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井学校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次月考试题
您现在位置: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试题下载
→
月考试卷
试题
名称
马井学校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次月考试题
(八年级下册 部编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一 二 三 总分 (一) (二) (三) (四) 马井学校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次月考试题(120分钟完成,满分100分)一、 积累•运用1、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 )(2分)A、烂熳(màn) 匿名(ruò) 庶祖母(shù)B、芦荟(huì) 长髯(rán) 眼翳病(yì)C、骈死(pi
试题预览
一 二 三 总分
(一) (二) (三) (四)
马井学校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次月考试题
(120分钟完成,满分100分)
一、 积累•运用
1、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 )(2分)
A、烂熳(màn) 匿名(ruò) 庶祖母(shù)
B、芦荟(huì) 长髯(rán) 眼翳病(yì)
C、骈死(pián) 槽枥(lì) 一石(shí)粟
D、诘责(jié) 锃亮(chéng) 颔首(hàn)
2、下列成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翻来复去 器宇轩昂 鹤立鸡群 忧郁消沉
B、成群结队 美其名曰 文质彬彬 困惑不解
C、正襟危坐 诚惶诚恐 粗制烂造 藏污纳诟
D、暗然失色 不可名状 美不胜收 微不足道
3、对下列句中加点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水皆缥碧,千丈见底(青白色) B、 左佩刀,右备容臭(香气)
C、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等候) D、 衔觞赋诗,以乐其志(酒杯)
4、下列四句话中符合“简洁”要求的一项是( )(2分)
A、爷爷头上的白发全白了,老远一看,雪白一片。
B、同学们把校园打扫得干干净净,迎接五月一日的国际劳动节。
C、内蒙古草原的七月,是一个美丽的季节。
D、全校的各班同学积极参加了这次读书活动。
5、下列加点词语感情色彩不变的一项是:( )(2分)
A、清国留学生”除下帽来,油光可鉴,还有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B、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
C、世间最下流的事莫如把生气的脸摆给旁人看。
D、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得他说话不大漂亮。
6、下列句子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在繁华的商业大街上,观光购物的人济济一堂,笑容满面。
B、体育考试时,李明考试成绩优秀,无独有偶,王新也获得了优秀。
C、领导干部要对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切实负起责任,决不允许马虎从事,敷衍塞责,玩忽职守。
D、谈起互联网,这孩子竟然说得头头是道,左右逢源,就连在场的专家也惊叹不已。
7、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五柳先生传》——《陶渊明集》——陶渊明——晋朝
B、《送东阳马生序》——《宋学士文集》——宋濂——清朝
C、《马说》——《韩愈文选》——韩愈——唐朝
D、《与朱元思书》——《艺文类聚》——吴均——南朝
8、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2分)
A、 能否根治网吧“顽症”,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
B、每一个有志青年都要提高和充实自己的业务能力和思想修养。
C、信息化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任务。
D、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要依法保障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9、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二项是( )(2分)
A 、 四支僵劲不能动 B、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C 、 同舍生皆被绮绣 D、 策之不以其道
10、对下列各句朗读的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B、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C、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D、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11、古诗文默写:(4分,每小题1分)
○1、《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表现了作者对亲人美好祝福的句子是_________
__________, 。
○2、刘禹锡被贬23年,却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用 ,表达自己的乐观精神。
○3、文天祥身陷囹圄忠贞不屈,发出 , 的千古绝唱。
○4、《赤壁》中 , 这两句颇具史论意味,见解独到,同时,暗指了自己胸怀大志不被重用。
二、阅读与鉴赏:
(一)阅读下列文段,完成1-5题(14分)
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上野的樱花烂漫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中国留学生会馆的门房里有几本书买,有时还值得去一转;倘在上午,里面的几间洋房里倒也还可以坐坐的。但到傍晚,有一间的地板便常不免要咚咚咚地响得震天,兼以满房烟尘斗乱;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
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如何呢?
