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第三专题《月是故乡明》练习B卷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单元练习
试题
名称
必修一第三专题《月是故乡明》练习B卷(高一必修二 苏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第三单元月是故乡明B卷【名师导学】必修一第三单元选择的都是文质兼美的散文,有着很强的文学性。本单元的学习,重点应该放在文本的研习上,对文章进行鉴赏理解。散文阅读的常设题项(1)要点概括类——在分析文章结构层次的基础上,科学确定答题区域,根据赋分逐点概括。(2)语句的丰富含意类——抓句段中的关键词结合语言
试题预览
第三单元  月是故乡明
B卷 
【名师导学】
    必修一第三单元选择的都是文质兼美的散文,有着很强的文学性。本单元的学习,重点应该放在文本的研习上,对文章进行鉴赏理解。散文阅读的常设题项(1)要点概括类——在分析文章结构层次的基础上,科学确定答题区域,根据赋分逐点概括。(2)语句的丰富含意类——抓句段中的关键词结合语言环境和主题分析。(3)表达特色类——一般分三步作答:①概括出修辞、表现手法、语言(含句式)、人称等方面的特色;②结合相关语句具体说明;③句子本身写出了什么,对下文和中心表达有何作用。(4)作用分析类——作用分析需兼顾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内容分析要关注句段本身以及对主旨表达上的作用;形式要考虑对上文的承接,对下文的铺垫引导,以及与题目的呼应等作用。我们从整体上把握命题方向,才可以准确解答试题。
满分:120分  限时:120分钟
第Ⅰ卷
一、 语言文字运用(2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粘合/粘贴  古刹/刹那   湖泊/血泊     担任/重担
B.翘首/翘楚   悲怆/怆然      投奔/奔  跑     烙印/炮烙
C.空旷/粗犷   菜圃/吐哺      颠簸/薄荷       按捺/木讷
D.田塍/惩罚  圈棚/圈养       逃遁/混沌       缔造/谛听
2.下列词语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
A.撼动 辜负 铩羽而归 熠熠闪光
B.酥骨  迁徒  灯影幢幢  魂牵梦萦
C.贫脊  三匝  装模作样  一幢别墅
D.打夯  漫长  浮粪四逸  幽深奇诡
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他苦心经营了多年的重大科研项目“新一号”无法进行,功败垂成。
B. H7N9禽流感方兴未艾,出现了第一个死亡病例,震撼全国。
C.中国古代文明是农业文明 ,特看重土地、家族和邻里关系 ,从而形成了安土重迁的传统社会心理。
D.香港从普通居民到各业之王对大陆都表示出休戚相关、风雨同舟的情谊,是近在眼前的动人事例。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北平的好处不仅仅在处处设备得完全,而在它处处有空儿,可以使人自由的喘气;不在有好些美丽的建筑,而在建筑的四周都有空闲的地方,使它们成为美景。
B.邻里乡亲,早晚在街头巷尾、桥上井边、田塍篱角相见,音容笑貌,闭眼塞耳也彼此了然,横竖呼吸着同一的空气和同一的风习,千丝万缕沾着边。
C.我倒不是特别害怕孤寂,而是惦念亲人,我知道他们对我来说是多么重要,我是他们的快乐和依靠。
D.还有一种聊以慰情的迷信,以为人在百年之后,阴间有个望乡台,好让死者的幽灵在月明之夜,登台望一望阳世的亲人。
5.下列文学常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乡土情结》是柯灵为纪念《香港文学》创刊七周年而作的散文,作品以故园之思作为线索,由“小家”到“大家”,由“离家”到“归家”,将乡土情升华为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
B.刘亮程,著有散文集《一个人的村庄》和《风中的院门》。刘亮程写诗起家,写作视角不同于他人。他从世外的立场出发,于超脱的立场,以平静的心态来对待万物。在《今生今世的证据》一文中体现了“身边小事皆可入文,村中动静皆可成诗”写作理念。
C.《我心归去》是中国当代作家韩少功访问法国归来后创作的一组散文中的一篇,总题是《访法散记》。文章不长,但把人与故乡的关系阐发得非常透彻,许多说法非常有新意,如故乡不等于出生地等等。
D.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现代小说家、戏剧家。代表作有解放前创作的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龙须沟》等。他散文的特点:明白如话,京味十足;细节入微,幽默风趣。
6.在下面一段文字的画线处仿写恰当的句子,要求内容贴切,句式相近。(6分)
你的家。你可以自由支配,自由管理。你有你的百官,你有你的人民,________________。你添造一间屋,好似建立一个藩邦;筑一道墙,________________;种一棵将来足为荫庇的树,________________;栽一株色香俱美的花,等于提倡文学艺术。家里几桌床榻的位置,日久不变,每易使人厌倦,你可以同你的谋臣——你的先生或太太——商议,重新布置一番。
7.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4分)
①溪水中彩色的鹅卵石,到溪畔洗衣和汲水的少女,在水面嘎嘎嘎地追逐欢笑的鸭子②记忆里的故事有榕树的叶子一样多③我怀念从故乡的后山流下来④我怀念榕树下洁白的石桥⑤流过榕树旁的清澈的小溪⑥那汩汩的溪水流走了我童年的岁月,那古老的石桥镌刻着我深深的记忆⑦桥头兀立的刻字的石碑,桥栏杆上被人抚摸光滑了的小石狮子

