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第二单元期末复习题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期末试卷
试题
名称
必修三第二单元期末复习题(高二必修三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必修三第二单元期末复习题(100分钟 120分)学号:姓名:得分:一、基础积累(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鱼凫(fú)巉岩(chán)飞湍(tuān)猿猱(róu)B.抚膺(yīnɡ)锦瑟(sè)恬然(tián)霓裳(shǎnɡ)C.栈道(zhàn)嗟叹(jiē)商贾(ɡǔ)钿头(diàn)D.吮血(s
试题预览
必修三第二单元期末复习题
(100分钟 120分)
学号:            姓名:                   得分:           
一、基础积累(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鱼凫(fú)          巉岩(chán)   飞湍(tuān)        猿猱(róu)
B.抚膺(yīnɡ)        锦瑟(sè)     恬然(tián)        霓裳(shǎnɡ)
C.栈道(zhàn)        嗟叹(jiē)    商贾(ɡǔ)          钿头(diàn)
D.吮血(shǔn)        六幺(yāo)    幽咽(yè)          宵柝(chè)
1.【解析】选C。A项“猱”读náo;B项“裳”应读chánɡ;
D项“柝”读tuò。
2.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尔来四万八千岁      尔:那,指开国之初   B.渚清沙白鸟飞回      回:回旋
C.满座重闻皆掩泣      泣:眼泪             D.寻声暗问弹者谁      暗:悄悄
2.【解析】选C。泣:哭泣。
3.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活用现象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朝避猛虎    B.梦啼妆泪红阑干
C.遂命酒    D.闻舟中夜弹琵琶者
3.【解析】选C。名词作动词;A、B、D三项均为名词作状语。
4.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明年秋,送客湓浦口        B.暮去朝来颜色故
C.铁骑突出刀枪鸣            D.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4.【解析】选D。“钩连”古今意思相同,都是“连在一起”的意思。A.明年:古义为第二年,今义为今年的下一年。B.颜色:古义为容貌,今义为由物体发射、反射或透过的光波通过视觉所产生的印象。C.突出:古义为冲出,今义为使超过一般。
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千呼万唤始出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别有幽愁暗恨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庄生晓梦迷蝴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答案:(1)犹抱琵琶半遮面    (2)此时无声胜有声(3)望帝春心托杜鹃
二、阅读鉴赏(50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6、7题。(6分)
秋兴八首(其一)
                    杜  甫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6.有人评价此诗“意境恢宏,气势磅礴”,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3分)
6.答案:近写秋露摧伤枫林,远写巫山、巫峡幽深肃杀的气象;俯视江中波涛连天涌动,仰观塞上风云接地而起,一片阴沉。上天下地,眼前江水,眼外边塞,意境阔大,气势非凡。
7.本诗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在抒情方法的运用上有什么特点?(3分)
7.答案:本诗抒发了悲秋之情及对故乡的思念。在抒情方法上采用了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融情于景,借景抒情)相结合的方式。
