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阅读理解训练题(2)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现代文阅读专题训练
试题
名称
八年级语文阅读理解训练题(2)(八年级下册 苏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记叙文阅读学生11藏在油菜花里的裙角徐立新这次,她是带学校里的孩子们和家长来春游的。一下车,孩子们就被眼前大片大片的金黄色油菜花吸引住了。看着孩子们的兴奋劲儿,还有他们父母满脸的疼爱,她突然想起了自己的母亲。儿时家贫,父亲长年在外打工,家里只剩下她和两个弟弟,还有严肃的母亲。每年,当秋风裹着阴雨纠缠大
试题预览
记叙文阅读   学生
11 藏在油菜花里的裙角
徐立新
    这次,她是带学校里的孩子们和家长来春游的。一下车,孩子们就被眼前大片大片的金黄色油菜花吸引住了。看着孩子们的兴奋劲儿,还有他们父母满脸的疼爱,她突然想起了自己的母亲。
    儿时家贫,父亲长年在外打工,家里只剩下她和两个弟弟,还有严肃的母亲。
    每年,当秋风裹着阴雨纠缠大地时,母亲都会带着她去地里栽油菜秧。她的一双小手常常被冻得通红。她把目光投向母亲,想让母亲过来朝她手上哈口热气,对她说些心疼的话。可是,母亲却像是有意似的,用雨衣的衣帽遮挡着眼睛,只顾埋头干自己的活儿,不朝她这边看一眼。她那时想,母亲多狠啊!
  那一年,油菜籽的收成特别好,油站也给了好价钱。卖了油菜籽后,母亲从镇上扯回一小卷轻而薄的白布,上面有着漂亮的花纹,好看极了。但是,母亲并没有当即宣布如何处理它,而是将它压在箱底。    
  终于,在一个农闲的日子里,母亲取出那卷白布,亲手将它缝制成一条连衣裙。当时,她兴奋极了。可是,很快,她又平静下来,因为那裙子太大了,自己根本没法穿,显然不是给她的。
    直到几年后初中毕业的那年她才知道,其实那条连衣裙就是给她的。那天,当她穿着母亲缝制的连衣裙走上学校体育场的主席台代表毕业生发言时,她一下子就被铺天盖地的掌声淹没了——所有的同学、老师都被她合体、靓丽的打扮惊呆了。那天,她是全校最美、最耀眼的公主。
    也就在那时,她才终于明白母亲的用心——无论生活多么艰难和残酷,都要学会忍耐和等待,等待那美好时刻的到来。
    她在母亲潜移默化的影响下,让忍耐和等待有了结果——上了师范大学,毕业后在大城市里当了老师,有了自己的爱人,人生金黄色的日子也就此打开。母亲正是在那个时候,离她而去的。
    现在,面对满眼的黄花和满世界的芳香,她感觉仿佛一下子又回到了母亲的身边。在那一大片黄灿灿的油菜花中,母亲正努力地为她贫乏、艰辛的青春,扯起向上飞扬的裙角。
    (选自《中国教育报》)
1.从叙事顺序看,本文采用了             的叙事顺序,有什么好处?【考点四】
                                                                                

2.结合全文,谈谈为什么母亲会做一条大得没法穿的裙子?【考点五】
                                                                              
                                                                              

3.“我”对母亲的认识经历了哪几个阶段?【考点三】
                                                                               


4.从文章标题看,文章结尾段的最后一句点题,“藏在油菜花里的裙角”究竟在文中有何含义和作用? 【考点六】
                                                                               
                                                                               

5.很多人在面对困难时都会退却,你认为我们该如何面对困难?结合画线句子写下你的看法。【考点九】
                                                                               
                                                                               

