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古文阅读与品鉴复习指要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诗词鉴赏专题训练
试题
名称
中考古文阅读与品鉴复习指要(七年级总复习 部编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中考古文阅读与品鉴复习指要  【考点梳理】  古文阅读与品鉴的考查内容多出自于课内,且逐步向课外延伸。考查题型以客观题为主,主观题为辅。其主要考点为:  1.相关篇目中字词的读音、朗读的句读节奏。  2.实词的词义与辨析(主要为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虚词的意义与用法(重点是“之、其、而、以、于”)。
试题预览
中考古文阅读与品鉴复习指要
  【考点梳理】
  古文阅读与品鉴的考查内容多出自于课内,且逐步向课外延伸。考查题型以客观题为主,主观题为辅。其主要考点为:
  1.相关篇目中字词的读音、朗读的句读节奏。
  2.实词的词义与辨析(主要为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虚词的意义与用法(重点是“之、其、而、以、于”)。
  3.词类活用、特殊句式(主要是倒装、省略句)的掌握。
  4.重要句子和语段的翻译。
  5.文章思路和思想内容的理解。
  6.适当的鉴赏评价,拓展迁移(就是从阅读材料出发,联想、延伸到与之相关的话题、观点、材料等,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备考指导】
  由于文言文阅读主要是考查学生运用知识积累、借助注释,读懂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因而最可靠的方法是扎扎实实地掌握课文内容,特别是注重书中注释和课后练习。因此复习时应注意:
  (1)梳理归纳,形成系统。就是对常见的考点进行分类归纳,以便宏观地、全面地、具体地掌握知识,形成知识体系。如实词常考的有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虚词复习时应注意归纳常用虚词“之、其、而、然、则、乃、以、于”等的一般用法,并为它们的每一种用法列举二三个典型例句。
  (2)重视联系,抓“标”务本。根据课标的要求,以课本为范例,注重知识的内在联系,通过联想,由此及彼,由课内向课外、由历史向现实拓展延伸,巧妙迁移运用学过的知识。
  (3)掌握方法,授之以渔。文言文阅读与现代文阅读是相通的,都有法可依,有规律可循。两者都遵循整体感知,局部探究的方式进行阅读。在解词,理解句意,文意把握,要点概括等方面均有相似之处。因此,适当借鉴现代文阅读方法,有助于提高文言文解题能力。此外,文句赏析的关键是找准切入点,赏析时一般择其一点即可。对于谈作品感受的开放性试题要冷静思考,分析题意,按要求把思维发散开去,然后分析比较,从中找出最佳点,扣住文中观点答、展开答。
  (4)研究试题,有的放矢。研究近几年中考命题的走向、命题规律,可以缩小复习范围,提高复习效率和复习的针对性。原则上近几年考过的篇目不会重复,备考时可以大胆舍弃,这样可以腾出时间复习其它篇目。此外,研究考试题型,把握命题规律,可以提高训练的针对性,避免走弯路。
  【例题解析】
   小石潭记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伐竹取道 齐师伐我 B.以其境过清 咨臣以当世之事 
  C.不可久居 高可二黍许  D.隶而从者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2.用现代汉语表述下列句子,有误的一项是( )
  A.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 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
  B.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潭中的鱼大约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无所依靠。
  C.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向潭西南望过去,小溪像北斗星那样曲曲折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明的暗的都能看见。
  D.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溪岸的形状像犬牙那样参差不齐,不知道源头在哪里。
  3.下列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作者把地处幽僻的小石潭作为描写对象,意在借荒远之景,寓贬谪之怨,倾抑郁之情。
  B.作者善于捕捉景物的特征。如鸣佩环的水声、参差披拂的枝头藤蔓、空游无依的鱼儿、斗折蛇行的小溪、竹树环合的四周,把小石潭绘就成一幅美妙的图画。
  C.首段文字,由小丘到篁竹,由篁竹到闻水声,再由水声寻到小潭,采用了移步换景的写法。
  D.本文语言凝练。写卷石的形态各异,仅用了“坻”“屿”“嵁”“岩”四字刻画;写小溪的曲折蜿蜒,也只用了“斗折蛇行”四字描述;写环境的清新和心绪的烦躁,仅用了“过清”二字加以揭示。
  4.同为山水游记,柳宗元在《小石潭记》中提到“乐”,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也多次提到“乐”,两文中的“乐”,乐在何处,不同点是什么?
  (2011年湖北孝感卷)
  【解析】
  第1题考查的是一词多义,根据自己的积累和语境,能够判断出D项中加点词均是“跟从”的意思。第2题为句意理解,A第一个分句为倒装句,翻译时应符合现代汉语的要求, B 句为比喻句,C.D两句中“斗折蛇行”“犬牙”均为名词作状语,重点关注这些语法要求,然后对其它词句对号落实,不难发现C项中“明灭可见”翻译为“明的暗的都能看见”,是脱离语境,望文生义。应译为“忽明忽暗,忽隐忽现”或“一段看得见,一段看不见”。第3题是考查对文段内容的理解和分析。A项是对文章内容和情感的把握,B.C两项侧重写法的分析,D项在语言品析中体现文意,结合前一句“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内容,可清楚的知道,“过清”一词表达的环境氛围和人物的心情应是“凄清”和“悲凉”,而不是“清新”和“烦躁”。第4题为比较阅读题,是对《小石潭记》《醉翁亭记》两篇文章核心内容的理解的考查.是平常教与学的重点内容。回顾相关内容,求同比异,不难发现,柳宗元的“乐”是发现小石潭后暂时的自乐;欧阳修的“乐”既有山水之乐、太守自乐,更有与民同乐的情怀。
  
