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模拟卷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学考模拟卷
试题
名称
2012年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模拟卷(高二总复习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2012年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模拟卷昌黎六中王雅静一、 现代文阅读(20分)(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书院教育,是宋元明时期最具特色的教育组织形式。“书院”一词,最早出现于唐代。不过,那时的书院主要还只是编书、藏书以及读书的场所。作为具有一定规模的教育场所的书院,是到宋代才出现的。当时,刚刚
试题预览
2012年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模拟卷
昌黎六中  王雅静
一、 现代文阅读(20分)
(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书院教育,是宋元明时期最具特色的教育组织形式。“书院”一词,最早出现于唐代。不过,那时的书院主要还只是编书、藏书以及读书的场所。作为具有一定规模的教育场所的书院,是到宋代才出现的。当时,刚刚经历五代十国战乱,文化教育亟待振兴,一些思想家也需要自己的宣传阵地,以私人讲学为核心的书院教育,就顺应这种时代需要而出现了。宋代书院教育,以其官私结合的教育体制以及完善的教育组织形式,呈现出与古代私学大不相同的面貌。不仅如此,书院教育与宋代官学之间也有较大区别。虽然书院也选用儒家经典作为教材,但它更侧重于引导生徒修养品性、增长才识,而不是为了适应科举。不过,书院的教学内容又都不出北宋官学以及科举所要求的范围,也正因为如此,书院能够得到宋代官府的鼓励,并获得长足的发展。 
书院教育直接影响了宋代学术的发展,成为宋代理学发展的摇篮。一方面,书院中掌教的“山长”,一般都会把自己的思想定为书院的教育宗旨,以此来聚集生徒,开展讲学活动。书院生徒在聆听山长集中讲学、向山长请教以外,还有充分的时间组织自学和学术讨论,这种浓厚的探讨学问的风气为思想和学术的发展留出了很大余地。另一方面,书院中的讲学内容既包括掌教者个人的学术思想,也包括正统的儒家经学思想,还包括一些后来逐渐为官方所接受的民间思想。书院因此而成为各种思想和学术交流的场所,书院之间更以学术论辩、讲学交流等形式,促成不同思想和学术的深入研讨和互相影响,从而为宋代理学的成熟准备了条件。此外,南宋时期一些理学家开始掌教各大书院,推动了书院教育与学术研究结合的进程,也促进了理学的传播与深入发展。著名的理学家陆九渊曾经受邀前往白鹿洞书院讲学,他讲授《论语》“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一章,听讲的人都很感动,甚至于有听讲者为之落泪。书院交流的盛况以及书院教育推行理学思想所形成的影响,由此可见一斑。
                             (摘编自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 
1.下列有关“宋代书院教育”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宋代书院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组织形式,以官私结合体制和私人讲学为主要特点。 
    B. 宋代书院教育是顺应战乱后文化教育亟待振兴,以及思想传播的需要而出现的。 
    C. 宋代书院教育中选用的教材与官学不同,但其人才培养的标准与官学一样,都是为科举。 
    D. 宋代书院教育的教学内容能够符合官府的要求,因而能有机会获得长足的发展。 
  2.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唐代和宋代都有书院这一名称。不过,唐代的书院和宋代的书院是名同实异的关系。 
    B. 宋代书院中的生徒要集中聆听山长讲学、向山长请教,并在山长的组织下开展自学和讨论。 
