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利二中高三语文试题(八)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高考模拟卷
试题
名称
胜利二中高三语文试题(八)(高三总复习 苏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胜利二中高三语文试题(八)命题人:张玲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县区和科类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
试题预览
胜利二中高三语文试题(八)
     命题人:张玲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县区和科类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在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第Ⅱ卷第六题为选做题,考生须从所给(一)(二)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不能全选。
第Ⅰ卷(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屏除(bǐng) 椎心泣血(zhuī)   抛头露面(lù)   冒天下之大不韪(wěi)
B.桎梏(gù)  振翮高飞(hé)  嘁嘁喳喳(zhā)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sì)
C.拜谒(jié)  怙恶不悛(hù) 金蝉脱壳 (qiào)鹬蚌相争,渔翁得利(bàng)
D.巷道(hàng) 戎马倥偬(zǒng)   碑刻拓本(tà)   解铃还须系铃人(xì)
2、下列各组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肝脑涂地   鸿篇巨制   受人挟制   一曝十寒
B.甘之如饴   侯门似海   行迹无定   众志城成
C.好高骛远   寥若晨星   殉情枉法   天涯海角
D.和颜悦色   受人唆使   杳如黄鹤   美伦美奂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词语是(  )
⑴他经常利用学习的         苦练篮球技术,现在已成为校队队员。
⑵昨天,的士司机张全遭到了3名男子的殴打。事后,虽有警方到场      并将打人者控制,但得知事件的数百名的士司机仍迅速聚集到现场,围住打人者齐声要求其道歉。
⑶      奥运会开幕式,全世界对中国文化有了更多的认识。
A.间歇   处治   通过       B.间隙   处置     经过   
C.间隙   处置   通过       D.间歇   处治     经过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尽管目前金融危机让部分企业减少了人才的需求量,但一些大中型企业从长计议,借机进行人才储备,有针对性地吸纳专业后备人才。
B.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农民群众的代步工具也鸟枪换炮,由自行车换成了摩托车,甚至小汽车,节能环保的电动车也倍受青睐。
C.科技引领社会发展,我们必须苦练内功,掌握本领,不然身无长物,将无法适应科技创新时代发展的新要求。
D.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学生犯点小错误在所难免,也是不足为训的,关键是我们要认真吸取教训,避免重蹈覆辙。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引起世界关注的甲型流感病毒虽然不易致命,但传播速度快,如果不想办法找到它的演变原理,病情很容易迅速蔓延,给人类健康带来巨大威胁。
B.3月5日那天,我市万名青年志愿者走上街头学雷锋活动,这次活动的总口号是“弘扬雷锋精神,参与志愿行动,服务青年创业,建设和谐城市”。
C.目前,人造关节所用的材料不外乎金属和塑料两大类。由于人体内钾、钠、氯等化学物质能使金属材料腐蚀生锈、塑料老化,所以选用的金属和塑料的化学性能必须高度稳定。
D.古老的智慧、经典的知识尽管难以具有实际的功效,但它具有益人心智、怡人性情、改变气质、滋养人生的价值不可小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9分,每小题3分)
                                “白日梦”
白日做梦,一向是个带有嘲笑.挖苦和讽刺意思的贬词。殊不知,常做白日梦的有截然不同的两种人:凡夫俗子和超尘拔俗者。一个懒汉,每当他穿过荒野总是幻想能踢到裸露在地表上的一块黄金而成为富翁,这便是典型的世俗白日梦;而超尘拔俗的“白日梦”则往往是科学.艺术和哲学创作的发酵。第一流的科学家.艺术家和哲学家都是一些杰出的醒着做“梦”的人。
牛顿就是这样的人。他因看到苹果落地而联想到月球绕地球的运动,联想到苹果的加速度同月球的加速度是同属一类的观念,发现重力仅仅是万有引力的特例。牛顿作这一从地到天的联想需要有何等宏伟的想象力啊!在常人看来,那仿佛是疯狂,是幻觉,是梦中才会出现的情景。
物理学的理想实验按其性质也是绝妙的“白日梦”。惯性定律就是一个。因为它不能直接从现实世界中的实验得来,只能从观察中再根据想象和推理作出。我敬爱爱因斯坦,就是出于我把他看成是个白日梦幻者——理想实验大师的缘故。
艺术作品的“白日梦”性质更突出。浪漫派诗人.音乐家和画家爱梦幻世界远胜于爱现实世界。艺术世界比现实世界好,因为它更富于理想性,更接近人所追求和向往的境界。
从某种意义上说,大哲学家也是醒着做白日大梦的人。老子的梦是有关宇宙的本原和根本法则,即不可捉摸的“道”。柏拉图将人比作洞穴中被捆缚住.只能朝前看的囚犯。其身后有一堆火,他们只能从墙上看到自己和身后物体的影子,并把这些影子看成是实在的。当一名犯人逃到阳光底下,第一次看到真实的世界时,才认识到他过去一直是被影子所欺骗的。真正的哲学家正是从洞穴中逃到真理阳光下的囚犯。 
