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蚌埠市普通高中自主招生考试模拟试卷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中考模拟卷
试题
名称
2012年蚌埠市普通高中自主招生考试模拟试卷(九年级总复习 部编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注意事项:1、本试卷满分11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卷上作答,否则,不予记分。一、积累与运用(21分)1、下列四个句子中,加点字注音正确且全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他那冷峻的面庞,铿锵的话语,与周围肃穆的群山寂静的草原融为一体,所有这些,都让我内心震憾,让我内心的涟漪(yī)迅
试题预览
◆注意事项:
1、本试卷满分11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卷上作答,否则,不予记分。
一、积累与运用(21分)
1、下列四个句子中,加点字注音正确且全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3分)
A. 他那冷峻的面庞,铿锵的话语,与周围肃穆的群山寂静的草原融为一体,所有这些,都让我内心震憾,让我内心的涟漪(yī)迅速扩大,直至掀起翻滚的波澜。
B. 炽(zhì)热的真情可融化千年的坚冰,只要我们坚信这一点,执著地努力,他一定会改邪归正,重新回到我们这个集体的。
C. 张存忠从心底发出祈(qí)求:愿上苍保佑我的孙儿渡过难关,平安归来,在他归来之前,我将不再有闲情逸致去游山玩水,赏花弄琴。
D. 想想上一个假日经济的火爆场面,看看这一个假日经济的惨淡经营,这强烈的反差让大量对经济利益汲(jí)汲追求的商家暗然神伤。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 日本福岛核电站发生核泄漏,这消息真是耸人听闻。
B. 他的作业书写凌乱,字迹潦草,简直叫人叹为观止。
C. 竟然在九寨沟萍水相逢了十八年未见的老同学,我真是感慨万千。
D. 今天是个好日子,好消息纷至沓来,让他乐得合不拢嘴。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3分)
A.电子工业要迅速发展,关键在于加速训练并造就一批专门人才是十分重要的。
B.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就是各种文明不断交流、融合、创新的过程。
C.我校围绕“关心地球,从我做起”为主题,开展了一系列有意义的活动。
D.八个单位的专家一起来到我们厂,为我厂的进一步发展出谋划策。
4、某单位甲、乙二人就“跳槽(更换工作)是否有利于人才发挥作用”这一问题,进行了一场辩论。(4分)
甲:一个人投入到陌生的工作环境中,不可能完全发挥自身的作用。正如淮南的柑橘移植到淮北以后,结出的果子又小又苦,显而易见,水土不服嘛!跳槽与此同理。
① 请概括甲的观点:                                                    (1分)
② 请你代表乙进行针锋相对地反驳:我看未必,                           (3分)
5、按要求填写名句。(8分)
① 四面竹树环合,           ,凄神寒骨,                 。(柳宗元《小石潭记》)
② 李白在他的《行路难(其一)》中,暗用前人逢良机大展宏图的典故来自勉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宋朝诗人陆游《游山西村》一诗的颔联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 范仲淹《渔家傲》中抒发将士们既想建功立业,又思念家乡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49分)
(一)(6分)
我的公众科学观