12一个人的坚持
余显斌
    ①我十七岁时,他十九岁。那时,我们是同学,是学校闻名的“两支笔”。
    ②我二十一岁,他二十三岁,我们师范毕业,成了小镇同一所学校的教师。
    ③生活,不会总是直线,有时,也会弯曲。
    ④不久,他调走了,一床被子,一箱书籍,到了一个偏僻的山里学校任教。那地方,我去过一次,是一个很闭塞的地方,白屋粉墙,“只堪图画不堪行”。他仍然教书,写文章,游山玩水,过着古代文人笔下的田园生活,从来不去经营自己的人际关系。
    ⑤他再调回来时,已经是几年后了。回到小镇,他依然是一箱书,后面,是他的妻子,一个眉眼如画的少妇。他没有多大改变,唯一变化的,是鼻梁上多了一副眼镜,身上的书卷气更浓了一些。而我,领着一份教师薪水的同时,已经拥有一个不小的商店。
    ⑥我们后来的分别,则是由于市重点中学的招聘。
    ⑦市重点中学,离我们学校200多里。既然是市重点中学,毫无疑问,无论是教学资源还是教师福利,都远远优于普通中学。
    ⑧教师不是圣人,我不是,他也不是。我们都加入到应聘的队伍中。
    ⑨当时,他信心十足:他是市里有名的文化人,又是市政协委员。应聘被招,非他莫属。
    ⑩大家也都是这样想。但是,结果却出乎意料:我们同去的几个人都应聘成功了,而他,却落聘了。
    ⑪他沮丧了,也很惭愧,一直到第二年招聘,为鼓励他再次应聘。我才揭穿了谜底:“现在的招聘,谁看才?都是看‘财’。”我把财字咬得很重,提醒他。
    ⑫他听了,愣了一会儿,然后坚决拒绝了我的好意:“人,总得有个道德底线。做教师的都这样,怎样面对学生?”
    ⑬我苦笑,十几年过去了,他仍是校园里当年那个青葱的青年;而我,已成熟老练得连我自己也不敢认识了。
    ⑭生活,总是这样,让人无奈地改变,又让人反躬自省,难以安心。
    ⑮带高三的那年,学校之间的竞争十分激烈。一天,学校领导来找我,特意告诉我:上学年,他在普中带高三,带得很好。他的班上,除一部分学生考上大学外,还有一部分成绩不错的复读生。
    ⑯今年,他担当着复读班的班主任。
    ⑰领导的意图,再明显不过——把那些复读生挖过来。
    ⑱我虽觉得这样做不地道,但也无奈,还是去了。
    ⑲以我的鬼精明,挖他的墙脚,还不是易如反掌。几天暗地里活动,他的学生中,有很大一部分都答应跟我走。大家大概都觉得不好意思和他说吧,商量的结果是先走,然后再跟他打电话,告诉实情。
    ⑳走的时候,是个雨天,我特意雇来一辆公交车。
    我们准备走时,他来了,打一把伞,来送行。
   一切,都在他眼底。
   我站在那儿,红着脸,很惭愧。
   学生们也低着头。
   他笑笑,很豁达,说:“去吧,如果你们觉得这样对你们的发展有利,就去吧。不过:无论走到哪儿,都要注意身体,好好学习,不要让我失望。”
    他的眼圈红了,孩子们的眼圈也红了。
    然后,他走近我,拍拍我的肩:“孩子们都交给你了,一路注意啊!”
    车子走了好远,回过头来,看见他仍立在细雨中,静静地,孤独地,落寞地,倔强地站着。
  有个学生说:“我们的老师真可怜!”一句话,车里响起了一片啜泣声。那一刻,我的眼圈也红了,为他,为我,也为了孩子的话。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
1.本文写了两个人物,作者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好处?【考点五】
                                                                              
                                                                              
2.第⑩自然段说:“做教师的都这样,怎么面对学生?”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考点六】
                                                                               
                                                                              

3.仔细品味第⑤自然段,揣摩一下“他”此时的心理状态。【考点七】
                                                                               
                                                                              

4.小说中的“我”是个什么形象?请作评价。【考点八】
                                                                              
                                                                               

5.读了这篇小说,你一定感慨良多,文中的“他”到底在坚持什么?【考点二】
                                                                               
                                                                               



