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水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上语文期中考试题含答案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期中试卷
试题
名称
白水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上语文期中考试题含答案(高二必修五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白水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语文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9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9分,每小题1分。)(1),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2),乐夫天命复奚疑!(3)外无期功强近之亲,,__________________,形影相吊。(
试题预览
白水中学2012 -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
期中考语文试卷  
    (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9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9分,每小题1分。)
(1)                    ,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                。
(2)                    ,乐夫天命复奚疑! 
(3)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__________________,形影相吊。
(4)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___________________,青雀黄龙之舳。
(5)                   ,秋水共长天一色。 
(6)鹤汀凫渚,                      ;桂殿兰宫,                      。
(二)文言文课内阅读(12分,每小题3分)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冼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陈情表》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以刘日薄西山                      薄:迫近
B. 除臣冼马                          除:革除   
C.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逮:及、至
D. 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矜:自夸
3.下列句中,加点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①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②况臣孤苦,特为尤甚
B.①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②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C.①但以刘日薄西山          ②猥以微贱,当侍东宫
D.①报养刘之日短也          ②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4. 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几段文字叙述了朝廷屡次征召催逼,自己辞不赴命,进退两难的处境,提出了“愿乞终养”的要求。
B.“逮奉圣朝……实为狼狈”一段分别以“逮”“寻”两个时间副词领起,连续两次征召,一次“辞不赴命”,一次“辞不就职”,原因都是祖母“供养无主”,与全文首段呼应。
C.首段连用“察臣”“举臣”“拜臣”“除臣”到“责臣”“催臣”,不仅文法错落,显出由弛而张、逐步紧迫的情势,同时也体现出先恭维皇恩浩荡,后申诉委屈矛盾的心理层次。
D.作者在末段以两个年龄数字作对比,说明报国日长,尽孝日短,表明忠孝难以两全,有力地证明自己舍忠而取孝的抉择的正确性,以使皇帝心甘情愿地批准他的请求。
5. 把原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⑵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文言文课外阅读(15分,每小题3分)
武夷精舍记
[宋]韩元吉
     武夷在闽粤直北,其山势雄深磅礴。自汉以来,见于祀事。闽之诸山皆后出也。其峰之最大者丰上而敛下,岿然若巨人之戴弁①。缘隙磴道,可望而不可登,世传避秦而仙者蜕骨在焉。溪出其下,绝壁高峻,皆数十丈。岸侧巨石林立,磊落奇秀。好事者一日不能尽,则卧小舟抗溪而上,号为九曲,以左右顾视。至其地,或平衍,景物环会,必为之停舟,曳杖徙倚而不忍去。山故多王孙②,鸟则白鹇、鹧鸪,闻人声或磔磔集崖上,散漫飞走而无惊惧之态。水流有声,竹柏丛蔚,草木四时敷华③。道士即溪之六曲,仅为一庐,以待游者之食息。往往酌酒未半,已迫曛莫而不可留矣。
     吾友朱元晦居于五夫里,去武夷山一舍④,而近若其后圃,暇则游焉。与其门生弟子挟书而诵,取古诗三百篇及楚人之词,哦而歌之,潇洒啸咏,留必数日。盖山中之乐,悉为元晦之私也,予每愧焉。
     淳熙十年,元晦既辞使节于江东,遂赋祠官之禄⑤,则又曰:“吾今营其地,果尽有山中之乐矣。”盖其游益数,而于其溪之五折,负大石屏,规之以为精舍,取道士之庐犹半也。诛锄茅草,仅得数亩。面势幽清,奇石佳林,拱揖映带。使弟子辈具畚锸,集瓦竹,相率成之。元晦躬画其处,中以为堂,旁以为斋,高以为亭,密以为室。讲书肄业,琴歌酒赋,莫不在是。予闻之,恍然如寐而醒,醒而后,隐隐犹记其地之美也。且曰:“其为我记。”
夫元晦,儒者也。方以学行其乡,善其徒。非若畸人隐士遁藏山谷,服气茹芝,以慕夫道家者流。然秦汉以来,道之不明久矣。吾夫子所谓志于道,亦何事哉?夫子,圣人也,其步与趋莫不有则。至于登泰山之巅而诵言于舞雩之下,未常不游,胸中盖自有地。而一时弟子鼓瑟锵然,“春服既成”之咏⑥,乃独为圣人所予。古之君子息焉者,岂以是拘拘乎?
