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凤中学2014届高二年级11月月考试题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月考试卷
试题
名称
丹凤中学2014届高二年级11月月考试题(高二选择性必修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丹凤中学2014届高二年级11月月考试题语文试题命题人:董新亮校对:王书霞审核人:王书霞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强音一种文学作品,越是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就越是会具有可以拨动世界各国人民心弦的共鸣力。  中国作家莫
试题预览
丹凤中学2014届高二年级11月月考试题
语文试题
      命题人:董新亮    校对:王书霞     审核人:王书霞
第Ⅰ卷(阅读题,共 70分)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强音
一种文学作品,越是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就越是会具有可以拨动世界各国人民心弦的共鸣力。
  中国作家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实至名归。
  瑞典文学院的授奖评语,用了专为莫言“量身打造”的概念——“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和当代相融合”。国际舆论普遍认为,莫言的作品展现了将独特性与世界性相结合而产生的文学魅力。
  文化在世界范围的传播,总是体现着独特性与世界性的深刻辩证关系。莫言作品于世界而言的独特性就是其浓郁的中国特色。莫言写作的根在中国,在中国的历史与现实。莫言作品的独特性,又令人欣慰地为世界所理解。事实上,优秀的作品所体现的精神追求,堪为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这是人类文明得以从文学中获取发展与进步力量的原因所在。
  瑞典著名汉学家罗多弼在谈到中西文化的差异时说:“我们都是人,归根结底,我们具有同样的需求、同样的喜怒哀乐,每个人都有他的独特性,每种文化也都有它的独特性。但是我相信独特性还是以普遍性为基础的,甚至可以说,独特性是普遍性的具体体现。”莫言自己说,他的小说“描写了广泛意义上的人。一直是站在人的角度上,一直是写人,我想这样的作品就超越了地区、种族、族群的局限”。莫言的获奖表明,一种文学作品,越是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就越是会具有可以拨动世界各国人民心弦的共鸣力。一部文学作品,越是植根于中国人民生活和民族传统的深厚土壤之中,就越是能够具有世界影响力。只有那些贴近中国实际、贴近中国民众生活的作品,才能永远站立在世界文学的舞台之上。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迅猛发展。中国在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同时,文化也出现了空前繁荣的局面,世界范围内出现了重新认识、了解和学习中国文化的热潮。随着大量中国作家的作品被译介到国外,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频繁互动与交叉影响。中国作家获诺贝尔文学奖显然只是个时间问题。《瑞典日报》刊登莫言的照片时,特意加了《中国之声》这样的标题,认为莫言的获奖标志着中国、亚洲的文化和经济地位在全球不断上升。澳大利亚外长卡尔称,“对中国人来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如同将宇航员送上太空以及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是中国崛起的一个重大象征”。一些媒体还把此次新闻与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联系起来,认为这也是中国全球软实力战略的成功。
  国家的繁荣与精神产品的影响力成正比,中国文学已经传递出迈向世界的强大足音。来自世界的正向回应让人们看到,不断涌现的彪炳时代的中国精神产品,能够不断为人类文明的进步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来源人民日报   钟声)
1.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莫言的获奖表明,一种文学作品,只要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只要植根于中国人民生活和民族传统的深厚土壤之中,就会具有可以拨动世界各国人民心弦的共鸣力和影响力。
