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诗两首》期末复习训练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期末试卷
试题
名称
《李商隐诗两首》期末复习训练(高二必修三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李商隐诗两首》期末复习训练一、随堂巩固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锦瑟(sè)  马嵬(wéi)杜鹃(juān) 报晓筹(shòu)B.惘然(mánɡ)矍铄(jué)恪守(kè) 蓦然回首(mò)C.琴弦(xián)未卜(ǔ)羞赧(nǎn) 传宵柝(tuò)D.驽马(nú)解剖(pōu)虔诚(qián) 海市蜃楼(chún)解析: A项中“筹”应读“c
试题预览
《李商隐诗两首》期末复习训练
一、随堂巩固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锦瑟(sè)  马嵬(wéi)   杜鹃(juān)   报晓筹(shòu)
B.惘然(mánɡ)  矍铄(jué)   恪守(kè)   蓦然回首(mò)
C.琴弦(xián)  未卜(bǔ)    羞赧(nǎn)   传宵柝(tuò)
D.驽马(nú)    解剖(pōu)   虔诚(qián)   海市蜃楼(chún)
解析: A项中“筹”应读“chóu”;B项中“惘”应读“wǎnɡ”;D项中“蜃”应读“shèn”。答案: C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无端 华年 杜鹃 沧海桑田      B.蓝田 篮球 惘然 置若忘闻
C.九州 神洲 崔嵬 巍然屹立      D.隐晦 隐讳 宵柝 霄衣旰食
解析: B项忘—罔;C项洲—州;D项霄—宵。
答案: A
3、下列诗句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
A.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茫然。  B. 空闻虎旅传霄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C.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筹。  D.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3、D   分析:A项“茫”应为“惘”;B项“霄”应为“宵”;C项“筹”应为“愁”
4、下列各项中对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海外徒闻更九州    徒闻:空闻,指没有根据的传闻。
B. 无复鸡人报晓筹    筹:更筹,敲击报时用的竹签,这里代指时间。
C. 只是当时已惘然    惘然:迷惘,茫然 。
D. 他生未卜此生休    卜:占卜。
4、D   分析:“卜”的解释应为“预料”。
5、文学常识填空
①.李商隐,字          ,号         ,         时期诗人,作品集命名为         。
②.律诗分         和         ,每首四联,依次称为         、         、         、 
         ,每联两句,上句称          ,下句称         ,每句的平仄都有严格的要求,特别是          的平仄不得随意变更,凡         句都要押韵,         可押可不押,一般押         ,一韵到底;中间         须对仗。近体诗的绝句,也叫          ,每首两联,平仄和押韵同律诗一样,只是不一定对仗。
5、①.义山,玉谿生,晚唐,《李义山诗集》。
②.五言、七言,首联、颔联、颈联、尾联,出句、对句,二、四、六句,偶数,首句,平声韵,两联,律绝。
6、下列各项中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李商隐,晚唐诗人,与杜牧齐名,人称“小李杜”,生活在朋党斗争十分激烈的唐中叶后期,一生不得志,没有任过重要官职,四十五岁死于郑州。
B.李商隐的主要成就在诗歌上,特别是 他的近体律绝,其中优秀的篇章,都具有深婉绵密、典丽精工的艺术特色,他一生大约创作了600多首诗,有《李义山诗集》。
C.《锦瑟》作于唐宣宗大中十二年,其内容是回忆往事,情调低沉,给人迷惘的感觉。
D.《马嵬》(其二)是李商隐咏史诗中的佳作,他通过对史实的描述和对比,把罪责归给了杨贵妃,为唐玄宗辩护。
6、D   分析:《马嵬》(其二)一诗并不是把罪责归给杨贵妃,为玄宗辩护,相反这首诗讽刺了玄宗荒诞误国不能使自己的爱情长 久。
7.下列对诗词运用的修辞格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对偶)
B.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对偶、借代)
C.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对偶)
D.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拟人)
解析: 运用了对偶和借喻的修辞格。