元晦既有以识之,试以教夫来学者,相与酬酢于精舍之下。俾或自得其视幔亭之风⑦,抑以为何如也。
是岁八年,颍川韩元吉记。  (有删节)
【注】 ①弁:帽子。②王孙:猴的别称。③华:通“花”。④舍:古代计量单位,一舍为三十里。⑤赋祠官之禄:宋代优待官吏,官吏脱离实际职务,可以挂名掌管某祠,享受俸禄。⑥“春服既成”之咏:语见《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孔子与弟子谈志向,曾皙鼓瑟,咏唱“春服既成”,其思想得到了孔子的赞同。⑦幔亭之风:相传秦始皇时仙人武夷君,中秋节在武夷山设幔亭一座,宴请山下的乡人。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已迫曛莫而不可留矣  莫:通“暮”,天黑
B.规之以为精舍  规:规划
C.元晦躬画其处  躬:亲自
D.善其徒  善:好的
7.以下句子中,全都是描写“武夷精舍”环境与布置的一组是(3分)(  )
①仅为一庐,以待游者之食息   ②于其溪之五折,负大石屏  ③岸侧巨石林立,磊落奇秀 ④奇石佳林,拱揖映带       ⑤中以为堂,旁以为斋
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③④⑤        D.①②④
8.下面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武夷山山势宏伟,山形奇特,历史悠久,充满神话色彩,令人流连忘返,但一日之游时间仓促,游览者往往匆匆而返。
B.因居住地距武夷山较近,朱元晦与门徒常携书前往,颂《诗经》《楚辞》,饮酒长啸。辞官后,享受祠官的俸禄,更能常游武夷山水。
C.武夷精舍面溪背石,是朱元晦与门徒亲自建造出来的,其规模比邻近的道庐大了一倍多,而且各功能区域划分明确。
D.朱元晦是一介儒生,心中有“道”,虽居深山,却不行寻仙访道、炼丹吃灵芝之举,而是效仿孔子收徒讲学,逸情于山水。
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盖山中之乐,悉为元晦之私也,予每愧焉。(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元晦既有以识之,试以教夫来学者。(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学名著阅读(10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10分)
10.下列各项中对《三国演义》的情节表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献帝不甘心受曹操控制,在衣带中放入诏书,令国舅董丞设计除掉曹操,董丞被家奴告密,谋杀曹操之事败露。曹操就杀了董丞全家,怒气未消,还杀了董贵妃并宣布,从此以后,外戚不奉旨进宫者斩。
B.诸葛亮“隆中对”的内容:曹操挟天子以令广土众民,占着天时,孙权据有江东,占着地利,而刘备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可占人和。应当先取荆州为家,后取西川建基业,采取据蜀联吴抗曹的策略,成鼎足之势,然后可以图中原。
C.关羽得知刘备在刘表处,到相府辞别曹操,恰好曹操生病,挂避客牌不见客人,张辽也托病不出,关羽无奈,只得留下书信一封辞别,并将曹操所赐之物,一一挂在库中,分毫未取,汉寿亭侯之印挂在堂上,喝退门吏,带上嫂嫂,去寻刘备。
D.糜夫人为存子嗣,投井自杀,赵云推倒土墙掩盖枯井。赵云独自一人,怀抱阿斗,七进七出,左右冲杀,连斩了曹操五十多员大将。曹操在山顶上望见,急问左右是谁,当得知是赵云时,曹操感叹说:“真虎将也!吾当生致之。”
E.攻打张绣期间,所过之处,稻熟将刈,为赢民心,曹操传令,凡践踏麦田者,并皆斩首。但没想到自己的马因迷路闯进麦田,违反了军令,这时谋士郭嘉提醒曹操“法应加于尊”,于是曹操以剑割发代首,并传示三军,显示自己带头执行。
11.简答题(任选一题)(5分)
 (1).歇后语:“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用以比喻两方面都愿意的事情。典出于《三国演义》的赤壁之战中,请简述这个故事。

 (2). ①阅读下面《三国演义》选段,根据原著故事情节,回答问题。
许攸出,仰天叹曰:“忠言逆耳,竖子不足与谋!吾子侄已遭审配之害,吾何颜复见冀州之人乎!”遂欲拔剑自刎。左右夺剑劝曰:“公何轻生至此?袁绍不绝直言,后必为曹操所擒。公既与曹公有旧,何不弃暗投明?”只这两句言语,点醒许攸;于是许攸径投曹操。(第三十回)
许攸背弃袁绍的原因有哪些?他投奔曹操后献上什么计策?