如何利用兴趣向公众提供必需的科学知识,使之在诸如温室效应、核武器和遗传工程方面做出有真知灼见的决定,很清楚,根本的问题在于中学基础教育。可惜中学的科学既枯燥又乏味,孩子们依赖死记硬背蒙混过关,根本不知道科学和他们周围世界有何相关。此外,通常需要方程才能学会科学,尽管方程是描述数学思想的简明而精确的方法和手段,大部分人却对之敬而远之,当我最近写一部通俗著作(即《时间简史》——编注)时,有人提出忠告说,每放进一个方程都会使销售量减半。我引进了一个方程,也许没有这个方程的话,我能多卖出一倍数量的书。
科学家和工程师喜欢用方程的形式表达他们的思想,因为他们需要数量的准确值。但对于我们中的其他人,定性地掌握科学概念已经足够,这些概念只要通过语言和图解而不必用方程即能表达。我在中学时从未学过分子生物学或晶体管,而遗传工程和计算机却最有可能改变我们将来生活方式。有关科学的通俗著作和杂志文章可以帮助我们知悉新发展,但是哪怕是最成功的通俗著作也只被人口中的一小部分阅读,只有电视才能触及真正广大的观众。电视中有一些非常好的科学节目,但是还有些节目把科学奇迹简单地描述成魔术,而没有进行解释或者指出它们如何和科学观念的框架一致。科学节目的电视制作者应当意识到,他们不仅有娱乐公众的义务,而且有教育公众的责任。
在最近的将来,什么是公众在和科学相关的问题上应做的决定呢?迄今为止最紧急的应是有关核武器的决定,其他的全球问题,诸如食物供给或者温室效应则是相对迟缓的,核战争意味着地球的全人类在几天内被消灭。只要还存在把全球人口消灭许多遍的武器,这种危险就仍然存在。
即使我们避免了核战争,也仍然存在把我们消灭的其他危险。有人讲过一个恶毒的笑话,说我们之所以未被外星人文明所接触,是因为当他们的文明接触到地球时总是自己先被消灭掉了。但是我对公众的意识有充分的信任,那就是相信我们能够证明这个笑话是荒谬的。
(节选自《我的公众科学观》,有改动)
6、文中画线的句子,能体现作者真正意图的一项是(   ) (3分)
A.讽刺中学科学教育的枯燥乏味,因为向公众提供科学知识,根本问题在于中学基础教育。
B.批评中学生的科学观,因为中学生根本不知道科学和他们周围世界有何联系,并且常常需要方程才能学会科学。
C.强调社会公众与科学家、工程师不同,他们不需要数的准确值,定性地掌握科学概念已经足够。
D.强调《时间简史》是一部面向公众的通俗著作,而不是一部简明而精确的纯学术专著。
7、根据文中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普及公众的科学知识,电视媒体比通俗著作和杂志文章更有效,因此应该多开设电视科学栏目,尽量减少通俗著作和杂志文章的出版。
B.让学生在头脑中对科学形成一个基本框架,而又不流于枯燥乏味,这无疑是中学科学教育需要研究并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
C.要提高公众对科学知识的兴趣,就要从中学的科学教育抓起,从娃娃抓起,不必板着面孔,故作高深。
D.如果大众没有足够的科学知识,就可能在危及地球和人类自身的重大问题上作出错误的决定,从而造成难以想象的后果。

 
(二)(16分)
魏与赵攻韩,韩告急于齐。齐使田忌将而往,直走大梁。魏将庞涓闻之,去韩而归,齐军既已过而西矣。孙子谓田忌曰:“彼三晋之兵①,素悍勇而轻齐,齐号为怯,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兵法:百里而趋利者蹶上将②,五十里而趋利者军半至。使齐军入魏地为十万灶,明日为五万灶,又明日为三万灶。”庞涓行三日,大喜,曰:“我固知齐军怯,入吾地三日,士卒亡者过半矣。”乃弃其步军,与其轻锐倍日并行逐之。
孙子度其行,暮当至马陵。马陵道狭,而旁多阻隘,可伏兵,乃斫③大树白④而书之曰:“庞涓死于此树之下。”于是令齐军善射者万弩夹道而伏,期曰:“暮见火举而俱发。”庞涓果夜至斫木下,见白书,乃钻火烛之。读其书未毕,齐军万弩俱发,魏军大乱相失。庞涓自知智穷兵败,乃自刭,曰:“遂成竖子之名!”齐因乘胜尽破其军,虏魏太子中申以归。孙膑以此名显天下,世传其兵法。
(节选自《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注:① 三晋之兵:这里指魏军。② 百里而趋利者蹶上将:用急行军走百里的方法去争取胜利,会使上将军遭到失败。③ 斫:音zhuó,砍。④ 白:使…露出白木。
