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市中学2012年9月学月考试初三年级语文试题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月考试卷
试题
名称
仙市中学2012年9月学月考试初三年级语文试题(九年级上册 语文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仙市中学2012年9月学月考试初三年级语文试题命题:易达一、(27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错的一项是()A、虬枝(qiú)坦荡如砥(dǐ)B、楠木(nán)恹恹欲睡(yān)C、秀颀(xīn)惴惴不安(zhuì)D、槲树(hú)涸辙的鱼(hé)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流连禀赋浮想联翩旁逸斜出B、
试题预览
仙市中学2012年9月学月考试初三年级
语文试题
命题:易达

一、(27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错的一项是(    )
A、虬枝(qiú)    坦荡如砥(dǐ)  B、楠木(nán)   恹恹欲睡( yān )
C、秀颀(xīn)    惴惴不安(zhuì)  D、槲树(hú  )  涸辙的鱼( hé  )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流连     禀赋    浮想联翩    旁逸斜出
B、幽囚    纵横决荡 截然不同    无边无垠
C、锤练    荒诞    惟命是从    毛骨悚然
D、婆娑    馨香    心急如焚    不知所措
3、下列词语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揠苗助长: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B、妙手偶得:文学素养深的人偶然间所得到的。
C、惴惴不安:因担心害怕而心中不安。
D、潜滋暗长:迅速地成长。
4、下列句子,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我们漫步田野。在林间的草地上我意外地发现了一种晚熟的   ①   草莓。我把它含在嘴里,它是那样的香,那样的甜,真是一种稀世的  ②    !它那  ③     的气味,在我的嘴边久久地不曾  ④   。这香甜把我的思绪引向了六月,那是草莓最盛的时光。
A、①硕大  ②佳品  ③沁人心脾  ④消逝
B、①庞大  ②珍品  ③心旷神怡  ④消失
C、①硕大  ②佳品  ③心旷神怡  ④消失
D、①庞大  ②佳品  ③沁人心脾  ④消逝
5、下列句子有语病的是(    )
A、海棠花现在依旧开得鲜艳,开得漂亮,招人喜爱。
B、可是我囚系住它,仍旧让枝叶的柔弱垂在我的案前。
C、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D、大凡已成为我们的禀赋的东西都经得起各种变化和时间的考验。
6、下列句子出自《白杨礼赞》,将它排列成语序恰当的一段话,正确的一项是(   )
①、它的干通常是丈把高,象加过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
②、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
③、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象加过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无横斜逸出。
④、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
⑤、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
A、②③④①⑤    B、③②①⑤④     
 C、②①③⑤④      D、⑤②④①③
7、下面文中标有序号的句子,与这段文字的中心不一致的一项是(    )
要享受生命首先要有勇气。①勇气就是古人说“舍我其谁”⑻鲁迅说“直面人生”,现代人说“潇洒走一回”“痛快活一场”。②对生命没有信心、没有勇气的人,不热爱生活的人,是不可能享受生命之果的。③有多少创造,就有多少享受。④望高峰而却步,就看不到极顶风光;将出海而又收帆,就体会不到惊涛骇浪。
A.①句    B.②句     C.③句     D.④句
8、给下面这则消息拟一个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    )
新华网成都9月10日电(陈健、姚永亮)9月10日上午,有着“四川通江达海第一路”“天府新区第一路”之称的成都—自贡—泸州—赤水高速公路成都至自贡段建成通车仪式,在四川眉山市仁寿县举行。拥有162万人的四川省第一人口大县仁寿县,从此结束没有高速公路的历史。
作为四川高速公路网规划中成都引入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成自泸赤高速公路纵贯成都经济区、天府新区与川南经济区腹心地带,直接与长江黄金水道相连,是四川省东南方向的重要出川出海大通道,是天府新区规划区内新建成的第一条高速公路,也是四川省目前采用BOT模式建设里程最长的高速公路。它起于成都绕城高速公路,经眉山、内江、自贡、泸州四市,止于贵州省赤水市川黔交界处,全长298公里,于2009年8月开工建设,分段采用双向6车道和4车道,设计时速为80公里—100公里,概算总投资197.3亿元,全线预计明年建成通车。