 

 三、现代文阅读(24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
如何打造“健康的网络文化”  
 王君超
对当前文化生态影响最大的是什么文化?是网络文化。
独特、开放、共享的网络文化,在促进民主、张扬人民的表达权等方面贡献甚巨。西方学术界借用“第五等级”一词,指称互联网及其用户对社会的影响,用以区别被称为“第四等级”的传统媒体。由于网络复制和呈现的是现实的社会关系,其文化形态呈现出一定的多元性、可塑性以及与其他文化的共融性。造就更为健康的网络文化,是当前文化建设的话题中应有之义。
健康的网络文化有赖于健康的传播内容。在“关系为王”日益凸显的社交网站时代,“内容为王” 仍然是网络传播的主旋律。网络能否一领媒体风骚,不仅取决于其旺盛的人气、独特的传播方式和弥漫的民主、自由气息,更取决于其内容是否真实、可靠。由于网络即时发布、碎片化传播、把关弱化的特性,以及博客、微博等的“自媒体”属性,使其在内容的真实性、教育性方面无法与传统媒体比肩。但是,“公民推客”通过不断的互动与刷新,可使网络努力呈现真实的事件与舆情;网民通过提高媒介素养,对谣言、色情、暴力等不良信息加以抵制,有利于保持网络文化的正气;网民通过上载、分享健康信息和有创意的文化产品,则有助于维护网络文化的多元性和创新品质。
健康的网络文化需要创新的管理文化。互联网彻底改变了人类的沟通方式和效率,使得“网络民意”成为时代的强音。但是,由于“扭曲传播”①现象的存在,难免会使网络空间滋生乱象:“水军”、“推手”②操纵舆论,骇客、病毒无孔不入,“推手造星”泛滥成灾,违法、不良信息屡禁不绝,从而使得网络文化呈现出一定的复杂性。“网络公民”在畅享“信息高速公路”便利之时,个人隐私时有被侵犯之忧;信息超载和“数字鸿沟”的客观存在,也使得网络秩序备受诟病。从全球来看,公众期待的“网络公共领域”和“理想的传播情景”依然只是愿景。因此,造就健康的网络文化需要科学、包容、创新的管理文化护航。网络管理贵在科学决策、艺术疏导。
健康的网络文化需要崭新的“粉丝文化”。曾几何时,“粉丝”这个网络亚文化现象,一跃成为网上最受关注的“文化奇观”。“粉丝”不仅是明星的拥趸,也是明星的社会符号。以往网络事件中的一些“粉丝”,往往画地为牢、互相攻击,常让口水淹没了真相。须知“粉丝”与明星的关系恰如水之于舟:水可载舟,亦可覆舟。造就健康的网络文化,需要构建崭新的“粉丝文化”:不是唯我独尊、党同伐异;而是诉诸理性,彼此包容,尊重对方的表达权、质疑权和批评权。
网络文化植根于互联网,影响全社会。在一定程度上,网络文化构建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只有健康的网络文化,才能让真诚与理性为伴,让民意健康生长。 
                         (摘自《人民日报》2012年02月07日  有删节)
【注】①扭曲传播指信息在传播过程中被层层扭曲,以至面目全非。②网络水军指受雇于网络公关公司,为他人发帖回帖造势的网络人员。网络推手,又名网络推客,指那些懂得网络推广并能应用的人。
12.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 决定网络能否引领媒体风骚的诸多因素中,内容的真实可靠比网络的人气、传播方式等更重要。
B. 虽然网络在内容的真实性等方面比不上传统媒体,但推客、网民可以通过一些积极的行动来弥补这些不足。
C. 以往有些“粉丝文化”是唯我独尊、党同伐异的,而崭新的“粉丝文化”则要求理性,互相包容、尊重。
D. 网络文化构建了我们的生活方式的原因在于网络文化植根于互联网,影响了全社会。
13.请结合全文概括网络文化的特点。(3分)
                                                                  
14.“公众期待的‘网络公共领域’ 和‘理想的传播情景’”怎样做才不至于“依然只是愿景”? (3分)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7题
棉 花 被 子  (衣向东)