精神病患者的幻觉症也是一种白日梦。那么,它同科学家.艺术家和哲学家的白日梦有何不同呢?区别之一是:前者是个不可逆过程,后者是可逆过程。科学家.艺术家和哲学家的创作是从现实世界出发最后又能落脚到现实世界。当舒曼的《梦幻曲》一回到现实,萦绕在千万人的心坎,人们即能分享到“来如春梦不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的美感和魅力。精神病患者自认为就是女皇的幻觉则是不能实现的,别人无法同它产生共鸣。
6.下列对文中“白日梦”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白日梦”分为世俗白日梦和超尘拔俗的白日梦,做前一种梦的是凡夫俗子,做后一种梦的都是第一流的科学家。
B.“白日梦”从前是个带有嘲笑.挖苦和讽刺意思的贬词,而现在只用于指美丽的幻想。
C.柏拉图将人比作洞穴中的囚犯,他们始终把影子看成实在的,一直被影子所欺骗,是从不做“白日梦”的人。
D.“神六”科学家设计飞船遨游蓝天的构想就是第一流的“白日梦”。
7.下列对“前者是个不可逆过程,后者是可逆过程”这句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科学家.艺术家和哲学家的白日梦都是可逆的,而精神病患者的白日梦是不可逆的。
B.科学家.艺术家和哲学家的白日梦都是可以实现的,而“不可逆过程”的白日梦是不能实现的。
C.“可逆过程”的白日梦都具有魅力,能给人美感,而“不可逆过程”的白日梦不具有魅力,也不能给人美感。
D.“可逆过程”的白日梦都能使别人同它发生共鸣,而“不可逆过程”的白日梦却不能使别人同它发生共鸣。
8.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做超尘拔俗“白日梦”的一流的科学家必须有积极的观察、联想、想象、推理能力。
B.“梦幻世界”就是“艺术世界”,它比现实世界好,因为它更富于理想性,更接近人所追求和向往的境界。
C.无论超尘拔俗者还是凡夫俗子都会做“白日梦”,只不过凡夫俗子所做的大多是“黄金美梦”。
D.超尘拔俗者的“白日梦”往往是不太被常人理解的,却常常是创作活动的发酵。
三、(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黄庭坚传
黄庭坚字鲁直,洪州分宁人。幼警悟,读书数过辄诵。舅李常过其家,取架上书问之,无不通,常惊,以为一日千里。举进士,调叶县尉。熙宁初,举四京学官,第文为优,教授北京国子监,留守文彦博才之,留再任。苏轼尝见其诗文,以为妙绝当世,独立万物之表,世久无此作,由是声名始震。知太和县,以平易为治。时课颁盐(征收分摊盐筴),诸县争占多数,太和独否,吏不悦,而民安之。
哲宗立,召为校书郎、《神宗实录》检讨官。逾年,迁著作佐郎,加集贤校理。《实录》成。擢起居舍人。丁母艰(遭母丧)。庭坚性笃孝,母病弥年,昼夜视颜色,衣不解带,及亡,庐墓下,哀毁得疾几殆。服除,为秘书丞,提点明道宫,兼国史编修官。绍圣初,出知宣州,改鄂州。章敦、蔡卞与其党论《实录》多诬,俾前史官分居畿邑以待问,摘千余条示之,谓为无验证。既而院吏考阅,悉有据依,所余才三十二事。庭坚书“用铁龙爪治河,有同儿戏”。至是首问焉。对曰:“庭坚时官北都,尝亲见之,真儿戏耳。”凡有问,皆直辞以对,闻者壮之。贬涪州别驾、黔州安置,言者犹以处善地为骫(歪曲,枉曲)法。以亲嫌,遂移戍州,庭坚泊然,不以迁谪介意。蜀士慕从之游,讲学不倦,凡经指授,下笔皆可观。
徽宗即位,起监鄂州税,签书宁国军判官,知舒州,以吏部员外郎召,皆辞不行。丐郡,得知太平州,至之九日罢,主管玉龙观。庭坚在河北与赵挺之有微隙,挺之执政,转运判官陈举承风旨,上其所作《荆南承天院记》,指为幸灾,复除名,羁管宜州。三年,徙永州,未闻命而卒,年六十一。
庭坚学问文章,天成性得,陈师道谓其诗得法杜甫,学甫而不为者。善行、草书,楷法亦自成一家。与张耒、晁补之、秦观俱游苏轼门下,天下称为苏门四学士,而庭坚于文章尤长于诗,蜀、江西君子以庭坚配轼,故称“苏、黄”。轼为侍从时,举以自代,其词有“环伟之文,妙绝当世,孝友之行,追配古人”之语,其重之也如此。初,游灊皖山谷寺、石牛洞,乐其林泉之胜,因自号山谷道人云。              (《宋史•黄庭坚传》)
9.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舅李常过其家                    过:经过
  B、闻者壮之                        壮:称赞(他的胆量)豪壮
  C、俾前史官分居畿邑以待问          俾:使,让
  D、举以自代                        举:举荐
10. 加点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未闻命而卒                  B、 而庭坚于文章尤长于诗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樊哙覆其盾于地
C、至是首问焉                  D、 其重之也如此 
青麻头伏焉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11. 分别表现黄庭坚“淡泊”、“直率”品格的一组句子是 (     )
  A、时课颁盐,诸县争占多数,太和独否 不以迁谪介意
  B、不以迁谪介意 庭坚时官北都,尝亲见之,真儿戏耳
  C、不以迁谪介意 至之九日罢,主管玉龙观
  D、至之九日罢,主管玉龙观 庭坚时官北都,尝亲见之,真儿戏耳
12. 下列对原文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
  A、黄庭坚奉命修订《神宗实录》,他据实直书,却被章敦、蔡卞及其党羽诬陷并盘问。面对盘问,他照实回答,毫无顾忌,因此被一再贬官。
  B、黄庭坚在河北时与赵挺之有些不和,赵挺之掌权后,挟嫌报复,指使心腹抓住黄庭坚《荆南承天院记》的问题大做文章,乘机将他除名管制。
  C、黄庭坚的学问文章,天性生成,人们的评价很高,说他诗比杜甫,文配苏轼,其人其文深受苏轼推重。
  D、该传记按时间的顺序介绍人物的生平、性格和文学成就,材料翔实,结构清晰,全面真实地展示了一代名人的风貌。
第Ⅱ卷(共114分)
四、(24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教授北京国子监,留守文彦博才之,留再任。(3分)