B. 人类文明得以从文学中获取发展与进步力量,其原因是优秀的作品所体现的精神追求,堪为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C.莫言认为:自己的小说描写了广泛意义上的人。一直是站在人的角度上,一直是写人,这样的作品就超越了地区、种族、族群的局限。
D.随着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迅猛发展,文化也出现了空前繁荣的局面,世界范围内也出现了重新认识、了解和学习中国文化的热潮。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东西方的文化,其差异在于人的差异,每个人都有他的独特性,每种文化也都有它的独特性。
B.只有那些贴近中国实际、贴近中国民众生活的优秀作品,才能永远站立在世界文学的舞台之上。
C. 随着大量中国作家的作品被译介到国外,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的频繁互动与交叉影响,中国文学的影响力也将会不断的上升。
D. 中国作家莫言收获的诺贝尔文学奖毫无疑问地提升了中国乃至亚洲的文化和经济在全球地位。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3分)
A.“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和当代相融合” 的授奖评语是国际舆论对莫言的作品展现了将独特性与世界性相结合而产生的文学魅力的肯定和认可。
B.莫言作品的独特性在于他写作的根在中国,在中国的历史与现实,是具有浓郁中国特色的。
C.文化能够在世界范围内传播,能够被彼此的理解和认同,是因为我们都是人,都有共同的意识形态,归根结底,我们具有同样的需求、同样的喜怒哀乐。
D. 莫言的获奖无疑是来自世界的正向回应,这将促进中国不断涌现出彪炳时代的精神产品,不断为人类文明的进步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二、古代诗文阅读(38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8题。 
何  敞
何敞字文高,扶风平陵人也。其先家于汝阴。敞性公正。自以趣舍不合时务,每请召,常称疾不应。元和中,辟太尉宋由府,由待以殊礼。司徒袁安亦深敬重之。是时京师及四方累有奇异鸟兽草木,言事者以为祥瑞。敞通经传,意甚恶之。乃言于二公曰:“夫瑞应依德而至,灾异缘政而生。今异鸟翔于殿屋,怪草生于庭际,不可不察。”由、安惧然不敢答。居无何而肃宗崩。
时窦氏专政,外戚奢侈,赏赐过制。敞奏记由曰:“赏赉过度,至于空竭帑藏,损耗国资。寻公家之用,皆百姓之力。明君赐赉,宜有品制,忠臣受赏,亦应有度。今明公位尊任重,宜先正己以率群下,还所得赐,因陈得失,奏王侯就国,节省浮费,赈恤穷孤,则恩泽下畅,黎庶悦豫,上天聪明,必有立应。”由不能用。
窦宪为车骑将军,诏使者为宪弟笃、景并起邸第,兴造劳役,百姓愁苦。敞上疏谏曰:“臣虽斗筲之人,诚窃怀怪,以为笃、景亲近贵臣,当为百僚表仪。今百姓愁苦,县官无用,而遽起大第,崇饰玩好,非所以垂令德也,宜且罢工匠,恤人之困。”书奏不省。
后拜为尚书,复上封事曰:“昔郑武姜之幸叔段,爱而不教,终至凶戾。由是观之,爱子若此,犹饥而食之以毒,适所以害之也。宪秉三军之重,笃、景总宫卫之权,而虐用百姓,奢侈僭逼,诛戮无罪。今者论议凶凶,咸谓叔段复生于汉。虽知言必夷灭,而冒死自尽者,诚不忍目见其祸而怀默苟全。”
敞数切谏,言诸窦罪过,宪等深怨之。时济南王康尊贵骄甚,宪乃白出敞为济南太傅。
岁余,迁汝南太守。敞疾文俗吏以苛政求当时名誉,故在职以宽和为政。及举冤狱,以《春秋》义断之。是以郡中无怨声,百姓化其恩礼。其出居者,皆归养其父母,推财相让者二百许人。又修理鮦阳旧渠,百姓赖其利,垦田增三万余顷。吏人共刻石,颂敞功德。 
(节选自《后汉书•卷四十三》有删改)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其先家于汝阴                      家:安家
B.辟太尉宋由府                      辟:(被)征召
C.宜先正己以率群下                  率:带领
D.敞疾文俗吏以苛政求当时名誉        疾:痛恨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居无何而肃宗崩           诚不忍目见其祸而怀默苟全
B.言事者以为祥瑞           今者论议凶凶
C.皆归养其父母             百姓赖其利
D.由待以殊礼               敞疾文俗吏以苛政求当时名誉
