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秋季三台中学高二下期第一学月语文考试题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月考试卷
试题
名称
2013年秋季三台中学高二下期第一学月语文考试题(高二必修四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2013年秋季三台中学高二下期第一学月语文考试题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0分)一、 语文基础知识(共8分,共4小题,每小题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天堑(qiàn)绮丽(qǐ)巷道(hàng)蟾(chán)蜍B.暮霭(ǎi)转徙(xǐ)螺髻(jì)凝噎(yè)C.初霁(jì)倚靠(yǐ)埋怨(mán)
试题预览
2013年秋季三台中学高二下期第一学月语文考试题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0分)

一、 语文基础知识(共8分,共4小题,每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
A.天堑(qiàn)   绮丽(qǐ)   巷道(hàng)  蟾(chán)蜍
B.暮霭(ǎi)     转徙(xǐ)   螺髻(jì)     凝噎(yè)
C.初霁(jì)     倚靠(yǐ)   埋怨(mán)    揾泪(wěn)
D.玉簪(zān)    河堤(tí)   倨(jù)傲     啮(niè)雪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珠玑     婉约     烟柳画桥     萧鼓     金戈铁马
B.消魂     缜密     繁花似锦     樯橹     良晨美景
C.市刽     吴钩     献愁供恨     嬴取     斜阳草树
D.谛听     良宵     暗香盈袖     骤雨     杳无音信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江苏劳特斯集团总裁徐勤虎,一直在捉摸怎么将中国的“五行”之理融入到企业的管理中,进一步建成一种全新的商业管理模式。
  B.综艺节目的人文化走向必须确立“观众本位”的传播观,即在节目中以人为本,尊重观众,为观众传递文化知识,从而满足观众的审美文化心理与审美趣味需求。
  C.全国数十家网上书城发展炙手可热,据估计,2012年中国大陆图书零售市场将有50%的市场份额被网络书店分食。
  D.随着食品安全问题的频频出现,“转基因”食品也受到人们的质疑,不过,作为一种新技术运用,它和“毒牛奶”“地沟油”不可同日而语。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马未都先生创作了《醉文明》,既包括了传统与现代的碰撞,又不乏以史为鉴的反思,从物质文明的角度全方位诠释了中华文化的起承转合。
 B.变脸是川剧艺术中塑造人物的一种特技,它与其它艺术形式一样,也是从实际生活中加以提炼和夸张,借此揭示剧中人物思想感情变化的艺术。
 C.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升了中国人思考自己与世界关系的新视野,这让我们再一次重新思考如何让本民族的优秀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
 D.彩虹-4无人机是目前国内挂载能力最强、飞行性能最优的无人机,它具有在可侦查和对地攻击的能力方面超过美国同类型的“捕食者”无人机系统。
二、现代文(论述类文本)阅读(共6分,共3小题,每小题2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5-7题。
何为国学