   [实战演练]
   一、《论语》十则(节选)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思而不学则殆 ( )(2)学而不厌 ( )
  2.下列各组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人不知而不愠 择其善者而从之 B.可以为师矣 可以一战 
  
  C.必有我师焉 不可亵玩焉 D.有朋自远方来 自三峡七百里中
  3.下面句子省略成分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B.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C.林尽水源,便得一山 D.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4.把“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一句翻译成白话文。
  
  5.用原文填空。
  (1)为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精神,教师应抓住恰当时机进行开导,正如文中所说:“,。”
  (2)从文中任选一则表明学习态度的句子写在下面:。
  6.相关内容链接。
  (1)给下面一则断句,并加上标点。
  子曰 德 之 不 修 学 之 不 讲 闻 义 不 能 从不 善 不 能 改 是 吾 忧 也
  (2)中国古代曾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今天我们阅读它也会获益匪浅,请另外写出《论语》中你熟悉的一则(不得与试卷上的相同),并简要说说对它的理解。
  
   二、山市
   
  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然数年恒不一见。孙公子禹年与同人饮楼上,忽见山头有孤塔耸起,高插青冥,相顾惊疑,念近中无此禅院。无何,见宫殿数十所,碧瓦飞甍,始悟为山市。未几,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居然城郭矣。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忽大风起,尘气莽莽然,城市依稀而已。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惟危楼一座,直接霄汉。楼五架,窗扉皆洞开;一行有五点明处,楼外天也。层层指数,楼愈高,则明渐少。数至八层,裁如星点。又其上,则黯然缥缈,不可计其层次矣。而楼上人往来屑屑,或凭或立,不一状。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
  (1)邑八景之一也( )  (2)相顾惊疑( )
  (3)无何,见宫殿数十所( )  (4)裁如星点( )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为”与“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中“为”意义相同的—组是( )
  A.始悟为山市 B.可以为师也 C.以土砾凸者为丘 D.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3.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1)忽见山头有孤塔耸起,高插青冥,相顾惊疑。
  
  (2)忽大风起,尘气莽莽然,城市依稀而已。
  
  4.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写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起笔写“山市”具有独特性,是淄川县八景之一,同时指出了见到它的不易,这样写易于吊起读者的胃口,急于读下去。
  B.山市的出现分三个阶段:初现孤塔宫殿,再展危楼出现,又看城郭恢宏。
  C.文中用“忽”“无何”“未几”“忽”“既而”等时间词语,清楚地将山市的变化阶段表现了出来。
  D.“山市”跟“海市”一样,是一种因折光反射而形成的自然景象,它美丽而又奇特,难得一见,此是作者根据目击者的叙述所写,令人回味无穷。
  5.课文如删掉“始悟为山市”一句,并不影响文中对“山市”描写的连贯性,为什么不能删去?
  
