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综合测试卷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日常阶段测试
试题
名称
高一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综合测试卷(高一必修一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第一单元测试(150分钟,150分)一、基础知识(21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彳亍(chìchù)殷红(yīn) 惆怅(chànɡ)沁园春(qìn)B.颓圮(jì)忸怩(niǔní)恫吓(hè)挥斥方遒(qiú)C.冰屑(xiè)虱子(shī)掐死(qiā)酩酊大醉(dǐnɡ)D.绯红(fěi)跫音(qiónɡ)火钵(ō)命运多
试题预览
第一单元 测试
(150分钟,150分)
一、基础知识(21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彳亍(chì chù) 殷红(yīn) 惆怅(chànɡ) 沁园春(qìn)
B.颓圮(jì)  忸怩(niǔ ní)  恫吓(hè)  挥斥方遒(qiú)
C.冰屑(xiè)  虱子(shī)  掐死(qiā)  酩酊大醉(dǐnɡ)
D.绯红(fěi)  跫音(qiónɡ)  火钵(bō)  命运多舛(chuǎn)
答案 C
解析 A项中“殷”应读yān;B项中“圮”应读pǐ;D项中“绯”应读fēi。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寂寥  凄婉  穿凿附会  鸠占雀巢
B.艳影  斑斓  狗苟蝇营  天伦叙乐
C.漫溯  盅惑  励精图治  泽被后世
D.柳絮  窗菲  世外桃源  峥嵘岁月
答案 B
解析 A项“鸠占雀巢”的“雀”应写作“鹊”;C项“盅惑”的“盅”应写作“蛊”;D项“窗菲”的“菲”应写作“扉”。
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①近日,温家宝总理在国务院直属机关党政领导干部会议上再次重申,各部门领导要勤勉工作,廉洁自律,绝不允许____枉法。
②季羡林先生治学严谨,为了弄清每句话的出处,判断对方说法的真伪,他跑了好几家图书馆,________了大量的文献资料。
③经朋友________,我终于认识了这位让人景仰的在学术上卓有成就的老前辈。
A.徇情   批阅   引荐
B.殉情  披阅  引荐
C.徇情  披阅  引见
D.殉情  批阅  引见
答案 C
解析  殉情:因恋爱受到阻碍而自杀。徇情:徇私。批阅:阅读并加以批示或批改。披阅:披览,阅读,翻阅。引荐:推荐(人)。引见:引人相见,使彼此认识。
4.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当前美国总统竞选愈演愈烈,形式各异,措辞激烈的小道刊物不断出现,真有风起云涌之势。
B.21世纪的中国,各项经济指标完成情况良好,但是一些年轻的大学毕业生却看不到中国经济强劲的发展势头,仍然书生意气,到国外谋求就业。
C.在2008年上半年的旅游路线火热程度统计中,“闯关东路线”和曾遭受暴雪侵害的“南方路线”的火热程度有口皆碑。
D.每次回忆起那段战火纷飞的峥嵘岁月,这位解放战争时期扛过枪、打过仗的老战士总会显得非常激动。
答案 D
解析 A项“风起云涌”比喻事物迅速发展,声势强大,是褒义词。A项的语境是贬义的,故错。B项错将“意气”理解为“意气用事”。C项“有口皆碑”比喻人人称赞,与句中的“火热程度”不能搭配。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
A.自从巴勒斯坦前总理贝布托遭到暗杀后,国际某些国家和媒体便不断暗示是与拉登有联系的基地组织极端分子所为。
B.中国乒乓球队的小将李晓霞在参加完2008广州世乒赛后表示,能够参加2008年北京奥运会是长期以来的夙愿。
C.在2008年的NBA季后赛上,火箭主帅一度动了让海德、杰克逊、阿尔斯通首发组成后场三叉戟的念头,但能否达到好的效果,他心里也没底。
D.在2008北京奥运会上,当对手通过反击偷袭阿根廷队的球门时,被阿根廷队反击得手,攻入制胜1球。
答案 C
