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区2011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一次质量调研(语文试卷)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高考模拟卷
试题
名称
普陀区2011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一次质量调研(语文试卷)(高三总复习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阅读部分(8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题(17分)“文学花盆”铁凝我喜欢鲜花和植物,即便不逢节日,每年也总有一些时候到花卉市场去买花,给自己,或送朋友。北京有很多大型的花卉市场,我常去的那几家,由盆栽植物列成的长龙似的一排排通道一眼望不到头,常使我觉得就像走进了停靠着许多绿色火车的大站台。在节日里
试题预览
阅读部分(8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题(17分)
“文学花盆”
铁凝
我喜欢鲜花和植物,即便不逢节日,每年也总有一些时候到花卉市场去买花,给自己,或送朋友。北京有很多大型的花卉市场,我常去的那几家,由盆栽植物列成的长龙似的一排排通道一眼望不到头,常使我觉得就像走进了停靠着许多绿色火车的大站台。在节日里,这些市场还会增添很多花卉品种,比如现在就有法国人喜爱的郁金香;初夏时节还会有被凡高画过的、同时也是法国国花的鸢尾花,让人感到神奇。这里我并不想对大家过多介绍花卉市场的热闹、丰富,我注意到的是卖花人和他们手下的商品——花之间的某种关系。 
从前我一直以为,卖花的人因了常年和花朵、植物在一起,面容应该是从容而有生气的,性情也多半会诚朴安静。但是我在很多时候遇到的卖花人并非如此。他们[甲]、[乙]、[丙]。面对你感兴趣的一盆花朵或绿叶植物,他们不耐烦向你介绍这些花朵树木的脾气秉性,只急于那些花的出售。当你再三追问该如何养护,比如浇水的间隔时间,还有哪些花喜欢日照,哪些花喜欢阴凉等等,他们的回答则经常含混不清,他们会应付、甚至打发你似的说,怎么养都行,怎么浇水都行。他们一边说着,一边侍弄着手下尚未出售的花。他们忙着往君子兰肥厚的叶片上涂亮光油,又拿起喷壶往一株名为龙血的树上喷洒叶绿素,接着再给茶花和“仙客来”的盆子里施一点花朵鲜艳剂。经过几番化学喂养的花朵们果然精神非凡,伸着脖子摇晃着油汪汪的头,呈现出某种突击出来的不自然的亢奋
  很多次,我买回家去的盆栽花或者树,一个月内就死了。而那些卖花人曾经告诉我,这些木本的植物可以一年年地活下去。还有一盆名叫瑞典口红的吊兰,柔韧的枝条上缀满毛茸茸的绿叶,卖花人让我耐心等待绿叶中“口红”(小红花)的绽放,但此花买回家不出7天就已故去。我清理死亡花朵的花盆们,才发现原来那些花盆里几乎没有土,垫在盆里的是块状的白色泡沫塑料,那些活生生的植物的根,实际上是插在了这些泡沫塑料里。然后卖花人再往花盆表面盖一层浅浅的、象征着土的土。再去买花时,我向那些卖花人揭发了他们埋在花盆里的“阴谋”,他们不以为然地说,土很贵呢,搬动起来也很重。如果我坚持要他们把花盆里的泡沫塑料拿掉,换上真实的土,他们便表现出明显的厌烦,且怨忿之情立刻挂在脸上。好像由于我这样一个顾客的多事,搅了他们划算的买卖。这更坚定了我的推测,我感觉,这样的卖花人,他们对花朵、绿树不仅没有起码的怜惜,他们对花木简直是心怀着某种粗暴的憎恨。他们忙着为花朵“涂脂抹粉”,往花盆里塞泡沫塑料,盼望的只是让亢奋的花、树快速吸引顾客,再让被买走的花、树说死就死。倘若花朵茁壮,树木平安,卖花人赚钱就失去了速度。钱要来得快,日子才有趣。请原谅我这番议论的不厚道。
