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二第二单元测试题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单元练习
试题
名称
必修二第二单元测试题(高一必修二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第二单元综合测试卷一、基础知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有误的一组是()A.修禊(xì)激湍(tuān)流觞(shāng)游目骋怀(chěng)B.窈窕(tiǎo)嫠妇(lí)愀然(qiǎo)冯虚御风(píng)C.酾酒(lì)庐冢(zhǒng)瑰怪(guī)相与枕藉(jiè)D.匏樽(páo)桂棹(zhào)形骸(hái)横槊赋诗(sh
试题预览
第二单元综合测试卷

一、基础知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有误的一组是()



A.修禊(xì)激湍(tuān)流觞(shāng)游目骋怀(chěng)

B.窈窕(tiǎo)嫠妇(lí)愀然(qiǎo)冯虚御风(píng)

C.酾酒(lì)庐冢(zhǒng)瑰怪(guī)相与枕藉(jiè)

D.匏樽(páo)桂棹(zhào)形骸(hái)横槊赋诗(shuò)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据说那天他还亲手浇了花,为鸟添了食,然后安祥地坐在靠椅里午睡,直到家人发现时他已过世了。

B.这些历历如昨的往事,此刻竟在她心里引起无限的悔咎,她自觉罪孽深重,无颜再苟活在这个世界上。

C.相识相交十多年,《散文》成了我的良师益友。她对我的粗浅之作以诚相待,亦有恨铁不成刚的遗憾。

D.苍蝇逐臭,自古已然。与凶残暴戾、鬼计多端的张君一样,其犯罪集团成员都是一伙良知泯灭的魑魅魍魉。

3.下列句子中的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某些白蚁有时用上颚的颤动来发出一种很响的、高音的咔哒声,10米之外都能听到。

B.从“木叶”发展到“落木”,其中关键显然在“木”这一字,其与“树叶”或“落叶”的不同,也正在此。

C.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枝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D.写研究性文章跟文学创作不同,不能摊开稿纸搞“即兴”(其实文学创作也要有素养才能有“即兴”)。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日前出现在报端的那些言论,我虽然又好气又好笑,但也颇有些高兴,因为毕竟有人回应了。

②我再度:出版这个参考材料的主要目的,在于指出一个如何了解下层情况的方法,而不是要大家去记那些结论。

③联合国秘书长安南4月3日向下落不明的中国飞行员家属表示慰问,并说他一直事态的发展。

A.关于声明关注
B.对于声明关心

C.对于申明关注
D.关于申明关心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中国有句俗话,叫做“好了伤疤忘了痛”。但是,我们中的有些人不仅健忘,而且麻木,竟至伤疤还未好就已经忘了痛。

B.外国朋友对粤剧舞台上三两个演员将手中的木头刀枪互碰一下,口中吆喝几句就表示经过一场战争的表演感到不可理喻。

C.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萧灼基将要参加下午3时的会议开幕式,不到2时,严阵以待的记者已站满了人民大会堂外的台阶。

D.前段时间日元势如破竹的下跌势头,令已遭受金融危机严重打击的亚洲经济雪上加霜,并对中国经济增值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

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著作不容易翻译得好,它要求翻译人员具有相当的政治水平和业务水平才能胜任。

B.参加互联网技术学习的学员,因为文化程度相差悬殊,有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也有大学本科生、专科生,还有一些中学生。

C.由于美国经济增长放缓和美国股市低迷,一些国际基金为寻求新的投资机会,必然会将目光转向亚洲这个新兴市场。

D.3月29日,西南航空公司主要航线的团队折扣机票在两个小时之内连续两次降价,此举引起有关民航局部门的注意。

7.在下面的横线上填上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

要记住:,;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长成大树,不生长的就会成为空壳;不是每一个生命都能焕发光彩,。

8.仿照下面的比喻形式,另写一组句子。要求选择新的本体和喻体,意思完整。(不要求与原句字数相同)

C形的月亮

一个孤零零的字母

写在墨蓝色的天幕上









二、课内语段阅读

阅读《赤壁赋》节选,完成1~8题。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1.选出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A.正襟危坐而问客曰。危坐:端坐。

B.渔樵于江渚之上。渔樵:鱼柴

C.知不可乎骤得。骤得:多有所得

D.托遗响于悲风。遗响:余音


2.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用法,选出判断正确的一项()

