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文课外阅读练习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
试题
名称
高考文言文课外阅读练习(高三总复习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一)荀巨伯探病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与,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师而还,一郡并获全。1、
试题预览
(一)荀巨伯探病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与,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师而还,一郡并获全。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3分)(1)值胡贼攻郡(  )  (2)贼既至(  ) (3)一郡并获全(   )2、用现代汉语将下列句子译出。(4分)(1)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2)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3、请用简明的语言评价荀巨伯的行为。(3分)(二)王冕传   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或牵牛来责蹊田者,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见。安阳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2分)(1)父命牧牛陇上( )(2)琅琅达旦( )2、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1)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2)安阳韩性闻而异之3、本文记叙了王冕苦学的哪两件事?你从中受到哪些启发?(4分)(1)第一件事(2)第二件事(3)启发(三)师旷问学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秉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秉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1、解释加点的字。(2分)(1)问于师旷( ) (2)如日出之阳( )2、晋平公想学习,但又恐已暮矣,他所说的暮指什么?为何他有这样的担心?(2分)3、师旷的回答,说明他将暮理解成为什么意思?他为什么要这样理解?(2分)4、师旷的劝说效果如何?从文中什么地方可以看出?(2分)5、这则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什么?(3分)(四)草书大王张丞相好草书而不工。当时流辈,皆讥笑之,丞相自若也。一日得句,索笔疾书,满纸龙蛇飞动。使侄录之。当波险处,侄罔然而止。执所书问曰:此何字也?丞相熟视外之,亦不自识。诟其侄曰:汝胡不早问,致余忘之。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1)张丞相好草书而不工( ) (2)使侄录之( )(3)侄罔然而止( ) (4)执所书问曰( )2、翻译下列句子(4分)(1)一日得句,索笔疾书,满纸龙蛇飞动。(2)丞相熟视外之,亦不自识。3、本文给你的启示是?(2分)
2 (五)多多益善上常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各有差。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十万。上曰:子君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耳。上笑曰: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信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且陛下所谓天授,非人力也。1、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于君何如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  B、臣多多而益善耳 陈康肃公善射C、此乃信之所以击队 乃不知有汉 D、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 其印为余群从所得2、下列通假字判断有误的一项是()(2分)A、上常从容 常通尝,曾经B、诸将能不 不通否,坏C、何为为我禽 禽通擒,擒获 D、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竟通尽,完3、刘邦和韩信谈论的话题是: (2分)4、解释下面加点的字(2分)(1)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 ) (2)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 )5、本文有一个成语,请找出来,并解释它的意思。(2分)成语:意思:6、刘邦能取胜韩信的原因,在韩信看来是什么?谈谈你的看法。(3分) (六)李惠判案人有负盐负薪者,同释重担息树阴。二人将行,争一羊皮,各言藉背之物。惠遣争者出,顾州纲纪曰:此羊皮可拷知主乎?群下咸无答者。惠令人置羊皮席上,以仗击之,见少盐屑,曰:得其主矣。使争者视之,负薪者乃伏而就罪。1、下面句子中加点的以字与以仗击之的以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A、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B、域民不以封疆之界C、徐喷以烟 D、不以千里称也2、将句子译成现代汉语(2分) 使争者视之,负薪者乃伏而就罪。