何为国学?学术界有各种不同的看法。有的学者认为,国学这个概念太笼统,太模糊,从“科学”的意义上说本不可用(“学无分中西”),作为一时代约定俗成的概念又边界不清,因此建议不用或“缓行”。然而事实上这个概念已广泛流行,我们不可能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与其建议不用或“缓行”,不如在约定俗成的意义上争取对其内涵和外延达成基本的共识。在我看来,学界目前所讲的“国学”,就其指称对象和时空范围来说,多数学者实际上已取得基本一致的看法,即以其指称中国传统的学术文化,这就是狭义的国学概念。广义的国学是“一国所有之学”,除了中国传统学术文化之外,还包括西学和马克思主义传入后的中国近现代学术文化,与海外“中国学”或“汉学”研究的对象、范围大体相同。
将国学界定为中国传统的学术文化,其实也是一个相当笼统、内涵十分丰富复杂的概念,略同于“古学”、“旧学”或“国故学”,是中国传统学术文化之总和、总称。
我们通常说的国学,是指近代分科之学形成之前的经、史、子、集“四部”之学,传统的义理、考据、辞章、经世之学,或者如马一浮先生所言“六艺统四部”,“国学者六艺之学也”。中国古代的学问是“通人之学”,主张天地人贯通、文史哲贯通、儒释道贯通、真善美贯通……而以成人之道为中心。“通”是以类分为前提的,中国传统学术分类集中体现在图书典籍分类中。《汉书•艺文志》将中国古代的书籍分为六艺、诸子、诗赋、兵书、数术、方技六类,《隋书•经籍志》形成了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的雏形,以后不断调整、完善,至清代编定《四库全书总目》,已形成一套完整的中国传统学问的知识系统。
台湾诗人余光中说:国学是一座山,我等不过是蚍蜉而已。不仅国学是山,而且其中的每一类都是一座山。就其内容之宏博而言,事实确实如此。就以四部中的“子部”来说,《四库全书总目》又分为十四类,涵盖了哲学、宗教、政治学、军事学、医学等多方面的内容。其中每一类都内涵丰富,比如“医家”,最近出版的一部《中国中医古籍总目》,收录历代中医古籍一万三千余种,说它是“一座山”,并非夸张之言。
国学是一个学科体系,一个不同于现代学科体系的传统学科体系。国学有自己独特的学术分类,现代学科体系是从它转型发展而来的,因此就学术内涵来说,二者存在大量交叉重合。如果将国学与文、史、哲并列设立为一级学科,似乎连逻辑上的种属关系都忽略了,其学科内容势必也要大大窄化,难以使人们对国学有一个全面的认识。这实际上不是提高而是降低了国学的地位。
随着时代的发展,资料积累的丰富,理论和方法的成熟,国学古为今用的任务可能还会不断有所调整和发展变化,在重建国学的过程中出现认识分歧和“百家争鸣”的情况也是很正常的。对于作为中华民族文化根源和血脉的国学,我们一方面要心存敬意,另一方面又要把包括古典文献、出土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内的祖先的丰厚馈赠保护好,保存下来,对其进行整理、研究与合理利用,从而创建适应我们时代需要的新国学,让它在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建设和积极参与人类文明对话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5.下列关于“国学”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有的学者建议暂时不要用“国学”的概念,因为它作为一个时代约定俗成的概念,内涵笼统、模糊而且外延边界不清。
  B.狭义的国学是指中国传统的学术文化,这是从指称对象和时空范围的角度界定的,也是多数学者所达成的共识。
  C.广义的国学与海外的“中国学”或“汉学”研究的对象、范围上大体相同,即西学和马克思主义传入后的中国近现代学术文化。  
  D.作者认为,国学是个内涵十分丰富复杂的概念,它是近代分科之学形成之前的中国传统学术文化的总和、总称。  
6.下列说法不属于“国学内涵丰富”的内容的一项是   (    )
  A.我们通常说的国学,既可以指近代分科之学形成之前的经、史、子、集“四部”之学,也可以是传统的义理、考据、辞章、经世之学。
  B.国学内容宏博,仅《四库全书总目》的“子部”就分为十四类,涵盖了哲学、宗教、政治学、军事学、医学等多方面的内容。
  C.《中国中医古籍总目》,收录了一万三千余种历代中医古籍,因此说国学是“一座山”,没有任何夸张。      