①侣鱼虾而友麋鹿。
抱明月而长终。
②苏子愀然。
何为其然也。

A.两“而”相同,两“然”不同。

B.两“而”相同,两“然”相同。

C.两“而”不同,两“然”相同。

D.两“而”不同,两“然”不同。
3.选出全有活用现象的一项()

①西望夏口,东望武昌。②舳舻千里,旌旗蔽空。③侣鱼虾而友麋鹿。④渺沧海之一粟。⑤哀吾生之须臾。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①②⑤
D.②③⑤


4.选出句式相同的一项()

①何为其然也。②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③而今安在哉。④此非曹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5.选出翻译不正确的一项()

A.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月光明亮,星星稀少,乌鹊向南飞去。

B.酾酒临江,横槊赋诗。

面对着大江斟酒,横执长矛吟诗。

C.寄蜉蝣于大地,渺沧海之一粟。

把蜉蝣寄生在天地之间,把大海中的一颗谷粒看得很小。

D.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同仙人一起遨游太空,与明月一起长存。



6.本赋用韵在有意无意之间。下面是从本段中抽出的四组韵脚,不正确的一项是()

A.稀、飞、诗
B.苍、昌、郎
C.东、空、雄
D.鹿、粟、穷


7.选出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A.“客曰”一段有两层意思,前一层由三问组成,从怀古方面着笔,为下文写悲做铺垫;后一层转而说到自己,抒写悲观情绪。

B.客人抒悲观情绪时,先着眼与曹公对比,突出自己的渺小,不禁悲从中来;后写幻想不能实现,想超脱尘世又无法逃避现实,真是哀伤到极点了。

C.文段通过主客问答的方式,通过主客关于人生态度的论辩,写客人感慨人生短促无常的悲观情绪。

D.主客对答是赋体中传统的表现手法,主和客都是作者一人的化身。在这里,客的观点和情感是苏轼的日常的感受和苦恼,充满了人事沧桑和吾生有涯的感慨。


8.这段文字,景、情、理三者兼备。下列苏轼的诗句中,与此相同的一首是()

A.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B.蚕欲老,麦半黄,前山后山雨浪浪。农夫辍耒女废筐,白衣仙人在高堂。

C.我是朱陈旧使君,劝农曾入杏花村。而今风物那堪面,县吏催钱夜打门。

D.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三、课外文段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美意朦胧

①我喜欢一个人在雾中散步。为此,过去的许多好时光在浏览唐诗中流去了。因为唐诗很美,而且美意朦胧,就像久久笼罩在朦胧中的一抹天光。

②唐诗的朦胧美,先是朦胧在它的形式美。唐代的律诗、绝句,每句字数相等,且求对仗、平仄音律,讲究字面的整齐性和音调的明亮感。唐代英才辈出的诗人们,几乎每一个都能在清纯的诗情和几近桎梏的格律的碰撞中,吟成几首流传后世的好诗。然而,既然格律已近乎桎梏,纵是最伟大的天才,也无法把所有的诗篇都写得那么完美。杜甫是使唐诗的形式美最终迷失在层峦叠嶂中的伟大的诗人。杜甫让世间如梦如幻地领略到唐诗的形式无与伦比的朦胧美意。杜甫写“绝”了唐诗,也写“完”了唐诗。他是非凡的。他之后的诗韵格律,最终都以他的诗篇为金科玉律。然而,历史自有静观的明眸。杜甫赖以名垂千古的最终是他的新乐府“三吏”、“三别”,他的《兵车行》、《丽人行》、《北征》。他的律诗千秋无匹。然而,带着镣铐,怎么能跳好所有的舞蹈?一首被誉为“千古七律压轴之作”的《登高》,终因他追求四联对仗而不免“气竭意尽”。这是唐诗失之于完美的悲哀,但这并非是伟大诗人的悲哀。晚年入蜀后的杜甫写出的打破了韵律的如《春水生》、《江畔独步寻花》那些诗篇,至少与他许多真气弥漫的杰出律诗相映成辉。

③形式精美的唐诗,迷失在朦胧中。数以万计的唐人诗篇,真正流传于口碑的,不过三百。后世家喻户晓的,更多的是唐人瑰丽多姿的零落诗句。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因为谋篇之难能,往往是先成句,尔后凑合成篇,也因此唐诗佳句多于佳篇。一如雾中之星光,朦胧间,只见斑斑点点,隐隐绰绰。