3、李惠是一个怎么样的人?文中哪些语句可以看出?(2分)4、从这则小故事中你明白了一个什么样的道理?请简要的说一说。(2分)  (七)吴起守诺昔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曰:诺。起曰:待公而食。故人暮不来,起不食待之。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来,方与之食。起之不食以俟者,恐其自食其言也。其为信若此,宜其能服三军欤?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1、解释下面加点的字(3分)(1)起之不食以俟者( )(2)欲服三军( )(3)起之不食以俟者( )2、将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1)昔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2)故人暮不来,起不食待之。3、这个故事中有一个成语,它是,意思是   (2分)4、读了这个故事,你对守信有了什么进一步的认识?请结合文段和你的实际情况来谈谈(2分)
2010年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130套)专题十九•课外文言文
1.(2010·武汉市,9-11, 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9-11题。
  许昌士人张孝基,娶同里富人女。富人只一子,不肖,斥逐之。富人病且死,尽以家财付孝基。孝基与治后事如礼。久之,其子丐于途。孝基见之,恻然谓曰:“汝能灌园乎?”答曰:“如得灌园以就食,何幸!”孝基使灌园。其子稍自力,孝基怪之。复谓曰:“汝能管库乎?”答曰:“得灌园,已出望外,况管库乎?又何幸也。”孝基使管库。其子颇驯谨,无他过。孝基徐察之,知其能自新,不复有故态,遂以其父所委财产归之。
  (选自《厚德录》)
  9.下列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斥逐之 追赶
  B.富人病且死 将要
  C.如得灌园以就食,何幸 多么
  D.不复有故态 原来的
  10.下列句中加点的“以”与例句中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遂以其父所委财产归之
  A.何以战
  B.不以物喜
  C.故临崩寄臣以大事
  D.以塞忠谏之路
  11.下列对张孝基的评价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张孝基信守承诺,把岳父的丧礼操办得很风光。
  B.张孝基心地善良,见妻弟乞讨,顿生怜悯并积极给予帮助。
  C.张孝基助人有方,让妻弟灌园管库,在劳动中促其转化。
  D.张孝基为人厚道,把全部财产归还给悔过自新的妻弟。
【答案】 9.A 10.C 11. A
  
2.(2010·江苏省南京市,9—12,12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2题。(12分)
    顾恺之,字长康,晋陵无锡人也,博学有才气。人问以会稽山川之状,恺之云:“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蒙笼,若云兴霞蔚。”恺之每食甘蔗,恒自梢至根。人或怪之,云:“渐入佳境。”
    尤善丹青①,图写特妙,谢安深重之,以为有苍生以来未之有也。每图起人形,妙绝于时。尝图裴楷象,颊上加三毛,观者觉神明殊胜。
    尤信小术②,以为求之必得。人尝以一柳叶绐③之,曰:“此蝉所翳叶也,取以自蔽,人不见己。”恺之喜,引叶自蔽,信其不见己也,甚以珍之。
    故俗传恺之有三绝:才绝,画绝,痴绝。
    [注]①丹青:指绘画。②小术:小技巧,小法术。③绐:欺骗。
                                                       (选自《晋书·文苑》,有删改)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若云兴霞蔚                 (2)恒自梢至根             
    (3)尤善丹青                   (4)故俗传恺之有三绝             
  10.下列句中加点的“之”与“山川之状”中的“之”,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口技》)     B.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
    C.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D.环而攻之而不胜(《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每图起人形,妙绝于时。
      翻译:                            
    (2)以为求之必得。
      翻译:                            
  12.根据文章内容,用文中词语填空。(2分)
        谢安对顾恺之非常器重,是因为顾恺之的     ”;顾恺之竟然相信一片柳叶能遮蔽    自己,并非常珍视它,足以显示他的“     ”。
【答案】  9.(4分)(1)好像(2)常常(3)擅长(4)流传、传说(每小题1分,意对即可)
10.(2分)A
11.(4分)(1)(顾恺之)每每画起人像,在当时都是极好的。(2)(顾恺之)认为追求它一定会得到。(每句2分,意对即可)
 12.(2分)画绝  痴绝(每点1分)
3. (2010·山东省聊城市,8-10,6分)
宋人或得宝,献诸子罕,子罕不受。献玉者日:“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子罕日:“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
8.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 分)
