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市2012年语文高考第一次模拟试卷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高考模拟卷
试题
名称
安庆市2012年语文高考第一次模拟试卷(高三总复习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安庆市2012年语文高考第一次模拟试卷安徽省安庆一中胡安宁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Ⅰ卷(阅读题共66分)一、(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文化与反文化苏中杰①这里说的文化,是狭义的,指精神文化,即人类精神财富的总和,包括思想意识、观念形态、宗教信
试题预览
安庆市2012年语文高考第一次模拟试卷
安徽省安庆一中   胡安宁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  共66分)
一、(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化与反文化
苏中杰
①这里说的文化,是狭义的,指精神文化,即人类精神财富的总和,包括思想意识、观念形态、宗教信仰、社会规范、教育法律、道德习俗以及科学技术和知识。那么,什么是反文化呢?一种说法认为,反文化属亚文化(非居主导地位或不具全社会性的思想文化)的特殊类型,是对现存思想文化持敌对态度的思想文化,其特点是不居社会主导地位,不具有普遍性。另一种说法认为,反文化是指某种文化内部摧毁其终极性价值规范的倾向。按这种理解,我们在认定中国“文化大革命”是反文化运动的同时,也把五四运动看成反文化运动,岂不荒谬?这种混乱,惹出了思索的不便和褒贬的错位,其害不言自明。
②其实 “文化”这个概念可并不全是中性的,而且还有相当的褒义成分,所以不分青红皂白地在某种文化之前加个“反”字,这种文化的面目就不太好看了,如指“文革”没错,指五四运动则有误导性,因此有必要做个梳理。
③文化应具有的必要的品质是什么呢?笔者认为,文化的品质首先应该是人性化,在发展过程中,支持人性化品质的应该是人文化、正义化、理性化、科学化、道德化、规则化、开放化、革新化。人性化,当然包括人格独立化,精神自由化,因为舍此则无任何人性化可言。其后的多种“化”,都是以人性化为目标的,为人的自我发展服务的。尽管在已往历史社会阶段,上述各种“化”的程度有限,但从整体看来之所以能成其为文化,就是因为其品质保证了这个进步的方向,而不是与之相反。只要其积极性和进取性不会磨灭,它就是文化,就有发展的生命力,一直是人的希望之所在。如果我们这样界定文化的品质,那么,什么是反文化,就十分清楚了。
④以此观之,五四精神与“中国传统文化”,谁是文化,谁是反文化呢?显然,以科学民主为旗帜的五四精神,核心是人性化的,具有人文化、正义化、理性化、科学化、道德化、规则化、开放化、革新化等基本文化品质。而以专制为其基本内容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什么呢?它是反人文、反正义、反理性、反科学、反道德、反规则、反开放和反革新的。中国之所以落后,正是因为几千年来反人性化即反文化的结果。五四精神反这种反文化,它就是文化。我们说“文革”是反文化,就是因为“文革”所反的就是文化的上述品质和内容。 
⑤我们在承认文化这个概念之褒性意义的同时,并不否认各种文化品质上的差异。由于历史社会原因所形成的文化品质之高低,使文化有了先进和落后之分。而落后文化虽然落后,但也不属于反文化,只要它有开放性、包容性、革新性品质,它就会形成一套新陈代谢机制,弃旧图新,吸收新的血液,主动朝进步文化靠拢,赶上进步文化,不会堕落成反文化。但是,落后文化要是没有这样的品质,为了自己的一统天下,以排他性代替开放性,以保守代替革新,尤其是不为各种意见搭建争鸣的平台,压制不同意见,封锁文化信息,限制交流自由,敌视进步文化,那就异化为反文化了。