    C. 书院中的私人讲学、学术讨论及书院间的学术论辩、讲学交流,是宋代书院中常见的教育活动。 
    D. 南宋时期一些理学家开始掌教各大书院,书院的这种变化,有利于书院教育与学术研究的相结合。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6题
我家附近有一座荒废的古园,围墙残败但仍坚固,失魂落魄的那些岁月里我摇着轮椅走到它眼前。四处无人,寂静悠久,寂静的我和寂静的墙之间,膨胀和盛长着野花,膨胀和盛开着冤屈。我用拳头打墙,用石头砍它,对着它落泪、喃喃咒骂,但是它轻轻掉落一点儿灰尘再无所动。天不交道亦不变。老柏树千年一日伸展着枝叶,云在天上走,鸟在云里飞,风路草丛,野草一代一代落子生根。我转而祈求墙,双手合什,创造一种祷词或谶语,出声地诵念、求它给我死,要么还给我能走路的腿……但睁开眼,伟大的墙还是伟大地矗立,墙下呆坐一个不被神明过问的人。空旷的夕阳走来园中,若是昏昏睡去,梦里常掉进一眼枯井,井壁又高又滑,喊声在井里嗡嗡碰撞而已,没人能听见,井口上的风中也仍是寂静的冤屈。喊醒了。看看还是活着,喊声并没惊动准,并不能惊动什么,墙上有青润的和干枯的苔藓,有蜘蛛细巧的网,死在半路的蜗牛身后拖一行鳞片似的脚印,有无名少年在那儿一遍遍记下的3.1415926 …… 

    在这墙下,某个冬夜,我见过一个老人。记忆和印象之间总要闹出一些麻烦:记忆对我说未必是在这墙下,但印象总是把记忆中的那个老人搬来这墙下,说就是在这儿。……雪后,月光朦胧,车轮吱吱唧唧轧着雪路,是园中唯一的声响。这么走着,听见一缕悠沉的箫声远远传来,在老柏树摇落的雪雾中似有似无,尚不能识别那曲调时已觉其悠沉之音恰好碰住我的心绪。侧耳屏息,听出是《苏武牧羊》。曲终,心里正有些凄怆,忽觉墙影里一动,才发现一个老人盘腿端坐于墙下的石凳,黑衣白发,有些玄虚。雪地和月光,安静得也似非凡。竹箫又响,还是那首流放绝地、哀而不死的咏叹。原来箫声并不传自远处,就在那老人唇边。也许是气力不济,也许是这古典一路至今光阴坎坷,箫声若断若续并不高亢,老人颤颤地吐纳之声亦可悉闻。一曲又尽,老人把箫管轻横腿上,双手摊放膝头,看不见他是否闭目。我惊诧而至感激,一遍遍听那箫声和箫声断处的空寂,以为是无喻或是神来引领。 
    那夜的箫声和老人,多年在我心上,但猜不透其引领指向何处。仅仅让我活下去似不必这样神秘。直到有一天我又跟那墙说话,才听出那夜箫声是唱着“接受”,接受限制。接受残缺。接受苦难。接受墙的存在。哭和喊都是要逃离它,怒和骂都是要逃离它,恭维和跪拜还是想逃离它。失魂落魄的年月里我常去跟那墙谈话。是,说出声,以为这样才更虎城或者郑重,出声地请求,也出声地责问,害怕惹怒它就又出声地道歉以及悔罪,所谓软硬兼施。但毫无作用,谈判必至破裂,我的一切条件它都不答应。墙,要你接受它,就这么一个意思反复申明、不卑不亢,直到你听。直到你不是更多地问它,而是听它更多地问你,那谈话才称得上谈话。 
    我一直在写作,但一直觉得并不能写成什么,不管是作品还是作家还是主义。用笔和用电脑,都是对墙的谈话,是如吃喝拉撒睡一样必做的事。搬家搬得终于离那座古园远了,不能随便就去,此前就料到会怎样想念它,不想最为思恋的竟是那四面矗立的围墙;年久无人过问,记得那墙头的残瓦间长大过几棵小树。但不管何时何地,一闭眼,即刻就到那墙下。寂静的墙和寂静的我之间,野花膨胀着花蕾,不尽的路途在不尽的墙间延展,有很多事要慢慢对它谈,随手记下谓之写作。
3、联系全文,对作者笔下“墙”的含义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2分 )
A、荒废古园的围墙                  B、作者遭受的不幸
C、人生道路上种种限制、残缺、苦难  D、难于突破的陈旧的思想观念
4、对第一自然段写自己“掉进一眼枯井”这一梦境作用的分析不正确的两项(4分)
A、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掉进一眼枯井”的梦境,实际上是作者生活中经常遭受的挫折不幸的反映。
B、井壁又高又滑,上面有苔藓、蜘蛛网、死在半路的蜗牛,这表现了作者面对不幸的绝望心理。
C、喊声没人能听见,井口上的风中仍是寂静的冤屈,表现了作者遭遇不幸后的心态:认为自己不被人理解,不被命运眷顾。
D、墙上“有无名少年在那儿一遍遍记下的3.1415926”,表明作者在苦难中只能借这样的苦难消磨时光。
5、黑衣白发的老人和《苏武牧羊》的曲子出现在文中的几项作用是(5分)