目前,已建成通车的成都至自贡段长166公里。有了这一新通道,四川成都至自贡市只需90分钟车程。
A、四川成都至自贡市只需90分钟车程
B、仁寿县结束没有高速公路的历史。
C、成自泸赤高速公路预计明年建成通车。
D、成自泸赤高速公路成都至自贡段建成通车
9. 下列文字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白杨礼赞》的作者是现代著名作家陆蠡。
B、长篇小说《骆驼祥子》是人民艺术家老舍先生的代表作。
C、《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的作者是宋代文学家辛弃疾。
D、“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是李清照《如梦令》中的名句。
二、(12分,每小题3分)

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
①几乎每一届世博会,都会出现一座经典的建筑。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之后,最可能成为经典的就是中国国家馆。
②中国馆建筑外观以“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的构思主题,表达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 展馆的展示以“寻觅”为主线,带领参观者行走在“东方足迹”、“寻觅之旅”、“低碳行动”三个展区,在“寻觅”中发现并感悟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展馆从当代切入,回顾中国三十多年来城市化的进程,凸显三十多年来中国城市化的规模和成就,回溯、探寻中国城市的底蕴和传统。随后,一条绵延的“智慧之旅”引导参观者走向未来,感悟立足于中华价值观和发展观的未来城市发展之路。
③中国馆共分为国家馆和地区馆两部分,国家馆主体造型雄浑有力,由于形状酷似一顶古帽,因此被命名为“东方之冠”;地区馆平台基座汇聚人流,寓意社泽神州,富庶四方。国家馆和地区馆的整体布局,隐喻天地交泰、万物咸亨。
④国家馆居中升起、层叠出挑,采用极富中国建筑文化元素的红色“斗冠”造型,建筑面积46457平方米,高69米,由地下一层、地上六层组成;地区馆高13米,由地下一层、地上一层组成,外墙表面覆以“叠篆文字”,呈水平展开之势,形成建筑物稳定的基座,构造城市公共活动空间。
⑤装点国家馆的“中国红”,是从足足上百种红色材料色样中逐一挑选而出的,由7种红色组合而成。馆体颜色由上至下依次由深至浅,能在白昼不同阳光折射和夜间灯光投射及不同视觉高度等条件下,形成统一的具有沉稳、经典视觉效果的红色。此外,中国馆红板选用金属材料,采用灯芯绒状肌理方案,不仅为中国馆穿上了更具质感的“外衣”,也为原本张扬、跳跃的红色赋予了稳重、大气的印象。
⑥在中国馆的地区馆屋顶平台上, 2.7万平方米的城市空中花园“新九洲清晏”,将为中国馆承担起人员疏散、公共休闲等多项功能。新九洲清晏之中,不但浓缩着中国传统园林和现代造景技术,更蕴藏着中华智慧和东方神韵。“九洲清晏”为北京圆明园40景中的一景。“新九洲清晏”以九处园林景观寓意九个岛屿。“新九洲清晏”之“新”体现在相关命名和意义上。作为中国馆主体的国家馆,位居“新九洲”之首,以“雍”命名,取“和谐”、“本”、“宗”之意;其他八洲依据地势和气候分别为“田”、“泽”、“渔”、“脊”、“林”、“甸”、“壑”、“漠”,这些都是中华大地上典型地貌的景观。每一个小洲上都会有代表中华大地上典型地貌的景观布置。游客们穿梭其中,就好比在微缩了的神州大地上漫步。
⑦中国馆的设计引入了最先进的科技成果,使它符合环保节能的理念。四根立柱下面的大厅是东西南北皆可通风的空间,在四季分明的上海,无论展会期间各种气候,观众观众置身其间都能感到有一股股与人体相宜的气流在抚摸自己的肌肤。外墙材料为无放射、无污染的绿色产品,比如所有的门窗都采用LOM-E玻璃,不仅反射热量,降低能耗,还可能会喷涂一种涂料,将阳光转化为电能并储存起来,为建筑外墙照明提供能量。地区馆平台上厚达1.5米的覆土层,可为展馆节省10%以上的能耗。国家馆顶层还有雨水收集系统,雨水净化后大概用于冲洗卫生间和车辆。主体建筑的挑出层,构成了自遮阳体型,已经为下层空间遮阴节能了。
10.下列句中的加点词各指的什么?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因此被命名为‘东方之冠’”中的”“此”指代的是“形状酷似一顶古帽”。
B. “游客们穿梭其中”中的“其”指代的是“中华大地”。
C. “使它符合环保节能的理念”指的是“中国馆的设计”。
D.“观众观众置身其间”中的“其”指的是“四根立柱下面的大厅”。
11.下面句中的加点词语,应该删去的一项是(   )
A. 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之后,最可能成为经典的就是中国国家馆。
B. 装点国家馆的“中国红”,是从足足上百种红色材料色样中逐一挑选而出的
C. 也是中国馆“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展示主题的重要组成部分。
D. 国家馆顶层还有雨水收集系统,雨水净化后大概用于冲洗卫生间和车辆。