13  “W·C杨”
汝荣兴
  我相信,当时在场的1500人,一定和我一样惊讶和纳闷——台上那个黑黑瘦瘦、眉眼间透着几分帅气的家伙,干嘛不在那份“结对协议”上签字呢?要知道,只要在那张薄薄的纸上写下自己的名字,他四年大学的学费,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那是在学校举行的开学典礼上,由于我们这一批新生中有十多个由这样那样的原因造成的“特困生”,这十多个“特困生”又得到了学校所在地各界的高度重视和热忱关怀,学校便将开学典礼和扶贫助学结对签约仪式放在了一起举行。当时的场面和气氛是很感人的。而在当地那家非常有名的企业老总讲完了热情洋溢的话,就等着自己的扶助对象上台去在那份“结对”协议上签字的时候,那个黑黑瘦瘦眉眼间透着几分帅气的家伙,却在众目睽睽之下,甚至还对着电视台记者的摄像镜头,上去朝那位老总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冲着话筒说了声“我想,我应该自己想办法去解决自己的困难”,便又跑回自己的座位上……
  当然,后头还有更让大家惊讶和纳闷的事。就在学校正式开学后不久的一天,校园里忽然爆出了一条特大新闻,说是中文一班的杨志强——也就是那个黑黑瘦瘦的家伙——已跟校方签好了合同,从此将由他承包学校男厕所的冲洗任务,学校将把原本付给做这件事的民工的每月300元钱发给他。  
  哦,这姓杨的家伙不仅仅是在发傻,简直是在发疯呢!你想想,冲洗厕所这样的活可是连下岗职工都不会轻易“再就业”的,而他好歹是个大学生,是个被人称之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难道就不觉得有失身份吗?
    老实说,我就是这时注意上他的。事实上,我们这些女同学有事没事聚在一起谈到杨志强时,差不多都会以不恭又不屑的口吻把他叫做“W·C杨”。当然,或许是出于女孩子所特有的那种善良之心吧,我只觉得那个杨志强令人同情,同时我还暗暗地有些替他担心,担心他会因这件是那样的一个“新闻人物”而在校园里抬不起头……
    然而,在时间缓慢又匆忙地过去了半个学期之后,事实却证明我的那些担心,还包括我的那些同情,全是不必要和多余的。因为,每次见着杨志强——即使是在厕所门口见着,而且他正好是满头臭汗的时候,我都没法从他身上找到值得我担心或同情的半点迹象。不仅如此,更叫我意外的是,我还在校门口的学校宣传橱窗里看到,他在期中考试中竟然取得了整个中文系一年级总分第五名的好成绩。
    于是,每回夜自修去阅览室看书时,我便总有意无意、自觉不自觉甚至还会想方设法地要坐到杨志强的对面去。而就在前一天的晚上,我又终于“忍无可忍”地给对面的杨志强递过去了一张问他“你为什么放着现成的饭不吃”的纸条。
    “吃自己的饭才能长肉啊。”
    在抬头看了我一眼之后,杨志强用纸条这样回答我。
    我通过纸条又问:“你不觉得自己那样做有失身份吗?”
    这回,杨志强朝我笑了笑,很好看又很帅气地笑了笑,并在他递回给我的纸条上这样写着:“我是农民的儿子,在读书之余参加劳动是我的本分。再说,自食其力应该比坐享其成更能显示一个人的身份。”
    我便没有再问杨志强什么。那时候,我只是好想好想就那么近地多看上他几眼,事实上,我的目光一碰上他,就心慌意乱地逃回到书本上。因此,我便只能在心里不由自主地朝他喊了一声:“你这个家伙呀!”这时,我有种很强烈的冲动:我想给自己的父母写封信要他们从此中断给我的“后勤保障”,然后去把学校女厕所的冲洗任务承包下来……
    (选自《短小说》)
1.小说开头有何特点和作用?【考点五】
                                                                              

2.小说从“我”的视角,清晰地反映了“我”对主人公杨志强的情感态度的三次变化。请从文中摘选出词语补充完整:(        )、(        ) →(        )、(担心)→感动、爱慕【考点三】

3.“吃自己的饭才能长肉啊”,杨志强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考点二】
                                                                               
                                                                              

4.小说中加引号的三个短语“再就业”“忍无可忍”“后勤保障”,在语言表达上有何特点和作用?【考点七】
                                                                              
                                                                               

