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中考文言文对比阅读
您现在位置: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试题下载
→
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
试题
名称
2011年中考文言文对比阅读
(九年级总复习 部编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2011年中考文言文对比阅读一、《醉翁亭记》《答谢中书书》[甲文]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乙文]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
试题预览
2011年中考文言文对比阅读
一、《醉翁亭记》《答谢中书书》
[甲文]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乙文]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坐起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翻译下面的句子
(1)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译: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
(2)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译:人们只知道跟随太守游玩而欢乐,但是不知道太守自有他的乐趣。
2.在描写景物方面,两文都充分调动感官,将景物写得有声有色。请举例加以说明。
示例:如“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一句充分将视觉与听觉结合,为画面增添了灵动感,传达了生命的气息。如“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调动嗅觉、视觉、触觉等,将四季的景物的各自特征很好的体现出来,这样更好地体现出作者娱情山水的情怀。
3.两文都写到作者与山、水等自然景物的融合,但表达的感情却有所不同,试结合下面句子作一下分析。
(1)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示例:自从谢灵运以来,没有人能够欣赏它的妙处,而作者却能够从中发现无尽的乐趣,带有自豪之感,期与谢公比肩之意溢于言表。
(2)醉能同其乐
示例:作者娱情山水,但让他陶醉的是与滁洲的老百姓一起出游,抒发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
4.两文描写景物都注重时间变换: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二、《岳阳楼记》与《答谢中书书》的异同
1.《答》的主题是通过描写山水之美,表达自己沉醉于山水的愉悦和与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情。
《岳》是通过对迁客骚人登楼时或悲或喜的“览物之情”的分析议论,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阔大胸怀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2.两文段在写法上的共同特点是什么?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岳阳楼记》《醉翁亭记》两文比较
1.(1)表达方式:《岳》是于写景抒情中穿插议论,语言凝练,富有哲理性。《醉》是于写景抒情中结合叙事,语言优美,富有诗意。
(2)主题:《岳》主要表现作者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思想,及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政治抱负,情调激昂。而《醉》主要表现作者仕途失意、壮志难酬,只能强颜欢笑,与民同乐,寄抑郁之情于山水之中的无限感慨,情调较为低沉。
(3)名句:都有古今传诵的名言佳句(《岳》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醉》有“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2、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一文中提到“古仁人之心”这一概念。“古仁人之心”内涵丰富。《岳阳楼记》和《醉翁亭记》这两篇文章可以说是从不同的角度对“古仁人之心”做了解释。请将《岳阳楼记》《醉翁亭记》两篇课文中体现出来的“古仁人之心”分别表示出来。
答:《岳》中的古仁人之心:古代那些具有高尚道德的人的心,与“随物喜因己悲”的心情有所不同。他们的悲喜不受客观环境和景物的影响,也不因个人得失而变化。即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醉》里表达为官者,将天下民众的快乐视为自己的快乐。即与民同乐。
3、(一)写作背景
《岳阳楼记》1046年,范仲淹的好友滕子京谪守巴陵郡,重修岳阳楼。当时,范仲淹亦被贬在邓州作官。滕子京请范仲淹为重修岳阳楼写记,并送去一本《洞庭晚秋图》。范仲淹依据此图,凭着丰富的想象,写下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表达了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激励我们要以天下为己任,树立崇高的理想。
《醉翁亭记》1045年,欧阳修因上书为范仲淹辩护,被贬为滁州知府,在此期间,他没有悲伤,而是为百姓做事,颇有政绩。本文是作者上任滁州第二年写的。滁州风光秀丽,百姓民风淳朴,安于农事。欧阳修关心百姓,平时寄情山水,以诗酒自娱,自得其乐,将自己的失意抑郁压在山水与诗酒之乐中。其中“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已成千古名句,传诵至今。
(二)根据写作背景,我们可以知道二位作者都是同样的遭遇,但是,他们面对同样的遭遇,所表现出的态度是否一样呢,请完成下列表格:
作者 遭遇 最能体现作者
思想感情的句子 概括作者的人生态度
或政治抱负
范仲淹 被贬
欧阳修 被贬
(三)(1)对比二位古人的人生态度,你更欣赏哪位?说说理由?(2)若你也像他们一样,遇到了较大挫折,你会怎样面对?
