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紫琅中学期中考试题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高考模拟卷
试题
名称
江苏省南通市紫琅中学期中考试题(高三总复习 苏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紫琅中学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三语文试卷注意:本试卷满分16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纸上。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选择题1-3题每小题2分,7-9题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2分)A.作揖/鹿茸镂空/露马脚潜伏/潸然泪下B.绰约/泥淖蠕动/孺子牛瞳仁/摩肩接踵
试题预览
紫琅中学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三语文试卷
注意:本试卷满分16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纸上。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选择题1-3题每小题2分,7-9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作揖/鹿茸        镂空/露马脚        潜伏/潸然泪下
B.绰约/泥淖        蠕动/孺子牛        瞳仁/摩肩接踵
C.湍流/挣揣        蝉联/口头禅        颐养/心旷神怡
D.庖厨/炮制        蝼蚁/捅娄子        胥吏/长吁短叹
2.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2分)
国学著作     ,虽然是很多古人杰出智慧的成果,但也存在不合理、不科学的成分,正是这种     的状况,使得国学阅读尤其要注重甄别,择善而读。国学经典不同于网络上速生速朽的文化产品,它是一种智慧的发酵与岁月的沉淀,蕴涵着丰富的知识与深刻的哲理,惟有     ,才能慢慢领悟。一遍不行,便再来一遍,久而久之,才能逐渐进入“温故而知新”的境界,每次重读,都有新得,如此读书,才会收益无穷。
A.凤毛麟角    参差不齐     融会贯通
B.汗牛充栋   参差不齐    细嚼慢咽
C.凤毛麟角    良莠不一     细嚼慢咽
D.汗牛充栋    良莠不一    融会贯通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海洋国家依赖对外贸易,国家安全范围不仅取决于主权所不及的海洋和贸易区域的秩序,还取决于本土治理。这是海洋国家把海权作为战略重点的根本原因。
B.最近中日韩分别爆发出来的民族主义情绪,若成为影响相关外交决策的主流倾向,则东亚加强一体化的大方向将与之背道而驰,不利于各方缓和矛盾、共谋发展。
C.历史宿怨之外,东亚的感情方程式在近年来又增加了一个复杂的系数:日本在经历了失落的20年之后,表现出更强的不自信和对未来的迷茫。
D.日前某知名环保组织发布报告称,抽样调查发现,北上广深4个城市室内灰尘样本中均含有邻苯二甲酸酯和溴化阻燃剂等四大类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危害很大。
4.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段文字的主要信息。(不超过20个字)(3分)
加利福尼亚大学医学院的科学家蒂莫西•布朗说:“我们已经在人类大脑中发现了一个类似‘时钟’的东西,也就是一种成熟的生物信号,这种信号能够很好地捕捉到人们的年龄差异。“大脑内部存在一个“时钟”,通过对大脑扫描便可准确获知一个人的真实年龄,误差不会超过1岁。布朗利用核磁共振成像对885名3到20岁的人进行了大脑扫描,其目的是为了确定人类大脑内部的231处生物标记,把这些生物标记结合起来就可以确定一个人的真实年龄,精确度超过92%。
                                         ▲                                   
