塑料布的声音,搅和着全村的狗吠。 
海子迷迷糊糊地听见了,却懒得起来,一整天的劳累,浑身像散了架的破车,管它呢,反正有爹。 
爹可是老庄户,爹没人靠,他知道忙活了大半年,淋了雨什么都不是,到头来,白忙。所以再苦再累也要盖。 
爹一个人扯不过来,就故意弄出点响动,却不见海子起身,也只好作罢。爹早就习惯了,每晚只睡几个钟头,可即使是这样,心里还不踏实。 
终于,田里所有值钱的东西全部搬回院子里了。爹的脸上绽开了笑的模样。 
爹打了一桶酒,和海子就着半生不熟的花生米乐呵呵地滋溜起来,细长的烟袋杆偶尔还会在手心里翻上几个跟头。 
等到有商贩举着电动喇叭满大街地吆喝着收购价格时,爹把眼瞪得老大,嘴也张得老大。 矮瘦身板的爹愣愣地定格在那里老半天。当然,这个姿势不是爹一个人的专利,全村的人都伸长了脖子打听着、议论着。 
大局已定,再等再靠也无回天之力,最后还是一狠心——卖! 
看着满院的收成只换取了几张皱巴巴的大票,取下墙壁上种地开支的账本,算算,除了化肥,农药,地膜,种子…… 
爹那长长的烟杆里就不停地冒着闷烟,半晌无语。 
海子不解地问爹:“种地不是还行吗?” 
爹无语,朝鞋底磕一下烟锅恨恨地说:“真是想不到,今年的花生这么不值钱,去年还三块多一斤,怎么今年就……” 
正中八仙桌上的黑白电视里,一个端庄的女人正在播着本地新闻:“本台消息,时下正是农民朋友欢天喜地的季节,我县抓机遇促发展,谋求利益创新篇。下面请听我县种粮大户的发财经……” 
海子正津津有味地看着。爹伸出一根手指啪地关上了电视。 
海子打了个饱隔问:“爹,什么时候再耕地?” 
爹又点上一锅烟吸一口,吐出一句话:“化肥那么贵,还种个屁,唉!今年算是白忙活了。” 
屋里只有烟丝滋滋地燃烧。 
隔天,海子扛了两个铺盖卷儿,脚步坚定地出村。后面跟了拎根烟杆的爹,不时回头望望身后的黄土地,一副眷恋的样子。  
选自《天池小小说》2009年第04期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
A.海子爹劝海子回到家乡务农,既反映了海子爹对土地的热爱,但更多的是想让海子早日成家,早点生儿育女。 
B.海子最终听从爹的劝告,结束打工生涯回到家乡,这说明海子在外打工挣钱不易,同时也包含着海子对爹看法的认可。
C.海子在雨夜不愿起身帮爹去苫盖东西,表明秋收时的农活太多,海子过于疲劳,也说明海子从小就依赖爹,已成习惯。
D.秋后海子爹算账后产生了困惑,引发人们的思考,但电视播放的内容也应该引起农民对传统种田方式的思考。
E.小说口语化的语言既符合人物身份,又展示了人物的性格特点;生动的细节描写真切的反映了人物的心理活动。
(2)小说取名“黄土地的困惑”,有什么好处? (6分)
                                                                           
                                                                           
(3)文中海子爹这一形象具有哪些性格特点?试作简要概括。(6分)
                                                                            
