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2010年浙江高考古诗鉴赏试题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课文同步练习
试题
名称
2004年——2010年浙江高考古诗鉴赏试题(高三总复习 苏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2004年——2010年浙江高考古诗鉴赏试题(04年浙江卷)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            菩萨蛮李白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1)古典诗词特别讲究炼字。请简要分析“空”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2分)答:“空
试题预览
2004年——2010年浙江高考古诗鉴赏试题
(04年浙江卷)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
               菩萨蛮    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1)古典诗词特别讲究炼字。请简要分析“空”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2分)
答:“空'字表达了苦苦等待而没有结果的孤寂、惆怅,增添了全词的“愁”味,使主题更加鲜明。
(2)关于这首词表达的内容,有人认为是“游子思归乡”,有人认为是“思妇盼归人”,也有人认为二者兼有。你的看法如何?请简要说明理由。(4分)
答:游子思归乡:一、二句是游子眼前所见之景;三至六句是游子触景生情,设想家人盼望自己归去的情    景;最后两句游子感叹旅途漫漫,归乡无期,更添愁苦。
     思妇盼归人:上片写思妇见晚景而生愁情;五、六句写思妇伫立玉阶,见鸟归而怀念游子;最后两句写思妇设想游人归途艰难,感叹相逢无期。
    二者兼有:全词以游子思归乡和思妇盼归人相互渲染,传达了“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的情思。
(05年浙江卷)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齐安郡中偶题(杜牧)
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暮热游荷池上(杨万里)
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1)这两首诗描写的都是___傍晚___时刻的景色,均以荷与____西风____为诗歌的主要意象。(2分) 
(2)这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刻画“荷”的形象?请指出两首诗中“荷”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情感特点,并作简要分析。(4分) 
答:拟人表现手法。前一首的“绿荷”有“恨”而“背西风”,含有诗人之恨,表露了伤感不平之情,基调凄怨低沉。后一首的“荷花”被西风吹动而躲藏于荷叶之中,似是“愁热”,却呈现娇羞之态,表露了作者的怜爱喜悦之情,基调活泼有趣。 
 (06年浙江卷)阅读下面一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6分)
[正官]叨叨令    无名氏
溪边小径舟横渡,门前流水清如玉。青山隔断红尘路,白云满地无寻处。说与你寻不得也么哥,寻不得也么哥,却原来侬①家鹦鹉洲②边住。
[注]①侬:我    ②鹦鹉洲:此处为“渔父居处”的代称。
(1)本曲前四句运用丰富的意象勾勒出一幅美丽的自然图景,其中   流水    意象体现出温润柔美的特征,而    白云       意象则给人以飘逸渺远的感受。(2分)
(2)请结合全曲简要分析“却原来侬家鹦鹉洲边住”所蕴含的思想情感。(4分)
答:①点明渔父(隐士)居住的环境是与世隔绝、远离红尘的“世外桃源”,表现其对所处环境的喜爱、自豪之情;②写出渔父(隐士)超然尘世的情怀和隐逸的情趣。
(07年浙江卷)阅读下面三篇作品,然后回答问题。(6分)
              乌衣巷(唐)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人月圆 (金)吴激①
   南朝千古伤心事,犹唱后庭花。旧时王谢,堂前燕子,飞向谁家?恍然一梦,仙肌胜雪,宫髻堆鸦。江州司马,青衫泪湿,同是天涯。
              [中吕]山坡羊?燕子 (元)赵善庆
   来时春社,去时秋社②,年年来去搬寒热。语喃喃,忙劫劫③,春风堂上寻王谢,巷陌乌衣夕照斜。兴,多见些;亡,都尽说。
   [注]①北宋亡后,吴激被迫仕金。在一农宴喜上.偶遇流落为歌姬的宋朝宗室女子,遂有此作。②春社、秋社:古时祭祀土神一般在立春和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分别称春社和秋社。③劫劫:匆忙急切的样子。
(1)这三篇作品均通过  燕子   的意象,表达了深沉的     兴亡    之感。(2分)
(2)请简要赏析这三篇作品的表现手法及语言特色。(4分)
答:①刘诗今昔对照,寓情于景,含蓄深沉,体现了咏史诗的特色。②吴词剪裁唐人诗句抒亡国隐痛,温婉悲凉,凸显婉约词的正宗风韵。③赵曲以议论作结,点破兴亡,明快直露,有浓郁的散曲风味。
(08年浙江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日幕倚杖水边①
(金)王寂
水国西风小摇落,撩人羁绪乱如丝。大夫泽畔行吟处,司马江头送别时。
尔辈何伤吾道在,此心惟有彼苍知。苍颜华发今如许,便挂衣冠已慢迟。
[注] ①此诗为王寂被贬官至河南蔡州时所作。
(1)此诗颔联以屈原  和  白居易两位被贬异乡的古人自况,用典精当,对仗工整。(2分)
(2)指出“羁绪”在全诗中的具体内容,并简要赏析首联在写法上的特点。(4分)
答: 内容:①漂泊的焦思   ②谪官的愁思   ③乘道直行的信念和内心不获理解的苦闷   ④年华易逝的伤感   ⑤浮沉宦海的厌倦
特点:①触景生情,以萧瑟凄清之景引发诗人的纷乱愁思   ②以“羁绪”领起全篇
(09年浙江卷)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22-23题。(6分)
踏莎行 雪中看梅花
(元)王 旭
两种风流,一家制作。雪花全似梅花萼①。细看不是雪无香,天风吹得香零落。 
虽是一般,惟高一着。雪花不似梅花薄。梅花散彩向空山,雪花随意穿帘幕。
【注】①萼:花萼。这里指花瓣。
22.词中的“两种”指的是    梅花与雪花     ,“一家”指的是   大自然     。(2分)
23.指出这首词的写作手法并简析作者的情感。(4分)
答:手法:对比(反衬)
    情感:对梅与雪的品格有所褒贬,突出了对梅花的喜爱和赞赏之情。
(10年浙江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22-23题。(6分)
定林①(宋  王安石)
漱甘凉病齿,坐旷息烦襟。因脱水边屦,就敷岩上衾。
但留云对宿,仍②值月相寻。真乐非无寄,悲虫亦好音。
注:①定林:寺院名,位于金陵(今南京)。作者罢官后常到此游憩。②仍:又。
22.简析第三联中诗人表现情感的手法。(3分)
答:运用拟人手法,诗人把“云”和“月”人格化。诗人欲和白云对宿,又逢明月相寻,写出在定林流连忘返的愉悦心境。
23.诗人为什么认为“悲虫”也会有“好音”?结合全诗简要分析。(3分)
答:诗人罢官后,寄情自然,认为只要超越凡尘,便能随处寻到自己的快乐,即使悲鸣的虫声也是美妙的音乐。 (61.186.97.131)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苏教版 高三 总复习 课文同步练习


上一个『2012年汕头市中考龙湖区语文模拟试题』  下一个『汕头市潮阳区高一语文测试题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