5.2012年伦敦奥运尘埃落定,某报引用莎士比亚的诗句“少壮时欣欣向荣,盛极又必反,繁华和璀璨都被从记忆抹掉”来评论中国女排无缘四强、澳大利亚游泳光环褪尽、俄罗斯体操后继乏人、日本柔道辉煌不再的体坛现象,贴切又有文采。(3分)
请你用简约的文字对此体坛现象进行评论,要求观点鲜明,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20字以内。(3分)
                                         ▲                                   
6. 教育部于今年5月18日发布了《2012年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考务工作规定》,要求高考时,除外语科外,笔试一律用现行规范汉语言文字答卷。这意味着诸如“Out”、“杯具”等网络语言将不能在高考答题时使用。一位同学对此不太理解,请你用简明的语言,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向他解说作出这一规定的理由。(3分)
(1)                                       ▲                                      
(2)                                       ▲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
老苏先生墓志铭
欧阳修
    有蜀君子曰苏君,讳洵,字明允,眉州眉山人也。君之行义修于家,信于乡里,闻于蜀之人久矣。当至和、嘉祐之间,与其二子轼、辙偕至京师,翰林学士欧阳修得其所著书二十二篇献诸朝。书既出,而公卿士大夫争传之。其二子举进士,皆在高等,亦以文学称于时。眉山在西南数千里外,一日父子隐然名动京师,而苏氏文章遂擅天下。君之文博辩宏伟,读者悚然想见其人。既见而温温似不能言,及即之,与居愈久,而愈可爱。间而出其所有,愈叩而愈无穷。呜呼!可谓纯明笃实之君子也。
    曾祖讳祜,祖讳杲,父讳序,赠尚书职方员外郎。三世皆不显。职方君三子:曰澹、曰涣,皆以文学举进士,而君少,独不喜学,年已壮犹不知书。职方君纵而不问,乡闾亲族皆怪之。或问其故,职方君笑而不答,君亦自如也。年二十七始大发愤,谢其素所往来少年,闭户读书为文辞。岁余,举进士再不中,又举茂才异等不中,退而叹曰:“此不足为吾学也。”悉取所为文数百篇焚之。益闭户读书,绝笔不为文辞者五六年,乃大究六经百家之说,以考质古今治乱成败、圣贤穷达出处之际,得其精粹,涵畜充溢,抑而不发。久之,慨然曰:“可矣!”由是下笔顷刻千言。其纵横上下,出入驰骤,必造于深微而后止。盖其禀也厚,故发之迟;其志也悫①,故得之精。自来京师,一时后生学者皆尊其贤,学其文,以为师法。以其父子俱知名,故号老苏以别之。
    初,修为上其书,召试紫微阁,辞不至。遂除秘书省校书郎。会太常修纂建隆以来礼书,乃以为霸州文安县主簿,使食其禄,与陈州项城令姚辟同修礼书,为《太常因革礼》一百卷。书成,方奏未报而以疾卒,实治平三年四月戊申也。享年五十有八。天子闻而哀之,特赠光禄寺丞,敕有司具舟载其丧归于蜀。治平四年十月壬申葬于彭山之安镇乡可龙里。君生于远方而学又晚成,常叹曰:“知我者唯吾父与欧阳公也。”然则非余谁宜铭?
                                        (选自《欧阳文忠公文集》,有删节)
注:①悫què:诚实,谨慎,笃实。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闻于蜀之人久矣          闻:闻名
B.间而出其所有            间:间或,断断续续
C.举进士再不中            再:又,还
D.遂除秘书省校书郎        除:授于官职
8.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苏洵“禀厚志悫”的一组是(3分)
①君之行义修于家,信于乡里,闻于蜀之人久矣
②年二十七始大发愤,谢其素所往来少年,闭户读书为文辞
③益闭户读书,绝笔不为文辞者五六年,乃大究六经百家之说
④以考质古今治乱成败、圣贤穷达出处之际,得其精粹
⑤其纵横上下,出入驰骤,必造于深微而后止
⑥与陈州项城令姚辟同修礼书,为《太常因革礼》一百卷
A. ①⑤⑥    B. ②③④     C. ①③⑤      D.②④⑥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至和、嘉祐年间,苏君和他的两个儿子苏轼、苏辙共同来到京城,翰林学士欧阳修得到了苏洵所写的二十二篇文章并推荐给朝廷。