今天的话题涉及到文学、作家和社会。有时我想,如果不恰当地把文学比做花朵和植物,那么作家是种花人呢还是卖花人呢?――像我前边描述过的那样的卖花人?这是一个喧嚣的、求快的时代,花朵也喧嚣。这是一个不求甚解的时代:花卖了,花插在塑料上了,花死了,与我何干?而我们的有些文学,因了时代的种种诱惑和市场的高声催促,又正如那些涂亮光油,打叶绿素,铺泡沫塑料的盆花一样,亢奋、光鲜,却说死就死。我们的有些作家,也正像一些这个时代特有的卖花人一样,每天繁忙地鼓捣着文学“花盆”,却并不爱花。
新年时我读到法国作家热拉尔•马瑟先生的散文《年轻人与死神》,其中有一小段叙述令我感触深刻,他写道:“在这个故事中,我们再次领略到东方人描写命运的方式:没有长篇累牍的叙述,只有一个悄悄的手势或几颗书法字。命运的警示似闪电一划而过,根本没有反应的机会。”我注意到的是作家用几“颗”书法字来形容东方的文字,而不是几行、几段。在这里,“颗”得到了强调,我突然意识到这强调的宝贵——我的母语,汉字的宝贵。一颗珍珠,一颗钻石,一颗种子,一颗星星......一颗汉字。进而我想到,我们必须重视文字和语言对于一个作家的宝贵。那些打动我们灵魂、呼唤我们思想的文字不可能是涂满亮光油的、扎根在泡沫塑料里的植物,它们的根系只能谦逊而执着地深埋在厚实的泥土中。就作家所应秉持的信念而言,文字有时的确比生命更重要。不要像卖花人打发花朵那样慷慨“施肥”,不要优待的虐待。面对有难度的文学,有时我们同样需要节制和吝啬,需要尊重文学的本意,就像卖花人应当尊重花朵生长的本意。
今天的社会为什么需要文学?今天的读者为什么要读诗和小说?也许那是因为文学能够呼唤出潜伏在你心中诸多你所并不深知的情绪,从而激起你多样的思想或某些隐秘的美感。你因思想而欢愉,你因欢愉而思想。这时的思想就如中国诗人西川所言:“思想不是填空练习,思想是另起炉灶。思想到极致的人,即使也悲观厌世,他也会独自鼓掌大笑。”
若真能如此,就算全球最年轻的亿万富翁扎克伯格所创办的facebook(中国译为“社交网络”)以每个月2500万加入者的速度递增,就算全世界已有6亿活跃人数被facebook的梦想和价值所吸引,面对如此蓬勃的“注意力经济”,文学的前景也不一定太过糟糕。但是,当作家不断企图用如前所述的那些“文学花盆”来打发读者时,文学首先会向作家说再见,接着作家将会被今天的每分钟都有新创意的社会所抛弃。
因此我说,作者要有文学野心,同时要对自己充满警惕。
[注]铁凝,当代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主席。本文是她在2011年1月21日第二届中法文学论坛开幕式上的主题演讲。

1、文章第1段中作者为什么要强调花是卖花人“手下的商品”?(2分)
2、文章第2段[甲]、[乙]、[丙]三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是(    )(2分)
A、虚伪、浮躁、少热情       B、急躁、冷漠、不诚实
C、生硬、枯燥、无趣味       D、功利、狡黠、难亲近
3、对于文章的第4段,下面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从内容上说,段中的划线句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将前文的内容和文章的话题联系起来了。