⑥文化形成之初的地域性,决定了任何文化都有其品质上的不足,只有在互补中寻求发展。但互补不是自以为是,总想以一统天下的帝王式观念征服他人,而是要在交流中碰撞,在改造中图新,甚至在脱胎换骨中求生。如今世界迎来全球化,在二十一世纪,地球村势必建立不以任何文化意志为转移的地球文化。这就为各种文化开辟出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也迎来了严峻的考验。是发展还是停滞,是生存还是淘汰,是成为更进步的文化还是沦为反文化,全取决于其品质。不要一上升到“文化”二字,总带着某种永恒性的自负,认为应该也一定能与天地共存的了,而忽视了文化品质上的考虑。
⑦文化的首要品质是人性化,人性化如何,决定着是文化、落后文化还是反文化。
(节选自《书屋》2004年)
1.下列对文中“文化”这一概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中所说的文化,指精神文化,即人类一切精神财富的总和。
B.人们所有的思想意识、观念形态、宗教信仰都属于文中所说的文化。
C.文中所说的文化必须具有人性化的品质,是为人的自我发展服务的。
D.文中所说的文化概念是中性偏褒不含贬义的。
2.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不一致的一项是(     )(3分)
A.只要是有地域性的文化就必然有其品质上的不足。
B.任何文化都只有在交流中碰撞,在互补中寻求发展,在改造中图新。
C.文化的人性化品质决定着是文化、落后文化还是反文化。
D.一种文化是发展还是停滞,是生存还是淘汰,大部分取决于其品质。
3.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上世纪六十年代发生在美国的以追求民主、人权为宗旨的妇女解放运动、黑人民权运动、同性恋者权利运动,都是属于作者所界定的反文化运动。
B.西方中世纪的政教合一、二战时所形成的法西斯文化和当前世界上出现的邪教文化、恐怖文化,就是落后文化异化而来的反文化。
C.“反专制”、“反独裁”、“反殖民”、“反封建”、“反腐败”、“反恐怖”尽管带有“反”字,但并不属于作者所界定的反文化。
D.任何一种文化,不管它在某个历史阶段如何先进,如果为了自己的一统天下,压制不同意见,封锁文化信息,限制交流自由,敌视进步文化,就会异化为反文化。
二、(3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杨 王 孙 传   
班  固
杨王孙者,孝武时人也。学黄老之术。家业千金,厚自奉,养生亡所不致。及病且终,先令其子,曰:“吾欲裸葬,以反吾真,必亡易吾意!死则为布囊盛尸,入地七尺。既下,从足引脱其囊,以身亲土。”其子欲默而不从,重废父命。欲从之,心又不忍。乃往见王孙友人祁侯。
祁侯与王孙书曰:“王孙苦疾,仆迫从上祠①雍,未得诣前。愿存精神,省思虑,进医药,厚自持。窃闻王孙先令裸葬,令死者亡知则已,若其有知,是戮②尸地下,将裸见先人,窃为王孙不取也。且《孝经》曰:‘为之棺椁衣衾。’是亦圣人之遗制,何必区区独守所闻,愿王孙察焉。”
王孙报曰:“盖闻古之圣王,缘人情不忍其亲,故为制礼,今则越之,吾是以裸葬,将以矫世也。夫厚葬诚亡益于死者,而俗人竞以相高,靡财单币,腐之地下。或乃今日入而明日发,此真与暴骸于中野何异?且夫死者,终生之化,而物之归者也。归者得至,化者得变,是物各反其真也。反真冥冥,亡形亡声,乃合道情。夫饰外以华众,厚葬以隔真,使归者不得至,化者不得变,是使物各失其所也。且吾闻之,精神者,天之有也,形骸者,地之有也。精神离形,各归其真,故谓之鬼,鬼之为言归也。其尸块然独处,岂有知哉?裹以币帛,隔以棺椁,支体络束,口含玉石,欲化不得,郁为枯腊。千载之后,棺椁朽腐,乃得归土,就其真宅。由是言之,焉用久客!昔帝尧之葬也,窾木为椟,葛藟为缄。其穿下不乱泉,上不泄殠。故圣王生易尚③,死易葬也。不加功于亡用,不损财于亡谓。今费财厚葬,留归隔至,死者不知,生者不得,是谓重惑。於戏④!吾不为也。”
