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高考各省作文简析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高考试卷
试题
名称
2013高考各省作文简析(高三总复习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一、2013年湖南卷高考作文题简析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1.它被天边的彩云所吸引,奋力飞腾,寒冷、饥寒、风雨都无法阻止它,它毅然决然的向上飞,飞上高山之巅,它已经精疲力竭,伤痕累累,一个声音问,值得吗?天地苍茫、彩云缭绕,它内心充实而满足,喃喃的答道:我愿意!  2.父亲的书桌对面有一把小椅子,儿
试题预览
一、2013年湖南卷高考作文题简析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1.它被天边的彩云所吸引,奋力飞腾,寒冷、饥寒、风雨都无法阻止它,它毅然决然的向上飞,飞上高山之巅,它已经精疲力竭,伤痕累累,一个声音问,值得吗?天地苍茫、彩云缭绕,它内心充实而满足,喃喃的答道:我愿意!
  2.父亲的书桌对面有一把小椅子,儿子坐在那里陪伴回家在桌子前剪报的父亲,父子俩没有说话,静静相对,儿子望着父亲,祥和的面容,心里充溢着宁静的幸福。父亲,您辛苦了,能这样陪陪您,我真的很愿意。
根据上面两则材料,结合自己的感受和思考,任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和议论文。
命题方式:材料作文
材料性质:社会生活类(关注社会生活和思考)
材料内容(关键词):它,彩云,吸引,奋力飞腾,伤痕累累,我愿意;儿子,陪伴,父亲,宁静,幸福,我愿意。
材料特点:这是一道多则材料作文题目。题目要求根据上面两则材料,结合自己的感受和思考来选择角度写作文。思考这则材料的现实针对性,让我们联想起中央电视台的一则公益广告。过节了,父母做好了一切在等待着孩子们的归来,可是,孩子一个个都在外忙着自己的一切,他们也希望回到父母身边,他们有的并“不愿意”战斗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但是,对于人生理想的追求和奋争有时似乎让我们忘记我们还有一种宁静的幸福,这是我们真正“愿意”的。
审题立意:材料1, “它”是一奋斗者的形象,“天边的彩云”则是理想的化身,“飞”可以理解为“奋斗”,“累”可以理解为“辛苦”,“我愿意”则是追求中“苦中有乐”,是对理想追求的心态。那么,本则材料的旨意:甘愿为理想去奋斗去努力追求或努力朝着自己的理想目标去奋斗即是一种幸福生活。材料2,“父亲在剪报”是“父亲的幸福生活”,儿子“静静相对,儿子望着父亲,祥和的面容,心里充溢着宁静的幸福。”这是陪伴父母亲人的幸福,有时,放弃一些自己的人生追求,转而去陪伴父母亲人则更是一种幸福的追求。本段材料的主旨:乐于陪伴亲人也是一种幸福的生活。
如果我们把两段材料联系起来看:我们每个人追求的生活都会因人而异,带有鲜明的个性色彩。对理想生活的奋斗、追求是美好的、幸福的。而对传统生活的守望、怀念传统生活的温馨也是美好的、幸福的。现实是,我们对前者追求的是不是多了些,而对后者的追求则是不是少了些?所以本材料的立意可以是:一、我奋斗、我愿意、我幸福;二、追梦诚可贵,陪伴价更高;三、追求自己“愿意”的生活。
(一)我愿意,随千里黄河,九曲流入东海;我愿意,攀万仞泰山,拾级登上峰巅。驾驭命运的舵是奋斗,不抱一丝幻想,不放弃一点机会,不停止一日努力。攀登理想的梯是拼搏,牢记亲人的嘱托,畅想光明的未来,满怀无谓的勇气。对于攀登者来说,失掉往昔的足迹并不可惜,迷失继续前进的方向却很危险。奋斗者只有把汗水汇集在江河里,事业之舟才能驶到理想的彼岸。所以,奋斗是我生命的密码,它能译出我一部壮丽的史诗;奋斗是我人生的画笔,它能画出我绚丽的云天。所以,我奋斗,我愿意,我幸福。