12.下面对几段文字大一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②③④三段文字说明了中国国家馆的外观形象。
B.第⑤段文字说明的国家馆“中国红”的精心挑选与视觉效果。
C.第⑥段文字说明的是地区馆屋顶平台上的“新九洲清晏”。
D.第⑦段文字说明的是中国馆的设计引入了先进科技成果,体现了环保节能的理念。
13.下列说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全文来看,文章主要是按照逻辑顺序来说明在中国国家馆的。
B. 把中国国家馆称为“东方之冠”形象生动地说明了其外形特点。
C. 第⑦段划横线的句子从一个方面具体说明了中国馆设计中环保节能的理念。
D. 第⑦段文字的段内结构是:先总说后分说然后再总说。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秋水》这篇文章,完成14—17题。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14.下面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百川灌河             河:这里指黄河。
B. 河伯欣然自喜         欣然:高兴的样子。
C. 不见水端             端:端来。
D. 闻道百               闻:听说,知道。
15.对下面加点的“之”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之:的。
B. 谨食之                                     之:它,指蛇。
C. 策之不以其道                         之:它。                       
D. 行道之人                            之:他
16.对下面的文字,用现代汉语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不辩牛马      译文:分辨不清牛和马。
B. 我之谓也      译文:说的就是我啊。
C. 少仲尼之闻    译文:认为孔子学识少。
D. 大方之家      译文:言谈大方的人家。
17. 下列对这篇文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篇文章先写黄河的壮丽和河伯的骄傲自满。
B.文章接着写河伯见到大海后自叹不如。
C.文中的河伯十分谦虚,具有勇于进取和自我批评的精神。
D.在写法上,文章用河伯见海神的寓言故事说明哲理,通篇都在设喻。
四、(14分)
18.按要求默写填空。 (5分)
①杜牧《泊秦淮》中的“商女不知亡国恨,                   ”借古讽今,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忧虑。
②王维《使至塞上》中的“             ,长河落日圆。”以其写景壮观,气势流畅,被王国给称为“千古壮观”的名句
③                 ,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浣溪沙》)
④谁道人生无再少?                   (苏轼《浣溪沙》)
⑤但愿人长久,                 。(苏轼《水调歌头》)
19、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9分)
无  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①对诗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百花残:百花凋零。
B、但愁:只担心
C、云鬓改:云彩改变了鬓发的样子。
D、殷勤:热情而周到。
②“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两句诗的意思是:                  
                                                                    
③判断下面对这首诗分析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A、“相见时难别亦难”,两个“难”字用得好,凸现两人情深意厚。“东风无力百花残”,是以景渲染、烘托两个有情人的离愁别绪,景语亦情语。(   )
C、颔联“丝方尽”隐指“思方尽”,“烛泪”隐指“相思之泪”,直接而真挚地表达了两个有情人之间的爱情。(   )
D、诗的最后两句,其实是有情人强作宽慰之语,女明知男子要到很远的地方去,却说“无多路”且有“青鸟”传递信息。至此,情越写越深,开头“别亦难”之“难”就让人愈加容易领会了。(   )
E、总的来看,此诗曲折凄婉,构思精巧,感情炽热深沉,格调活泼高昂。(   )
五、(22分)
松 子 茶
林清玄
朋友从韩国来,送我一大包生松子,我还是第一次看到生的松子,晶莹细白,颇能想起“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那样的情怀。
松子给人的联想自然有一种高远的境界,但是经过人工采撷、制造过的松子是用来吃的,怎么样来吃这些松子呢?我想起饭馆里面有一道炒松子,便征询朋友的意见,要把那包松子下油锅了。
朋友一听,大惊失色:“松子怎么能用油炒呢?”
