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为贵》同步练习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课文同步练习
试题
名称
《民为贵》同步练习(高二选择性必修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3《民为贵》同步练习一、基础知识检测(每题4分,共计32分)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4分)A、社稷jì粢盛zìchéng汤放桀jué伐纣zhòuB、弑君shì走圹kuàng獭tă驱爵què鹯zhānC、溺nì谆谆chún践jiàn暴之于民àoD、朝觐zhāojìn讼狱sòng讴歌ōu篡zuàn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
试题预览
3《民为贵》同步练习
一、基础知识检测(每题4分,共计32分)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 (4分)
    A、社稷jì粢盛zì chéng汤放桀jué伐纣zhòu
    B、弑君shì 走圹kuàng 獭tă驱爵què 鹯zhān
    C、溺nì 谆谆chún 践jiàn暴之于民bào
    D、朝觐zhāo jìn 讼狱sòng 讴歌ōu 篡zuàn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4分)
    A、牺牲既成,粢盛既洁(盛在祭器内用来祭祀的谷物。)
    B、残贼之人谓之一夫。(即独夫,指残暴无道、众叛亲离的统治者。)
    C、尧崩,三年之丧毕,舜避尧之子于南河之南。(指帝王死。)
    D、仁言不如仁声之人人深也(好听的话。)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 (4分)
    A、①于传有之。 ②传以示美人及左右
    B、①得天下有道 ②此其为餍足之道也
    C、①以行与事示之 ②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D、①使之主事,而事治 ②今治水军八十万众
    4、下列加点的词语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4分)
    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贼人者谓之贼。
    C、牺牲既成,粢盛既洁
    D、夫然后之中国,践天子位焉
    5、比较下列句中“为”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组是 ( ) (4分)
    ①故为渊驱鱼者,獭也 ②今天下之君有好仁者,则诸侯皆为之驱矣。
    ③舜相尧二十有八载,非人之所能为也④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B、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C、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6、下列句子中不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4分)
    A、为丛驱爵者,鹯也
    B、苟为不畜,终身不得。
    C、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
    D、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
    7、对下列句子的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4分)
    A、诸侯危社稷,则变置。(诸侯国的国君如果危害到国家,那么就改立国君。)
    B、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败坏仁的人叫贼,败坏义的人叫残)
    C、苟不志于仁,终身忧辱,以陷于死亡。(如果没有仁的志向,必将终身忧愁,以致于死亡。)
    D、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好的政令不如好的教化更能够赢得民心)
    8、对下列句子的句间关系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4分)
    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②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
    ③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④而居尧之宫,逼尧之子,是篡也,非天与也。
    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B、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C、①②不同,③④相同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二、课内阅读训练(共计40分)
    ㈠孟子说:“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故为渊驱鱼者,獭也;为丛驱爵者,鹯也;为汤、武驱民者,桀与纣也。今天下之君有好仁者,则诸侯皆为之驱矣。虽欲无王,不可得已。今之欲王者,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苟为不畜,终身不得。苟不志于仁,终身忧辱,以陷于死亡。《诗》云:‘其何能淑,载胥及溺。’此之谓也。”
    9、与“得天下有道”一句中“得”字意思相同的一句是( )(4分)
    A、虽欲无王,不可得已。
    B、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C、所识穷乏者得我欤?
    D、苟为不畜,终身不得。
    10、与“今之欲王者”一句中“者”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句是( )(4分)
    A、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
    B、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C、言之,貌若甚戚者
    D、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11、对下列“之”的意义和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4分)
    ①桀、纣之失天下也②所欲与之聚之③民之归仁也④天下之君⑤诸侯皆为之驱矣⑥今之欲王者⑦三年之艾⑧此之谓也
    A、①③\④⑦\⑤⑥\②⑧ B、①③\④⑦\⑤\⑥\②⑧
    C、①③\④⑦\②⑤\⑥\⑧ D、①③\④⑦\⑤⑧\②⑥
    1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⑴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
 
    ⑵今天下之君有好仁者,则诸侯皆为之驱矣。
 
    13、本段采用       、         论证方法,论证了                                        观点。
在句式上采用了            句式,用这种句式的好处是                                      。(5分)
  
    三、课外阅读训练(每题4分,共计28分)
                                               郭子仪
    郭汾阳在汾州,尝奏一州县官,而敕不下。判官张昙言于同列,以令公勋德,而请一吏致阻,是宰相之不知体甚也。汾阳王闻之,谓僚属曰:“自艰难以来,朝廷姑息方镇武臣,求无不得。以是方镇跋扈,使朝廷疑之,以致如此。今子仪奏一属官不下,不过是所请不当圣意。上恩亲厚,不以武臣待子仪,诸公可以见贺矣!”闻者服其忠公焉。王在河中,禁无故走马,犯者死。南阳夫人乳母之子抵禁,都虞候杖杀。诸子泣告于王,言虞候纵横之状,王叱而遣之。明日,对宾僚吁叹者数四。众皆不晓,徐问之,王曰:“某之诸子,皆奴材也。”遂告以故曰:“伊不赏父之都虞候,而惜母之阿奶儿,非奴材而何?”
    14、文中“郭汾阳在汾州”和“以令公勋德”两句中的“汾阳”“令公”都是对郭子仪的称谓。下列对称谓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官名 官名 B、官名 一般尊称 C、别号 官名 D、爵名 官名
   15、文中的“南阳夫人”是主要人物的什么人?( ) (4分)
    A、母亲 B、妻子 C、儿媳 D、姊妹
    16、文中“以致如此”的“此”指的是( ) (4分)
    A、宰相之不知体甚也 B、所请不当圣意 C、以是方镇跋扈 D、求无不得
      17、对“上恩亲厚,不以武臣待子仪,诸公可以见贺矣”一句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郭子仪认为皇上把他看得比一般方镇更重要,对他格外施恩,所以诸公应该祝贺皇上。
    B、郭子仪认为皇上把他看得比一般方镇更重要,对他格外施恩,所以诸公应该祝贺自己。
    C、郭子仪认为皇上对他不像对待一般方镇那样姑息,有求必应,这就是对他亲厚,所以诸公应该祝贺皇上。
    D、郭子仪认为皇上对他不像对待一般方镇那样姑息,有求必应,这就是对他亲厚,所以诸公应该祝贺自己。
    19、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以令公勋德,而请一吏致阻,是宰相之不知体甚也
 