   三、湖心亭看雪
  张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余拿一小船,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1.请找出下列各组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
  A.是日更定 莫衷一是 B.更有痴似相公者 更深夜色半人家
  C.是金陵人,客此 旦日,客从外来 D.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且焉置土石
  2.用现代汉语表达下列文句。
   
  (1)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2)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3.下列句子表达错误的一项是( )
   
  A.“独往湖心亭看雪”一句中“独”字映衬出环境的幽静、空旷,也暗示作都的“痴”(不同凡响),以下文作伏笔。
  B.“痴”与课文开头“独往湖心亭看雪”相呼应,写出了作者超然脱俗的性格。
  C.作者写作此文时,明朝已经灭亡,可是他仍然用明朝的年号,含蓄的表达了作都对故国的怀念
  D.作者以舟子的喃喃之语来收束全文,画龙点睛,深化意境。对此迷人雪境,“痴”情人不止“我”一个,这也是一巧妙的正面描写。
  4.文中叙写亭中奇遇时运用了那些描写方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受?
  
  5.本文与柳宗元的《江雪》都是描写雪景和人物活动的,但描写手法和表达的思想感情却不相同,请写出它们的不同点。
  
  6.“独往湖心亭看雪”与“舟中人两三粒而已”是否矛盾?写出你的理解。
  
   
   四、桃花源记
   
  陶渊明
  晋太原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对下面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遂与外人间隔(隔断,隔绝) B.阡陌交通(互相通达)
  C.乃不知有汉(副词,竟,竟然) D.不足为外人道也(介词,对、向)
  2.下面对所选文段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中真实地描绘了桃花源中人们的生活场景,生动地展现了一个人人劳作、生活安定、风气淳朴的理想社会。
  B.“见渔人,乃大惊,闻所从来”中的“乃大惊”写出了桃花源人对陌生人的惊异,显示他们与世隔绝久远。
  C.桃源人“设酒杀鸡作食”款待渔人以及“不足为外人道也”的嘱咐都体现了他们怕渔人回到外界后泄露桃花源的秘密。
  D.文中没有具体写渔人的话,只用了“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带过,这显示了行文的简洁凝练。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语句的大意。
  (1)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2)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4.作者在本文中描写的世外桃源有何用意?
  
  5. 从第②③段对桃花源的描写可以看出,桃花源让作者向往的是:(1);(2);(3)。
  6.本文是陶渊明富有浪漫色彩的叙事散文,理想化的小农经济下的田园生活,在艺术构思上最明显的一个特点就是一个 “奇”字,试举一例分析这一特点。
  
  7.“太守即遣人随其往”的原因可能是什么?请结合文章内容或掌握的相关知识试作推求。(能自成其理,自圆其说即可)
  
  
  
  五、核舟记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文曰:“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嘻,技亦灵怪矣哉!
  1.解释加点的词。
   
  (1)绝类弥勒( ) (2)罔不因势象形( )
  (3)历历数也( ) (4)高可二黍许( )
  2.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苏、黄共阅一手卷——苏、黄在一起共看一横幅的书画卷子
  B.盖简核桃修狭都为之——这是挑选了核桃中长而窄的刻成的。
  C.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他们的膝盖互相靠近着,都隐藏在手卷下边的衣褶里。
  D.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都能就着木头原来的样子模拟那些东西的形状,各有各的情态。
  3.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闭”字和“启”字相应,一启一闭写出了介绍的顺序:由舟内到舟外再由舟外到舟内,引导读者仔细观看,并由此引出窗上的文字。
  B.窗上对联刻的十六个字,是前、后《赤壁赋》中的名句,与上段“大苏泛赤壁”相照应,切题,而县域可以启发诚者联想舟外赤壁景色。
  C.文章先说船舱,再说船头和船尾,因为中间船舱的位置和对联的颜色非常醒目,而且窗上的对联也暗示了核舟的背景和主题。先写船舱,不仅可以增强浓厚的艺术情趣,而且也极其自然的引出下文中船头三人的情态描述。
  D.文章中对船头人物的神态描写得栩栩如生,充分展示了雕刻家技艺的高超。
  4.本文采用的结构布局。第一段先总述。第2~5段,详述核舟之“奇巧。【(2)介绍大小,结构布局。(3、4)介绍、人物的神态和动作(5)的题名、篆章和着色】按照  细致说明。第六段总述,、由衷地赞美雕刻者精湛的雕刻技艺“”。
  5.第三段文字为什么先介绍苏东坡,后介绍黄庭坚、佛印?
  
