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重点中学高三年级教学质量调查语文试题
您现在位置: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试题下载
→
高考模拟卷
试题
名称
淮安市重点中学高三年级教学质量调查语文试题
(高三总复习 苏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淮安
试题预览
淮安
市重点中学高三年级教学质量调查试题 语 文 2012.10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3 分) A.劲敌 靓妆 痉挛 不胫而走 曲径通幽 B.和面 迷惑 霍乱 豁然开朗 祸起萧墙 C.甲壳 讥诮 撬动 翘首以待 七窍生烟 D.殄灭 舔嘴 腼腆 忝列其中 恬不知耻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表哥”杨达才的名表、天价眼镜、金属手镯及各式皮带被网友曝光后,细心的网民还盘点了杨达才的装备价值,估计全身装备17万左右。真是让人叹为观止! B.8月24日5时30分左右,通车不到1年的哈尔滨阳明滩大桥发生断裂,致使4辆大货车坠桥。目前已造成3人死亡、5人受伤。真是耸人听闻! C.日美之间围绕钓鱼岛问题,精心合作,再次上演了一幕“双簧戏”。一个在台前强势高唱夺岛论调,另一个在幕后,暗中借助一连串动作唆使怂恿、推波助澜。 D.苏湘渝系列枪击案嫌犯周克华在渝被警方击毙,此消息一出,各地百姓弹冠相庆。 3. 教育部于今年5月18日发布了《2012年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考务工作规定》,要求高考时,除外语科外,笔试一律用现行规范汉语言文字答卷。这意味着诸如“Out”、“杯具”等网络语言将不能在高考答题时使用。一位同学对此不太理解,请你用简明的语言,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向他解说作出这一规定的理由。(4分) (1) ▲ (2) ▲ 4.淮安某旅客欲去西安旅游,拿不准坐飞机还是乘火车,为此他咨询了淮安某旅行社。如果你是旅行社的业务员,请以“如果选择飞机(火车)”开头,结合相应时刻表,简要说明推荐该种交通工具的理由。要求语言准确简明、亲切得体,言之成理。(60字以内)(5分) 南方航空CZ5539淮安—西安时刻表 航班号 起点站 起飞时间 终点站 到达时间 票价 CZ5539 淮安 08∶00 西安 10∶55 1225 K419/K418列车淮安—西安时刻表 车次 列车类型 始发车站 发车时间 到达时间 票价 K419/K418 硬座快客 淮安 20∶17 第二天 10∶46 338 如果选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 ~8 题。 书澹斋事 黄宗羲 澹斋者,武林大佛头寺僧也,尝以杀人入狱,为狱吏所困苦,久之得脱。以为人世不堪无逾于囚,遂舍身为僧,发愿以济狱中之人。每晨担粥饭,遍行各狱,聚囚而饭之。旬日则为具汤沐,夏则竹扇,冬则席藁。诸凡丸子膏药、凉水姜汤、驱蚊杀虫,琐碎当厄之物,无不曲体备用。囚见其入狱门,欢呼如孺子之见慈母焉。比户亦怜其志,有所请假,使之应手不匮。盖数十年如一日也。 岁戊戌四月,余宿昭庆寺,澹斋来求募疏,欲泥金佛首。一日,澹斋衔袖,堕一纸,拾之,则两人姓名。余惊曰:“此某某妻与子也,汝何自书之?”澹斋伪为不知状。余固问之,始曰:“两人在仁和狱中,僧因饭囚,故习之,知其为忠臣家属也。今开赎例,得四十金,则两人可矣。世路悠悠,无可告语,书之以识吾愿耳!”余曰:“此吾辈事也,奈何累子?”时钱虞山亦寓武林,余弟晦木往告之,以五十金俾澹斋。过三日,某某之子来告得赎。劝之他往,迁延不决,复见收捕。然澹斋之心尽矣。 然从此以后,亦遂不相记忆。