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模块期末测试题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期末试卷
试题
名称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模块期末测试题(高一必修二 苏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文言文知识整理一、通假字。1、暴秦之欲无厌。(同“餍”,满足)2、当与秦相较。(同“倘”,如果)二、词类活用。1、名词作动词。⑴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礼遇)⑵义不赂秦。(坚持正义)⑶以地事秦。(侍奉)⑷楚人一炬,可怜焦土。(焚烧/化成焦土)⑸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自取下策)⑹未云
试题预览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文言文知识整理

一、通假字。
1、暴秦之欲无厌。(同“餍”,满足)
2、当与秦相较。(同“倘”,如果)
 二、词类活用。
1、名词作动词。
⑴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礼遇)
⑵义不赂秦。(坚持正义)
⑶以地事秦。(侍奉)
⑷楚人一炬,可怜焦土。(焚烧/化成焦土)
⑸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自取下策)
⑹未云何龙?(出现云/出现龙)
⑺朝歌夜弦。(唱歌/弹琴)
2、名词作状语。
⑴日割月削。(一天天/一月月)
⑵骊山北构而西折。(向北/向西)
⑶辞楼下殿,辇来于秦。(乘辇车)
⑷朝歌夜弦。(早晨/夜晚)
3、形容词做动词。
⑴不能独完。(保全)
⑵惜其用武而不终也。(坚持到底)
⑶始速祸焉。(招致)
4、动词做名词
⑴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收藏经营的金玉珍宝)
5、使动用法。
⑴李牧连却之。(使……退却)
6、意动用法。
⑴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以……为鉴)
三、古今异义。
⑴ 其实百倍。
古:它的实际情况。
今: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承上文,多表转折意,副词)
⑵ 思厥先祖父。
古:祖辈与父辈。
今:父亲的父亲。
⑶ 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古:可以凭借。
今:表示可能或能够。
⑷ 可谓智力孤危。
古:智谋和力量。
今:理解事物、解决问题的能力。
⑸ 而从六国破灭之故事。
古:旧事,成例。
今:真实的或虚构的用作讲述对象的事情。
⑹ 至于颠覆。
古:表示由于上文所说的情况,引出下文的结果。相当于“以致”、“以至于”。
今:①表示达到某种程度。
②表示令提一事。
⑺ 后秦击赵者再。
古:两次。       
今:表示又一次。
⑻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古:指宫室结构参差错落,精巧工致。
今:比喻各用心机,互相排挤。
⑼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古:可惜。        今:怜悯。
四、虚词归纳
1、焉
⑴盘盘焉,囷囷焉。(相当于“然”)
⑵风雨兴焉。(“于之”)
⑶始速祸焉。(语气词)
2、而
⑴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表修饰)
⑵与嬴而不助五国也。(表转折)
⑶二败而三胜。(表并列)
⑷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表承接)
⑸骊山北构而西折。(表承接)
⑹后人哀之而不鉴之。(表转折)
⑺谁得而族灭也?
3、之
⑴破灭之道也。(的)
⑵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主谓之间)
⑷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主谓之间)
⑹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的)
⑺奉之弥繁,侵之愈急。(代秦国/代贿赂的各国)
⑻此言得之。(指上面所说的道理)
⑽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代秦国/的)
⑾苟以天下之大。(定语后置的标志)
⑿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往,去)
4、以
⑴不赂者以赂者丧。(因为)
⑶以有尺寸之地。(连词)
⑷举以予人。(把)
⑹洎牧以谗诛。(因为)
⑺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用)
⑻苟以天下之大。(凭借)
5、于
⑴其势弱于秦。(比)
⑵以趋于亡。(向)
⑶赵尝五战于秦。(跟)
⑷齐人勿附于秦。
⑸辞楼下殿,辇来于秦。(到)
⑹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比)
6、为
⑴以荆卿为计。(作为)
⑵邯郸为郡。(成为)
⑶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做)
⑷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治理/被)
7、与
⑴与嬴而不助五国也。(结交,亲附)
⑵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介词,跟,同,表比较的对象)
⑶夫六国与秦皆诸侯。(连词,和,同,表并列)
五、一词多义
4、兵
⑴非兵不利。(兵器)
⑵而秦兵又至矣。(军队)
⑶斯用兵之效也。(战争)
⑷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孙子兵法•谋攻)(策略) 

15、一
⑴六王毕,四海一。(统一)
⑵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专一)
⑶一出口,则嗤嗤者以为得重贿。(一旦) 
16、爱
⑴秦爱纷奢,人亦爱其家。(喜爱)
⑵使秦复爱六国之人。(爱惜)
⑶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珊珊可爱。(可爱)
⑷爱其子,择师而教之。(疼爱)
⑸宽缓不苛,士以此爱乐为用。(爱戴)
⑹有怀投笔,爱宗慤之长风。(羡慕,欣赏)
 

20、下
⑴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自取下策)
⑵是又在六国下矣。(与“上”相对)
⑶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向下)
⑷方其破荆州,下江陵。(攻下)5、事
 
⑴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⑵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六、文言句式
1、判断句
⑴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
⑵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⑶明星荧荧,开妆镜也。
⑷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2、省略句
⑴举以予人。
⑵长桥(于)卧波,未云何龙?
3、状语后置
⑴赵尝五战于秦。
⑵其势弱于秦。
⑶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
4、定语后置
⑴苟以天下之大。
5、宾语前置
⑴并力西向。
⑵秦人不暇自哀。
6、被动句
⑴函谷举。
⑶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⑷洎牧以谗诛。
六、翻译
1、长廊如带,迂回曲折,屋檐高挑,像鸟喙一样在半空飞啄。这些亭台楼阁啊,各自凭借不同的地势,参差环保,回廊环绕像钩心,飞檐高耸像斗角。
2、那长桥卧在水面上(像蛟龙),(可是)没有一点云彩,怎么会有蛟龙飞腾呢?那阁楼之间的通道架在半空(像彩虹),(可是)并非雨过天晴,怎么会有彩虹呢?
3、把宝鼎看做铁锅,把美玉看做石头,把黄金当成土块,把珍珠当做沙砾,乱丢乱扔,秦人看着,也不觉得可惜。
4、于是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刘邦攻破函谷关,项羽放了一把火,可惜那豪华的宫殿就变成了一片焦土。
5、如果也能爱惜六国的百姓,那就可以传位到三世以至传到万世做皇帝,谁能够灭亡他呢?
6、如果后代人哀叹它可是不以为鉴,那么又要让更后的人来哀叹他们了。 (218.2.104.242)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苏教版 高一 必修二 期末试卷


上一个『2012年秋县城片七年级语文第一次联考试卷』  下一个『博白县实验中学2012年秋季期高二语文段考试题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