8、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4分)
① 齐使田忌将而往    将:            ② 去韩而归                    去:       
③ 齐军既已过而西矣  西:            ④ 期曰:“暮见火举而俱发。”  期:       
9、将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① 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2分)
② 我固知齐军怯,入吾地三日,士卒亡者过半矣。(3分)
③ 庞涓果夜至斫木下,见白书,乃钻火烛之。(3分)
10、孙膑为取得战斗的胜利,采取了哪些好的做法?请用自己的话分条回答。(4分)

(三)(8分)
夜雪
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注:诗人被贬谪到江州时作此诗。
11、全诗写得有声有色,请问是从哪几个角度来描写“夜雪”的,结合诗句具体分析。(4分)
1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结合具体诗句赏析。(4分)

(四)(19分)
初冬月
    ① 秋意尚浓,恍然就到了初冬,月亮也带着秋温,走进了冬的夜空。
    ② A天黑得早了,晚饭后摸黑回宿舍,过了山头,豁然见西南山坡上空这轮橙黄明净的初冬月,低垂圆满,硕大清新,一种美好亲切的感觉顿从心底漾起。夜幕中,黑森森的山峰错落而列,视野尽处,一岭横天际接晚霞;渐暗的余霞边,山的剪影如淡淡的水墨画,近山的轮廓则像浓墨涂出的一样;山坡西南出口方向,山势迅速开阔,峰峦连绵起伏,像一片黑色的波涛,磅礴在融融的月光下;月下的山坡和附近的山川上空月光旖旎,给人今月专为此处明的美感。这月光山色太美了!望着明月,似乎忘却了自身的存在,只剩下一缕美好的情感,羽化在这月色之中。
    ③ 独自徜徉在月色里,白天必须思虑萦怀甚至忧戚的,此刻全忘了,而白天无暇顾及甚至早已忘却了的,有的却会清晰地想起来。如此美丽的月光,会使心灵深处的珍藏开出花朵,连痛楚也会变得美丽。但这月色更多的是使我无所虑无所思,身心放松,呼吸都变得轻微均匀,不易觉察。我像一条游到清水里“偷清”的鱼,浮在月光里,吮月华,汲清辉,或停泊或徘徊,如醉如痴。
    ④ 橙黄的月,橙黄的光,橙黄的光里浮悬着轻轻的霜。清虚的夜空里,我仿佛感觉到了月光的流泻,感觉到了月光的韵律,颖悟到人的情感与月光波动的相依相融;在这柔和美丽的月光下,只要一凝神一动情,仿佛就能听到低徊优美的《梁祝》曲,                    ,品到淡雅馨香的《茉莉花》……难道这些作品的诞生也经历了月光的孕育,作者的灵感也得到过月光的滋润和浇灌?不然,这些美好的东西怎么会还原在这月光之中?
    ⑤ B山脉相互枕藉着、依偎着,匍匐在朦胧的月色里安详地睡了。真没想到白天反复经过反复看过的山,经月光的再创造,竟如仙境。山上的树木挤挨着、拥抱着,进入了梦乡。松树等乔木高高的婆娑的树冠,如伞如云如絮,像幽幽夜幕里的泼墨画。山在呼吸,树在呼吸,空气在呼吸,夜在呼吸……此刻凝目,能看到天涯;此刻倾听,可听及海角。听者看者,非耳非目,乃心也,乃月夜之助也。
    ⑥ 月光如橙色而淡泊的液体,山川景物浸在月色里,天国般的宁和。独处月下,平和而安宁的心灵,在接受月光睿智的审视,C人生一瞬,人生是美好的,人的心灵也应该是美好的,我们的所作所为应无愧于这美好的世界,无愧于这美好的月光;美好的心灵才能照进美好的月光,心灵美好的人,才敢于独自静静地面对这美好的月色而灵魂安宁。
    ⑦ D感谢生活,感谢大自然的赐予,我的生命之舟放逐了喧嚣、污染和拥挤,泊进了这一汪月色,际遇了这处明丽如梦的风景。陶醉在月华天籁中,我甚至忘记了我是什么时候是怎样进入这月色的,也没有想到要走出这月色,走出这个恬静和悦的梦境。
    ⑧ 在时间的长河里,我们仅有属于自己的那一缕月光,稍不珍惜,就会去日苦多,万事成蹉跎。君不见,此月方从远古来,历沧桑,经兴衰,送千古风流,看花开花落……大王月,霜晨月,关山月,红缕月,俱往矣!山河沉寂无言,酣然入梦。人不惜月月自明,吾辈该如何把握这一缕月光?初冬月高悬不语,娟然如洗。
13、请分别指出第②、⑤、⑥、⑦段中划线句子的表达方式(4分)