  D.因为在学术内涵方面,国学和现代学科体系存在着大量交叉重合,因此国学与文、史、哲是并列的一级学科。
7.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国学是一个不同于现代学科体系的传统学科体系,它有自己独特的学术分类,现代学科体系就是从它转型发展而来的。
  B.“通”是中国传统学术分类的前提,这种分类到《隋书•经籍志》时形成了经、史、子、集四部这样一套完整体现中国传统学问知识系统的分类法。
  C.以成人之道为中心的中国古代的学问其实就是“通人之学”,它包括天地人贯通、文史哲贯通、儒释道贯通、真善美贯通等。
  D.对于国学,我们正确的态度是既要心存敬意,又要对其进行整理、研究与合理利用,从而创建适应我们时代需要的新国学。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23分,共5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3题。
(陈)登,字元龙,忠亮高爽,沈深有大略,少有扶世济民之志。博览载籍,雅有文艺。年二十五,举孝廉,除东阳长,养耆育孤,视民如伤。在广陵,明审赏罚,威信宣布。海贼薛州之群万有馀户,束手归命。未及期年,功化以就,百姓畏而爱之。
    建安四年,孙策遣军攻登于匡琦城。贼初到,群下成以今贼众十倍於郡兵,恐不能抗,可引军避之,与其空城。登厉声曰:“吾受国命,来镇此土。昔马文渊之在斯位,能南平百越,北灭群狄。吾其出命以报国,仗义以整乱,天道与顺,克之必矣。”乃闭门自守,示弱不与战。时将士衔声,寂若无人,登乘城望形势,知其可击,乃申令将士,引军诣贼营。登手执军鼓,纵兵乘之,贼遂大破。登乘胜追奔,斩虏以万数。后迁登为东城太守,广陵吏民佩其恩德,老弱襁负而追之。登曰:“太守在卿郡,频致吴寇,幸而克济。诸卿何患无令君乎?”                                            (节选自《先贤行状》,有改动)
    (袁)术欲结(吕)布为援,乃为子索布女,布许之。术遣使韩胤以僭号议告布,并求迎妇。沛相陈琏恐术、布成婚,则徐、扬合从,将为国难,于是往说布曰;“曹公奉迎天子,辅赞国政,威灵命世,将征四海,将军宜与协同策谋,图太山之安。今与术结婚,受天下不义之名,必有累卵之危。布亦怨术初不己受也,女已在涂,追还绝婚,械送韩胤,枭首许市。珪欲使子登诣太祖,布不肯遣。会使者至,拜布左将军。布大喜,即听登往,并令奉章谢恩。登见太祖,因陈布勇而无计,轻于去就,宜早图之。太祖曰:“布,狼子野心,诚难久养,非卿莫能究其情也。”即增珪秩中二千石,拜登广陵太守。临别,太祖执登手曰:“东方之事,便以相付。”令登阴合部众以为内应。
     后许汜与刘备并在荆州牧刘表坐,表与备共论天下人,汜曰:“陈元龙湖海之士,豪气不除。”备谓表曰:“许君论是非?”表曰:“欲言非,此君为善士,不宜虚言;欲言是,元龙名重天下。备问汜:“君言豪,宁有事邪?汜曰:“昔遭乱过下邳,见元龙。元龙无客主之意,久不相与语,自上大床卧,使客卧下床。备曰:“君有国士之名,今天下大乱,帝主失所,望君忧国忘家,有救世之意,而君求田问舍,言无可采,是元龙所讳也,何缘当与君语?如小人,欲卧百尺楼上,卧君於地,何但上下床之间邪?”表大笑。备因言曰:“若元龙文武胆志,当求之于古耳,今之人难得比也。”
                                                (节选自《三国志》,有改动)
8.下列句子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举孝廉,除东阳长     除:授职
B.养耆育孤,视民如伤   视:对待
C.纵兵乘之,贼遂大破   乘:顺势
D.布大喜,即听登往     听:听任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吾其出命以报国      其一人夜亡,告之
B.乃为子索布女       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