(二)有一种生活是个人奋斗,像雄鹰展翅蓝天,像骏马奔腾于草原;也有一种生活的是衷情陪伴,像小鸟陪伴着大树,像园丁守望着花园。这一种“陪伴”,“静静相对”;这一种“守望”,“幸福”“祥和”。我向往,陪伴着父母走过人生的晚年,就像他们当初陪伴着我走过长着一棵大树的村边。
(三)过一种“我愿意”的生活,就像梵高决心“在绘画中与自己苦斗”。 过一种“我愿意”的生活,就像达尔文无意于父亲的意愿当个医生,而甘愿流落到荒岛上去采撷未知的理想。过一种“我愿意”的生活,就像朱自清,永远守望者月台上那个高大的背影。 过一种“我愿意”的生活,就像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二、2013年四川卷高考作文题简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人说:过一种平衡的生活——学些东西,想些问题,做些事情,打打球,唱唱歌,画画画儿……
针对这种说法,同学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请根据以上材料,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②不得抄袭,不得套作;③用规范汉字书写。
命题方式:材料作文
材料性质:社会生活类(关注社会生活、教育、哲学和思考)
材料内容(关键词):过一种,平衡的,生活,学些东西,想些问题,做些事情,打打球,唱唱歌,画画画儿……
材料特点:笔者看到四川省的考卷后有一丝的欣喜,因为在我为今年高三学生准备的备考材料中就有这样一则:阅读美国哲学家富尔格姆的《信条》中的一部分,结合自己的感悟,选取其中的一点或几点进行思索,然后按要求作文。
有东西大家分享;惹了别人你就说声对不起;吃东西之前要洗手;便后要冲洗;收拾好你自己的一摊子;过一种平凡的生活,学一些东西,想一些东西,逗逗乐儿、画画画儿、唱唱歌儿、跳跳舞,玩玩游戏,外加每天干点活儿;当你们出门到世界上走走,要注意来往车辆,手拉手紧挨一起。
很显然,这是和今年的四川卷不期而遇了。只不过,四川卷的出题者将富尔格姆的《信条》中的一部分删切得更短,并且将原文中“过一种平凡的生活”改成了“过一种平衡的生活”。这让人着实摸不着头脑,“平凡”可以修饰“生活”,“平和”也可以修饰“生活”,而用“平衡”来修饰“生活”,可能是由于笔者见识浅陋这还是第一次看到。于是笔者查找“平衡”的义项:1. 衡器两端承受的重量相等;2. 两物齐平如衡;3. 对立的各方面在数量或质量上相等或相抵;4. 生理学中某种特定营养物合成与分解之间的关系;5. 两种或几种相反的力或过程之间不产生任何加速度或净变化的平衡状态;6. 倾向于保持稳定的情况,如体内平衡,心理状态稳定;7. 不过多或过少 如人的皮肤水油不平衡、内分泌失调等等则是不平衡,过多或过少。
无论如何,也没有在这些义项中查出可以用“平衡”来修饰“生活”的义项。经过反复思考,我推测这也许是出题者想利用移用的修辞手法来翻出新意,但笔者觉得完全没有这个必要,用“平凡”或“平和”也同样可以可以创造更丰富的情境,也同样会引发考生更深入的思考。
审题立意:如果非得用“平衡”来修饰生活的话,那么材料中所过的“平衡”生活是:学些东西,想些问题,做些事情,打打球,唱唱歌,画画画儿……那就是学习、思考、工作与体育、音乐、绘画等文体生活的平衡。现如今的学生生活确实是打破了这种平衡,他们整天忙于自己的学业之中,在逆水中行舟,在书山上苦攀,而学校、家长、社会似乎还不知足,非北大、清华不考,非名牌大学不上的各地雷同,学生只有在勤学中苦撑,留给生活中的闲暇和娱乐几乎没有了。然而造成这种打破平衡生活的局面并不是学生所为,也非学生所乐为,而是国家、社会和家庭的责任。所以,想过一种“平衡”的生活,这对于当今的中国学生来说只能是一种幻想。当然,“平衡”不光可以就中学生的生活实际而言,——谈“学习与娱乐的平衡”、“学习与工作的平衡”、“生活与工作的平衡”、“紧张与舒缓的平衡”等,还可以上升到其它的层面,——谈 “责任与权利的平衡”、“情感与理智的平衡”、“自由与法度的平衡”、 “物质与精神的平衡”等。“过一种平衡的生活”不光是一种生活的理想,更是一种人生和生命的哲学。