     A.                                     B.            
C.                                     D.                                                                                   
14、给第④段横线处补写一个结构相同且能前后衔接的句子。(2分)
15、文章运用多种手法描写初冬月的美景。请简要赏析下面的句子。(3分)
山上的树木挤挨着、拥抱着,进入了梦乡。松树等乔木高高的婆娑的树冠,如伞如云如絮,像幽幽夜幕里的泼墨画。
16、联系全文,说说文章结尾“山河沉寂无言,酣然入梦。人不惜月月自明,吾辈该如何把握这一缕月光?初冬月高悬不语,娟然如洗”这一句子的含义和作用。(4分)
17、面对初冬月,作者产生了许多情感。请分条写出本文抒发了作者哪些情感。(6分)
三、作文(40分)
18、阅读提供的材料,根据提示,完成作文。
孔子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意思是,工匠要完成他的工作,必须先把他的工具准备好。“器”可以是工具,可以是知识、能力、方法,也可以是品德、性情、胸怀等。
孔子的这句话对你有什么启示?能引发你的何种感想?请自选文体(诗歌除外),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
2011年蚌埠市普通高中自主招生考试
人文素养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1、C  (3分)
2、D  (3分)
3、B  (3分)
4、
① 跳槽不利于人才发挥作用。(1分)
② 示例:如果柑橘移植到其他环境,比如与淮南类似或者更好的地方呢?结出的果子不就会又大又甜吗?植物挪到适合它生长的地方才会长得更好,人才也是如此。(3分)
5、
① 寂寥无人,悄怆幽邃  ②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③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④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8分,每空1分)
6、C  (3分)
7、A  (3分)
8、① 率兵    ② 离开    ③ 向西进军    ④ 约定  (每空1分)
9、
① 善于作战的人会顺应(或“顺着”)事物发展的趋势并向(对我们)有利的方面来引导它。(“因”1分,大意1分)
② 我本来就知道齐军胆小怯懦,进入我国境才三天,逃跑的人就过半了。(“固”、“亡”各1分,大意1分)
③ 庞涓当晚果然赶到砍去树皮的大树下,看见白木上写的字,就点火照亮树上的字。(“书”(字)、“烛”(照)各1分,大意1分)
10、(1)抓住魏军轻敌的弱点,用减灶的计策诱敌深入。(2)选择有利的地形进行伏击。(每条2分)
11、第一句,从触觉角度感知衾枕之冷,可见雪大;第二句从视觉角度见窗户之明,说明雪大、雪深;第三、四句从听觉角度闻折竹之声,可知雪重。(“触觉”“视觉”“听觉”各1分,具体分析1分)
12、夜深了,仍时时传来竹子被雪压断的声音,衬托了冬夜的寂静,更主要的是写出诗人彻夜无眠,透露了诗人谪居江州时的孤寂心情。(结合诗歌内容2分,情感2分)
13、A叙述;B描写;C议论;D抒情(每空1分)
14、看到飘逸如梦的《天鹅湖》(结构、衔接各1分)
15、用了拟人和比喻的手法,(1分)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初冬月下静谧优美的景象,给人以亲切感、画面感,(1分)也从侧面烘托初冬月之美。(1分)
16、初冬月下景色引起作者对人生的思考,作者由此及彼,由惜月到惜人生;篇末点题,既深化了文章的主旨,又增强了文章的厚重感(或“丰富了文章的内涵”)。(含义2分,作用2分)
17、(1)对澄净的初冬月色的喜爱与赞美;(2)对宁静淡泊美好生活的向往;(3)对世人及时把握时光,追求美好生活的期望。(6分,每条2分)
18.写作。(40分)(评分标准略) (60.175.128.5)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九年级 总复习 中考模拟卷


上一个『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月考试卷』  下一个『2012年蚌埠市普通高中自主招生考试语文模拟试题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