(2)既而院吏考阅,悉有据依,所余才三十二事。(3分)

(3)庭坚性笃孝,母病弥年,昼夜视颜色,衣不解带,及亡,庐墓下,哀毁得疾几殆。(4分)


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8分)
题西溪无相院①
张先
积水涵虚上下清,几家门静岸痕平。
浮萍破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草声。
 入郭僧寻尘里去,过桥人似鉴②中行。
已凭暂雨添秋色,莫放修芦碍月生。
【注释】 
①无相院:即无相寺,在湖州西南黄於山,始建于吴越。 
②鉴:镜子。
(1)“浮萍破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草声”这两句诗写景有怎样的特点?请简要分析。(4分)


(2)张先在当时就有一个绰号,叫做“张三影”,这首诗也多处写“影”,有明写有暗写。请找出两处暗写“影”的诗句,并加以说明。(4分)


15、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空缺部分,任选3小题(6分)
⑴                    ,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锦瑟》)
⑵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                    。(《登高》)
⑶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              ,                 。(《报任安书》)
⑷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                     。(《赤壁赋》)
⑸             ,          、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扬州慢》)
五、语言文字运用(12分)
16、下面的文字是对沪宁城际铁路动车组列车的说明,请概括该动车先进性的四个特点。(不超过20字)(4分)
7月1日,沪宁城际铁路正式开通营运,该线路运行的是目前国产最先进的动车。列车外观较普通列车更具流线性,富于美感。车厢明亮、简洁;座椅可360度旋转,乘客始终可面向列车运行方向;前后座可收缩,靠背可自动调节。车速瞬间高达350公里每小时,从南京到上海,单趟直达只耗时69分钟。车体外形流线型的设计降低了动车组的空气阻力,因而运行时车厢内没有较大的噪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排列的语序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幸福指数衡量个人主观愿望不同,痛苦指数是用来衡量宏观经济状况的一个指数,它等于通货膨胀率加上失业率。
①当欲望既定时,效用越大越幸福;当效用既定时,欲望越小越幸福。
②如果欲望是无穷大,则幸福为零。
③幸福与效用同方向变化,与欲望反方向变化。
④幸福指数最早是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提出来的,他认为幸福等于效用与欲望之比。
⑤幸福和痛苦是我们每个人都会有体会的两种截然相反的感受。
⑥幸福指数衡量的是个人的主观愿望,每个人认为自己幸福与否和自己的欲望及效用有关。

18、请仿照下面的示例写两个句子。要求句式相同,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6分)
示例:一页历史,是一面镜子;擦亮了镜子,你呼唤着理性和良知。
一颗沙砾,是一种苦痛;历经了苦痛,你孕育了圆润与晶莹。
                                               。