B. 自从苏洵来到京城,一时之间,年轻人、求学者都尊崇他的贤能,学习他的文章,并当作典范来效仿。
C. 苏序对苏洵的学习放任不管,乡邻和亲戚都去责怪他,有人问他原因,苏序也只是笑笑而不回答。
D.苏洵跟姚辟一起编成了一百卷的《太常因革礼》,书编写好了以后,刚刚上奏朝廷没有得到答复就因病去世了。
1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其二子举进士,皆在高等,亦以文学称于时。(3分)
译:                                  ▲                                         
(2)退而叹曰:“此不足为吾学也。”悉取所为文数百篇焚之。(4分)译:                                  ▲                                       
(3)以其父子俱知名,故号老苏以别之。(3分)
译:                                  ▲                                      
三、古诗鉴赏(10分)
11.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10分)
浪淘沙•丹阳浮玉亭席上作
陆游
绿树暗长亭,几把离尊。阳关常恨不堪闻,何况今朝秋色里,身是行人。
清泪浥罗巾,各自消魂。一江离恨恰平分。安得千寻横铁锁,截断烟津?
(1)“阳关常恨不堪闻”一句中“阳关”指的是什么?为何“不堪闻”?(2分)
答:                                ▲                                     
(2)“一江离恨恰平分”一句中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请简要赏析。(4分)
答:                                ▲                                     
(3)“安得千寻横铁锁,截断烟津”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具体分析(4分)
答:                                ▲                                     
四、名句名篇默写(每空1分,共8分)
12.名句默写(8分,每一空格1分)
(1)扈江离与辟芷兮,          ▲           。               (屈原《离骚》)
(2)       ▲      ,不能十步;     ▲       ,功在不舍。     (荀子《劝学》)
(3)          ▲         ,百年多病独登台。                 (杜甫《登高》)
(4)长风破浪会有时,          ▲         。                 (李白《行路难》)
(5)子曰:“默而知之,     ▲    ,     ▲    ,何有于我哉? (《论语 述而》)
(6)富贵不能淫,      ▲     ,     ▲     ,此之谓大丈夫。(《孟子 滕文公下》)
五、文学类文本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6题。
我的梦想
  ⑴记忆中,是一个姓张的高个子老师,最早发现我有一点文学才能的。他教我们语文,是我们的班主任。他的脸上有很多粉刺,眼睛很大,脖子很长,很凶。他一瞪眼,我就想小便。有一次他在课堂上训我,我不知不觉中竟尿在教室里。他很生气,骂道:“你这熊孩子,怎么能随地小便呢?”我哭着说:“老师,我不是故意的……”
    ⑵大约8岁的时候,我在村里小学读三年级,因为生活的自理能力很差,加之上学时年龄较小,母亲给我缝的还是开裆裤。为此,常遭到同学的嘲笑。张老师到我家去做家访,建议母亲给我缝上裤裆。我母亲不太情愿地接受了他的建议。缝上裤裆后,因为经常把腰带结成死疙瘩,出了不少笑话。后来,大哥把一条牙环坏了的洋腰带送我,结果出丑更多。一是,六一儿童节在全校大会上背诵课文时掉了裤子,引得众人大哗;二是,我到办公室去给张老师送作业,那个与张老师坐对面的姓尚的女老师非要我跟她打乒乓球,一打,裤子就掉了……
