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高中会考试题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学考模拟卷
试题
名称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高中会考试题(高二总复习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高中会考试题高中语文命题人:昌黎六中李娇华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蓝、黑色墨水笔或圆珠笔将学校名称、姓名、班级、会考证号、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和试卷上。2.请把所有答案做在试卷上,交卷时只交试卷,不交试题,答案写在试题上无效。3.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
试题预览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高中会考试题
高 中 语 文
命题人:昌黎六中   李娇华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蓝、黑色墨水笔或圆珠笔将学校名称、姓名、班级、会考证号、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和试卷上。
2.请把所有答案做在试卷上,交卷时只交试卷,不交试题,答案写在试题上无效。
3.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6分,每小题2分)
消费文化与文化消费
 消费文化和消费社会是同时出现和形成的,消费社会是消费文化依存的现实基础和社会形态,消费文化又构成了消费社会的本质,它们相互构成,相互依存和相互影响。消费社会产生的条件和机制也就是消费文化形成的条件和机制。
 普遍认为,消费社会形成于资本主义生产相对过剩时期,即由短缺经济发展到经济过热或通胀时期,生产过剩过热必然导致消费的过剩过热,政府也鼓励和刺激民众消费,扩大内需以推动生产的发展或预防经济下滑。当代社会的生产过剩是消费社会和消费文化形成的根本条件和内在动力。当代大众传媒的发展为消费社会和消费文化的形成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当代大众传媒借助互联网的快捷和多媒体的刺激搭建了商品咨询、购买和售后服务的立体平台,向民众进行超负荷的信息传输,民众最终屈服于媒体的广告宣传,懵懵懂懂地购买了商品,并进行着过度的甚至是浪费式的消费。社会消费和消费文化的产生和形成还依赖于资本权力的强制推行。
    在当今社会,消费无时不有和无处不在,消费所表征的文化符号和文化意义也是前所未有的,当代社会无疑地已进入到消费社会和消费文化时代。英国学者迈克•费瑟斯通指出:“使用‘消费文化’这个词是为了强调,商品世界及其结构化原则对理解当代社会来说具有核心地位。这里有双层的涵义:首先,就经济的文化维度而言,符号化过程与物质产品的使用,体现的不仅是实用价值,而且还扮演着‘沟通者’的角色;其次,在文化产品的经济方面,文化产品与商品的供给、需求、资本积累、竞争及垄断等市场原则一起,运用于生活方式领域之中。”
    其实,为了满足人的需求而消耗物质财富的消耗过程,是随人类的产生而产生,随人类发展而发展的,物质消费中总是包含着文化因素,只不过在人类早期,特别是在原始先民那里,文化消费同物质消费未分化时,没有相对独立的表现形式,并且是微乎其微的。随着人类文明时代的到来,物质消费和文化消费开始分化,文化消费不仅渗透在物质消费中,而且也成为一种相对独立的表现形式,到了当代消费社会,物质消费中的文化含量越来越凸显,其意义和符号程度也越来越高,形成了具有特定内涵和社会形态的消费文化。可见,文化消费是人类所固有的,具有同物质消费一样的漫长历史,文化消费是文化产品满足人的精神需求的过程,而消费文化是当代消费社会特有的文化形态和文化现象。文化消费并非都展现为当代意义的消费文化形态,只有在消费社会,文化消费才展现为消费文化形态和社会景观,但作为当代消费文化形态又必须通过文化消费呈现出来。