(二)(2011•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8分)
咏 山 泉
          储光羲
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
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
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
恬淡无人见,年年长自清。
8.结合全诗,简要分析“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的妙处。(4分)
8.【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的能力。鉴赏诗句的妙处可按以下步骤进行:①说出这个句子在诗中的含意及其描绘了怎样的景象;②分析句子使用的手法和在诗中的作用(如写出了什么或表现了什么等);③点评该句的妙处(如该句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或该句在诗中结构上所起的作用等)。从内容上说这两句写了山泉美妙的声音与奇异的色彩,在结构上与上面的描写形成抑扬关系,也为下文称赞山泉作了铺垫。
答案:这两句从声与色的角度描写了山泉的情态。山泉平缓流淌时,清澈见底,水面映照天光云色;凌空而下时,水石相激,作风雨之声。山泉虽然无名,却有映地照天、兴风作雨的奇观。
这两句与前面两句形成了先抑后扬(欲扬先抑)的效果。前两句写山泉的平凡无名,为抑;这两句凸现泉流山中的奇观,为扬。如此描写也为最后两句称赞山泉作了铺垫。
9.这首诗中的“山泉”具有什么品格?诗人借咏山泉表现了怎样的情怀?(4分)
9.【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的能力。分析诗歌形象应走好三步:①分析形象描写,识别性质;②概括描述形象特征;③展示形象的意义。答案由三部分构成:①诗歌塑造了(描述了)什么形象(意境),②形象(意境)的基本特征(如何展现的),③形象的意义(作者的情感、理想、追求、品性等)。本诗前六句写景,描写山泉的平凡、色彩和声音,最后两句赞美山泉的品格,寄托了诗人的人格追求。
答案:这首诗在表现山泉得天地之声色,具满涧平池之能的同时,又表现了山泉恬淡自然、清高自守的品格。   诗人借咏山泉表现了淡泊清高、任性自然的情怀。
(三)阅读下面这首唐诗,按要求作答。(8分)
晚春
                    韩  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10.诗歌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4分)
10.答案:描绘了一幅百树千花争奇斗艳的晚春图。花草树木似乎探得春将归去的消息,各自吐艳争芳,一时万紫千红,繁花似锦,就连那本来缺色少香的杨花、榆荚也化作“雪花”随风飞舞,加入了留春的行列。
11.《晚春》是韩愈诗中颇富情趣的小品,人们对诗意的理解诸说不一。有人认为蕴涵了某些生活哲理,请列举两点并说明理由。(4分)
11.答案(示例):A劝勉说:劝人珍惜光阴,抓紧时间多读书,以免像“杨花榆荚”那样白首无成。B揶揄说:故意嘲弄“杨花榆荚”没有红紫美艳的花,一如人之无才华,写不出有文采的篇章。C怜惜说:“杨花榆荚”也是花。虽无大红大紫,亦有其可称道之处。D哲理说:诗有寓意。韩愈为“文起八代之衰”的宗师,他欣赏“杨花榆荚”的勇气,刻意在诗中描画出一个“杨花榆荚”的形象,以鼓励“无才思”者应有不甘落后,敢于创造的精神。“杨花榆荚”不因“无才思”而藏拙,不畏班门弄斧之讥,避短用长,争鸣争放,为“晚春”添色,岂不是诗人所鼓励的吗?(任选两点即可)
(四)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夕 阳 楼
                  李商隐
花明柳暗绕天愁,上尽重城更上楼。
欲问孤鸿向何处,不知身世自悠悠。
12.“花明柳暗绕天愁”一句运用了什么手法?对表情达意有什么作用?(4分)
12.答案:运用反衬(衬托、对比)的手法;以花明柳暗的春色反衬自己的一腔哀愁,表达了一种愁苦之情。(手法2分,分析1分,情感1分)
13.有人说本诗最后两句最具表现力,请从诗句选用意象的角度作简要分析。(4分)
13.答案:①以“孤鸿”喻自己,以“孤鸿”的形单影只表达出自己的孤独寂寞;②以“孤鸿”的不知身世喻自己前程未卜。(每点2分)
(五)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8分)
题扬州禅智寺
