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卷)(五)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中考模拟卷
试题
名称
2013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卷)(五)(九年级下册 部编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2013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卷)(五)注意事项:1、 本试卷共8页,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学生直接在试卷上答题;2、 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一、 积累运用(18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2分)A.嫉妒(jí) 庇护(ì) 笨拙(zhuō) 脍炙人口(huì)B.哄笑(hōng) 滑稽(jī) 瞥
试题预览
2013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卷)(五)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共8页,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学生直接在试卷上答题;
2、 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一、 积累运用(1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2分)
A.嫉妒(jí)     庇护(bì)       笨拙(zhuō)    脍炙人口(huì)
B.哄笑(hōng)   滑稽(jī)     瞥见(piē)     装模作样(mú)
c.虐待(nüè)     祈祷(qí)      襁褓(qiáng)   载歌载舞(zài)
D.炫耀(xuàn)   执拗(niù)    琐屑(xiāo)     锐不可当(dāng)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秩序井然     心有灵犀     吹毛求疵    莫衷一事
B.不言而喻     一泻千里     委曲求全    箪食壶浆
C.刻骨铭心     惟妙惟肖     锋芒毕露    曲迳通幽
D.栩栩如生     心无旁骛     一如即往    老骥伏枥
3.选出填在下列语段中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   )(2分)
    创新是            人类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         是技术创新还是艺术创新,其背后都有创新者的好奇、洞见和决心在散发光芒,成功      离不开机会,       机会只为那些专一的创新者敞开大门。
A.推动     无论      固然     但
B.触动     只要      所以     因为
C.推动     即使      只有     才
D.触动     不管      虽然     但
4、古诗文默写(6分)
(1)               ,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陶潜《饮酒》)
(2)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               ______。(杜甫《春望》)   
(3)                   ,而顷刻两毙,                   ?(蒲松龄《狼》)
5、下面三句话各有一处语病,请加以修改。(3分)
①创建示范文明城市不仅能够提升市民的精神生活品位,而且可以进一步完善城市的基础设施。②在省示范文明城市创建活动中,全市人民参与程度的高低和创建力度的大小是成功的关键。③我们要树立“城市是我家,文明靠大家”,以高度的责任感、积极的主人翁姿态投身到创建活动中去。
①                  _  ②                   _  ③_               _
6、名著填空。(3分)
什么样的人物才称得上英雄?《三国演义》中以勇武助刘备建立一番功业的     固然是,《水浒传》里用谋略帮晁盖智取生辰纲的吴用何尝不是?《              》中不屈服于命运、坚持崇高理想追求的保尔•柯察金固然是,《名人传》中“扼住命运的咽喉”、创作了不朽乐章的音乐家            又何尝不是?
二、综合性学习   (6分)
7、“头顶一片天,脚踏一方土。”有谁能离开自己脚下的土地呢?土地滋养了万物,哺育了人类。在我国第21个土地日(6月25日)即将来临之际,光明中学九年级准备开展一次《脚踏一方土》的语文实践活动。请完成些列任务:
①我们的耕地。2008年党中央提出了18亿亩耕地红线,这是我国应对粮食生产不确定性而作出的基本战略决策。实际状况如何?请看某同学收集的2001年来我国耕地面积减少汇总表,说说你从中发现了什么?(3分)
时 间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8 2009-
2011
耕地面积(亿亩) 19.14 18.89 18.51 18.37 18.31 18.27 18.257 每年减少40万亩以上
我发现:
                                                                     
②守住耕地红线。据调查中国耕地逐年减少,其主要原因有:建设占地、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生态退耕等,其中最主要原因在于城市的不断扩张,建设用地增加。据统计,1997年到2010年全国非农建设占用耕地面积2746.5万亩,相当于半个海南省版图。为此,请你拟写一条号召人们珍惜土地的宣传标语。(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3分)
                                                                       