解析 A项成分赘余,“自”和“后”去其一;B项语意重复,“夙愿”的意思是一向怀着的愿望,“长期以来的”多余;D项暗换主语,“被阿根廷队反击得手”的主语是“对手”,但是“攻入制胜1球”的主语只能是阿根廷队,暗换了主语。
6.默写名句。
(1)指点江山,激扬文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雨的哀曲里,消了她的颜色,散了她的芬芳,消散了,甚至她的____________,丁香般的惆怅。
(3)在康河的柔波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粪土当年万户侯 (2)太息般的眼光 (3)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7、下列选项中的诗句填入《夏日西斋书事》一诗画横线处,恰当的一项是(    )
榴花映叶未全开,槐影沉沉雨势来。____________,   满庭鸟迹印苍苔。
A.只道林间无人至      B.小院地偏人不到
C.门巷深深过客稀      D.寒气偏归我一家   

 (2012湖南)【答案】B
【解析】先看内容照应,这首诗是《夏日西斋书事》,诗人以细致的笔触描绘

二、阅读鉴赏(55分)
(一)阅读《再别康桥》,完成7~10题。(20分)
8.诗人在离别时,写了康桥的哪些风光?试概括出几幅画面。(4分)
答案 夕阳中的金柳,波光里的艳影,油油的水草,榆阴下的潭水。
9.“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表达效果?试结合诗句进行分析。(4分)
答案 比喻。“金柳”是对夕阳下柳树色彩的生动描绘,它秀美婀娜,随风摇摆,好似一位美艳的新娘。这样写既描绘出了其形态的美好,又表达出诗人对康桥的喜爱与眷恋之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10.“悄悄”指无声,而“别离的笙箫”应是有声,说“悄悄是别离的笙箫”有什么表达效果?(6分)
答案 将“悄悄”比作“别离的笙箫”,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化无形为有形,化无声为有声,具有很好的审美效果,表现了诗人对康桥的热爱与依恋。
11.诗的第一节和最后一节,前后呼应,回环往复。如果把第一节中的“轻轻的”和最后一节的“悄悄的”互换,你认为可以吗?为什么?(6分)
答案 不可以。“轻轻的”放在第一节,为全文定下轻灵、潇洒的调子,为下文抒写“彩虹似的梦”作铺垫;而“悄悄的”放在最后,与前一节中的“沉默”相呼应。开头的“轻轻的”,重在表达来时动作的欢欣愉悦;结尾时的“悄悄的”,重在表达离去时情感的黯然神伤。
(二)阅读《我沿着初雪漫步》,完成11~13题。(14分)
我沿着初雪漫步
(俄)叶赛宁注
我沿着初雪漫步,/心中的力量勃发像怒放的铃兰,/在我的道路上空,夜晚/把蓝色小蜡烛般的星星点燃。
我不知道那是光明还是黑暗?/密林中是风在唱还是公鸡在啼?/也许田野上并不是冬天,/而是许多天鹅落到了草地。
啊,白色的镜面的大地,你多美!/微微的寒意使我血液沸腾!/多么想让我那炽热的身体,/去紧贴白桦袒露的胸襟。
啊,森林的郁郁葱葱的浑浊!/啊,白雪覆盖的原野的惬意!/多想在柳树的枝杈上,/也嫁接上我的两只手臂。
注 叶赛宁(1895~1925),前苏联著名诗人,他前期的诗作带有浪漫主义情调和神秘主义色彩,擅长抒写农村的风景,其农村风景抒情诗达到了很高的艺术境界,他曾不无自负地说自己是俄罗斯的最后一位乡村诗人。在其农村风景抒情诗中,《我沿着初雪漫步》是代表作之一。
12.这首诗在意象的选择上有什么特点?请举例说明。(5分)
答案 这首小诗意象优美、生动而鲜活,很有独创性,如第一小节“夜晚/把蓝色小蜡烛般的星星点燃”,以拟人的手法,新奇而贴切的比喻,营造出宁静、恬淡、充满梦幻色彩的意境,使雪后夜晚的景色栩栩如生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并阐释文中重要内容的能力,关键是理解作者选取意象的特色。解答时要把握好三方面内容:一是选取了什么意象、营造了什么意境,二是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三是有什么新颖之处。据此思考就可以了。举例子可以不同,但对例子的解说要扣住意象和意境。
13.这首小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请概括并结合具体诗句说一说。(4分)