答案: B
8、对《锦瑟》这首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联先是故意埋怨锦瑟,你为什么平白无故有这么多弦呢?然后写聆听锦瑟那丰富繁多的弦音,心中充满愉悦的感情。
B.第二联用了两个典故,诗人借喻世事的变幻及自己“华年”期理想的破灭,显示了作者伤逝的情怀。
C.第三联作者又使用了两个典故,借用“沧海遗珠”的同时,还揉进了珠月交辉和“鲛人泣珠”的传说,一种复杂的怅惘之情溢于言表。
D.全诗渗透了诗人清凉落寞之感,饱含着一种壮志难酬的深深遗憾。
8、A
9、对《锦瑟》这首诗的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   )
A.首联大意是,一晃我年已半百,回忆已逝的青春年华,不禁百感交集。
B.颔联写诗人自己曾有过像庄周梦蝶那样美好的追求,可如今只能把自己的爱心像望帝那样托付给杜鹃。
C.颈联诗人回想往事禁不住眼泪如珠地流下,往事如蓝田玉山上的缕缕玉烟依稀可见。
D.《锦瑟》是李商隐的代表作,最负盛名,试题“锦瑟”是用起句的头二个字,全篇是一首咏物诗。
9、D
10.对下面两首“咏秋”的七绝,分析有错的一项是(    )
秋词(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行秋(徐玑)
戛戛秋蝉响似筝,听蝉闲傍柳边行
小溪清水平如镜,一叶飞来细浪生
A.两首诗都跳出了同类作品悲秋的窠臼,刘诗以格调昂扬见长,徐诗以意境闲适取胜
B.两首诗都押平声韵,都用了夸张和比喻的修辞手法,不乏清新之词
C.刘诗是身处逆境而志不灭的深情礼赞,给人以哲理启迪,徐诗是怡然而忘俗的田园短歌,给人以心灵的慰藉
D.刘诗用虚实结合写法,由虚入实,对比鲜明;徐诗用静动映衬写法,寓动于静,言近旨远。
10.B本题分析正确的选项A、C、D,是分别从风格、意境、写法对两首诗作出的解说B项错在哪里呢?B项说“都用了夸张和比喻”,其实,刘诗前两句是在与悲秋者的对比中,直抒胸臆;第三句是“景语”,写冲破秋日萧杀氛围的“鹤”,借“鹤”的排云直上,矫健凌厉,点染自己所赞颂的秋气末句点题,“诗情”即志气,人若有志,便能奋发,而不会于秋日感到“寂寥”全诗蕴涵哲理,情景交融,无比喻“便引诗情到碧霄”,可视为夸张徐诗中的比喻、夸张比较明显。
11.阅读下面一首元曲,完成①②题
    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紫盖黄旗,多应借得,赤壁东风更惊起南阳卧龙,便成名八阵图中鼎足三分,一分西蜀,一分江东。
①对这首元曲文句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
A.“酾酒临江,横槊曹公”,意思是说曹操横槊船头,洒酒于江,表示凭吊
B.“多应借得,赤壁东风”,指孙权赤壁一战,借助东风取得了胜利
C.“便成名八阵图中”,是化用杜甫“名成八阵图”的诗句说明了诸葛亮的功绩
D.最后一句指明了鼎足而立的三国中的英雄:刘备、孙权及曹操
②关于这首元曲,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作者以设问开卷,分层次地叙述了三国人物的英雄业绩,最后以概括作结,全篇有分有总,首尾相应。
B.作者用“惊起”二字生动而又形象地描绘出诸葛亮从南阳隐居到报效刘备而出仕的这一转变。
C.作者通过三国英雄人物的描绘和比较,表达了自己追慕古贤,意欲建功立业的宏图伟愿。
D.这首元曲风格雄健、高昂,大有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的遗风,而又没有“人生如梦”的悲伤感叹。
11.①D;②C本题是一树两题型所选元曲系元代蒙古族散曲家阿鲁威的《蟾宫曲•咏史》第①题是检查学生对诗句内容的理解能力末句虽系总括,但并未“指明”三国英雄, “西蜀”借指刘备,“江东”借指孙权,诗中末句并未提到曹操,所以D项判断有误第②题着重考查学生对历史人物的业绩掌握情况和对主旨、写法的分析能力从全曲内容和作者的写作意图上看,全曲是对历史人物的追慕,有描绘而无“比较”,所以C项分析不当对文学作品的审美评价,往往是多角度地进行此类鉴赏题看上去报有难度,但是可以从已知选项中去帮助我们理解因为此类题往往总是要我们选出“错误的”或“不恰当的”项,这样,我们就可以从三个正确项中去相互获得启发,进行多侧面的理解。
1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①②题
题李凝幽居(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①对这首诗中语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题李凝幽居”中的“题”字,意思是“写”,“幽居”的意思是僻静的居处
B.“闲居”句中“少邻并”的意思是说李凝自小就有邻居紧挨着作伴
C.“僧敲”句中的“敲”,传说也曾想作“推”,“推敲”一词即来源于此
D.“幽期”句中的“幽期”,指归隐的约定;“不负言”表示不违背诺言
②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第一联用简洁的语言勾画了李凝居处的环境,并暗示出他隐者的身份
B.“僧敲月下门”句以响衬静,与名句“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妙
