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两章》课堂小练习
您现在位置: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试题下载
→
单元练习
试题
名称
《孔孟两章》课堂小练习
(高一必修四 粤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1: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B途有饿殍而不知发C:谨庠序之教D: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2: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义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凶:荒年B: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走:逃跑C:王好战,请以战喻好:喜欢D:养生丧死无憾丧死:死亡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
试题预览
1: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B途有饿殍而不知发
C: 谨庠序之教 D: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2: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义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凶:荒年
B: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走:逃跑
C: 王好战,请以战喻 好:喜欢
D: 养生丧死无憾 丧死:死亡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虎兕出于柙 龟玉毁于椟中
B: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C: 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 何以伐为
D: 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然而不王者
4:对下列各句中“之”的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斯天下之民至焉 ②鸡豚狗彘之畜 ③填然鼓之 ④未之有也 ⑤邻国之民不加少
A:①⑤②/③/④ B: ①⑤③/④/② C: ①④②/③⑤ D: ①②⑤/③④
5:下列加点词的活用情况与其它各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填然鼓之 B:树之以桑 C: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D: 谨庠序之教
6: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B: 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C: 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
D: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7:选出对下列句子的句式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是亦走也 ②无乃尔是过与 ③王道之始也 ④树之以桑
⑤申之以孝悌之义 ⑥未之有也 ⑦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A: ①②③⑥ B: ②④⑥ C: ④⑤⑦ D: ③⑥⑦
8:阅读《寡人之于国也》最后三段,完成下列题目。
①: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申之以孝悌之义 悌:敬爱兄长
B: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丧死:丧失生命
C: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检:制止、约束
D: 鸡豚狗彘之畜 畜:喂养
②: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组是:( )
A: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谨庠序之教
B: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C: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固而近于费
D: 斧斤以时入山林 王好战,请以战喻
③:下列对所选语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孟子认为只有实行“仁政”,才能以“王道”统一天下。
B:“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途有饿殍而不知发”是孟子直接对梁惠王的批评。
C:孟子善于比喻说理,用“刺人而杀之”归罪于武器的荒唐,说明害民的不是荒年而是统治者的虐政。
D:孟子不仅主张养民,还主张教民:“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9:默写:
1:冉有曰: , 。今不取, 。
2:丘也闻有国有家者, , 。
3:孔子曰:“求! 。
4:盖均无贫, , 。夫如是, ,
。
5:吾恐季孙之忧, , 。
6:五亩之宅, , 。
7: ,勿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8:谨庠序之教, , 道路矣。
9: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
10:七十者衣帛食肉, , ,未之有也。
《 孔 孟 两 章 》 练 习参考答案
1:C 2:D
3:D A,介词,从/介词,在;B,动词,是/介词,给、替;C,介词,把/介词,凭,D,助词,…的人
4:A.结构助词,的/音节助词,不翻译/代词,这样的事
5:D ,A B C三项都是名词用作动词,D项是形容词用作动词。
6:B A项“养生”古义是“供养活的人”,今义是“保养身体”。C项“以为”在句中理解为“以(之)为”,即时“让(他)做”,今义是“认为”。D项“河东”在句中指“黄河以东”,今义“河”的意义已经扩大化了,泛指河流。
7:C ④⑤⑦皆为状语后置句,①③为判断句,②⑥为宾语前置句。
8: ①: B “丧死”是“埋葬死去的人”
②:B ,都是介词,在。A,代词,他/助词,无义;C,顺承连词,然后/并列连词,并且;D,介词,按照/介词,用。
③:B,是孟子对整个统治阶级的批评,而非直指梁惠王。
9:默写见课文 (113.107.164.237)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相关试题:
粤教版
高一
必修四
单元练习
上一个『
2012春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初二语文
』  下一个『
2012年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卷
』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