(一)古语云: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弓始终拉满就会失去它的弹性,始终挂在墙上不用也会失去它作为弓的意义。只有张弛有度,它才能始终保持一种可以蓄势的稳定平衡,它才能将命运之箭射向理想的云天。
(二)过一种平衡的生活,不枯也不燥,不乐极也不生悲;过一种平衡的生活,不温也不火,“不戚戚于贫贱”也“不汲汲于富贵”。过一种平衡的生活,不放任自由也不拘泥于法度;过一种平衡的生活,不抱守权利也不放弃责任;过一种平衡的生活,不放纵情感也不固守理智。当然,过一种平衡的生活,最最理想的就是既不乏物质的丰腴,也不乏精神的富庶。
三、2013年湖北卷高考作文题简析
你注意到了吗?装鲜牛奶的容器一般是方盒子,装矿泉水的容器一般是圆瓶子,装酒的圆瓶子又一般放在方盒子里,方圆之间,各得其妙,古诗云:方圆虽异器,功用信具呈。人生也是如此,所谓:上善若水任方圆。以方圆为话题,根据此材料,题目自拟写作文。
世界有方有圆,这是个性化、差异化;方可以套圆,圆可以套方,这是交汇、是融合。方圆各异、方圆互纳、方圆交融,只有做到这样,才能是一个和谐的社会。
命题方式:材料作文
材料性质:社会生活类(关注哲学和思考)
材料内容(关键词):容器,方盒子,圆瓶子,方中有圆,圆中有方,各得其妙。
材料特点:本材料涉及的主题是个老的话题,是关于物性哲理“方与圆”的话题,无论是审题立意还是构建文章都不会很难。它所针对的社会现实是当今世界无论是大到国家制度还是小到个人思想,无论是物质层面的世界还是精神层面的世界,人们的认识和越来越多元化,在这个多元化的世界里,能够求同存异、互纳交融不只是一个社会问题,也是一个哲学问题。
审题立意:材料分为两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从容器说起,引出:方圆虽异器,功用信具呈。进而说到人生,——“上善若水任方圆”。第二自然段又进一步从三个方面提示考生:方圆各异、方圆互纳、方圆交融。并且上升到建设“和谐社会的高度”。所以,本材料可以从多角度多层面来立意,如物理和哲学上的方圆各异、方圆互纳,人生中的方圆互纳、方圆交融,社会层面的方圆各异、方圆交融等等。
(一)物性犹如一枚铜钱,外圆内方。方,便于度量制衡;圆,含流通之意;取天圆地方涵盖流通四海之说。方者,正也,格也,孔子说:“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圆者,通也,一心也,墨子说:“圆,一中同长也。” (《墨子•经上》)方于内则格,圆于外则通。方圆一体,通行天下。
(二)方是端正,是棱角,是做人的内在根基,是壮士立志平天下的豪迈气概,是做人的脊梁;圆是灵活,是变通,是做人的外在气度,是处世的锦囊,是聪明者适应社会,协调乾坤的行为准则。方是以不变应万变,圆是以万变应不变。有圆无方则不立,有方无圆则滞泥。因此,做人要外圆内方。该圆则圆,该方则方。
(三)“方”乃是做人之根本,“圆” 乃是立世大道。外圆内方,是禅宗圣人的大智慧、大哲学。常言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句话不但道出物理上方圆各异、各值其道,才能使物成型,品成态的规律,而且也说出的社会建设的规律,只有方圆互纳、交融才能造就具有一定约束力的和谐社会。方中有圆,圆中存方,方方圆圆,方圆相济。这就是中国人追求处世之理想境界。
四、2013年广西卷(全国卷大纲版)高考作文题简析