祁侯曰:“善!”遂裸葬。           
                           (选自《中国历代散文选》北京出版社,1980年版)                             
[注]①祠:祭祀 ②戮:辱  ③尚:奉养,指圣王的生活条件 ④於戏:同“呜呼”
⒋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仆迫从上祠雍                 迫:急迫
B. 王孙报曰                     报:回复
C. 靡财单币,腐之地下           单:“殚”,竭尽
D. 欲化不得,郁为枯腊        腊:干肉
⒌以下六句编为四组,全部属于杨王孙主张裸葬的理由的一组是(    ) (3分)
(1)厚自奉,养生亡所不致
(2)死则为布囊盛尸,入地七尺
(3)愿存精神,省思虑,进医药,厚自持
(4)吾是以裸葬,将以矫世也
(5)饰外以华众,厚葬以隔真
(6)不加功于亡用,不损财于亡谓
A.(1)(3)(4)   B.(2)(4)(5)  C.(3)(5)(6)    D.(4)(5)(6)
⒍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杨王孙家财万贯,崇尚黄老之术,对自己保养得非常周到,临死时希望返朴归真,这在当时是非常难得的。
B.杨王孙看到当时厚葬风气太盛,把有用的财物大量用作随葬品,非常反感,想以自身裸葬的办法来矫正世俗的弊病。
C.王孙在给好友祁侯的信中说,过去帝王安葬时,用很贵重的棺木,所以尸体腐烂了才不影响泉水,也不散发出臭气。
D.杨王孙裸葬是为了亲近大自然,回到应回到的地方。祁侯认为王孙的行为是对死者的羞辱,同时也违背了圣人的遗制。
⒎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⑴缘人情不忍其亲,故为制礼,今则越之,吾是以裸葬,将以矫世也。(4分)
译文:                                 
⑵或乃今日入而明日发,此真与暴骸于中野何异?(3分)
译文:                                 
⑶故圣王生易尚,死易葬也。不加功于亡用,不损财于亡谓。(3分)
译文: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精   卫  
(清)  顾炎武
                 万事有不平,尔何空自苦?
                 长将一寸身,衔木到终古。
                 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
                 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
                 呜呼!君不见,西山衔木众鸟多,鹊来燕去自成窠!
顾炎武(1613——1682),江苏昆山人,原名绛,明亡后改名炎武。青年时参加过政治性的学术团体“复社”。清兵进入江南时,在苏州参加了抗清斗争,力图恢复明室。是明末清初的杰出思想家和著名学者。
⒏这首诗中哪些诗句是直抒胸臆的?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志向?(4分)
答:                                   
                                     