6.以下各组句子中,分别能够表现何敞“为官正直”和“深受他人敬重”的一组是(  )
A.①司徒袁安亦深敬重之            ②宪乃白出敞为济南太傅
B.①诚不忍目见其祸而怀默苟全     ②吏人共刻石,颂敞功德
C.①故在职以宽和为政             ②宪等深怨之
D.①宜且罢工匠,恤人之困         ②由、安惧然不敢答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何敞被征召到太尉宋由府后,京城及周围出现奇异的草木鸟兽,有人认为是祥瑞之兆,但何敞却认为是皇帝即将驾崩的不祥之兆。
B.面对当时赏赐不符合礼制的局面,何敞劝宋由送回得到的赏赐的物品,并请求宋由趁机陈述得失,但没有被宋由采纳。
 C.何敞心忧百姓。因为窦宪的两个弟弟大兴土木,他上书劝谏,希望二人遣归工匠,体恤百姓的困苦。
D.何敞由于多次讽谏,指出窦氏诸人的罪过,遭到窦宪等人的怨恨,后被窦宪排挤出京,做了济南王的太傅。
8.将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 赈恤穷孤,则恩泽下畅,黎庶悦豫,上天聪明,必有立应。(4分)
(2) 由是观之,爱子若此,犹饥而食之以毒,适所以害之也。(3分)
(3)是以郡中无怨声,百姓化其恩礼。(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0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9~10题。(10分)
千秋岁①      秦观
水边沙外,城郭春寒退。花影乱,莺声碎。飘零疏酒盏,离别宽衣带。人不见,碧云暮合空相对。
忆昔西池②会,鹓鹭③同飞盖。携手处,今谁在?日边清梦断,镜里朱颜改。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
[注]①千秋岁:词牌名。此词作于词人被贬处州时。②西池:汴京(开封)金明池。③鹓鹭:两种鸟,这里借指同游的同僚、朋友。
9.词的开头四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象?请简要描述。这四句在全词中有何作用?(5分)

10.“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是传颂千古的名句,请结合全词内容对其表现手法进行赏析。(5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                ,对此如何不泪垂?                   ,秋雨梧桐叶落时。
(2)                 ,铁马秋风大散关。              ,镜中衰鬓已先斑。
(3)五步一楼,十步一阁;             ,檐牙高啄;各抱地势,             。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3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3分)
雕花烟斗
冯骥才
    他被这一大盆金光灿灿的凤尾菊迷住了。
    这菊花从一人多高的花架上喷涌而出,闪着一片辉煌夺目的亮点点儿,活像一扇艳丽动人的凤尾,又似一道瀑布——静止、无声、散着浓香的瀑布。
    不知不觉间,他掏出一个挺大的核桃木雕花烟斗,插在嘴角,突然意识到花房里不准吸烟,他慌忙四下窥探,忽见身旁几片肥大浓绿的美人蕉叶子中间,有一张黑黑的老汉的脸直对着他,一双灰色的小眼睛牢牢盯着他嘴上的烟斗。他刚要承认过错,那老汉却和气地说:“没关系,到这边来抽吧!”
    这里便是花房的一角,这老汉是花农老范。老范坐在他对面,“唐先生,您还画画不?”他怔住了,“您怎么知道我姓唐?还知道我画画?”“先前,您带学生到这儿来画过花儿,您画得美,美呀……”老范赞美的语气是由衷的,他不禁泛起一阵酸楚和温暖的感动。像他这样一位红极一时的大画家,好比高高悬挂的闪烁辉煌的大吊灯,如今被一棒打落下来,曾经光彩照人的玻璃片片,被人踩在脚下,甚至无人顾惜。难道在这奇花异卉中间,在这五彩缤纷的花的天地里,隐藏着一个知音吗?
    谁能从这老范身上找到聪慧、美和知识的影子呢?老范身子矮墩墩,微微驼背,穿一身皱巴巴的黑裤褂,沾满污痕;面色黧黑,眼睛小,眸子发灰,动作迟缓而不灵便。发现老范仍不时瞅着他嘴上的烟斗,“您来尝尝我的烟丝吧?”唐先生诚恳地说。“不!”老范笑眯眯地说,“俺是瞧您的烟斗很特别……”
     他的烟斗是特别。上面雕着一只肥胖的猫头鹰,栖息在一段短短的秃枝上,“这烟斗是我自己刻的。” 他说。他想起了靠边站之后,整天无所事事,想起了某天灵机一动用木刻刀雕刻烟斗的感觉,想起了把每只烟斗都当作创作的倾尽心血的狂热,想起了家里摆满一个玻璃书柜的绝妙艺术品----雕好的烟斗。“美,美呀!”对面灰色的小眼睛流露出真切的钦慕之情。“您要是喜欢这烟斗,就送给您吧!”“不,不,俺要不得!”老范固执地一个劲儿摇脑袋。