答案 《我沿着初雪漫步》这首诗,描写了初雪之后俄罗斯原野之夜的自然景观,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对故乡土地的深深热爱和无比炽热的情感。例如,面对初雪后的大自然,诗人陶醉其中,情不自禁地想用自己炽热的身体去拥抱雪后的白桦树,甚至想把自己的手臂也嫁接到柳树的枝杈上!这种看似疯狂的想法,其实是一种真情的自然流露,这是一种渴望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真挚情感。
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作进一步分析和整理的能力。结合诗句,可以有不同的选择,只要能说出诗句蕴含的感情即可。
14.这首诗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举例说说有什么表达效果。(6分)
答案 比喻。心中勃发的力量,像怒放的铃兰;夜空的星星,则像蓝色的小蜡烛;林中的风吹过,仿佛是公鸡在啼;初雪的田野,是天鹅落在了草地上。这一系列的比喻,生动而独特,而且使雪后冷寂的大自然充满了动感,变成了有生命有情感的东西。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是课内知识的延伸拓展,要求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比喻句的最大特点就是生动,关键在如何理解该诗的“生动”——铃兰的怒放、蜡烛的闪烁、公鸡的啼鸣、天鹅的落下,本来沉寂的自然在作者眼中“动”了,“活”了,有生命了,有情感了。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6题。(20分)
重视新诗的语言形式
没有一种文体比诗歌更富有形式感。离开诗体语言,何以言诗?衡量诗人的造诣,首先要看他对诗体语言的创造能力。诗人的人格魅力,只有通过语言形式的艺术表现力包含于诗美的魅力之中,才具有诗的价值。我们不能认同抹杀了诗歌形式的自身的特性、忽略了诗体语言所独具的诗美能量生成的艺术转化。诗的意义和本质,总是包含于语言形式之中。新诗应是诗意本体与形式本体的真正融合。
新诗的形式要素,包括“内形式”(隐喻结构、情绪节奏、心理逻辑等)与“外形式”(词语、体式、音节、韵律、色彩等)。实际上,诗的“外形式”与“内形式”是不可分的。“外形式”是对诗人的基本技艺和语言素养的显影,形成汉语诗歌特有的形式美,凸现出诗的表征,它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没有“外形式”,“内形式”也就失去了依托。同样,“内形式”是对诗人的灵魂和生命体验的显影,没有“内形式”,“外形式”也成了空壳。新时期诗歌向内心的突入,促成了“内形式”的建构,而对“外形式”的轻视甚至抛弃,也造成了诗形的严重缺失和诗美的消减。20世纪五六十年代流行的半自由体、民歌体,因缺乏“内形式”(也有诗情虚假的原因)导致诗意肤浅或空泛。一首优秀的诗歌,总是内、外形式健全完美、高度融合的。
新诗语言形式的生命力,在于发挥现代汉语的特色。既要顺应中国人的现代生活节奏,从大众口语和民歌民谣中汲取活力,又要善于从优秀的古典诗词中汲取艺术营养,接通新、旧诗之间的血脉联系;既要从寻根探源中发掘汉语诗意的闪光点,在打破和摆脱诗体语言的束缚中建立新的诗体格式,又要将汉语诗歌艺术置于世界诗歌艺术的潮流中,从与其他民族和国家的诗歌语言艺术的对话中显示出新异感和光色。
新诗语言的规则性与心灵抒发的自由性,是一组矛盾。诗人的本领就在于能够在二者的对立统一中获取诗歌创造的自由。亦如跳舞,一旦谙熟舞步,即可从别扭进入自由的状态。确立新诗的形式本体意识,就是要实现新诗创作从“走路”进入“跳舞”的艺术转变。
15.深入理解文章开篇的两句话,回答下面问题。(8分)
(1)“没有一种文体比诗歌更富有形式感。”将其改为判断句。(限14字)(2分)
(2)“离开诗体语言,何以言诗?”这句话的正确含意是什么?(限16字)(3分)
(3)就全文而言,这两个句子的作用是什么?(限4字)(3分)
答案 (1)诗歌是最富有形式感的一种文体。(2)诗体语言是诗歌必不可少的语言形式。(3)提出论点。
解析 (1)句式变换一定要在不改变原意的情况下进行。原句是一个否定形式的句子,但表达了一个十分肯定的意思。用判断句作转换时一定要把肯定的意思表达出来。
16.文章提出了评价诗人的两条标准,它们是什么?(4分)
答案 (1)评价诗人的造诣,主要看他对诗体语言的创造能力。
(2)诗人的人格魅力,包含于诗体语言所能表现的诗美之中。