⒐从表达技巧的角度看,这首诗有哪些特点?(4分)
答:                                   
                                     
⒑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意选做五小题)(5分)
⑴         ,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曹操《短歌行》)
⑵              ,齐彭殇为妄作。(王羲之《兰亭集序》) 
⑶狗吠深巷中,           。(陶渊明《归园田居》)
⑷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           。(王勃《滕王阁序》)
⑸               ,砯崖转石万壑雷。(李白《蜀道难》)
⑹羽扇纶巾,谈笑间,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⑺                 ,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⑻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三、(2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烟雨桃花潭
陈所巨
    ⑴桃花潭早在神往之中。每每由凝思进入幻境,将自己化成汪伦、李白,或岸上,或舟中,送人或被人送着,一样的难分难舍、别情依依。
  ⑵真到桃花潭来了。一个暮春的雨天。雨是江南独有的,似雨似雾,丝丝缕缕;桃花潭也是江南独有的,在青弋江上,在蒙烟细雨和莽莽苍苍的历史之中。穿过水东翟村,出踏歌岸阁。面前是墨青色无声的青弋江,背后是青青的生满益母草的踏歌古岸。我知道,在另外的时空,在另外一个桃花盛开的暮春,李白立在船头,就是那种江南特有的小小的梭子船,他的眼睛里有一滴雨一样亮的泪水。汪伦在岸上,踏着江南特有的节奏,唱一首据说是很久很久以前就有的送别歌。在他们身边,江水悠悠地流淌,桃花灿烂地盛开,小雨牵肠挂肚地下着。李白再也忍不住了,那首《赠汪伦》的诗就顺口流出来,而且就那样平平仄仄脍炙人口地流传千载。
  ⑶不见有潭,只有联袂而来,一版墨青的江水,原来春夏水涨,将对岸那潭与青弋江连为一体了。桃花依然像古代那样地开着,在岸边,在水里,在那种烟雨迷蒙的意境之中,静静的濡染着生命的嫣红。我突然想起,江水和桃花和谐组合的桃花潭,似乎是在静静地等待着什么。是等待我呢,还是大唐的李白?
    ⑷李白当时住在宣城,“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觉得没有什么意思。但他忽然收到汪伦顺着青弋江漂来的书信。信曰“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处有万家酒店。”就欣然溯江而来。到翟村一看,并不似信中所言。汪伦说他的信没错。离此十里有个桃花渡,岂非“十里桃花”?对岸的万村有家姓万的人开的酒店,莫不是“万家酒店”?李白大笑,不仅笑中国文字机巧无穷,也笑江南人的机智和诙谐。
  ⑸细雨霏霏,如小猫舌头凉凉地舔着面颊。江水墨青地静,偶尔贴一朵无声的小旋涡。江南的蒙烟细雨最是缠缠绵绵地难以招架。那古意盎盎的水村山廓和许多心绪,也都湿漉漉让人难以招架了罢!上游百米处,三两牧童骑在水牛背上,悠悠地由江水驮过江去,水面只剩一弯盘角的牛头和戴小斗笠的牧童的上半身。那情景,似在李可染水墨画中见过。歌声悦耳,牧歌呢,踏歌呢?
    ⑹雨丝子密密的,漫天撒下轻丝罗帐。翟村、万村和不远处的魁星阁都成了淡淡的影了,那雨莫不真个就是江南的情,江南的韵?此时,汪伦和李白都隐进乳白色的厚厚的帘幕,只有那潮湿的渡船苍黑着,在原来的地方,静静地,静静地若有所思。
  ⑺乘船渡过江,渡口叫万村渡。传说翟村曾与万村争渡口的名字。但万村人说,“桃花潭水深千尺。”千尺者,万寸(村)也。这又是一例江南人的机智和诙谐。上岸,于那一截老街中寻万家酒店,不见当日那酒垆,和飘摇招展的牙边小酒旗,就寻在细雨之中飘逸千年的诗酒气氛吧。酒能酣畅肝胆,亦可消解愁闷。在长安城大呼“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的李白,在山水灵秀、春雨霏霏的江南,是不是依然那样狂醉?然而,此时的李白老矣,他胸中的激情,已经化作更多的忧郁,他的人生或许已经短缺了许多诗意的东西了。他是那样的认真,那样地感恩,那样地脚踏实地地感受着真实的人间烟火。所以他才真实地体味了桃花潭和汪伦对于他的比桃花潭水更深的真情。我总以为,青年李白与老年李白是迥然有异的两个人,就像迥然有异的石头和水。岁月太能改变一个人,而且是从外到里深刻的改变。有谁能风流倜傥一辈子?有谁能不像李白那样,在采石矶头,最终将黄铜古月和那条来自家乡的大江看透,看穿呢?我后来有一首题为《老年李白》诗中,就有这样的句子:“老年李白把石头都看穿了/看穿一切的诗人不叫诗人/叫诗仙……”“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桃花潭毕竟不比长安,人到老年的李白毕竟也不比年轻气盛的李白啊!
     ⑻蒙蒙烟雨依然无声无息,无声无息地编织着暮春的江南。风有酒的气味,雨有酒的气味,青弋江有酒的气味,桃花潭那墨黑色嶙峋的崖岸有酒的气味。江水不倦地流,小旋涡似一朵朵水青色的小莲花,开在多少有些禅意的墨青色的江面上。似乎有一叶小舟,倏地滑进烟雨,滑进迷蒙中的别离,从古到今,由远而近,招招手、惜别古人,惜别那诗意的陈年旧事。逝者如斯,而烟雨中的桃花潭却留住了永远的小舟,和在踏歌的节奏中濡润出生命嫣红的桃花。
  ⑼是谁在吟咏那首古诗呢?我听见水面上有些声音,平平仄仄,殷殷切切……
⒒结合语境,体会散文语言的意蕴,简析文中第三、四段画线句子的表达作用。(6分)
① 是等待我呢,还是大唐的李白?
答:                                       
② 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处有万家酒店。
答:                                     
⒓文题中的“烟雨”二字在文中有何作用,试作简析。(7分)
答:                                   
                                       