B、“喧嚣”原本指声音嘈杂吵闹,文中指的是当今各种文学思潮碰撞导致的功利浮躁。
C、这段文字的语言生动犀利,充满了作者对文学创作现状与前景的愤懑和忧患。
D、作者对那些不负责任的作家和缺乏生命力的文学作品提出了中肯的批评。
4、文章第5段作者用“颗”来形容“汉字”有何用意?(3分)
5、结尾处的“文学野心”指的是   ,“充满警惕”意在告诫作家们    。(4分)
6、作者为什么要用大量的笔墨来写“卖花人”?请结合文章的内容和主旨,简析本文的写作思路。(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7-13题(20分)
月是故乡明
季羡林
每个人都有个故乡,人人的故乡都有个月亮。人人都爱自己的故乡的月亮。事情大概就 是这个样子。
但是,如果只有孤零零一个月亮,未免显得有点孤单。因此,在中国古代诗文中,月亮总有什么东西当陪衬,最多的是山和水,什么“山高月小”、“三潭印月”等等,不可胜数。
我的故乡是在山东西北部大平原上。我小的时候,从来没有见过山,也不知山为何物。我曾幻想,山大概是一个圆而粗的柱子吧,顶天立地,好不威风。以后到了济南,才见到山,恍然大悟:山原来是这个样子呀!因此,我在故乡望月,从来不同山联系。像苏东坡说的“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完全是我无法想像的。
至于水,我的故乡小村却大大地有。几个大苇坑占了小村面积一多半。在我这个小孩子眼中,虽不能像洞庭湖“八月湖水平”那样有气派,但也颇有一点烟波浩渺之势。到了夏天,黄昏以后,我在坑边的场院里躺在地上,数天上的星星。有时候在古柳下面点起篝火,然后上树一摇,成群的知了飞落下来,比白天用嚼烂的麦粒去粘要容易得多。我天天晚上乐此不疲,天天盼望黄昏早早来临。
到了更晚的时候,我走到坑边,抬头看到晴空一轮明月,清光四溢,与水里的那个月亮相映成趣。我当时虽然还不懂什么叫诗兴,但也颇而乐之,心中油然有什么东西在萌动。有时候在坑边玩很久,才回家睡觉。在梦中见到两个月亮叠在一起,清光更加晶莹澄澈。第二天一早起来,到坑边苇子丛里去捡鸭子下的蛋,白白地一闪光,手伸向水中,一摸就是一个蛋。此时更是乐不可支了。
我只在故乡呆了六年,以后就离乡背井,漂泊天涯。在济南住了十多年,在北京度过四年,又回到济南呆了一年,然后在欧洲住了近十一年,重又回到北京,到现在已经四十多年了。在这期间,我曾到过世界上将近三十个国家,我看过许许多多的月亮。在风光旖旎的瑞士莱茫湖上,在平沙无垠的非洲大沙漠中,在碧波万顷的大海中,在巍峨雄奇的高山上,我都看到过月亮,这些月亮应该说都是美妙绝伦的,我都异常喜欢。但是,看到它们,我立刻就想到我故乡那苇坑上面和水中的那个小月亮。对比之下,无论如何我也感到,这些广阔世界的大月亮,万万比不上我那心爱的小月亮。不管我离开我的故乡多少万里,我的心立刻就飞来了。我的小月亮,我永远忘不掉你!
我现在已经年近耄耋,住的朗润园是燕园胜地。夸大一点说,此地有茂林修竹,绿水环流,还有几座土山,点缀其间。风光无疑是绝妙的。前几年,我从庐山休养回来,一个同在庐山休养的老朋友来看我。他看到这样的风光,慨然说:“你住在这样的好地方,还到庐山干嘛呢!”可见朗润园给人印象之深。此地既然有山,有水,有树,有竹,有花,有鸟,每逢望夜,一轮当空,月光闪耀于碧波之上,上下空,一碧数顷,而且荷香远溢,宿鸟幽鸣,真不能不说是赏月胜地。荷塘月色的奇景,就在我的窗外。不管是谁来到这里,难道还能不顾而乐之吗?