C.中间两联重在叙事和写景,首尾两联都明确写出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D.全诗所写之事虽然不大,感情亦无跌宕,但由于注重炼字,故读来回味无穷
 12.①B;②C第①题中的选项,我们仔细注意一下,就可以看到一些词语的解说是很熟知的,如“题”、“推敲”、“不负言”等,而B项中“少邻并”的解释也一看便知是望文生义“少邻并”“少shǎo”即少有邻居在一起,突出“幽居”,体现出李凝与世俗不融的性格第②题,解答时除了调动已经学过的知识,还要进行缜密细致的思考如选项B中 “鸟鸣山更幽”在高中语文第二册《故都的秋》的“思考与练习”中就有,用来让大家体会《故都的秋》中“秋蝉的衰弱的残声”对表现“秋的幽静”的反衬效果再看原诗,首联写出了李凝幽居周围的环境,中间两联叙事写景,尾联点出了诗人心中的情思,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但C项却悄悄置换成“首尾两联都明确写出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许多同学因粗心而对此浑然不知,所以答错了题由此可见,古诗鉴赏须养成反复诵读的习惯,临场做题时,反复阅读原作,领会原作内容,这样才有把握答好鉴赏题。
13.默写。
(1)庄生晓梦迷蝴蝶,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蓝田日暖玉生烟。
(3)________________,无复鸡人报晓筹。
(4)此情可待成追忆?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望帝春心托杜鹃 (2)沧海月明珠有泪 (3)空闻虎旅传宵柝 (4)只是当时已惘然
二、阅读探究
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读《长恨歌》
□ 李 觏
蜀道如天夜雨淫,乱铃声里倍沾襟。
当时更有军中死,自是君王不动心。
马 嵬
□ 袁 枚
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
14.两诗都是读《长恨歌》后所抒的感慨,两诗的感慨是否一致?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两诗都持批评态度,但批评的对象不一致。李诗主要讽刺唐玄宗爱美人不爱江山,只顾个人的享乐而不顾将士的生死;袁枚批评的对象是《长恨歌》,因为此诗只歌颂两人的爱情悲剧却没有看到百姓流离失所的悲剧。
15.两诗在表现手法上是否一致?请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是一致的,都采用了对比的手法。李诗将杨贵妃的死与将士的死作对比,将“倍沾襟”与“不动心”作对比;袁枚将两个人的生离死别与百姓的生离死别进行对照。
三、语言运用
16.《锦瑟》一诗用典较多,请你用四字格形式概括出本诗的四个典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概括能力,将原诗中涉及典故的四句诗用四字格进行概括。应注意:①准确表达典故内容;②抓主要信息;③符合题干要求。
答案: 庄周梦蝶 望帝春心 月明珠泪 蓝田玉烟
17.理解下面故事的寓意,拟写一句哲理式的智慧启迪。(不超过15个字)
走在路上,有时面对一块巨石,米卢也会向着它跪拜行礼,人们感到诧异,问为什么。米卢说:“难道你们没有发现它比国王还要活得长吗?”
智慧启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与其尊重权威,不如尊重时间
18.按照画线句子,仿写三个句子,要求语意连贯,内容一致,句式基本相同。
翻开那透着书香的文典,语文引领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看到杜甫“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的忧国心情和孤独忧郁之感;感怀毛泽东的“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的雄壮伟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语文这块宝藏里,尽情挖掘祖国的名山大川,徜徉在风景如画的小桥流水旁,放眼展望纷繁的人生,继续关注多彩的人生,在这个文学的花篮里寻觅芬芳!
解析: 本题考查句式仿写能力,要弄清楚题目中的要求,即画线句子的句式特点,仿用的关键词、修辞、上下文内容的一致等方面。句子的内容要健康,语境要积极,语言语意要简明连贯。
答案: 感受李商隐的“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对意中人的思念之情
慨叹岳飞的“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的无奈
欣赏周敦颐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洁 (118.122.34.76)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二 必修三 期末试卷


上一个『《琵琶行(并序)》期末复习训练』  下一个『《寡人之于国也》期末复习练习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