C.因陈布勇而无计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D.东方之事,便以相付    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城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陈登为官期间,以体恤百姓、秉公执法、为民办实事为己任,每刭一处都深受地方百姓的爱戴。
B.陈登父亲设计破坏吕布与袁术间的联姻关系,为陈登向曹操面陈破除吕布之事创造了有利的机会。 
C.许汜在大乱之际,徒有国士之风,无忧国忘家匡扶汉室之志,是陈登对许汜冷淡、无礼节的直接原因。 
D.刘备认为陈登的能力今人是难有与之相比的,这一论断在陈登大破孙策的匡琦城之战中得以印证。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80分)
11.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登曰:“太守在卿郡,频致吴寇,幸而克济。诸卿何患无令君乎?”(3分)
(2)布亦怨术初不己受也,女已在涂,追还绝婚,械送韩胤,枭首许市。(3分)
1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
临 江 仙     陈克①
     四海十年兵不解,胡尘直到江城②。岁华销尽客心惊,疏髯浑似雪,衰涕欲生冰。    送老齑盐③何处是?我缘应在吴兴。故人相望若为情?别愁深夜雨,孤影小窗灯。     
  【注】①陈克:南宋词人。②江城:指建康,今江苏南京。③齑盐:细碎的腌菜。     
(1)本词表达了词人的哪些情感?请结合全词概括作答。(3分)     
(2)请从表达技巧的角度对“别愁深夜雨,孤影小窗灯”一句作简要赏析。(3分) 
答:           
13.补出下列各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一题)(5分)
(1)                       ,                ,十里荷花。(柳永《望海潮》
    乱石穿空,           ,                 。(苏轼《念奴娇》)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李清照《声声慢》)
 (2)遥岑远目,               ,                。(辛弃疾《水龙吟》)
                    ,              ,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苏轼》定风波)
四、现代文(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共18分,共4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17题。
水仙
 高璨
    ①水仙在我心中的位置与腊梅相当,甚至觉得比腊梅更容易亲近。因为我总是不忍将任何一株腊梅花摘下让它陪在身边。它是那么的美丽,蜡质的容颜却没有人类制作的蜡像那种苍白、虚拟感,它们开在没有一片叶子的树枝,具有一种安静的气质。水仙花却可以买来,摆在家里,想它时就可以清晰地观赏到。 
  ②我喜欢水仙花的样子,但几年未见我已有些淡忘,在这样的想念下我养了三株水仙。看到它们时,我才准确地忆起水仙这种天使的神态与模样,还是那样甜美的笑靥,还是那样洁白、鲜亮而温柔的黄,还是那样的随意,眼神会看到任意方向的风景。我一直以自由的原则养着它们,它们的长势令我满意,并且在新年第一天的零点绽放了,我并没有刻意希望它们在什么时候开放,但这样的开放时节照样令我惊喜。     
  ③它是同窗外的礼花一同绽放的。由于今年的时间实在不够充裕,我也是等到去年的最后一天才点燃了第一只礼花。人们仿佛都变得忙碌了,到点了才出门,到点了才开始在地面镝展鞭炮,谁都没有闲情逸致在临近过年的时候,像以往那样扔几个震耳欲聋的鞭炮,使附近车辆受到惊吓而呼喊起来„„ 
     ④天空被各种颜色的礼花映照得明亮,轰隆隆的炮声包围了一切。这个时候,人和人的交流变得很困难,好像声音挣脱着要离开我们,好像无论如何我们都不能将声音挽留。这个时候,我感到的不是喧闹,不是声音的嚣张,而是寂静,是声音的凋零! 