  尚先生在出租车上丢了一部手机,然后他打了该手机号码,通了之后被挂掉。于是尚先生给该手机发了一条短信,说愿意用2000元酬金换回这部手机,一个多小时后,捡到手机的人表示愿意归还。后来捡到手机者把手机还给了失主,没有拿酬金就离开了。记者事后联系上捡到手机的人,他说,他本来不想归还手机,但看到手机里的照片和短信,得知这个失主最近给芦山地震灾区的人捐了款,所以他才决定把手机归还失主,他说,不能用贪心来对待爱心,我们要多一些真诚和友善。
要求根据上述材料写一篇不低于800字的作文,题目自拟,不能脱离材料的内容和意义。
命题方式:材料作文
材料性质:社会生活类(关注社会、道德)
材料内容(关键词):丢手机,用酬金换,芦山地震,捐助,爱心,贪心,真诚,友善。
材料特点:全国大纲卷只有广西在用了,大纲卷的作文出题形式仍然保持着原来的风格。所选材料是设计材料,其目的不在材料本身,材料所起的作用只是引子,是要引出后面提示的内容。
审题立意:“不能用贪心来对待爱心,我们要多一些真诚和友善。”很显然,当今社会人们用贪心来对待爱心,用误解来对待爱心,缺乏真诚和友善的例子俯拾即是,这是造成世情冷漠、人情冷漠的一个主要根源。在这种社会精神状态下,高考作文有必要作为一种导向来呼吁爱心的回归,呼吁良善的回归。
(一)什么是贪心?贪心就是想鱼和熊掌兼得的不知足,贪心就是盲蛇想要吞大象的痴妄,贪心就是只见鱼饵不见钩的利令智昏。什么是爱心?爱心就是冬日里的一片阳光,使饥寒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爱心就是沙漠中的一泓泉水,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爱心就是夜空中的一轮明月,使孤苦无依的即刻获得心灵的慰籍。以贪心对待爱心就是以怨报德,就是见利忘义。爱心只有在正义的土壤中才能开花,在贪婪的风雨中就会落蕊。为此,我们真诚地呼唤爱心的回归。
(二)多一些真诚和友善,即使是严冬也会让人感知到春天的温暖;多一些真诚和友善,即使是黑夜也会让人感知到曙光即将到来的灿烂。真诚是心与心的交流和沟通,它可以化敌为友、化严寒为温暖;友善是情与情的交融和互换,它可以消除误解、消除隔阂,促成谅解的实现。
五、2013年广东高考作文题简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一个人白手起家,成了富翁。他为人慷慨,热心于慈善事业。
  一天,他了解到有三个贫困家庭,生活难以为继。他同情这几个家庭的处境,决定向他们提供捐助。
  一家十分感激,高兴地接受了他的帮助。
  一家犹豫着接受了,但声明一定会偿还。
  一家谢谢他的好意,但认为这是一种施舍,拒绝了。
  要求:
  1.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问题不限。
  2.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
  3.不少于800字。
4.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命题方式:材料作文
材料性质:社会生活类(关注社会、道德)
材料内容(关键词):富翁,慷慨,慈善,捐助,感激,接受,犹豫,偿还,谢谢,拒绝。
材料特点:今年广东省作文选用创设情境类的有关社会生活的材料。这则材料的现实针对性是很强的,现在有许多家庭困难的学生在接受国家或个人集体的捐资助学。有的人欣然接受了,但却认为理所当然;有的人不符合捐助资格却还要套领国家的捐助;还有的人躺在捐助上去追求享受,成了依赖捐助的寄生虫。材料设置了三种对待捐助的不同方式,进而引发考生思索。事例清楚,事理本身也没有什么难度,但是关于此类话题尽管可以从多个角度去写,但想要写好却不容易,因为这类话题便于做结论,却不便于敷衍出更多的内容。