然而,每值这样的良辰美景,我想到的却仍然是故乡苇坑里的那个平凡的小月亮。见月思乡,已经成为我经常的经历。思乡之病,说不上是苦是乐,其中有追忆,有惘怅,有留恋,有惋惜。流光如逝,时不再来。在微苦中实有甜美在。
月是故乡明,我什么时候能够再看到我故乡的月亮呀!我怅望南天,心飞向故里。

7、“月是故乡明”是唐朝诗人□□的诗句。(1分)
8、作者对于故乡的回忆主要是从      和      两个方面来写。(2分)
9、文章第4、5两段场面描写的作用是                  。(3分)
10、文章第6段作者反复提到故乡的“小月亮”,对此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小月亮”是作者对故乡明月的爱称,饱含作者对故乡的一片深情。
B、文章用“小月亮”与广阔世界的“大月亮”进行对比,是为了表现故乡明月之美。
C、称故乡的月亮为“小月亮”,原因之一是故乡的月亮充满了作者的童年回忆。
D、作者对故乡的“小月亮”反复咏叹,使得文章的感情在这里达到了高潮。
11、对于第7段的理解赏析,下列各项中正确的两项是(     )(4分)
A、作者年届耄耋,住在风景如画的朗润园中,颇感满足和欣慰。
B、这段中作者引用老友对荷塘月色美景的慨叹,从侧面突出了朗润园中的景致。
C、作者着力描写朗润园的“绝妙风光”,是为了铺垫下文的思乡浓情。
D、这段文字从动静声色等多个角度地描写了朗润园晴朗夏夜的月色之美。
E、这段文字语言清丽雅致,多化用古诗文中的佳句,展示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
F、从写作手法上说,本段描绘细腻,虚实结合,用丰富的想象拓展了朗润园狭小的空间。
12、文章第8段中划线句的含义是                    (3分)
13、思乡是文学作品中常见的主题,请联系本文以及高中教材的相关作品,简析此类文章在写作手法上的特点。(5分)

三、默写(6分)[任选6句,超过6句,按前6句评分]
14、(1)         ,道阻且长。溯游从之,        。(《诗经 蒹葭》)
(2)念去去,千里烟波,            。(《雨霖铃》)
(3)香雾云鬟湿,          。(《月夜》)
(4)        ,不耻下问。(《论语》)
(5)失于盛年,          ,不可自弃。(《勉学》)
(6)酿泉为酒,          。(《醉翁亭记》)
(7)千淘万漉虽辛苦,           。(《浪淘沙》)
(8)         ,仁之端也。(《孟子》)

四、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5-17题。(7分)
江间作四首[其三]
         [北宋]潘大临
西山通虎穴,赤壁隐龙宫。
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
沙明拳宿鹭,天阔退飞鸿。
最羡鱼竿客,归船雨打篷。
[注]潘大临,黄州人,家贫未仕。曾随苏轼同游赤壁。
15、从这首诗的体裁上看,属于近体诗中的□□□□。(1分)
16、对这首诗内容和主旨的理解,下面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诗的首联描写的是西山赤壁地势险要,地处战略要冲,是一道天然屏障。
B、“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表现出诗人对于建立丰功伟绩的历史人物的景仰之情。
C、尾联中的“鱼竿客”是隐者的形象,隐含着身在官场的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D、整首诗诗意境阔大,笔力雄健,结构严谨,对仗精工,诗句凝炼。
17、第三联中的“拳”、“退”二字用得十分传神,请简析其表达效果。(4分)

五、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8-23题(18分)
市隐斋记
          元好问
  吾友李生为予言:“予游长安,舍于娄公所。娄,隐者也,居长安市三十年矣。家有小斋,号曰“市隐”,往来大夫多为之赋诗,渠欲得君作记。君其以我故为之。”
予曰:“若知隐乎?夫隐,自闭之义也。古之人隐于农、于工、于商、于医卜、于屠钓,至于博徒、卖浆、抱关吏、酒家保,无乎不在,非特深山之中,蓬蒿之下,然后为隐。前人所以有大小隐之辨者,谓初机之士,信道未笃,不见可欲,使心不乱,故以山林为小隐;能定能应,不为物诱,出处一致,喧寂两忘,故以朝市为大隐耳。以予观之,小隐于山林,则容或有之,而在朝市者,未必皆大隐也。自山人索高价之后,欺松桂而诱云壑者多矣,况朝市乎?今夫乾没氏①之属,胁肩以入市,叠足以登垄断,利嘴长距,争捷求售,以与佣儿贩夫血战于锥刀②之下,悬羊头,卖狗脯,盗跖行,伯夷语,曰‘我隐者也’而可乎?敢问娄公之所以隐,奈何?”
曰:“鬻书以为食,取足而已,不害其为廉;以诗酒游诸公间,取和而已,不害其为高。夫廉与高,固古人所以隐,子何疑焉?’’