     ⑤声音是最空洞的事物。即使炮声垄断了这个世界,即使所有的炮声都这般雷同,也不能否认它们在很快地消逝,死去,不断地消逝,不断地死去。声音死去的无数间隙,就是寂静,死一般的寂静。我们耳朵听见的是炮声,心灵听见的却是那些声音死亡的空隙,它让我们在炮声中丢失了自己的声音。再加上漫天烟花的烂漫,绚烂地将我们迷醉,我们在这样的戾祝时刻,脑海往往一片空白,连祈祷都忘记了。     
    ⑥这是声音的魔术。 
     ⑦然而,当我看着水仙,周围的一切就都像变魔术般涣散,哑然——一朵小小的花儿才教给我们应该怎样安静地走过一年的最后一个时刻,或是怎样走进新的一年。 
  ⑧在这样热闹、温暖与多彩的背景下,构造自己安静的思想才是最幸福的。想一想有什么要对旧年说,有什么要对新年说,与自己的老朋友相当于诀别地告别,还有一位新朋友正微笑着向你迎来,我们不说准备礼物,也应该准备一份虔诚,而不是仓促。     
  ⑨雪花不断飘过我的瞳孔,烟花消亡时漫天彩色的硕大泪滴令我心碎。我责怪自己的仓促,以致于这一年又要与我告别时,我又没有准备好送给它的一首诗。但是它走了,再也不会回来了。它从不会要求我写一首送别诗,它总是说过去一年的回忆都是送给它的礼物,它说这是可以陪伴它的唯一事物。我曾说那我写一首诗,你就当回忆把它也带在身边,但我最终没有写,你也没有为等待这样的一份礼物多停留一会儿,时光的马儿依然飞驰着将你带走。多少个你来,多少个你去。岁月的来去从来不肯停止,永远不肯停息„„    
  ⑩水仙在我身边安静的散发出清香,这与腊梅花有几分相像,它们都会在远远的空气里用香味勾勒出自己的样子,它们都会用香味在远远的空气里为所有的陌生人画一条小路,通向自己。我喜爱这种宁静和清香,甚至喜爱花儿们画出的小路,通向美好。窗外的烟花不是路,它们是同我们一起迈过门槛的脚印,是离海最近的沙滩的脚印,浪潮一抹立即就消逝了。     
 ○11不要崇拜烟火,尤其不要在过年的时候让自己的心灵陷入空洞。这是水仙花穿戴着它的安静告诉我的。 
1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4分) 
 A.作者借水仙在新年到来之时的安静表现,表达了“我们应从容面对时光的流逝”的这一中心。 
 B.文章综合使用了多种表达方式,并以抒情和议论为主,使文章既具有抒情性,又具哲理性和深刻性。 
 C.文章第一段写到了水仙和腊梅,除了表现水仙的亲近随意,更加突出了二者相同的安静气质。 
 D.文章第⑩段说窗外的烟花“浪潮一抹立即就消逝了”,既写出了烟花生命的短暂,也说明烟花带来的迷醉是短暂的。 
 E.文章以“这是水仙花穿戴着它的安静告诉我的”一句结尾,用拟人的手法突出了水仙花的美丽。 
15.全文围绕“水仙”展开,请梳理文章的思路。(6分) 
16.文章第④⑤段描写鞭炮的声音有什么作用?(4分) 
17.文章说,“在这样热闹、温暖与多彩的背景下,构造自己安静的思想才是最幸福的。”你是否同意作者的观点?请结合生活体验谈谈你的看法。(4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共5分,共1小题)               
18.根据上下文意,在横线上填上适当句子,使内容前后呼应,句式前后一致。(5分)
 江南文化与西北文化是特色迥异的两大体系。     ①         ,若江南文化是眉清目秀、伶牙俐齿的才女,西北文化则是粗犷豁达、驰骋沙场的武将;比之以季节,若江南文化是          ②               , 西北文化则是         ③        ;比之以宋词,若江南文化是        ④       ,西北文化则是      ⑤        。
六、写作(共40分,共1小题)
19.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章。(40分)