 在当代,消费文化过分强调文化同经济和产业的联合,过分抬高文化的经济价值,过多强调文化的日常实用、感官愉悦和时髦走秀,而对文化消费的深度阅读、境界提升、信念确立、崇高向往、形上关怀、人生启迪、心性陶冶等方面则有所淡漠和忽视。另外,在当代,消费文化产品数量过剩质量欠优,人们面对琳琅满目的文化产品无所适从,丧失了自己的选择能力和欣赏个性,从而,消费文化既浪费了物质资源,也埋汰和曲解了优秀的文化资源,同时还造成了没有个性特点均质化的文化消费模式。
1、下列关于“消费文化”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
A.消费文化是与消费社会同时出现和形成的,且以消费社会为其现实基础和社会形态。
B.消费文化形成的条件和机制与消费社会产生的条件和机制完全相同,消费文化构成消费社会的本质。
C.消费文化形成于资本主义生产相对过剩的时期,社会的生产过剩是它形成的根本条件和内在动力。
D.消费文化已经处于当代社会的核心地位,物质产品的使用,也被打上了消费文化的深深印记。
2、下列对“文化消费”的理解,符合原文文意的一项是(2分 )
A.物质消费满足人的物质需求,文化消费满足人的精神需求,在人类的消费史上,文化消费与物质消费总是你中有我,难分高下。
B.在人类社会的早期,文化消费尚未从物质消费中完全分化出来,并且缺少比较独立的表现形式,所以其影响力微乎其微。
C.文明时代到来之后,物质消费和文化消费开始分化,文化消费不仅渗透在物质消费中,而且获得了独立的表现形式,影响力不断加强。
D.在当代消费社会中,文化消费以具有特定内涵的消费文化的形态展现,物质消费中的文化含量也愈益凸显。
3、下列分析、概括,与原文文意不吻合的一项是(2分 )
A.当代大众传媒向民众进行超负荷的信息传输,导致民众的盲目、过度甚至浪费式的消费,对消费社会和消费文化的形成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B.消费所表征的文化符号和文化意义使当代社会进入了消费社会和消费时代,因此,消费无时不有,无处不在。
C.当代的消费文化在强调文化同经济的联合、抬高文化的经济价值、张扬感官愉悦等方面都表现过度,而对文化消费的道德提升、精神引导作用则有所漠视。
D.在当今的消费文化时代,文化产品数量过剩,质量欠优,不仅浪费、污染了物质和文化资源,也使人们丧失了文化消费的选择能力和个性特点。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9分,每小题3分)
书生与硬汉
王开林
“初唐四杰”之一的杨炯有一篇名诗《从军行》,其中有一名句“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他认为投笔从戎远胜烹文煮字,这是一层显在的意思。而该句还有一层潜在的意思:书生乃蒲柳弱质,哪有军人硬朗的精气神呢?
其实,我们从书生中也同样能找出一些硬朗的角色,这些书生一旦较起真来,拼起命来,那股子直闯刀丛剑林的狠劲并不输给任何硬汉。
比如韩愈,唐宪宗虔诚信佛,他却批鳞直谏,上《谏迎佛骨表》,指出佛只是“夷狄之一法”,“事佛求福,乃更得祸”,尤其是“乱亡相继,运祚不长”八字,差不多是指着和尚骂秃子,令唐宪宗勃然大怒,若非宰相裴度等人全力施救,十个百个韩愈也被当木柴劈掉了。似韩愈这种书生,刀山敢上,油锅敢下,最有胆气。这样的古代书生还有很多,比如庄周、鲁仲连、陶渊明、嵇康、李白、苏东坡、王冕、李贽、唐寅、金圣叹、王夫之……他们都是好样的,敢发出自己不同于流俗的声音,真正做到知行合一,不违寸心。
古代书生很难成为硬汉,原因何在?“非不为也,是不能也。”我们设身处地地想一想,古代书生的出路那么少,“学得文武艺,货与帝王家”,几乎只有这一条道,人格的扭曲和尊严的丧失,就几乎是必然的。除非铁了心不怕挨饿,不怕挨整,不怕坐冷板凳,否则就必须逆来顺受,被大流同化,被大炉熔化。
我最佩服的是那些有抱负、有担当、有血性、有钢火、有浩然之气的书生,他们“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是顶天立地的男儿,是真正的硬汉。比如文天祥,“君降臣不降”;比如陆秀夫,难酬蹈海;比如夏完淳,视死如归;比如谭嗣同,愿为变法流第一滴血。谁说书生都是软骨头?这些书生的硬骨头足以令刽子手雪亮的鬼头刀一一卷刃!
