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初一语文期中测试试卷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期中试卷
试题
名称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初一语文期中测试试卷(七年级上册 语文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初一语文期中测试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得分 一、积累与运用(23分)1.书写一手漂亮的字是令人骄傲的,请你用自己最满意的正楷或行楷字认真抄写下面的文字。(2分)敏而好学温故知新 2、选出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2分)A.揶揄yé嘈杂cáo工尺chě乳
试题预览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初一语文期中测试试卷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一、积累与运用(23分)
1.书写一手漂亮的字是令人骄傲的,请你用自己最满意的正楷或行楷字认真抄写下面的文字。(2分)
敏而好学   温故知新

2、选出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 )(2分)
A. 揶揄 yé      嘈杂 cáo      工尺chě     乳臭未干xiù
B.  瑟缩sè      妯娌 zhóu      荤菜 hūn    寥寥无几liáo
C.  黝黑 yǒu     脸颊 jiá      蛮横hèng    不辍劳作chuò
D.  伶仃lín     无垠yíng      溺死nì      风尘仆仆pǔ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微不足到     盛气凌人     望洋心叹     六神无主
B.津津有味     人情事故     俗不可奈     出奇制胜
C.恍然大悟     萍水相逢     乐以教和     刮目相看
D.怨天尤人     索然无味     趾高气扬     苦心孤旨
4、下列加点的字解释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2分)
A.不能自已(已经)   诲人不倦( 诱导、教导)
B.不辍劳作(停 )       不能称前时之闻(相当、符合)
C.幸尚宽(幸而、恰巧) 默而识之(认识)
D.伤仲永(悲伤,这里是“为……感到惋惜”)  稍稍宾客其父(稍微)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全校同学积极响应校团委为玉树遭受地震灾害同胞献爱心,作贡献。
B、这次惨痛的经历,终于使他大彻大悟,痛改前非了。
C、同学们要厉行节约,杜绝不浪费水电等不良行为。
D.我们只有掌握了扎实的语文基础,就能为学习别的知识插上翅膀。
6、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这家餐馆师傅的厨艺很高,做出的美味真是脍炙人口。
B.这件事以后,母亲对为富不仁者的反感比以前更加强烈了。
C、九寨沟优美的自然风光令中外游客流连忘返。
D.省剧院的文艺工作者们一路风尘仆仆,昼奔夜宿,希望能早一天赶到老区。
7、语言训练。(4分)
(1)“三鹿”等国产牛奶掺入有毒的“三聚氰胺”导致全国几千幼儿患上了“肾结石”。于是,网络上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外国人喝奶结实,中国人喝奶结石。”  
请你分析这句话的妙处。(2分)
                                                                      
(2)你的生日那天,有很多要好的朋友都来你家向你祝贺,你的好朋友小王抱歉地说没有准备生日礼物,你该怎么说?(2分)                                                                      
                                                                     
8、古诗文名句默写。(7分)
(1)《论语》中阐述学与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
                          。 
(2)在脍炙人口、妇孺皆知的民歌《木兰诗》中,概述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的诗句是:                        ,                           。
(3)“剪烛西窗”这个成语现指亲友相逢叙旧,它出自李商隐《夜雨寄北》中“
                       ”
(4)本学期,我们学了不少送别诗,有表现诗人阔达胸襟的“海内存知己,                                 ”;也有表现诗人临别时缠绵情感的“ 
                                ,君向潇湘我向秦。
二、古诗文阅读(12分)
(甲)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乘船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之,王欲舍所携之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1)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   )    (2)王欲舍所携之人(   )
(3)既已纳其自托(   )            (4)待君久不至(   )
10、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宁可以急相弃邪       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B、王欲舍所携之人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C、传一相秀才观之       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D、歆辄难之             王朗俱乘船避难
 11、翻译下列句子。(2分)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2、《期行》和《乘船》分别告诉我们什么样的做人道理?(4分)
                                                                  
                                                                  
三、现代文阅读(25分)
(一)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3--16题。(11分)
    ①临行前,我穿上了母亲用从微薄的生活费中硬扣下的钱购置的连衣裙。当我看见镜中颇具城市少女风采的“我”时,我终于下了决心,转向母亲,吞吞吐吐却又异常清晰地说:“妈……您……以后别……如果没急事的话……不用去找我……”“为什么?”好长好长时间的沉默,终于,她点了点头,顺手取过她那根不知啥已从角落里拿出来并已磨得又光又亮的竹棒,叩击着地面向厨房走去。“您……”我上前扶住她,可她轻轻推开我:“我去帮你弄点好吃的,食堂少油。”我有些哽咽,但我什么也没有说。 
②住读生活很快让我忘掉了以往的自己,忘掉烈日冰棍、瞎眼母亲带来的烦恼与卑微,也忘掉了临行前的那一点点不安。谁都不知道我是谁,谁都以为我也同她们一样拥有一个幸福的家。 
……
③我的视线顷刻间模糊了。朦胧的泪眼中,我依稀看到了村旁那长长的路,路旁那长长的小巷,巷里那根长长的竹棒,竹棒后蹒跚着一个长长的、长长的人影。“妈妈!”我奔过去,为自己的虚荣,为自己的无知流着泪。在风中,她的脸是那么黝黑,她的手是那么粗糙,她的眼睛是那么黯淡,然而她立在那儿却是那么挺拔,那么坚定,仿佛在憧憬,又仿佛在等候。 
④妈妈,我回来了,我已经回来了。我其实还记得,还记得来时的泥泞的山路,还记得赤足跑过石板的清凉,还记得家里厚重的木门栓,还有,还有我们曾共同相偎走过的那条小巷,那条深深的小巷。 
13、第①段写的是“我”准备到县城读高中时与母亲的对话。当中用了很多省略号。这些省略号有什么表达作用? (2分)
答:                                                                  
                                                                      