    ⑵王在河中,禁无故走马,犯者死。
 
     3《民为贵》同步练习答案
  1、B(A、粢,zī桀jié C、谆zhūn暴pù D、朝cháo篡cuàn)
2、D(仁言:宣扬仁的言论)
3、B(方法A、①指传记②传递C、①行动②动词,运行D、①处理的好②训练)
4、A
5、B(①②均为介词,替,给③动词,做④动词,是)
6、C(A、“爵”通“雀”B、“畜”通“蓄”D、“蚤”通“早”)
7、C
8、D(①并列②转折③因果④并列)
9、D(均为“得到”的意思。A、能够 B、求得C、通“得”,感激)
10、A(均为“……的(人、东西、事情)”。B、放在主语后面,引出判断C、用作“若”“似”“如”的宾语,译为“……的样子”D、放在后置的定语后面,相当于“的”)
11、C(①③助词,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④⑦助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②⑤第三人称代词,他、她、它(们)⑥用在时间词或动词(多为不及物动词)后面,凑足音节,没有实在意义。⑧指示代词,这,此。
12、⑴得民心有办法:他们想要的,就给他们积聚起来;他们厌恶的,不加给他们,如此罢了。⑵如果现在天下的国君有爱好仁德的,那么诸侯们就会替他把人民赶来。
13、比喻论证、引证 得民心者得天下 排比 语言有气势,论证更有力。
14、D(郭子仪被封为汾阳郡王,汾阳是爵名。郭子仪官至太尉中书令,令公是官名)
15、B(文中有“惜母”句,故知南阳夫人为诸子之母,为郭子仪之妻) 
16D(“此”是指方镇跋扈的程度) 
17、D(安史之乱后,出现了藩镇割据的局面,武臣——节度使常骄横跋扈,有所要求,朝廷畏惧,尽量满足。郭子仪请求处分一个州县官,皇帝迟迟不批准,说明皇上不把郭子仪和一般武臣同样看待。这也说明皇帝知道郭子仪办事出以公心、忠于朝廷,所以郭子仪很高兴,希望大家祝贺他。“见 贺”,即“贺我”) 
18、⑴ 凭着令公的功勋和品德,而请皇帝处分一个小吏却受到阻挠,这说明是宰相不知体统啊!⑵郭子仪在河中,禁止军中无故跑马,违犯者处死。
    【译文】汾阳王郭子仪在汾州(唐代州名,辖境在今山西省中部),曾经向皇帝上表弹劾一个州县官,可是皇帝的批复迟迟未能下达。判官(郭子仪的下属)张昙对同僚说,凭着郭令公(郭子仪官至太尉中书令,世称令公)的功勋和品德,而请求处分一个小吏却受到阻挠,这说明宰相太不知体统了(因处分官吏要经过宰相)。汾阳王听到这事后,对手下官吏们说:“自从安史之乱以来,朝廷对地方上的军事长军持姑息态度,他们有所求,没有得不到的。因此地方上的军事长官骄横不法,使朝廷存在疑虑,所以才导致‘求无不得'的局面。现在子仪弹劾一个属官,皇帝迟迟不批下来,不过是我的请求不合皇帝的意思。皇帝对我亲信恩重,不把我看成是一般的武臣,诸位可以祝贺我了。”听到这话的人,都佩服郭子仪办事能出以公心并忠于朝廷。郭子仪在河中(河中,唐代方镇名,今山西的南部),禁止军中无故跑马,违犯者处死。郭子仪的夫人的乳母之子,触犯了这个禁令。军中执法官都虞候用刑杖打死了他。郭子仪的几个儿子哭着报告郭子仪,诉说都虞候如何如何放肆的情况。郭子仪斥责了他们,并把他们赶开。第二天,郭子仪对手下的幕宾和僚属叹息多次。大家都不了解是为什么,后来慢慢地问郭子仪。郭子仪说:“我的几个儿子,全是奴仆的材料。”于是又把缘故告诉大家说:“他们不奖赏父亲的都虞候,可是却怜惜母亲乳母之子,这不是奴仆的材料是什么?” (59.59.48.250)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二 选择性必修 课文同步练习


上一个『第一学期初一年级语文期末考试(第一卷)』  下一个『九上中考复习基础知识随堂检测(附答案)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