                                               。
六、(18分)
 本题为选做题,考生须从所给(一)(二)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不能全选。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古藤
                                          王剑冰
翻下来,腾挪上去,再翻下来,再腾挪上去,就像临产时的巨蟒,痛苦地不知如何摆放自己的身体;又似台风中的巨浪,狂燥不安地叠起万般花样。
这该是多少藤的纠缠啊!洋洋洒洒不知多少轮回。可主人说这只是一根藤时,我吃惊了。怎么能是一棵藤呢? 但它确实是一棵藤,一棵独立的藤,学名叫“白花鱼藤”,属稀有物种。
好美的名字,有色有形,诗意盎然。
这棵藤距离何仙姑家庙不远。它沾了何仙姑的仙气或何仙姑沾了它的仙气,也未可知。《仙佛奇踪》说:何仙姑为广州增城何泰的女儿,生时头顶有六条头发,经常在山谷之中健行如飞。传说武则天曾遣使召见她去宫中,入京途中何仙姑突然失踪,百日之后成仙。此后,还有人为吕洞宾和何仙姑罩上了感情色彩,说何仙姑成仙返回家乡,在家庙的树林里乘凉,师傅吕洞宾欣然而往,匆忙间用神仙拐杖叉住了何仙姑的绿丝带,何仙姑掩面飞往天庭,吕洞宾丢掉拐杖去追何仙姑。于是,仙姑的绿丝带化作了盘龙古藤,吕洞宾的神仙拐杖也变成了支撑古藤的大树。当然这只是传说,但我仍然会恍惚间把这藤想成是何仙姑长长的六条头发。
我敬慕地站立着,品读着这棵意象万千的古藤。
它一定受过无尽的苦痛。风雨剥蚀过它,雷电轰击过它,战火侵袭过它,它依附的大树,长大,长高,长老,直到一个夜晚轰然倒塌。那伤感的声音,把一棵藤的后半身弄得不知所措。现在那棵树只剩下一段冒出地表的枯树桩。
藤,身子一半以朽,一些枝条乱于风中。
藤,要么死亡,要么活着。
没有依托就不再存有想法,就像失去娘的孩子,自己为自己坐桩,自己为自己相绕,直立而起,倒下,再直立。藤留下坚毅.痛苦.挣扎的过程。1300年风霜雨雪,把它变成根,变成树,变成精。
藤,木的典范.水土的凝铸.生命的阐述,像不羁的狂草,有重笔有轻染,有淋漓的汁点。
因而也就想到,一位90岁高龄的书法家出席一个集会,有人上前搀扶说,您老气色不错啊。老人说,色没有了,气还有。而看这藤,,乃真气色。据悉,藤依然6月开花如瑞雪,而后还结果,花开季节,芬芳遍地,香气袭人。那该是多么迷人的意境啊!
人其实同藤一样,从一点点爬起,活的不知有多么艰难。要依靠亲人,依靠师长,依靠领导,依靠社会。要学着做人,学着生活,学着应付,学着面对。
见过一些社会底层的老人,这些人多是农家人,田间里辛劳一生,慢慢地累弯了腰,在墙角路边聊度余生,那腰也更像一棵藤。我还在医院里看到一个老态女子,弯了的腰使头几乎垂于地面,走路时双手撑在脚上,脚挪手也挪,身子像个甲壳虫。如果不是住进了产房,你几乎忽略了她是一个女人。可她确确实实地生出了一个孩子,成为一个母亲,那是个大胖小子呢。这个枯藤一般瘦弱的女人,总是弯曲着身子,幸福地搂着她的白胖的儿子。那是她身上滋长出的嫩芽,是她生命的又一次接续。她不需要谁的同情与搀扶,她诠释了一个生命。
我们试图找到白花鱼藤的起点与终点。很多的人绕来绕去,终不得结论。它没有根吗?没有头吗?也许真的就找不到答案了,它不再靠根活着,不再靠头伸展,只要生命在体内一息尚存,就以藤的个性,滋生.蔓延.上升.翻腾。
很多人开始同这棵藤照相合影,但总是找不到合适的角度,它真不同于一棵树.一束花。有的干脆坐在了它弯曲的躯干上,于是又有一些人坐着或趴上去,我真担心它那枯老的身子会突然颓毁。但藤承受住了,为了我们的某种满足。
我们热热闹闹地走后,它还将留在那里,守着它的岁月,守着它的孤独,当然也守着倔强的形象,被人凝注,被人思索,被人景仰。
14.文章首段主要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来描写“古藤”?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4分)