14、划波浪句子是母亲听完女儿话后的反应。你能从这些反应中揣摩出母亲此时的心理吗?(3分)
                                                                  
                                                                      
                                                                      
15、“妈妈,我回来了,我已经回来了”,第④段作者是那样强调“回来”,“回来”意指什么?(3分)
答:                                                                  
                                                                      
16、文段中的“我”曾厌恶并尽力淡忘破旧的家。对此,你有什么看法?(3分)
                                                                      
                                                                      
                                                                      
(二)轻点关门   ( 14分)
    ①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我们终于搬进了新居。送走了最后一批前来祝贺的朋友,我与妻子便重重地躺在沙发上休息。忽然门铃响了。咦, 这么晚了还有客人?忙起身开门,门外站着两位不相识的儒雅的中年男女,看上去是一对夫妻。在疑惑中,那男子介绍他们是一楼的住户,姓李,特地上来向我们祝贺乔迁之喜。哦,原来是邻居啊!赶紧往屋里让。
②李先生连忙摆手:“不麻烦了,不麻烦了,还有一件事情要请你们帮忙。”我说:“千万别客气,有什么事情需要我们效劳?”李先生道:“以后出入单元防盗门的时候,能不能轻点关门,我老父亲心脏不太好,受不了重响。”说完,静静地看着我们,眼里流露出一股浓浓的歉意。
③我沉吟了片刻:“当然没问题,只是怕有时候急了便会顾不上。既然你父亲受不了惊吓,为什么还要住在一楼?”李太太解释道:“其实我们也不喜欢住在一楼,既潮湿又脏,但是老父亲腿脚不方便,而且心脏病人还要有适度的活动。”听完后,我心里顿时一阵感动,便答应以后尽量小心。两口子千恩万谢,弄的我们挺不好意思的。
④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发现我们的单元门与别的单元门的确不太一样,大伙儿开关防盗门时,都是轻手轻脚的,绝没有其他单元时不时“哐当”一声巨响,一问,果然都是受李先生所托。时间过得很快,转眼一年过去了。有天晚上,李先生夫妇又摁响了我们家的门铃,一见到我们,二话没说,先给我与妻子深深地鞠了半躬,半晌,头也没抬起来。
⑤我急忙扶起询问。李先生的眼睛红肿,原来昨天晚上,李老先生在医院病故了。前些时候,他对儿子交代过:非常感谢大家这些年对于自己的照顾,麻烦各位了,要儿子见到年纪大的邻居叩个头,年纪轻的,鞠一躬,以表示自己对大家的感激。我用眼睛偷偷一扫,果然在李先生笔挺裤子的膝盖处有两块灰迹,想必是叩头叩的。
⑥送走了李先生夫妇,我不禁感慨:“轻点关门只是举手之劳,居然换来别人如此大的感激,真是想不到也担不起啊。”生活就是这样,                     
                                                  。
17.李先生夫妇两次来“我”家的目的分别是什么?(3分,每小题1.5分)
①第一次                                                           
②第二次                                                          
18.从文中我们可以看出李先生是怎样的人?(2分)
                                                                    
                                                                    
19.文章第②段画线句子表现了李先生的什么心情?(2分)
                                                                  
                                                                  
20.文章第③段中“我心里顿时一阵感动”的原因是什么?(2分)
                                                                   
                                                                   
21.李老先生临终前对儿子的交代表明他是什么样的人?(2分)
                                                                  
                                                                  
22.把第⑥段画线处应填写的揭示文章中心的话写在下面。(3分)
   生活就是这样,                                                 。
四、 作文(40分)
23、题目:渴望       
提示:横线上可填“长大”、“成长”、“理解”、“独立”、“信任”、“幸福”……   请联系自己的日常生活,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和认识。
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地名,校名和人名;(3)字数要求在500字以上。 (180.137.116.234)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语文版 七年级 上册 期中试卷


上一个『北京市2012中考语文二模分类汇编_文言文阅读』  下一个『2012年广州中考语文试题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