审题立意:这则材料如果我们用一句话来概括的话,讲的就是三个不同的家庭对待别人无偿捐助的三种态度。材料要求是自选角度,这样我们就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立意。从捐助人富翁的角度来看,他白手起家,成了富翁,为人慷慨,热心于慈善事业。可以写他富贵不忘本,赞扬他行仁义之行,做仁义之事,行德积善,精神可嘉。从第一个捐助者的角度来看,他感激并高兴地接受了。可以写受馈于人首先要心存感激之情。从第二个受捐助者的角度来看,他犹豫着接受了,但声明一定会偿还。可以写接受别人的帮助可以化不利为有利,但同时也不能忘记发展自己的同时更要学会独立而不能产生依赖感。从第三个受捐助者的角度来看,他感谢后拒绝了施舍。可以写人要有骨气,但也要相信他人,学会通过接受帮助来改变自己。如果我们把它综合起来看,可以写如何正确地对待别人的帮助,受人帮助时要心存感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而定取舍,在享受帮助的同时也不要忘记骨气和尊严。
(一)自古以来,为富不仁者多,为富能仁者鲜。今有一为富者,白手起家,为人慷慨,热心于慈善事业,乐于帮助他人,确实令人称道。为富者能不忘富贵所自,急我急以及人之急,富吾富以及人之富,这不仅是富吾家,而且还是富无心,富吾心者为天下之至富。
(二)面对他人资助,有的人欣然接受,但却认为理所当然;有的人不符合捐助资格却还要套领国家的捐助;还有的人躺在捐助上去追求享受,成了依赖捐助的寄生虫。在我看来,受助者一要心存感激,二要据实受助,三要将来反馈社会,四要不忘骨气,保证尊严。有此四者,方为有德之人,有尊严之人。
六、2013年福建高考作文题简析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70分)
我仰望着夜空,
感到一阵惊恐:
如果地球失去引力,
我就会变成流星,
无依无附在天宇飘行。
哦,不能!
为了拒绝这种“自由”,
我愿变成一段树根,
深深地扎进地层。
上面的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感悟或联想?请就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要求:(1)必须符合文体要求;(2)角度自选;(3)立意自定;(4)标题自拟;(5)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命题方式:材料作文
材料性质:引用诗歌类(关注人生、哲理)
材料内容(关键词):顾城,《忧天》,夜空,惊恐,引力,流星,漂浮,自由,树根,深深,扎进,地层。
材料特点:引用诗歌也是材料作文中一种常见的引述材料的形式,福建试卷引述的是顾城的诗《忧天》,其主题含义很集中也并不难于理解,只是在具体的写作过程中学生自由发挥或是扩展的空间会窄一些,恐怕要出现“千人一面”的情况。
审题立意:挣脱“地球的引力”,“会变成流星”,“在天宇中飘行”,这虽然在事理上说不通,但诗人要表达的意思我们是明白的。就是说事物或人不能完全没有限制和束缚,否则就会失去一定的生命或生活的轨迹。“变成树根”,“深深地扎进地层”,是说生命或人生要根植于大地,要有固定的根基和一定的生命花期。前者说的是人或事物不能追求无限制的自由,后者是说是人或事物要有根基要有限制和约束。所以这是一个关于“自由与限制”“扎实与轻浮”的老生常谈的主题。并且诗意的本身就是一个限制,它否定了“自由”,肯定了“限制”,这恐怕不利于考生写作能力的发挥。
(一)星星要在自己的轨道上运行,否则,如果进入大气就会粉身碎骨散落成流星。帆船要在一定的航道上航行,否则,如果陷入茫茫无际的大海,就会变成孤独无助的生命。学做一棵深深扎根于大地的大树吧,只有先扎下坚实的根,才能分蘖出繁茂的生命。