             杜  牧
雨过一蝉噪,飘萧松桂秋。
青苔满阶砌,白鸟故迟留。
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
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
14.这首诗用字很讲究,请简要分析“青苔满阶砌”中“满”字的表达效果。(4分)
14.【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分析炼字的表情达意。因而,分析时,要抓住“满”字所写内容的特点及其表达效果。
答案:“满”字写出了台阶上青苔之密,间接写出了来人稀少;(2分)渲染了环境的空寂凄清。(2分)
独具【方法技巧】
解答高考古诗炼字题的切入点
一、从词性入手
一般来说,诗歌中最要紧的地方往往落在动词、形容词和副词这三类词语上,根据这三类词语的语法特点分析,动词主要表现描写对象的动态变化,强调过程及变化;形容词主要表现描写对象的性质状态,跟动词比较,形容词主要着眼于对象的静态;副词主要表现描写对象的程度范围。
二、从描写对象入手
古人写诗,“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这里所指的山和海都是特定的写作对象,也就是诗人在诗歌中描写的特定意象,我们在分析诗人炼字的时候,不要舍近求远,有时答案就在写作的诗句当中,而很多考生往往忽视了这个最简单的现象。
三、从表现手法入手
诗歌的表现手法极为丰富,常见的有比喻、拟人、夸张、对比、起兴、映衬、抑扬、双关、渲染、用典、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等,分析诗歌的炼字时,如果能够从表现手法切入,先点明作者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然后分析使用这种手法的表达效果。
四、从表达效果入手
表达效果主要是作者通过某一表现形式所要达到的目的,就诗歌而言,主要是作者通过某一特定意象的描写而达到的效果,这种效果从语言方面来说可以概括为生动传神、含蓄凝练、形象鲜明、质朴自然、色彩丰富、辞藻优美、节奏感强、韵律和谐等;就风格方面来说主要可以概括为苍凉悲壮、雄浑豪迈、清新、平淡、沉郁、缠绵、俊逸等。
五、从结构作用入手
诗歌的结构作用主要表现为词语在起、承、转、合方面的作用。起就是总领全文,一般有渲染气氛、埋下伏笔、提示下文、设置悬念等方面的作用;承就是承接过渡的意思,一般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转就是转折的意思,一般是由一个内容到另一个内容,通常是诗歌的关键处;合就是总结的意思,通常有总结全诗、点明主题、画龙点睛的作用。
六、从词语本身的意义入手
词语的意义就是词语最基本的意思,词语的意思可以分为基本义、比喻义和引申义,一般来说,我们在分析炼字妙用的时候,首先必须理解词语的基本义,然后在这个基础上结合语言环境进行分析。
七、从情感入手
诗歌是最能直接表达情感的一种文学形式,正如著名诗人何其芳所言,没有情感就没有诗歌,诗人情感的表达有的比较直接,有的比较含蓄,但不管如何表达,诗歌中信息量最大、含金量最高的往往在那些带有情感的诗眼当中。所以,抓住情感分析作者的炼字,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15.尾联“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4分)
15.【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时要注意表述是如何运用衬托的,并结合全诗简要分析其作用。
答案:衬托(或“以乐景衬哀情”、“反衬”、“对比”)。(2分)以乐衬哀,用歌舞喧闹、市井繁华的扬州反衬出禅智寺的静寂,更突出了诗人孤独凄清和有所失落的心境。(2分)
(六)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江 南 行
                     张  潮
 茨菰①叶烂别西湾,莲子花开不见还。
妾梦不离江上水,人传郎在凤凰山。
【注】①茨菰,即慈姑,生长在水田中,叶烂于秋末冬初。
16.诗中的“妾”为什么“梦”?她的梦为什么“不离江上水”?(2分)
16.【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要回答为什么“梦”,必须准确理解诗歌第一、二句的内容,由第一、二句的意思推导出离别时间的长久,由长久而思念,由思念而生梦。第二问重点考查理解诗歌的前后照应。前两句中的“茨菰”、“西湾”、“莲子”无不与水有关,所以主人公的梦境也与水有关。
答案:因离别时间久远,由久别而思念,由思念而生梦境。(1分)因为第一句写在西湾离别,暗示了对方是沿江而去,所以这梦就“不离江上水”了。(1分)