第Ⅱ卷 (阅读与写作 95分)
二、课内文段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8—10题(15分)
前方(节选)
曹文轩
①一辆破旧的汽车临时停在路旁,它不知来自何方?它积了一身厚厚的尘埃。一车人,神情憔悴而漠然地望着前方。他们去哪儿?归家还是远行?然而不管是归家还是远行,都基于同一事实:他们正在路上。归家,说明他们在此之前,曾有离家之举。而远行,则是离家而去。
②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欲望。
③当人类还未有家的意识与家的形式之前,祖先们几乎是在无休止的迁徙中生活的。今天,我们在电视上,总是看见美洲荒原或者非洲荒原上的动物大迁徙的宏大场面:它们不停地奔跑着,翻过一道道山,穿过一片片戈壁滩,游过一条条河流,其间,不时遭到猛兽的袭击与追捕,或摔死于山崖、淹死于激流。然而,任何阻拦与艰险,也不能阻挡这声势浩大、撼动人心的迁徙。前方在召唤着它们,它们只有奋蹄挺进。其实,人类的祖先也在这迁徙中度过了漫长的光阴。
④ 后来,人类有了家。然而,先前的习性与欲望依然没有寂灭。人还得离家,甚至是远行。 外面有一个广大无边的世界。这个世界充满艰辛,充满危险,然而又丰富多彩,富有刺激性。外面的世界能够开阔视野,能够壮大和发展自己。它总在诱惑着人走出家门。人会在闯荡世界之中获得生命的快感或满足按捺不住的虚荣心。因此,人的内心总在呐喊:走啊走!离家也许是出自无奈。家容不得他了,或是他容不得家了。他的心或身抑或是心和身一起受着家的压迫。他必须走,远走高飞。因此,人类自有历史,便留下了无数逃离家园,结伴上路,一路风尘,一路劳顿,一路憔悴的故事。 
⑤ 人的眼中、心里,总有一个前方。前方的情景并不明确,朦胧如雾中之月,闪烁如水中之屑。这种不确定性,反而助长了人们对前方的幻想。前方使他们兴奋,使他 们行动,使他们陷入如痴如醉的状态。他们仿佛从苍茫的前方,听到了呼唤他们前往的钟声和激动人心的鼓乐。他们不知疲倦地走着。
⑥因此,这世界上就有了路。为了快速地走向前方,就有了船,有了马车,有了我们眼前这辆破旧而简陋的汽车。
8.第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5分)

9. 分析文中动物迁徙宏大场面的表达特色。(6分)

10.理解“人的眼中、心理,总有一个前方”的含义。(4分)

三、诗歌鉴赏
1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10分)
骆谷晚望
韩综
秦川如画渭如丝,
去国还家一望时
公子王孙莫来好,
岭花多是断肠枝。
【注释】韩综于宣宗时出为湖南观察使,后被都将石载顺等驱逐,此后失官,此为失官还乡时所作。
(1)“秦川如画渭如丝”一句运用了何种修辞手法,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3分)

(2)有人说“岭花多是断肠枝”“无理而妙”请赏析。(3分)
 
(3)请联系全诗分析本诗情与景的关系。(4分)