迄于现代,书生中的硬汉并未绝种,章太炎是一个,陈独秀是一个,鲁迅是一个,胡适是一个,傅斯年是一个,刘文典是一个,闻一多是一个,梁漱溟是一个。章太炎闯入总统府大骂袁世凯是独夫民贼,陈独秀将监狱视为研究室,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胡适为使约法和宪法确立而奋笔抗争,傅斯年将两任行政院长(孔祥熙和宋子文)骂到垮台滚蛋,刘文典当面怒斥蒋介石是“新军阀”,闻一多“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这些书生,个个有血气,有胆气,有志气,有豪气,无论哪一样都不输给那些受过血与火洗礼的硬汉,当他们为捍卫道义而大声疾呼时,虽九死其犹未悔,乃是天地之间的元气和正气使然。
书生身上多软骨,多媚骨,多俗骨,乃是被御用、奴化、驯养、蛊惑的结果,当然也有性格作祟,掉片树叶就怕砸破脑袋的人不少,明哲保身的人更多。当他们把人格、尊严和良知搁弃一旁的时候,就注定了他们与精神的硬朗无缘,与心灵的高贵绝缘。
4、下列关于“硬汉”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庄周、鲁仲连、陶渊明、嵇康、李白、韩愈等书生都是硬汉,他们敢发出自己不同于流俗的声音,真正做到知行合一,不违寸心。
B.所谓的“硬汉”是指那些体质硬朗、力气很大、敢于较真、敢于拼命、敢于杀敌立功的人。
C.那些“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人,那些有抱负、有担当、有血性、有钢火、有浩然之气的书生,都是真正的硬汉。
D.“硬汉”能够为捍卫道义而大声疾呼,虽九死其犹未悔,“硬汉”是精神的硬朗,是心灵的高贵。
5、下列对古代书生很难成为硬汉的原因的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学得文武艺,货与帝王家”,古代书生只能走读书进入仕途这一条道,人格的扭曲和尊严的丧失几乎是必然的。
B.在那个封建集权社会,有些书生怕挨饿,怕挨整,怕坐冷板凳,只得逆来顺受,被大流同化,被大炉熔化。
C.封建统治者长期御用、奴化、驯养、蛊惑书生,导致书生身上多软骨,多媚骨,多俗骨。
D.也有书生性格方面的原因,掉片树叶就怕砸破脑袋的人不少,明哲保身的人更多。
6、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书生乃蒲柳弱质,没有军人硬朗的精气神,所以说书生中没有硬汉。
B.天地之间的元气和正气让书生中的硬汉比那些受过血与火洗礼的硬汉更能赢得人们的尊重。
C.文章运用事实论据驳斥了书生都是软骨头的论调,先后列举了韩愈、文天祥、章太炎、陈独秀等人的事迹,论据翔实,论证有力。
D.文章重点论述了古代书生中有很多硬汉的观点,概括出了“硬汉”的精神特质,目的是希望现代书生中也能出现硬汉。
三、古代诗文阅读。(24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9题。(9分)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7、下列各句中与例句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  )(3分)
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A.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B.为仲卿母所遣。
C.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D.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8、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尽      B.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反省
C. 斧斤以时入山林:按              D.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错过,耽误
9、下面对文意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用比喻说理,用“刺人而杀之”归罪于武器的荒唐,说明害民的不是荒年而是统治者的虐政。
B.“不可……也”的句式,给人以吃用不尽的感觉,大大增强了说服力和感染力。
C.“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和“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形成鲜明的对比,是孟子对梁惠王的直接批评。
D.选文从实行王道谈起,层层深入,有力地阐明了使民归附的原因、道理和措施。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10-13 题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10、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问君西游何时还          西:向西
B.连峰去天不盈尺          去:距离
C.砯崖转石万壑雷          转:使滚动
D.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尔:你
