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八年级(上)语文第一次月考测试题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月考试卷
试题
名称
2012--2013学年八年级(上)语文第一次月考测试题(八年级上册 语文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2012--2013学年八年级(上)语文第一次月考测试题班级    学号    姓名   成绩     一、基础(25分)1.默写古诗文(10分)(1)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3)浊酒一杯家万里,___________。(4)我们在探究学问、研究问题
试题预览
2012--2013学年
八年级(上)语文第一次月考测试题
班级        学号        姓名         成绩        
一、基础(25分)
1.默写古诗文(10分)
(1)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       ____, _______     ________!
(2)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_______       ____,_______       ____。
(3)浊酒一杯家万里,_______       ____。
(4) 我们在探究学问、研究问题时,往往会出现峰回路转、扑朔迷离的情况,但是如果锲而不舍,继续前行,便会发现一个全新的天地,陆游的《游山西村》中两句诗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就包含了这个哲理。
(5). 苏轼的《浣溪沙》中抒发老当益壮、奋发进取的思想感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
(1)天上的美景shāo  zòng jí shì(                 ),地上的惊喜却在蔓延。
(2)最可爱的,就是在那xuán  yá jué bì(                )的上面,倒悬着一些极小的红花,映着古褐苍苍的石岩,另有一种情趣。
(3)至于青海湖中的……鸟岛,wéi wéi dòng tīng(            )的传说就更多了。
(4)其实,你还没离开纽约,只是róng  guāng   huàn  fā(         )力大无穷的纽约站起来了。
3、下面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通过学习雷锋报告会,使我们进一步树立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B.在学习上,老师要求我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究、互相合作。
C.为防止不再发生类似的教学楼房倒塌事故,教育局采取了很多安全措施。
D.几个学校的老师找刘成辉同学就克服学习困难交换了意见。
4、请你恰当地运用至少一种修辞方法(比喻、拟人、排比、对偶、夸张等),选用至少三个词语,用一段语意明确、顺畅的文字描绘你家乡的一处美景。(不少于30字)(3分)
斑斓   晶莹   魅力  柳暗花明   喧嚣  险峻

                                                                                    
                                                                                     
5、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
材料一:各种媒体上经常可见绯闻一词,许多人甚至一些著名的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都把绯读为fěi,其实绯的正确读音是fēi
材料二:有人对某中学高二一个班的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全班共45人,其中39人认为绯闻的绯读 fěi 6人认为读fēi;前者还认为绯是多音字,在绯闻中读 fěi ,在绯红中则应读fēi。
材料三:调查结果还显示,学生对绯闻的认知来自平时收看收听电视、网络及广播的娱乐节目,而绯红一词则是通过正式的课堂学习获得的。
材料四:在一些新闻报道中,绯闻一词常被误写成诽闻。如编造同事诽闻被判罚3000元。(注:诽读 fěi ,意思是说别人的坏话。)
⑴从第二则材料中,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2分)
                                                                                                              
⑵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绯字读错的原因有几条?(2分)  
                                                                       
⑶你认为应采取哪些措施来纠正这种错误?(2分)
                                                                        