有些物品被我们珍藏着,成为我们生命的一部分,并不是因为它们多么稀奇贵重,而是其中融入了我们太多的情感。比如一支钢笔,一本书,一枚发卡等等。马宁珍藏的是一床棉花被子。
马宁二十年前跟妻子赵薇结婚是在他的家乡马湾镇,这是一个普通的南方小镇,南方湿润的空气和缭绕的山雾,使得门前青石板上的苔藓,一年年滋蔓着。每年入冬之后,日子就阴冷得很了。
赵薇是北京部队大院出生的女子,对南方阴冷的天气,难免有些不适应。马宁说:“你别担心那边冷,我早就写信告诉我妈,让她缝做一床新棉花被子,冷不着你。”
赵薇感觉到这件事情对马宁的重要性,她就不再说什么了,跟随他走进南方阴冷而灰暗的天气里。
马宁的母亲按照儿子来信的要求,选用了上等的新棉花,缝做了一床棉被。白棉布的被里,大红的缎子被面,密密实实的针脚,看上去非常讲究了。她怕冻着了北京来的儿媳妇,被子里絮了厚厚的棉花。赵薇拥着被子,就闻到了新棉花的气息,还有白棉布的香气。
等到儿子儿媳离去后,母亲就很细心地收起棉被,保存在厚重的木箱里。南方的屋子潮湿,遇到好天气,她总要把棉被放在阳光下晾晒,让棉花一直保持着蓬松细软。
马宁结婚的第二年,家乡发了一场洪水,环绕马湾镇的河流水位暴涨,淹没了屋前的石阶。母亲屋内的水漫过了床铺。她用塑料布缠裹着那床加厚棉被,抱在怀里,站在客厅的方桌上,整整站了六个小时。马宁的哥哥试图帮她接过棉被,她却不肯松手。
屋前的柿子树绿了又黄,黄了又绿,一晃五六年过去了,北京的儿媳始终没有回来。这当中也有好消息传来,就是北京的儿媳给她生了一个孙子,让她在寂寞的时光中,又多了一份幻想和思念。
一个夏天的晚上,母亲突然主动把电话打到北京,问什么时候能再回老家,说她想他们了。马宁说:“这好办,你到北京来住些日子吧。”
马宁就让哥哥把母亲送到了北京,母亲住了二十几天,就再也住不下去了,吵着要回老家。眼下南方正是霉雨季节,她老是担心木箱内存放的那床棉被潮湿生霉了。马宁弄不懂母亲的心思,见母亲坚决要走,以为她想家了,就让哥哥来京把母亲领了回去。
母亲到家的当天,就把棉被从木箱内倒腾出来,果然挨近木箱底部的棉被子,有些潮湿,她急忙把被子展在阳光下晾晒。
这样又过了两个春秋。有一天母亲晾晒被子的时候,因为胸闷气喘,竟没有力气将被子搭在铁丝架上了。母亲心里就恨自己不中用,知道自己活不太久了,禁不住抱着棉被子,蹲在地上哭了。
也就是这个冬季,母亲在一个阴冷的雨天走了。在母亲生命最后的日子里,马宁的姐姐一直守候在病床前。母亲对女儿说的最后一句话是:“别忘了经常把木箱里的被子拿出来晾晒。”
马宁赶回家处理了母亲的后事。马宁的姐姐就把关于棉被子的一些细节,详细告诉了马宁。姐姐说:“妈说,要是以后赵薇回来,让她放心地盖那被子,还软乎呢。”马宁把棉被带回了北京。尽管他居住的楼房一年四季都很干燥,但他还是经常在阳光充足的时候,把棉被子放在阳台上晾晒。有时候他也陪伴着棉被,坐在温暖的阳光里,想一些很久远的事情。想到愧疚处,他就把自己的脸埋在棉被里,静静地流泪。
棉被因为吃足了阳光,贴在他脸上的时候,就更加柔软而温暖了。
15.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   )
A.棉花被子是小说的线索,小说通过对棉花被子这一物件表达了母子之间难以割舍的亲情。
B.母亲住在北京时依然想着家里的棉花被子,可见母亲已经将打理棉花被子当做一种精神寄托了。
C.马宁珍藏着棉花被子,可见棉花被子已经融入了他和母亲以及他和赵薇的爱情。
D.北京媳妇赵薇结婚时就领教了江南冬天的阴冷,所以之后再也不敢回马湾镇了。
E.母亲去世后,马宁经常把自己的脸埋在棉被里,静静地流泪,这个举动表现出马宁多种复杂的情感。
16.阅读全文,请说说母亲为什么执著于晒那一床棉花被子。(4分)
                                                                 
17.母亲临终时对女儿说的最后一句话是:“别忘了经常把木箱里的被子拿出来晾晒。”请你结合人物的性格特点,探究母亲此时的心理,并谈谈你由此引发的感想。(6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10 分)
18.下列六句诗,可以组合成三副对联,请你组合出合适的一副送给学校摄影小组。(填序号即可)( 2 分)