(二)每个人都向往追求自由的生命,然而,自由并不是一段无拘无束的旅程;每个人都向往如白云一样舒卷自如地航行,然而,舒卷自如也定然会马上漂浮得无影无踪。无论是“枪榆枋而止”的“学鸠”还是“背负青天”的大鹏,也一定是“有所待者也”。“有所待”就是有所要有所依托,有所凭借,有所限制。
(三)什么是自由?自由就是一种约束的力量。河流需要有河岸的约束才能自由流淌,鲜花需要有季节的约束才能自由地开放,风筝需要有引线的约束才能迎风飘举,理想需要有正义的约束才能不发狂。自由既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又是“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七、2013年高考江西高考作文题目简析
  一段时间以来,“中学生有三怕,奥数、英文、周树人”成了校园流行语。实际情况是,有些同学有这“三怕”(或其中“一怕”“二怕”),有些同学不但不怕反倒喜欢。
  你对上述“怕”或“不怕”(含喜欢)有何体验或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写记叙文或议论文。(2)不得透露个人信息。(3)不得抄袭,不得套用。(4)不少于700字。
命题方式:材料作文
材料性质:社会生活类(关注生活、人生、哲理)
材料内容(关键词):中学生,三怕,奥数,英文,周树人,怕与不怕。
材料特点:这是今年看似最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一道考题,出题者选取了学生生活中的一种现象来做评价,讲中学生有三怕:奥数、英文、周树人。但出题者显然是转了一个弯,他并没有让你评价所怕的对象——奥数、英文、周树人,而是让你就“怕”与“不怕”展开感想和思考。这样,作文实质上还是由具体的事件让学生上升到生活中的普遍性的道理上来思考。
审题立意:先说说中学生为什么会怕——奥数、英文、周树人。
首先说奥数。国际上有奥数比赛,也许外国人并没有怎么当回事,而我们中国人因为历来有讳忌别人说我们“病夫”“弱智”的口实,所以向来重视各种比赛,尤其是国际上的比赛,——我们可以不管全民身体素有多差,但奥运会一定要多拿金牌;我们可以不管全民的文艺素养有多低下,但钢琴比赛、歌剧大赛一定要出现朗朗、李云迪和戴玉强、廖昌永等样人;甚至我们可以不管文化保护得如何如何,但我们的“申遗”一定要多。因此,有国际奥数比赛,中国的孩子的聪明劲就必须得显露出来。所以全中国的中学生就得学奥数,学好奥数就可以上重点初中、重点高中甚至保送上重点大学,问题是中国这些年获得国际奥林匹克学科竞赛的金牌没少往回拿,可是风云消散过后,并没听说他们后来发明创造什么。不过后遗症显然出来了,那就是奥数似乎是理科思维、聪明或是能上名牌大学的代名词了,于是普天之下莫非奥数。这样,对于那些不喜欢奥数的同学而言,自然是怕之又怕了。
再说,英文。世界上恐怕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像中国这样学习一门外语甚于学习本国语言的。其原因也是不言自明的,那就是英文也是晋级食禄的台阶,中考要考,高考要考,大学“四级”、“六级”要考,研究生要考,出国更要考。所以,作为中国的孩子其学英文苦不堪言的情状就可想而知了,说起“英文”就不是一个“怕”字了得的事。
说起怕“周树人”,这恐怕是出题者有些落伍了。因为现今的初高中教材中“周树人”已经删得没几篇了。前些年确实有“怕”的现象,鲁迅的文章在一定程度上的确晦涩难懂,再加上有些作品具有一定的时代性,就使得一些中学生怕“周树人”,其实,这和教师的教学方式也有一定的关系。就今天而论,“周树人”也可以代指传统语言教学,学生确有“怕”的现象。