12.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10分)
后庭宴
无名氏
千里故乡,十年华屋,乱魂飞过屏山簇。眼重眉褪不胜春,菱花知我销香玉。
双双燕子归来,应解笑人幽独。断歌零舞,遗恨清江曲。万树绿低迷,一庭红扑簌。
 (1)上阕前两句有哪些作用?(3分)

(2)作者“不胜春”的原因有哪些?(3分)

(3)赏析“双双燕子归来,应解笑人幽独”一句的妙处。(4分)

四、课外文段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16题(20分)

方令孺
你给我这题目“家”,放在心上好多日子了,我不妨对你说,这是很重的负担呢。我天天筹思,教我从哪一方面写,你说得不错,我“一天到晚在家里”,但是,你可别太聪明了,你想从镜子里窥探一个人的真容吗?你想从一个人他描写家中的景况,就知道一个人的生活内情和他一向的性格吗?可惜我从来不喜欢照镜子,你可无从知道我“一天到晚在家”干些什么,吃些什么,穿些什么,那么我写些什么呢?谈谈普通人家的情形吗?家与经济的问题?家与文化的关系?家给一个人一生的影响?给人的安慰或苦恼?做一个人是不是一定或应该要个家?家是可爱,还是可恨呢?这些疑问纠缠在心上,教人精神不安,像旧小说里所谓给魔魔住似的。
今晚我带着这纠缠的心走出来。你瞧,这时天空真是一碧如洗,月像是古代希腊少年抛到天上去的一块铁饼,或是古代战士的一面护心镜失落在天空里,让群星的光辉射在上面发出这样寒凛刺目的光芒,我这时在湖上,船正靠着山影走,一簇簇的树影,在青蓝的天空下,在渺茫的白水上,点缀着像零星的岛屿。我梦想着在这些地方还没有“开化”之先,船夫们在这静静的月光下,躺在他们的茅屋里,对着灶上的一盏油灯,看妻子坐在灶后而她的脸被炉火的光映得红红的,他心里觉得比现在自由比现在安稳吧。我联想起不久以前在采石矶看见那些打渔的人以船为家,起居饮食都在那么斗大的舱里,成天漂泊,究竟他们是苦是乐?我又想起你的题目来了,这题目喊起来是这样轻,这样简,可是你就是去问一问那个渔夫关于我上面的一个问题,一个小的问题,他都要瞪起眼睛不知道说什么好。
这里似乎“雅人”不少,今晚来玩月的并不限于酸书生,要人同银行界的汽车一大排都摆在桥头。今晚是来赏中秋的月,中秋的月是要吧香花果品来供奉,是带宗教的情绪来赏玩。假使我这时可以飞得高,一定看见满城都是红烛飘摇,香烟缭绕,远远还听见爆竹的响声,这确是一个庄严的夜,神的夜!所有今晚的游客,好像都脱去了轻佻的衣裳,虽是有这么多人在湖上,倒不像平时那么混乱,一只只的船轻轻、慢慢地滑过去,船上坐着各种各样的人:有沉吟,有低语,有仰头浴着月光显露着一张苍白的脸,有憧憬着南方风物的青年弹着吉他,低唱着热带的情歌。这时候有这么一只船,一只从来没有见过的船,挂着一盏暗淡的玻璃灯,灯下约莫有三四个人围坐在那儿猜拳赌酒;船头坐着另一个人,只是一团黑影看不清面目,我听见念诗的声音就从这一团影子里发出来,他唱着一种悠长的声调,开头稍低,接着渐渐高起来,到一个尖顶的时候又渐渐衰弱下去,终于在一半呻吟一半叹息似的声音里消灭了。从这个声音你可以想象古画上隐约在薄雾里的小山,一条曲折带着跳溅水珠子的溪水,因为这声音的本身就是一半真实,一半空幻,一半是从人口中发出来,一半却沉入梦想。有两句诗我听得很清楚,是“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你就可以想在这月明的佳节,在这四望杳溟的湖上,背后舱里在半明的灯下几个伤心的朋友拼酒浇愁,自己走出故乡,离别家庭,天晓得是过着什么样的日子,在今晚这个情景下,心里涨满了恨才迸出这么两声古人可怜的诗句。这时也许在什么芦苇的角落里,残荷的深密处,也有正在想家的人,听了这个声音,能忍得住不冲破他的眼泪,呜咽起来,还费了他的友伴许多唇舌才安慰下这颗颤栗的心?哪能不教我又想起你给我的题目“家”,并且猛然悟到了“家”的意义?“家”,我知道了,不管它给人多大的负担,多深的痛苦,人还是像蜗牛一样愿意背着它的重壳沉滞地向前爬。我好像忽然看清楚了什么东西,也像辛弃疾所谓“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13.第一节画线句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4分)  