…………
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
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到第二学年的终结,我便去寻藤野先生,告诉他我将不学医学,并且离开这仙台。他的脸色仿佛有些悲哀,似乎想说话,但竟没有说。 (节选自鲁迅《藤野先生》)
1、《藤野先生》选自 的散文集 我们已学过出自这部散文集的散文有 (写出两篇即可)(3分)
2、请用一句话概括选文前两段的主要内容。(1分)
3、“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中的“无非”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之情。(2分)
4、“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中的“当然”含有作者______ 之情。文中划线的两个词语“他们”分别指: ; 。(3分)
5、“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我”为什么听得刺耳?表达了“我”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6、“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这句话中,变化前的意见是:
,变化后的意见是: ,使意见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6-12 题(12分)
父亲,你是座耸立的山
①小镇的汽车站到了。父亲放下肩上一直背着的我的行李,说道:“到学校给家里写信。”这是走了十几里山路后父亲说的第一句话。我答应了声,木讷的父亲就再没开口,只是默默地看车来的方向,手中拿着我简单的行李。我从侧面看了一眼父亲,内心一阵酸楚。父亲太苍老了,但我却要离家远行去读大学,他那已经布满皱纹的脸上又不知要爬上几道皱纹了,我这长子能给这个家带来什么,弟妹小,母亲身体又不好。父亲肩上的担子……我忍不住又看了眼父亲瘦小有些干枯的身体,我担心他会被艰辛的生活压垮。车来了,我跳上汽车,父亲在扎得结实的行李上又仔细地察看一遍,挨个儿拍了拍,才递给我。我站在车门口,等着父亲还有什么话,但他只是眯着眼睛,看了我几眼,终于没说一句话。车开了,父亲还站在那儿,直到变成了一个黑点,被汽车掀起的漫天尘土裹住。
②放寒假了,又回到了熟悉的山村熟悉的家。山村的生活依然重复单调,平平静静。父亲去山上干活还没回来,母亲正在屋内张罗着给鸡喂食。我没有听从母亲的话坐在屋里,找了把锄头上山去找父亲。
③村子四周都是山,山上向阳的一面开垦着许多梯田。我忘了问父亲在哪座山上,只得一个个山去寻找。我爬上一道山梁,站在高处向四周张望,见对面一个山脊上有一个人正躬着腰。那背影是我十分熟悉的,远远看去,父亲显得那么瘦小,要不是正挥着锄头,真疑心那不过是山上的一棵树,—块石头,一点也不起眼。我走过去,父亲直起腰看清是我,笑着问:“回来啦?”“回来啦。”“回去吧?”“不,锄一会儿吧。”父亲便没再坚持,我又像从前在家一样跟在父亲旁边锄起地。山坡上很静,我们都没有说话,像从前干活一样,能听见有节奏的锄地声。
④天渐渐黑了,山脚边的村子里炊烟袅袅,传来女人唤鸡和狗吠的声音。父亲站起身,抹了抹额头上的汗,拍拍身上的尘土,说道:“回去吧。”我扛起锄头,沿着小路,慢慢向山脚走去。父亲走得很慢,头上的咖啡色毡帽上有些尘土,我几次想替他掸去,但终于停住了手,我不想打搅正在专心走路的父亲。
⑤几年过去了,到了四年级,研究生考试开始报名了。但我却犯起了踌躇,左思右想总下不了决心,眼前老是晃动着父亲那双疲惫的眼睛,还有几个年幼正在上学的弟妹的满是热切盼望的眼睛,然而放弃多年的心血……我有些濒于绝望了,但我终于决定回家去征求父亲的意见。父亲对我的突然回家只略微有些惊讶,却没有问。吃过晚饭,收拾好后,父亲和我坐在厨房里的桌边,母亲在一旁纳着鞋底,小弟弟坐在旧桌边做他的作业。我艰难地开口了:“我想读研究生,特地回家来商量,我只是担心……”我没有说下去,看着眼前苍老的双亲,看看古旧被烟熏得昏暗的墙壁,我突然想骂自己。父亲长时间地沉默着,脸上仍是那平静的表情,母亲停止了纳鞋,一会儿看看我,一会儿看看父亲,嘴张了几下终于没说。屋子里一阵凝固般地寂静,我的心悲哀起来,为父亲也为自己。
⑥父亲打破了沉默,声音很安详:“考吧,别担心家里。”我刚想张嘴,父亲又说:“读书是好事,不能误了。坐了一天车,早点歇吧。”母亲纳鞋的声音又响起来了,屋内又沉默了。我没有再说什么,站起来向里屋走去。
⑦第二天父亲送我上路了,我们一前一后走着,和第一次送我上大学一样,所不同的是,没背行李,但我却多了份重压。车来了,父亲道:“到学校好好考。”我使劲点点头。车已经开得老远了,我还能看见父亲仍站在那儿。
⑧父亲,回去吧。
6、“父亲放下肩上一直背着的我的行李”句中,将“我的”去掉是否不影响原意? (1分)
7、第①段中哪两个细节表现了父亲真挚的爱子之情? (2分)
8、在第②段中哪处体现了“山村的生活依然重复单调,平平静静”? (2分)
9、在第⑤段中哪些文字说明了“我”的“踌躇”和开口的“艰难”? (2分)
10、既然“艰难地开口”了,为什么还要“突然想骂自己”呢?“我的心悲哀起来,为父亲也为自己”,为“父亲”什么?为“自己”什么? (2分)
11、怎样理解第①段中父亲说的“到学校给家里写信”,“我答应了声”;第⑦段中父亲说的“到学校好好考”, “我使劲点点头”。 “我”的“反应”互换位置是否可以? (2分)
12、文中说父亲“木讷”,怎样理解木讷的父亲“是座耸立的山”呢? (1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13-12题。(9分)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
(1)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 )