今岁丙辰,偶见范文园谈丛林①事。余曰:“僧中之人,未必尽在丛林。”文园曰:“某所交,如悟玄之拾字,澹斋之饭囚,皆以一事终其身,亦异人也!”余曰:“所谓澹斋者,得非大佛头寺僧乎?”曰:“然。”余问近况何状,文园曰:“噫,死矣!澹斋自湖上迁城内小庵,去年鼓楼火,澹斋与焉,又迁而卒,塔临平山。”又曰:“先生既识其人,阖一言不朽其人,俾某刻之塔上?”余遂诺之。 为说者曰:夫圜土之设,圣人之所不得已也,不得已而救之于末流,亦且详慎哀矜。澹斋之所为,皆有司之事也。此不为而彼为,可叹哉!至其救忠义,行任侠,吾不得以浮屠目之矣! (选自《黄宗羲文集》,有删节) 【注】丛林:寺院。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无不曲体备用 曲体:尽力 B.僧因饭囚,故习之 习:习惯 C.迁延不决,复见收捕 迁延:拖延 D.亦且详慎哀矜 详:周详 6.下列句子中,全都能够体现澹斋“行任侠”的一组是(3分) ①发愿以济狱中之人 ②聚囚而饭之 ③欲泥金佛首 ④澹斋伪为不知状 ⑤得四十金,则两人可矣 ⑥不得已而救之于末流 A.①②⑤ B.①③⑥ C.②④⑤ D.③④⑥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澹斋在武林的大佛头寺出家,后来因为杀人而被捕入狱,在监狱中备受折磨,出狱后,发愿要救助狱中的囚徒。 B. 某位忠臣的妻子和儿子被关押在仁和县的监狱里,澹斋想赎他们出狱。在钱虞山的帮助下,澹斋实现了这一愿望。 C. 杭州城的鼓楼失火,澹斋所居住的小庵也被烧掉,澹斋被迫又迁到别的地方。圆寂后,澹斋被埋葬在临平山。 D.澹斋所做的救冤补弊之事,本应是官吏应尽的职责;同时,澹斋具有强烈的正义感。在传记中,作者对澹斋的品质深表敬意。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比户亦怜其志,有所请假,使之应手不匮。(4分) ▲ ▲ (2)阖一言不朽其人,俾某刻之塔上?(3分) ▲ ▲ (3)至其救忠义,行任侠,吾不得以浮屠目之矣!(3分) ▲ ▲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9.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10分)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① 孟浩然 山暝听猿愁, 沧江急夜流。风鸣两岸叶, 月照一孤舟。 建德非吾土, 维扬忆旧游。还将两行泪, 遥寄海西头。 ①【注释】本诗是作者长安求仕不第后漫游吴越时所作。桐庐江即桐江,在今浙江省桐庐县境内,诗中的建德也指桐庐江。广陵即扬州,诗中的维扬、海西头均指扬州。 ⑴首联中的“急”字因“引人遐思、情意深切”历来被人赞赏,请简要分析。(2分) 答: ▲ ▲ 。 ⑵颔联写景有何特色?请简要赏析。(4分) 答: ▲ ▲ 。 ⑶结合全诗,简要概括诗歌表达的情感内涵。(4分) 答: ▲ ▲ 。 四、名句名篇默写(8 分) 10.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蟹六跪而二螯,______▲__________,用心躁也。 (荀子《劝学》) (2)_______ ▲__________,来吾道夫先路。 (屈原《离骚》) (3)间关莺语花底滑,_______▲__________。 (白居易《琵琶行》) (4) ______▲___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5)庄生晓梦迷蝴蝶,_______▲________。 (李商隐《锦瑟》) (6)哀吾生之须臾,__________▲________。 (苏轼《赤壁赋》) (7)今宵酒醒何处?________▲____________。 (柳永《雨霖铃》) (8)子曰:“______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 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1~14 题。 看 麦 熟 刘成章 肥沃的关中平原,从头年冬到次年春,田野上十有八九都铺着日渐加厚的小麦的绿毡。而到了清明节呢,农谚说:“清明麦子埋老鸹。”于是,田野处处,是厚可盈尺的绿绒被了。“清明时节雨纷纷”,一块又一块的绿绒被儿,绿光闪烁,好不喜人。从此小麦就可着劲儿长了,那绿绒被便膨起来,膨起来,一天一个样子,直至像隆起的海浪碧波,涛声震响。忽然有那么一天,麦梢儿迎风摇摆,一浪推着一浪,有了金子一样的颜色。麦梢儿的变化是一种信号,它触动了每一个庄稼人的心,而跳得最快最欢最美的,却是婆娘们的心。 婆娘,关中农村特有的称谓,把自己的一颗心分成了两半——一半在婆家,一半在娘家。婆娘负重最多、爱最多,最具人性美,最有人情味。 这不,看见麦梢儿黄了,她们立即想到了娘,想到了娘家的麦田,都准备着看望辛苦了大半年的爹娘和兄嫂弟妹,同时分享娘家麦子即将成熟的欢乐。于是,她们都忙碌起来了:蒸馍馍,烙锅盔,采拔菜蔬……丈夫、公婆都理解她们,由着她们的心性。咱关中俗话说“麦梢黄,女看娘”呀!辈辈沿袭。她们小曲悄唱,加紧了手中的活儿。手疾脚快地找篮篮,装礼物,梳洗打扮——家家屋中都是这样。她们恨不得转眼间就能扑到亲娘的怀里。 于是,麦黄天,人们都惊叹关中路,广漠的田野上,到处闪耀着看麦熟的婆娘的身影。她们的肌肤有的粉红,有的微黑,有的如春萝卜般的细嫩,有的如秋白菜般的健康,真是摇曳多姿,风情万种。于是,这麦黄天,田野是大片大片的黄的色块,她们是红的绿的花的荡漾的曲线。色块有了曲线喜悦的旋律,曲线有了色块成熟的神韵,而这一切被馨香浸透。 天那么蓝,那么纯,布满麦田的大地显得更黄了。大地焕发出我们民族的原色,它那么丰盈,那么辉煌。婆娘们就走在那原色之中。丰收在望,庄稼人被它所燃烧,田野上便此起彼伏地飘荡着吼唱的秦腔。在那原色中,婆娘们踏着秦腔的节拍:“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这是来自《诗经》的声音。婆娘们虽然不懂得《诗经》,但这声音,早就存于她们的心坎了。 奔着爹,她们在走。奔着娘,她们在走。她们粘着轻尘的布鞋、皮鞋、胶鞋,踩下急切的脚印,千姿百态,南来北往地撒布在旷野,一如总也开不败的夏的花朵。 一片胜似一片的麦子,常常逗引得她们停下脚来。她们被关中大丰收的景象撩拨得晕晕乎乎,竟至忘了此刻身在何处,以为自己嗅到的已是娘家麦子的芳香,等恍然大悟——这哪是娘家的麦地呢,便独个儿笑了起来,如歌似地灿烂。但绝不吝惜泼出去的情意,娘家爹和丈夫不都常说么,人不能太自私了,天下农民是一家。是的,也应该为别人喜欢喜欢。何况,娘家地土好,人又勤,麦子一定不会比这儿差,也应该提前为之开怀一乐了。 满怀的麦香,满心的快活,满鬓角的汗珠,满眼睫的光。她们的身姿是大小雁塔上的风铃。正干农活的男人们都知道她们是干什么去的,都为她们而感到自豪和充实。婆娘们喜滋滋地迈开脚步。现在,娘正在做什么呢?是不是早站在村口的老椿树下等我了?爹又在做着什么?一定是风风火火地联系收割机去了,但他这两天会早早地赶回家的。爹娘都上了一把年纪了,女儿多么想多住上几天,好给他们凑一把力,把麦子颗粒不剩地收到囤子里头。这期间一定要尽量多帮爹娘干一些事情,比如缝缝补补呀,比如领着患老年病的爷爷上医院诊治呀。可是,爹又会厉声吼叫:“哪有这种情理?”娘也会柔声相劝:“听你爹的话,回去吧。麦忙天,谁家不是等着人手用哩?”而她们自己也放心不下婆家的事啊!婆娘,婆娘,婆娘的心里有多少牵挂啊! 脚下的这条路,已经走过百遍千遍了,却愈走愈亲切,愈走愈爱走。而且总是一边走一边在心里悄悄呼唤:娘啊娘啊,我回来了!无边麦田的金黄的底色,她们的脚步编织着一幅既古老又鲜活的关中农村的风俗画。她们望着麦子,她们也是麦子,装饰着田野。她们急匆匆地前行,她们心灵的麦芒在前行中颤抖着,折射出最亮丽最动人的光彩。 11.