4、品味文章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读这三篇古文,我们都能从描写景物的字里行间读到作者或喜或忧的感情,这种就是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请用原文中写景的句子完成下列填空。(句子太长可用省略号表示)
《岳阳楼记》心情好:
心情差:
《醉翁亭记》心情好:
5、从《岳阳楼记》全文看,作者认为一个人应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抱负
才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6、上面两段文字都写到了景物的变化,作者写这些变化有什么不同的用意?
答:范仲淹以岳阳楼的“气象万千”引发迁客骚人的种种“览物之情”,欧阳修通过一天之间和一年之间的景色变化引出“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的观点。(基本意思对即可。)
7、从全文看,欧阳修的“览物之情”,体现了他什么样的思想?他的这种“览物之情”与范仲淹笔下“迁客骚人”们的种种“览物之情”有什么根本的区别?
答:欧阳修的“览物之情”体现了他与民同乐的思想。
范仲淹笔下的“迁客骚人”们立足于个人的得失和荣辱,因而他们的种种“览物之情”均以景物的不同而异。
欧阳修的立足点是“民”,他与民同乐,把百姓的乐当作自己的乐,把百姓的安居乐业作为自己的理想。这就是他们的根本区别。基本意思对即可。
8、课文理解。○1[甲文]①○2两段的分别是从阴和晴(或“悲”“喜”)的角度来描绘景色的,表达了游人因阴晴不同的景物而触发的悲喜不同的情感,这两段文字都是先写景后抒情,因景生情,情随境迁,为后文的议论作了必要的铺垫;[乙文]第①段前四句是按从整体到局部的顺序来写景的,由“环滁皆山”到“西南诸峰”再到“琅琊”,接着写“酿泉”最后写泉上的“醉翁亭”,层次分明。
○2[甲文]作者范仲淹借此文委婉地表达了对友人滕子京的劝勉,结尾作者发出“微斯人,吾谁与归?”的感叹,就全文看,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勉励朋友不要因客观环境和个人境遇的好坏而动摇自己的意志,要以忧国忧民为自己的职责,做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并表达了自己以天下为己任的政治抱负;[乙文]作者欧阳修尽管被贬滁州,但仍能有所作为,使滁州人民安居乐业,你从中得到的启示是:围绕“在逆境中仍保持旷达的胸襟,不计较个人得失,积极乐观”回答即可。由此可见,范仲淹和欧阳修都具有“古仁人”“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用[甲文]中语句回答)的旷达胸襟。
○3[甲文]与[乙文]两文都表现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甲文]文着眼于“忧”字,并以此作为进退的原则;而[乙文]则寄情山水,将醉和乐统一起来,抒发自己的情怀。
○4对甲、乙两段文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D )
A.甲文第①②段是两个排比段,并行而下,一悲一喜,一暗一明,传达出景与情互相感应的两种截然相反的人生情境。
B.甲文第③段是全文的重心,以“嗟夫”开启,兼有抒情和议论的意味。
C.乙文最后一段写日暮醉归。这一段有描写,有叙事,更融入抒情和议论,托出全文主旨。
D.甲、乙两文同为贬谪文学中的游记散文,有骈句,有散句,缺乏韵律美,既无诗的意境,又无散文的美感。
5、乙文第①中“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中的“乐”与范仲淹甲文中的“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乐”内涵是否相同?请简要说明。
答:内涵不相同。乙文中的“乐”是欣赏山水的乐趣,而甲文中“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乐”是与民同乐、人民的快乐。
四、[甲]《曹刿论战》与[乙]《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比较
1、[甲] 文中“齐师伐我。公将战”时,一介布衣曹刿主动请见鲁庄公的原因是“肉食者鄙,未能远谋。”(用原文语句回答),目的是使鲁庄公认识到人心在战争中的作用,努力争取人民的支持,为胜利奠定可靠的基础。他的这种思想境界可以用成语“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来形容。[乙]文结尾说“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是因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用原文语句回答)。