“在台湾,我们都是这样吃松子的。”我说。
“罪过,罪过,这包松子看起来虽然不多,你想它是多少棵松树经过冬雪的锻炼才能长出来的呢?用油一炒,不但松子味尽失,而且也损伤了我们吃这种天地精华的原意了。何况,松子虽然淡雅,仍然是油性的,必须用淡雅的吃法才能品出它的真味。”“那么,松子应该怎么吃呢?”我疑惑地问。“即使在生产松子的韩国,松子仍然被看作珍贵的食品,松子最好的吃法是泡茶。”
“泡茶?”“你烹茶的时候,加几粒松子在里面,松子会浮出淡淡的油脂,并生松香,使一壶茶顿时津香润滑,有高山流水之气。”
当夜,我们便就着月光,在屋内喝松子茶,果如朋友所说的,极平凡的茶加了一些松子就不凡起来了。那种感觉就像是在遍地的绿草中突然开起优雅的小花,并且闻到那花的香气,我觉得,以松子烹茶,是最不辜负这些生长在高山上历经冰雪的松子了。
“松子是小得不能再小的东西,但是有时候,极微小的东西也可以做情绪的大主宰。诗人在月夜的空山听到微不可辨的松子落声,会想起远方未眠的朋友,我们对月喝松子茶也可以说是独尝异味,尘俗为之解脱。我们一向在快乐的时候觉得日子太短,在忧烦的时候又觉得日子过得太长,完全是因为我们不能把握像松子一样存在我们生活四周的小东西。”朋友说。
朋友的话十分有理,使我想起人自命是世界的主宰,但是人并非这个世界唯一的主人。就以经常遍照的日月来说,太阳给万物以生机和力量,并不单给人们照耀;而在月光温柔的怀抱里,虫鸟鸣唱,不让人在月下独享。即使是一粒小小松子,也是吸取了日月精华而生,我们虽然能将它烹茶,下锅,但不表示我们比松子高贵。
佛眼和尚在禅宗的公案里,留下两句名言:
水自竹边流出冷,风从花里过来香。
水和竹原是不相干的,可是因为水从竹子边流出来就显得格外清冷;花是香的,但花的香如果没有风从中穿过,就永远不能为人体知。可见,纵是简单的万物也要通过配合才生出不同的意义,何况是人和松子?
我觉得,人一切的心灵活动都是抽象的,这种抽象宜于联想;得到人世一切物质的富人如果不能联想,他还是觉得不足;倘若是一个贫苦的人有了抽象联想,也可以过得幸福。这完全是境界的差别,禅宗五祖曾经问过:“风吹幡动,是风动?还是幡动?”六祖慧能的答案可以作为一个例证:“不是风动,不是幡动,是仁者心动。”
仁者,人也。在人心所动的一刻,看见的万物都是动的,人若呆滞,风动幡动都会视而不能见。怪不得有人在荒原里行走时会想起生活的悲境,大叹:“只道那情爱之深无边无际,未料这离别之苦苦比天高。”而心中有山河大地的人却能说出“长亭凉夜月,多为客铺舒”,感怀出“睡时用明霞作被,醒来以月儿点灯”等引人遐思的境界。
一些小小的泡在茶里的松子,一声在夏夜里传来的微弱虫声,一点斜在遥远天际的星光……它们全是无言的,但随着灵思的流转,就有了炫目的光彩。记得沈从文这样说过:“凡是美的都没有家,流星,落花,萤火,最会鸣叫的蓝头红嘴绿翅膀的王母鸟,也都没有家的。谁见过人蓄养凤凰呢?谁能束缚着月光呢?一颗流星自有它来去的方向,我有我的去处。”
灵魂是一面随风招展的旗子,人永远不要忽视身边事物,因为它也许正可以飘动你心中的那面旗,即使是小如松子。
20.按要求摘取文中的语句,回答问题。
①文中说,看到松子“颇能想起‘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那样的情怀”,结合下文,指出“情怀”的含义。
答:                                                                      
②作者引用佛眼和尚的两句名言“水自竹边流出冷,风从花里过来香”,目的是想阐明一个什么道理?
