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山纪行》综合练习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课文同步练习
试题
名称
《阿里山纪行》综合练习(八年级上册 苏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阿里山纪行》综合练习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  1.根据拼音填字成词:  风mǐ    静mì     líng  听  雄jù 山间  2.解释下列句中加黑的词语。  (1)一批台湾学者为我接风洗尘:________________  (2)引发了我们的思古幽情:________________  (3)它堪称山间一明镜:______________
试题预览
          《阿里山纪行》综合练习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
  1.根据拼音填字成词:
  风mǐ     静mì     líng  听  雄jù 山间
  2.解释下列句中加黑的词语。  (1)一批台湾学者为我接风洗尘:________________  (2)引发了我们的思古幽情:________________  (3)它堪称山间一明镜:________________  (4)盛夏亭午时分:________________  (5)无可匹敌:________________  3.在下列横线上填进恰当的叠词。  (1)山间的曲径幽路全被青苔染绿,________的、________的、________的。  (2)它真像一________绿地毯,________地贴在地表上、台阶上,甚或依附在树干上。                                                                                                                                                                                                4.   4.仿句。    不到阿里山,何以能说到了台湾?不到神木,又何以能说到了阿里山?
    不到__________,何以__________?不到__________,又何以__________?
   山上树林不是倒映潭中,而是山林与水潭镶嵌在一起,成了一幅倒置的水墨画。      江上白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佳句赏析。  (1)山下尚是汗水津津,山间则是凉气侵人了。那股凉气给人的感觉不在温度,而在穿肌透骨的力度。   这一句运用________手法,写出了山下与山间的巨大温差,从作者________的角度,突出凉气穿肌透骨的力度。  (2)树木姿态各异,如幢顶,如伞盖,如古寺宝塔。  作者连用三个________,写________、________,突出树木的“________”和“________”。(3)(3)它们排列整肃,如孙武之军阵、秦皇之兵马。  作者以拟人化的________描写树木________。如诗如画的比喻,感受深切的________,使森林、古树成了富有________的情境。   6.课文开头陈述两岸人民各自最喜爱的歌曲,说明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课文第7小节中引用的唐诗入云深处亦沾衣是出自哪位诗人的哪首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歌曲《高山青》在本文中起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本文描写了阿里山的哪些景物?字里行间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语段,完成题目。
   (一)
  不到阿里山,何以能说到了台湾?这倒不尽然是看那“美如水”的“阿里山姑娘”。从台北松山机场搭机,仅四十分钟就到了台湾的中部城市嘉义,然后改乘森林小火车进山。这种小火车我们只有在祖国东北的深山老林子里才能见到。不过,它经过了改装,变成了纯粹的旅游性小火车,颇有古式小火车的模样和情调。也是那样的牵引机,也是那样的咣当咣当声,它使我们觉得时空倒退,引发了我们的思古幽情。    过莽莽不尽的林海,不断爬高、上升,山下尚是阳光灿烂,上山渐渐地云雾浓稠。山岚云气    入车窗又    出车厢而去。山下尚是汗水津津,山间则是凉气侵入了。那股凉气给人的感觉不在温度,而在穿肌透骨的力度。经过三个小时的运行,到了阿里山站。那也是一颇有古式风味的森林小火车站。售票和入站检票的方式都使人有一种瞬间感受——像是在另一个时代。这或许是台湾人搞旅游的一种独特方式,使人恍如隔世,以满足现代人所需要的古典文化感觉。
  (1).文中方框中应加入的动词依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到阿里山,何以能说到了台湾?”要表达的主要意思是(  )