  ⑶在我短暂的学校生活中,腰带和裤裆始终是个恼人的问题。大概是上四年级的时候,我写了一篇关于五一劳动节学校开运动会的作文,张老师大为赞赏。后来,我又写了许多作文,都被老师拿到课堂上念,有的还抄到学校的黑板报上,有一篇还被附近的中学拿去当作范文学习。有了这样的成绩,我的腰带和裤裆问题也就变成了一个可爱的问题。
  ⑷后来我当了兵,提了干,探家时偶翻箱子,翻出了四年级时的作文簿,那上边有张老师用红笔写下的大段批语,很是感人。因为文革,我与张老师闹翻了脸。我被开除回家,碰到张老师就低头躲过,心里冷若冰霜。重读那些批语,心中感慨很多。那本作文簿被我的侄子擦了屁股,如果保留下来,没准还能被将来的什么馆收购了去呢。
  ⑸11岁时,我辍学当了放牛娃后,经常会忆起作文的辉煌。村里有一个被遣返回家劳改的“右派”,他是山东师范学院中文系的毕业生,当过中学语文教师。我们是一个生产队,经常在一起劳动。他给我灌输了许多关于作家和小说的知识。什么神童作家初中的作文就被选进了高中教材啦,什么作家下乡自带高级水啦,什么作家读高中时就攒了稿费三万元啦,什么有一个大麻子作家坐在火车上见到他的情人在铁道边上行走,就奋不顾身地跳下去,结果把腿摔断了……他帮我编织着作家梦。
  ⑹我问他:“叔,只要能写出一本书,是不是就不用放牛了?”
  ⑺他说:“岂止是不用放牛!”然后,他就给我讲了丁玲的“一本书主义”,讲了那些名作家一天三顿吃饺子的事。大概从那时起,我就梦想着当一个作家了。别的不说,那一天三顿吃饺子,实在是太诱人了。
  ⑻1973年, 18岁的我就跟着村里人去昌邑县挖胶莱河。冰天雪地,三个县的几十万民工集合在一起,人山人海,红旗猎猎,指挥部的高音喇叭一遍遍播放着湖南民歌《浏阳河》,那情那景真让我感到心潮澎湃。夜里,躺在地窖子里,就想写小说。
  ⑼挖完河回家,脸上脱去一层皮,自觉有点脱胎换骨的意思。跟母亲要了五毛钱,去供销社买了一瓶墨水,一个笔记本,趴在炕上,就开始写。书名就叫《胶莱河畔》。第一行字是黑体,引用毛泽东的话: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第一章的回目也紧跟着有了:元宵节支部开大会,老地主阴谋断马腿。故事是这样的:元宵节那天早晨,民兵连长赵红卫吃了两个地瓜,喝了两碗红黏粥,匆匆忙忙去大队部开会,研究挖胶莱河的问题。老支书宣布开会,首先学毛主席语录,然后传达公社革委关于挖河的决定。那部小说写了不到一章就扔下了,原因早已记不清。如果说我的小说处女作,这篇应该是。
  ⑽1978年,我23岁,参军入伍成为一名光荣的战士。当了兵,吃饱了穿暖了,作家梦就愈做愈猖狂。我在黄县站岗时,写了一篇《妈妈的故事》,写一个地主的女儿(妈妈)爱上了八路军的武工队长,离家出走,最后带着队伍杀回来,打死了自己当汉奸的爹,但文革中“妈妈”却因为家庭出身为地主,被斗而死。这篇小说寄给《解放军文艺》,当我天天盼着稿费来了买手表时,稿子却被退了回来。后来又写了一个话剧《离婚》,写与“四人帮”斗争的事,又寄给《解放军文艺》。当我盼望着稿费来了买块手表时,稿子又被退了回来。但这次文艺社的编辑用钢笔给我写了退稿信,那潇洒的字体至今还在我的脑海里摇头摆尾。信的大意是:刊物版面有限,像这样的大型话剧,最好能寄给出版社或是剧院。信的落款处还盖上了一个鲜红的公章。我把这封信给教导员看了,他拍着我的肩膀说:“行啊,小伙子,折腾得解放军文艺社都不敢发表了!”我至今也不知道他是讽刺我还是夸奖我。
    ⑾后来,我调到保定,为了解决提干问题,当了政治教员。因基础太差,只好天天死背教科书。文学的事就暂时放下了。一年后,把那几本教材背熟溜了,上课不用拿讲稿了,文学梦便死灰复燃。我写了许多,专找那些地区级的小刊物投寄。终于,1981年秋天,我的小说《春夜雨霏霏》在保定市的《莲池》发表了。   
                                        (《读者》杂志2011年第16期)
13.作者为了实现自己的写作梦想坚持创作,从不懈怠。请你简要概括作者18岁、23岁时创作的经历。(4分)
⑴ 18岁时                             ▲                                    
⑵ 23岁时                            ▲                                    
14.本文突出的写作特点是巧用年龄阶段组织材料。你觉得这种方法巧在哪里?请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回答。(4分)
 答:                                   ▲                                   
15.结合文章第④段中“重读那些批语,心中感慨很多”, 说一说当时作者具体有哪些感慨?(6分)