米兰〃昆德拉在《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说,我们常常痛感生活的艰辛与沉重,无数次目睹了生命在各种重压下的扭曲与变形,“平凡”一时间成了人们最真切的渴望。但是,我们却在不经意间遗漏了另外一种恐惧——没有期待、无需付出的平静,其实是在消耗生命的活力与精神。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标题;②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
三台中学高二下期第一学月考试语文参考答案
一、 A(B噎yē  C揾wèn  D堤dī
2.D(A箫鼓  B销魂  良辰美景  C市侩  赢取)
3.B(A项“捉摸”应为“琢磨”,“捉摸”侧重“猜测”“预料”,“琢磨”则是“反复思考”;C中“炙手可热”比喻权势大、气焰盛;D项“同日而语”主要指同一事物不同时间的比较,多用于否定)
4.B(A.成分残缺,在“既包括了传统与现代的碰撞”前加“这本书”,或将“创作了”改为“创作的”。C.搭配不当。“提升”与“视野”搭配不当,可改为“开拓”或“拓展”。D.句式杂糅,“具有......能力”和“在......方面”杂糅)
5.C.(缺少“中国传统学术文化”)
6.D(对照原文可知,国学与文、史、哲不是同一级别的学科)
7.B(“通”是以类分为前提的,且《隋书•经籍志》只是形成分类法的雏形,只有到清代编定《四库全书总目》时才形成一套完整的中国传统学问的知识系统)
(答题方法参考:1.阅读第一遍,边读边画,画出重要的词语、句子,特别是中心句、段首句、理性的句子和不明白的句子。2.阅读题干,确定阅读材料区间。3.分条与原文对照,辨别句子内容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对不同点要特意关注)
8.C(乘:追逐)    
9. 9.B(“乃”都为副词“于是,就”;A项:语气词,可不译/代词,“其中”/副词;C项:“于是,就”/介词,“通过,经由”;D项:介词,“把”/介词,“在”) 
10.B(吕布被曹操任命为左将军后,陈登才有向曹操面陈破除吕布之事的机会) 
11.(l)(3分)陈登说:“我在广陵,多次招来吴寇(侵犯),幸亏能够成功 (打败他们)。(我走后),你们何必担心没有好的太守呢?”(译出大意1分,落实“致”“令”各1分) 
(2)(3分)吕布也怨恨袁术当初不接纳自己,女儿已在路上,(吕布)派人追女儿拒绝了婚事,并给韩胤戴上刑具押送到许市斩首。(译出大意1分,落实“涂”“绝”各1分)    
12.(6分)(l)(3分)金人人侵、国事不宁、壮志难酬的愤慨之情;年华已逝的感叹之情;孤苦无依的凄苦之情;思念友人之情。(每点1分,答对3点给3分,给满3分为止)    
 (2)答案一:(3分)此句采用虚写(或想象)的表现手法(1分),遥想故人在雨天深夜中,小窗残灯映照下思念友人的孤单身影(1分),委婉(含蓄)地表达了在时局动荡的日子里诗人孤苦无依的愁苦之情(1分)。    
    答案二:(3分)此句借景抒情(1分),用“夜雨”、“孤影”、“窗灯”这三个意象,营造了凄凉的氛围(1分),抒发了作者在时局动荡的日子里的孤独凄苦之情(1分)。13.略
14.(4分)AE(A项,“应从容面对时光的流逝”不是本文的中心;E项,这一句不是“突出了水仙花的美丽”,而是写出了它的安静、从容) 
15.(6分)首先将水仙和腊梅进行比较,表达出自己对水仙的喜爱之情;其次由水仙在新年第一天的零点绽放,引出新年零点时刻的烟花和鞭炮声;最后写水仙在烟花和鞭炮声的安静中,引发作者的人生感悟。(共6分,每点计2分) 
16.(4分)①写出了鞭炮声音的喧闹和嚣张,表现了人们在辞旧迎新时的迷醉与浮躁。(1分)②将人们的表现与水仙的表现做对比,(1分)巧妙表现主旨:我们应安静面对人生。(1分)③引出下文水仙在辞旧迎新时的安静表现。(1分) 
17.(4分)答案示例:同意。因为人生最好的境界是安静。安静可以让人摆脱外界名利的诱惑,重点关注自己丰富的内心世界。当有些人在生活中汲汲追求富贵名利的时候,我更愿意在书香中安静的生活.在书本中纵览古今,在与先贤圣哲的对话中充实心灵,以从容的心态感受生活安静的幸福。(观点明确计1分,理由充分计2分,条理清楚计1分,仅答“同意”或“不同意”不给分;如果从不同意的角度回答,理由充分、恰当也可)