14.联系文章分析第二段画线句写景的特色。(6分)

15.理解文章最后引用的辛弃疾的词句“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含义。(4分)

16.探究本文寄予了作者哪些情思?(6分)


五、作文(40分)
17.老舍去过巴黎,住过伦敦,可痴痴念叨着的,还是北京。老舍因这一份固执的喜爱,因而觉得老旧的城墙是美的,养鸟种花的人们是美的,连那黄包车师傅的吆喝声,也是那样好听的乡音。这段文字,让你联想到某次类似的经历和体验吗?或者引发你怎样的感受与思考?请以“故乡的一草一木”为话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文体不限。



【参考答案】
1.1.D  A.nián/zhān,chà,pō,dān/dàn。B.qiáo,chuàng,bèn/bēn,lào/luò。C.kuàng/guǎng,pǔ/bǔ,bǒ/bò,nà/nè。D.Chéng,juàn,dùn,dì。
2.A B.徒—徙。C.脊—瘠。D.逸—溢。
3.B 方兴未艾,指事物刚刚兴起还未停止,一般指好的事情。 
  4.D A项,关联词搭配不当,“不仅仅”和“而”不能搭配,应把“不仅仅”改为“不”。B项,“呼吸”与“风习”不搭配。C项,主客颠倒,应为“我对他们来说是多么重要”。
5.D D项《龙须沟》是老舍的话剧。