17.诗的前两句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请结合全诗作简要赏析。(4分)
17.【解析】解答此题,需要分析诗歌写了什么景,抒了什么情,景和情是什么关系。要特别注意所写景物和所抒感情之间的联系。
答案:全诗表达的是思念的凄苦,孤居的寂寞。(1分)诗歌开头,诗人并未直抒胸臆,而是寓情于景,先描绘一幅水枯叶烂的景象,衬托出别离的凄楚;再点染出满池的荷花,红绿相映、生机勃勃的画面,反衬出孤居的寂寞难耐,把思妇的情怀表现得很细腻。(3分)
(七)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李白
犬吠水声中, 桃花带露浓。
树深时见鹿, 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 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 愁倚两三松。
18.请找出颈联中用得最精妙的两个字,并对其中一个字进行赏析。(4分)
18.答案:最精妙的两个字是“分”和“挂”。 茂密修长的野竹与云雾相接,本来是一幅静景;然而诗人用了这一个“分”字,就有了动的意味了,它使人联想到山风徐来,移动的云雾不断地从野竹梢头飘过的情景。(青翠的山峰之上,一线泉水,凌空飞注,本来是一幅动景;然而诗人用了这一个“挂”字,就又由动化静了,它使人想到山峰的陡峭峻拔和山泉的垂直落下的情状。)
19.有人说这首诗主要的人物形象是李白,有人说这首诗主要的人物形象是道士,你认同哪一种观点,请说说你的理由。(2分)
19.答案:①我认为这首诗的主要人物形象是李白。因为诗歌通过描述李白访友未遇的一天中的所见所闻和所感,抒发了李白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和对友人的真挚感情。
②我认为这首诗的主要人物形象是道士。因为从题目来看,诗是因道士而写。 诗中的景物描写,如桃花、野竹、两三松,都烘托了道士淡泊、疏放的风骨。作者访道士的心情从出发的愉悦到不遇的失望,表现作者对道士的仰慕和敬重,其实也从侧面表现了道士的高尚人品。
三、语言运用(15分)
20.仿照下面的句式,改变地点和内容,写两个句式相同的句子。(5分)
我梦想,来到了塞外的大漠,在夕阳的金黄中,感受“长河落日圆”的情怀;我梦想,坐在了家乡的明月下,在满月的银辉中,体会“月是故乡明”的感慨。
20.【解析】本题考查仿写的能力。解答时,应注意题干中要求“改变地点和内容”,注意引用诗句。
答案(示例):我梦想,登上了齐鲁的泰山,在云雾的飘绕中,感受“一览众山小”的豪情;我梦想,来到了茂密的松林,在皎洁的月光下,观赏“明月松间照”的美景。
21.(2011•湖北卷)分析下图,得出结论,并合理推断其原因。要求:①语言表达准确、简明;②结论和原因均不超过25字。(4分)
 
21.【解析】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答题时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要求;然后细心研究图表,准确捕捉信息,包括比较对象、目的,数字的变化趋势等;最后对图表中数字认真比对,发现规律,准确得出结论。原因的得出也应该立足对图表信息准确而全面的分析。
答案:(1)(结论:)铁路开通后,客运量超过公路、民航,成为出行首选。
(2)(原因:)铁路出行比公路速度快,比民航费用低。
22.(2011•湖北卷)某中学文学社举办“感动心灵——我最崇敬的课文人物”评选活动,请从入选的蔺相如和刘和珍中任选一位,为其写一则颁奖词。要求:①请先将所选人物姓名写在答题卡上,然后写颁奖词;②符合人物特征;③语言表达生动、连贯、得体;④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6分)
22.【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的生动、连贯和得体。颁奖词是对人物事迹和精神的高度概括,写作时首先应对写作对象有充分的了解,力求用最俭省的笔墨,勾勒人物的主要事迹,彰显人物精神,比如蔺相如,最闪亮的莫过于完璧归赵、渑池会、将相和,而刘和珍是鲁迅笔下真正的猛士,她敢于直面敌人的刺刀。另外颁奖词的语言要求意蕴丰富,自然流畅,适当运用修辞手法。
答案:示例一:蔺相如:身为门客,胆识超强。完璧归赵,智勇无双;渑池赴会,舌战群狼;位超廉颇,忍辱避让;国家为先,如海器量。伟哉蔺相如,千秋美名扬!
示例二:刘和珍:你是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始终微笑的刘和珍君,你激励我们每个热血青年,为了祖国更加强盛,“奋然而前行”!