A、《苏武牧羊》的曲子流露出苏武流放绝地悲哀与痛苦,从而慰藉作者遭受不幸之后的痛苦的心灵。
B、《苏武牧羊》的曲子弥漫着哀而不死的抗争精神,营造出高亢顽强的氛围,鼓起了作者战胜不幸的勇气。
C、苏武、老人都遭受了苦难,这使作者想到,不幸和苦难并非自己所独有,而是普遍存在的。
D、苏武、老人最终都战胜了苦难,这给作者以启示,成为作者思考怎样面对不幸和苦难的动因。
6、对于墙“直到你不是更多地问它,而是听它更多地问你,那谈话才称得上谈话”,这句话包含的意思理解正确的几项(5分)
A、、这句话是作者经过反复思索所获得的对待不幸与苦难的宝贵的人生经验:要勇于直面残缺、限制与苦难。
B、你“问它”是指遭受苦难的人勇于直面苦难,积极思考应对苦难的办法;它“问你”是指遭受苦难的人不能正视苦难缺乏对苦难的抗争精神。
C、对于残缺、限制与苦难,逃避、祈求、害怕都无济于事,这不是应对残缺、限制与苦难的正确态度。
D、对于残缺、限制与苦难,必须承认接受它的存在,坦然买对、积极思索,才能超越它,使自己的人生充实美好。
二、 古诗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7~11题。
阿留传
                                                陆容(明)
阿留者,太仓周元素家僮也。性痴呆无状,而元素终畜之。尝使执洒扫,终朝运帚,不能洁一庐。主怒之,则掷帚于地,曰:“汝善是,曷烦我为?”元素或他出,使之应门,宾客虽稔熟者,不能举其名。问之,则曰:“短而肥者,瘦而髯者,美姿容者,龙钟而曳杖者。”后度悉不记,则阖门拒之。家畜古尊、彝、鼎、敦数物,客至,出陈之。留伺客退,窃叩之曰:“非铜乎?何黯黑若是也?”走取沙石,就水磨涤之。短榻缺一足,使留断木之歧生者为之。持斧锯,历园中竟日。及其归,出二指状曰:“木枝皆上生,无下向者。”家人为之哄然。舍前植新柳数株,元素恐为邻儿所撼,使留守焉。留将入饭,则收而藏之。其可笑事率类此。元素工楷书,尤善绘事。一日,和粉墨,戏语曰:“汝能是乎?”曰:“何难乎是?”遂使为之,浓淡参亭①,一若素能,屡试之,亦无不如意者。元素由是专任之,终其身不弃焉。 
传者曰:樗栎②不材,薪者不弃;砂石至恶,玉人赖焉。盖天地间无弃物也,矧③灵于物者,独无可取乎?阿留痴呆无状,固弃材耳,而卒以一长见识,实元素之能容也。今天下正直静退之士,每不为造命者所知;迟钝疏阔者,又不为所喜。能知而喜矣,用之不能当其材,则废弃随之。於戏!今之士胡不幸,而独留之幸哉!
【注】①参亭:交错均匀。    ②樗栎(chū lì):不好的材木。  ③矧(shěn):况且,何况。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元素或他出,使之应门      应门:照应门户
B.历园中竟日            竟日:竟然一天  
C.其可笑事率类此         率:大都,大概
D.元素工楷书               工:擅长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
A. 使留断木之歧生者为之     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
B. 家人为之哄然             然此可为智者道
C. 矧灵于物者               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D. 能知而喜矣               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9. 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能够具体表现阿留“性痴呆无状”的一组是(2分)
①宾客虽稔熟者,不能举其名  ②走取沙石,就水磨涤之  ③木枝皆上生,无下向者
④留将入饭,则收而藏之     ⑤浓淡参亭,一若素能   ⑥阿留痴呆无状,固弃材耳
A. ①②⑤      B. ②③④     C. ①③⑥        D.④⑤⑥
10、下列各句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2分)
A、主怒之,则掷帚于地,曰:“汝善是,曷烦我为?”——主人冲他发怒,阿留就把扫帚扔到地上,说:“你擅长做这件事(或洒扫),为什么要麻烦我呢?”