2、【甲】文通过记叙,说明了政治上取信于民是赢得战争胜利的先决条件;【乙】文通过议论,论述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中心论点;两个文段文段都强调了民贵、人和的重要,请你说说这种思想对我们今天国家建设的积极意义: “民贵”即“以民为本”,“人和”实际上就是“仁政”,这种仁政爱民之心与现代社会提倡的“以人为本”“和谐”是一脉相承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主要靠“人和”,“众志成城”、“人心齐,泰山移”,汶川地震、舟曲泥石流等灾难发生地都是因人和而实现了后期建设。
3、甲文的曹刿和乙文中的孟子在治国方面都具有相同的思想,请分别写出能体现他们共同思想的句子。【甲】文:“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乙]文:“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4、甲文着重刻画了曹刿的形象,突出“远谋”(用原文语句回答) 是弱国战胜强国的必要条件;乙文通过列举一系列战例,明确了“人和” (用原文语句回答)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
5、对甲、乙两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A.甲、乙两文的思想观点、写作方法以及写作目的是一致的。
B.甲、乙两文的思想观点有相同之处、都着眼于“民”。
C.甲文认为取信于民是战争取胜的先决条件,乙文认为“人和”是取胜的重要条件。
D.甲、乙两文都运用了对比手法,不同的是甲文用对比突出曹刿的谋略,乙文用对比证明“得道”的重要。
五、[甲文]《得道,失道》[乙文]《生于,死于》比较
1、[甲文]的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用原文语句回答), [乙文]的论点是“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用原文语句回答),它们主要都是针对最高统治者来说的。两则短文提出论点的方式不尽相同:[甲文]的论点在开头点明,然后对论点进行了进一步的论证和强调;[乙文]在结尾处揭示出论点,不再对论点进行解说。
2、[甲文][乙文]两则短文都用了类比论证的手法。[甲文]在开头提出论点后,用概括性很强的战例加以证明,然后从理论上进行论证,类推出治国的道理:“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用原文语句回答),阐明了“人和”(用原文语句回答)的实质,结尾以“人和”的“君子”“战必胜矣”作结,突出地说明了“人和”(用原文语句回答)是决定战争胜负最主要的条件;[乙文]从个人事例说起,在得出困境造就人才(概括回答)这个观点后,转到统治者治国上,指出决定国家存亡的因素和个人能否成就大事业的因素相仿,最后推出论点。
3、[乙文]讲的是造就人才和治理国家的问题。孟子认为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所以说“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行拂乱其所为。”(用原文语句回答),有了这样的磨炼,才能“动心忍心性,增益其所不能。” (用原文语句回答)。但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问题的另一个方面是,孟子又重视人的主观因素,提出“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用原文语句回答)的观点,这样就把造就人才的主、客观条件都说到了。短文再由个人说到国家,提出“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用原文语句回答)的论断,由此自然导出全文的中心论点——“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用原文语句回答)。
4、对《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
A.文章先用攻城而未能取胜的例子来论证“天时不如地利”。“三里”“七里”都极言防守地域之大,以致难以攻破,所以说:“天时不如地利”。
B.文章接着用守城而未能取胜的例子来论证“地利不如人和”。这里采用“池非不深也”这样双重否定的句式,格外强调守城条件之有利。
C.从守城一方的失利我们可以推断:攻城一方尽管没有“地利”,但因“人和”,能同仇敌忾,万众一心,因此无坚不摧。
D.文章在论证“人和”对战争的重要性后,又顺势推论出“人和”在治理整个国家中的作用。 (111.177.35.172)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相关试题:
人教版
九年级
总复习
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
上一个『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乐桥中学高二第一次月考
』  下一个『
高二语文月考试卷
』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