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七下月考题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月考试卷
试题
名称
语文版七下月考题(七年级下册 语文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永胜小学2011-2012学年下七年级 语文试题(一) 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密封线内各项填写清楚。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得分 一、基础积累与运用。(20分)1、用楷书将下面语句抄写在方框内。(3分)每个小小的工作里,都藏着快乐的宝藏。 2、下列词语书
试题预览
永胜小学2011-2012学年下七年级
语文试题(一)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密封线内各项填写清楚。
题 号  一 二 三 总分
得 分

一、基础积累与运用。(20分)
1、用楷书将下面语句抄写在方框内。(3分)
每个小小的工作里,都藏着快乐的宝藏。





2、下列词语书写、注音及解释正确的一项。(2分) (     )
A、忍俊不禁(jīng):忍不住笑。
B、怒不可遏(è):怒气冲冲,难以抑制。
C、留连妄返(wàng):留恋景色或某种景物,舍不得离开,而忘了回家。
D、怡然自得(yǐ):悠闲自在,自我满足。
3、仿写句子。 (2分)
宽容是一种润滑剂,可消除人与人之间的摩擦。宽容是一种镇静剂,可使人在众多纷扰中恪守平静。
宽容是        ,可以                                          。
宽容是        ,可以                                           。
4、默写填空。(3分)
①《饮酒》中描绘傍晚时分山中美丽景色的诗句是:             ,                 。
②《次北固山下》中表现时序变迁,新旧更替这一自然规律的诗句是:               ,                。
③《雁门太守行》中引用典故,表明报答君王决心的诗句是:             ,               。
5、下列关于名著常识、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打“√”,错误的打“×”。(4分)
A、《海燕》一文作者是郑振铎,现代著名的作家、画家、考古学家。 (     )
B、《爱莲说》作者周敦颐是元朝著名哲学家,字茂叔。 (      )
C、《繁星》和《春水》两部诗集是冰心用智慧和情感的珍珠传达出的人生的经验。母爱、童真和对自然的赞美,是共同的主题。 (     )
D、法国作家罗曼•罗兰所创作的《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托尔斯泰传》被称为世界“三大英雄传”,又称为“巨人三传”。 (     )
6、下面语段画线处都有语病,请根据提示加以改正。(6分)(每空1分)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①重庆也将欢迎第14个直辖日。在这历史性的喜庆时刻,大型音乐会《复兴之路》,②在重庆人民大礼堂将于6月18日至20日演出。据介绍,③这次演出的节目大多是以浑厚雄壮的交响乐为主。届时,④这些节目所展现的宏伟瑰丽的史诗气质必将深深打动,掀起庆祝建党90周年、庆贺直辖的高潮。
(1)第①处搭配不当,应将           改为                            。
(2)第②处语序不当,应调整为:                                      。
(3)第③处句式杂糅,应改为:                                        。
(4)第④处成分残缺,应在         后添加                             。
二、阅读。(40分)
(一)阅读《毛泽东的少年时代》,完成7—13题。  (15分)
毛泽东的少年时代
我父亲读过两年书,认识一些宇,足够记账之用。我母亲完全不识字。两人都是农民家庭出身。我是家里的“读书人”。我熟读经书,可是不喜欢它们。我爱看的是中国旧小说,特别是关于造反的故事。我很小的时候,尽管老师严加防范,还是读了《精忠传》、《水浒传》、《隋唐》、《三国》和《西游记》。这位老先生讨厌这些禁书,说它们是坏书。我常常在学堂里读这些书,老师走过来的时候就用一本正经书遮住。大多数同学也都是这样做的。许多故事,我们几乎背得出,而且反复讨论了许多次。关于这些故事,我们比村里的老人知道得还要多些。他们也喜欢这些故事,常常和我们互相讲述。我认为这些书大概对我影响很大,因为是在容易接受的年龄里读的。 
    我十三岁时,终于离开了小学堂,开始整天在地里帮长工干活,白天做—个全劳力的活,晚上替父亲记账。尽管这样,我还是继续读书,如饥如渴地阅读凡是我能够找到的一切书籍,经书除外。这教我父亲很生气,他希望我熟读经书,尤其是在一次打官司时,由于对造在法庭上很恰当地引经据典,使他败诉之后,更是这样了。我常常在深夜里把我屋子的窗户遮起,好使父亲看不见灯光。就这样我读了一本叫做《盛世危言》的书,这本书我非常喜欢。作者是一位老派改良主义学者,以为中国之所以弱,在于缺乏西洋的器械——铁路、电话、电报、轮船,所以想把这些东西传入中国。我父亲认为读这些书是浪费时间。他要我读一些像经书那样实用的东西,可以帮助他打赢官司。 
    《盛世危言》激起我想要恢复学业的愿望。我也逐渐讨厌田间劳动了。不消说,我父亲是反对这件事的。为此我们发生了争吵,最后我从家里跑了。我到一个失业的法科学生家里,在那里读了半年书。以后我又在一位老先生那里读了更多的经书,也读了许多时论和一些新书。