A.宋人或得宝   或遇其叱咄   B.献诸子罕   投诸渤海之尾
C.故敢献之     温故而知新   D.玉人以为宝也   不足为外人道也
9.翻泽下面的句子。(2 分)
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
10.谈谈你时“宝”的认识。(2 分)
【答案】
   
4. (2010·四川省乐山市,6-8,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8题。
记与欧公语
    欧阳文忠公尝言:有患疾者,医问其得疾之由,曰:“乘船遇风,惊而得之。”医取多年舵牙为舵公手汗所渍处,刮末杂丹砂茯神之流,饮之而愈。今《本草注别药性论》云:“止汗,用麻黄根节及故竹扇为末服之。”文忠因言:“医以意用药多此比,初似儿戏,然或有验,殆未易致诘也。”予因谓公曰:“以笔墨烧灰饮学者,当治昏惰耶?推此而广之,则饮伯夷之盥水,可以疗贪;食比干之餕馀,可以已佞;舐樊哙之盾,可以治怯;嗅西子之珥,可以疗恶疾矣。”公遂大笑。元祐六年闰八月十七日,舟行入颍州界,坐念二十年前见文忠公于此,偶记一时谈笑之语,聊复识之。
                                            ( 选自《东坡志林》)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 初似儿戏,然或有验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
B. 殆未易致诘也                    思而不学则殆 
C. 用麻黄根节及故竹扇为末服之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D. 嗅西子之珥,可以疗恶疾矣        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 舐樊哙之盾,可以治怯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B. 医以意用药多此比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C. 坐念二十年前见文忠公于此       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   
D. 医问其得疾之由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8.下列对选文相关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欧阳文忠公指欧阳修,欧阳修谥号文忠;东坡,即苏轼。他们都是北宋文学家。
B. 医生为了治好患者的病,用到了舵公的牙、手和所出的汗。
C. 作者说用相关著名人物使用过的物品可以分别“治昏惰、疗贪、已佞、治怯、疗恶疾”等,是仿照欧阳文忠公讲的故事类比推理得出的。
D. 作者乘船进入颍州地界,便想起20年前与欧阳文忠公的一番笑谈,且把它记了下来,说明当时这番谈话妙趣横生,所以作者才印象深刻,经久不忘,言犹在耳。
 【答案】 6.A    7.B    8.B
5. (2010·四川省眉山市B卷,23-24,5分)阅读下列课外文言文,回答23、24题(5分)
晋献公以垂棘①之璧,假道于虞②而伐虢③,大夫宫之奇④谏曰:“不可。唇亡而齿寒,虞虢相救,非相德⑤也。今日晋灭虢,明日虞必随之亡。”虞君不听,受其璧而假之道。
晋已取⑥虢,还反灭虞。            (节选自《韩非子》)
【注释】①垂棘,一座山的名称,盛产玉石。②虞(yú),周朝诸侯国名,在今山西。③虢(guó),周朝诸侯国名,在今河南。④宫之奇,虞国的谏议大夫。⑤德,恩德。⑥取,攻占。
23.把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假道于虞而伐虢     ②晋已取虢,还反灭虞
①                                                                          
②                                                                          
24.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1分)
                                                                            
                                                                                
【答案】23.①晋献公从虞国借道来攻打虢国。    ②晋国攻下虢国之后,军队在返回途中灭掉了虞国。  (采分点为“假”“伐”“反”,译为“借”“攻打”“返回”,各1分;其它文从字顺得1分)
24.开放性试题,不设统一答案,与下列示例意思接近亦可。(1分)
示例一  唇亡齿寒。即任何事物都是密切相关、利害相关的。
示例二  贪图小利,牺牲对方,其结果必然是因小失大,自取灭亡。
示例三  假途灭虢。指以借道为名行灭国之实的计谋。
6. (2010·浙江省杭州市,19-23,15分)请认真阅读下面诗文,完成19~23题。
苏世长讽谏
武德四年,王世充平后,其行台仆射苏世长,以汉南归顺。高祖责其后服,世长稽首曰:“自古帝王受命,为逐鹿之喻。一人得之,万夫敛手。岂有猎鹿之后,忿同猎之徒,问争肉之罪也!”高祖与之有旧,遂笑而释之。       后从猎于高陵,是日大获,陈禽于旌门。高祖顾谓群臣曰:“今日畋,乐乎?”世长对曰:“陛下废万机,事畋①猎,不满十旬,未为大乐。”高祖色变,既而笑曰:“狂态发耶?”对曰:“为臣私计则狂,为陛下国计则忠矣。”      尝设宴披香殿,酒酣,奏曰:“此殿隋炀帝之所作耶?何雕丽之若是也!”高祖曰:“卿好谏似直,其心实诈。岂不知此殿是吾所造,何须诡疑是炀帝?”对曰:“臣实不知。但见倾宫鹿台②,琉璃之瓦,并非帝王节用之所为也。若是陛下所造。诚非所宜!臣昔在武功,幸当陪侍,见陛下宅宇,才蔽风霜。当此时,亦以为足。今因隋之侈,人不堪命,数归有道,而陛下得之,实谓惩其奢淫,不忘俭约;今于隋宫之内,又加雕饰,欲拨其乱,宁可得乎?