11、下列各组中加点的字词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但见悲鸟号古木/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B.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C.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宋何罪之有
D.其险也如此/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1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与例句中加点的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例:使人听此凋朱颜 
A.渔人甚异之                    B.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C.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      D.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13、下列对选段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段开始,诗人借“问君”引出旅愁,以忧切低昂的旋律,把读者带进一个古木荒凉、鸟声悲凄的境界。
B.接着诗人借景抒情,用“悲鸟号古木”“子规啼夜月”等感情色彩浓厚的自然景观,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苍凉的环境气氛,有力地烘托了蜀道之难。
C.“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运用夸张想象极言山峰之高,绝壁之险,着力渲染了惊险的气氛。
D.“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一句作为全诗的主线,在文中多次出现。在本段中的作用中点明全篇主旨,给读者以强烈的震撼。
三、知识积累与运用(共10分)
14、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阜(hù)盛       脑髓(suǐ)      滂(pāng)沱        功亏一篑(kuì)
B.顷(qǐng)刻  笑靥(yè)     栅(zhà)栏        家给(gěi)民丰
C.纰(pī)缪     要挟(xiá)    央浼( měi)       便(biàn)宜从事
D.勖(xù)勉       蜂窠(kē)     睥(pì)睨        大有裨(bì)益
15、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2分)
A.嬉闹   安祥    絮聒    前合后偃       
B.鞭笞   暮霭    忖度    沸反盈天
C.发轫   吞噬    谛听    得鱼忘荃       
D.赍发   瓦愣    疏浚    涸辙之鲋
1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2分)
A. 在《病榻杂记》中,季羡林郑重其事地请求辞去人们送给他的三个称号:“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和“国宝”。
 B. 光芒万丈的美国篮球巨星,在现实的劳资关系中也不过是棋子,而摆布棋子的大手,就是能翻云覆雨的NBA资方。
C. 撑起一把油纸伞,很容易走进温暖的旧时光;在现代时空中欣赏那精湛的制作技艺,便可以重温那耐人寻味的意蕴。
D. 在曹操墓是真是假的激烈争论中,一个网上逃犯靠着自欺欺人的手段走红网络,这不能不说是社会与学术的悲剧。
1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2分) 
A. 印度公益组织要求印度代表团连手与谈判各方合作,在德班会议上消除包括绿色气候基金争议在内的分歧,并达成共识。
B. 据苏州市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遗产之一、剧装戏具制作技艺的传承人李荣森调研统计,剧装制作总成本的60%来自刺绣。
C. 警察牌号车接送单位职工孩子上下学,表面上看是为社会分忧,实则是权力支配下的谋求私利,“警用校车”还是不要的好。
D. 复旦大学将试行“推优直选”在全国录取试点生的办法,即由中学校长推荐优秀学生、大学综合评价后录取的人才选拔模式。
18、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2分)
所谓讲课自由指的是大学教授在讲台上有自由传播自己学术观点的权利,       ,       。       ,       ,       。       ,如果随便找一本专著来作自己的讲义,那样的日子是不会长久的。
①就是它在课程设置好大体范围之后
②旧大学里对前一点体现得较好,而对后一点限制颇多
③由于没有统编教材,教授就必须学有专长
④也有自由表达自己政治见解的权利
⑤教授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和学术专长选择教材
⑥旧大学从体制上说有一长处是今天大学里没有的
A. ④②⑥①⑤③              B. ④③⑥②①⑤
C. ⑤④⑥①③②              D. ⑤③②①④⑥
19.下列各项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组(     )
A.闻一多是我国现代著名诗人,有诗集《红烛》《死水》,在新诗格律化方面提出了“三美”主张,即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B.《致西伯利亚的囚徒》和《啊,船长,我的船长哟!》都是政治抒情诗,作者分别是俄国的普希金和美国的惠特曼。