B、舍前植新柳数株,元素恐为邻儿所撼,使留守焉——房子前新栽了几株柳树,周元素担心邻居家的小孩摇动它,就让阿留守护着
C、盖天地间无弃物也,矧③灵于物者,独无可取乎?——大概天地间没有可以完全抛弃的东西,况且比其他生物灵巧的人,应该没有可取之处。
D、(阿留)固弃材耳,而卒以一长见识,实元素之能容也。——(阿留)本来不过是可弃之材罢了,最终却因为一技之长被任用,实则是因为周元素能够容人。
11.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周元素家收藏了一些动物形状的古代器具,经常拿给客人们欣赏,阿留把它们误做铜器用沙石磨涤。
B.文中的阿留“痴呆无状”,却工于书法,善于绘画。正因为这样,他得到了主人“专任”,被长期奉养,终身不弃。
C.作者写此文的目的,主要是为阿留这样的小人物感到庆幸,因为他遇到了周元素这样识人、容人的好主人。
D.作者指出了世上三种错误的用人之法,认为能被人了解、喜欢并得以人尽其才才是士人之幸。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13题
处士卢岵山居 
温庭筠
西溪问樵客,遥识主人家。 
古树老连石,急泉清露沙。 
千峰随雨暗,一径入云斜。 
日暮鸟飞散,满山荞麦花。
12、对这首诗的文句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一、二两句是说先向砍柴的人打听卢岵山居的所在地,然后远远地认准方向走去。
B三、四两句写一路所见,是远景。古树老根缠石,仿佛它天生是连着石头长起来。
C五、六两句写入望的远景。“千峰”言山峰之多,因在雨中显的幽暗,看不清楚。
D七、八两句写景物生物特殊色彩又是为了写人,为了衬托古朴高洁的“处士”形象。
13、关于这首诗分析恰当的两项(4分)
A作者不称砍材的人为樵子、樵夫、而是成为樵客,意味着这个砍材者是俗人,这对于诗的气氛也起着一定的渲染作用。
B三、四句形象的描绘了幽僻山径中特有的景色和色彩。“老”字和“清”字的平仄相对,在音节上也加强了高古、清幽的气氛
C“一径入云斜” 和“千峰随雨暗”想对照,见得那通往卢岵山居小路的高俊、幽深,通向烟云深处,增加变化,也和写远景的阔大相适应。
D全诗的层次非常清楚,景物写的多而凌乱,通过景物的特殊色彩,使读者对卢岵山居处士生活的古朴和人品的孤高有了深刻的印象。
三、知识积累与运用(24分)
14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浸渍(zì)      解剖(pāo)    弥漫(mí)      怦然心动(pēng)         
B.喟然(kuì)     胆怯(qiè)       角落(jiǎo)      闷声闷气(mēn)
C.嫡亲(dí)      创伤(chuāng)    哂笑(shǎi)     湛湛青天(zhàn)          
D.戏谑(nuè)     菲薄(fěi)       歆享(xīn)      参差不齐(cēn cī)
 
15. 下列词语书写都正确的一组是   (2分)            
A、矫健       凌侮      牌匾      金壁辉煌
B、荆棘       瓦菲      峥嵘      揠苗助长           
C、忸怩       谄媚      箫瑟      夜谰人静
D、苍桑       百舸      濡缕      轻歌慢舞 
16、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这些食品是交给奶奶保管的,可她并不是一个从长计议的人,常常领着我们将下一日的提前消耗掉,造成寅吃卯粮的局面。
 B.这件事对我无异于晴天霹雳——一块珍藏多年价值连城的璧玉,顷刻变成一块一文不名的瓦片。
 C.早在30年代,他就因创作长篇小说《梦之音》而名噪一时,成为京派作家的后起之秀。
 D.他最近出版了一本文不加点、几乎没有注释的旧体诗集子,这样的书,读起来确实累人。
17 下列各句有语病一项是       (2分)                   (     )
A、织成衣服的一缕缕纱,编成袜子的一根根线,穿在身上都是光滑舒适而愉快的。
B、掩映在绿树丛中的港督府于1885年建成,在以后的一个多世纪中,包括彭定康在内的许多港督曾对其进行过大规模装修、扩建和改建。
C、不同时代的人谈起《大卫•科波菲尔》,不只是为书中少年主人公坎坷而又富于传奇性的故事所吸引,也由此体会人生的乐趣与艰辛。
D、当一个普通执法事件演变为广泛关注的公共事件,“钓鱼式执法”的真相不仅关系到社会的基本信任,也关系到一级政府的公信力。
18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上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
先生博闻强识,在笔写的讲稿之外,随时引证许多作品,大部分他都能背诵的出。有时        ,        ,       ,        ,         ,         。他敲头的时候,我们屏息以待,他记起来的时候,我们也跟着他欢喜。
①敲几下之后           ②成本大套地背诵下去了      ③他背诵到酣畅处   
④他便用手指敲打他的秃头     ⑤忽然记不起下文   ⑥记忆力便又畅通
A、⑤④③①⑥②                          B、③①②⑤④⑥
C、③⑤④①⑥②                          D、⑤①⑥③④②
19.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2分)
A.说到最后,父亲问母亲有没有要说的?母亲笑着摇摇头,然后站起来去关院门,关猪圈,收拾我的行李。  
B.六朝时宗炳曾论作画云:“万趣融其神思”,这不正是画家丰富心灵的写照吗?