(选自《唐语林》)注:①畋:打猎 ②倾宫鹿台:高耸的宫殿和楼台。鹿台:纣王所修的台。这里指披香殿的台。 ③欲拨其乱,宁可得乎?:想革除隋的暴政,怎么办得到?
1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高祖责其后服(降服)          B.万夫敛手(收)
C.陛下废万机(废除)        D.诚非所宜(应当)
2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    )(4分)
A.遂笑而释之      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
B.今因隋之侈      无案牍之劳形
C.实谓惩其奢淫    既克,公问其故
D.今于隋宫之内    骈死于槽枥之间
2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两句话的意思。(4分)
(1)为臣私计则狂,为陛下国计则忠矣。
(2)此殿隋炀帝之所作耶?何雕丽之若是也!
 22.从第二段苏世长的两句话中,可以看出他具有怎样的性格。(4分)
【答案】 19、C
20、BD
21、(1)“如果仅从我的角度来考虑便是发狂了,但如果从您的角度来考虑则是一片忠心呀!”
(2)“这座宫殿是隋炀帝建的吧?为什么雕刻装饰这么像呢?”
22、敢于直谏,耿直无私,胆魄过人。
7. (2010·浙江省东阳市,21-23,8分)
汉明帝尊师 
上自为太子,受《尚书》于桓荣,及即帝位,犹尊荣以师礼。尝幸太常府,令荣坐东面,设几杖,会百官及荣门生数百人,上亲自执业③;诸生或避位发难④,上谦曰:“太师在是。”既罢,悉以太官供具赐太常家。荣每疾病,帝辄遣使者存问,太官、太医相望于道。及笃,上疏谢恩,让还爵士⑤。帝幸其家问起居⑥,入街,下车,拥经而前,抚荣垂涕,赐以床茵、帷帐、刀剑、衣被,良久乃去。自是诸侯、将军、大夫问疾者,不敢复乘车到门,皆拜床下。荣卒,帝亲自变服临丧送葬,赐冢茔于首山之阳。子郁当嗣⑦,让其兄子泛;帝不许,郁乃受封,而悉以租入与之。帝以郁为侍中。注:①〖上〗汉明帝刘庄。②〖幸〗驾幸,到。③〖执业〗听讲。④〖避位发难〗离开座位向皇帝提出疑难问题。⑤〖爵士〗爵位和封地。⑥〖起居〗此为病情。⑦〖嗣〗继承爵位。21.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①太师在是(      )   ②悉以太官供具赐太常家(      )③拥经而前(      )   ④抚荣垂涕(      )22.翻译句子(2分)     
荣每疾病,帝辄遣使者存问。
23.读了本文,然后结合《送东阳马生序》一文,谈谈你得到的启示。(2分)
【答案】 21 这   全部  走上前   眼泪22 每当桓荣患病,汉明帝就派使者去慰问。23  围绕“尊师”回答即可。 
  
8. (2010·浙江省宁波市,22-25,8分)
疑人窃履
    昔楚人有宿于其友之家者,其仆窃友人之履以归,楚人不知也。适使其仆市履于肆,仆私其直而以窃履进,楚人不知也。他日,友人来过,·见其履在楚人之足,大骇曰:“吾固疑之,果然窃吾履。”遂与之绝。逾年而事暴,友人踵①楚人之门,而悔谢曰:“吾不能知子,而缪②以疑子,吾之罪也。请为以如初。”
(选自《历代寓言大观》,作者王守仁)
【注释】①踵:到,走到。②缪:“谬”,错误,荒谬。
22.根据《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提供的主要义项,为下面句中加点的词选择恰当的解释。(2分)
   ①友人来过(      )
    A.走过,经过     B.胜过,超越      C.错误,过失     D.访,探望
   ②逾年而事暴(      )
    A.暴露,显露     B.凶恶残酷的      C.突然           D.欺凌,损害
23.下面句子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2分)
    例句:逐与之绝。
A.甚意,汝之不惠   B.乃入见    C.微斯人,吾谁与归?   D.行者休于树
2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吾固疑之,果然窃吾履。
                                                                                
25.联系全文,你认为友人是一个怎样的人?并请结合你的生活体验加以评价。(2分)
                                                                      
【答案】22、①D;②A。
23、B.