二、 阅读(46分)
(一) 阅读下文,完成8——11题。(12分)
①现在,我们都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对石油过分依赖,会让国家安全、经济安全及环境安全遭受威胁。 但文明不能因此停下前进的步伐,我们必须找到新的能源来保障世界运输系统的顺利运转。以非粮原料或农业废弃物为原料转化的液态燃料——纤维素生物燃料有利于环境安全,技术可行性强,近期内最有希望替代传统化石能源。
②生物燃料可以用植物或植物制品为原材料。目前,第一代生物燃料以可食用作物为原料,主要包括玉米、大豆(美国)、甘蔗(巴西)。用可食用作物制造生物燃料是最简单可行的,因为把这些可食用作物转化为燃料的技术是现成的。然而,第一代生物燃料并非长久之计,原因很简单:没有足够的耕地能够满足发达国家10%的液态燃油原料需求。
  ③第二代生物燃料主要以纤维素质材料为原料,如富含纤维素、生长迅速的草本植物,可转化为草油的原料有很多,从木材废料(锯木屑、木质建筑残片)到农业废弃物(玉米秸秆、小麦茎秆),再到“能源作物”[生长迅速、纤维含量高、专门种植用作草油原料的草本和木本植物]。这些原料作物耕作成本低、量大,更关键的是,这些作物的种植生产不会干扰和危及粮食生产。大多数能源作物能够在不能用作农田的边际土地上快速生长。还有一些能够在被废水或者重金属污染的土壤中生长并净化土壤,如生长周期较短的灌木柳树。
④纤维素类植物生物质(指某一系统中全部或特定的生物总量)丰富,能够可持续地收获,来制造生物燃料。美国农业部和能源部的研究显示,在不减少作为人类食物、动物饲料及出口生物质份额的前提下,美国每年能够生产13亿吨(干重)生物质。如此大量的生物质每年至少能够产生1,000亿加仑(约3,790亿升)草油,大约相当于每年美国汽油、柴油消耗总量的一半。放眼全球,每年纤维素类生物质生产量能够转化的生物燃料相当于340亿~1,600亿桶原油,已经超过了目前全球每年30亿桶原油的消耗量。纤维素类生物质能够转化成任何类型的燃料,如乙醇、普通汽油、柴油,甚至航空燃油。
⑤人类历史上的能源新纪元──草油时代也许很快就要到来。
8.第二代生物燃料的优势是什么?(3分)
                                                                          
                                                                             
9.选文第②段中加点词“主要”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
                                                                           
                                                                             
10.说说选文第④段划线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及作用。(4分)
                                                                           
                                                                             
11.能源问题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你对能源的开发利用有哪些合理化的建议?请写出来。(至少写两条)(2分)
                                                                                 