5.小说中写到:“冲洗厕所这样的活可是连下岗职工都不会轻易‘再就业’的,而他好歹是个大学生,是个被人称之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难道就不觉得有失身份吗?”你怎样看待杨志强的这一选择?【考点九】
                                                                              
                                                                              

14当上帝遭遇领导
程  玮
    我家附近有一个邮局。不知为什么,总局三番五次想关闭这个邮局。每次透出风声以后,就有人写了抗议信贴在门口,让大家签名。签来签去,这个邮局就保留下来了。邮局的工作人员因此非常感谢周围的群众,所以跟群众心连着心。这心连起来以后带来了一个问题,每次我去寄快件的时候,就像到领导那里去批钱,更经过层层审核。能不多花的地
方,他们坚持不让多花。
    “亲近母语”让我用快件寄一本《小王子》原版书过去。为了节约寄费,我买了本平装的法文原版去到邮局。我轮到的柜台是个女孩子,我把书和填好的快件单递给她。她一看脸色就变了,吃惊地问:“您想把这本书快件寄中国?这会很贵很贵的呀。这本书也就五六个欧元吧,寄费将是它的十几倍。”她在电脑上打了一阵,义不容辞地说:“这样吧,您把它当航空信件寄,挂号。保证不会丢,比快件晚几天到。l0欧元,便宜很多呢。”
    我只得如实向她汇报,人家要把中文的《小王子》按法文原版排,这本书是寄去让人家当样本的。急等。
    她说:“那就更简单了,这么薄一本书,您去把它扫描一下,网上发过去,不花钱,还快。您这样的人,干这活肯定很利索的。”
    人家一会儿就想出两个办法帮我省钱,还暗示我很能干。我就是不给她面子,也要给自己一个面子吧。我笑着向她道谢,心里恨不得哭出来。想花钱人家不批准,这领导原则性也太强了。
    一次不行,我愿“三顾邮局”
    第二天,我抽空又去了邮局。心里想好,如果再碰上女领导,就跟她说我的扫描仪坏了。这次轮到的是一个头发花白的男人。他看我把书寄快件,一脸的不乐意,说:“就这么一本书,您想寄快件,太贵了。”——又来一个领导啊。
    我把填好的快件单递过去,一脸讨好地说:“是啊,人家急着要,没办法。”
    领导心怀不满地把我的单子看来看去,终于挑出了毛病,他说:“快件只能寄文件,Documente,”他指点着我写的英文Book,“你这是书,只能寄印刷品。”我说,写在纸上的都可以叫文件,所以Book也是文件。我们两人隔着柜台切磋了一番英文,没有决出胜负。这个领导还比较开明,说:“那您签个字,申明如果退回来,不找我们退寄费。”我想,如果退回来,误了事不说,还赔了钱,我签这个字,脑子有病吗?
    第三天又抽空去邮局,一脸正气凛然,他们是领导,我还是上帝呢。
    这回又落到男领导手上。他一见我的书就笑起来,还寄快件吗?我一往无前地说:“我今天就是要把书当成文件寄!”他给我镇住了,犹豫一下把书接过去,翻到中间打开,然后把书脊用力压一压,把书压得扁扁大大的,满意地说:“您看,这就不是书了,是文件了。”他找出快件信封,把压扁的书装进去,装到一半,突然又问:“《小王子》这样的书全世界都能买到,您为什么要往中国寄呢?”
    怎么还层层审核啊,我急了,胡诌说,这是个教授,专门研究《小王子》,人家收集各种版本,明白了口巴?
    领导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啊!那您为什么要寄快件呢,又不在乎这一天?
    我一看又要绕回开头去了,急了,说:“是人家教授出钱,明白吗?”
    “哦,教授出钱啊。”他很欣慰,终于把书装进了信封。
    (选自《东西南北》)
1.文中多次出现“领导”一词,请你说说它在文中的含义。【考点六】
                                                                               

2.第一段中的画线句子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考点五】
                                                                               

3.邮局工作人员办事特点是什么?【考点八】
                                                                               

4.如果换个地方很难见到这样的工作人员,请结合你的生活实际及见闻,谈谈你的感想。【考点九】
                                                                              
                                                                               