文章开头比喻手法运用非常有特色,结合第一段内容具体分析这一手法及其好处。(4分) ▲ ▲ ▲ ▲ 12.第五自然段,作者为什么要引用婆娘们并不懂得的《诗经》中的诗句?(6分) ▲ ▲ ▲ ▲ 13.在文章结尾,作者赞美“她们心灵的麦芒在前行中颤抖着,折射出最亮丽最动人的光彩”,请简要概括“最亮丽最动人的光彩”主要体现在哪几方面?(4分) ▲ ▲ ▲ ▲ 14.结合全文内容,探究作者的情感倾向。(6分) ▲ ▲ ▲ ▲ 六、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18 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 ~ 17 题。 希特勒与雍正帝 徐懋庸 ①大家都说希特勒是个摧残文化的暴君,但据他自己说来,却又是个风雅的人物。在某次宴会上,他对艺术界及电影界的名士脱尼•瓦耐克说:“在某种意味上,我是艺术家,倘若我不涉足政界,那么一定会成就一个纯粹的艺术家。” ②这话有几分是不骗人的。读他的传记,知道他的幼年,实曾充满了做一个画家的热望,直到他在维也纳的美术学校的入学试验中落第以后,这才把心力用到别方面去了。 ③然而,这回的提起这样的话,是有别的用意的,再看后文就可明白: ④“我主张用电影和无线电来宣传主义,使全国国民及各国人民充分了解国社党(纳粹党)的精神。可是我不赞成把政治宣传藏在艺术的外衣下的那种办法。政治是政治,艺术是艺术,应该各自生长发展的。然而,真正的艺术家是一定会奔赴到我们的旗帜下面来的,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是建设的,而真正的艺术家,也完全是建设的。所以纯粹的艺术家,惟在我们所抱的思想中,能够发见真正的力量。” ⑤引为同志,曲曲折折委委婉婉地说来,到底只是一句话:“你们投降我罢。”但多么为艺术留地步,为艺术家留身分,真有礼贤下士之风。单是这样地看看,希特勒是并不怎样横暴的。 ⑥其实这是希特勒一班人的传统的手段之一:“硬功”以外的“软功”。不过希特勒是暴君中之彻底者,他曾宣言“微温主义”是他的不共戴天之敌,我们总以为他是一味硬做的,可是这回也使用起微温主义的软功来了,足见软功确乎是少不得的。 ⑦清朝的雍正帝,也不是一位仁君,在上海滩上流行着的剑侠小说里,他的性格表现得尤其阴险残酷,单是那件“维民所止”的文字狱,就足以证明他的不讲道理了。然而,他曾做过比希特勒更其仁明的事情,就是对于曾静事件的处置。曾静受吕晚村的学说的影响,发为恢复汉族的运动,怂恿岳钟麒谋反,不成,被捕。雍正帝知吕晚村一派的学说盛行,甚为惊骇,因急加辩疏,冀以杀反清思想之势力。于是将自己之辩疏与曾静供词,合而为一,名曰《大义觉迷录》。他说:“朕今若焚毁彼等之书,使将来不见此书,转滋疑惑误会,以为得圣贤之真传,此固非朕之本意也。”曾静,则不加诛戮,只是下令放逐了事。 ⑧对于一个落第书生的供词和一个已死的遗民的著作,也加以辩疏和批评,比起杀和烧来,实在麻烦得多了。然而倘非必要,雍正帝是一定不肯用这种麻烦的软功的罢。 (原载1933年9月14日《申报•自由谈》) 15.请简要概括本文的论述思路。(4分) ▲ ▲ 16. 文章第⑥节中所说的“软功”含义是什么?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8分) ▲ ▲ 17. 作者为什么认为雍正帝比希特勒“更其仁明”?(6分) ▲ ▲ 七、作文(70 分) 18.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代价,即为得到某种东西或实现某个愿望或达到某种目的,所付出的时间、精力和金钱等。在个人与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付出代价是必然的。要想考取大学,就必须刻苦学习;要想田地丰收,就必须辛勤耕耘。