                                                                                   
(二) 阅读下文,完成12——16题。(18分)
燃烧的月亮
迟子建
太阳是不大懂得养生的,只要它出来,永远圆圆的脸,没心没肺地笑。它笑得适度时,花儿开得繁盛,庄稼长势喜人,人们是不厌弃它的;而有的时候它热情过分了,弄得天下大旱,农人们就会嫌它不体恤人。月亮呢,它修行有道,该圆满时圆满着,该亏的时候则亏。它的圆满,总是由大亏小亏换来的。所以亏并不一定是坏事,它往往是为着灿烂时刻而养精蓄锐。
故乡的夜晚,一本书,一杯自制的五味子果汁,就会带给我踏实的睡眠。可是到了月圆的日子,情况就大不一样。穿窗而过的月光,进了屋后,招呼也不打,仰面躺在我身旁空下来的那个位置。它躺得并不安分,跳动着,闪烁着,一会儿伸出手抚抚我的睫毛,将几缕月光送入我的眼底;一会儿又揉揉我的鼻子,将月华的芳菲再送进来。被月光这样撩拨着,我只能睡睡醒醒了。
月光和月光是不一样的。春天的月光,像一片刚钻出些叶芽的草地;夏日的月光,流泻在空中,你抓一下,手上就像有满把的膏脂;秋天的月光,像平镜般的湖水,又如古琴弹出的声音;冬天的月光虽然薄而白,但落到雪地上像刚印刷出来的年画。相比较,冬春之交的月光,就没什么特别动人之处了。雪将化未化,草将出未出,此时的月光,也给人犹疑之感,瑟瑟缩缩的。
就是在这样的乍暖还寒时节,一个满月的日子。回到自己的住处时,月亮已经升起来了。微醺的缘故,未及望月,就熄灯睡了。大约凌晨三点,我被渴醒了。床畔的小书桌上,通常放着一杯白开水。室内似明非明,我起身取水杯的时候,发现杯壁上晃动着迎春枝条般的鹅黄光影。心想月光大约太喜欢玻璃杯了,在它身上作起了画。喝过这杯被月光点化过的水,无比畅快。
回床的一瞬,我有意无意地望了一下窗外,立时被眼前的情景震住了:天哪,月亮怎么掉到树丛中了?我见过的明月,不是东升时蓬勃跳跃在山顶上的,就是夜半时高高吊在中天的,我还从没见过栖息在林中的月亮,仿佛伸伸手就能捉到。那团月亮也许因为走了一夜,被磨蚀得不那么明亮了,看上去毛茸茸的,但皎洁而不耀眼,清澈中散发着温热,更像一盏挂在树梢的灯,默无声息的燃烧着。那些还未发芽的树,原本一派萧瑟之气,可是掖在林间的月亮,把它们映照得流光溢彩,好像树木一夜之间回春了。丫杈的树枝上有如开满了粉白的鲜花,而圆月、树林、斜枝、光影像随意泼洒点染的一幅画,又如意境幽雅的一首诗。
看过了这样的月亮,我再回到床上时,又怎能不被美给惊着呢!虽然接着睡了,可是眯上一段时间,又惦记着什么似的,醒来了。只要睁开眼,朦胧中会望一眼窗外——啊,月亮还在林间,只不过更低了些。再睡,再醒来,再望,也不知循环往复了多少次。月亮终于沉在林地上,由灯的形态,变幻成篝火了。这是那一夜的月亮,留给我的最后印象。
第二天彻底醒过来时,天已大亮,哪还有满月时的圣景。消尽了白雪而又没有返青的树,看上去是那么的单调。虽然寻不见月亮的踪迹,但我知道它因为燃烧得太忘我了,动了元气,此后的半个月,它将一点点地亏下去。待它枯槁成弯弯的月牙儿,才会真正复苏,把亏的地方,再一点点地盈满。它圆满后,不会因为一次次地亏过,就不燃烧了。而且月亮懂得,没有燃烧,就不会有涅槃再生,就不会有新一轮的蓄养生长,也就不会有再一次痛快淋漓燃烧的精彩。
我怎么能想到,在印象中最不好的赏月时节,却看见了上天把月亮抛在凡尘的情景呢。假使我彻头彻尾醒着,这样的风景即使入了眼,也不会摄人心魄。正因为我所看到的一切在黎明与黑夜之间,在半梦半醒之间,那团月亮,才美得夺目。
12.作者笔下的春夜满月“美”在何处?(4分)
                                                                
                                         13.从全文看,作者在第三段中描述“冬春之交”月光的特点,这种写法及其作用是什么?(3分)
                                                                 
                                         14.概括第三段中四季月光各自的特点,并说明写四季月光与写“燃烧的月亮”有什么关系。(4分)
                                                                
                                         15.作者对于月亮“盈满”与“亏过”、“燃烧”与“蓄养”的阐述,蕴含了怎样的人生思
   想?(4分)
                                                                
                                         16.本文语言灵动清新,蕴藉隽永,试举一例并加以赏析。(3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17——20题。(12分)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选自《三峡》)
【乙】六里, 渡一溪,颇大。又南,有峰东环而下。又二里,盘峰冈之南,乃西向觅小径入峡,峡中西望,重峰掩映,最高一峰当其后,有雪痕一派①,独高垂,如匹练界②青山,有溪从峡中东注,即清碧③之下流④也。……从其后西二里,蹑⑤峻凌崖。其崖高穹⑥溪上,与对崖骈⑦突如门,上耸下削,溪破其中出。
(选自《游大理日记》)
【注释】①派:量词。②界:隔断。③清碧:溪水名。④下流:河流的下游。⑤蹑:踩、踏。⑥穹:隆起。⑦骈:并列。
17.请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3分)
(1)隐天蔽日:____(2)或王命急宣:____ (3)有峰东环而下:____
18.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渡一溪     而或长烟一空(《岳阳楼记》)
B.即清碧之下流也 水陆草木之花(《爱莲谚》)
C.与对崖骈突如门 隳突乎南北(<捕蛇者说)
D.上耸下削     上书谏寡人者(《邹忌讽齐王纳谏)
19.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
(1)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2)乃西向觅小径入峡。
                                                                                  