答:                                                                      
21. 文中说,“我们虽然能将它烹茶、下锅,但不表示我们比松子高贵。”判断下面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打“√”,错误的打“×”。(4分)
A.极平凡的茶加了一些松子就不平凡起来了。(    )
B.松子虽小,但和“我们”一样,吸取了日月精华。(    )
C.小松子有时也可以做“我们”情绪的大主宰。(    )
D.在人心所动的那一刻,看见万物都是动的。(    )
22.作者在最后一段中说“灵魂是一面随风招展的旗子,人永远不要忽视身边事物,因为它也许正可以飘动你心中的那面旗,即使是小如松子”。请问“那面旗”的具体含义是什么?请按字数限制填入方框中。(4分)
坦然地□□□□,不要在快乐的时候觉得日子太短,在忧烦的时候又觉得日子过得太长,而要像把握小松子一样把握存在我们生活四周的□□□。
23. 本文通过如何吃松子这件小事阐发的个人生道理是:                                                                                                                                   。
24.仿照下列句子的形式,另写一个句子。(2分)
例句:一些小小的泡在茶里的松子,一声在夏夜里传来的微弱虫声,一点斜在遥远天际的星光……它们全是无言的,但随着灵思的流转,就有了炫目的光彩。
仿句:                                                                    
                                                                   
                                                                   
25.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6分)
A.本文语言华丽,词藻丰富,且大量地运用了一些修辞手法,使文章呈现出一种典雅高贵的富态美。
B.本文行文曲折有致,从对松子食用的错误认识到领略人生的真谛,作者的思想经历了一个复杂的变化过程。
C.从作者的思路和文章的主旨来看,文章倒数第二段至倒数第三段似乎是多余的,删去并无大碍,反而更加精炼。
D.“因为它也许正可以飘动你心中的那面旗”句中的“它”指的是“身边的事物”。
E.作者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一个深奥的深奥人生哲理阐述得通俗易懂,很好地揭示了本文的主旨,让人备受启迪。
六、(63分)
26.下面两题,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
(1)题目:      让我感动
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文体不限。③文中的人名、地名、单位名一律用“××”代替。④不得抄袭。⑤作文题目居中,上下各空一行。⑥不少于500字,最多写满格。
(2)请以“微笑”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①题目自拟。②文体不限。③文中的人名、地名、单位名一律用“××”代替。④不得抄袭。⑤作文题目居中,上下各空一行。⑥不少于500字,最多写满格。

参考答案
1、C 2、C3、D4、A  5、B 6、C7、C8、D9、A10、B11、D12、A13、D14、C 15、D16、D17、C
18、隔江犹唱后庭花;大漠孤烟直;无可奈何花落去;门前流水尚能西;千里共婵娟
19①C
②春蚕只有到死的时候才会停止抽丝,蜡炬只有化成灰的时候才会没有了泪水。
③√×√×
20. ①“独尝异味,尘俗为之解脱”②“纵是简单的万物也要通过配合才能胜出不同的意义。”
21.A. ×B. √C. √D×。4分一项1分.
22.面对生活   小东西(小事物)一空2分超出1字扣1分.
23.人永远不要忽视身边的事物。2分之答出“不要忽视”给1分。
24.略,意思正确,句式相同,修辞手法一样即可得分。2分,不打0.5
25.A、C正确一点得3分。全选不得分。 (110.189.162.11)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语文版 九年级 上册 月考试卷


上一个『鄂州高中高一实验班2012年入学模拟测试』  下一个『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上)期中测试卷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