⒔文章结束处的“逝者如斯,而烟雨中的桃花潭却留住了永远的小舟,和在踏歌的节奏中濡润出生命嫣红的桃花”照应了前面的哪句话?这种照应有什么作用?  (6分)
答:                                   
                                       
⒕作者说,桃花潭是江南独有的,其实,桃花潭既是江南独有,又非江南独有。请结合文章作简要探究。(6分) 
答:                                   
                                       

第Ⅱ卷(表达题 共84分)
四、(24分)
⒖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3分)
A.启程   勖勉   绩优股   深孚众望   激流勇退
B.凑和   按语   颤巍巍   无上光荣   文过则喜
C.原故   秉承   霎那间   神舟七号   俾众周知
D.水汽   微博   病原体   集腋成裘   自力更生
⒗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3分)
A.陶渊明时代,官场腐败,社会奢靡,王恺斗富让奢侈之风登峰造极。陶公就只好种些菊花,很想让菊花的清气影响一下他厌恶至极的世风,荡涤一个腐朽王朝的污浊。 
B.张雨绮为了《白鹿原》中的“田小娥”一角主动请缨,深入农村,割草拾麦,体验生活;拜读原著,苦学方言;宴请小说作者陈忠实并不耻下问,虚心讨教……。
C.这并不是佛教的全貌,只是低层次的佛教。高层次的佛教信徒,虽也难免暮鼓晨钟,烧香礼拜;但是他们的重点是钻研佛教义理,就像一个哲学家钻研哲学。 
D.大自然是崇高、卓越而美的。它殚精竭虑,创造世界。它选中皖南山区,用火山喷发的手法,迅速地在周围一百二十公里浑圆的区域里,分布了这么多花冈岩的山峰。
⒘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奥巴马尽管面临着政治意愿软化、医保改革后的下个难题为何等一堆问题,但随着奥巴马任职期的推移,就业必将是他下一个面临的最关键问题。 
B.佐利克表示,2011年世界经济最大的挑战在于管理和加快各国经济复苏的速度,其中,新兴经济体应该在某些领域避免出现经济过热或者泡沫。 
C.黄涛认为,扬弃古人笼罩在端午节习俗之上的辟邪尚巫的迷雾,用现代科学的眼光来看,古代端午节习俗的核心主题是人与自然的和谐。
D.“死亡和苦难”一直是史铁生写作的母题。有人评价,“他的写作有一种苍凉的况味,是那种从炼狱中发出的不屈呐喊,是穿越苦难在风雨中翱翔的黑色海燕。”
⒙调整下面文段画线部分语句的结构和顺序,使句式整齐,文意连贯。(可以增减字数,但不能改变原意)(5分)
那险情奇景既摄人心魄又诱人。看,河流宽阔汹涌、大浪滔天,古树参天、林涛阵阵的森林;飞流直泻、响声震天的瀑布,小溪流水潺潺、清澈见底;奇花异草争奇斗艳、招蜂引蝶,绿水滢滢、平静如镜的湖泊。我深深地对科罗拉多大峡谷那恢弘神美的形貌风骨产生敬畏并赞叹不已。
答:                                                                     
                                                                          
⒚“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是《红楼梦》中林黛玉和史湘云所联诗句中的绝唱。请以这两句诗为对象进行扩展,要求把握原诗的意境特征,不少于80字。(5分)
答:                                  
                                                                        
⒛ 著名教育家吕叔湘先生曾对语文教学做了一个很形象的比方和比较:“语文教学更多地像农业,而不是工业”。对此,结合你的切身感受,说说对上述比方、比较的理解。(字数不限)(5分)
答:                                                                     
                                                                         
五、(60分)
21.作文题目: 雨 
要求:⑴自选角度,自立文意。⑵下面关于“雨”的材料只是作为参考,考生可以使用,也可以不用。⑶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⑷不少于800字。

附:关于“雨”的材料:
①成语:风雨同舟、春风化雨、雨后春笋、风调雨顺、风雨无阻、雨过天晴,……;②诗句:天街小雨润如酥、山雨欲来风满楼、留得枯荷听雨声、多少楼台烟雨中、睡不稳纱窗,风雨黄昏后、雨里鸡鸣一两家、子规声里雨如烟、清明时节雨纷纷、沾衣欲湿杏花雨、东边日出西边雨、夜来风雨声、帘外雨潺潺、风雨送春归、好雨知时节,……③摘抄:“雨,是来自远方亲人的思念”,“在雨中,我最爱收起伞,让雨点落在我身上,这似乎是在接受一种神圣的洗礼”…… ④歌词:“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下雨啦,下雨啦”…… 

 