④唐诗的形式美在朦胧中迷失,而唐诗秀色可餐、光可鉴人的字面美,则在朦胧中生成。中国传统文化最神秘的源头,恐怕是它独特的汉字。独特的汉字天生是灵犀一点,只可意会。由它直接产生的举世无双的书法艺术,真可说是上溯远古,下接千载。以至当代抽象为其精灵的现代艺术,似乎也是滥觞于它,而似乎最美的书法艺术又多是书录唐诗的作品。这不难让人想到,汉字甚至不须阅读,便有一种让人在视觉上获得愉悦的字面美。汉字经过富有灵性的选择、组合,能让人望而生情,可歌可泣。而唐诗的字面美,达到的是几乎空前绝后、出神入化的境界。“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青山隐隐水迢迢,
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信手拈来这两首唐诗,不须细读,不求甚解,单从字面所洋溢出来的朦胧美意,便是千盅酒,万朵花。

⑤红尘无涯,万象朦胧,蒙蒙迷雾中偶现一线天光,自然更见娇妍。而娇妍无比的唐诗,至今低回不去的正是红尘的朦胧美意。它是青青竹林间的一个浣纱女,它是胡天飞雪中的两行马蹄痕,它是碧水中嫣然而出的一支芙蓉,它是月夜里凄然而泊的一叶独舟。万里悲秋,百年多病,是为咏史。半壁日出,千里江陵,是为纪游。而尤为管领千秋的,是唐诗中参尽的人间真禅。三春晖,明月光,白发悲,班马鸣,生死、离合、荣辱、悲欢,凄美之至,伤感之至,潇洒之至,淋漓之至。道千秋人之未道,歌千秋人之未歌。这一娇妍的天光,让红尘更见其朦胧,至美至真。

⑥我喜欢一个人在雾中散步,在流去的许多好时光里,我想我的肩头和心中,已沐浴过无尽娇妍的万斛天光。

1.应该怎样理解“杜甫写‘绝’了唐诗,也写‘完’了唐诗”这句话?

(1)“杜甫写‘绝’了唐诗”的意思是

(2)“也写‘完’了唐诗”的意思是

2.“形式精美的唐诗迷失在朦胧中”是什么意思?请结合二、三段分两点加以说明。

(1)

(2)

3.除了形式美与字面美外,第五段中,作者还形象地赞美了唐诗的另外两个特点。

它们是

(1)

(2)

4.下列对这篇文章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A.这篇文章从不同的方面介绍了作者浏览唐诗时获得的朦胧美。
B.作者对于打破了韵律的诗篇加以肯定,而对近于桎梏的格律给以否定。

C.对唐诗的广泛传播与流传,我国的举世无双的书法艺术功不可没。

D.本文构思精巧,语言清新,首尾照应,表达了作者对文学作品的朦胧美情有独钟。

E.本文是一篇美学随笔,概括了唐诗具有“朦胧美”的共同特征。

四、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6题。

任伯雨字德翁,眉州眉山人。自幼矫然不群,邃经术,文力雄健。中进士第,知雍丘县,御吏如束湿,抚民如伤。县枕汴流,漕运不绝,旧苦多盗,然未尝有获者,人莫知其故。伯雨下令纲舟无得宿境内,始犹不从,则命东下者斧断其缆,趣京师者护以出,自是外户不闭。

使者上其状,召为大宗正丞,甫至,擢左正言。时徽宗初政,纳用谠论,伯雨首击章曰:“久窃朝柄,迷国罔上,毒流绅,乘先帝变故仓卒,辄逞异意,睥睨万乘,不复有臣子之恭。向使其计得行,将置陛下与皇太后于何地!若贷而不诛,则天下大义不明,大法不立矣。臣闻北使言,去年辽主方食,闻中国黜,放箸而起,称甚善者再,谓南朝错用此人。北使又问,何为只苦是行遣?以此观之,不独孟子所谓‘国人皆曰可杀’,虽蛮貊之邦,莫不以为可杀也。”章八上,贬雷州。

伯雨居谏省半年,所上一百八疏,大臣畏其多言,俾权给事中,密谕以少默即为真。伯雨不听,抗论愈力,且将劾曾布。布觉之,徙为度支员外郎,寻知虢州。崇宁党事作,削籍编管通州。为蔡卞所陷,与陈、龚、张庭坚等十三人皆南迁,独伯雨徙昌化。奸人犹未甘心,用匿名书复逮其仲子申先赴狱,妻适死于淮,报讣俱至。伯雨处之如平常,曰:“死者已矣,生者有负于朝廷,亦当从此诀,如其不然,天岂杀无辜耶!”