二、阅读(45分)
(一)文言文阅读(18分)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6、 解释下列加点字词(4分)
A.全石以为底(            )   B.潭西南而望 (          )
 C.斗折蛇行(         )  (          )  
7、翻译句子:(4分)
(1)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2)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8、用原文填空。(4分)
(1)文中写水声清脆悦耳的语句:_                          ____________。
(2)文中侧面描写水清澈透明的语句:__     __           _____   _______。
(3)写潭中游鱼动静相宜、灵活有趣的语句:                       ______。
(4)描写溪流曲折悠远的语句:                             ____________。
9、本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文中突出表现了“小石潭”的什么特点?(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根据原文内容,说说作者观景赏物时的心情是怎样发展变化的?(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二)周庄水韵(14分)
第二次到周庄是冬天,刚刚下过一夜小雪,积雪还没有来得及将古镇覆盖,阳光已经穿破云层抚摸大地。在耀眼的阳光下,古镇上到处可以看到斑斑积雪,在路边,在屋脊,在树梢,在河边的石阶上,一滩滩积雪反射着阳光,一片晶莹,令人眩目。古老的砖石和清新的白雪cēn cī(   )交织,黑白分明,像是一幅色彩对比强烈的版画。在阳光下,积雪正在融化,到处可以听见滴水和流水的声音,小街的屋檐下在滴水,石拱桥的栏杆和桥洞在淌水,小河的石河沿上,往下流淌的雪水仿佛正从石缝中渗出来。细细 dì(  )听,水声重重叠叠,   ①     ,仿佛神秘幽远的江南丝竹,裹着   ②     ,从地下袅袅回旋上升。这样的声音,用人类的乐器永远也无法模仿。
11、根据拼音写出文段括号处应填入的词语。(3分)
  cēn cī(      )        dì(    )听
12、根据文意填入文段①②处的词语分别是           、            。(2分)
13、这段文字先从    觉的角度描写阳光下的雪景,再从    觉的角度描写描写滴水和流水的轻柔,意境优美,令人神往。(2分)
14、作者第二次到周庄总的印象是什么?用原文回答,并从修辞的角度分析其作用。(4分)
                                                                                  
                                                                                 
15、如果将“阳光已经穿破云层抚摸大地”一句中的“抚摸”一词改为“照耀”好不好?为什么?(3分)
                                                                                
                                                                                