18.(5分,每空1分)比之以人物     后4空参考答案:(若江南文化是)杂花生树、群莺乱飞的阳春,(西北文化则是)大红大绿、丰硕饱满的金秋;(若江南文化是)缠绵悱恻、婉约柔美的柳词;(西北文化则是)铿锵雄浑、高亢豪放的苏词。
(要求:内容、句式各2分,要求语句通顺、修饰恰当,符合语境中“季节”和“宋词”的限制,体现江南文化和西北文化的特征,句式基本一致)
19.略
三台中学高二第一次月考作文评讲

一  试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40分)
米兰*昆德拉在《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说,我们常常痛感生活的艰辛与沉重,无数次目睹了生命在各种重压下的扭曲与变形,“平凡”一时间成了人们最真切的渴望。但是,我们却在不经意间遗漏了另外一种恐惧——没有期待、无需付出的平静,其实是在消耗生命的活力与精神。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标题;②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

二 审题立意
材料是名人名言,是一个转折关系的句子,语意重心在“但是”一词后,原文思想倾向明确:对艰辛、沉重,扭曲、变形充分理解,但并不觉得能够或应该抛弃或远离这些;对平凡的渴望充分理解,但对没有期待,不需付出的平静又深知其害;而且作者强调要珍惜生命的活力与精神。

三  例文

纵是补天石,也需红尘琢
陈国林

平凡,最真切的渴望,也是最温柔的消耗。
补天是艰辛沉重的,但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的平静却不是有灵性有活力的通灵宝玉乐意忍受的。在那儿呆久了,活力精神都灰飞烟灭,会同仙化的贾敬、同荒淫的贾赦、同迂腐的贾政、同屈从的邢夫人、同钻营的王熙凤一样,都将被平静化为泥。
于是宝玉来到温柔富贵地,在和黛玉的喜欢与猜疑,相守与分隔中,流泪,生病,发疯。
林黛玉会死,贾宝玉不会出家。
林黛玉病多情丰,势弱运乖,死是她无法逃避的,更是她的主动选择——还尽相思泪,抛弃虚幻身。
贾宝玉有几分自主,他可以也乐意回味和黛玉你想着我、我想着你的幸福,不管是喜是恼,是哭是笑,是疯是病,都会让灵性展现,都能点破黑暗。
人们看到李清照晚年的孤单、寂寞、憔悴、痛苦,却没有注意更没有去揣摩她的幸福和激动。
聪明多才、出类拔萃、鹤立鸡群的李清照不会只对失去的故乡、离去的丈夫、丢失的收藏、曾经的快乐和幸福一味地伤感。得到和拥有是对玉的涵养和雕琢,失去和回味是对玉的冶炼和点化。
曾经沧海难为水。李清照一定明白自己前半生在幸福中,后半生更可以在痛苦中来品味这些幸福。
李清照前半生饱在幸福中,后半生醉在幸福中。这饱与醉,在普通人看来是喜与悲,可对于精神与活力而言,都是不同于没有期待、无需付出的平静的;虽然艰辛沉重,虽然扭曲变形,可却能闪现光华,涌现神奇,绝不会风化为泥。
“难得糊涂”是气话,是愤激;不是愿望,更不是理想。
河伯见到了大海,便不会长见笑与大方之家;孔子登了泰山,便不会以鲁为大。
文化人在文化中行走,眼界开阔,观念变化,能力增强,品位提升,能够忍受行走中的艰辛和沉重,扭曲和变形。因为他们知道,没有行走,没有付出,没有期待,生活将如石般沉寂,将如泥般无光。
因而苏轼流连于如画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二 必修四 月考试卷


上一个『区中学2012-2013学年度八年级语文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  下一个『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七年级语文试卷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