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泸州蔺阳中学高2012级高一上期末模拟试题(一)(附答案)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期末试卷
试题
名称
四川泸州蔺阳中学高2012级高一上期末模拟试题(一)(附答案)(高一必修一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四川泸州蔺阳中学高2012级高一上期末模拟试题(一)语文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试题卷第1至8页,答题卡第9至12页。150分钟完卷,满分150分。第Ⅰ卷(共39分)注意事项:1.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准确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2.答第Ⅰ卷选择题,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
试题预览
四川泸州蔺阳中学高2012级高一上期末模拟试题(一)
语  文

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试题卷第1至8页,答题卡第9至12页。150分钟完卷,满分150分。
第Ⅰ卷(共39分)
 注意事项:
1.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准确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2.答第Ⅰ卷选择题,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答第II卷非选择题,请用0.5mm黑色签字笔按题号顺序书写答案;答在试题卷上不得分。
3.考试结束,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21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彳(chì)亍       颓圮(pǐ)      长歌当(dānɡ)哭     妄自菲(fěi)薄
B.扁(biǎn)舟      慰藉(jiè)     博闻强识(zhì)      叱咤(zhà)风云
C.巷(hànɡ)道      游说(shuì)    称(chèn)心如意     桀骜(ào)锋利
D.创(chuànɡ)伤    瞋(chēn)目    挥斥方遒(qiú)      飞来横(hénɡ)祸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搅绊    彷徨    绿树成阴    浪遏飞舟
B.蛩音    租赁    陨身不恤    秋毫无犯
C.报怨    和蔼    忸怩不安    再接再励
D.搭讪    寥落    黯然失色    毛骨悚然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1)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      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
(2)两分钟前,“威尔士亲王”军营移交给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军开始      香港防务。
(3)那时的青年学子,对梁任公先生怀着无限的      ,倒不是因为他是戊戌政变的主角,而是他的学术文章对青年确有启迪作用。
A.渺茫    接管    景仰                B.渺茫    接手    仰慕
C.微茫    接手    仰慕                D.微茫    接管    景仰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丁香花纤小文弱,清香幽雅。古代诗人以此立意,写出不少古今传诵的佳作,丁香成了古代诗词中人们耳濡目染的意象之一。
B.这时进来一个短小精悍面色苍白的书生,把刚才教授所教内容原封不动复述了一遍,还引经据典讲了出处,博得众人阵阵掌声。
C.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商家如果头脑迟钝、麻木,不知不觉就会使他人陷于“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境地。
D.1926年3月18日,段祺瑞竟命令卫兵向在天安门前集会抗议的群众开枪,制造了耸人听闻的“三•一八”惨案。
5.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2010年中央银行两次加息所引发的民众热议,反映出人们希望改变自己或者自身群体生活的愿望。
B.执法机关刑讯逼供,办案不实,导致赵作海沉冤十一载。为了防止不发生类似事件,最为迫切的是司法独立。
C.科技创新“以民为本”,就需要科技工作者改善“公益类科技就是低端技术”的偏见,从制度上打造“民生科技”。
D.磁悬浮列车没有轮子和传动机构,运行时与轨道不完全接触,列车悬浮、驱动、导向和制动都靠的是利用电磁力来实现的。
6.下列文学常识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新月派是中国20世纪二十年代成立的新诗流派,倡导并实践诗歌的“三美”理论,代表诗人有徐志摩、闻一多等。
B.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史记》,第一部国别体史书是西汉刘向编辑的《战国策》,《荆轲刺秦王》就选自《战国策》。
C.《烛之武退秦师》选自我国编年体著作《左传》,作者相传是鲁国史官左丘明。《左传》对《春秋》作了较为详细的叙述。
D.英国作家狄更斯的代表作《大卫•科波菲尔》,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真实面貌,表现了金钱对婚姻、家庭和社会的腐蚀作用。
7.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古城长沙      ,      ,集青山之钟秀,汇江河之磅礴,聚人文之荟萃,融烈英之壮美,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岳麓山屏峙其中,秀如琢玉;      ;      。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
①文化历史悠久
②自然景观优美
③湘江奔腾北去,碧如飘带