    C.“我要待在这儿,跟你在一起。”苏艾说,“而且我不喜欢你老盯着那些莫名其妙的藤叶。”
D.到年底,扫尘、洗地、杀鸡、宰鹅、彻夜的煮福礼,全是一人担当,竟没有添短工。
20、“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这首诗揭示了古典名著中一对青年男女的爱情悲剧。其中“阆苑仙葩”“ 美玉无瑕”分别指的是(2分)
A、刘兰芝  焦仲卿                  B、林黛玉  贾宝玉
C、七仙女  董永                    D、朱丽叶  罗密欧
21.把下面这则新闻报道改写成一句话新闻,最准确的一项(2分)
    新浪科技讯  近日,美国科学家宣布,他们在撒哈拉沙漠中发掘到一个有着20英尺翼展的能够习翔的爬行类动物化石,并将其确定为翼龙的一个新物种。科学家是在尼日尔一条远古河流沉积物中的白垩纪岩石中发现了这个奇怪的化石。到目前为止,已发掘出一个翅膀和一个长满细小牙齿的剪刀式的利喙。科学家尚未对这个新物种进行命名。他们表示,这只非洲恐龙属于翼龙的一个物种,生活于1.1亿年前的白垩纪中期,白垩纪是恐龙生活的最后一个纪。翼龙大约在2.15亿年前的三叠纪开始出现,1.5亿年前处于繁荣时期,直到白垩纪末期走向灭绝。翼龙化石,最早在1700年被发现,当时被误认为是海生物,以至于在化石的妥善保存问题上存在着严重不足。
A、美科学家在非洲发现翼龙新物种化石
B、恐龙生活的时期
C、能够习翔的爬行类动物化石当时被误认为是海生物
D、非洲恐龙属于翼龙的一个物种
22.穆天宇给余爷爷留下了一张便条,本想写得有点文采,却有4处用词不得体。修改正确的两项。(4分)
余爷爷:
惊悉阁下病了,父亲让我登门造访,未能见面。现馈赠鲜花一束,祝早日康复!