予曰:“予得之矣,予为子记之。虽然,予于此犹有未满焉者。请以韩伯休之事终其说。伯休卖药都市,药不二价,一女子买药,伯休执价不移。女子怒日:‘子韩伯休邪?何乃不二价?’乃叹曰:‘我本逃名,乃今为儿女子所知!’弃药径去,终身不返。夫娄公固隐者也,而自闭之义,无乃与伯休异乎?言,身之文也,身将隐,焉用文之?是求显也。奚以此为哉?予意大夫士之爱公者强为之名耳,非公意也。君归,试以吾言问之。”
贞祐丙子十二月日,河东元某记。
【注释】①乾没氏:指投机牟利的人。
18、文中的“长安”就是现在的_____一带。(1分)
19、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4分)
(1)舍于娄公所  (2)信道未笃  (3)无乃与伯休异乎  (4)奚以此为哉
20、下列各句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君其以我故为之。/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B、能定能应,不为物诱。/阿母为汝求,便复在旦夕。
C、固古人所以隐也,子何疑焉?/犹且从师而问焉。
D、乃叹曰:“我本逃名,……”/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2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6分)
(1)敢问娄公之所以隐,奈何?
(2)予意大夫之爱公者强为之名耳,非公意也。
22、下面关于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作者从李生请他为娄公的“市隐斋”写一篇“记”为发端,借题发挥,揭露了那些以“隐士”为名,而实为求取利禄之徒的丑陋面目。
B、娄公以“市隐”作为斋名,有自我标榜的意味。
C、作者对小隐和大隐作了深入的剖析,认为小隐和大隐是两种不同的境界,而隐于何处是区分小隐和大隐的重要标志。
D、作者借韩伯休的故事,旨在与娄公进行对照,借此进一步质疑娄公隐逸的动机。
23、作者认为娄公不是真正的隐士,而是为了“求显”。请从文中概括相关的依据。(3分)

六、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24-27题(12分)
木棉,高十余丈,大数抱,枝柯一一对出,排空攫挐,势如龙奋。正月发蕾,似辛夷而厚,作深红、金红二色,蕊纯黄六瓣,望之如亿万华灯,烧空尽赤,花绝大,可为鸟窠,尝有红翠、桐花凤之属藏其中。元孝诗:巢鸟须生丹凤雏,落英拟化珊瑚树。佳绝。
子大如槟榔,五六月熟,角裂,中有绵飞空如雪。然脆不坚韧,可絮而不可织,絮以褥以蔽膝,佳于江淮芦花。或以为布,曰緤,亦曰毛布,可以御雨,北人多尚之。绵中有子如梧子,随绵飘泊,著地又复成树。树易生,倒插亦茂,枝长每至偃地,人可手攀,故曰攀枝。其曰斑枝者,则以枝上多苔文成鳞甲也。
南海祠前,有十余株最古,岁二月,祝融生朝,是花盛发。观者至数千人,光气熊熊,映颜面如赭。花时无叶,叶在花落之后,叶必七,如单叶茶。未叶时,真如十丈珊瑚,尉佗所谓烽火树也。舟自牂牁江而上至端州,自南津、清岐二口而上至四会,夹岸多是木棉,身长十余丈,直穿古榕而出,千枝万条,如珊瑚琅玕丛生。花垂至地,其落而随流者,又如水灯出没,染波欲红。自春仲至孟夏,连村接野,无处不开,诚天下之丽景也。其树易长,故多合抱之干,其材不可用,故少斧斤之伤,而又鬼神之所栖,风水之所藉,以故维乔最多与榕树等。
[注]琅玕(lánggān):其一指美玉。其二指珠树,传说和神话中的仙树,其实似珠。

24、在文中找出木棉的别称:___或____(2分)
25、文章第一段的画线句写出了_______(2分)
26、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面的表格。(4分)
说明对象 特征  说明方法 
高十余丈,大数抱,枝柯一一对出。
木棉的果实 打比方、作比较
树易生、倒插亦茂
27、文章对“木棉花”进行了细致的描写,请对此作简要的赏析。(4分)