参考答案

⒈B(文中第①段第一行的意思是说属于“人类精神财富”的思想意识等是文化,也就是说只有能够成为“人类精神财富”的人们的思想意识等才是文化,并不是人们所有的思想意识等都能成为文化)
⒉D(“全取决于其品质”不是“大部分”)
⒊A(A项列举的这些运动“追求民主、人权”,是以人性化为目标的,为人的自我发展服务的,具有人性化品质,不属于作者所界定的反文化运动)
⒋A(迫:近,近来)
⒌D(①是养生   ②是死后的要求  ③是祁侯的话) 
⒍C“用很贵重的棺木,所以尸体腐烂了才不影响泉水,也不散发出臭气”理解有错误。
⒎⑴由于人情不忍心白白看着他们的双亲故去,所以制定了安葬的礼仪制度。现在却超过了古代圣人制定的葬礼,所以我准备裸体埋葬,以此矫正世俗的厚葬风气。(关键词:缘、是以、越、以、矫)
⑵有的竟然今天埋下去而明天就被挖掘出来,这和在田野中暴露尸骨有什么两样?(关键词:或、乃、发 、何异)
⑶所以说圣王容易奉养,死了容易安葬。不在无用的地方下工夫,不在没道理的地方花钱财。(关键词:故、易、尚、亡用、亡谓)
⒏⑴“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直抒胸臆(2分),表现了作者坚定不移反对当时朝政的决心(2分)。
⒐运用了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把自己比喻成填海的精卫(2分)。运用了比喻手法,用“鹊”、“燕”,比喻无远见、无大志,只关心个人利害的人(1分)。运用了对比手法,用精卫填海的艰辛与鹊、燕的安闲作对比,显示相同社会里不同的人的表现,批评那些只为自己活着的人,赞美精卫的坚韧精神(1分)。
⒑⑴青青子衿 ⑵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⑶ 鸡鸣桑树颠 ⑷ 川泽盱其骇瞩 
⑸飞湍瀑流争喧豗 ⑹樯橹灰飞烟灭 ⑺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⑻赢得仓皇北顾 
⒒①将桃花潭拟人化,传达出静静的烟雨迷蒙的桃花潭的多情;用选择问的形式,引发读者思考,说明桃花潭在等待着懂它的人;引出下文李白和汪伦交往的佳话。
②汪伦知道李白“好游”“好饮”,还如此设问,巧妙地激发了李白来桃花潭一游的浓厚兴趣,表现了汪伦的机智和他对李白的一片盛情。
⒓烟雨体现了江南水乡的特色,为我们展现了一幅烟雨江南的美妙图景,能体现人物心情(雨牵肠挂肚地下着)为人物活动提供了背景,是作者构思文章的触发点和贯穿全文的线索
13.(1)它照应了“桃花依然像古代那样地开着,在岸边,在水里,在那种烟雨迷蒙的意境之中,静静地濡染着生命的嫣红”这句话。
(2)作用:强调了汪伦迎送李白的文坛佳话体现出的情韵之美,使文章的结构呈现出既疏朗又紧凑的特点。(第一个要点2分,第二个要点四分,意思对即可)
⒕是江南独有的原因:桃花潭在地理位置上属于江南,在青弋江上;汪伦送李白,写的就是江南的桃花潭。非江南独有的原因:桃花潭成就了李、汪间的友谊佳话,但这份财富不只属于江南,从古到今,源远流长,它更甚于中华民族,属于人类。
⒖D (A项 急流勇退。B项 凑合、闻过则喜。C项 刹那间 )
⒗B( A项“登峰造极 ”,登:上;峰:山顶;造:达到;极:最高点。攀登到山峰的顶点。比喻学问、成就等达到了最高的境地。也比喻干坏事猖狂到了极点。 B项没有明显的“不耻下问”的语境。故错。C项“暮鼓晨钟”, 佛教规矩,寺里晚上打鼓,早晨敲钟。比喻可以使人警觉醒悟的话;也形容时光推移。该项使用的是该词的基本意思。D项“殚精竭虑”, 殚:竭尽;虑:思虑。形容用尽心思。这里拟人化,使表达形象生动)
⒘B(A.主语不同,关联词“尽管”应在主语之前。C“扬弃……迷雾”动宾搭配不当 ,改“扬弃”为“拨开” D“他的写作”与后面句子的陈述内容不相融合。可以把“他的写作”改成“他的文字”或“他的作品”等)
⒙河流宽阔汹涌、大浪滔天,小溪流水潺潺、清澈见底;瀑布飞流直泻、响声震天,湖泊绿水滢滢,平静如镜;森林古木参天、林涛阵阵,奇花异草争奇斗艳、招蜂引蝶。
⒚答案:入秋的夜晚,一片寂静。白鹤的影儿从寒气氤氲的池塘上面一掠而过,那高挂在天空中的圆月发出冷冷的月光,湮没了月下吟诗人的灵魂。
错例:在一片结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上一个『2012年安徽省高考信息交流卷(一)语文试题』  下一个『2012年安庆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