    ① 现出庐山真面目           ②天涯雁寄回文锦
    ③ 常向秋山寻妙句           ④留住秋水旧丰神    
    ⑤ 又驱春色入毫端           ⑥水国鱼传尺素书
答:                        
  19.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8 分)
         A     是一项旨在创新的艺术工程,    B     这种创新不是对名著的随意否定与肆意颠覆,   C     给名著的人物和情节穿上时髦的外衣,    D    创作主体对名著的当代性阐释,对名著的独特感悟与精准演绎。那些与当下观念沆瀣一气的重拍之作只是艺术长空中的闪电,不会长久辉耀在历史的天空。   
(1)请用四个字概括这段文字谈论的主要话题,并填写在A处。(3 分)
答:               
(2)根据文意,在B、C、D三处填写恰当的关联词。 ( 3 分)
答:B                 C                 D            
(3)划线部分有一处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2分)
     修改意见:                                                        
    五、作文(70分)
    20.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70分)
    台湾漫画家蔡志忠说:“如果拿橘子来比喻人生,一种橘子大而酸,一种橘子小而甜,一些人拿到大的就会报怨酸,拿到甜的又会报怨小。而我拿到小橘子会庆幸它是甜的,拿到酸橘子会感谢它是大的。”
要求:把握材料的主旨,自行确定立意、角度、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议论文。





白水中学2012 -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语文答案  

1
(1)舟遥遥以轻飏    恨晨光之熹微(2)聊乘化以归尽
(3)内无应门五尺之童,茕茕孑立    (4)舸舰迷津
(5)落霞与孤鹜齐飞(6)穷岛屿之萦回    即冈峦之体势
 2. B  除:授予官职。
 3. A   (A项①②都为动词,是;    B项①介词,比;②介词,对、向;, C项,①连词,因为;②介词,凭……的身份;   D①结构助词,的;②动词,去、往、到。) 
4. D   (D项“以使皇帝心甘情愿地批准他的请求”是无中生有。 )
5. 略
6.D [解析] 善:教育好,名词活用为动词。
7.B [解析] ①描写的是道士所建的茅庐;③是整个武夷山九曲溪的环境。
8.C [解析] “比邻近的道庐大了一倍多”有误,武夷精舍的规模仅有邻近道庐的一半。
9.[答案] (1)大概山中所有的乐趣,都被朱元晦拥有了吧,对比于他,我常常觉得很惭愧。(大意1分,“盖”“悉”“为”“私”“每”等词语译错一处扣0.5分,扣完2分为止)
(2)元晦既然已经明白这些道理,就尝试着用这些道理教导那些来向他求学的人。(大意1分,“既”“有以”“识”“夫”每处译错扣0.5分,扣完2分为止)
[解析] 第(1)句,“盖”表猜测,可译为“大概”;“为元晦之私”可以有两种翻译法,一是把“为”理解为被动标志,“私”作为动词,译为“独自拥有”,二是把“为”理解为“是”,把“私”理解为名词“私人之物”;“每”在文言中有“常常”之意,应引起注意。
第(2)句,“有以”是文言固定用法,一般可译为“有办法”;“夫”用在句中,常用作指示代词,可译为“那些”;“学者”是古今异义词,应拆开翻译为“求学的人”。
 10. CE(C是得知刘备在袁绍处;曹操为了挽留关羽,假托有病,挂避客牌对其避而不见。E 曹操的马因鸟而受惊,闯进麦田;郭嘉是说“法不加于尊”)


  答案:BE.(B.糜夫人投井而死。E.孔明并未自动请求,而是鲁肃邀请他前往江东的。)