    从此以后,唐先生常来花房坐坐,在饱尝冷淡、受尽歧视的他看来,这一片单纯、温厚、自然而然的人情十分珍贵。
    秋风一吹,又是赏菊的好时节。可唐先生却没有到小花房去。半年前,他被落实了政策,名画家的桂冠重新戴在头上。求画的、求烟斗的,让他忙得不亦乐乎。一天,家中高朋满座。外边又有人敲门。打开门,不觉双目一亮,面前一大盆光彩照人的凤尾菊,花后是半年多未见的老范。“哟,老范,是您呀!”矮墩墩的老范笑眯眯地站在他面前,额上沁出亮闪闪的汗珠,只频频点头。唐先生请老范坐下后,就顾不上再和他搭腔。老范一声不响地蹲坐在屋角,露出满足的神情。后来他发现了身边陈列烟斗的玻璃柜。一下子见到这么多雕着花、千奇百怪的烟斗,他看呆了,不禁发出一声声很特别的赞叹:“美,美,美呀……”没人搭理老范,唐先生感到自己认识这么一位无知的傻里傻气的怪老头很难为情。
    在又收到老范送的两次花后,唐先生从陈列柜下边一层属于一般水平的烟斗中,选择一只雕工比较简单、刻着五朵牡丹花的,送给老范。 “您……”老范喜得声音都震颤了,眼睛像一对灰色的小灯泡忽然亮了起来,双手郑重地接过烟斗,激动地吭吭巴巴,“谢谢您,唐先生,真谢谢您……”
    又一阵秋风吹起,唐先生倚坐在皮椅上,疲惫不堪。他的一幅画被莫名其妙地定为黑画,他再一次落魄,无人理踩了。这时,他听见有人轻轻叩门。打开门,一盆特大的金光灿烂的凤尾菊正堵在门口。“老范,快请进,请进!”来人把花放在地上,喘着气,“俺是老范的儿子。俺爹今年夏天得了肺炎,走了。他吩咐俺说,他要是不在了,无论如何也要把花给您送来。”“唐先生,您知道俺爹多喜欢您送给他的烟斗吗?临终时,他叫俺把那只烟斗插在他嘴角上。”
    “什么?”唐先生惊愕地问,他好像没听清这句话。他感到心上像压了一块沉重的石板,他后悔,没有把雕刻得最精美的一支拿出来,送给老范……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处在人生低谷中的画家唐先生,在花房邂逅花农老范,老范对他态度和善,对他的画由衷赞美,这使他感受到久违的温暖。
  B.看到装满烟斗的玻璃柜时赞叹美,美,美呀,接受雕工简单的烟斗时谢谢您……真谢谢您等语言描写,刻画出老范纯朴、木讷、无知、傻气的形象。
  C.老范的儿子在父亲去世之后,依照叮嘱,把一盆特大的凤尾菊送给唐先生,既写出了他的忠厚、孝顺,也表现了他们父子的信守承诺。
  D.唐先生的一幅画被定为黑画,他再次落魄,无人理睬,这种境遇的变化,直接反映了畸形的社会现实,深刻批判了人们的虚伪。
  E.一盆凤尾菊,一只雕花烟斗,几次普通的交往,表现出人性的大美,也显示了人性的缺陷,小说折射出的社会现象,引发人们深思。
(2)小说中唐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6分)

(3)请梳理小说的情节,简析情节安排的妙处。(6分)

(4)关于小说的线索,有人认为是“雕花烟斗”,有人认为是“凤尾菊”。你的看法是什么呢?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6分)

第II卷  表达题(80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
A.“表哥”杨达才的名表、天价眼镜、金属手镯及各式皮带被网友曝光后,细心的网民还盘点了杨达才的装备价值,估计全身装备17万左右。真是让人叹为观止!
B.日美之间围绕钓鱼岛问题,精心合作,再次上演了一幕“双簧戏”。一个在台前强势高唱夺岛论调,另一个在幕后,几乎是沉默不语,暗中借助一连串动作来推波助澜。
C.近年来,一些文化产业园区占地面积很大,入驻的文化企业却寥寥无几,规模较大、较知名的企业更是门可罗雀,这都是在给文化产业敲警钟。
D.无论你是用电脑还是手机,三言两语加上一个回车或发送键,瞬间就可以完成信息的传播,炙手可热的“微博”势头已经漫卷互联网。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距离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一周不到,细心的民众一定可以发现,一场“莫言热”正在我们周围悄然弥漫。
B.虽然无家可归的人数众多,但解放军和武警官兵的艰苦努力,使边远地区的灾民也全部得到毯子、衣服、帐篷和救援物资。
C.没有人比我更感觉到有把结论所依据的一切事实和参考资料在这里详细刊印出来,我希望在将来的一部著作中做到这一点。
D.红十字会接连陷入信用危机,问题在于我们的慈善机构财务不透明、管理不规范,但深层次的原因还是整个慈善业制度存在缺陷造成的。
 15.下列句子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
   ①“无我之境”与“有我之境”的创造显然有难易之别。
   ②然一般人难以达到这一境界,往往带着“我”的意志观物,常与外物处于对立状态,