(2)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
(3) 策之不以其道( )
(4) 一食或尽粟一石( )
14、能表达全文主旨的句子是 。(1分)
1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
①一食或尽粟一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其真无马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文章借有关伯乐与千里马的传说,将愚妄浅薄的封建统治者比作“________”,将人才比作“________”,而以伯乐喻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集中抨击的社会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四)阅读《送东阳马生序》这篇课文,按要求完成17一21题。(11分)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 蕴 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7、写出下面加点字的读音。(2分)
○1、嗜学( ) ○2、叱咄( )
○3、皲裂( ) ○4、媵人( )
1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录毕,走送之( ) ○2、俟其欣悦( )
○3、寓逆旅主人 ( ) ○4、皆被绮绣( )
1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出没于鲸波万仞中
B.当余之从师也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C.足肤皲裂而不知 气可以养而致
D.以衾拥覆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0、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21、选段写了作者幼时求学的艰难和成年后求师的艰难这两方面的内容,其中“求师的艰难”表现在哪三个方面?(3分)
四、写作:(30分)
在每个人的内心,都有着美好的期盼。我们期盼学业的成功与进步,人与人之间的理解与信任,家庭的幸福与安康,社会的安定与发展……请以“期盼”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自选角度。
②自定文体。
③自拟题目。
④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
一、1、B 2、B 3、C 4、C 5、C 6、C 7、B 8、D 9、B 10、B
11、 ○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3、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4、
二、 (一)
1、鲁迅 《朝花夕拾》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阿长与〈山海经〉》 2、写“我”在东京的见闻及感受。
3只不过 失望
4. 愤懑 日本同学(学生) 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
5.作者的民族自尊心受到极大的挫伤。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情感。
6、 医学救国 弃医从文 作者(鲁迅)认识到医学救不了中国,要救中国, 在当时第一重要的是唤醒人们的觉悟,改变人们的精神,这就首推文艺。
(二)
6.强调是“我”的,加重表现了父亲是替“我”背着的,强调了父爱。
7.①到学校给家里写信;②在扎得结实的行李上又仔细地察看了一遍。
8.父亲上山干活,母亲在屋喂鸡。
9. “眼前老是晃动着父亲疲惫的眼睛,……盼望的眼睛。”
10.家里实在无力支付自己的学费,自己应该帮父母一把。 父亲支撑这个家实在是太艰难了;自己的“心血”要“绝望”了,自己的不懂事。
11.这是父亲说的非常关键的两句话,报平安家书,对于还不太谙事的“我”只能是“答应了声”,而经过了四年的风风雨雨,“使劲点点头”表现了对父爱的一种深刻领悟。
12.“木讷”和“山”在此是如此协调,山之无语,但山之巍峨,正如父亲一样崇高。
(三)
13、(1)这(2)喂养(3)鞭打(4)有时
14、其真不知马也
15、①一顿有时能吃光一石粮食 ②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
16、食马者 千里马 能识别人才的封建统治者
封建统治者不识人才,摧残埋没人才。
(四)
17、○1shì ○2duō ○3jūn ○4yìng
18、○1跑(或:赶快) ○2等待(或:等到)
○3寄居(或:居住、住在) ○4通“披”
19、 B
20、因为内心有足以快乐的事,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或:因心中有足以快乐的事,不感到衣食的享受比不上其他的人。 (2分。关键字词未译准,一个扣0.5分,扣完该小题2分为止)
21、叩问之难;旅途之艰;生活之苦。(3分。每个要点1分,意对即可。) (171.211.19.207)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相关试题:
人教版
八年级
下册
月考试卷
上一个『
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七年级语文
』  下一个『
苏锡常镇2012届高三语文一摸试卷(包括附加卷、答案)
』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