从客观上分析这些“怕”的对象,并不是本材料要论述的重点,这只是帮助我们明确一些问题。而本材料要论述的重点应是“‘怕’与‘不怕’”的主观态度。其实,不光是奥数、英文、周树人,对于任何一个科目来说,都有其对其“怕”与“不怕”的学生;而对于任何一个学生来说,也都有其“怕”与“不怕”的科目。“怕”与“不怕”总应该是因人而异的。可能有些喜欢挑战的学生正因为有此“三怕”而喜欢它们呢?因为叫别人“怕”的东西正可以展示自己的能力与水平。所以,写作此文,考生可以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来考虑问题。考“奥数、英文、周树人”,这是不可改变的客观事实,是在一定时期内都无法撼动的。这正如世界上的许多事一样,它不因我们个人的“喜欢与不喜欢”“怕与不怕”而存在,“喜欢与不喜欢”“怕与不怕”,这只是我们个人的思想态度而已,外界客观改变不了的东西,我们可以通过主观的努力来改变它。
(一)《为学》中有言: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套用这样的说法我们来问自己:学习有难易乎?怕之,则易者亦难矣;不怕,则难者亦易矣。喜欢,则难者亦易矣;不喜欢,则易者亦难矣。“怕”与“不怕”不在难易,而在态度。
(二)有些人因为距离而密切,有些物因为可怕而喜欢,有些事因为繁难而接近。因为距离,我们想拉近彼此;因为可怕,我们想战胜畏惧;因为繁难,我们想迎接挑战。因此,“怕”是“不怕”的开始,“不喜欢”是“喜欢”的前缘。
八、2013年江苏卷高考作文题简析  
  一群人来到光线暗淡、人迹罕至的洞穴里探险,洞穴里很神秘,他们就点了几只蜡烛,发现里面竟然有一群色彩斑斓的蝴蝶,他们欣赏了一会儿,不想惊动打扰蝴蝶就离开了。几天后,他们回到原地,想看看蝴蝶在不在,却发现蝴蝶已经栖居到更深更黑的地方去了。他们在想,是不是几只蜡烛的光亮影响了蝴蝶的生活习惯呢?
要求:阅读材料、自选角度、题材不限,诗歌除外,完成作文。
命题方式:材料作文
材料性质:自然生活类(关注人与自然、哲理)
材料内容(关键词):洞穴,探险,蜡烛,打扰,离开,回来,栖居,更深更黑,影响,习惯。
材料特点:这是一则关注自然、关注生态、关注人与自然关系的材料。人类的一个小小的举动就会影响自然生态的变化,这在材料的结尾已有了明显的提示。相信考生能够很容易地理解材料并作出自己立意上的选择。
审题立意:几只蜡烛的光亮就影响了蝴蝶的生活习惯,由蝴蝶还可以让我们联想到“蝴蝶效应”。所以,看似微不足道的人类行为与不经意的人类举动却对自然、对生态以至于对我们自己都有着深远而巨大的影响,更何况如今的人类却在毫不顾忌地从事着对自然生态的掠夺性的开发和利用,这应该值得我们每个人好好进行反思。所以本材料要告诉我们的是,保护自然、保护生态与我们每个人都有关,与我们的每一天的生活都有关,保护自然、保护生态应该从我做起,从注重小事做起。
如果我们抛开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角度来看,本材料还告诉我们小的举动和行为也会产生大的影响的道理,哪怕这种举动和行为最初不是出于什么恶意,但它产生的后果将是无法挽回的。
(一)几只蜡烛的光亮影响了蝴蝶的生活,蝴蝶煽动翅膀带来了美国的飓风、日本的海啸、中国云南的春旱、北极冻土的冰融。看似不经意的人类举动足以对自然产生山崩海啸的效应,所以,保护自然、保护生态应该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
(二)善待自然,需要我们细腻的情怀;善待自然,需要我们无声的关爱。善待自然,要还生命以自主;善待自然,要还生命以自由;善待自然,更要还自然于自然。
(三)微弱的烛光改变了蝴蝶的生活,我不知道城市的霓虹会改变什么;人畜的呼吸改变了地球的热量,我不知道工厂的废气会改变什么;一滴雨水改变了花期,我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试卷


上一个『2013年泉港区初中学业质量检查语文试题』  下一个『2013年湖北省鄂州市中考语文试题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