C.舒婷,原名龚佩瑜,中国当代朦胧派诗歌的代表人物,作品有《双桅船》、《致橡树》等。朦胧派诗代表诗人还有顾城、北岛等。
D.屈原,我国最早的大诗人,名平,字原,战国楚人。他是“楚辞”的创立者,《楚辞》是他的作品集。
20.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矫诏纷出(假托)             以旌其所为(表扬)
B.傫然在墓(并合在一起的样子) 除魏阉废祠之址(整理)
C.按诛五人(按照法令)          吾社之行为士先者(表率)
D.逡巡畏义(迟疑不决)         不敢复有株治(株连)
21.下列各句中词类活用现象不同其它项的一项是(     )
A.安能屈豪杰之流              B.道海安、如皋
C.去今之墓而葬焉              D.买五人之头而函之
22.下列对加点虚词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①几以不纳死                  ②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
③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      ④使北营,留北关外,为一卷
A.①②同,③④不同。              B.①②同,③④也同。
C.①②不同,③④同。              D.①②不同,③④也不同。
23.请选出和例句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      )
例: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
A.为巡船所物色                     B.斯固百世之遇也
C.予之生也幸,而幸生也何为?        D. 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
24.下列句中的加点字,不是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
A.穷饿无聊,追购又急             B.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
C.即具以北虚实告东西二阃         C.吴之民方痛心焉
四、写作(40分)
25、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每年都有不少人到南美洲的原始森林探险,带路向导都是当地部落的土著人。土著人十分机敏和风趣,他们有一个十分奇怪的习惯,每走一段路就要唤一声自己的名字。土著人说这是为了防止自己的灵魂跟不上自己的躯体,他们得唤回自己。
  有位哲学家说,每个人都是自己命运的建筑师,只有不断唤醒自己,才能使自己的生命攀上高峰。
  你有过对“唤醒”的体会或“唤醒”的经历吗?请以“唤醒自己”为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答案:
1、D(与原文信息不符。据原文第三段引文所述,“处于当代社会的核心地位”的不是消费文化,而是“商品世界及其结构化原则”,即市场经济原则。)
2、D(A说文化消费与物质消费总是“难分高下”不合文意,文化消费的影响从总体上说是一个由弱渐强的过程B无论古今,文化消费都不可能“从物质消费中完全分化出来”。C“获得了独立的表现形式”有误,。应为“获得了相对独立的表现形式”。)
3、B(表述中混淆、颠倒了原文中相关事物的因果联系。)
4、B    解析 理解狭窄。
5、 A    解析 “只能走读书进入仕途这一条道”错,原文说的是“几乎只有这一条道”。
6、 C    解析 A.这是部分人的偏见,本文的作者认为书生中也有硬汉;B.“更能赢得人们的尊重”错,文中说的是“这些书生……无论哪一样都不输给……”;D.由文中的“迄于现代,书生中的硬汉并未绝种”一句可知,“希望现代书生中也能出现硬汉”错。
7、D 宾语前置(A判断句, B被动句, C定语后置句)
8、B (检,约束,制止)
9、C项是对整个统治者的批评,并非只指梁惠王
答案
10、D.(尔:语助词,无义)
11、C.(C,两个“之”都是助词,但前句的“之”是结构助词,可译为“的”,后句的“之”提宾的标志,不译。A,但:副词,只;B,介词,比;D,也,句中语气助词,起舒缓语气的作用,不译)
12、B.(“固”和“凋”都是使动用法。异:意动用法,认为……奇怪。王:名词活用作动词,称王。面:名词作状语,当面)
13、D.(在本段中的作用是与开头相照应,进一步予以渲染;在文章开头出现的作用是“点明全篇主旨,给读者以强烈的震撼”)
14、D(A阜fù;B给jǐ;C挟xié。)
15、B (A祥一详;C荃一筌;D愣一楞。)
16、D  ( 自欺欺人:欺骗自己也欺骗别人。A. 郑重其事:形容对待事情非常严肃认真。B. 翻云覆雨:比喻反复无常或玩弄手段。C. 耐人寻味:意味深长,值得仔细体会琢磨。)
17、C  (A. 成分赘余。可删去“连手”。B.表意不明。“第一批……传承人”有歧义。D. 语序不当。应为“将在全国试行”。)
18、 A 
19.D    20.C   21.A   22.A   23. D   24.C
四、写作(60分) (61.182.86.25)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二 总复习 学考模拟卷


上一个『2013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卷』  下一个『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高中会考试题八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