作品总是带着欲望和意志的色彩,表现“有我之境”。
  ③相对来说,能绝灭欲念,能达到物我浑然的境地,写出“无我之境”就比较难得。
  ④因为根据叔本华的哲学思想,人莫不有生活之欲,受意志之支配。
⑤只有绝灭意欲才得解脱。
   A.①③④⑤②                    B.④⑤②③①
   C.①③②④⑤                    D.①④⑤②③
 16.根据下面表格显示的内容,将表后文段的空缺处补充完整。要求,语言连贯、简洁,不得出现数字。(6分)
近年部分国家经济增长及社会发展支出比例统计表
国家
分项 发达国家 新兴经济体
美国 英国 巴西 印度 中国
经济增长率 3% 2.3% 6% 6.8% 9.6%
教育、卫生、社保等公共事业支出占GDP的比例 16% 21% 14% 13% 10%
近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经济增长率不但远高于美、英等发达国家,(1)_____      。然而,我国在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社会发展支出方面还存在欠缺。例如教育、卫生、社保等基本公共事业支出占GDP的比例,就与经济的高速增长不相协调,(2)_____         ,甚至低于经济落后于我们的印度。因此在“十二五”规划中,我国将(3)_____              ,加快建设和谐社会,缔造“幸福中国”。
17、我们学习古典诗歌,我们徜徉在诗歌长廊中,感受魏晋风骨,领略大唐气象……我们仰视历史天空灿烂的诗星,我们鉴赏诗歌,解读人品,体验真情。请从《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选材,仿造例句续写两个句子,构成排比。(5分)
例句:白居易在琵琶声的呜咽里,泪湿青衫,用真情感悟了沦落的无奈。
仿句一:                                                                       。
仿句二:                                                                       。
五、作文(60分)             
18、阅读“记者采访李开复的摘要”,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采访对象介绍:李开复,48岁,毕业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计算机系,先后任职美国苹果、微软、谷歌等公司。2009年9月在北京创立创新工场。
  记者:李先生,我们中国人往往有一句俗话,说地球缺了谁都转,但是这和您刚才所说的,世界因我不同,似乎是完全不同两种形容,您怎么看有您这样一种信念?
  李开复:我觉得确实世界会转,但是我觉得这就是人生的目的,人生的目的不是让世界继续地转,人生的目的是让世界更美好,是让有世界上有更多,比如说有更多美好的产品,让人的生活过得更快乐,让人能够节省能源,让人能够有更多的和平,更少的战争,这些就是让世界更美好,那么这美好的世界和不美好的世界都在转,但转不是目的,它只是一个行动,是一个我们不可抗拒,不可改变的行动。所以我更希望把我们有限的时间,不是在去观察一个行动,而是在创造一个差别。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丹凤中学2014届高二年级11月月考
语文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1【A】 解析:原文是“越是……就越是会具有……
2【D】解析:原文是:认为莫言的获奖标志着中国、亚洲的文化和经济地位在全球不断上升。
3【C】解析:“都有共同的意识形态”,文中没有这一表述
二、古代诗文阅读(38分)
4.【C】(率:给……做表率)
语境 今  明公位  尊  任  重, 宜  先正   己  以率群下,     还所得  赐。
翻译 现在 明公地位 尊贵责任重大,应该先端正自己来给群下做表率,送回得到赏赐的物品。
5. 【D】(A.连词,表顺承,就/连词,表转折,却、但;B.助词,……的(人)/助词,用在时间词后面,不必译出;C.代词,他们的,指“那些与父母别居的人”/代词,它,代“鮦阳旧渠”;D.均为介词,用)
6. 【B】(A.①句表现何敞深受他人敬重,②句说何敞受到窦宪的排挤;C.①句表现何敞为官宽和,②句说窦宪等人对何敞十分怨恨;D.①句表现何敞为官正直,②句讲的不是何敞)
7.【A】
A选项 A.有人认为是祥瑞之兆,但何敞却认为是皇帝即将驾崩的不祥之兆。 解说:原文出现在第一段,何敞认为是不祥之兆,但没有具体说是“皇帝即将驾崩”的不祥之兆 ,只是后来皇帝驾崩应验了何敞的预言。
原文 言事者以为祥瑞。敞通经传,意甚恶之……居无何而肃宗崩。
8.(1)采分点,赈:赈济,救济;穷:困窘;黎庶:百姓;聪明:听见看到。各1分共4分