15.对于“古藤”,作者的情感态度发生了哪些变化?请用四个词语加以概括。(4分)                                                                          


16.文章叙述何仙姑与吕洞宾的传说和老态女子生孩子的故事分别有什么作用?(4分)


17.根据上下文,分析作者为什么说“而看这藤,乃真气色”。(6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豪华落尽见真淳
       2009年7月11日上午9时,北京大学资深教授季羡林先生在北京301医院辞世,享年98岁。这是学术界的损失,更是国家和民族的损失。
      就学术界普遍的看法来说,季羡林是兼容百家、学贯中外的人文社会科学界泰斗,是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东方学家、思想家、翻译家、佛学家、作家……其涉足学术领域之广,当世罕见,可以说,大凡人文社会科学的各领域,几乎都留下了季老探索的足迹。追究季羡林之成为“杂家”的起因,是当代学术最引人注目的课题之一,也是学界学人最感兴趣的话题之一。对于这个问题,季先生自己轻描淡写地把原因归于“偶然性”。
     季羡林一生和散文结下了不解之缘。季羡林的散文被当做整个中国近一个世纪知识分子心理变迁的缩影,蕴含着的一种流动着的一贯的人格精神。季羡林对中国文学史上的不同写作风格广有涉猎、汲取:《史记》的雄浑,六朝骈文的浓艳,陶渊明、王维的清新,杜甫的沉郁顿挫,李白的流畅灵动,《红楼梦》的细腻,《儒林外史》的简明。这样写出来的散文,或如行云,舒卷自如;或如流水,潺湲通畅;或加淡妆,朴素无华;或加浓抹,五色相宜。长达数千字的,不厌其长;短至几百字,甚至几十个字的,不觉其短;全都灵活方便,得心应手,表达思想、抒发感情、描绘风景,都淋漓尽致,自然天成。在他笔下,一山一石,一草一木,一人一事,一封一邑,都能焕发光彩,增添情趣。谈身边琐事而有所寄托,论人情世局而颇具文采,因小见大,余味无穷,兼师东西,独辟蹊径。对于自己的文章,季老曾说:“我扪心自问,我的感情是真实的,我的态度是严肃的,这一点决不含糊。凡是没有真正使我感动的事物,我决不下笔去写”。这才是季先生文章真正感人的缘由吧!  
    “真情、真实、真切”是季羡林的处世原则。在将近百年的风雨人生中,先生一直秉承“唯有真情相待,方能坦诚相见;唯有真实为事,方能有为当世;唯有真切处世,方能心阔坦荡。”先生说过,自己喜欢的人是这样的:质朴,淳厚,诚恳,平易;骨头硬,心肠软;怀真情,讲真话;不阿谀奉承,不背后议论;不人前一面,人后一面;无哗众取宠之意,有实事求是之心;不是丝毫不考虑个人利益,而是多为别人考虑;关键是一个“真”字,是性情中人。在我们外人看来,这又何尝不是季先生自己的人生写照呢?
     斯人已逝,风范长存。学术上的成就,极具感染力的文风,朴素、高贵的人格,这是先生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赵仁珪说,季老的过世是一个时代的结束。这不仅仅是像他这样的学者越来越少了,还因为他在世的时候,给人们提供了一个巨大的反差:这个浮躁的时代,和这位学术坚守者的宁静与单纯。斯人仙逝,给公众造成巨大的心理空缺,使得大众精神偶像的投射又失去了一个对象。这是先生的宝贵之处。   
      “风雨百年,铸造的是品格;大浪淘沙,沉淀的是真金”“斯人已去,功过成败皆虚;沧桑正道,将上下而求索。月白风清,一代巨擘长存天地;德高望重,万古芳名永留人间。”这是人们悼念先生的语句。在悲哀的同时,人们也开始了对“国学复兴”的思索。这也许是先生对国人的最后赠予了吧!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19.文章开头说“这是学术界的损失,更是国家和民族的损失”,试分析这句话在全文中的作用。(4分)