                                                                         ___
(4)小说安排了两个性格不同的人物,作者这样安排有何用意?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材料之父”师昌绪   余玮

师昌绪不仅是我国材料科学与技术界的一代宗师,更是推动我国材料科学发展的杰出管理者和科技战略家。
1955年师昌绪克服重重困难,从美国回到祖国。回国后,师昌绪心花怒放地前往组织分配的工作单位——中科院沈阳金属研究所。当时正值国内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建设高潮,金属所在李薰所长领导下,将大部分科研力量投入直接为国民经济服务,师昌绪被指定为金属所在鞍钢工作组的负责人。他的专长本是物理冶金学,而新的任务却涉及到炼铁、炼钢、轧钢等工艺问题,他毫无怨言地挑起这副担子,边工作边学习,领导全组完成了多项重要课题,显示出他知识的渊博与处理大生产问题的能力。他不懂俄文,为了需要,就依靠查字典,译出了《金属学物理基础》一书中液体金属结构与凝固两章。1957年,金属所的研究工作重点转向军工尖端材料的研究。他被任命为高温合金研究组的负责人,兼任合金钢研究室的主任。从此,他开始从事高温合金及合金钢的研究与开发工作。
20世纪50年代末,高温合金是航空、航天与原子能工业发展中必不可少的材料。师昌绪从中国既缺镍无铬,又受到资本主义国家封锁的实际出发,提出大力发展铁基高温合金的战略方针。为了克服一般铁基高温合金耐热性能差的弊端,师昌绪等人在设计成分时一反铁基高温合金中钛高铝低的常规做法,相应提高铝的含量,从而研制出中国第一个铁基高温合金808,代替了当时镍基高温合金GH33作为航空发动机的涡轮盘。
1960年冬,正是国家经济困难时期,为了使中国高温合金的生产立足国内,师昌绪率队与抚顺钢厂共同攻关。当时他的妻子正怀孕需要照顾,他便每天早晚乘铁闷罐车往返于沈阳到抚顺之间,即使最冷的2月也是如此。在几年的时间里,为了高温合金的推广与生产,他几乎跑遍了全国的特殊钢厂和航空发动机厂,以解决生产中出现的实际问题。
20世纪60年代初,国内发生了一起飞机坠机事故。分析原因认为是轴承中混有空心滚珠造成的,从而导致数百架飞机不敢起飞,成为当时的“无头案”。师昌绪对此进行冷静地分析研究。根据金相观察,师昌绪提出滚珠是受到高速挤压造成局部熔化而失效的,而引起上述现象是由于冷却油不洁净所致,为此,只要加强油的过滤就可以把问题解决。厂方接受了他的处理方案,使大批飞机得以重上蓝天。
1961年,美国研制成功了铸造空心涡轮叶片的技术,并投入使用,然而其技术是严格保密的。1964年我国围绕如何使国产歼7飞机提高档次的问题,发动机设计适合材料工程师们展开了异常激烈的辩论。航空研究院主管材料与工艺的副总工程师荣科教授大胆地提出了“采用空心涡轮叶片以提高涡轮工作温度”的方案。荣科请师昌绪主持空心涡轮叶片的研制工作,并采用“设计、材料、制造一条龙”的方案。很快,师昌绪便组织起100余人的攻关队伍。为了国家的需要,师昌绪与大家一起日夜奋斗在金属所简陋的精密铸造实验室。在设计、材料、制造三个环节的通力协作下,不到一年的时间,研制出我国第一代空心气冷铸造镍基高温合金涡轮叶片,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二个采用这种叶片的国家。此项科研成果使我国喷气发动机涡轮叶片技术跃上了两个台阶:由锻造合金改为真空精铸,由实心叶片改为空心叶片,而且我国涡轮叶片的制造工艺更精巧。
在“文革”期间,师昌绪被诬蔑为“美蒋特务”,受到非人的折磨,曾被造反派打得皮开肉绽。但是,所有这些不公正的待遇和折磨均未能动摇他对祖国的一片赤诚和对中国共产党的信赖。之后,他被派到一个中专培训机构工作。他在教书之余,收集与阅读了大量的文献,每天清晨3时起床伏案疾书。不到一年时间,他与合作者完成了一部既有基础概念又有最新动态,达70万字的金属学讲义。后来他任金属所所长,对那些整过他的人照样以礼相待,特别是在晋升职称等问题上一视同仁,受到大家交口称赞。
生物材料是21世纪研究与开发的热点,中国因涉及几个学会不能联合而无法加入国际组织。1997年,师昌绪经过努力将几个学会联合成立了中国生物材料委员会,并被推选为理事长,并于1998年加入国际组织,避免了与彼岸的矛盾与冲突,同时成功争取到2012年在中国召开第九届世界生物材料大会。他不是生物材料专家,但他热心促进中国生物材料的发展,完全出于对中国材料科学与技术进步的责任心。
师昌绪总是说“人的一生要有所作为,智慧、体魄是基础,勤奋、进取是动力,素质、品德是保证,环境、机遇是条件。”他人生的每一步无不印证着这些道理。
(摘编自余玮的《“材料之父”师昌绪》)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师昌绪在担任沈阳金属研究所在鞍钢工作组的负责人期间,领导全组完成了多项重要课题,显示出他知识的渊博与处理生产中重大问题的能力。
B.面对20世纪60年代初国内发生的一起飞机坠机事故,师昌绪冷静分析,准确的找出了原因,表现了他一丝不苟、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
C.为使国产歼7飞机提高档次,师昌绪提出了“采用空心涡轮叶片以提高涡轮工作温度”的方案,并提出“设计、材料、制造一条龙”的研制方案。
D.师昌绪团队的科研成果,不仅使我国喷气发动机涡轮叶片技术由锻造合金改为真空精铸,由实心叶片改为空心叶片,而且在制造工艺上超过了美国。
E.师昌绪在文革期间受到非人的折磨,但没有改变他对祖国的赤诚和对事业的执着,反而激发了他进行科研和著述的热情和决心。
(2)师昌绪为我国材料科学做出了哪些突出的贡献?请简要概括。(6分)
                                                                      