17.筛选文中相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8分)
(1)对新诗的科学理解,应当是什么?(限14字)(3分)
(2)新诗形式要素间的辩证关系是什么?(3分)
(3)作者阐述新诗语言形式生命力的源泉是什么?(限9字)(2分)
答案 (1)诗意本体与形式本体的真正融合。
(2)①诗的“内形式”与“外形式”不可分。
②无“内形式”,“外形式”成空壳;无“外形式”,“内形式”无依托。
(3)发挥现代汉语的特色。
三、语言运用(18分)
18.给下面的句子排序,使其连贯自然。(只填序号)(4分)
《沁园春 长沙》是毛泽东的开卷之作,实际上是词人改造旧世界的宣言书,但词人______________
①其锋藏而不露,其势引而不发,其词雅而不激。
②寓动于静,寓张于弛。
③诚如古人所言,引而不发,跃如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②①③
19.用简洁的语言说明下列警句蕴含的意义。(每条不超过30个字)(4分)
(1)人是一根会思考的芦苇。
(2)一个埋怨解冻后泥泞的人,不懂得春天。
答案 (1)人有智慧、有思想才能形成人的伟大。(或:人没有思想就与动植物无异。)
(2)有得有失,不能十全十美;宽容才能享受美好。(言之成理即可)
20.根据下面几则材料进行探究,说说你的发现。(6分)
材料一 5月15日,一位被困75个小时的女孩被救出。大家都被她从一处断裂的楼体形成的狭窄空隙里发出的声音,以及这一声音所表现的冷静和自信打动着:“我叫乐刘会。我相信你们会来救我。听到你们在外面说话,我就不停地喊救命,没声音了,我就不喊了,节省力气。渴了饿了,我也坚持着。我现在还活着,我很高兴。我希望大家不要为我担心,在里面我会自己保护自己的。你们来救我,我很感谢你们!”
材料二 5月18日9时,四川彭州市龙门山镇两名被困长达139小时的遇险老人——何年华、何立详,被济南军区驻豫某机步旅官兵成功救出。
5月18日20时10分,汶川县映秀镇水电公司职员虞锦华在废墟中被埋了150个小时后,被山东消防总队官兵救出,整个营救活动持续了长达近60个小时。
5月19日11时,中国地质救援队在青川县红光乡与石坝乡交界处的一座锰矿废墟中,将石坝乡三江村毛坪组村民56岁的王春邦救出,此前王春邦已经被困164个半小时。
5月20日0时40分,上海消防应急救援队员在汶川县映秀镇救活了一个被埋179个小时的31岁的羌族男子、映秀湾水电总厂发电部副主任马元江。
5月20日18时,彭州的一位名叫赖元平的矿工,在被地震废墟掩埋196个小时后,经过36个小时的救援,被空降兵部队成功救出。
5月20日18时45分,成都空军某训练团在四川彭州市龙门山九峰村营厂沟成功解救出被困196个小时的60岁的妇女王有群。
5月21日14时30分,两名被困216个小时的受灾群众被驻汉空军某部官兵成功救出。
5月25日,在废墟中被困266个小时,81岁的老人肖志富被成功救出。
材料三 一般情况下,在地震发生后,被压在废墟下的生还极限为72个小时。
我的探究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由于救援人员的顽强奋战,和灾区同胞坚韧的毅力,使生命的极限一再改写(或:坚强、自信、坚持能创造生命奇迹)。
四、写作(60分)
21.阅读下面这首题为“别等”的小诗,然后按要求作文。
别等太阳已经高挂天空
别等花已凋谢
才来珍惜
别等机会远去
才来痛心
别等已经失败
才来懊悔
等,只会等白我们的少年头
等,只会让我们错过播种和收获的季节……
读了这首小诗,你受到什么启发?请写出来。自选角度,自拟题目,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 如选择写议论性文章,可从正面立意,阐明“只争朝夕”的精神,抢抓机遇对于立身、行事、治国、齐家等的重要意义;也可以从反面立意,指出错失良机,坐以待毙的惨痛教训;还可正反结合。 (218.206.15.102)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一 必修一 日常阶段测试


上一个『贵阳市2014届8月考试卷语文试卷』  下一个『岑溪市第六中学2013年秋季期 岑溪市第六中学2013年秋季期九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测试题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