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原一中高一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
重磅推荐:备战2021,高考一轮复习语文试题分类下载
·
2021高考一轮复习名师讲座免费试听,网罗所有重难点
您现在位置: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试题下载
→
月考试卷
试题
名称
固原一中高一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高一必修一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固原一中高一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满分120分,作文40分。2、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3、必须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否则,不得分。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基础知识(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加点的字注意全对的一项是
试题预览
固原一中高一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满分120分,作文40分。
2、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3、必须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否则,不得分。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加点的字注意全对的一项是( )
A、沁(xīn)园春 百舸(gě) 峥嵘(zhēngróng)
B、瞋(chēn) 以遗(wěi)陛下 陛(bì)
C、颓圮(qǐ) 方遒(qiú) 岁月稠(cóu)
D、青荇 (xìng) 浪遏(è) 濡(rú)缕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惆怅 玉决 苍茫 激扬
B、寥廊 食邑 彳亍 寂寞
C、荡漾 仓淬 胆怯 耀眼
D、火钵 熏黑 戮力 参乘
3、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且贰于楚也 贰:两次
B、焉用亡郑以陪邻 陪:陪伴
C、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 微:略微
D、大行不顾细谨 行:作为
4、下列加点词语古今义相同的一项是( )
A、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B、行李之往来
C、吾每念,常痛于骨髓 D、沛公居山东时
5、下列各项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A、顷之未发,太子迟之 B、晋军函陵
C、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 D、道芷阳间行
6.下列加点字都属通假字的一组是( )
A.厚遗秦王宠臣 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B.卒起不意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C.距关,毋内诸侯 进兵北略地
D.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7.对下列句中文言句式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②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③大王来何操 ④何厌之有
A、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B、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C、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8、下列是对原文人物性格、艺术手法的分析及相关内容的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不虚美,不隐恶”是司马迁记录历史人物的一大亮点,这种“实录”感使得他笔下的人物形象显得真实饱满。比如写项羽在鸿门宴上的言行,除了表现其直率、守诺之长,还着力表现其刚愎、寡谋之短。
B.“怒斥太子”表现了荆轲性格的另一侧面。作为一个侠士,他必然以“言必信,行必果”自高,容不得别人对他的操守有所怀疑。太子的不信任,使得荆轲在临行前一反平素的沉着,在尚未计出万全的情况下,仓促前行,而导致最终的败局。
C.“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烛之武指出晋国贪得无厌,灭郑之后,接着就侵犯秦国,提醒秦伯对此现实不能不存戒心。
D.司马迁在刻画项羽这一形象时,运用了对比、映衬的手法,用刘邦的狡诈、对内奸绝不留情衬项羽直率、宽宏大度,用范增的多谋、急躁衬项羽短视、刚愎,故虽寥寥数语,项羽仍显得形象鲜明,富有神采。
9、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诗人在《雨巷》中创造了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这是受中国古代诗词的启发,用丁香结即丁香的花蕾来象征人的愁心。
B.诗人运用比喻、拟人、借代等修辞手法,写出了康桥那特有的优美景色,表达了自己那追梦般的思念之情。
C.“大堰河曾做了一个不能对人说的梦”,是因为大堰河知道自己的梦永远也不能实现。那种世俗的血缘关系,无形的鸿沟,使她只能把殷切的愿望埋在心里。
D.“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这个诗句的常序应当是“寒秋,独立橘子洲头,湘江北去”。
10、对徐志摩《沙扬娜拉——赠日本女郎》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
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
沙扬娜拉!