    A.阿里山是台湾的一个部分。    B.要到台湾必须先到阿里山。
    C.阿里山是台湾的代表和象征。  D.不到阿里山,没人承认你到过台湾。
  (3).这一段写森林小火车以及森林火车站,主要突出了___________的特点。
  (4).这一段文字简略描写了上山途中所见的景物是 ____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_。
  (5).“山下尚是阳光灿烂,上山渐渐地云雾浓稠。”主要是从___________ 角度写景;“山下尚是汗水津津,山间则是凉气侵人了。”主要是从______________角度描写了,这两句描写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峰回路转,迂曲穿过一片林区,眼前骤然一亮,出现一泓水潭。它堪称山间一面明镜,清澈透亮。仿佛山林不是倒映潭中,而是与水潭镶嵌在一起,成了一幅倒置的水墨画。  (1)这一段运用“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这两个比喻来写潭水的________和林区的________。  (2)这段文字的字里行间充满着作者________________,这是一种________的手法。  (三)  满眼是未加采伐的原始森林。潭无鱼鳖,林无鸟兽,偶或有如蝉、如蝇、如蚊的声音,侧耳谛听、分辨、捕捉,却又没有了。那是静谧的世界、净洁的世界,甚或禅的世界。偶有人声也是悄悄的,舍不得打破山间的安宁。同行者都在深深地吸气,仿佛把整个阿里山的空气都吸进去,不再吐出来。  (1)潭无鱼鳖,林无鸟兽,偶或有如蝉、如蝇、如蚊的声音,侧耳谛听、分辨、捕捉,却又没有了。  作者连用三个________,写若有若无的声音,以________反衬________。  (2)那是静谧的世界、净洁的世界,甚或禅的世界。  作者采用________手法,
  运用流畅而节奏鲜明的文字,强调林区的________。  (3)这一段文字以有声反衬________,营造一个“静谧的世界”,收到了“________________”(填一诗句)的艺术境界。  (四)  下山的路上,不知谁哼起《高山青》,“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但整个游程却没有看到。山中,树多人少,不知阿里山的姑娘究竟在何方。树密、阴厚,仿佛能揉出浓汁。我只觉得,阿里山的风光美如画。
  .不知谁哼起《高山青》一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整个游程”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仿佛能揉出浓汁”中的“仿佛”是________意思,这一句是不是比喻句?  (4)作者在整个游程并没有看到“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为什么还要赞美“阿里山的风光美如画”?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
基础知识
   1.略 2.(1)请刚从远道来的人吃饭(2)深远的感情(3)可以称为(4)正午;中午(5)对等;相称  3.(1)茸茸  毛毛  濛濛(2)条条  紧紧 4.示例:不到泰山,何以能说到了泰安?不到玉皇顶,又何以能说到了泰山?   不是漂流江上,而是白帆与江水融合为一体,成了一幅流动的画卷。 5.(1)对比  感觉(2)比喻  树躯  树身  大  高(3)比喻  排列之整肃  联想  审美价值  6.说明两岸人民的心是相通的。7.张旭的《山中留客》8.歌曲《高山青》是本文的内在线索,起到彩线穿珠之效。  9.阿里山风景如画,山高林深,无比幽静;原始森林无边无际,形态万千;青苔密实浓厚,“神木”坚韧挺拔。作者不仅充分抒发了对如诗美景的赞叹之情,还表达了海峡两岸血浓于水的同胞之情。
短文阅读
  (1).穿、漫、溢 (2).C (3).古朴 (4).林海、云雾 (5).视觉;触觉;山下山上温差极大,突出阿里山非常高大。(二)(1)明镜  水墨画  清澈透亮  迷人风光(2)由衷的赞美之情  融情于景  (三)(1)比喻  声(有声)静(无声)(2)反复  宁静(3)无声  此地无声胜有声  (四)(1).这一句与文章开头唱《高山青》相呼应,以歌起,以歌结,首尾呼应,浑然一体。(2)旅游阿里山(3)好像  不是比喻句,“仿佛”在这里表示想像。(4)①作者旅游阿里山不尽然为看那“美如水”的“阿里山姑娘”,言外之意,也是为了欣赏阿里山的美丽风光;②作者在整个旅游中,确实看到了阿里山的风光如画,并为之陶醉,他的赞美出于肺腑之言;③“一方山水育一方人”,看到了山水之美,也等于看到了阿里山的美 (49.83.66.75)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苏教版 八年级 上册 课文同步练习


上一个『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下一个『《记承天寺夜游》配套练习及答案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