④橘子洲横卧江心,状若长岛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①④③②        D.①②④③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
维也纳从未对贝多芬抱有好感。像他那样一个高傲而独立的天才,在此轻佻浮华、为瓦格纳所痛恶的都城里是不得人心的。他抓住可以离开维也纳的每个机会;一八〇八年,他很想脱离奥国,到威斯特伐利亚王热罗姆•波拿巴的宫廷里去。但维也纳的音乐泉源是那么丰富,我们也不该抹煞那边常有一般高贵的鉴赏家,感到贝多芬之伟大,不肯使国家蒙受丧失这天才之羞。一八〇九年,维也纳三个富有的贵族:贝多芬的学生鲁道夫太子,洛布科维兹亲王,金斯基亲王,答应致送他四千弗洛令的年俸,只要他肯留在奥国。
不幸结果与诺言不符。这笔津贴并未付足;不久又完全停止。且从一八一四年维也纳会议起,维也纳的性格也转变了。社会的目光从艺术移到政治方面,音乐口味被意大利作风破坏了,时尚所趋的是罗西尼,把贝多芬视为迂腐。罗西尼的歌剧《唐克雷迪》足以撼动整个的德国音乐。一八一六年维也纳沙龙里的意见,据鲍恩费尔德的日记所载:“莫扎特和贝多芬是老学究,只有荒谬的上一代赞成他们;但直到罗西尼出现,大家方知何谓旋律。贝多芬的《菲岱里奥》是一堆垃圾,真不懂人们怎会不怕厌烦地去听它。”——贝多芬举行的最后一次钢琴演奏会是一八一四年。贝多芬的朋友和保护人,分散的分散,死亡的死亡。受贝多芬题赠作品第59号的美丽的四重奏的拉苏莫夫斯基,在一八一五年举办了最后的一次音乐会。同年,贝多芬和童年的朋友失和。同年,贝多芬的兄弟卡尔死。他写信给安东尼•布伦塔诺说:“他如此地执着生命,我却如此地愿意舍弃生命。”从此他孤独了。此时惟一的朋友,是玛丽亚•冯•埃尔德迪,他和她维持着动人的友谊,但她和他一样有着不治之症,一八一六年,她的独子又暴卒。贝多芬题赠给她的作品,有一八〇九年作品第70号的两支三重奏,一八一五至一七年间作品第102号的两支大提琴奏鸣曲。在一八一六年的笔记上他写道:“没有朋友,孤零零地在世界上。”
在此悲苦的深渊里,贝多芬从事于讴歌欢乐。
这是他毕生的计划。从一七九三年他在波恩时起就有这个念头。他一生要歌唱欢乐,把这歌唱作为他某一大作品的结局。颂歌的形式,以及放在哪一部作品里这些问题,他踌躇了一生。即在《第九交响曲》内,他也不曾打定主意。直到最后一刻,他还想把欢乐颂歌留下来,放在第10或第11的交响曲中去。我们应当注意《第九交响曲》的原题,并非今日大家所习用的《合唱交响曲》,而是“以欢乐颂歌的合唱为结局的交响曲”。《第九交响曲》可能而且应该有另外一种结束。
8.以下不属于“维也纳从未对贝多芬抱有好感”原因的一项是
A.贝多芬个性高傲而独立为轻佻浮华的城市所不容。
B.1814年维也纳社会的欣赏目光从艺术移到政治方面。
C.当时的维也纳缺乏高贵的能欣赏贝多芬的鉴赏家。
D.当时的时尚所趋的是罗西尼,贝多芬被视为迂腐。
9.以下对贝多芬作品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第九交响曲》的原题,就是以欢乐颂歌的合唱为结局的交响曲。
B.贝多芬的《唐克雷迪》是一部古典音乐,足以撼动整个德国的音乐。
C.维也纳沙龙对贝多芬的《菲岱里奥》进行诽谤,但民众依然喜欢它。
D.“讴歌欢乐”的主题放在第九第十或第十一的交响曲中,贝多芬犹豫过。
10.以下对文章的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一八〇九年,维也纳的三个富有的贵族答应送贝多芬四千弗洛令的年俸,只要他肯留在奥国。
B.一八一四年贝多芬举行了最后一次钢琴演奏会。拉苏莫夫斯基,在一八一五年举办了最后一次音乐会。
C.虽然一八一六年的维也纳音乐以罗西尼为主,但对莫扎特和贝多芬的古典音乐也持包容态度。
D.从一八〇九年到一八一七年,贝多芬题赠给埃尔德迪的有两支三重奏和两支大提琴奏鸣曲。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3题。
既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嘉为先言于秦王曰:“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兴兵以拒大王,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恐惧不敢自陈,谨斩樊於期头,及献燕之督亢之地图,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唯大王命之。”
秦王闻之,大喜。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秦王谓轲日:“起,取武阳所持图!”
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
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秦王方还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左右乃曰:“王负剑!王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左右既前,斩荆轲。秦王目眩良久。
11.下列各句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荆轲顾笑武阳                 顾:假装
B.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被:遭受
C.乃引其匕首提秦王             引:举起
D.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     比:并,列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
B.①而乃以手共搏之             ②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C.①因左手把秦王之袖           ②不如因善遇之
D.①秦王还柱而走               ②从夜缒而出,见秦伯
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荆轲到秦国后,以价值千金的礼物赠送给秦王的宠臣蒙嘉,蒙嘉在秦王面前为荆轲美言了一番,秦王听了非常高兴。
B.荆轲和秦武阳二人分别捧着装有樊於期头颅的盒子和地图匣子,在到达殿前的台阶时,秦武阳吓得变了脸色,而荆轲神态自若。
C.按秦国法律,侍立殿上的臣子不能带任何兵器;那些握着武器的宫廷侍卫,都排列在宫殿的台阶下面,没有君王的命令不能上殿。
D.面对荆轲的袭击,秦王惊惶失措。夏无且说:“把剑给大王!把剑给大王!”秦王于是拔剑击荆轲,砍断了荆轲的左大腿。