A. 第一诗句中的“温柔”描绘了日本女郎的情态美,欲言又止,含情脉脉地低头鞠躬,贤淑,温存,庄重。
B. 第二诗句中的“水莲花”是此诗的主要意象,诗人用它来衬托女郎在离情别绪的笼罩下难以忍受的内心痛楚,气氛孤单凄凉。
C. 第三诗句运用了重叠的手法,写出了女郎的深情呼唤以及美好的祝愿。
D. 此诗以“送别”为题刻画了女郎的形态和内心活动,既有语言描写又有动作描写,更有缠绵的情志。
二、名句默写(每空0.5,共10分)
11、补写下列名篇句句中的空缺部分。
(1)但我不能放歌, ,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再别康桥》)
(2) 风华正茂 , 。指点江山, ,
。(《沁园春缠馕》)
(3)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至易水上, ,取道。(《荆轲刺秦王》)
(4)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 , 。(《雨巷》)
(5) ,层林尽染;漫江碧透,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沁园春缠馕》)
(6)我身旁飘过这女郎, , 远了, ,走尽这雨巷。(《雨巷》)
(7)又前而为歌曰:“ , !”复为慷慨羽声, ,
。(《荆轲刺秦王》)
三、文言翻译(12分)
12、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3分)
(2)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3分)
(3)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3分)
(4)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3分)
四、诗歌阅读(10分)
(一) 阅读下面的诗,完成题目(6分)
致 橡 树(节选) 舒婷
我如果爱你——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
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
长年送来清凉的慰藉;
也不止像险峰
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日光。
甚至春雨。
不,这些都还不够!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13、诗人在表达“即使是由衷的奉献,也还是不够的”这一爱情观时,用了哪些意象来进行比喻?(至少说出三个)(2分)
14、在这首诗里,诗人表达了怎样的爱情观?(4分)
(二)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其后问题。(4分)
题乌江亭 杜 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乌江亭 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战势难回。
江东子弟虽犹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15、这两首咏史之作,咏叹的是何人何事?各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文言文阅读(19分)
(一)阅读《烛之武退秦师》中的语段,完成16——19 题。(每小题2分,共8分)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16、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夜缒而出 夜:在夜间
B.敢以烦执事 敢:敬词,此处也可译为“冒昧地”
C.夫晋,何厌之有 厌:讨厌
D.与郑人盟 盟:建立同盟
17、下列句子中补出的主语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若(晋国)不阙秦,将焉取之? B.(晋国)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C.(晋国)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D.(烛之武)见秦伯
18、烛之武不去劝说晋侯,而去劝说秦伯的主要原因是(2分)( )
A.秦国远晋国近,故用远交近攻的策略。
B.秦国强大,如被说服,晋国就无能为力了。
C.晋文公侵略野心大,还是秦穆公宽宏大量。
D.主要矛盾在晋、郑之间,而不在秦、郑之间。
19、下列判断错误的一项是(2分)( )
A.“夜缒而出”这一细节描写,表现了烛之武不顾个人安危,夜见秦君,拯救国家于危难之中的义勇精神。
B.“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说明不灭郑对秦国有利。
C.“朝济而夕设版焉”,是说晋文公早上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设计好了防御工事。
D.“若不阙秦,将焉取之?”说明秦、晋之间存在着根本的利益冲突。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20——23 题。(11分)
项羽解而东归。汉王欲引而西归,用留侯、陈平计,乃进兵追项羽,至阳夏南止军,与齐王信、建成侯彭越期会而击楚军。至固陵,不会。楚击汉军,大破之。汉王复入壁,深堑而守之。
五年,高祖与诸侯兵共击楚军,与项羽决胜垓下。淮阴侯将三十万自当之,孔将军居左,费将军居右,皇帝在后,绛侯、柴将军在皇帝后。项羽之卒可十万。淮阴先合,不利,却。孔将军、费将军纵,楚兵不利,淮阴侯复乘之,大败垓下。项羽卒闻汉军之楚歌,以为汉尽得楚地,项羽乃败而走,是以兵大败。使骑将灌婴追杀项羽东城,斩首八万,遂略定楚地。鲁为楚坚守不下。汉王引诸侯兵北,示鲁父老项羽头,鲁乃降。遂以鲁公号葬项羽穀城。还至定陶,驰入齐王壁,夺其军。
(选自《史记》)
王夫之曰:汉王甫破项羽,还至定陶,即驰夺韩信军,天下自此宁矣。大敌已平,信且拥强兵也何为?故无所挟以为名而抗不听命,既夺之后,弗能怨也。如姑缓之,使四方卒有不虞之事,有名可据,信兵不可夺矣。夺之速而安,以奠宗社,以息父老子弟,以敛天地之杀机, 而持征伐之权于一王,乃以顺天休命,而人得以生。
(选自《读通鉴论》)
2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汉王欲引而西归 引:引诱。
B.至阳夏南止军 止:使……止,驻扎。