6.【解析】 本题考查仿写句子。要注意符合句式要求,同时还要写出家的特点。第一空仿写的是“你有你的……”句式;第二空仿写的是“好似建立一个藩邦”这个比喻句,同时还要注意本体和喻体之间的关系;第三空仿写的是“等于提倡文学艺术”这个比喻句句式,同样要注意本体和喻体之间的关系。
【答案】 你有你的府库 又算增加一重城堡 等于造就无数人才。
7.【解析】 本段文字属于分总的逻辑思路,可根据排序小组合的原则⑥②放在一起,并且是最后,③⑤①放在一起,④⑦放在一起,再根据⑥的提示是先说溪水再说石桥,可得出答案。
【参考答案】③⑤①④⑦⑥②(一处不对,不得分)
8.【解析】大体可以从内容、结构、表达三个方面来考虑。第一节由摄影作品入手,猜测画面上人物的目的,说明“归家”和“远行”都是“在路上”,都与离家有关为内容层面;引出下文、照应为结构作用;作者在文章开头用连续发问的方式引起了读者的思考为表达作用。
【答案】第一段一节由摄影作品入手,猜测画面上人物的目的,说明“归家”和“远行”都是“在路上”,都与离家有关(2分),为下文“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欲望”的议论作铺垫,照应第6小节。(2分),用连续发问的方式引起了读者的思考(1分)。
9.【解析】这道题要求考生从写场面的角度、修辞,以及整个语言的风格角度思考。可先在文段中找出相关的句子,然后结合上下文语境组织答案。 
【参考答案】文段侧重动物迁徙时的动作描写,运用排比(2分),生动写出动物为了前方不顾一切的迁徙场面(2分),整段整散结合,语言富有气势(2分)。
10.【解析】需要理解含意的句子,在文中某个局部,或为起句,或为结句,大都表明了作者的某一体验,某种见解,命题人要你理解的常常不是该句本身,而是产生这种体验或见解的缘由。要综合全文问答,并体会作者所传达的情感。
【参考答案】每个人的心里都有理想,或是每个人心里都有对未知生活的渴望(每点2分)
11. (1)【解析】本题主要考察修辞手法,和诗歌画面的描绘,难度较低。先分析本句的修辞“秦川如画渭如丝”是很明显的比喻修辞;画面描绘时先运用情景扩展翻译这个句子,然后加一个双音节形容词即可。
【参考答案】比喻(1分), 描绘了秦川沃野千里渭水东流如白练的锦山秀水的美丽画面(2分)
(2)【解析】赏析本题,只要找出本句的“无理”在何处,妙在何处即可。“无理”一般指不合自然规律,“妙”一般指传达情感。
【参考答案】“岭花”是一种自然现象,无所谓断肠枝,而作者却说它断肠,此是“无理”,而“岭花断肠”只是因为作者是个断肠人,深刻地传达作者对失官还乡时的郁结。   
(3)【解析】诗歌情与景的关系有多钟,如触景生情、情景交融、以景结情、情景分写等等,需要联系诗歌写景句逐句分析。
【参考答案】乐景衬哀情,首句描写锦山秀水的美丽图景与下文断肠人的悲伤情感形成强烈的对比;以景结情,尾句“岭花断肠”含蓄隽永。
【赏析】全诗二十八字,并无惊人警语,而自有一种形象意蕴,令人荡气回肠,原因在诗人惯用的以乐景衬哀情的对比反衬手法,在这里得到了长足的发挥。起句写美景,景美得扑面而来,结句写愁肠,肠愁得寸寸欲断。同一诗境,效果迥异。其中的玄机就在于“莫来好”三字,这三字导入一种闲愁美,哀伤美。乐景固然给人以美感,哀景同样给人美感。在特定的诗境下,先乐后哀,乐中生悲,会使诗味浓郁,咀嚼甜美。
12. (1)【解析】本题考查首句在全诗的作用,可以从内容、技巧等多方面来考虑
【参考答案】这一对句对空间和时间的特殊强调,强调主人公离家时间之久,距离故乡之远,暗示主人公对故乡深深怀念。(2分)为下文写景抒情作铺垫(1分)。
(2)【解析】主要考查诗歌的思想内容,首先通读全诗,从诗歌所描绘的意象出发。再结合诗人遭遇作答。
【答案】伤叹年华的消逝,思念故乡。(一点1分,两点3分)
(3)【解析】赏析一句话,首先分析手法,结合手法分析传达怎样的情感。
【参考答案】对比,(1分)首先,燕子是成双成对的,与主人公却独在异乡形成对比(1分);其次,燕子年年回归旧居与主人公却长年漂泊形成对比(1分),强调主人公浓重的羁旅之感和思乡之情(1分)。
【赏析】
   这首《后庭宴》的出现,距今已有一千多年。明代杨慎将其定为“唐人作”,并说明这首词“本无题,后人名曰《后庭宴》”(《词品》卷一)。这首词我们如果给它拟个题目的话,似可名之为“春暮乡思曲”。它是从对故乡的怀念写起的,风格凝重,内涵丰富。从词中所表现的情事看,它很可能出自一位贵家歌女之手。由于某种巨大变化,她的生活道路也随之发生了改变,流落远方,感旧情深,便谱写了这首春暮乡思曲。
13.【解题思路】本题考查重要语句在文中的作用,首先要回答这多个疑问句写了什么内容,表达怎样的情感主旨,再分析这几个问句和文章前后内容哪些地方有着关照。再可以结合一下问句本身的特色效果。
【参考答案】作者用多个疑问写出对于“家是什么的”给自己的困惑,(2分)为下文带着这些困惑出门做铺垫,同时也呼应文章结尾对于这个问题的解答。(2)