15浓浓的父爱
陆  波
  年少时我曾不止一次地读过朱自清先生的《背影》,却难以理解“父亲”的背影何以如此让作者刻骨铭心。直到一天晚上,9岁的儿子天真地告诉我:“将来等我赚了钱,我也要请你和爸爸一起去吃肯德基。”嬉笑稚嫩的细语间,却也让我幡然一惊,想起年少时父亲对我的种种关爱,也真正忆起那份浓浓的父爱情。
    我的父亲出生于南闸观西村,他具有农民所共有的特点——朴实、善良、勤劳。可他不光是一个勤恳的农民,更是一个慈祥的父亲。
    在我的记忆里,父亲好像只有慈祥和善,没有严厉。并不是他不管教我们,而是他在用他的心温暖我们,用他的言行影响我们。记得小时候的大冬天,放学回来,脸蛋和小手都冻得通红,而爸爸放下活计后,第一时间就把我冰冷的小手放进他的衣服里,紧紧捂在他的肚子上,直到我的手暖和了才肯放手。现在想起来,我的手暖和了,爸的肚子该多冷啊!
    小时候,家里还没有电视机。忙活了一天的爸爸,全然不顾劳累,晚上还经常给我和姐姐讲故事。饭桌上没有讲完的,他就靠在床头继续给我们讲。乡下祖屋门前的两棵香樟树叶子随风摇曳,发出“沙沙”的响声,伴随着爸爸娓娓纯厚的声音,我们酣然入眠。
    初三毕业后的那个暑假,爸带着我和姐姐,特意去坐了一次长江汽渡,因为从此我要远离老家外出上学了。偎依在爸爸的怀里,第一次聆听汽笛长鸣,第一次看见壮阔的长江,也是第一次领略到长江后浪推前浪的雄伟。虽然现在经常会路过长江大桥,但是永远忘不了爸爸带我去的第一次。
    学校开学报到的日子,爸爸一个人大包小包地亲自把我送去了。开学典礼一结束,爸仔仔细细把我安顿好后,来和我告别。我心里酸酸的,一种不舍和依恋顿时涌上心头。临走时,我再三地说:“爸,路上注意些,到家了打个电话给我。”望着远去的背影,眼泪不由自主地滑落下来,以至我只顾向他招手,却已说不出任何话。
    我结婚了,真正离开了家。那天,听别人说爸喝了很多酒,哭了,只有我知道,爸爸心中有太多不舍。有人说,女儿是父亲的隔世情人,父亲今生对女儿总有一种生怕失去的感情。所以,父亲用一生呵护她,疼爱她,不忍叫她受一点点伤害。这份父爱坚定如山,任劳任怨。
    爸,我爱你,你知道吗?面对你虽然说不出口,但是藏在我心里已经多年。虽然我已经为人妻母,但是,在无助彷徨的时候,只有在您身边才感觉有彻心的踏实。虽然没有母亲般的那样温馨絮叨,但那种沉默少言的关爱却无时无刻在我的周围。
    (选自《江阴日报》)
1.作者一共写了和父亲有关的五件事,请用自己的语言补充完整。【考点三】
  第一件:大冬天放学回来父亲用肚子为“我”暖手;
  第二件:                                                                    
  第三件:初三毕业后的那个暑假,父亲带着“我”和姐姐坐长江汽渡;
   第四件:                                                                    
   第五件:“我”结婚那天父亲喝了很多酒并哭了。
2.文章结尾改用了第二人称,结合文章谈其好处。【考点五】
                                                                               

3.读完文章后,请你对文中的“我”或者“我”的父亲的人物形象作简要分析。【考点八】
                                                                              
                                                                               

4.选文和朱自清的《背影》都是写父爱的,两者在构思立意上有什么不同之处?【考点五】
                                                                              
                                                                              
5.根据你对父爱的理解,完成下面的仿写练习。【考点九】
      父爱是一缕阳光,让你心灵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感受到夏天的炽热;父爱是     
           ,                                                      ;父爱是一把伞,让你的人生之旅即使风雨兼程也能安然无恙。
 