(三)白马湖(13分)
朱自清
今天是个下雨的日子。这使我想起了白马湖;因为我第一回到白马湖,正是微风飘萧的春日。
白马湖在甬绍铁道的驿亭站,是个极小极小的乡下地方。在北方说起这个名字,保管一百个人中一百个人不知道。但那却是一个不坏的地方。这名字先就是一个不坏的名字。据说从前(宋时)有个姓周的骑白马入湖仙去,所以有这个名字。这个故事也是一个不坏的故事。假使你乐意搜集,或也可编成一本小书,交北新书局印去。
白马湖并非圆圆的或方方的一个湖,如你所想到的,这是曲曲折折大大小小许多湖的总名。湖水清极了,如你所能想到的,一点儿不含糊像镜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外面只见微微的碧波而已,想不到有那么大的一片。湖的尽里头,有一个三四十户人家的村落,叫做西徐岙,因为姓徐的多。这村落与外面本是不相通的,村里人要出来得撑船。后来春晖中学在湖边造了房子,这才造了两座玲珑的小木桥,筑起一道煤屑路,直通到驿亭车站。那是窄窄的一条人行路,蜿蜒曲折的,路上虽常不见人,走起来却不见寂寞。尤其在微雨的春天,一个初到的来客,他左顾右盼,是只有觉得热闹的。
春晖中学在湖的最胜处,我们住过的屋也相去不远,是半西式的。湖光山色从门里从墙头进来,到我们窗前、桌上。我们几家接连着;丐翁的家最讲究。屋里有名人字画,有古瓷,有铜佛,院子里满种着花。屋子里的陈设又常常变换,给人新鲜的受用。他有这样好的屋子,又是好客如命,我们便不时地上他家里喝老酒。丐翁夫人的烹调也极好,每回总是满满的盘碗拿出来,空空的收回去。白马湖最好的时候是黄昏。湖上的山 ① 一层青色的薄雾,在水里映着参差的模糊的影子。水光微微地暗淡,像是一面古铜镜。轻风吹来,有一两缕波纹,但随即平静了。天上偶见几只归鸟,我们看着它们越飞越远,直到不见为止。这个时候便是我们喝酒的时候。我们说话很少;上了灯话才多些,但大家都已微有醉意。是该回家的时候了。若有月光也许还得徘徊一会;若是黑夜,便在黑暗里摸索 ② 回去。
白马湖的春日自然最好。山是青得要滴下来,水是满满的、软软的。小马路的两边,一株间一株地种着小桃与杨柳。小桃上各 ③ 几朵重瓣的红花,像夜空的疏星。杨柳在暖风里不住地摇曳。在这路上走着,时而听见锐而长的火车的笛声是别有风味的。在春天,不论是晴是雨,是月夜是黑夜,白马湖都好。——雨中田里菜花的颜色最早鲜艳;黑夜虽什么不见,但可静静地受用春天的力量。夏夜也有好处,有月时可以在湖里划小船,四面满是青霭。在船上望别的村庄,像是蜃楼海市,浮在水上,迷离惝恍的;有时听见人声或犬吠,大有世外之感。若没有月呢,便在田野里看萤火。那萤火不是一星半点的,如你们在城中所见;那是成千成百的萤火。一片儿飞出来,像金线网似的,又像 ④ 许多火绳似的。只有一层使我愤恨。那里水田多,蚊子太多,而且几乎全闪闪烁烁是疟蚊子。我们一家都染了疟疾,至今三四年了,还有未断根的。蚊子多足以减少露坐夜谈或划船夜游的兴致,这未免是美中不足了。
离开白马湖是三年前的一个冬日。前一晚“别筵”上,有丐翁与云君,我不能忘记丐翁,那是一个真挚豪爽的朋友。但我也不能忘记云君,我应该这样说,那是一个可爱的——孩子。
16、第二段中,作者屡次提到“不坏”,真的是“不坏”吗?你怎么理解?(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根据上下文,将下列四句话依次放在横线上。正确的顺序应该是:      (2分)
A.白马湖最大的,也是最好的一个,便是我们住过的屋的门前那一个。
B.遇到早年的夏季,别处湖里都长了草,这里却还是一清如故。
C.那个湖不算小,但湖口让两面的山包围住了。
D.沿铁路的水,再没有比这里清的,这是公论。
19、下列句子没有用任何修辞手法的是(    )(2分)
A.湖水清极了,如你所能想到的,一点儿不含糊像镜子。
B.湖光山色从门里从墙头进来,到我们窗前、桌上。
C.小桃上各缀着几朵重瓣的红花,像夜空的疏星。
D.白马湖最好的时候是黄昏。湖上的山笼着一层青色的薄雾,在水里映着参差的模糊的影子。
20、请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有数字的横线上。(4分)
①( )A.盖着 D.罩着 C.笼着
②( )A.扶着 B.醉着 C.唱着
③( )A.挂着 D.缀着 C.串着
④( )A.耍着 B.晃着 C.舞着
21、作者写这篇文章只是为了怀念白马湖吗?还有什么?请将你的答案用波浪线在文中画出来。(2分)
                                                                         