14.【解题思路】这道题要求考生从写景的角度、修辞,以及整个语言的风格角度思考。文段中涉及到比喻修辞格。可先在文段中找出相关的句子,然后结合上下文语境组织答案。
【参考答案】由高到低,先写天空再写湖上(2分),连用比喻,把月亮比作铁饼、护心镜;把树影比作岛屿(2分),生动形象了写出的中秋之夜月圆如镜、月色皎洁的特点(1分),语言优美(1分)。
15.【解题思路】需要理解含意的句子,在文中某个局部,或为起句,或为结句,大都表明了作者的某一体验,某种见解,命题人要你理解的常常不是该句本身,而是产生这种体验或见解的缘由。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是结句,要综合全文问答,“他”是指家。联系辛弃疾词句的意思不难得出答案。
【参考答案】家在每个人的心里都有,只是没有用心发现而已,以至于苦苦地寻找。(2分)也许在某一天不经意的一瞬间,我们就会突然发现家原来就在自己的心中。(2分)
16.【解题思路】本题为探究题,要紧紧联系内容进行探究,首先要概括文段内容,文章第一段是话引,写“家是什么的”给自己的困惑;第二段写将没有“开化”之先的人们的固定的家和现在渔民移动的家进行对照,写出渔民对家的感受;第三段写即将离家的人和已经离家的人的感受。联系三段内容具体分析作者在每一段里寄予的情思,答案就可以全面一些。
【参考答案】将没有“开化”之先的人们的固定的家和现在渔民移动的家进行对照,表达了固守家园的人对于家的情感——安逸、苦恼;即将离家的人表达的是对未来的憧憬,和对生活的迷惘之情。已经离家的人趁中秋之夜表达着对于家乡的思念的悲伤之情:家即使是负担,我们也无法割舍。(每点2分,答对三点即可)
17.【立意探索】“故乡的一草一木”这类话题作文重点应该是对故乡的情感要自然、真切、真挚、深沉。写好这类作文要注意选择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故乡特点的事物(如:老槐树、小楼阁、小池塘、故乡的屋檐、炊烟、外婆桥、老街等),即选材的典型性,而不是记流水帐。立意不应只停留在对故乡的回忆与怀恋,而是通过对故乡的回忆与怀恋引发对自己人生的思考,对故乡发展、社会发展的关注,对世间生命的解读与参悟。立意要有个性特征、时代气息;要用深邃的眼光看待故乡的发展,引发自己对事物本质的深刻认识。
【佳作展台】
炊烟的味道
秦颢
烟的味道就是家的味道。
我爱曲曲弯弯从村落农家升起的炊烟,特别是炊烟的味道。
在我记忆中,有炊烟的生活是简单而平静的,但这已是足够让我享受幸福了。
儿时的我,背着书包伴着炊烟走进学堂,而且边走边注意着各家的炊烟。看着缓缓而出的炊烟,真想和它们一起飘啊荡啊,真想插上翅膀寻找烟的故乡,傍晚,一看到炊烟就急匆匆往家赶。想着妈妈一定在家等我吃饭,所以心地顿时有了温暖踏实的感觉。
终于,我闻到了炊烟的味道。在妈妈用柴火点煤炉的时候,冒出了浓烟,我看见了,只觉得美。一个劲地往里钻,最后被呛得流出了眼泪。妈妈见了,笑我傻,我只觉得很过瘾,很高兴,从此我便记住了这种特殊的味道。
现在,在学校,偶尔能看见附近农家的炊烟,但很少。一回到村庄,我就会睁大眼睛惬意地欣赏村庄。狗、牛、鸡和瓦房还有一张张好久不见的熟悉的脸,我都爱着,都有种亲切感。一家人守着一缕缕香喷喷的炊烟,其实这是守护着幸福。
离开学校回家时,我常常很激动,因为我又可以看到村里一缕缕温暖的、香喷喷的炊烟。而离开家时,我总不断地回头,目光总是不愿意离开那远去的炊烟。就好像每次离家时,总不愿放开母亲那双温暖的手。感觉走得再远,那炊烟还能看见。飘飘荡荡,追随着我的脚步,飘到了我的心里。
现在虽仍在农村集镇读书,却还是思念炊烟的味道。真不敢想象以后进了城市,一个人孤零零地学习、生活会是怎样。离开了炊烟的生活又是怎样的?也许习惯了空中的高楼大厦,渐渐遗忘了炊烟。也许。。。。。。也许愈加思念炊烟的味道。
真怀念自己扶着灶头,一边添柴、一边观察妈妈做饭烧菜的样子。饭香菜香,炊烟也香。还有自己被熏成“小猫咪”时的可爱模样。没有了炊烟,我总有种漂泊无依的感觉。真想守住一缕香喷喷温暖暖的炊烟。守住一个温暖而幸福的家。在故乡的袅袅炊烟里,做个黄粱梦,也美得很。
   【名师评析】文章以淡淡的笔墨,细腻地描述了故乡的炊烟。读来感觉这萦绕心头的炊烟,饱含着浓浓的故土情结。从作者满含深情的文字中,我们读到了作者的故乡、家和对母亲无限的情谊。作者的文字如绿叶一般,透露着清新质朴的气息,朴实无华,却又充满动人的情愫,让人读罢不禁眼眶潮湿。我们在作文时如果能将感情渲染到这样的地步,又怎能不感染阅卷老师,又怎能不得高分呢?  另外题材上,切入点小,也是本文的一大特色。 (117.41.175.55)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苏教版 高一 必修二 单元练习


上一个『必修一第三专题《月是故乡明》练习A卷』  下一个『高2011级高二(三册)半期考试语文试卷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