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课内文原文阅读题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
试题
名称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课内文原文阅读题(八年级下册 部编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课内文原文阅读题I21:《与朱元思书》1这篇文章从文体上看是一篇(写景抒情散文),介绍的是(富春江“自富阳至桐庐”)的景色。2.第一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他在全文的作用?答总写富春江的奇山异水,总领全文。3.“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在全文的作用是什么?答既是作者在百里富春江上所见所感的概括
试题预览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课内文原文阅读题
I
21:《与朱元思书》
1这篇文章从文体上看是一篇(写景抒情散文),介绍的是(富春江“自富阳至桐庐”)的景色。
2.第一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他在全文的作用?
答 总写富春江的奇山异水,总领全文。
3.“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在全文的作用是什么?
答 既是作者在百里富春江上所见所感的概括,也可以说是本文写山光水色的一个总体特点。
4.作者如何抓住“奇”、“异”两字来写山水?
答 先写“异水”,先抓住其缥碧的特点,写江水之色。“千丈”写江水之深,“见底”写江水之清,“游鱼”写江水之净,然后比喻、夸张手法,勾勒其急湍猛浪的激越美。写“奇山”,首先从形的角度写山势本身之奇,其次从声的角度写空山天籁之音的奇,再次从色的角度写山林中有日无光之奇怪。
5.作者游览富春江的奇山异水后,发出了什么感慨?你是如何理解的?
答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事务者窥谷忘返” 作者由景生情,因情明志,即从侧面表达了险峰幽谷夺人心魄的美丽,也含蓄地表达了作者鄙视功名的思想。
6.文章中“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和郦道元的《三峡》中那句话有异曲同工之妙?
答 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急也。
22:五柳先生传:
1.文中有一个成语,是(不求甚解),他在文中的意义是(读书只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现在的意思是(指不求深入理解,停留于一知半解只就懂得大概)
2.文中先生的最大爱好是什么?
答 ①好读书 ②性嗜酒 ③常著文章自娱
3.文章中有那句话与“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相对应?
答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4.指出文章对“五柳先生”高洁人格高度赞扬的句子。
答 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5用自己的话概括五柳先生是个怎样的人?
答 具有隐者风范,率真放达,安贫乐道,自得其乐,不慕荣利,避世归隐
23:《马说》
1.千里马是客观存在的,可作者为什么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答:如果没有伯乐的赏识和爱护,千里马就会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里之间,不以千里称也,也就等于没有,作者几次抒发了怀才不遇的愤懑,核对统治者不是人才,埋没摧残人才的控诉。
2.“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揭示了当时怎样的现状?
答:统治者平庸浅薄,不识人才,摧残人才,大批人才被埋没。
3.作者以千里马比喻人才,从文中看人才展现才华最需要的是什么?
答:广阔的施展空间,统治者的赏识和提拔。
4.本文历来被人们称道,请你从文章的语言和内容等面简要评价本文。
答:文章托物寓意,寓理于事。字句上是在说马,其实是阐发关于人才问题的一些道理,讲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寄于在人们熟知的故事中,是文章有感染力和说服力。
24:《送东阳马生序》
1. 作者写幼时读书的“手自笔录”“砚冰坚守之不可屈伸••••••”表现他怎样的学习态度?
答:勤奋刻苦
2. 成年后求师,尝趋百里外,可以看作者具有怎样的观念?
答:远道求师,表现了求师的迫切愿望和坚定的信念。
3.文章写老师“门人弟子填其室”,有什么作用?
答:表现老师知名度高,求教的人多。
4.当老师发怒时,作者怎样对待?看出作者怎样的求学态度?