C.淮阴侯复乘之 乘:乘势(进攻)。
D.使四方卒有不虞之事 卒:通“猝”,仓猝。
21、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2分)( )
A.①遂以鲁公号葬项羽穀城
②以乱易整,不武
B.①信且拥强兵也何为
②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C.①乃进兵追项羽
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D.①项羽解而东归
②旦暮吏来而呼曰
2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根据文中有关信息推断,“皇帝”指的是刘邦,“齐王”就是韩信。
B.垓下决战之时,刘邦所属的军队在数量上已占绝对优势。
C.尽管刘邦阵营的孔 将军、费将军逃跑了,但项羽军队仍然没有取得优势。
D.王夫之认为,刘邦灭楚后迅速夺取韩信兵权,是时机恰当、富有远见的明智之举。
2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两个句子。(5分)
(1)汉王甫破项羽,还至定陶,即驰夺韩信军,天下自此宁矣。(2分)
(2)夺之速而安,以奠宗社,以息父老子弟,以敛天地之杀机,而持征伐之权于一王,乃以顺天休命,而人得以生。(3分)
六、语言表达(9分)
24、假如你是一位主持人,请在朗诵诗歌《雨巷》或《大堰河——我的保姆》前加一段引入语(5分)(50字以上)
25、在下面横线处,仿照前面的两个句子再写两个句子,形成整齐的排比句。(4分)
欣赏大海,自然会在大海的浩瀚中找到开阔和豁达;欣赏蓝天,自然会在蓝天的辽阔中拓宽视野和胸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作文(40分)
26、以“ ,请听我说”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画线处可以填人物名称,也可以填写事物名称。
要求: 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②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③书写清楚,文面整洁。
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20分)
1、D 2、D3、D 4、C 5、C6.B 7.B 8.C 9.B 10.B
二、(10分)略
三、(12分)略。
四、诗歌阅读(10分)
(一)(6分)
13、鸟儿、泉源、险峰、日光、春雨
14、诗人认为,爱不应该是带着功利目的的,也不仅仅意味着对爱人的奉献。真正的爱,应该是平等的,不能失去自己独立的人格。
(二)(4分)
15、写的都是楚汉之争项羽兵败、自刎乌江之事。(1分)
杜诗认为胜败乃兵家常事,面对一时的败局应有“包羞忍耻”的气度,重整旗鼓,那么胜负之数或可变异。传扬的是“败不馁”的道理和百折不挠的精神,对人很有劝勉、启发作用。王诗分析了项羽兵败的原因,看出项羽兵败是大势所趋,表现了大政治家的深刻与冷静。(3分)(符合诗意、言之有理即可。)
五、文言文阅读(19分)
(一)(8分)
16.C. 解析:“厌”通“餍”,满足。
17.B.解析:“越国以鄙远”,这句话是烛之武跟秦伯说的,对象是指“秦国”。
18.D.解析:整个危机是晋侯纠集秦伯挑起的。
19.C.解析:据课本注释可知,“朝济而夕设版焉”的是晋惠公。
(二)(11分)
20、A 解析:“引”的意思是“率领,带领”。
21、C 解析:C项前一个“乃”为连词,译为“于是,就”;后一个“乃”为副词,译为“竟然”。A项两个“以”均为介词“用”;B项两个“也”均为语气助词,用于句中,表停顿,不译;D项两个“而”均为连词,表顺接。
22、C 解析:孔将 军、费将军纵兵进攻,没有逃跑。
23、(1)汉王刚刚打败项羽,然后率军回到定陶,就马上夺取了韩信的兵权,天下从此安定下来。(2)夺取兵权之后应该安定天下,来祭奠祖先,养息父老子弟,收敛天地之间的杀机,手握征伐大权的帝王,就应该顺应天命,来使百姓得 以休养生息。
参考译文:《史记》部分:
项羽罢兵回东方了,汉王也想率军回西方。但汉王采用张良、陈平的计策,于是进兵追赶项羽,到阳夏南面让部队驻扎下来,和齐王韩信、建成侯彭越约定日期会合,共同攻击楚军。汉王到达固陵,韩信、彭越却没有来会合。楚军迎击汉军,把汉军打得大败。汉王又逃回营垒,深挖壕堑固守。
五年,高祖和诸侯军共同进攻楚军,与项羽在垓下决战。淮阴侯韩信率领三十万大军与楚军正面对阵,他的部将孔将军在左边,费将军在右边,汉王领兵随后,绛侯周勃、柴将军跟在汉王的后面,项羽的军队大约有十万。淮阴侯首先跟楚军交锋,不利,向后退却。孔将军、费将军纵兵进攻,楚军不利,淮阴侯乘势攻上去,大败楚军于垓下。项羽的士兵听到汉军唱起了楚地的歌,以为汉军已经完全占领了楚地,项羽战败逃走,楚军因此全部崩溃。汉王派骑将灌婴追杀项羽,一直追到东城,杀了八万楚兵,终于攻占平定了楚地 。只有鲁县人还为项羽坚守,不肯降服。汉王就率领诸侯军北上,把项羽的头给鲁县的父老们看,鲁人这才投降。于是,汉王用鲁公这一封号的礼仪,把项羽葬在穀城。然后回师定陶,驱马驰入齐王韩信的军营,夺了他的兵权。
《读通鉴论》部分:
王夫之说:汉王刚刚打败项羽,然后率军回到定陶,就马上夺取了韩信的兵权,天下从此安定下来。大敌已经平定,韩信还拥有强大的军队干什么?因此韩信没有能够依靠的理由作为名义,对抗刘邦而不接受命令;刘邦夺去韩信的兵权之后,他也无法抱怨。如果姑且延迟剥夺韩信兵权的时间,假如国境突然发生不测的情况,韩信有名义能够凭借,他的兵权就不能夺掉了。夺取兵权之后应该安定天下,来祭奠祖先,养息父老子弟,收敛天地之间的杀机,手握征伐大权的帝王,就应该顺应天命,来使百姓得以休养生息。
六、语言表达(9分)
24、(5分)略
25、(4分)欣赏小草,自然会在小草的葳蕤中汲取执著和希望;欣赏大树,自然会在大树的茂盛中发现高大与挺拔。
七、作文(40分) (119.60.35.90)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相关试题:
人教版
高一
必修一
月考试卷
上一个『
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题
』 下一个『
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语文
』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管理员QQ:8487054 微信:13958889955 电话:13958889955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