7、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1分)
   引经据典:                                                      。
8、请用简洁的文字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2分)
                                                                         
9、少年毛泽东“熟读经书”,为什么又“不喜欢”经书? (2分)
                                                                            
                                                                             
10、选文中提到的“正经书”是指:               ;老师说这些禁书是“坏书”是因为:                                        (2分)
11、“因为是在容易接受的年龄里读的”具体指什么年龄?(1分)毛泽东从这些书中“接受”到了什么?(2分)
                                                                               
                                                                                
12、你认为少年毛泽东读的《精忠传》《水浒传》等书对他后来投身革命有何影响?(3分)
                                                              
                                                              
13、阅读选文后,毛泽东少年时期的阅读兴趣及读书经历对你有何启示?(2分)
                                                               
(二)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14—18题。(15分)
乡间桃
作者:许冬林
①初夏时令,各色的水果仙子还没有鱼贯而入、齐整地列于水果摊前,桃暂且唱了回主角。
②其实,樱桃也是这个时候上市的。小小的,晶莹剔透,宛如着红装的小家碧玉,没有殷实的家底,故而嫁得早些,从浓密的枝上走下来,开始堂前庭外地待客理家。但这种水果只在山区丘陵里见得多,山泉里濯洗,绿篾箩里摊开来,盈盈的水光晃动。在我生活的这块江北平原,难得见到。
③去年的苹果在水果摊或装潢考究的水果店里都能见到,但再不肯买了。费了半天的劲削皮,一口下去,又粉又面的那种感觉,是老太太在儿孙前兜露了千百回的往事,已经嚼不出零星半点的新鲜劲。
④桃和樱桃一样,都属于平民家的水果,不像荔枝,远远地从南方过来,贵得吃不起。住在平原上的人家,宅前屋后多半有一棵或几棵桃树。春天里路过,远远看见一大团燃烧着的粉红的火,人从花下过,记得主人的叮咛:夏天来吃桃啊!
⑤夏天当真来了,自己伸手摘,拿到水边搓一搓软软的桃毛,再坐到树底下吃,和主人说话。桃让你和一些最平凡朴素的人亲近。
⑥也有玲珑的小媳妇,或者面善的阿婆,扁担上钩着两只竹篮,里面是新摘的桃,肥嘟嘟,新崭崭,像刚被关进教室的一群小学生,憋着一肚子的叽叽喳喳,里里外外都是新下枝的鲜嫩。这样的桃,只管放心地买——自家的桃挑出来,无非是,阿婆为着农闲牌桌上的手头活络,小媳妇惦记着街角某个铺子上的一块花布。芸芸小民掐指过日子,在属于平民阶层的桃上可见。
⑦乡间的桃,离人近,抬眼可看,伸手可摘。乡间的桃,握在手里就想起春风,想起那一枝桃花绽放在哪一场春雨里,想起哪一天花瓣零落,哪一天果实成形。你是这样熟悉它生长中经历过的一花一叶,一枝一节,像一对青梅竹马深谙对方的岁月在自己的心底覆了多少层。像胳膊上枕了三十年的那个人,没什么心里轰然的初见,没多少触目时的新奇,可是里里外外都是亲。与它相对,心安,实在。
⑧初夏小镇上买桃,没有陈货,围着圆圆的大竹筐蹲下来,一个个半青半红的桃像小脑袋在手心底下翻跟头。咬一口,山歌似的脆,泉水似的纯。乡人卖桃都是当天下的桃当天卖光,完了再回去摘。来来去去的路上没有冷库,没有精明饶舌的水果批发商。那桃的身世清清白白,干干净净。不像陈年的苹果,能面不改色地熬过一冬,依然没落贵族似的鲜红着。
⑨桃似你身边平凡的亲人,是你命里来得早或走得迟的人,他没有财力,没有头衔,可是几十年你蹭着他的胡碴,听着他的呼噜,与他安静相守在锅碗瓢盆里。
⑩桃更似你不示显赫,不事张扬的平民生活姿态,不仰视权势,不附和权威。摒弃了浮华的光与影,懂得于谦卑里,去礼赞阳光、空气、水,还有泥土……
(选自2008年9月1日《扬子晚报》)