如今经济的迅猛发展、众多产业“高效益”令人欣喜不已,但以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及矿难、职业病对无辜生命的伤害为代价却让人痛心;农民工为了生存进城务工,以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的命运为代价令人担忧……这一切都不得不让我们思考,为了个人或者社会的生存、发展,哪些代价是不可避免的?哪些代价是过于沉重的?关于代价,你有哪些遭遇、感悟和见解? 请你以“代价”为题,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角度自选;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命题:韩维家 淮安市重点中学高三年级教学质量调查试题 语文参考答案 一、(15分,每小题3分) 1.【答案】 A 【解析】 A.都读jìng;B.和面huó;C.翘首以待qiáo;D.恬不知耻tián。 2.C 3.(1)有利于高考中学生规范答题;(2)可以维护汉语言文字的纯洁性,形成使用规范的汉语言文字的风气;(3)一些网络语言只在部分青少年网民中流行,还没有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同,中学生过多地运用网络语言,会影响他们的汉语言文字水平。(其他角度言之成理亦可;写出一点得2分,写出两点得4分) 4.参考示例一:如果选择飞机,您早上8:00出发,上午10:55到达,既能快速到达旅游地,又能游蓝天,看云景,是不错的选择。 参考示例二:如果选择火车,您晚上8:17出发,第二天上午10:46到达,既能在火车上舒服地休息一宿,又节省出行费用,是不错的选择。(时间、优势准确3分,“您”、“不错的选择”等用语2分。每超过3个字扣1分,扣完为止) 5. B(习:熟悉) 6.A(①救助囚徒的宏愿;②救助囚徒的行为;⑤救助忠臣家属的急切心情。③写其向佛、礼佛之心;④写其掩饰的神态;⑥关于监狱设置的议论,与澹斋无关。排除含③④⑥的选项) 7.A(“尝以杀人入狱……遂舍身为僧。”入狱、出家时间表述有误) 8.(1)邻居们对他的志愿也同情(理解赞同),有什么要借的,都使他随手得到不感到匮乏。(“比户”1分;“怜”1分;“假”1分;“匮”1分) (2)何不为他写几句使他不朽,让我把文字刻在塔上。(“阖”1分 ;“不朽”(使动)1分;“俾”1分) (3)至于他救助忠臣义士,行任侠之事(或尚义任侠/扶助弱小/帮助他人),我更不能把他当和尚看待了!(“忠义”(忠义之士)1分;“以”1分;“目”1分) 【参考译文】 澹斋,是武林大佛头寺的僧人,曾经因杀人入狱,被狱吏折磨,很久以后才得以出狱。他认为人世间最难以忍受的,莫过于做囚徒了,于是舍身做了僧人,发愿要救助狱中的囚徒。每天早晨担着粥饭,走遍各个监狱,招集囚犯让他们进食。每十天就为他们准备热水沐浴,夏天就带上竹扇,冬天就带上席子(禾秸编成的席子),所有药丸膏药、凉水姜汤、驱蚊杀虫等各种对付疾苦的东西,没有不尽心竭力准备以供使用。囚犯看见他踏入监狱门,欢呼如同孩子见到慈母。邻居们对他的志愿也同情(理解赞同),有什么要借的,都使他随手得到,不感到匮乏。这样几十年如一日。 戊戌年四月,我住在宿昭庆寺,澹斋来求我写一篇募化财物的疏文,准备在佛头上泥金。有一天,澹斋捋袖子,掉下来一张纸,拾起来一看,则是两个人的姓名。我吃惊地问:“这是某某人的妻子和儿子,你是从哪里抄来的?”澹斋假装不知道的样子。我追问他,他才说:“这两个人在仁和县的监狱里,我因为给囚犯送饭,所以熟悉他们,知道他们是忠臣家属。现在官府颁布赎人的条例,(如果)有四十两银子,两人就可以出狱了。人世久长遥远,无处可以求诉,只能写下他们的姓名记下我的愿望罢了!”我说:“这是我们这些人的事情,为什么要(怎么能)麻烦你呢?”当时钱虞山(常熟人钱谦益)也住在武林,我的弟弟黄晦木前往告诉他这件事,他拿出五十两银子让晦木交给澹斋。过了三天,某某的儿子前来告诉我被赎了出来。我劝他到别处去,他拖延不决,又被抓了回去。