24、我本来(就)怀疑你,果然(是你)偷了我的鞋。
25、友人是一个知错就改的人,在我们的生活中,往往也会有误解别人的事情发生,但我们如果能在了解事情的真相后勇于承认并改正错误,这也是难能可贵的。
9. (2010·浙江省衢州市,21-24,10分)
余五十二岁始得一子,岂有不爱之理!然爱之必以其道,虽嬉戏玩耍,务令忠厚,毋为刻急①也。平生最不喜笼中养鸟,我图娱悦,彼在囚牢,何情何理,而必屈物之性以适吾性乎!至于发系蜻蜓,线缚螃蟹,为小儿玩具,不过一时片刻便折拉而死。上帝②亦心心爱念,吾辈竟不能体天之心以为心,万物将何所托命乎?我不在家,儿子便是你管束。要须长其忠厚之情,驱其残忍之性,不得以为犹子③而姑纵惜也。家人④儿女,总是天地间一般人,当一般爱惜,不可使吾儿凌虐他。凡鱼飧⑤果饼,宜均分散给,大家欢嬉跳跃。若吾儿坐食好物,令家人子远立而望,不得一沾唇齿;其父母见而怜之,无可如何⑥,呼之使去,岂非割心剜肉乎!
【注释】①刻急:苛刻严峻。②上帝:老天。③犹子:兄弟之子。④家人:仆人。⑤飧(sūn):熟食品。⑥无可如何:无可奈何。
2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3分)
(1)务令忠厚      (2)而必屈物之性以适吾性乎      (3)若吾儿坐食好物
2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的意思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3分)
A.岂有不爱之理        B.驱其残忍之性
C.醉翁之意不在酒      D.辍耕之垄上
2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其父母见而怜之,无可如何⑥,呼之使去,岂非割心剜肉乎!
24.文中作者希望弟弟把儿子教育成怎样的人?(2分)
【答案】21.(1)让、使    (2)适合    (3)吃
22.D
23.他们的父母看见了,很怜悯他们,但又无可奈何,呼叫他们让他们离开,难道没有割心挖肉(的痛苦)吗?
24.忠厚(善良),充满爱心(有平等思想)(意思符合即可)
10. (2010·浙江省温州市,21-23,11分)
曹公①南征表②,会表卒,子琮代立,遣使请降。先主③屯樊,不知曹公卒至,至宛乃闻之,遂将其众去。过襄阳,诸葛亮说先主攻琮,荆州可有。先主曰:“吾不忍也。”乃驻马呼琮,琮惧不能起。琮左右及荆州人多归先主。比到当阳,众十馀万,辎重④数千两,日行十馀里,别遣关羽乘船数百艘,使会江陵。或谓先主曰:“宜速行保江陵,今虽拥大众,被甲者少,若曹公兵至,何以拒之?”先主曰:“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今人归吾,吾何忍弃去!”(节选自《三国志·先主传》)
【注释】①曹公:指曹操。②表:指刘表,任荆州牧。刘表死后,其次子刘琮继任荆州牧。③先主:指刘备。曹操南征时,刘备退军投奔刘表,刘表以上宾礼待之。④辎(zī)重:军用器械、粮草、营帐、服装等的统称。
2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会表卒            (2)遂将其众去               
(3)诸葛亮说先主攻琮         (4)或谓先主曰           
2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
今虽拥大众,被甲者少,若曹公兵至,何以拒之?