第Ⅱ卷(主观题,111分)
四、(28分)
14.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将文中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10分)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日:“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日:“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日:“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公冶长》)
(1)盍各言尔志?(3分)
翻译:                                                    
(2)愿无伐善,无施劳。(3分)
翻译:                                                    
(3)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4分)
翻译:                                                                       
15.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8分)
当黎明穿上了白衣
艾 青
紫蓝的林子与林子之间,
由青灰的山坡到青灰的山坡,
绿的草原,
绿的草原,草原上流着,
——新鲜的乳液似的烟……
啊,当黎明穿上了白衣的时候,
田野是多么新鲜!
看,
微黄的灯光,
正在电杆上颤栗它的最后的时间。
看!
(1)本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黎明景象?请简要概括。(3分)
答:                                                                          
                                                                                  
(2)有人说本诗的两个“看”字独有妙处,请你结合诗歌进行简要赏析。(5分)
答:                                                                          
                                                                                  
                                                                                  
16.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空缺的内容。(10分)
(1)曾记否,                  ,              ?(毛泽东《沁园春  长沙》)
(2)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               ,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荆轲刺秦王》)
(3)寻梦?撑一支长篙,                      ,满载一船星辉,                   。(徐志摩《再别康桥》)
(4)红军不怕远征难,                     。(毛泽东《七律  长征》)
(5)惨象,                         ;流言,                      。 (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6)                 ,小人长戚戚。(《论语》)