14、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对应的词语填空。(2分)
(1)             :像游鱼一样一个挨一个地连着走。
(2)             :指小户人家的年轻美貌的女子。
15、文章描写的对象是乡间桃,而在第②、③段却分别写同期上市的樱桃和隔年的苹果,有什么作用?(3分)
                                                                       
                                                                       
16、文章从多方面描写乡间的桃,试从形态、味道、色彩等方面各找出一句描写桃子的语句。(3分)
                                                                       
                                                                       
                                                                       
17、选文多处说乡间的桃是“属于平民家的水果”,请结合选文,说说作者这样说的理由。(3分)
                                                                       
                                                                       
                                                                       
18、品味句子,谈谈你对下列语句的理解。(4分)
(1)乡间的桃,握在手里就想起春风,想起那一枝桃花绽放在哪一场春雨里,想起哪一天花瓣零落,哪一天果实成形。
                                                                       
                                                                       
(2)桃更似你不示显赫,不事张扬的平民生活姿态,不仰视权势,不附和权威。
                                                                     
                                                                     

(三)阅读《陋室铭》,完成19—23题。 (10分)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9、解释文中加点的词(2分)
惟吾德馨                                                   
鸿儒                                                       
调素琴               丝竹                                  
20、翻译句子(2分)
①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译文:                                                      
②何陋之有? 
译文:                                                     
21、理解主旨:请写出本文的中心句。(2分)
                                                           
22、笔法探究:写山水对写陋室有何作用?(2分)
                                                           
23、探究发现:作者为何要写“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2分)
                                                            
                                                            
三、作文(40分)
24、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傍晚,一个孩子站在窗前望着西边的落日。母亲叫他吃饭,孩子摇摇头,指着窗外说:“我要看太阳。”“明天再看吧!太阳还会回来的。”母亲告诉孩子。“可是,明天的太阳就不是今天的太阳了!”孩子睁着那双大大的眼睛望着母亲。
请结合自己的经历或感受,以“今天”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要求: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500字。








































































































参考答案:
2、B  3、宽容是一种润滑剂,可消除人与人之间的摩擦。宽容是一种镇静剂,可使人在众多纷扰中恪守平静。宽容是一束阳光,可以消融彼此间的猜疑积雪。宽容是一座桥梁,可将彼此间的心灵沟通。 
4、默写填空。(3分)
①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②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③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5、A、( × )B、( × )C、( √)D、( √ )
6、(1)应将    “欢迎”       改为     “迎来”       。
(2)应调整为:将于6月18日至20日在重庆人民大礼堂演出。
(3)应改为:这次演出的节目以浑厚雄壮的交响乐为主。
(4)“打动”后添加“观众”或“山城人民”。
7、引经据典:引用经典中的语句或故事。  8、叙述了“我”的阅读兴趣及读书经历                                                                       
9、“熟读经书”是迫于父亲的压力,不得不学;“不喜欢”经书是因为它不能给人带来新的思想活力。  10、选文中提到的“正经书”是指:老师让我们读的一些经书 ;老师说这些禁书是“坏书”是因为:这些书都是宣传“反上”思想的 11、大约在13--16岁期间。  毛泽东接受了这些小说的造反精神    12、 毛泽东由少年时代的喜造反、好叛逆到成人后参加革命直至领导中国人民解放全中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从中也可以看出一个人的青年时代对其一生有很大的影响。           
13、例:读书应有取舍;要挤出时间读书……  14、(1)鱼贯而入   (2)小家碧玉
15、这是一种对比和衬托的写法,用樱桃的“小家碧玉”衬托出乡间桃的多而广,用隔年的苹果衬托乡间桃的新鲜。 
16、示例:形态:肥嘟嘟,新崭崭。  味道:山歌似的脆,泉水似的纯。  色彩:一个个半青半红的桃像小脑袋在手心底下翻跟头。 
17、一是桃的生长环境平凡,宅前屋后就可种植;二是桃本身处境平凡,和桃相处的都是一些最平凡朴素的人;三是桃的身世清清白白,干干净净。 
18、(1)通过联想生动的再现出乡间桃的成长过程。 
(2)用“不示显赫,不事张扬”   “不仰视权势,不附和权威” 点出乡间桃的品格,点明本文的主旨。
19、馨  散布得很远的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   鸿儒 大儒,学识渊博的人。                     
调素琴  弹琴。         丝竹   琴瑟、箫管等乐器。这里借指奏乐的声音。      
20、① 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中。  ②有什么简陋呢? 
2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2、以山水作类比,引出陋室;暗示陋室不陋,因人生辉
23、 用它们作类比,反映自己以古代贤人自况的思想,暗示陋室不陋。 (118.119.1.1)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语文版 七年级 下册 月考试卷


上一个『语文版七上期末模拟题』  下一个『安徽省池州一中2013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