23.后人评价刘备是一位“仁主”。请从文中找出依据加以说明。(4分)
【答案】  
  
11. (2010·浙江省义乌市,19-22,8分)阅读下面[ 甲 ][ 乙 ]两段文字,完成19-22题
 [ 甲 ]元岳柱字1,八岁观画师何澄画“陶母剪发图”,柱指陶母腕上金2,诘之曰:“金钏可易酒,何用剪发3也?”何大惊异。观此可以知画理矣。
                                                   (选自《戒庵老人漫笔》)
[ 乙 ] “疾雷不及掩耳” 此兵家成言,初非偶语4,古今文士未有改之者。宋子京5于《李靖传》乃6易“疾雷”为“震霆”,易“掩”为“塞”,不惟失真,且其理亦不安7矣。雷以其疾,故不及掩耳,而何取于震?掩且不及,复何暇塞哉!此所谓欲益反弊者也 
                                                 (选自《滹南遗老集》
【注释】1元岳柱字止所:元代人岳柱,止所是岳柱的字。2金钏:金手镯。3为:即“为之”,做那样的事。4偶语:随便结合的词语。5宋子京:即宋祁,宋朝史学家。6乃:却。7安:妥当
19.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 金钏可易(换)酒               B疾(快)雷不及掩耳         
C复何暇(空闲)塞哉             D此所谓欲益(增加)反弊者也
20. 下列句中加点的“以”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观此可以(凭借)知画理矣                B雷以(因为)其疾
 C 以是人多以(可以)书假余                D 皆以(认为)美于徐公
21.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文言句子的意思。(2分)
   初非偶语,古今之士未有改之者。
22.[ 甲 ][ 乙 ]两段文字包含了一个共同的道理, 这个道理是什么?(2分)
【答案】  
19. D
20.C
21. 本来不是随便结合的词语,古学者没有改动过这句话
22. 任何创作都必须符合生活的真实
12.(2010,甘肃省兰州市,13—15,6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完成:
游之日,风日清和,湖平于熨,时有小舫往来,如蝇头细字,着鹅溪练上。取酒共
酌,意致闲淡。亭午风渐劲,湖水汩汩有声。千帆结阵而来,亦甚雄快。日暮,炮车云生,猛风大起,湖浪奔腾,雪山汹涌,震撼城郭。予始四望惨淡,投箸而起,愀然以悲,泫然不能自已也。
(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2分)
①予始四望惨淡   予:            ②泫然不能自已也   已:     
(2) 眼前的景物不同,作者的心情也不同,请根据上面语段加以概括。(2分)
①风渐劲时:                    ②风大起时:                                                         
(3)请用自己的语言描写出“时有小舫往来,如蝇头细字,着鹅溪练上”的景象。(2分)
                                                                            
【答案】(1) ①我②停止  (2)  亦甚雄快(愉快)  愀然以悲,泫然不能自已(悲伤,泪流不止)(3)抓住特征描写1分,语言优美1分。
13.(2010,江西省,11—15,10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题目
元祐①初,山谷②与末坡、钱穆父同游京师宝梵寺。饭罢,山谷作草书数纸,东坡甚称赏之。穆父从旁观曰:“鲁直之字近于俗。”山谷日:“何故?”穆父曰:“无他,但未见怀素真迹尔。”山谷心颇疑之,自后不肯为人作草书。绍圣③中,谪居涪陵④,始见怀素⑤《自叙》于石杨休家。因借之以归,摹临累日,几废寝食。自此顿悟草法,下笔飞动,与元祜已⑥前所书大异。始信穆父之言不诬⑦,而穆父死已久矣。故山谷尝自谓得草书于涪陵,恨穆父不及见也。
(选自曾敏行《独醒杂志》)
【注释】①元祜:宋哲宗赵煦年号。②山谷: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宋四大书法家”之一,下文的“钱穆父”、“石杨休”都是人名。③绍圣:宋哲宗赵煦年号。④涪陵:地名。⑤怀素:唐代大法家,以善“狂草”出名。存世书迹《自叙》对后世影响很大。⑥已:同“以”。⑦不诬:不假:
(1).用“/“给文中画线句子划分良朗读节奏。(只划一处)(1分)
  与  元   祐  已  前  所  书  大  异
(2).解释文中加点词语。(2分)  
     (1)罢:(        )    (2)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


上一个『高三语文古文练习题(季氏将伐颛臾,谏太宗十思疏,庖丁解牛,鸿门宴)』  下一个『胜利二中高三语文试题(一)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