 答:                                   ▲                                   
16.莫言是一位非常讲究语言艺术的作家,他在语言表达上追求淡淡的幽默。请你从文中找出一句来进行简要赏析。(6分)
 答:                                   ▲                                   
六、论述类文本阅读(共18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7-19题。
说说喧嚣文化
①近年来,外国人得出的中国游客“总是喧嚣”的直观印象,虽不免以偏概全,但这仍引发思索——对中国公民开放旅游的国家和地区越来越多,中国人真是富起来了,许多中国游客的首选地是欧洲,而且往往都把法国巴黎作为第一站。从巴黎方面传来消息,中国游客太喧嚣,说话声音特别大,像卢浮宫的画廊,中国游客一到,回音轰响,多半是表达惊奇、兴奋与快乐,但其他游客总不免对中国人侧目,管理人员则对此无可奈何。
②根据笔者自己的生活体验,中国人(不是所有,但为数不少)嗓门大,在公众空间里也毫不收敛自己的嗓门,形成大声喧哗的效果,是在起码从上个世纪初以来就形成的一种社会文化,而在上个世纪后半叶的前二十几年,这种文化更加普及,表现出来也就更加强烈,目前通过中国旅游团在外部文化对比下凸显出来的这一喧嚣文化,只不过是其余绪罢了。
③在上个世纪前半叶,这种喧嚣文化是伴随着进步的社会革命而生成的,有其宝贵的历史价值。在掀翻三座大山的艰苦卓绝的革命进程里,中国民众的喧嚣呐喊体现出了醒狮的气派,而这醒狮不是单个的人,是一个集体,是革命的阶级。在那样的一种历史进程里,个人的声音是微不足道的,个人总是必须汇聚到集体中,发出共同的呐喊,才算获得了一种正面价值。
④在上世纪中后期,不仅阶级斗争是众声喧嚣,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也大体是处于那样的一种“声境”。比如1958年“大跃进”时的民谣,后来被郭沫若和周扬编选为一本《红旗歌谣》,其中绝大多数都必须吼出而不是吟出。
⑤到“文革”时候,中国人的喧嚣文化达到了本民族历史以来的最巅峰。那时候屋顶、电线杆上的高音喇叭每天会连续很久地播出声色俱厉的话语。当然,有时候也会播放“特大喜讯”。
⑥进入改革、开放阶段以后,中国的情况在各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虽然现在常有人用“众声喧哗”来形容时下的社会话语情势,但那是用来表达对文化现象已趋多元的一个形容。从意识形态角度来说,上面所述的那些喧嚣话语即使还有,也非主流,文学艺术方面的个性化程度已经相当的高,“我是自己”的“独立生命个体意识”在年轻一代里已经相当普及。但是,残存的喧嚣积习仍在,又增添了商业社会无情(至少是薄情)的竞争中的新喧嚣,这新喧嚣是欲求快速暴富、一夜成名的浮躁嘶喊,也是欲望不能满足甚至还遭致失败沉沦的焦虑嚎叫,浸润到社会上各类人群,则会表现在各个方面。
⑦在刚开始不久的欧洲游中惊动了西方人的游客喧嚣,其实是“老喧嚣文化”和“新喧嚣文化”嫁接出的怪胎,其中最主要的是两种成分,一种是不懂得尊重他人也忽视了自尊,表现出“群嬉中的习惯性放纵”;一种则是“新富国民”的“炫富”心理,认为无论到了世界上什么地方,“老子有钱就可以随随便便”。
17.如何理解“老喧嚣文化”和“新喧嚣文化”的不同内涵?请概述。(6分)
 答:                                   ▲                                   
18.请说说本文的三个论述层次。(6分)
 答:                                   ▲                                   
19.纵观全文,作者刘心武对各个阶段的喧嚣文化的态度是什么?(6分)
 答:                                   ▲                                   七、七、作文(70分)
20.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倘是有一颗朝露抱怨:“千百年来我仅仅做一颗朝露!”
你就回答它:“你知否,千百年的光明,不都在你的圆周里闪耀吗?”——纪伯伦
请以“朝露里的光明”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要求:①行文曲折有波澜; ②适当运用细节描写。
 