                                                    小宇
                                                   6月7日
A将惊悉改为惊闻;               B将阁下改为你老;
C将造访改为看望;               D将馈赠改为惠存
23、下列默写错误的两项(4分)
A但以刘日泊西山,气息奄奄  人命危浅  朝不虑夕。(《陈情表》)
B羽扇纶巾,谈笑间,墙橹灰飞烟灭《念奴娇•赤壁怀古》)
C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滕王阁序》)
D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  如弃草芥.(《六国论》)
四、(40分)
2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人说:参与是今天这个社会的一种重要精神。对于成长中的我们,参与更是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请以“参与与成长”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
要求:自拟题目;自定立意;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得抄袭。



























附答案:
1.C(书院教育也选用儒家经典作为教材,侧重引导生徒修养品性,增长才识,而不是为了适应科举。)
2. B(书院生徒继聆听山长集中讲学、向山长请教外,还有充分的时间组织自学和学术讨论。)
3、D   4、AD  5、BCD   6 ACD
7.B  (竟日:整日)
8. C(介词,比。A定语后置的标志;代词,这。B介词,因为;介词,向,对。D并且,表递进;却,表转折)
9.B(①不能叫出名字不能算是痴呆无状  ⑤是阿留擅长“和粉墨”之表现  ⑥是评述,不是具体表现)
10、C
11.D(A“动物形状”错,原文“家畜”指家中储藏。B阿留不是“工于书法,善于绘画”。C本文写作目的主要是批判现实中士人不能得以重用的不公平现象)
附:文言文译文
阿留,是太仓人周元素的家僮。生来痴呆无比,但周元素一直收养着他。主人曾让他负责打扫,他整个早晨挥舞扫帚,没能扫干净一间屋。主人冲他发怒,他就将扫帚摔在地上,说:“你会做这事,为什么要麻烦我呢?”周元素有时到别的地方去,让他照看门户;来的宾客即使是熟悉的,他也不能说出名字来。问他,他就说:“又矮又胖的,瘦长有胡子的,长得很好看的,老态龙钟拄着拐杖的。”后来想想都记不住,就干脆关起门拒不接待。周元素家里收藏有古尊古彝古鼎古敦等多件古董,客人来了就拿出来陈列一番。阿留等客人走了,偷偷敲一敲,说:“这不是铜吧?为什么这样深黑?”跑去拿来沙石,就着水又洗又磨起来。矮榻缺了一只脚,周元素要阿留砍一根分岔的树枝做个榻脚;阿留拿着斧头锯子,在园子里走了一整天,等他回来了,只见他伸出两根手指比划着说:“树枝都向上生长,没有朝向下边的。”家人因此哄堂大笑。 房子前新栽了几株柳树,周元素担心邻居家的小孩摇动它,就让阿留守护着。阿留要进屋吃饭,就将柳树拔出来收藏了。阿留可笑的事情,大概诸如此类。周元素擅长楷书,尤其擅长绘画。有一天,他和好颜料,开玩笑似地对阿留说:“你能干这个吗?”阿留说:“这事有什么难的呢?”于是周元素就让来做,只见他调和色彩,浓淡均匀,完全像是素来就会。多次让他调色,也没有不如意的。周元素从此专门要他调色,终身用他,没有废弃。 
作传者说:樗栎不成木材,但找木材的人并不嫌弃;沙石非常难看,但雕刻匠们需要它;大概天地间没有可以完全抛弃的东西,况且比其他生物灵巧的人,偏偏就没有可取之处吗?阿留痴呆无比,本来不过是可弃之材罢了,最终却因为一技之长被任用,实则是因为周元素能够容人。如今天下那些正直清静的人才,常常不被当权者所了解;不聪明而又迂阔的人,又不被他们所喜欢。能够了解并且喜欢的人,使用他们时又不能适合他们的才能,接着就弃用他们。唉!如今的人才为什么不幸,而只有阿留幸运呢?
12、B
13、BC
14、B  (解剖pōu  哂笑shěn  戏谑xuè)
15.(2分)B (A项 “金壁辉煌” 中的“壁”应写作“碧”;C项“箫瑟” 中的“箫” 应写作“萧”,“ 夜谰人静” 中的“谰”应写作“阑”;D项“苍桑” 中的“苍” 应写作“沧”,“ 轻歌慢舞” 中的“慢” 应写作“曼”。)
16. (2分)C 解析: A项中“从长计议”指慢慢地商量,指不急于做出决定。本句中把它误用为“从长远考虑、打算”的意思。B项中“一文不名”指一个钱也没有。用来形容人贫穷。名,占有,题干意思应为“不值一文”,故不合语境。D项中“文不加点”形容文章写得快,不用涂改就写成。(点:涂上一点,表示删去)句子望文生义用作“文章不加标点”。C项中“名噪一时”形容一时之间名声很大。成语使用恰当。
17(2分) B    (应为“改建、扩建和装修”)
18.(2分)C
19、答. C  (A问号改逗号,B冒号改逗号,D所有的顿号都改逗号)
20B
21A
22、B、C
23、A、B
24略 (61.182.86.25)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二 总复习 学考模拟卷


上一个『河北省冀明中学高中语文会考模拟试卷(十二)』  下一个『2013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卷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