但澹斋的心意已经尽到了。 然而从此之后,我再也没有见过澹斋。今年丙辰,偶然见到范文园,谈起寺院中的事。我说:“僧中之人物,不一定都在寺院里。”文园说:“我所交往的,像悟玄捡拾字纸,澹斋给囚徒送饭吃,都终身专做一件事,也是不同寻常的人啊!”我说:“你所说的澹斋,莫非是大佛头寺的僧人吗?” 文园说:“是的。”我问澹斋的近况如何,文园说:“啊,死了!澹斋从西湖边迁至城内的小庵,去年鼓楼失火,澹斋的小庵也被烧掉,又迁到别的地方,之后死了,埋葬他骨灰的石塔在临平山。”又说:“先生既然认识他,何不为他写几句使他不朽,让我把文字刻在塔上。”我就答应了。 创立学说的人说:监狱的设置,是圣人不得已而为的,不得已从颓风弊俗中救助囚徒,尚且周详谨慎哀怜同情。澹斋所做的事,本来全是官吏的事情。官吏不做而澹斋做了,可叹啊!至于他救助忠臣义士,行任侠之事(尚义任侠/扶助弱小,帮助他人),我更不能把他当(一般的)和尚看待了! 9.⑴“急”既写出江水不舍昼夜,急速东流的情状,(1分)又使人感觉江水似乎无法控制,在急于寻找自己的归宿,而自己空度岁月,无所归依,心情也急切不安(1分)。 (2)①视觉和听觉相融合:残月孤舟,这是诗人眼中所见;风打树叶声,这是诗人耳中所闻。②情景交融(借景抒情):借秋日夜晚桐庐江上萧索、零落的景象,表达诗人失落飘零、迷惘悲苦、孤寂无依心绪。(每点2分) ⑶独客异乡的悲苦、孤寂;对扬州老朋友的深切怀念;仕途失意、前路迷茫的抑郁苦闷。(答两点2分,三点4分) 10.(1)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2)乘骐骥以驰骋兮(3)幽咽泉流冰下难(4)无边落木萧萧下(5)望帝春心托杜鹃(6)羡长江之无穷(7)杨柳岸晓风残月(8)学而不思则罔 11.将小麦比作日渐加厚的绿毡、厚可盈尺的绿绒被、隆起的有着金子颜色的海浪碧波,从厚度和颜色上展现了麦子日渐长高、饱满、成熟的全过程,(2分)形象地写出了丰收之景和人心情的快乐。(2分) 12.①婆娘们虽不懂《诗经》的词句,但是她们懂得理解父母的辛苦,感念父母的恩德,用孝顺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2分) ②《诗经》之歌融入秦腔,在关中平原上传唱,说明中华民族孝顺、回报父母的传统美德依旧具有生命力,这声音能够焕发出民族的纯朴本色;(2分) ③体现“看麦熟”风俗的悠久历史、文化内涵和深厚底蕴。(2分) 13.勤劳、善良、聪明能干、热情、孝顺、质朴的民族传统美德。(答到任意4点即可;答“人情味、人性美”也可得1分) 14(1)对丰收的期盼与丰收在望的喜悦之情;(2分) (2)对关中婆娘充满了赞美之情;(2分) (3)对关中风土人情和民族质朴本色的讴歌之情。(2分) 15.(4分)首先,借希特勒的例子引出话题(1分),其次,揭示希特勒虚伪言行的实质(1分),最后举雍正帝的例子(1分)进一步深化自己的观点(1分)。 16.(8分)含义:统治者表面采取温和态度(1分),实际却从思想上对人民进行控制的手段。(2分)(意思对即可)具体表现:为艺术留地步(1分)为艺术家留身份(1分)礼贤下士(1分)对反对者从思想舆论上进行批判(2分) 17.(6分)希特勒对文化界人士采取拉拢的态度是一种假“仁明”(3分),而雍正帝表面宽大对待自己的敌人,实际上却从思想舆论上彻底批判,比希特勒更加的阴险。(3分) 18.作文参照2012江苏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49.87.56.194)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相关试题:
苏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上一个『
白沙中学2013届高三第一次月考模拟题(语文)
』  下一个『
九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