20.请分别写出【甲】【乙】两文中表现水流湍急的句子。(用原文语句回答)(3分)
                                                                                  
                                                                                  
(三)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21--22题。(4分) 
早 行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2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22.这首诗主要运用了反衬的写作手法,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2分)
                                         
                                        
四、作文(50分)
23、一粒种子顶开岩,破土而出,表现的是坚韧不屈,生机勃勃的力量;一位老师投来的关怀的一瞥,是激励你克服困难,勇往直前的力量。力量有时是一句话,当你遭遇挫折时,给你带来无穷的勇气;力量有时是一本书,当你困惑彷徨时,会拨开你心灵的迷雾;力量也可以是长辈的一次批评,妈妈的一个电话,父亲的一根白发,同桌的一张卡片,邻里的一声问候……
    请以“那份力量伴我成长”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作文纸的第一行(题目前空四格)
          (2)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
          (3)不少于600字  
          (4)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5)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答案)
一、(18分)
1.B(2分)       
2. B(2分)
3. A(2分)
4、(6分)
(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3)狼亦黠矣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5、① “不仅……而且”的内容对调   ② 删去“的高低”“的大小”或在“成功”后加上“与否”或将“成功”改为“成败”  ③在“城市是我家,文明靠大家”后面加“的意识”(3分)
6、张飞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贝多芬(3分)
二、(6分)
7、①我发现:我国的耕地面积从2001年来在逐年减少,已逼近18亿亩的耕地红线。或者2004年前我国耕地面积减少快,其后每年的耕地面积减少慢。或从2001年至今我国耕地面积减少近1亿亩。(3分)
②示例:坚守土地红线,建设绿色家园;万物土中生,寸土如寸金;节约今天一寸土,留给后人一寸金;但存方寸土,留于子孙耕;盼金山,盼银山,坚守土地是靠山。保护土地就是保护子孙后代的生命线。(宣传语要紧扣主题,简洁易懂上口)(3分)
三、阅读(46分)
(一)(12分)
8.第二代生物燃料原料作物成本低、量大;作物种植生产不会干扰和危及粮食生产;原料作物还可以净化土壤。(3分)
9.不能删去。去掉“主要”,第一代生物燃料的原料就只包括玉米、大豆(美国)、甘蔗(巴西)三种作物,与事实不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3分)
10.运用了作比较、列数据的说明方法。准确地突出了全球纤维素类植物生物质产量丰富,预示了生物原料开发前景乐观。(意近即可)(4分)
11.示例⑴充分利用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 ⑵合理有效地使用交通工具,科学利用能源。(合理即可)(2分)
(二)(18分)
12. ①美在月挂位置;②美在意境幽雅,生机盎然; ③美在燃烧的形态及其变化; ④美在真
切与迷离之间。(4分)
13.写法,欲扬先抑(或设置悬念);作用,与下文所写春夜满月的景致形成对比,突出燃烧的
月亮所创造的生机活力和优美的意境,表达了喜爱赞美之情。(3分)
14.①特点,嫩绿;饱满、丰腴;平静安详、悠远清寂;新鲜、明媚。②关系,因关注、喜爱月
亮,故能发现“月亮燃烧” 独特的美;因为熟悉月亮,故能领悟出丰富深刻的人生道理。两者
之间有着必然的因果关系(或前者是后者的铺垫)。(4分)
15. ①人应甘于奉献,以造福他人;②只有不断汲取、蓄养才能成就生命的精彩。(4分)
16. “穿窗而过的月光……我只能睡睡醒醒了”,运用拟人,赋予月光以生趣,表达了作者的喜
爱之情。(3分)
(三)(12分)
17.(1)遮藏(2)宣布,传达(3)环绕(3分)
18.B(2分)
19.(1)在三峡七百里(的沿途)中,峡谷的两岸都是山连着山,一点没有断缺的地方。(2)(我)于是向西寻找小路走入峡谷。(4分)
20.甲.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或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或全句。乙.溪破其中出。(3分)
(四)(4分)
21.孤独,寂寞(2分)  
22.用星斗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用星斗分外明亮以及“草虫鸣”反衬诗人出行之早。(答出一点即可)(2分)
四  作文(50分) (36.40.25.207)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九年级 下册 中考模拟卷


上一个『2013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卷)(四)』  下一个『2013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卷)(六)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