答:色欲恭礼欲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不论求老多么艰难,都恭敬求教。
25:《诗词曲五首》
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作者是(唐)代诗人(刘禹锡)。“乐天”指的是(白居易)
2.《赤壁》的作者是(杜牧),唐人,作品选自《樊川诗集》
3.《过零丁洋》作者是文天祥,字(屡善),又字(宋瑞),自号(文山)(浮休道人)。本是选自《文山先生集》,其中采用双关的修辞手法,“巧对”的是(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4.《水调歌头》选自《东坡乐府笺》
5.《山坡羊 潼关怀古》作者(张养浩),子(希孟),号(云庄),元代散曲作家,本文选自《金元散曲》
阅读《水调歌头》
①本次有一段词前小序,作用是(叙述作词缘由和时间),文中的“子由”是指此人的“弟弟”名为(苏辙)
②全词以问句开篇,上片文(天),下片问(月),归根结底再问(人生)。
③词中表达旷达胸襟的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④上片中表达作者幻想出尘世,后成为人们喜爱的一个过渡句是(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II
21:《与朱元思书》
1山水奇在哪里,异在哪里? 水----清澈迅猛;山---俊俏
2.作者用“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写山,结合你乘船或坐车时观景的体验,这样写好在哪里?
答:用拟人的手法,写出江两岸崇山峻岭,高耸入云的雄奇景色;“竞争”二字把精致的山山写活了,赋予群山以生命和动感。用“竞”“争”来形容山峰互相依持,争先恐后向上崛起的形状,字字动人,颇见功底。
2.本文视听两方面共同的作用是(描绘秀丽景色,并表现心情)
3.本文描写书的句子中一个词化静为动,你注意到了吗?“竞”
4.从语言到文体都有其鲜明的特点,在写作角度评价这篇文章。
答:文体上属于骈体文,讲究押韵,读来朗朗上口。
5.三个词形容作者感情:热爱自然,鄙视功名利禄,避世隐居
22:《五柳先生传》
1.文章中哪些语句表现了五柳先生的性格、生活和志趣?刻画了怎样的形象?
答:“闲静少言,不慕荣利”点出了五柳先生的隐者心境,这是他性格的最突出的地方。
他有三大爱好:①好读书,“好读书,不求甚解?---展现了一个在读书中得到精神愉悦的五柳先生。②饮酒,“性嗜酒•••必醉”---率真放达。③著文章“常著文章自娱”“忘怀得失”---描绘了一个自得其乐,淡泊名利的五柳先生。
2.为什么“不求甚解”?
答:这与他不慕荣利有关,他读书的目的是一种求知的满足,精神享受,所以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他既不求名,也不求利,只求精神上得到安慰,大的不求甚解是他率真自然性格的反应。
3.“赞语”与前文有什么联系?
赞语是按照是假币法加以评论性的文字,赞语的实质是“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这正好与前面写到的“不慕荣利”相照应,突出五柳先生最大的特点,转赞一体,互为补充,使人物个性更加鲜明。
4.否定句的作用?
世人追名逐利,“不”正突出了自己与世俗的格格不入,突出他的高洁志趣和人格的坚持,这样不仅让读者对他与众不同击节叹赏,而且是文章笔墨精粹而笔调诙谐,生动活泼,引人入胜。
5.谈谈对五柳先生“不慕荣利”的看法。
他不慕荣利,宁愿淡泊自处,甘于贫穷,表明他不求宦达,安贫乐道,淡泊名利的生活情趣,也表现了他对黑暗现实的厌恶,对功名利禄的鄙弃以及不愿意统治者同流合污的生活态度,就这一点说是进步,但是他这样不问世事的隐居态度,也有消极避世的成分,尤其是想回到过去那种小国寡民的状态里去,更是一种历史的倒退。
6.文中写到“环堵萧然----晏如也”对五柳先生有什么作用?
答:写出了五柳先生生活的清贫,但他却安于这样的生活,以环境描写暗示人物性格。
7.陶渊明的“醉”,反映他自己怎样的内心世界?
仕途失意,内心痛苦,也是一种消极反抗。
8.有人说“当今社会,经济地位决定一个人的生存质量,陶渊明的理想追求早已与时代格格不入”你怎么认为?