20. 请简要分析季羡林成为“杂家”的原因(4分)。


21.“季羡林的散文被当做整个中国近一个世纪知识分子创作变迁的缩影,蕴含着的一种流动着的人格精神。”如何理解这一句话的含义?(4分)   


22.作为一篇评传性文章,作者是从哪几个角度分析评价季羡林先生的?分别进行了怎样的评价? (6分) 


七、作文(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尼采在《悲剧的诞生》中借希腊神话中日神、酒神之口表达了这样的观点:“就算人生是个梦,我们要有滋有味地做这个梦,不要失掉了梦的情致和乐趣;就算人生是场悲剧,我们要有声有色地演这出悲剧,不要失掉了悲剧的壮丽和快慰。”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12年山东高考语文模拟题答案
一、1、D  椎心泣血chuí 嘁嘁喳喳chā  拜谒yè  2、A  众志成城  徇情枉法  美轮美奂  3、C“间歇”指的是每隔一段时间停止一会儿,“间隙”指的是空隙。处置:处理;处治:处分,惩治。 “通过”,以人或事物为媒介或手段来达到某种目的;“经过”,引进某个阶段或过程,说明由于这个阶段或过程的完成会出现某种情况。4、B 鸟枪换炮:比喻情况有很大的好转或条件有很大改善。 从长计议:指慢慢儿地多加商量,不急于作出决定。身无长物意思是贫穷,一无所有。不足为训指不值得作为准则。5、C  A项“病情……蔓延”搭配不当   B项“志愿者走上街头学雷锋活动”成分残缺  D项,句式杂糅。
二、6、D  7、A   8、D
三、9.A(过:造访。)
  10.D(而:连词,前表承接,译为“就”,后表因果,译为“因而”;于:介词,前表比较,译为“比”,后表地点,译为“在”;焉:前为代词,译为“他”,后为兼词,相当于“于之”。)
  11.B(“时”句表现他对百姓仁爱,“至”句反映他仁途被排挤、打击的命运。)
  12.A(B项中“指使心腹抓住《荆南承天院记》的问题”表述不当,一是《荆》文并非真有问题,二是陈举所为完全是出于迎合,谋在自己,并非赵挺之所指使;C项中“诗比杜甫”错,黄庭坚只是作诗向杜甫学习,并不是诗歌成就可与杜甫相提并论了;D项中“按时间的顺序”错,前三段按时间的顺序记叙其生平经历,第四段概述其文学成就。)
13、略
  参考译文:
  黄庭坚字鲁直,洪州分宁人。幼年即机警聪明,读书数遍就能背诵。他舅舅李常到他家,取架上的书问他,他没有不知道的。李常非常奇怪,以为他是一日千里之才。后黄庭坚考中了进士,任叶县县尉。熙宁初参加四京学官的考试。由于应试的文章最优秀,担任了北京国子监教授,留守文彦博看中了他的诗文,留他再任教。苏轼有一次看到他的诗文,以为他的诗文超凡绝尘,屹然独立于千万诗文之中,世上好久已没有这样的佳作。由此他的名声开始震动四方。黄庭坚担任太和县知县,以平易治理该县。当时课颁盐筴,其他县都争着占多数,太和县独不这样,县吏们不高兴,可是该县的老百姓都喜欢。
哲宗即位后,召黄庭坚为校书郎、《神宗实录》检讨官。过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苏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上一个『胜利二中高三语文试题(七)』  下一个『胜利二中高三语文试题(九)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