写作部分(70分)
28、根据下面的材料,选取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诗歌除外)
“火灾芥末报警器”、“人类为什么会叹气”,这些课题匪夷所思并且看似毫无用处。然而,国际上却为这样的研究设立了一个奖项――“搞笑诺贝尔奖”,颁奖地点为哈佛大学。
该奖项专门奖励那些“乍看令人发笑,细看却发人深省”的研究工作,2000年获“搞笑诺贝尔奖”的物理学家安德烈•盖姆,就在2010年成为也真正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该奖项的评委中有不少德高望重的学者和货真价实的诺贝尔奖获得者,200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哈佛大学物理学家罗伊•格劳伯更是负责在典礼结束后打扫会场十余年之久。
 
附:
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1、 突出卖花人对花没有感情,只是将其视做牟利的工具。
2、 B
3、 C或B
4、 生动地表现出汉字的宝贵,呼吁当代的作家们要尊重文学的本意,摒弃浮华花哨的文学创作。
5、 “文学野心”指的是文学作品应该能打动灵魂,呼唤思想或摆脱世俗影响,坚守创作本意,创作出启迪灵魂的作品。
作品意在告诫作家们不要迎合市场利益而放弃自己的责任,否则就会被不断有新创意的社会抛弃。
6、 本文旨在反思当今社会文学创作的弊病。文章从这个时代的卖花人为了牟利,对花不负责任的打扮和兜售写起,以小见大,联想到市场诱惑下作家追求眼前利益,缺少对文字的热爱和长远追求的现状,引出对文学的价值和要素的思考,告诫作家必须创作出有生命力的作品。
7、 杜甫
8、 故乡风光和童年生活
9、 生动地再现了充满童趣乡村生活画面;点染出故乡月色的可爱;表现出作者对家乡深厚的感情;为下文进一步直接抒发思乡之情做铺垫。(答出三点即满分)
10、 B
11、 C、E
12、 对故乡的思念是充满了惆怅的,有时甚至是痛苦的;然而思乡让人拥有一份温馨的回忆,又是幸福的。
13、 写出手法特点1分,写出高中教材中以“思乡”为主题的课文名称1分,联系本文及高中教材相关作品的内容加以分析2分,语言1分
(参考角度:对比或衬托、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相结合等)
14、(1)溯洄从之、宛在水中央(2)暮霭沉沉楚天阔(3)清辉玉臂寒(4)敏而好学(5)犹当晚学(6)泉香而酒冽(洌)(7)吹尽狂沙始到金(8)恻隐之心
15、五言律诗
16、C
17、“拳”形象地描摹出白鹭睡眠时一腿蜷缩的样子;“退”生动地表现了飞鸿在广阔天空的映衬下看似没有前移、反而后退的情状。两者不仅渲染了鹭宿沙滩、鸿飞长天这样宁静的风景,也蕴含了作者不愿入仕的生活态度。
18、西安
19、住宿、留宿;坚定;恐怕;何、为什么
20、A
21、(1)请问娄公隐居的原因,又是为了什么呢?
(2)我猜想,这是那些偏爱娄公的大夫硬要替他扬名罢了,不是他的本意吧
22、C
23、娄公自我标榜,将书斋命名为“市隐斋”;和士大夫唱和交往;求名人为其作传。
24、攀枝、斑枝
25、木棉枝条昂扬遒劲的姿态
 

26、
说明对象 特征  说明方法 
木棉的树干(外型) 高十余丈,大数抱,枝柯一一对出。 列数字
木棉的果实 大如槟榔、绵如飞雪,绵中有子 打比方、作比较
木棉的习性 树易生、倒插亦茂
27、作者逐一交代木棉花的开花时间、色泽、形状、大小等等,全面地解说了木棉花的特点;并运用比喻手法,形容其为“亿万华灯、烧空尽赤”、“水灯出没,染波欲红”,再加上“观者至数千人,光气熊熊,映颜面如赭”的侧面烘托,细腻生动地描绘出木棉花开时红艳繁华的盛景。 (219.138.143.153)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上一个『南充市高2012届第一次高考适应性考试』  下一个『 山东省济宁市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