五、(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20题。
陕北的山
祁玉江
①我生在陕北,长在陕北,曾经抚摸过,亲吻过陕北的大山。我曾对着大山,孤独地诉说生命的理想和抱负。在茫茫的大山深处,我扶过犁,挑过粪;吞过糠,咽过菜;淌过汗,流过泪。一切都那么无助,那么渺茫,童年的贫困与饥饿,令我刻骨铭心。我对大山,鄙视过,厌倦过。先民们为什么不定居在广阔的平原上、浩瀚的大海边、秀丽的江南间,而偏要将家安在这贫瘠偏远落后的千山万壑中?我甚至曾愚昧地怨恨大山,诅咒大山。我带着青涩的人生忧郁,盼望富饶的平原;或者将这些绵绵山峦搬到天的尽头。
②当第一缕阳光铺满大地,我站在大山之巅,凝望这片养育我的土地,与苍穹,与隼鹰对视,让群山来见证我对这片孕育传奇的土地的仰慕与膜拜。陕北,一个神奇而美妙的地方,一个让我魂牵梦萦的地方,一个播散文明种子的地方。
③大山有原始的温暖。如果没有大山的给养,没有大山的磨砺、大山的教诲,便没有子民们健壮的体格、顽强的意志;更不可能走出大山、走向社会,谱写人生美好的篇章!
④大山执著于忠诚品格,成就于雄壮的本色。每当我置身于山巅,举目四望,视野所及,
苍苍茫茫,一望无际。山连着天,天接着山,天地合一,云雾缥缈。无数山峦在阳光沐浴下,热气升腾,那数不清的梁峁,千姿百态,像条条巨蟒、像只只雄狮、像头头大象、像个个巨人……盘踞在这广袤的黄土高原上,蓄势待发;那层峦叠嶂的山脉,仿佛是大海的波涛,•浪接着一浪,汹涌澎湃,大有排山倒海,穿越灵魂之势。
⑤陕北的天空下伫立着连绵不绝的大山,弃喧哗而宁静。大山可以容纳世界的一切,包容人间万象。大山依然像慈祥的母亲一样,紧紧地把子民们揽在怀里。夜晚,睡在大山里就像睡在母亲的怀抱一样,那样的温馨,那样的甜蜜。大山与我气脉相通,血肉相连,有大山的呵护,有大山的拥抱,一切都是那样的坦然,那样的无所畏惧。我被大山的襟怀坦诚和宏大的气概所感动所折服。
⑥大山是纯洁的,拥有着朴素的品格。如果你坐在高高的山巅,细细地观察,认真地品味,这广袤的高原就像一泓清澈的湖水,绿意盎然,一尘不染。没有喧闹,没有嘈杂,一片寂静,远处偶尔传来几声鸡鸣、狗吠、鸟叫、机器声,升腾起几缕袅袅炊烟,空旷寂静的大山显得更加寂静。无论是小憩于窑洞院落里,还是攀爬山巅小道上呼吸清新的空气,令人为之一振,心灵得到了净化,一切疲倦和烦恼早已抛到九霄云外,如同走进一方静谧的港湾,蓦然有一种返朴归真的纯情火热。
⑦大山把一切生命的里程拉长,理想的高度会在春天疯狂。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或许有人对陕北的山的认识和探究仍然是浮浅的、表象的。关于它的物质、内涵、灵气,还得去探究、去挖掘、去解密。它像一个永远解不开的秘密,像一部永远读不完的史书,像和谐壮美飞扬的生命交响曲,耐人寻味,意寓深长。
⑧打开尘封的记忆,阅读珍藏的那些传奇,已经成为我心中永远的景致。大山是一个永远美丽的传说,美得让人目不暇接.叫人春心荡漾。在这块贫瘠的土地上,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浏览大自然的晓风畅景,对人格心态是莫大的慰藉。
⑨“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大山深处有许多荡气回肠的历史掌故和英豪传奇在岁月的叠影中被传诵:李自成、韩世忠、张献忠、高迎祥,更有枣园的灯火,延安精神照亮的刘志丹、谢子长、李子洲等这样的无数英雄豪杰和志士仁人;也许他们都沾了大山的灵气?也许他们都缘于大山的养育和熏陶?
⑩粗犷苍凉的信天游萦绕于大山之间;歌声里荡漾着陕北人的豪放,仗义,纯朴,勤劳,坚强……太阳渐次托起,天空湛蓝,白云悠悠,霏霏细雨在气流中传来湿润,大山的轮廓昭然显出陕北人的智慧和创造精神。我被荡气回肠的历史掌故,英豪传奇,还有粗犷苍凉的信天游长久的启迪着,感动着。
17.陕北的山有怎样的特性?结合全文简要作答。(6分)
答:                                                                          
                                                                                  
                                                                                  
18.作者为什么说“大山是一个永远美丽的传说,美得让人目不暇接,美得使人春心荡漾”? (6分)。
答:                                                                          
                                                                                  
                                                                                  
19.文章第①段为什么反复写我对大山的鄙视、怨恨?(4分)
答:                                                                          
                                                                                  
20.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在全文中有何作用?(4分)
答:                                                                          
                                                                                  

六、(13分)
21.将下列消息用单句压缩成一句新闻,不超过14字。(5分)
记者1月1日从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获悉,地铁6号线二期、8号线北延联络线、西郊线、S1线、燕房线和昌平线二期等6条线路计划在2011年开工建设。
根据规划,今年本市新开工的线路为6号线二期、8号线北延联络线、西郊线、S1线、燕房线和昌平线二期,除昌平线二期外,其余5条线路计划于今年一季度开工。目前,6号线二期、8号线北延联络线、西郊线工程的规划方案、可研报告、总体方案设计均已完成,并完成首开段的施工图设计和施工(监理)单位招标。S1线的初步设计和审查工作也已完成,将于近期支付拆迁预付款。
22.请根据括号中提示的名人的事迹,为给出的下联配一句上联。(4分)
上联:(达尔文)                          ;
下联:(马克思) 绘 就 社 会 变 革 蓝 图。
23.把下面的长句变成四个短句。可增删字词,但不得改变原意。(4分)
1848年,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起草的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的科学共产主义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共产党宣言》提出了“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口号。
①                                                                 
②                                                                 
③                                                                 
④                                                                 
七、作文(50分)
24.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随着科技发展,社会日新月异,一个又一个新的变化接踵而来:新的桥梁新的街道,新的农村新的气象,新的学校新的笑脸,新的太阳新的阳光……我们的生活也有许多新的开始。
请以“新”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要求:立意自定,题目自拟;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118.120.157.195)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一 必修一 期末试卷


上一个『2012学年高一上语文期末文言文基础训练』  下一个『初三语文第一次模拟题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