  6.文中最后一段运用哪些的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7.从本文段看,雕刻家的高超技艺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六、观潮
   
  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最盛。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 
  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军,艨艟数百,分列两岸;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水爆轰震,声如崩山。烟消波静,则一舸无迹,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 
  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 
  江干上下十余里间,珠翠罗绮溢目,车马塞途,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而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闲也 
  1. 解释加点的词。
  (1)人物略不相睹( ) (2)吴儿善泅者数百( )
  (3)随波而逝( ) (4)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 )
  2.句子翻译有错误的一项是( )
  A.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
  震撼大地,激起浪花,喷射水雾,仿佛要吞没青天,沐浴白日,那气势极其雄壮豪迈。
  B. 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
  忽而疾驶,忽而腾起。忽而分,忽而合,极尽种种变化。
  C. 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水爆轰震,声如崩山。
  忽然四面冒起黄烟,人和物一点也看不清楚,只听得水爆的爆炸声震天响,如同崩山一样。
  D. 而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闲也。
  而租用看棚的人(非常多),即使是一席之地也不会空下来
  3.课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本文构思精巧,以海潮为线索,写景记事相融合,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惜墨如金,用语简练,描写生动,将纷繁的头绪,众多的场面,写得井然有序,主次分明。
  B.写弄潮健儿的精彩表演,紧扣一个“善”字,多用细节描写,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赞叹不已。
  C.文章写水军演习的情景,先分述,后总述,以动作为主,以写人为主,以写场面为主,而且神形兼备;动静结合,既激烈紧张,又极具情趣,为下文别开生面的另一场水上表演作了铺垫。
  D 写观潮人数之多,以“面”为主,以概括描写为主,言在“人”而意在潮,突出江潮之壮美。
  4.概括选文中描写浙江之潮的几个场面,并说说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七、岳阳楼记
   
  ①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②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墙倾揖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③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壁,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④咦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乎?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嗯!微斯人,吾谁与归?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① 薄暮冥冥 ( ) ② 去国怀乡 ( )
   
  ③ 春和景明 ( ) ④ 长烟一空 (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
  ①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② 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3.“是进亦忧,退亦忧”中的“进”和“退”分别指什么?
  
  4.请写出选文中具体体现“二者之为”的两个短语,并说出“二者之为”所表现的胸怀与古仁人有何不同?(用原文回答)
   
  
  5.请结合选段内容,简要分析第② ③ 两段对第④ 段的作用。
   
  
  6. 《醉翁亭记》中“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的“乐”与本文中作者的“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乐”,内涵有什么不同?
  
  7.世上因好文好诗而闻名的景观很多,岳阳楼就是因文质兼美的《岳阳楼记》而名满天下的。然而与众不同的是,岳阳楼更令许多仁人志士向往。阅读全文根据你的理解说说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八、醉翁亭记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瞑,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草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 把文中空缺的语句填写在文中的横线上。
  2. 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环滁皆山也 四面竹树环合 B. 名之者 谁有仙则名
  C.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临溪而渔D.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寓逆旅主人
  3. 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往来而不绝者绝巘多生怪柏B.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 不知太守之乐其乐
  C.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D. 峰回路转 山回路转不见君
  4. 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太守自谓也 太守谓谁   B.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佳木秀而繁阴
  C. 野草发而幽香 朝发白帝,暮到江陵D. 饮少辄醉 造饮辄尽
  5. 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6. 阅读理解。
  (1)第一段写醉翁亭的地理环境,引出人和事。其中描写琅琊山的是,描写酿泉的是,描写醉翁亭的是。点明主要人物、事件和“醉翁”由来的句子是,,,。交代全文核心命意的句子是,。将“醉”与“乐”融为一体的句子是,。
  (2)第二段写山中景色和出游之乐。其中描写山间朝暮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山间四时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三段写滁人游太守宴,依次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四段日暮醉归,从____________写到_____________,进而写到______________,并用_____________________点明全文主旨。
  7. “醉”字和“乐”字在文中多次出现。“醉”是表象,“乐”是实质。请概括说出本文中的三种“乐”,并作简要分析。
  
  
  8. “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描写的是滁人出游的场面。通过这个场面,你能感受到什么?
  
   九、陈涉世家(节选)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籍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七年级 总复习 诗词鉴赏专题训练


上一个『2012年云南省曲靖市中考语文试题』  下一个『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练习题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