赈   恤  穷  孤,    则  恩泽下畅, 黎庶   悦豫,   上天聪 明,  必有立应。
赈济和体恤困窘孤苦的人,那么恩泽施与百姓,百姓就会高兴安乐,上天听见看到,一定会很快有感应。
(2)采分点,若:像;食之以毒:拿有毒的食物给他吃,状语后置;适:刚好,恰好,恰恰。各1分,共3分
由是观之,爱子若此,    犹      饥    而食之以毒,          适   所以害之也。
由此看来,像这样爱儿子,好比在他饥饿时就拿有毒的食物给他吃,恰好是用来害他的啊。
(3) 采分点,是以:因此,因为这个;怨:怨恨;化:被……感化。各1分,共3分
是以郡中    无  怨    声,  百姓化 其 恩  礼。
因此郡中的人没有怨恨的声音,百姓被他的恩德礼仪感化。
9、浅浅的春寒从溪水边、城郭旁消退了,天气转暖,花影摇曳,莺声盈耳,一派热闹的城郊暮春风光。(2分)这四句写眼前之景,交代了人物活动的时令、地点。(1分)以乐景衬哀情,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2分)
10.“春去也”运用双关。一声浩叹,不仅是在感慨春光已逝,同时也暗示自己生命的春天将一去不复返,可谓一语双关,言简意深。“飞红万点愁如海”运用了借代、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飞红万点”生动地写出了暮春时节落英缤纷的景象,画面凄美,令人伤感;“愁如海”比喻新奇,以深不可测、茫无边际的大海写出了词人愁之深、愁之广,这愁既有伤春之愁、年华已逝的悲愁,也有人生失意的愁苦。(指出任意两种手法,并作分析即可。5分。)11(1)芙蓉如面柳如眉,春风桃李花开夜
(2)楼船夜雪瓜洲渡   塞上长城空自许
(3)廊腰缦回      钩心斗角                           (每句1分,共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3分)
12、(1)答E给3分,答A给2分,答C给1分;答B D不给分。
B项对老范的语言描写作用分析有误,“无知、傻气”表述错误。C项“表现了他们父子信守承诺”说法不够确切。D项“深刻批判了人们的虚伪”的说法于文无据。
(2)有才华,热爱艺术,在绘画、雕刻方面都很有造诣;温良、和善、懂得感恩;有些势利,有等级观念,顺境时漠视真挚情意。(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3)情节:受尽歧视,花房邂逅----花房交往,感受温暖-----重戴桂冠,冷落花农-----再次落魄,重拾真情。
妙处:制造波澜,吸引读者;在对比中刻画人物,突出个性;有利于表现主题。(情节、妙处各3分,意思对即可)
(4)示例一:雕花烟斗是小说的线索。小说的标题是雕花烟斗;雕花烟斗贯穿小说所有情节,使得作品结构严谨;它是连接两个人物的纽带,画家雕刻烟斗,赠送烟斗,为烟斗而悔恨;花农欣赏烟斗,接受烟斗,临终前叼着烟斗。雕刻的最精美的烟斗应该属于心灵最美的人,画家的悔恨,表现了作者对人性纯美和人性弱点的重新审视。
示例二:凤尾菊是小说的线索。凤尾菊贯穿小说的所有情节,使得小说结构谨严;它是连接两个人物的纽带,花农养凤尾菊,画家喜欢凤尾菊,花农几次给画家送凤尾菊,临终前还叮嘱儿子给画家送凤尾菊;凤尾菊是花农美好心灵的象征,象征善良、单纯、温厚、自然而然的人情,表现了作者对美好情感的歌颂。(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观点明确2分,分析充分4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B】    14.【A】          15.【D】
16、(1)而且高于巴西、印度等新兴经济体(2)这一比例不仅远低于发达国家(3)大力增加社会公共事业的投入。(对一处給2分,三处为6分)
17.(一)苏轼在赤壁矶头的浪涛前,慷慨高歌,用豪放解读了如梦的人生;(二)李清照在凄楚孤苦的守望中,把盏啜饮,用闲愁涂满生命的黄昏。(可写其他的古代诗人诗作,5分)
五、作文(60分)
审题要点:
批驳的对象:
     地球缺了谁都转——人的渺小,不能掌控的东西如生命的长度、生死的距离、命运(身份地位、挫折等)
树立的观点: 创造一个差别,让世界更美好
            差别——知识、道德、文化等方面的价值
“我”的价值——不能改变的是生命的长度,但能改变的是生命的高度。(活得伟大、美丽、有意义)
   “我”的价值虽小,但千千万万个“我”的能量是巨大的。(小我汇成大我)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二 选择性必修 月考试卷


上一个『宁夏固原一中高一年级中期考试卷』  下一个『七年级语文上第三次月考试题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