绍兴初,高宗诏赠伯雨龙图阁,又加谏议大夫,采其谏章,追贬章、蔡卞、刑恕、黄履,明著诬宣仁事以告天下。谆熙中赐谥忠敏。

【注】束湿,本义为捆扎湿物,湿物易束,故急捆之,指行为急切,也比喻行为严急苛刻。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纲舟无得宿境内纲舟:成批运送货物的船只。

B.纳用谠论谠论:正真的言论。

C.若贷而不诛贷:用钱来赎买。

D.何为只若是行遣行遣:采用贬谪的方式。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则命东下者斧断其缆
复逮其仲子申先赴狱
B.为蔡卞所陷
有决渎于殷周之世者,必为汤武笑矣

C.趣京师者护以出
明著诬宣仁事以告天下
D.已矫然不群
如其不然,天岂杀无辜耶

3.下列各句括号中是补出的省略成分,正确的一项是()

A.自是(雍丘百姓)外户不闭

B.使者上其状,(使者)召(伯雨)为大宗正丞

C.大臣畏其多言,(大臣)俾(伯雨)给事中

D.崇宁党事作,(曾布)削籍编管通州


4.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任伯雨主持雍丘县政绩突出,主要表现在吏治与德政上。文中吏治从略德政翔实,主要介绍整顿漕运,使盗贼不得入境的事。

B.徽宗即位不久,伯雨带头揭发长期以来把持朝政的章,但后来却落得一个贬出朝廷的结局。在其做谏官的半年里,上疏奏108份,表现了任伯雨刚直不阿敢于斗争的精神。

C.任伯雨不断秉公直谏,大臣们对他的大量疏奏极为畏惧,徽宗也为此而担忧,密谕让少谏或不谏,可他仍忠心直谏,最后以党事被革除官职。

D.任伯雨刚直不阿,因直谏致奸臣陷害,自己被革职,仲子申先下狱,妻子被逼死,他置这一切于不顾,对朝廷忠心耿耿,一如既往,最终得以昭雪重新起用。

5.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向使其计得行。

(2)虽蛮貊之邦,莫不认为可杀也。

五、作文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有两个人做生意折了本,仅剩一文钱,其中一人准备扔掉时,另一个灵机一动,说:“有办法了。”于是他们用一文钱买了几张彩色纸,再捡起些树枝,做成了一些小玩具风车,拿到集市去卖,很快便销售一空。而后他俩用所得的钱做本钱,继续做这不起眼的生意。几年过后,他俩成了富翁。

事情就是这样,眼看山穷水尽,即又峰回路转,柳暗花明。

请以“走出困境”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要多角度地分析问题,只要与话题相关即为符合题意;

②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编述故事、抒发感情、发表议论、展开想象等;

③题目自拟;

④不少于800字。
第二单元综合测试卷


一、

1.C

2.B3.D4. C5.A6.C

7.不是每一道河流都能流入大海,不流动的就会变成死湖,不燃烧的就会变成庸人

8.略

二、

1.B[提示]渔樵;打鱼砍柴

2.D[提示]并列/修饰,词尾/这样

3.A[提示]①名词作状语;③意动,⑤意动

4.B[提示]倒装

5.C[提示]只是像蜉游一样寄生在天地之间,渺小得像大海中的一颗谷粒。

6.D

7.C[提示]没有论辩

8.A

三、

1.(1)他使唐诗的形式美达到了极致。(2)他的诗成了后人写诗的金科玉律(或:他在律诗上的成就限制了后人的创造)。

2.(1)唐诗因过分追求形式上的完美而失去了创造活力。(2)因谋篇之难能真正流传于口碑的不过三百篇,而且佳篇少于佳句

3.(1)意境美(形象、意象的朦胧美)。

(2)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广泛地反映社会生活(答对其中一点即可)。

4.AD(B.作者并未否定格律。C.唐诗的传播与流传,与书法艺术无关。E.“朦胧美”不是唐诗的“共同”特点。)

四、

1.C(贷:宽恕)

2.D(然:①形容词词尾,②代词,这样。A.其:代词①它的,②他的。B.为:介词,被。C.以:连词,而。)

3.A(B.使者——皇上,C.大臣——皇上,D.曾布——伯雨。)

4.D(伯雨妻并非被奸臣逼死。)

5.(1)假使他的阴谋能够得逞。(2)虽然是蛮貊之邦,也不认为是不该杀的。

五、略 (58.18.169.106)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一 必修二 单元练习


上一个『2012-2013学年七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下一个『江苏省连云港市2012-201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试题.语文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