                                                                      
(3)师昌绪受到人们的称赞和尊敬,高尚品格是一个重要的原因。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
                                                                      
                                                                      
(4)师昌绪说,“勤奋、进取是人有所作为的动力”。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8分)
                                                                      
                                                                      

第Ⅱ卷  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由于人们过多使用键盘书写,手写汉字的能力在下降,错别字连篇累牍。面对汉字手写危机,央视推出特别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 
B.山东日照市正在奏响蓝色崛起的宏伟乐章:海陆统筹,三亿吨大港倚马可待,千亿级产业集群加速崛起,城市承载功能不断加强。
C.我们崇尚法治社会,但也不能忽视传统美德的调节功能,如果把鸡毛蒜皮的小事就闹到公堂,我们岂不天天官司缠身,聚讼纷纭?。
D.台湾《中国时报》6日刊文指出,毒品入侵台湾各级校园,数量巨大,且增长迅速,其危害不亚于恐怖犯罪,当局不能等闲视之。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有的接待宴会,剩菜倒掉一半;有的会议庆典,住星级酒店……这些公款浪费行为不仅败坏社会风气,更是消磨个人进取意识。
B.曼谷城区屋顶出现的绿色的“补丁”,给钢筋混凝土的城市带来别样风景,而这些城市菜地的功能已开始引发学界的关注。
C.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学习成绩成为家长和社会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一切围绕以分数为中心的教育理念饱受有识之士的诟病。
D.自“中国青少年防灾减灾素质提升计划”实施以来,我国广大青少年防灾减灾的知识和能力得到了更加广泛的普及。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良渚文化是长江下游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的代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多数学者认为琮是一种沟通天地的法器,上大内圆象征天,下小和外方象征地。
① 因首先发现于浙江省余杭县良渚镇而得名
② 其主要分布于江浙一带,距今约5300-4000年左右
③ 玉琮在良渚文化中大量出土,有不下百件之多
④ 玉琮是中国古代玉器中重要而带有神秘色彩的礼器
⑤ 对良渚玉琮功用的猜测不下二十多种
⑥《周礼》认为它是在礼仪活动中用来祭祀地神
A.③④⑥①②⑤  B.⑥③①②⑤④  C.③⑥④②①⑤  D.⑥①③②⑤④
16.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
从新课改的视角看,教师不应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    ①      ,他将“游客”引入佳境,自由观赏、探究奥秘,但当“游客”对巍然高耸的建筑群茫然不解或不识鸟兽草木之名时,他不会置身事外,     ②        ,令人如沐春风,有时还要象仙人指路,在“游客”的思路出现滞涩凝绝时轻灵而高妙地一“点”,即收到“    ③(诗句)  ”的奇效。  
17. 下列材料对“蝙蝠”作了介绍,请筛选信息,用五个短句加以概括。要求:保留主要内容,每个短句不超过10字。(5分)
蝙蝠是唯一一类演化出真正有飞翔能力的哺乳动物,有900多种,但它们并没有真正的翅膀,“翅膀”是蝙蝠的身体粘上的薄膜。它们中的多数还具有敏锐的听觉定向(或回声定位)系统。狐蝠和果蝠完全食素。大多数蝙蝠以昆虫为食。因为蝙蝠捕食大量昆虫,故在昆虫繁殖的平衡中起重要作用,甚至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上一个『2012河北对口语文试题及答案』  下一个『四棵中学2013年中考模拟试卷语文试卷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