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德州市2012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一模)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高考模拟卷
试题
名称
山东省德州市2012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一模)(高三总复习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山东省德州市2012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2012.3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注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再选涂其
试题预览
  山东省德州市2012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语 文 试 题
                          2012.3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写在答题纸对应区域,严禁在试卷上答题。
4.考试结束,将答题纸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选择题,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褪色/染色    说服/说客    绯闻/斐然    蒙混过关/蒙头转向
  B.脂肪/磨坊    甲壳/蛋壳    和弦/舷梯    螳臂当车/安步当车
  C.场院/场馆    散漫/散落    桑葚/渗透    出头露面/出乖露丑
  D.牵累/累积    中听/中肯    歼灭/纤夫    切肤之痛/切近民生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株连  天燃气    引以为诫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B.磋商  一滩血    不记前嫌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C.蹿红  和事老    独当一面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D.发轫  创可贴    饥肠碌碌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好风景固然可以打动人心,但若得几个情投意合的人,相与    其间,那才真有味。
  ②欧洲债务危机不断恶化,许多欧洲国家把化解危机的希望     德国的具体经济措施上。
  ⑧涪陵区白涛小学用抓阄的方式来分配重点中学升学名额,此举引来各方质疑,人们普遍认为这种做法       偏颇。
  A.徜徉  寄于  失之    B.徘徊    寄于  有失
  C.徜徉  寄于  有失    D.徘徊    寄于  失之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在医院的行业作风建设中,要大力发扬待人和气、言语文明、耐心细致等与人为善的美德,这样才能减少医患矛盾。
  B.山西的煤老板们拥有巨大的财富,其中很多人开豪车,住豪宅,一饭千金,却很少把钱用于公益事业。
  C.在电视剧《一生为奴》中扮演恭亲王的陈宝国,在拍摄期间反复推敲剧本,揣摩角色,力求把人物的忧郁和悲剧色彩表演得丝丝入扣。
  D.山东汉子牛作涛在广州珠江边,目睹一名陌生女子落水后,不顾个人安危,毅然下水救人,不幸牺牲。他的这一英雄壮举令人荡气回肠,肃然起敬。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叙利亚形势由于不断恶化,1月28 日,阿盟观察团为确保安全中止了在叙利亚的观察团行动。
  B.伴随着中国的国际地位增强与话语权的提高,世界开始尝试用“中文”和“汉语”,用中国方式来与中国对话。
  C.山东省作为沿海发达省份,在全国率先出台允许非户籍考生在我省参加高考,充分考虑了山东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
  D.美国苹果公司前任总裁乔布斯是一位传奇人物,他缔造了自己的企业,不断开发出最先进的电子产品,引领了一个时代的风尚。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古老国度里的“格”样人生
    我们中国人和“格”是有着不解之缘的。小时候写字要在方格本上写,玩游戏玩的也是跳格子,长大之后做事被告诫不要出格,升迁荣转要讲资格。但凡事都有两面,对“格”的过于看重,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人才的起用和创新精神的弘扬。
    应该说,论资排辈,自古有之。北魏后期,针对官多人少的状况,吏部尚书崔亮制定了“停年格”的选官制度,选人以年劳为制,由唯才是举变为资历取胜。停年格的做法一直陪着北魏走向灭亡。
    而最终形成“格式化”却是唐朝的事情。唐初的时候,主管人事的吏部选拔人才只看能力,不看资历,引得英才辈出,读书人都感到很有盼头。合理的用人机制和对干部的大胆起用,在很大程度上营造了盛唐气象。只是到了唐玄宗开元十八年(公元730年)才重新看重了用人之“格”,规定不论什么人,一律按年限、资历和考绩升迁。后来虽有反复,但到了五代,还是恢复了“格”的做法,并从宋朝开始延续下去,中国社会也就这样在大多数时间内死气沉沉、慢吞吞地走进了现代世界,直到西方列强打上门来。
    崔瑞德在《剑桥隋唐史》中特别指出:“地方行政改革的成功与否归根结蒂取决于被任命的人,他们的质量又取决于任命官员的标准和方式。”崔瑞德的阐述切中了地方行政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从中国历史发展来看,不打破用人体系的格式化,便没有真正的强盛。可以说,唐乃至清康熙、雍正时期的盛世在很大程度上与合理的用人机制、大胆起用干部有着很大关系。
    西方管理学名著《彼得原理》,则深入剖析了横亘古今的人类痼疾——不称职现象。彼得原理的核心内容是,晋升可以发挥人的潜能,但也易使人达到不称职的位置,从而降低“产出”。随着晋升的加剧,不称职者的逐渐累积,机构就会变得臃肿,效率也将变得低下,社会也终将停滞或倒退。所以,盲目地追求晋升,不仅会给个人带来痛苦,引发?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上一个『山东省泰安市2012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一模)』  下一个『《白居易诗二首》练习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