物质固然重要,他不能取代一切,陶渊明不慕荣利,洁身自好的意思值得肯定。
23:《马说》
1.通过文章,怎样对待人才?
要善待人才,要给人才充分施展才能提供必要条件。
3.A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  B非真无马,其真不知吗。
A为反诘,语气强烈  B为陈述,语气平和。
24:《送东阳马生序》
1.第一段中的“艰难”具体表现在哪里?
①无从致书以观 ②无硕师名人与游
2.作品着怎样克服?
答:通过借书,手自笔录解决的无书的难题,通过百里之外的“乡之先达”哪里去请教,解决的无师。
3.作者有那些品质?有那些我们值得学习的学习方法?(抄书)
答:勤奋好学、不怕吃苦、持之以恒、诚实可信
4.文章第二段写了作者从师求学的艰难过程,从哪几方面写的?哪个方面最感人?
答:行住食衣。“行”最感人。艰难跋涉,山路难走,天气恶劣,负重远行,以至于到了旅馆四肢僵硬,不能动弹。
5.做这些自己积极学习的艰难条件,目的是什么?
勉励马生勤奋好学。
6.“余幼时即嗜学”的作用是什么?统领全文。
7.作者在技术自己的求学经历时,却大篇幅写老师的严厉,为什么?
答:突出少年求学之南,以更好地勉励马生,增强说服力。
25:诗词曲五首
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各联写什么?
首联:表现辛酸,愤懑不平 颔联:悲悼旧友,感叹变迁
颈联:新贵得意,悲叹身世 尾联:意志不衰,坚忍不拔
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蕴含怎样的哲理?
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含深刻的哲理—意思是说,个人的沉沦算不了什么,社会总要向前发展,未来肯定会比现在好。
3.《赤壁》开头从一把不起眼的折戟写起,为什么?
这一把折戟与古代战争有联系,很自然的引起后文对历史的咏叹。
最后两句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这二句曲折地反映出他的抑郁不平和豪爽胸襟,他自己生不逢时,有政治军事才能而不得一展,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所作为,先输出一种逼人的英气。
5.《过零丁洋》首联写了个人和国家的那几件大事?
一是他因科举走上仕途,二是在国家危急存亡的关头,起兵勤王抗元。
•哪些诗句表现了国家和个人的命运?反映了河山分裂,局势危急?
“山河••零丁”
•尾联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明作者舍生取义,意思明志的决心,充分表现了他的民族气节。
6.作者发出了怎样的概叹?为什么?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苏轼一生坎坷,这首词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日,当时作者任密州知府,与其弟分多聚少,从月有阴晴圆缺种种变化想到人世的悲欢离合,最后作者又以旷达的胸襟否定了离别情绪,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达了作者的美好祝愿。
7.《山坡羊 潼关怀古》表达了作者对老百姓的同情,对统治者大兴土木的批判。
“聚”“怒”用得好,以“聚”形容潼关在重重山峦的包围中,以“怒”形容黄河水的奔腾澎湃,从视觉听觉的角度写出了潼关之险要。
8如何理解“风飘絮”?原汁风中飘飞的柳絮,此指破碎的宋朝江山。
9“东风不与周郎便•••••••”理解:
答: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兴亡的慨叹,他认为历史上的英雄的成功都是由某种机遇或者需要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所作为,反映出作者抑郁不平的心境。
10“人生自古谁无死•••••••”理解
人难免有一死,拯救祖国而死,一片丹心垂于史册,映照千古,诗句表明了诗人舍生取义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
如:闻一多拍桌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特务的手枪,宁可倒下,也不愿屈服,表现了我们的民族气概。
11《赤壁》属于咏史诗,特点是咏诗抒情。 (113.121.211.222)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八年级 下册 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


上一个『2012年湖南省邵阳市高三第二次联考试题语文卷(二模)』  下一个『高一语文调研试卷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