四、写作表达(4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心灯”是干渴时的清泉,是迷路时的北斗,是风浪中的港湾,是沙漠中的绿洲,人生不如意事常十之八九。有了心灯,就会有方向,有勇气;就会临坎坷而坦荡,面挫折而达观,处危难而不惊。
对“心灯”你有何见解?请以“点亮心灯”为题,结合自己的生活与感受,写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不少于800字。
23.【写作提示】审题的关键有三:首先,一是谁来点亮?可以是自己、父母、老师、同学、陌生人、自然界的万事万物……二是“心灯”,它不同于外界的灯,这显然是一种比喻说法,“心灯”的内容可以理解为诚信、宽容、善良、坚强……三是以什么方式点亮?在这个环节考生完全可以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其次,这道作文题写成记叙文或议论文,都容易写出好文章来,但要注意记叙文与议论文的基本规范。记叙文要有曲折的情节,要有生动的描写,至少有一两处细节描写。议论文要有明确的观点,要有充足的论据,要结构严谨,脉络分明。
立意参考:写作此题,首先应弄明白“心灯”的含义。“心灯”在文题中虽然有“干渴时的清泉”、“迷路时的北斗”、“风浪中的港湾”、“沙漠中的绿洲”的说明,但它们仍然是“心灯”的喻体,并不是对“心灯”本意的诠释。那么,“心灯”指何而言,“心灯”的本意究竟是什么?其实,“心灯”并不神秘。“心灯”就是人一辈子的追求,就是总是与你相伴的信念,就是人们嘴上常说的理想。
搞清楚了“心灯”的含义,还要关注文题中的“点亮”二字。“点亮”,即认准追求永不言弃,坚持信念锲而不舍,心怀理想矢志不渝。
点亮心灯
天公无意间劈下一道闪电使野蛮人认识了火。他们苦苦寻找“圣火”,而那绚烂的火花也在碰撞下孕育出生。是不断的思考与实践促成了文明的发展,而面对心中那由暗至亮的四盏灯,由绝望,犹豫,尝试到决心的心情,我会一步步走过,直到那盏最亮的灯。
远方闪耀的是缤纷多彩的想法和执著追求的勇气。或许,这需要由困顿绝望中慢慢走出,走近。
越是在绝望中就越能看到希望。米老鼠的创作者迪斯尼在被公司裁员,无家可归,甚至沦落到上街乞讨的日子里,生活得苦不堪言。人们甚至不知道他是一个画家。而这时,一只小老鼠闯进了他的生活,陪伴他。艺术的灵感就好比那些杰出的文学作品,往往在苦难的激流中诞生。迪斯尼看到了希望,他立即拿起画笔,成就了这只可爱的小动物。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迪斯尼便是在昏暗中点亮了那盏明灯,那需要的是不畏艰难的勇气和坚持信念的决心。
既然想到了,便要大胆去做,不论环境恶劣,或人们的纷纷议论。但丁曾说,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的确,舆论是可怕的,但一个人若能在舆论的波涛中正确坚定地站立,才能更显其伟大。君子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哥白尼正是这样冒着生命危险坚持证明“日心说”;苏格拉底宁愿喝下毒药也不愿背弃真理。因高寒、多冻土而被外国人称为“不可能完成”的青藏铁路也因国人的大胆思考与实践化为可能。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大胆的实践有多么重要。
实践需要的是一个人克服一切障碍的决心与勇气。最亮的那盏灯闪耀出的便是这般品质。实践出真知。人们的灵感、想法,都是从实践中汲取经验而得出的,两者相辅相成。我们要敢于去想,更要去做,就像制造飞机的想法在很久之前被人笑话,但后人的的确确制造出这般机器。前人想到或许做不到,而后人却可以完成它,当人们都逐渐拥有这盏最亮的明灯时,整个时代将融为一体。
值得一提的是:在异想天开的同时,我们必须将其与客观规律联系在一起,然后在苦难中磨砺自己,在实践中完善自己,保持一盏勇气的灯永远明亮。 (118.122.34.76)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二 必修三 期末试卷


上一个『必修三第一单元学习质量检测试卷』  下一个『四川省遂宁市射洪县柳树中学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模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