题目:  朝露里的光明   










100









200









300







400

400









500







600

600









700









800









1000









1100




紫琅中学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语文期中考试答案
一、(18分,每小题3分)
1.D(Ayī/róng,lòu,qián/ shān;Bchuò/ nào,rú,tóng/ zhǒng;Ctuān/ chuài,chán,yí;D páo,lóu,xū)
2. B (凤毛麟角:比喻珍贵而稀少的人或物。与“许多古人”矛盾;良莠不齐:指好人坏人都有。这指质量有好坏,不合适;融会贯通:把各方面的知识和道理融化汇合,得到全面透彻的理解。和后面的“慢慢”搭配不合适。)
3.C【A.语序不当,应为“国家安全范围不仅取决于本土治理,还取决于主权所不及的海洋和贸易区域的秩序”。 B.结构混乱,不合逻辑。“则东亚加强一体化的大方向将与之背道而驰”应改为“则与东亚加强一体化的大方向背道而驰”D.成分残缺,应在“对人体危害很大”前加上“这些物质”。】
4.(3分)人脑“时钟”(生物标记)能准确反映真实年龄。(“人脑”1分;“时钟”或“生物标记”1分; “真实年龄”1分)
5.(3分)示例:“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种现象,实属正常。奥运赛场就应该新人辈出。
6.(1)有利于高考中学生规范答题;(2)可以维护汉语言文字的纯洁性,形成使用规范的汉语言文字的风气;(3)一些网络语言只在部分青少年网民中流行,还没有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同,中学生过多地运用网络语言,会影响他们的汉语言文字水平。(其他角度言之成理亦可;写出一点得1分,写出两点得3分)
二、(19分)
7.(3分)C(再:两次)8.(3分)B (①是称赞苏洵的品行;⑥是苏洵的政绩)9.(3分)C (“责怪”错)
1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他的两个儿子都中了进士,而且都是很高的等第,也都凭借文学才华被当时的人们称赞。
(3分,“举”、“称”、被动句式各1分)
(2)回家后感叹道:“这些都不值得我学习。”于是把自己先前写的数百篇文章全部拿来烧掉。
(4分,“足”、“ 悉”、“所为文”、定语后置句式各1分)
(3)因为他们父子三人都很出名,所以称他“老苏”来区别他们。(3分,两个“以”“号”各1分)
参考译文:蜀地有一个姓苏的君子,名洵,字明允,是眉州郡眉山县人。苏君的品行德义在家里修养而成,影响到家乡,闻名于整个蜀郡已经很长时间了。在至和、嘉祐年间,苏君和他的两个儿子苏轼、苏辙共同来到京城,翰林学士欧阳修得到了苏洵所写的二十二篇文章并推荐给朝廷。文章流传出来以后,公卿士大夫争相传看。他的两个儿子都中了进士,而且都是很高的等第,也都凭借文学才华被当时的人们称赞。眉山县在京城西南数千里以外的地方,一天之内父子三人由默默无名而轰动了整个京城,而苏氏的文章于是传遍全国。苏君的文章言辞雄辩,宏大雄伟,读他文章的人都感到惊异而想见到他,等见到他以后,发现他是一位温和似乎不善言谈的人,等与他相处以后才发现,跟他相处得越长,就越感到他的可爱。他间或拿出写的文章给人看,越是问他越是发现他的学问无穷无尽。唉!可以说是一位纯朴贤明忠厚老实的君子!
苏君的曾祖父名叫苏祜,祖父叫苏杲,父亲叫苏序,朝廷追赠苏序尚书职方员外郎的官衔。这三代都没有在仕途上显耀。职方君苏序有三个儿子:苏澹、苏涣,都凭借文学才华中了进士,而苏君最小,唯独(他)不喜欢学习,已经成人后还不知道读书。职方君苏序对他放任不管,乡邻和亲戚都感到奇怪。有人问他原因,职方君苏序只是笑笑而不回答,苏君也是依然如故。到27岁时才发奋努力学习,谢绝了先前交往的伙伴,关起门来读书写文章。一年后,去考进士连考两次都没考中,又考秀才异等也没有考中, 回家后感叹道:“这些都不值得我学习。”于是把自己先前写的数百篇文章全部拿来烧掉,闭门读书越发用功,有五六年时间不动笔写文章,于是深入地探究了六经和百家的学说,在探究古今安定动乱成功失败的经验和圣贤的人仕途失意得意出仕隐居原因的时候,获得了它们的精华,涵养积蓄丰富,但抑制着不表达出来。这样很长时间后,自己感慨地说:“可以了!”顷刻之间下笔千言,文章纵横驰骋,思路开阖自如,必定达到深入细微的地方才停下来。大概是他禀赋深厚,所以才华表现出来得晚;他的心志笃实,所以学到的东西精深。从他来到京城,一时之间,年轻人、求学者都尊崇他的贤能,学习他的文章,并当作典范来效仿。因为他们父子三人都很出名,所以称他“老苏”来区别他们。
起初,我替他将书献给朝廷,皇上召见他在紫微阁考试,他推辞没有去。于是任命他做秘书省校书郎。恰逢太常寺编纂建隆年间以来的礼书,就任命他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苏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上一个『紫琅中学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高三语文试卷』  下一个『紫琅中学高三年级周考教师版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