16背叛泥土
向  迅
    背叛泥土,是一个阴谋。
    在很早的时候,这个阴谋就如一粒种子落在我贫瘠的心田里。偷偷发芽,潜滋暗长。
    出生在鄂西山地的人,似乎从出生之始,就已被命运安排为一个以泥土为生的种田人。在那万千大山簇拥着的山地中,不仰仗泥土,不做种田人做什么。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是在山地活命的法则。学习劳动,是最早的人生之课。我从小就跟在父母的后边,拿着小镰刀去割猪草,背着小背篓去背玉米,扛着小锄头去种小麦。那些工具,都是父亲给我量身制作的。但他并非要把我培养成一个合格的种田人。父亲在教我种植的时候,也教我识字。他最初的理由是,多认识些字,少吃些亏。
    在鄂西山地,很多人一辈子不曾离开村子,离开泥土。他们去得最遥远的地方可能是数十里之外的亲戚家;他们见得最繁华的地方可能就是清江河边的镇子。他们对村子里的事情如数家珍,对庄稼的长势了如指掌,对山外却是一无所知。山外是神秘的,只能道听途说。山外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呢?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这个疑问成了我背叛泥土的种子在我心中悄悄扎下了根。
    我听说读书,是一条路,一条可以走出大山看外面世界的路,一条可以吃上轻省饭的路,也是背叛泥土的路。比我年长的人,大都现身说法,宣布此路难行。与我年龄相仿的人,绝大多数在途中失散,不是回家种植,就是娶妻嫁人。他们没能走出村子,即使暂时走出了,迟早也会回来。
    村人看待读书人,也是成者为王败者寇。企图背叛泥土的人,非得有破釜沉舟的勇气才行,否则江东父老不好相见,不会施以好颜色。
    好在我读书之余,还不忘帮助父母事农耕。虽身单力薄,也不是行家里手,却足够滥竽充数。为以后留下了半步台阶。父亲说不时要让我下地,让我晓得他们种田的辛苦,挣钱的不易而更加努力地读书。
    本来与父母早已约法三章,信誓旦旦地说:倘若没考取重点大学,从此不提读书二字。可造化弄人,结果高考分数离重点还有点距离。
    不断有人到家里游说,宣扬读书无用论。那大都是些自家儿女考学无望的村人。母亲差点动摇,父亲对此颇为不满。
    父亲拄着扶手,咬着牙关,走访兄弟邻里为我筹集学费。父亲说,养育儿女,不是让他们围在自己身边,而是让他们飞得远远的,不再重复自己。
    那一年秋天,那一个别人都以为我会成为一名新的种田人的秋天,我含泪背叛了泥土。告别了父母。
    每年年末包括在城市里定居以后,我都会回故乡。我时常蹲在田埂上,望着那一坡坡绵延下去的庄稼地,望着那些沉默而又贫瘠的泥土,一言不发。我曾经是熟知故乡的一切的。而现在我已然一个陌生来客。和那些离开村子的人一样,我也和村子产生了隔阂。
    我知道总会有那么一天,我不再认识故乡。
    我还知道总会有那么一天,我会失去故乡。
    失去了故乡的人,是背叛了泥土的人。
    背叛了泥土,就等于背叛了庄稼,背叛了那些油光闪亮的农具,背叛了炊烟,背叛了父亲的呵反,背叛了母亲的呼唤,背叛了一种生活。
    然而,背叛泥土又是一种必然。因为在山地之外有更广阔的天地,带着泥土上路的人虽放不下对泥土的依恋,但只有开阔的眼界才能更清楚地认识泥土。
    我们这些背叛了泥土的人,无法体会种田人对于泥土的感情。
    那是寸土寸金的感情。
    (有删改)
1.为什么说“背叛泥土,是一个阴谋”?【考点二】
                                                                               
                                                                              

2.文中的“我”是通过什么途径背叛泥土的?【考点六】 
                                                                               
                                                                              

3.文中为什么要写村人对待读书的态度?【考点五】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苏教版 八年级 下册 现代文阅读专题训练


上一个『广东省2000-2012年高考考作文题目大全』  下一个『礼贤民族中学教学调研试卷初一语文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