 11、(1答案:为使曹操上当,周瑜和黄盖决定使用苦肉计。在军事会议上,黄盖假装与周瑜意见不和,甚至出言不逊。周瑜下令将黄盖打得皮开肉绽,卧床不起。阚泽为黄盖献诈降书,诈降周瑜的蔡中蔡和将这一假情报传回曹营,曹操就相信了黄盖。随后黄盖诈降曹操,率船火烧曹操水军,立下战功。
  (2答案:①许攸背弃袁绍的原因有:许攸建议袁绍袭击许昌,未被采纳(1分);审配向袁绍告发他滥受民间财物,并且让子侄辈向百姓多征税,中饱私囊,他为这事遭受袁绍斥责。(2分)他投奔曹操后献上袭击袁绍屯粮之所乌巢的计策。(2分)(大意对即可)
12 . D (“网络文化构建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之前有表示限制的短语“在一定程度上”。 )
 13 .① 独特、开放、共享;② 多元性、可塑性以及与其它文化的共融性;③ 在内容的真实性、教育性方面不如传统媒体;④ 一定的复杂性;⑤ 影响力大。(写到任意3 点即可得满分)
14 .① 提高网民素质,改变“扭转曲播”现象,杜绝网络空间乱象的滋生;② 加强立法,保护网民的个人隐私不被侵犯;③ 提升技术,使信息传送更迅速,创建让网民满意的网络秩序。
15 . CD 
16 .马宁曾给母亲写过一封信,告诉母亲:儿媳妇是北方人,受不了南方阴冷的天气.母亲反复晾晒棉被,一是出于对儿子和儿媳妇的关心,表现出一个老人对孩子体贴疼爱;二是因为一晃五六年过去了,儿子和儿媳都没有回来,反复晾晒正表达了母亲对孩子的牵挂、惦念、思念。
17.母亲心理:我再也不能给孩子晾晒那床被子了,要是儿子一家回来,可不能让他们受凉,女儿你替娘经常把被子拿出来晒晒吧,替娘照顾他们,希望他们常回老家!(3分)(感想的内容合情理,通顺即可,酌情给分。3分)
18.① ④(如顺序颠倒得1分)
19(1)名著重拍(重拍名著)
 20(2)B但是(但,然而)  C也不是(不是)    D而是 
       (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能正确表达逻辑关系即可)
(3)在“观念”的前面加上“庸俗”。( 只要符合原文语境,其他词语亦可)
【参考译文】武夷山位于福建省的正北部,山势雄伟幽深曲折。自汉代以来,武夷山的名字就出现在祭祀的大事中。福建的其他山峰,都是后来才见于记载的。武夷山最大的一座山峰,上大下小,高高地耸立,就像一个巨人戴着帽子。沿着缝隙中的石阶可以看见顶峰却不能攀登;世间传说逃避秦朝乱世而登入仙界的人就是在这里留下尸骨。有一道溪水从山峰下流出,悬崖绝壁高大、险峻,都在几十丈深。悬崖两侧巨石林立,宏伟壮观奇特秀丽。喜好游览的人也不能在一天中走完,于是就躺在小舟上沿着溪水逆流而上,称为“九曲”,环顾两岸。到达有的地面平坦、景物环绕、集中的地方,一定要为其而停船上岸,拄着拐杖走走停停(流连忘返),不忍离去。山中本来有许多猴子,鸟大多是白鹇、鹧鸪,听到人的声音,有的就磔磔地怪叫栖止于山崖上,然后无拘无束地慢悠悠地飞走没有一点害怕的样子。水流潺潺有声,竹柏茂盛蔚为大观,草木四季都有花开。有位道士在溪水的六曲处尽头只造了一间房舍,来供游人吃东西休息。游人常常喝酒还没喝到一半,天色已经接近黄昏,不能再停留了。
我的朋友朱元晦住在五夫里,五夫里在距离武夷山不到三十里的地方,近得好像是武夷山外园,有空的时候就到武夷山游玩。朱元晦和他的门生弟子带着书前来诵读,选取的是《诗经》和《楚辞》,(元晦和他的门生弟子)吟哦高歌,饮酒长啸,一定要停留数日才离开。大概山中所有的乐趣,都是朱元晦的私人拥有,与他相比,我常常觉得很惭愧。
淳熙十年,元晦辞去江东使节一职,享受祠官俸禄,又说:“如今我管理此地,终于能尽享山中之乐了。”因为他游览的次数多了,就在溪水的第五个转折处,背靠巨石的地方,规划精舍,采取道庐一半大小的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二 必修五 期中试卷


上一个『河北省衡水中学2012届高三(5月)考试试题』  下一个『华中师大一附中2012—2013学年度上学期高三期中检测语文试题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