(四)名著阅读(8分)
(A )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了。古时有个书生,做了一个词,单题那贫苦的恨雪:广莫严风刮地,这雪儿下的正好。拈絮撏绵,裁几片大如拷栳。见林间竹屋茅茨,争些儿被他压倒。富室豪家,却言道压瘴犹嫌少。向的是兽炭红炉,穿的是绵衣絮袄。手拈梅花,唱道国家祥瑞,不念贫民些小。高卧有幽人,吟咏多诗草。
  再说林冲踏着那瑞雪,迎着北风,飞也似奔到草场门口开了锁,入内看时,只叫得苦。原来天理昭然,佑护善人义士。因这场大雪,救了林冲的性命。那两间草厅,已被雪压倒了。林冲寻思:“怎地好?”放下花枪、葫芦在雪里。恐怕火盆内有火炭延烧起来,搬开破壁子,探半身入去摸时,火盆内火种都被雪水浸灭了。林冲把手床上摸时,只拽得一条絮被。林冲钻将出来,见天色黑了,寻思:“又没把火处,怎生安排?”想起:“离了这半里路上,有一古庙,可以安身。我且去那里宿一夜,等到天明,却作理会。”把被卷了,花枪挑着酒葫芦,依旧把门拽上,锁了,望那庙里来。
入得庙门,再把门掩上,傍边止有一块大石头,掇将过来,靠了门。入得里面看时,殿上塑着一尊金甲山神,两边一个判官,一个小鬼,侧边堆着一堆纸。团团看来,又没邻舍,又无庙主。林冲把枪和酒葫芦放在纸堆上,将那条絮被放开。先取下毡笠子,把身上雪都抖了,把上盖白布衫脱将下来,早有五分湿了,和毡笠放在供桌上,把被扯来,盖了半截下身。却把葫芦冷酒提来慢慢地吃,就将怀中牛肉下酒。正吃时,只听得外面必必剥剥地爆响,林冲跳起身来,就壁缝里看时,只见草料场里火起,刮刮杂杂的烧着。
(B) 林冲听得三个人时,一个是差拨,一个是陆虞候,一个是富安。自思道:“天可怜见林冲!若不是倒了草厅,我准定被这厮们烧死了。”轻轻把石头掇开,挺着花枪,左手拽开庙门,大喝一声:“泼贼那里去?”三个人都急要走时,惊得呆了,正走不动。林冲举手,胳察的一枪,先拨倒差拨。陆虞候叫声:“饶命!”吓得慌了手脚,走不动。那富安走不到十来步,被林冲赶上,后心只一枪,又搠倒了。翻身回来,陆虞候却才行得三四步,林冲喝声道:“奸贼,你待那里去!”批胸只一提,丢翻在雪地上,把枪搠在地里,用脚踏住胸脯,身边取出那口刀来,便去陆谦脸上搁着,喝道:“泼贼,我自来又和你无甚么冤仇,你如何这等害我?正是杀人可恕,情理难容。”陆虞候告道:“不干小人事,太尉差遣,不敢不来。”林冲骂道:“奸贼,我与你自幼相交,今日倒来害我,怎不干你事?且吃我一刀!”把陆谦上身衣服扯开,把尖刀向心窝里只一剜,七窍迸出血来,将心肝提在手里。回头看时,差拨正爬将起来要走。林冲按住喝道:“你这厮原来也恁的歹!且吃我一刀。”又早把头割下来,挑在枪上。回来,把富安、陆谦头都割下来。把尖刀插了,将三个人头发结做一处,提入庙里来,都摆在山神面前供桌上,再穿了白布衫,系了搭膊,把毡笠子带上,将葫芦里冷酒都吃尽了。被与葫芦都丢了不要,提了枪,便出庙门投东去。走不到三五里,早见近村人家都拿着水桶钩子来救火。林冲道:“你们快去救应,我去报官了来。” 提着枪只顾走。那雪越下的猛。但见:凛凛严凝雾气昏,空中祥瑞降纷纷。须臾四野难分路,顷刻千山不见痕。银世界,玉乾坤,望中隐隐接昆仑。若还下到三更后,仿佛填平玉帝门。( 此处选文有删节)
22、上文选自古典文学名著                 ,作者是            ( 2 分)
23、从选文中可以看出林冲是一个怎样的人?选文A 中用了哪两种人物描写方法?(3分)
答:                                                                              
                                                                                  
24、选文多处写到风雪,请说说其作用。(3 分)
答:                                                                         
                                                                             

三、作文(50分)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我自豪,因为我的学校,我的班级;我自豪,因为我的父母,我的朋友;我自豪,因为我的奋斗,我的成功…… 
  请以“我因_____而自豪”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在横线上填上一个词语,使标题完整。(2)文体不限(3)字数不少于500字;(4)不得抄袭;(5)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四.附加题(10分)
齐宣王使人吹竽
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1.解释加点的词:(2分)
 ①处士请为王吹竽:(      )          ②宣王说之:(          ) 
2.译下边句子(4分)
①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 译文
②湣王立,好一一听之。       译文
3.用一个成语来概括这个故事:               (2分)
4、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113.74.173.153)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语文版 八年级 上册 月考试卷


上一个『2011--2012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调研测试卷』  下一个『2011--2012学年八年级上期中测试题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